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史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一)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1、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源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土地和奴隶由周天子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周天子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义务。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支柱。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逐渐瓦解并被废除。2、 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北魏,沿用至唐朝中期,唐朝中后期崩溃。均田制是租庸调制和府兵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天宝年间,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渐渐趋于崩溃。3、更名田1669 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
2、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叫做“ 更名田”。4、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都是土地私有制,虽然在封建时代进行了多次土地制度的调整,但只是调整土地的使用形式,而没有触及土地所有制性质。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我国古代的主要土地所有制形式,它适应了以铁农具和牛耕为主的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以分散的个体劳动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以收取地租作为产品分配的主要方式。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才被彻底废除。(二)历代赋税制度的演变1、赋税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主要内容有:(1)丁税(人头税);(2)财
3、产税,即调;(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 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它苛捐杂税。(1)赋税制度的出现从贡赋制到初税亩奴隶社会没有成熟的赋税制度,和井田制相匹配的赋税制度是贡赋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逐渐兴起,以齐国的“ 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 初税亩”为代表,规定按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缴纳赋税,实际上这是封建性质的土地税开始形成。这一变革承认了土地私有,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2)封建赋税制度的确立编户齐民制度汉朝的编户齐民制度既是行政管理的形式,也是赋税征收的形式。农民的负担种类很多(田租、徭役、兵役、人口税、更赋、杂税);负担十分沉重。(3)封建赋税制度的调整从
4、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和王安石变法租庸调制:隋唐时期实行,源于北魏实行的租调制。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受田的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租( 谷物)、调( 绢和布),服徭役(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从纳税依据、纳税面、纳税手续上都作出了重大调整,是我国封建赋税的分水岭。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理财措施。募役法的实质是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的实质是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纳税。(4)封建赋税制度的定型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一条鞭法:是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一,折成
5、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的两大变化是代役和征银,这样就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摊丁入亩:清朝雍正帝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前提下推行,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主要趋势:(a)由向国王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b)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c)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简化;(d)由征收实物、劳役地租到征收货币地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以重税。)总之,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说明
6、: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应反映。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深层原因:古代赋税演变,是由封建经济和封建土地关系的演变而决定的。土地关系变化是赋税变革的基础。 二、农业相关知识1、 古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主张: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实质: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经济原因:(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古代农业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3)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不利于社会安定;(4)从根本上讲,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作用:(1)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
7、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2)封建社会后期,起了消极作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但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违反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社会长期停留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水平上,中国也因此丧失了与西方竞争的历史机遇,最终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2、 古代农具的改良和作物的传播(1)农具改良时期成就春秋铁器、牛耕和桔槔两汉犁壁、耧车、二牛一人抬杠法曹魏翻车唐朝曲辕犁和筒车宋朝踏犁(2)作物传播时期成就商周种植“五谷两汉稻麦种植的扩大,汉水流域出现了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东汉已有双季稻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两宋棉花和稻麦种植的推广明清明朝棉花普遍种
8、植;清朝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3)外来作物的引种有三个高峰:第一高峰是在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内地大量的农作物特产,如葡萄、苜蓿、胡瓜、胡麻、胡桃、核桃等;第二高峰是在隋唐时期,主要引入了胡椒、香料、西瓜等;第三高峰是在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后甘薯、马铃薯、玉米、烟草等传入中国。3、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时期成就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修的鸿沟; 楚相孙叔敖在安徽淮河流域修建的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四川修的都江堰;韩国水工郑国为秦国在关中泾渭水系修的郑国渠;西门豹渠。秦汉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的灵渠;隋朝隋炀帝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元朝重新开通了运河三、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1、古代手工业发
9、展的基本特点和成就特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古代手工业大致可以分为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作坊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主要面向皇室和贵族,基本不属于商品生产;家庭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稳固的自然经济形态;作坊手工业集中于城镇,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作坊手工业始终未能摆脱封建统治的阻碍发展到工场手工业的水平。成就:古代手工业主要集中于冶炼、纺织、制瓷、造船、造纸等领域 2、古代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几个阶段:商朝都城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商业初步发展,形成一批商业城市( 如齐临淄、赵邯郸、楚郢),商品种类较多(南方的象牙、北方
10、的马、东方的鱼盐)。秦汉期商业获得显著发展,除了国内的大都会外,以两条丝绸之路为主的国际贸易获得较大发展,开辟了人类历史上跨洲际的长途贸易;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一度萎缩,北魏后,与北方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隋唐时期商业获得较大发展,货币、市场、商人、城市均获得很大发展;宋元时期的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纸币“ 交子”,海外贸易盛况空前;明清时期国内商业进一步发展,但对外开始闭关锁国。两个重点货币的演变:商的贝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秦朝统一货币为秦半两;汉武帝铸五铢钱,流通很长时间;唐高祖的“ 开元通宝”是古代货币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宋元的纸币;明清白银普遍流通。市场的发育:春
11、秋战国时期城市没有专门的交易市场;两汉时期城市里开始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市”,但规模很小,限制很严;隋唐时期,“ 市”的面积扩大,出现了邸店和柜坊等新形式,但市场仍有较严格限制,同时在农村出现草市;唐朝后期,市场开始突破时空限制,特别是到了宋朝,市场有了重大发展;明清时期,长途贩运发展很快,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向农村延伸。(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的纺织业中,具体标志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的出现。清朝时期,萌芽的地区和行业有所扩大,但总体徘徊不前。主要是因为:缺资金( 资金流向土地)、缺政策(国家重农抑商)、缺市场(国内自然经济、农民贫困、
12、市场狭小、国际市场封闭);封建专制政府对工商业的诸多限制和征收重税;传统儒家思想的守旧观念的制约等;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闭关政策3、 古代重要城市(1)重要城市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两汉的长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五大名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洛阳,南荆、益、扬;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扬州、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都市;宋朝的东京、临安和元大都;明清时期: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2)城市职能和分布的变化我国古代的城市突出政治职能,主要是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而存在的,但由
13、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从隋唐时期,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渐突出,即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职能日益突出,特别是宋朝后期,形成了专门的手工业城镇。而到明清,全国出现了大批的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镇。从城市的分布看,我国古代的城市在数量上由少到多;从发展趋势看,由黄河流域向南北扩展,主要是向东南方向发展,到宋以后,江南逐渐成为城市密集的地带。四、经济重心转移1、 转移的过程: 2、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3、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则相对稳定;(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14、(4)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5)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海上交通便利。五、古代可持续发展:环境、土地和人口中国农业的特点就是对土地资源的高度开发和利用。人地关系相对紧张,历代都重视垦荒。唐朝时期的围湖造田和放火烧山尽管利用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农业发展,但也是对生态的一种破坏。明清以来,随着高产作物的引种,南方的大量山地丘陵得到开发,但也加剧了对生态的破坏。中国古代的人口长期以来始终未能突破一亿,而到了清朝前期,却迅速膨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有清朝前期长期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农业上高产作物的引种和土地资源的开发、赋税调整废除了人丁税等原因。而人口的过度膨胀不利于
15、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六、相关认识1、 古代经济的总体特点(1)领先性:中国古代封建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在农业的精耕细作、土地的开发利用、手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成就、商业的繁荣和发达的城市等方面均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结合性:经济领域和行业之间的分工不够显著。所谓“ 男耕女织”、“ 前市后坊”等经济模式使中国经济具有特别的稳定性。(3)连续性: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代代积累,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不断发展。尽管中间有所起伏,但未曾有大的中断,这种封建经济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原因,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点。(4)自然性:中国古代经济总体上是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工商业尽管一度繁盛,但始终和农业结合紧密,而且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没有独立发展起来。2、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1)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2)国家统一或局部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3)正确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4)重视兴修水利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5)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6)中外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7)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8)利用外来的劳动力,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9)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