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1.36MB ,
资源ID:62746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746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示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A. 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 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

2、 火星表面温度高D. 火星上大气稀薄2. 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 火星公转速度快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 火星大气稀薄D. 火星的质量小【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对。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是类地行星,A错。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D错。【2题详解】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C对。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

3、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机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B、D错。点睛: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火星上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2012年6月18日26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 北京时间6月18日14:14“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第一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位于南太平洋望远六号测控船(118W)的区时是A. 6月17日22:14B. 6月18日22:1

4、4C. 6月18日6:14D. 6月19日6:144. 两次空间交会对接期间A.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B.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C. 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D. 我国各地昼长先变长后缩短5. 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A. 太阳辐射B. 太阳活动C. 地月引力D. 流星现象【答案】3. A 4. D 5. B【解析】【3题详解】北京时间6月18日14:14,“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第一次交会对接成功。118W位于西8区,与北京时间相差16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此时,位于南太平洋望远六号测控船(118W)的区时是 6月17日22:14,A对。B

5、、C、D错。【4题详解】两次空间交会对接期间,日期是6月18日26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先向北移,后南移,A错。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变慢,B错。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C错。我国各地昼长先变长后缩短,D对。【5题详解】最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太阳活动,能够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中断,B对。太阳辐射、地月引力、流星现象不干扰电离层,不影响无线电信号,A、C、D错。气象学将“立冬”作为冬天的开始,2017年11月7日13时37分迎来 “立冬”节气。下图示意我国不

6、同地区冬始日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2017年“立冬”之时全球新旧两天的范围比大约为( )A. 2:1B. 5:2C. 4:1D. 6:17. 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冬始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海陆分布C. 纬度D. 光照8. 关于A,B,C,D四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冬始日期早,纬度较低B. B地冬始日期早,地势较低C. C地与同纬度区域比冬始日期最晚,地势较高D. D地为无冬区,纬度较低【答案】6. B 7. C 8. D【解析】【6题详解】2017年“立冬”之时,北京时间是11月7日13时37分,时刻0点的经线约是84W,全球新一天的

7、范围约占264,旧一天范围约占96,新旧两天的范围比大约为 5:2,B对。A、C、D错。【7题详解】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冬始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纬度不同,热量不同,进入冬季的日期不同,C对。地形、海陆分布、光照不是影响热量差异的主要因素,A、B、D错。【8题详解】A,B,C,D四地冬始日期中,A地冬始日期早,因为海拔较高,A错。B地冬始日期早,因为纬度较高,B错。C地与同纬度区域相比,冬始日期最晚,是因地形闭塞,受冬季风影响小,C错。D地为无冬区,是因纬度较低,位于热带,D对。图甲为2015年12月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埃特纳火山喷发形

8、成的岩石类型是图乙中的( )A. B. C. D. 10. 埃特纳火山喷发期间其周围环境变化有( )地表形态发生改变 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 植被更茂密 地下水水温升高A. B. C. D. 【答案】9. A 10. D【解析】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和成因及地壳的物质循环。由材料可知,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读右图分析,来自软流层的箭头指向和,经过隆起后,才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不经隆起过程便受外力作用,说明是喷出岩,是侵入岩,A对,B错。沉积物形成,因此是沉积岩,是变质岩,C、D错。故选A。【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喷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埃特纳火山喷

9、发期间其周围环境中,地表形态发生改变,对;由于火山灰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对;植被受岩浆影响,被焚烧,错;岩浆是炽热的,使地下水水温升高,对。所以正确,故选D。点睛: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属于高频考点,主要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分析不同岩石的成因及对人类的影响。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形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指向岩浆岩的箭

10、头只有一个箭头。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11. 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石岩组成的岩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 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B. 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C. 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D. 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答案】C【解析】根据岩层形态,结合地

11、质作用的主要表现,分析岩层的形成过程。沉积岩层下面的岩层形成的时间早,是老岩层。读图,砂岩层是沉积岩层,最初形态是水平,后来岩层受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挤压力过大,导致岩层断裂,下面的岩盐层挤出来,形成盐丘。所以盐丘形成顺序为T2 -T3-T1,A错。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C对。沉积岩层下面的沉积的时间早,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老,B错。油气形成于沉积岩层中,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D错。12. 高山流石滩指位于高山冰川雪线(终年积雪的下限)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地表岩石大量崩裂,大多棱角分明的岩块与碎石沿着陡峭的山坡缓慢滑动,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完成第下题。高山流石滩上岩块与碎石形成的

12、主要作用是()A. 风力堆积B. 风化作用C. 流水搬运D. 冰川侵蚀【答案】B【解析】【详解】读图,结合材料分析,高山流石滩上岩块与碎石,是高山草甸以上的地表岩石大量崩裂形成的,大多是棱角分明的岩块与碎石,所以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风化作用,B对。风力堆积主要形成在低洼地区,A错。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岩石棱角不分明,比较圆滑,C错。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地貌,D错。故选B。【点睛】注意材料中的信息,高山流石滩分布位置及岩石特点,反映了主要外力作用的类型。读“地球局部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3. 图中洋流A. 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B. 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C. 的流向为自南向北D. 可能流经

13、澳大利亚西海岸14 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洋流A. 造成澳大利亚大陆沿岸地带气温降低B. 与南美大陆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有关C. 流经海区形成著名渔场D. 为寒流【答案】13. D 14. B【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中纬度可以判断图中所示洋流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方向为逆时针运动,所以该海域应该为南半球。A、B所述都位于北半球,错误。洋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C项错误。若该海域位于南印度洋,则洋流为流经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D项正确。【14题详解】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其位于南太平洋(太平洋的南半球部分),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造成途经的澳大利亚大陆沿岸气温升高,A项错误。洋流为

14、秘鲁寒流,使南美大陆热带荒漠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B项对。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流经区域没有成著名渔场,C错;洋流为南赤道暖流,D错。故选B。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风向为东北风B. 地风向为西南风C. A地为副极地低压带D. B地盛行上升气流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此时中山为夏半年B.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受气压带A影响C. 受气压带B控制的地区终年多雨D.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风带影响【答案】15. D 16. A【解析】【15题详解】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间,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A错;位于赤道低气压

15、带与副热带该气压带之间,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B错;A地位于30附近,应该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错;B地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D对。【16题详解】由图示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中山为冬半年,A错;地中海气候受气压带A(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的影响,B对;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C对;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D对。A相符合题意。南非的采矿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近几年来,海洋捕鱼业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南非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南回归线附近,东非比西非的年降水量多的原因是( )A. 位于东北信风的

16、迎风坡,暖流增湿B. 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暖流增湿C. 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寒流减湿D. 位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坡,寒流减湿18. 图中南部甲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有上升补偿流B. 大陆架广阔C. 河流入海口处D. 寒暖流交汇19. 关于南非最南端的气候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月炎热干燥,7月温和多雨B. 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C. 1月高温多雨,7月温和少雨D. 1月温和少雨,7月高温多雨【答案】17. B 18. D 19. 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气候成因【17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即考查东非比西非的年降水量多的原因。南

17、回归线附近,东非比西非的年降水量多的原因是东非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暖流增湿,故降水丰富,B正确,ACD不对。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渔场的成因考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图示洋流方向,图中南部甲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寒暖流交汇。图示该地没有河流入海口,大陆架、入海口不是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ABC错误。【1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察世界气候。结合纬度位置判断,南非最南端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1月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7月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每年有两次可以观看到天象奇观“卧佛

18、含丹”,晴天的傍晚18时刚过,夕阳从约正西方缓缓落下,宛然嵌入卧佛口中,时间持续约三分钟。下图示意游人于2017年9月22日拍摄到的“卧佛含丹”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游客同一年另外一次拍摄到“卧佛含丹”天象奇观的时间大约在( )A. 春分日前后B. 夏至日前后C. 秋分日前后D. 冬至日前后21. “卧佛”山体的走向大致为( )A. 东西B. 南北C. 东北西南D. 西北东南22. 七星岩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美景主要作用是( )A. 风力侵蚀B. 流水溶蚀C. 流水侵蚀D. 流水堆积【答案】20. A 21. B 22. B【解析】【

19、20题详解】“卧佛含丹”天象奇观出现与日落方位有关,同一年两次日落相同方位,日期应关于夏至或冬至日对称,即两次日期与冬至或是夏至的日期间隔相同。9月22日关于夏至对称的日期约是3月22日左右,游客同一年另外一次拍摄到“卧佛含丹”天象奇观的时间大约在春分日前后,A对。B、C、D错。【21题详解】9月22日日落约正西方向,日落方向佛口,说明日落方向与“卧佛”山体的走向垂直,山体走向大致为南北方向,B对。A、C、D错。【22题详解】七星岩景区岩石是石灰岩,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美景属于石灰岩地貌,主要作用是流水溶蚀,B对。湿润地区风力不是主要外力作用,A错

20、。流水侵蚀不是石灰岩地貌的主要外力,C错。流水堆积为不能形成洞,D错。读下图(图中e、f表示不同作用,a、b、c、d、g表示不同辐射),完成下面小题。23.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 箭头a表示的辐射B. 箭头b表示的辐射C. 箭头c表示的辐射D. 箭头d表示的辐射24. 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箭头f可能增强 箭头e可能增强 箭头c可能增强 箭头a可能增强A. B. C. D. 25. 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 增加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B. 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 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D.

21、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答案】23. C 24. D 25. 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上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23题详解】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图中a、b、c、 d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大气辐射,通过c大气逆辐射,将地面辐射损失的一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结合大气是的受热过程进行分析: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即f增强,故正确;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即c增强,从而使大气保温作用即e增强,故正确;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即c增强,故正确;大气中的云量

22、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因此箭头a表示的太阳辐射减弱,故错误;综上,ABC错误, D正确。故选D。【25题详解】冰面可以使地表反射太阳光线能力增强,从而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能,地面辐射减弱,近地面气温降低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缓解温室效应,A错误;冰雪面积减少可以加大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会导致近地面增温,故B正确;植树造林可以增大大气相对温度,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与土壤有机质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下图中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的河漫滩,为相对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 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

23、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下列最可能属于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条件是( )A. 泥沙大增堆积B. 地壳下降C. 河流流量减少D. 冰碛物堆积27. 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 )A. 河流瀑布处B. 河流 “V型谷”处C. 中游河曲处D. 河流入海口处【答案】26. A 27. C【解析】【26题详解】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最可能属于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条件是泥沙大量堆积,导致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A对。地壳下降,形成峡谷,不是河漫滩,B错。河流流量减

24、少,泥沙堆积少,不能使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C错。冰碛物堆积是冰积地貌,不是河漫滩,D错。【27题详解】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中游河曲处,河流凸岸沉积,凹岸侵蚀,C对。河流瀑布处、河流 “V型谷”处水流急,以下蚀为主,不对称河谷分布少,A、B错。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地貌,D错。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8. 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主要原因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

25、酸雨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过度砍伐森林A. B. C. D. 29. 下列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缺水问题的长远措施,不合理的是()A. 发展节水农业B. 加强水的循环利用C. 进行人工降雨D 保护和恢复植被【答案】28. D 29. C【解析】28题详解】题干中已经提及全球变暖。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能源;过度砍伐森林,答案选D。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不会导致全球变暖,错;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水资源紧张,错。【29题详解】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缺水问题的长远措施有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的循环利用;保护和恢复植被。而进行人工降雨只是短时间内的

26、应急措施,不是长远措施,C对。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读图回答下题。30.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 温差逐渐变小B. 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C. 太阳辐射逐渐减弱D. 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31. 有关上述地区自然植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英国南部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 德国西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 波兰中部为亚寒带针叶林D. 俄罗斯西部为温带荒漠32.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 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C. 地方

27、性地域分异D. 垂直地域分异【答案】30. D 31. B 32. A【解析】【30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是由沿海向内陆,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大陆性增强,气温年较差增大,冬季气温较沿海地区低,D正确。【31题详解】从沿海向内陆大陆性增强,降水量减少,自然植被从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温带草原;英国南部、德国西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不对,B对。波兰中部、俄罗斯西部为亚寒带针叶林,CD不对。故选B。【32题详解】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由于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读某月3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

28、的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33. 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A. B. C. D. 3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B. 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C. 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天气转晴D. 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答案】33. D 34. C【解析】本题考查的常见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33题详解】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示信息分析,曲线气压持续降低,气温升高,为暖锋过境,会带来阴雨。曲线气压先升高,后降低,为高压过境,即反气旋过境,不会带来阴雨。曲线气压逐渐升高,为冷锋过境,会带来阴雨。曲线

29、气压先降低,后升高,为低压过境,即气旋过境,会带来降水。故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ABC错误;故选D。【34题详解】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特征分分析。结合上题分析:为暖锋过境,过境时带来连续性降雨,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A错误。为反气旋过境,垂直方向气流以下沉为主,B错误。为冷锋过境,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项正确。为气旋过境,过境时气流上升,会带来降雨,故D项错误。故选C。35. 读“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山地可能位于赤道附近B. 该山地北坡为迎风坡C. 自然带表示高寒荒漠带D. 自然带表示高山草甸带【答

30、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详解】根据图中自然带的分布:图中自然带紧邻山地针叶林,且位于山地针叶林以上,应为高山草甸带,自然带位于积雪冰川带的下部,高山草甸的上部,应为高山荒漠带,故选CD错误;根据基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图中的山麓地区为耕地和牧场,并结合该山体的自然带判断,因为与中纬度地区,且北坡雪线较南坡低,说明北坡为迎风坡,B正确,A错误。故选B。36. 鄱阳湖承接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北通长江,是五河入江的“中转站”(如下图所示)。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

31、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关于鄱阳湖与赣江、长江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丰水期,鄱阳湖承接赣江来水丰水期,鄱阳湖蓄纳长江洪水枯水期,鄱阳湖补给赣江枯水期,长江补给鄱阳湖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详解】本题考查水体的补给。河流与湖泊具有相互补给关系,在丰水期,河流水位高,河流水汇入湖泊,正确;赣江是长江的支流,丰水期、枯水期都是汇入鄱阳湖,错误;枯水期鄱阳湖补给长江,错误;故选A。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30分)3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孙德尔本斯横跨印度和孟加拉国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

32、森林,位于恒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上。它是迄今为止几乎未经过任何人工培育的原始森林,同时也是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孙德尔本斯供养着丰富多样的动物种群,如同世界许多其他湿地一样,它也不断为人类发展所侵占,但近来印度和孟加拉国宣布孙德布尔本斯的所有土地作为保护区。(1)说出孙德尔本斯降水量的特征,并分析全年最高月均温出现在5月的主要原因。(2)简述恒河三角洲成为世界最大三角洲平原的原因。(3)从气候和地形条件,说明孙德尔本斯地区形成湿地的原因。【答案】(1)降水量的特征:年降水量丰富;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或6-9月降水多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降水少为旱季)。最高温的成因: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纬度低

33、太阳高度较大,加之雨天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温回升迅速。(2)恒河等多条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孟加拉湾,入海处地势大幅度降低,河水流速大大减慢,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年复一年,形成大面积三角洲。(3)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远超于蒸发量;地势地平,排水不畅;处于河口三角洲,河水补给充足,红树林广布。【解析】(1)孙德尔本斯是热带季风气候,结合气候资料图,降水量的特征是年降水量丰富,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每年6-9月降水多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降水少为旱季。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此时西南季风还未到来,雨天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温回

34、升迅速。5月后,西南季风到达,进入雨季,阴天多,气温相对较低。(2)恒河等多条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孟加拉湾,入海处受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大大减慢,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大面积河口三角洲。(3)从气候分析,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大,远超于蒸发量。从地形分析,该地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处于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水域较浅,属于热带浅海区域,适宜红树林生长,形成红树林湿地。3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

35、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2)内部高于外部,原因是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西部高于东部,

36、原因是西部气温较高、离海(太平)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据图考查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林线分布的因素等。【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山体效应”,再根据题干提示“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对图a的解读,总结形成答案。(2)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山体为北美洲西部山地。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由 “山体效应”可知,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山体外部。在依据题干提示“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得出结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