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吉林毓文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条形码贴好。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第I卷 阅读
2、题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以乐为法,以乐治国,在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依现代观念,能用来治国者须具国家强制力,而音乐只属娱乐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艺术门类。然而,中国古代的四大“法”礼、乐、政、刑,它们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是治国工具。礼记乐记中对这四种“工具”分工讲得极为清楚:“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记乐记把“礼乐”置于优先位置,把“刑”放在最末位,正是儒家重礼乐、“德主刑辅”、“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思想的集中体现。尚书大传记载,周公
3、“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王,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成王”。礼记明堂位也说:“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颂度量而天下服。”这两种记载清楚表明,周公用以治国的根本大法,首要工具只是礼与乐。以乐治国即为乐治。具体讲,乐治是指用“良乐”作用于人,使人心理发生良性的变化,从而促使人们行为规范、有序、和谐;使天、地、人合为一体,达到安人宁国,顺应自然的境界。史记中曾对乐治原理有精辟论述:“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作,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
4、则暴慢之行穷于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于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之声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日言而邪辟无由入也。”为什么音乐对人的影响这么大?现代脑神经学早已解开音乐之所以神奇的奥秘。在人类脑神经中,听觉神经成熟最早且起着主导作用。原来,是大自然先天赋予人类听觉神经以优先、特殊地位。大自然似乎要让音乐主宰人类的精神和行为。乐治之外的其他治国方式比如法治,它是以“身外之物”强加于人,强制人们遵守某种规范。音乐则是常人喜闻乐见、
5、发乎内心、自觉追求的。乐治是通过奏乐、唱乐、享受乐、推行乐制实现的。在这些看似娱乐的活动中,人们不知不觉被化作规范之人。法律不是万能的,乐与国家兴衰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历史表明凡重礼乐之治的王朝总能长久治安,如周、汉、唐,而重法治的王朝都速亡,如秦、三国。法治实际上是不完善社会不得已使用的工具,未来理想的社会将是新型礼乐大放异彩之时。当然,现时的世界,仍需要以法律为杠杆去治理,“乐”或许是治世的绝佳辅助工具。实际上,中国已经正在复兴着乐及乐治,“礼乐之邦”也正在复活。我们在重法、提倡法治的同时,应给乐及乐治重要的地位,使其尽量发挥作用。 1下面对“乐治”的理解,最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在
6、中国古代,乐治同礼、政、刑一样,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治国工具。B礼记乐记认为礼、乐、政、刑几种治国方式各有作用于民的渠道,但是它们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用来统一百姓的思想,走上治国正道,实现国家的安定兴旺。C在中国古代,既有关于乐治的理论阐述,如礼记乐记;又有实行乐治的伟大实践,如周公的治国之策。100080D良乐作用于人,能使人心理、生理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使人们行为规范、有序、和谐,达到安人宁国、顺应自然的境界。2下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对于乐治原理的表述很具代表性。他认为,宫、商、角、徵、羽五声能对人的行为性格产生一定的感化作
7、用,能提高人的思想修养。B乐治的奥秘在于人的听觉神经成熟最早且起主导作用。大自然给人听觉天赋,让音乐主宰人类的精神与行为。 C礼由外作,乐自内出。乐治之外的其他治国方式比如法治,它是以“身外之物”强加于人,强制人们遵守某种规范。音乐则是常人喜闻乐见、发乎内心、自觉追求的。D乐治是通过奏乐、唱乐、享受乐、推行乐制实现的,它能让人在音乐的熏陶下不知不觉中被教化为规范的人。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治是儒家借助音乐来辅政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儒家重礼乐轻刑法。B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乐治和国家的兴衰、社会的治乱有密切的关系:凡重礼乐之治的王朝总能长久治安,而重法治
8、的王朝都速亡。C乐治不仅可以把国家治理得规范有序,亦可由此实现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D古为今用,治理现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要把乐治作为主要的治国之策。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
9、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
10、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飏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选自三国志)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B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徙:迁移C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5以
11、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3分)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诚未得高枕而治也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
12、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7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5分) (2)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
13、;推官,官职名。 招魂,楚辞的名篇。 鹧鸪:鸟名,其鸣声凄切,如言“行不得也哥哥”。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8词的上阕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寓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6分) 9下阕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题中选定一道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三、
14、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
15、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
16、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表示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
17、阴柔、泪水、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18、。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第3自然段点明了他对小提琴没有感情,并以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练琴是由于他父
19、亲的强迫,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B“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他在长期的机械性练琴中所形成的习惯。C毕业考试的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是他自己创作的,表现的是自己的生活他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D这篇小说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展开,运用了倒叙的方式;小说在故事高潮处骤然转折,瞬间“引爆”,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E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塑造形象,着重展示了作品主人公在“强迫”下学琴的心理历程。(2)谈谈你对小说标题“你必须作出选择”的理解。(6分) (3)这
20、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6分)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题,并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托尔斯泰的眼泪余 杰 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夏里亚宾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
21、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当然
22、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这时,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听众。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流泪的托尔斯泰比海伦还要美丽,我觉得。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与他最亲近的人物之一是年轻的秘书费布尔加科夫。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他在列夫 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
23、光焕发地走进来。“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您不舒服吗?”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当我读到这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你已经感受不到它的高度。有的半高的山,很有些凌人的气质,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看看真正的大山吧这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托翁面对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一
24、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选自余杰托尔斯泰的眼泪,有删节)(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 许多人把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生活中的托尔斯泰和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B. 夏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两人拜访托翁并合作表演老伍士。托尔斯泰被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了,以致留下了眼泪。C. 选文引述了费布尔加科夫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时说到“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
25、,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因为这一细节描写取材于生活小事,写得非常精彩。D. 文章以年轻艺术家夏里亚宾和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年轻的费布尔加科夫来衬托对比托尔斯泰的“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的特点。E. “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这句议论意在表明托尔斯泰是真诚关心别人。没有过多的客套,没有程式化的接待,有的是对每一位来访者最真诚的关心、问候。(2)文章第1段花大量笔墨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第3段中说“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伟大与平凡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4)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请结合全文,谈谈
26、你的理解。(8分)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金岳霖先生认为,学生论文出了问题,老师有重大责任,为人为学,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B不管是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都上演了翻云覆雨的行情,次贷危机的深化,使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宏观危机。C七月的北京,流金铄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首脑,世界银行、联合国的主管官员以及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会计组织的150多位代表在此聚会,共话大计,令世界会计界为之瞩目。D一转眼,人到中年,身无长物,也无长技,只是“岁岁年年一床书,年年岁岁读书人”。 1
27、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陶文钊表示,在奥巴马政府看来,目前东亚力量失衡,美国希望重启“东亚平衡”, 以期在日趋重要的东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B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时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C卢浮宫、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宫殿见证了帝国的兴衰和文明的构建,它们以固态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等诉说着流动的历史与文化。 D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岛隆重举行,各大报纸对亚运会开幕式在显著位置作了详细报道。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
28、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根据量度而发生转化,这一点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世界来说都是正确的。在他看来人的灵魂中也有干与湿的变化,_但毁灭于火似乎让人觉得更为光彩,因为“死得越壮烈,美名就越盛”。 过量的火和过多的湿一样 另一方面,干的灵魂是最智慧、最优秀的灵魂 湿的灵魂如果没有火的抑制,就会堕落 也会扼杀灵魂 尽管我们不应该错误地对它过分赞誉 这一点大概可以通过观察酗酒的人得到验证 A B C D16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
29、做到这三点,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 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可能还有崇拜者,“天下谁人不识君”。人人皆可以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用骄傲。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 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文思如泉水,如果没有深厚的积蓄,就不可能喷涌而出。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世界华人成功励志第一人陈安之说:“成功学有一个定律你只要重复不断思考的事情,并且相信它,
30、它都可以变成真的。”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吉林毓文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1D“能使人心理、生理发生质的变化”错,无中生有。2B原文是“大自然似乎要让音乐主宰人类的精神和行为”,说法绝对。3D与原文相悖,“现时的世界,仍需要以法律为杠杆去治理,“乐”或许是治世的绝佳辅助工具。”4A(夺:耽误,“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夺”为“改变”。)5D(“骨鲠”是刚直的意思。说明他有远见;是对皇上的赞颂。)6D(“多次触怒人主”错蒋济在任东中郎将时,触怒过文帝一次)7(1)大臣权力太大,国
31、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重、蔽、至戒各1分,句意2分)(2)陛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垂拱而治的时候。(恢弘、绪、诚、治各1分,句意1分)8上阕“灯火”、“黄昏”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云”写出了作者的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意境凄冷。(每个2分,说对两处就得4分)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2分)9手法:对比、用典。(2分,每个1分)情感:岁月蹉跎、英雄老去;壮志难酬、功业难成、漂泊憔悴的忧愤与悲凉的情感。(3分)其他说法符合词意即可。10. 山岛竦峙欲辨已忘言儿女共沾巾
32、萧关逢候骑决眦入归鸟八百里分麾下炙11(1)AC解析A第三自然段没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C“他自己创作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来看,应是他的临场发挥。(答对一项2分,全对5分)(2)毕业前,“他”只能选择父亲的安排,走自己情非所愿的人生道路;毕业时“他”,毅然选择放弃。人生有太多无奈,有时不得不做出选择。(3分);第二人称“你”,既指小说中的“他”,又可推及到其他人。丰富了小说的意蕴,升华了主旨。(3分)(3)“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作者这样安排,更充分展现“他”内心的压制和反抗,突出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丰
33、满而富有张力。(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前面拉琴缺乏艺术、大家对他失望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后文他的最终选择形成反差,引人思考。(2分)(不必强求与答案一致,意思对即可。)(4)示例:这篇小说是对应试教育的控诉。从儿时起近二十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但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练琴。父亲的逼迫无所不用其极,他与父亲进行一次次智力较量,他没法战胜的,恐怕不止是父亲的智力。(6分)干事情不可强迫,应该尊重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2分)这篇小说是对艺术规律的理解。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则是生命感受和技术的完美融合。主人公原先令教授们失望
34、,而最后一次演奏成功,正是从相反的两个侧面阐释了这个艺术规律。(6分)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遵从规律,否则达不到目的。(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12. (1)AE (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2)突出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拜访托尔斯泰时紧张而激动的心情,体现了托尔斯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无比崇敬。与下文跟托尔斯泰进一步接触之后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托翁的形象。(每点2分)(3)伟大体现在:他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可列妮娜复活,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巨人。(2分)平凡体现在:他也有作为普通人的脆弱;(2分)他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关心爱护
35、。(2分)(4)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出一个普通人的风貌。他从未以伟人自居,不为名声所累,还原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有着作为普通人的脆弱;他待人谦恭,把每一位客人当作朋友,给与每一位来访者最热切的接待,他让人们感受到他最真诚的一面。这种生命本真状态的展示,是任何赞颂溢美之词所无法达到的。13. B. A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B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善于玩弄手段,应改为“波谲云诡”;C流金铄石,指天气炎热;D身无长物,指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14A(B中途易辙,改为“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 C项“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并列不
36、当,可去掉“艺术”。D中语序不当,应将“在显著位置”放在“对亚运会”前。 15B 16.不管还是因为也所以 每对一处给1分,如有其它符合条件的可酌情给分。17.略。每句3分,其中比喻合理给2分,句式正确给1分。18审题:这是一个材料作文,从要求可以看出,要从分析材料入手进而作文。审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成功=重复(不断去做)思考的事情(憧憬、理想、目标)信心。这说明成功有三个条件:有理想,有信心,不断实践(要不怕挫折、失败,反复去做)。这三点缺一不可。如果只从一个方面去写,就会对材料把握不全面。选材:可以从课内选择,比如越王勾践苏武传等文章和历史中衍生出许多可资运用的典型材料。可以从科学文化艺
37、术名人事迹中提炼出典型材料,比如爱迪生、诺贝尔、居里夫人、列夫托尔斯泰、邓亚萍、廖昌永等。也可以从最新的新闻事件中提取材料,比如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参考译文: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兵围攻合肥。这时,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军中发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领汝南的士兵来解合肥之围。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前来救援的步兵骑兵共有四万人,现在已到雩娄。孙权相信了,立即烧毁围城的营阵就撤离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后来任命蒋济为丹阳太守。有一个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说:“蒋济难道会做这种事!如果做了这种事,那我
38、是不了解人了。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扰乱,道听途说罢了。”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带兵围攻樊城和襄阳。太祖认为汉献帝在许都,离关羽的军队比较近,想要迁都。蒋济劝阻太祖说:“刘备、孙权,表面关系亲近,实际上却各有打算,关羽军事上得势,这是孙权一定不希望看到的。可派遣人去游说孙权,劝他在后面偷袭关羽,许诺割让江南来赐封孙权,这样樊城的围困就自动解除了。”太祖按照他的话去做。孙权听了后,立即带兵向西偷袭公安、江陵。关羽于是被孙权擒获。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出来,担任东中郎将。文帝问他说:“你所看到的天下风俗教化好不好?”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文帝显出愤怒的
39、神情,并问他其中的原因,蒋济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消解了。明帝即位,蒋济升为中护军。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明帝下召表扬说:“刚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景初年间,对外征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蒋济上疏说:“陛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在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他们的疾苦。”明帝下诏表扬说:“除了护军(蒋济),我听不到这样的话。”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蒋济上疏说:“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家的福气。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这一年蒋济死了,皇上给他的谥号是“景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