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643KB ,
资源ID:626532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653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C.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2、文化相对中原落后。根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华夏文化圈向外扩展。正确答案为B;周王室当时地方实行分封制,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宗法制分封制已经瓦解过于绝对,C项错误;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才出现兼并统一战争,D与史实不相符,排除。2.历史学家蒙文通指出:“非入汉而墨翟之学失其传,殆墨学之精神入于儒,而儒遂尊于后世也。”该学者认为A. 儒学因吸收墨学而独尊B. 墨学已经融入主流思想C. 儒学开放包容空前统一D. 汉代儒墨两派融合并存【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墨家【详解】根据材料“ 殆墨学之精神入于儒,而

3、儒遂尊于后世也”可知墨家学说融于儒家思想,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之后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故B正确;儒家思想适应了汉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获得独尊的地位,故A错误;材料重点是在阐释墨家思想融入儒家思想,得到流传,而不是儒家思想的包容性,故排除C;根据材料“ 入汉而墨翟之学失其传”可知没有出现儒家和墨家并存的局面,故排除D。【点睛】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

4、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3.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记载,只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A. 巩固君主专制皇权的需要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答案】A【解析】秦朝的太尉应掌握军权,但这一官职没有具体的人担任,军权就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是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A正确。太尉这个官职是三公九卿制中的一个重要官职,

5、这一职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没有人担任,B错误。秦灭六国,实现了全国统一,但统一之后社会并不安定,常有六国残余在各地反抗,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秦朝中央官制变化的信息,D错误。 4.秦律杂抄中有一条律文写道:“非岁功及无命书,敢为它器,工师及丞赀(罚)各二甲。”据此可推断当时A. 注重统一手工产品规范B. 官营作坊生产不能自主C. 官营作坊资金来源广泛D. 手工产品基本投放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非岁功及无命书,敢为它器,工师及丞赀(罚)各二甲”,是指不是按照官府的计划而擅自制作器物,手工业者和管理者均要受到惩罚,说明官营作坊生产不能自主。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产品规范,排除

6、A项;材料没有涉及资金来源,排除C项;官营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排除D项。【点睛】官营手工业原料由官府提供,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5.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学家对下图的考古材料展开过研究(注:图下方的文字:甲骨文中的田字”),研究结果是,此图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

7、那便是()A. 封建土地私有制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封建土地国有制D. 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图下方的文字:“甲骨文中的田字”,可知此图与当时的井田制有关。井田制是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土地归周王所有,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故B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均田制属于封建土地国有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D错误。6.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A. 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专制迷信,没有多大价值B. 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

8、德”的先秦民本思想C. 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D. “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体现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A;“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要求君主要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排除B,选C。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儒家大师,故排除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7.甲子语溪闵雨四首之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A. 利用水

9、力资源提高冶铁质量B. 推动铁犁牛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C. 克服地势限制增强灌溉效益D. 使农田灌溉摆脱了对人力的依赖【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描述的是一种在福建沿海使用的超大型踏车,这是一种很高大的龙骨车,高达数层,置于塘边汲水,克服了地势等的限制,增强了灌溉效果,故C项正确;A项是指水排,排除;材料与B项无关;材料“青裙箬笠倚车卧”说明这种灌溉工具仍然用人力,故D项错误。8.据史学家考证曹操在世时曾吩咐待他死后多建疑冢以免遭后人挖掘,而七十二疑冢早在曹操之前民间就有传说。但后世著述的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为彰显曹操多疑本性,大多将曹操与七十二疑冢直接联系在一起。这表明A. 文学的史

10、料价值有折扣B. 曹操墓与疑冢毫无关系C. 曹操形象纯属文人杜撰D. 文学记载并不真实可信【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把民间传说与曹操墓葬牵强附会在一起,这样做虽然满足了塑造人物性格的需要,属于艺术创作,但这件事与史学家的考证在时间上矛盾,与客观事实存在很大差距,可见文学创作虽然借助了历史背景,具有人物原型,但其史实价值毕竟有限,所以A选项正确,B、C项说法不符合史料和史实,D项说法绝对,是不正确的。9.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正面上部有10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转行使”。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

11、人正忙于搬运货物。由此可知当时A. 金融体系较为完善B. 活字印刷术水平高超C.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D. 纸币在市场广泛流通【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及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转行使”等信息可知,纸币发行并流转行使,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故C正确;金融体系较为完善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活字印刷术水平高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不能得出纸币在市场广泛流通的结论,排除D。10.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省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

12、比例。这反映出宋代地区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苏州庆历中2004501绍兴二十六年2000131531福州绍兴二十六年340062561淳熙十年15000622421A. 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B. 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C.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D. 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宋朝参加赴试人数、分配名额以及录取比例呈增长趋势,说明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A项正确。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而是强调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推断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而是强调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排除C

13、。材料强调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与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无关,排除D。点睛:本题属于表格信息型题目,关键是注意表格中的地区、赴试人数、分配名额以及录取比例等信息,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与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1.宋度宗(12401274年)时,有巨僚谏言:“政事由中书则治,反之则乱,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这表现了当时士大夫A. 对君权合法性的质疑B. 挑战君权至上的传统C. 约束君权的治世精神D. 共治天下的民主意识【答案】C【解析】根据“政事由中书则治,反之则乱,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可知,巨僚主张政事应通过中书省,不能皇帝一人私自决策

14、,体现约束君权的治世精神,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事决策应通过中书省,没有涉及君权合法性、挑战君权至上,排除AB;材料反映的是限制君主权力,无法体现共治天下的民主意识,排除D。12.朱熹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徇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在这里朱熹主张A. 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B. 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C. 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D. 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的根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说明天理与义利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

15、D项。13.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年才驰名天下。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杨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转代无穷。”由此可知A. 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B. 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C. 蜀锦起源时间已有定论D. 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转代无穷”可知,西汉时期蜀锦就已经闻名了,并被文学作品所记录,故B正确;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但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依托于现实,但不能完全反映历史事实,存在部分虚构成份,不可作为信史,故A错误;依据题干“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年蜀锦才驰名天下

16、”可知蜀锦起源时间不能确定,认为已经有了定论是错误的,排除C;学术研究固然需要查找资料,埋首文籍,但这个仅仅是一种方式,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正途,故D错误。14.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行云流水,飘逸易识B. 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 随意挥洒,任情纵性D. 笔画圆匀,庄严厚重【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活泼,故A项符合题意。字体方正,规范标准楷书特点,排除B。随意挥洒,任情纵性为草书特点,排除C;笔画圆匀,庄严厚重项,为小篆特点,排除D项。15.据松窗梦语记载:歙县的“贾人

17、几遍天下。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这反映A. 徽商藐视国家经济政策B. 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C. 徽商资本雄厚D. 徽州商业传统源远流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 “贾人几遍天下”、“非转毂四方不可”、 “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可以看出都强调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通过长途贩运可以获得巨额财富,ACD不能反映材料,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16.明神宗改变国家机构的运

18、作机制:以内阁监控六部,六部监控部院,部院监控地方抚按,最后使“部权尽归内阁”。这主要表明A. 内阁替代丞相成为中央行政机构B. 地方权力逐级归于内阁掌控C. 六部摆脱皇权听命于内阁D. 部分皇权转移到了内阁手中【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明神宗对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调整后,内阁达到了监督六部、部院和地方督抚的作用,这意味着部分皇权被转移到了内阁手里,故选D;明神宗时已经没有了丞相,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主语是说“内阁”,B选项以偏概全,不符合材料原意,故排除;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点睛:内阁制是明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代的内阁既无法定的相权与职责,也不可

19、能像宰相那样真正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虽然在某些时候阁臣权势膨胀,但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既不统辖六部,也不能直接干政。17.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B 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C. 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D. 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导致知识分子远离政治、不问政事,于是考据学兴盛;但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御辱强国成为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命运的主题思想, 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排除A

20、;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材料主旨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所以选D18.下图是1985年山西省朔县出土的汉代彩绘铜雁鱼灯。采用传统的禽鸟衔鱼的艺术造型。此釭灯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以调整挡风和光照,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反映了汉代的青铜铸造开始繁荣B. 造型艺术体现了古代的环保意识C. 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D. 说明当时山西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答案】B【解析】【分析】“调整挡风和光照可纳烟尘”说明这种造型艺术体现古代的环保意识,故B项正确;据材料“汉代彩绘铜雁鱼灯调整挡

21、风和光照,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铸造早在商代已经开始繁荣,故A项错误;彩绘铜雁鱼灯不是普通百姓日常用具,故C项错误;彩绘铜雁鱼灯的出土并不能说明山西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故D项错误。故选B。【详解】19.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答案】C【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小说

22、。结合材料“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判断C项正确。A项“宗教传播载体”,D项“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对材料的误解。B项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2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敏是唯一一位已逝世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活,连他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他在60年代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反映在()A. 使我国步入信息时代B. 使我国步入航天时代C. 打破了美苏核垄断D. 使我国尖端科技领先美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23、,于敏是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以于敏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在60年代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突出反映在打破了美苏核垄断,故C正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我国步入信息时代,故A错误;“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使我国步入航天时代,故B错误;我国尖端科技处于领先行列,但不是领先美苏,故D错误。21.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此后,党和政府A.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 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D. 开始普及九年制义

24、务教育【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故D项符合题意;1957年开始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故A项错误;1965年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B项错误;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故C项错误。22.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A. 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B. 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C. 随着思

25、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D. 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近代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发展和综合,B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更多的来自于工人的生产实践,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运动对科技发展的影响,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继承和综合,没有涉及科学实验的作用,D不正确。23.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A. 并没有对

26、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B. 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C. 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D. 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A不对,进化论挑战宗教神学的神创说;B不对,涉及材料的片面意思;C不对,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D说法最全面合理,资产阶级崛起反映了社会变革,而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又反映了变革的手段有序。考点:现代科学技术进化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24.对如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 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B. 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 劳动者的智慧

27、越来越高D. 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片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蒸汽动力成为主导,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电力成为主导,第三次工业革命使计算机控制成为主导,第四次工业革命使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成为主导。由此可知,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故A正确;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的智慧越来越高不符合材料信息主旨,故BC错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信息化,故D错误。2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A. 抒发了浪漫情怀B. 遵循了写实原则C. 突出了

28、理性思维D. 表达了幻灭反叛【答案】D【解析】【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A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0分.)26.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多次颁布禁海令,严禁濒海军民“交通外番,私易货物”。明成祖即位后,沿袭海禁政策,并奉为祖宗法度。此后,明廷三令五申

29、,禁止人民私自出海贸易。然而,屡禁不止,民间开海呼声与违禁出海行为从未间断。嘉靖二年宁波争贡之役与二十八年走马溪事件发生后,海上走私贸易愈禁愈盛,尤其是自嘉靖三十一年起,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楼患。时人认识到,要消除楼患,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闽、浙、粤三省官员不断上奏,请宽海禁,与主张严禁的官员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开海与禁海之争。隆庆初年,明廷同意福建巡抚涂泽民所奏,宣布开放海禁,漳州、泉州之民“准贩东西二洋”。开海政策持续五十余年,不仅在明后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的否定,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摘编自涂丹明代禁海与开海之争材料二:

30、康熙时本有四口通商的规定,但几十年间,外国商船绝大多数开赴广州贸易,形成了固定的贸易路线和惯例。乾隆十二年(1717年),西班牙商船到福建、厦门贸易。当地官吏认为“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民风不淳朴)。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俊夷船回掉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清廷的复示是:“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慰遣之处,可以不必。”1757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正式颁布谕旨,明确宣布:“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摘编自清实录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隆庆初年明廷开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隆庆年间的开海政

31、策。(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初年福建地方官员和清廷在对待西班牙商船贸易问题上的分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后期从“四口通商”转变为“一口通商”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答案】(1)原因:海上走私贸易猖獗;倭患四起,影响边疆安全。影响:促进福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否定了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自我调整,一定程度上顺应世界潮流。(2)分歧:地方官员认为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大且漳泉风俗不淳,不宜通商;清廷认为应照惯例,正常通商。原因:被动维护海疆安全,抵御外来势力入侵;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特征:从适度开放走向闭关自守。【

32、解析】【详解】(1)原因:据材料“海上走私贸易愈禁愈盛,尤其是自嘉靖三十一年起,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倭患。时人认识到消除倭患,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可知,海上走私贸易猖獗;倭患四起,影响边疆安全。影响:据材料“开海政策持续五十余年,不仅在明后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的否定,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可知,促进福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否定了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自我调整,一定程度上顺应世界潮流。(2)分歧:据材料“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民风不淳朴)。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俊夷

33、船回掉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可知,地方官员认为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大且漳泉风俗不淳,不宜通商;据材料“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慰遣之处,可以不必。”可知,清廷认为应照惯例,正常通商。原因:据所学可知,这是清政府被动维护海疆安全,抵御外来势力入侵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特征:据材料“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可知,要适度开放;结合所学可知后来逐步实行闭关自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有明显不同:就学术内涵而言,汉儒把阴阳五行之学,纳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就与当政者的关系而

34、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退而求其次,转变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包括承认皇帝凌驾于天下臣民之上的专制地位。摘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二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

35、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義,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三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1)根据

36、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而进行的理论创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过程中有何作用?【答案】(1)“君权神授”理论;“三纲五常”思想;“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春秋大一统”理论。(2)表现: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主张建立制度限制君权;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原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理学的僵化;儒学经世思想传统的影响。(3)作用:推动了救亡图存的

37、运动;推动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近代民主革命)和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军事、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汉儒把阴阳五行之学,纳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转变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包括承认皇帝凌驾于天下臣民之上的专制地位。”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即可。如“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和“春秋大一统”等相关内容。(2)表现:根据材料“改变君权过重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可总结主张建立制度限

38、制君权;根据材料“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 可总结出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根据材料“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可知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 根据材料 “工商皆本的观念”可知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原因: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组织答案。(3)结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进行解答,主要从推动救亡图存、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近代化的进程、有助于社会转型等方面进行分析。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第一度变法,其中一项主要内容

39、是“令民为什伍”,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商鞅变法的根本内容。商鞅变法不仅法度严明,而且推行有力。起初,很多秦国之民感觉不便施行,甚至太子也犯法,商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法令的彻底推行铺平了道路。秦迁都咸阳后,商鞅继续展开第二度变法。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此项经济改革是变法的重中之重,促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在对外的战争中不断获胜。因此,汉代王充大赞“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2)据材料归纳商鞅变法值得后世改革者借鉴的成功经验。【答案】(1

40、)措施:实行户籍什伍制度;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影响: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国家强化统治创造条件;从根本上变革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为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2)成功经验:继承和发展前人改革成果;执法严明公平;分阶段协调推进变法;注重制度变革。【解析】【详解】第(1)问,“主要措施”,据材料信息“令民为什伍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此项经济改革是变法的重中之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行户籍什伍制度;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等方面回答。“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强化国家统治、根本上变革了旧有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秦国的

41、农业生产、为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等角度分析。第(2)问,“经验”,依据材料信息“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第一度变法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商鞅变法不仅法度严明,而且推行有力商鞅继续展开第二度变法”归纳得出:继承和发展前人改革成果、执法严明公平、分阶段协调推进变法、注重制度变革等。29.材料一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随后,又推行“废藩置县”,完成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1873年,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近代“模范工场”,以推动私人

42、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设立了农商务省,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开始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营。此后,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以官办及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办了批近代企业,垄断了纺织、航运、煤矿等部门。进入80年代,这些企业大多经营困难。1895年7月,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1898年,又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农工商总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以爵赏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间,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 -

43、摘编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有哪些相似做法?其影响如何?(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应怎样作为?【答案】(1)原因:抢翻蕁府统治,扫除发展障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政府鼓励和扶持资本主义的政策:战争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任答3点)(2)做法:成立经济管理部门:制定经济政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由直接投资办厂逐渐转向鼓励民间投资。影响: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热情,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3)根据时代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

44、策:重视私营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得出: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发展障碍;由材料信息“又推行废藩置县,完成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得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由材料信息“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创办官营企业。1873年,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近代模范工场 ,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设立了农商务省,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开始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营”得出:政府鼓励和扶持资本主义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从战争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的角度补充。(2)“相似做法”,根据材料二信

45、息“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以官办及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办了批近代企业1895年7月,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1898年设农工商总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以爵赏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并结合材料一信息从都成立了经济管理部门、都鼓励发展近代工业、都由直接投资办厂逐渐转向鼓励民间投资等角度比较。“影响”,依据材料二信息“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热情、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等角度分析。(3)“怎样作为”,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要根据时代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要重视私营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思考。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