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生物具有细胞核结构的是( )A. 念珠藻B. 链孢霉菌C. T2噬菌体D. 肺炎双球菌【答案】B【解析】【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A、念珠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细胞核结构,A错误;B、链孢霉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细胞
2、核结构,B正确;C、T2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无细胞核结构,C错误;D、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细胞核结构,D错误。故选B。2.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遗传物质都分布在拟核B. 都能合成有活性的蛋白质C. 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 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内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位于拟核区域,还有其他的小型环状DNA分子质粒;原核细胞唯一含有的细胞器就是核糖体,用于合成相应的蛋白质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需求。【详解】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除分布于拟核还有部分在质粒,A错误;B、原核
3、细胞有核糖体,可以合成蛋白质;B正确;C、原核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只有部分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C正确;D、原核细胞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错误。故选A。【点睛】3. 人的胰高血糖素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直链多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胰高血糖素的合成过程脱去28个水分子B. 胰高血糖素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D. 肝细胞有与胰高血糖素结合的受体【答案】C【解析】【分析】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详解】A、根据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知,胰高血糖素的合成过程脱去28
4、个水分子,A正确;B、胰高血糖素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C错误;D、由分析可知,胰高血糖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因此肝细胞有与胰高血糖素结合的受体,D正确。故选C。4.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能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B. 真核细胞的DN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C.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腺细胞中内质网比较发达D. 细胞外液中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蛋白质都是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构成细胞的有机物有蛋白质、糖、脂质和核酸,无机物有水
5、和无机盐,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详解】A、葡萄糖能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人体细胞无果糖和蔗糖,因此二者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错误;B、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DNA会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而细胞质中的DNA不一定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B错误;C、滑面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则合成固醇类激素的腺细胞中内质网比较发达,C正确;D、内分泌激素不一定都是蛋白质,可以是脂质或者氨基酸的衍生物,如性激素,D错误;故选C。5. 如图表示一条核苷酸链的部分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该核苷酸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 物质4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 核酸中每个五碳糖均与两个磷酸相连接D. 一条核
6、苷酸链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数量不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该核苷酸链含有碱基T,为DNA链,其中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为含氮碱基(胞嘧啶),4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据此答题。【详解】A、该核苷酸链是组成DNA,其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正确;B、物质4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正确;C、核酸分子末端的五碳糖连接一个磷酸,C错误;D、一条核苷酸链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数量不一定相同,D正确。故选C。6.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以检测脂肪时,染色后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7、实验过程中,细胞需要保持活性C. 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可以选用梨子匀浆D. 在低倍镜视野中,可将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答案】B【解析】【分析】1.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2.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8%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等的透性,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细胞死亡。【详解】A、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以检测脂肪时,染色后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B、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过程中,细胞死亡,B错误;C.、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可以选用梨子匀浆,C正确;D、从低倍镜视野中,换成高倍镜前,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8、D正确。故选B。7. 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B. 细胞骨架能够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C.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 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不是静止的,其上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细胞骨架的概念和功能。【详解】A、所有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正确;B、细胞骨架能够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正确;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
9、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错误;D、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不是静止的,其上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正确。故选C。【点睛】细胞骨架概念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组成的体系)。它所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骨架系统”,与细胞内的遗传系统、生物膜系统、并称“细胞内的三大系统”。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运;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它的结合蛋白组成动力系统;在白细胞(白血球)的迁移、精子的
10、游动、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方面都与细胞骨架有关。另外,在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8. 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1是糖蛋白,与细胞间信息的交流密切相关B. 仅由物质2构成的脂双层膜结构的通透性比细胞膜的低C. 物质3能被蛋白酶水解,其在细胞膜上是不均匀分布的D. 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都与该图所示细胞膜的成分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1表示糖蛋白,2表示磷脂双分子层,3表示蛋白质。因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故A侧为膜外,B侧为膜内。【详解】A、由分析可知,物质1是糖蛋白,具有识别、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B、物质2表示磷脂双分
11、子层,仅由其构成的脂双层膜结构的通透性比细胞膜的低,B正确;C、物质3为蛋白质,能被蛋白酶水解,在细胞膜上是不均匀分布的,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D、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都与该图所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相似,D错误。故选D。9.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B. 蛋白质合成的模板mRNA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C. 在细胞周期中,中心体有复制后均分到子细胞中的变化D. 核仁的存在使得细胞核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细胞
12、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出入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其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有利于细胞内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A错误;B、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再翻译成相应的蛋白质,B错误;C、中心体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复制,分裂末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错误;D、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但不是细胞核成为控制中心
13、的原因,而是因为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DNA的载体,D错误。故选D。1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溶液呈现监色B. 先向2 mL豆浆中滴加CuSO4溶液,混匀后再滴加NaOH溶液C. 用人的皮肤表皮细胞来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线粒体都呈现蓝绿色D. 洋葱根尖细胞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后,可在细胞中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答案】A【解析】【分析】1、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
14、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3、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2、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详解】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溶液呈现监色,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A正确;B、鉴定蛋白质先加NaOH制造碱性环境再滴加CuSO4,B错误;C、人的表皮细胞没有染色之前是无色,C错误;D、洋葱根尖细胞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
15、色后,可在细胞中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D错误。故选A。11. 下列有关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单是膜包被的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B. 核膜与细胞膜相连可通过高尔基体来实现C. 高尔基体能进行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D. 肝脏细胞的内质网中含有能加工蛋白质的酶【答案】B【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发送蛋白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内质网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加工蛋白质;与糖类、
16、脂质的合成有关。【详解】A、溶酶体具有单层膜,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A正确;B、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因此核膜与细胞膜相连可通过内质网实现,B错误;C、高尔基体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C正确;D、肝脏细胞的内质网中含有能加工蛋白质的酶,D正确。故选B。12. 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或细胞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可用吡罗红染色剂来鉴定B. 乙种生物的细胞中不含有中心体C. 丙种生物的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 乙、丙两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能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染色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甲是病毒,乙是植物细胞,
17、丙是细菌。【详解】A、甲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RNA,如果是DNA不可用吡罗红染色剂来鉴定,A错误;B、乙种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其细胞中含有中心体,B错误;C、丙种生物是细菌,具有细胞结构,其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正确;D、丙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染,D错误。故选C。1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失去细胞核后,其存活时间变短B. 线粒体能合成自身所需的全部蛋白质C.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 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分布有较多数量的线粒体【答案】B【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
18、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
19、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细胞失去细胞核后,其存活时间变短,A正确;B、线粒体中含有核糖体,其能合成自身所需的部分蛋白质,B错误;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正确;D、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分布有数量较多的线粒体,D正确。故选B。14. 如图是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序号代表相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
20、细胞的结构中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和光合色素B. 结构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C. 结构的膜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 结构都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液泡,为细胞核,为高尔基体,为线粒体,为叶绿体,为内质网,为核糖体。【详解】A、结构为液泡,其中不含光合色素,A错误;B、结构是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B正确;C、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C错误;D、为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故选B。15. 下列科学研究中运用的探究思维或方法,错误的是( )A.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B. 真核细胞中的
21、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差速离心法C. 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构建概念模型D. 制备细胞膜低渗溶液涨破法【答案】C【解析】【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详解】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通常用同位素标记法来标记氨基酸来观察,A正确;B、由于不同细胞器的质量不同,所以常采用差速离心法来分离,B正确;C、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采用的是物
22、理模型法,而不是概念模型法,C错误;D、制备细胞膜通常用清水使细胞吸水过多而涨破,即低渗溶液涨破法,D正确。故选C。16. 下表中所示的实验,选材与目的不一致的实验是( )编号实验材料目的1洋葱根尖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黑枣叶片细胞观察叶绿体的形态3蛙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4鸡蛋清检测蛋白质A. 实验1B. 实验2C. 实验3D. 实验4【答案】C【解析】【分析】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甲基绿吡罗红容易染色,颜色反应要求原材料对实验结果没有干扰,一般采用无色或白色材料;观察叶绿体用黑藻,叶绿体形态清晰;制备细胞膜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原料,因为其没有细胞核和其他众多的细胞器
23、,避免干扰;鸡蛋清蛋白含量高,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详解】A、洋葱根尖细胞无颜色干扰,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正确;B黑藻叶片细胞叶绿体形态明显,可用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B正确;C、蛙不是哺乳动物,C错误;D、鸡蛋清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D正确。故选C。17. 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如图所示,该物质最可能是( )A. O2B. 乙酰胆碱C. 葡萄糖D. 尿素【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载体的协助,而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O2以自由扩散进出细胞,A错误;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兴奋时通过突
24、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正确;D、尿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C。18.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其理论基础是原生质体具有选择透过性B. 有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C. 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D. 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进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储量【答案】C【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
25、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详解】A、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其理论基础是原生质体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B、有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如小分子神经递质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外,B正确;C、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不都是主动运输,如静息时钾离子外流方式为协助扩散,C错误;D、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进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储量,D正确。故选C。19. 下列关于“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来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有大液泡B. 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细胞原生质层
26、的体积变化C. 若适当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会缩短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时间D. 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细胞都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
27、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是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A正确;B、实验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能观察到细胞原生质层的体积变化,B正确;C、若适当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会缩短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时间,C正确;D、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不一定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D错误。故选D。20. 下图1、2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B. 图2能体现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主动性C. 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都离不开膜上的蛋白质的协助D. 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重吸收水分的【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
28、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甲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载体的协助,而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图2中,乙物质的运输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1物质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而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B、图2中物质的运输为主动运输,体现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主动性,B正确;C、小分子物质如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膜上的蛋白质的协助,C错误;D、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重吸收水分的,D错误。故选B。21. 下则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饮酒后,胃内酒精的浓度越高,
29、细胞吸收酒精的速率就越大B. 温度会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C. 人体血浆中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D. 在腌制果脯的过程中,果脯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A、人在饮酒时,酒精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因此胃内酒精的浓度越高,细胞吸收酒精的速率就越大,A正确;B
30、、温度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B正确;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运输方向为顺浓度梯度,C正确;D、果脯在腌制过程中,细胞外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使果脯变甜,D错误。故选D。22. 将猪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如下图甲、乙和丙所示(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段时间后,图示的三个细胞都不会出现质壁分离B. 一段时间后,甲细胞因渗透失水而发生皱缩C. 一段时间后,能保持原状的是乙细胞D. 若将这三个细胞同时置于蒸馏水中
31、,乙细胞先破裂【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第一幅图,细胞处于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大于吸水量,使得细胞皱缩;第二幅图,细胞处于等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第三幅图,细胞处于低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吸水量大于失水量,细胞膨胀。【详解】A、猪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B、通过图示可知,甲细胞失水,故一段时间后,甲细胞因渗透失水而发生皱缩,B正确;C、乙细胞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故能保持原状,C正确;D、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丙细胞由于已经处于一定吸水状态,则放在蒸馏水中丙先破裂,D错误。故选D。23. 通过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
32、验不能鉴定( )A.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B. 植物细胞能否进行渗透吸水C. 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否具有活性D. 植物细胞细胞核的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质壁分离实验的原理是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溶液具有浓度差。质壁分离复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远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原生质层收缩程度大,从而出现了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判断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A错误;B、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原理是渗透作用,能够证明植物细胞能否进行渗透吸水,B错误;
33、C、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是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所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活性,C错误;D、该实验不能证明植物细胞细胞核的功能,D正确。故选D。24. 图是H+跨膜运输的示意图,某些植物细胞可利用载体蛋白把H+运出细胞,导致细胞外A+浓度较高;载体蛋白能够依靠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和的空间结构不同B. 和转运的物质有差异C. H+运入细胞的过程消耗ATPD. 细胞呼吸强度会影响细胞对蔗糖的吸收【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利用载体蛋白把H+运出细胞,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该过程还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载
34、体蛋白能够依靠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载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和转运的物质有差异,B正确;C、H+运出细胞的过程消耗ATP,运入细胞的过程不消耗ATP,C错误;D、细胞呼吸强度会影响H+运出细胞,进而影响细胞对蔗糖的吸收,D正确。故选C。25. 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分子物质都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B. 细胞所需的离子都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C. 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 细胞以胞吞方式吸收某些物质时需要消耗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
35、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A、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可通过胞吐出神经细胞,A错误;B、钾离子出神经细胞,维持静息电位;钠离子进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是协助扩散,B错误;C、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如果是协助扩散,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D、细胞以胞吞方式吸收某些物质时需要消耗能量,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D。26. 在一个U形管底部的中间装上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单糖
36、分子通过,二糖不能通过),向U形管中添加溶液使A、B两侧初始液面持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在A侧添加清水,B侧添加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两侧溶液的浓度相同B. 在A、B侧添加等量且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若A侧蔗糖溶液的浓度低于B侧的,当液面不再变化时,B侧的渗透压较大C. 若在A、B侧添加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则U形管中不存在水分子向半透膜两侧运输的情况D. 在A、B侧添加等量且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若A侧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B侧的,在A侧再加入微量的蔗糖酶,最终A侧液面上升【答案】B【解析】【分析】(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
37、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3)若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则先是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达到渗透平衡。(4)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低浓度)溶液流向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少(高浓度)溶液。【详解】A、若在A侧添加清水,B侧添加蔗糖溶液,蔗糖是二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相同,A错误;B、由于B侧蔗糖溶液浓度高,水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A侧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B侧,因此当液面不再变化时,B侧液面高于A侧,且渗透压较大,B正确;C、若在A、B侧添
38、加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则U形管中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C错误;D、在A、B侧添加等量且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若A侧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B侧的,在A侧再加入微量的蔗糖酶,蔗糖酶能使蔗糖水解为单糖,单糖能通过半透膜,因而A侧液面先上升而后下降,D错误。故选B。27. 科学家们历经一个世纪的时间对生物膜的结构和成分进行探索,不断提出假说和结论。下列对生物膜的认识,不符合事实的是( )A. 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说明膜中含有脂质B.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些脂质主要是磷脂分子C. 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膜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D. 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
39、上的蛋白质的分布不均匀,且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答案】C【解析】【分析】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1959年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三层结构模型,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的统一结构,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说明膜成分中含有脂质,A正确;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通过对脂质进行提
40、取和测定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些脂质主要是磷脂分子,B正确;C、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C错误;D、由分析可知,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且膜中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故选C。28. 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对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B. 处的液体是外界溶液C. 处液体最可能是细胞液D. 图中细胞都处于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
41、: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为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A正确;B、处的物质是外界溶液,B正确;C、处的液体最可能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C正确;D、由图可知,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之中,D错误。故选D。29.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共有(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发生融合胰岛素合成后通过囊泡释放到细胞外变形虫伸出伪足摄食培养液中的细菌分裂末期的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血浆中的吞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红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后发生皱缩植物对Fe2+和Mg2+的
42、吸收量不同A. 四项B. 五项C. 六项D. 七项【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详解】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正确;胰岛素合成后通过胞吐释放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正确;变形虫能伸出伪足,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依赖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正确;分裂末期的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正确;血浆中的吞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43、,正确;红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后发生皱缩,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错误;植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但没有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错误。故选B。30. 种植植物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方法,黑麦草能富集镉,降低土壤中的镉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镉能在黑麦草植株内富集,是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的B. 黑麦草根系细胞膜上有能与镉特异性结合的载体蛋白C. 土壤的含氧量、酸碱度都会影响黑麦草对镉的吸收速率D. 用于治理镉污染过的土壤的黑麦草不宜加工为家备的饲料【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
44、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镉可以进入黑麦细胞,这应该由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而非结构特点所决定。【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镉能在黑麦草植株内富集,是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决定的,A错误;B、黑麦草根系细胞膜上有能与镉特异性结合的载体蛋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B正确;C、土壤的含氧量、酸碱度都会影响黑麦草对镉的吸收速率,C正确;D、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存在富集现象,故用于治理镉污染过的土壤的黑麦草不宜加工为家备的饲料,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31. 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下图表示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过程。请回答下
45、列有关问题:(1)若图中的生物大分子是蛋白质;则其单体是_。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从单体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根本原因是_。(2)若图中的单体是葡萄糖,则对应的生物大分子有_,其中,胰高血糖素能促进_的水解,以补充血糖。(3)若图中单体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则对应的生物大分子是_,在酵母菌细胞中,该生物大分子存在于_。【答案】 (1). 氨基酸 (2). 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3). 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4). 淀粉、纤维素、糖原 (5). 肝糖原 (6). DNA (7). 细胞核、线粒体、质粒【解析】【分析】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常见的多糖
46、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据此答题。【详解】(1)若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从单体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根本原因是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2)若图中的单体是葡萄糖,则对应的生物大分子有淀粉、纤维素、糖原,其中,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水解,以补充血糖。(3)只有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故图中单体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则对应的生物大分子是DNA,在酵母菌细胞中,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质粒。【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几种重要的化合物及其功能,能结合
47、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2.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四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细胞结构中,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的是_,存在于酵母菌细胞中的是_。(2)图中所示细胞结构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很尖分生区细胞具有的是_;能进行基因转录的是_。(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填图中字母及相应名称)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化学反应所需要的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答案】 (1). 甲、乙、丙 (2). 甲、乙 (3). 乙 (4). 甲、乙、丙 (5). e (6). 内膜向内凹陷扩大膜面积 (7). h (8). 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加膜面积 (9). 酶【解
48、析】【分析】图示分析:甲是细胞核,乙是线粒体,丙是叶绿体,丁是中心体,据此回答问题。【详解】(1)图中所示细胞结构中,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的,即有生物膜包裹的是甲、乙、丙,酵母细胞是真菌真核生物,存在的结构有甲、乙。(2)洋葱很尖细胞无叶绿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具有乙线粒体,为此细胞分裂提供能量,无核膜;基因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生物RNA的过程,图示中能进行基因转录的是甲、乙、丙。(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线粒体e内膜向内凹陷扩大膜面积;丙叶绿体通过h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加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化学反应所需要的酶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
49、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识记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难度适中。33. 下图甲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代表不同的物质,a、b代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中,属于细胞的外侧的是_(填“”成“”),判断理由是_。(2)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_ (填“a”或“b”)。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以_(填名称)的方式排出细胞。(3)据图乙分析,物质以M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时,其运输速率主要受_的
50、影响。若曲线N表示肌细胞吸收K+的方式,则P点限制K+运输速率的因素有_。【答案】 (1). (2). 糖蛋白只存在于细胞外侧 (3). a (4). 自由扩散 (5). 浓度差 (6). K+载体数量的限制或能量供应不足【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甲可知,该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蛋白质分子,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糖蛋白;a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b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排出物质的过程。2、题图乙分析:图中M表示的曲线,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取决于浓度差,属于自由扩散。图N表示的曲线,物质运输除了和物质浓度有关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可能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详解】(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
51、双分子层,糖蛋白只存在于细胞外侧,所以可根据糖蛋白判断细胞外侧是“”。(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运输,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消耗能量,对应图甲中的a。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以自由扩散的方式排出细胞,对应图甲中的b。(3)图中“M”方式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取决于浓度差;若图中曲线N表示心肌细胞吸收K+的曲线,分析限制P点运输速率的原因是K+载体数量的限制或能量供应不足。【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与
52、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4. 如图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相对体积(正常状态为10)的关系,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从B到A状态的过程中,随着_逐渐增多,细胞液的浓度逐渐_进而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自身因素是_。(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从B到C状态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_,显微镜下液泡的颜色变化是逐渐_;该过程中原生质体的体积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答案】 (1). 蔗糖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失水 (2). 增大 (3).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4). 减少 (5
53、). 变浅 (6). 细胞处在低浓度的溶液中,逐渐吸水,原生质层逐渐变大,但是由于细胞壁的限制,不能一直吸水变大【解析】分析】根据图文分析,当细胞相对体积高于1.0时,细胞内的水较多,相对于正常情况下为吸水;当细胞相对体积低于1.0时,细胞内的水较少,相对于正常情况下为失水。【详解】(1)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从B到A状态的过程中,细胞相对体积变小,随着蔗糖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失水逐渐增多,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变大进而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自身因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从B到C状态的过程中,细胞相对体积变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小,水分进
54、入细胞液,显微镜下液泡的颜色变化是逐渐变浅;该过程中原生质体的体积逐渐增大的原因是细胞处在低浓度的溶液中,逐渐吸水,原生质层逐渐变大,但是由于细胞壁的限制,不能一直吸水变大。【点睛】本题考查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细胞在硝酸钾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因,再结合曲线信息准确答题。35.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新鲜鸡蛋壳的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备选溶液有淀粉溶液、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等。请补充完整实验思路、实验现象及结论:(1)实验思路:向烧杯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向长颈漏斗内加入适量的_,一段时间后向烧杯内滴加_。(2
55、)预测实验现象:_。(3)实验结论:_。【答案】 (1). 淀粉溶液 (2). 碘液 (3). 长颈漏斗液面上升,滴加碘液后,烧杯内的碘液会变浅,长颈漏斗内淀粉遇碘变蓝 (4). 新鲜鸡蛋壳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分析】为了验证新鲜鸡蛋壳的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选择淀粉和碘液进行验证,碘液是一种黄色液体,淀粉遇碘变蓝。【详解】(1)由分析可知,先向烧杯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向长颈漏斗内加入适量的淀粉,一段时间后向烧杯内滴加碘液。(2)实验现象:长颈漏斗中装入淀粉溶液,淀粉不能通过鸡蛋壳的内膜,导致漏斗液面上升;滴加碘液后,烧杯内的碘液会变浅,长颈漏斗内淀粉遇碘颜色会变蓝。(3)由上述分析可知,新鲜鸡蛋壳内膜透不过淀粉颗粒,能透过碘分子,可得出结论新鲜鸡蛋壳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细胞膜的特性,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