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2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右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常绿灌木外围采用了防寒措施,周围的景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2常绿灌木采用此种防寒措施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A防寒成本 B观赏需求C采光风向 D昼夜温差3根据图示景观,可推断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是()A春季上午 B春季下午C秋季上午 D秋季下午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此地树木落叶,为落叶阔叶林。故选D。第2题,图中的防寒措施采
2、用了一面封闭一面开敞固定的做法,封闭是为了挡风,开敞是为了采光。故选C。第3题,根据防寒棚封闭面朝向北,开敞面朝向南的特点定出图示方向,再根据图示影子朝向西北可知此时太阳在东南方向,应为上午。再根据此时新叶发芽可以判定此时为春季。故选A。答案:1.D2.C3.A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长3千米,宽500米,高100米,是欧洲最大的沙丘。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读图,完成45题。4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
3、生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5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现象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解析:第4题,图中沿海没有山地阻挡海洋水汽深入内陆,B错;根据材料中的纬度判断,图示区受西风带控制,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图示沿海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不是寒流,D错;这里位于西风带,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长,A对。第5题,该地景观不符合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按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也不符合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按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也应该是森林;没有山地,就没有垂直地带性分
4、异规律。该景观只是局部小区域的环境特征,是非地带性的。答案:4.A5.C木质素是主要存在于陆地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可定量地作为河口陆源物质的指示物。在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的沉积物。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下图示意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每100 mg有机物中木质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68题。6推测红河口水下三角洲中木质素含量高的月份是()A12月 B45月C78月 D1011月7影响河口从岸向海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
5、增的主要因素是()A流速 B水温C盐度 D流量8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木质素中新鲜植物碎屑多的原因是()A流量大,携带沉积物多B土壤肥沃,生物量较大C炎热多雨,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D降水多,碎屑的降解速度慢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此时应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应当是夏季。选C。第7题,由题干知,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吸附的陆源有机物越少,即木质素含量越低。结合所学知识,河口水下三角洲从岸向海流速越来越慢,并且受海洋顶托作用,沉积物颗粒大小从岸向海应该是先大后小,导致河口从岸向海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选A。第8题,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木质
6、素中新鲜植物碎屑多,只有植被生长旺盛才新鲜,说明此时应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被的生长。选C。答案:6.C7.A8.C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图,海拔3 500 m处为林线(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图。读图,完成911题。9a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C山地荒漠草原带 D亚高山草甸带10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A随降水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B与年均温的变化呈负相关C在a、b植被过渡带处较大D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11
7、贡嘎山东坡()A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B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Ca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Da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解析:第9题,据图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的降低,植被从常绿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过渡,图中b为针阔混交林,则a为针叶林。故选A。第10题,据图可知,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随海拔的升高有时增加,有时减小,A错;随着高度增加,气温的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有时增加,有时减小,B错;在a、b植被过渡带(2 5002 700 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较大,C对;均受植被类型的影响,D错。故选C。第1
8、1题,次生阔叶林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小,说明微生物活动强,分解快,A错;林线附近(3 700 m以上)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慢,B错;a植被(2 900 m)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1 900 m),C错;a植被处(2 900 m)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1 700 m),D对。故选D。答案:9.A10.C11.D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材料二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带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
9、野生物种资源丰富。(1)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9分)(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题,风力大小与地形、当地气候、植被有关。达坂城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当地距冬季风源地近,植被稀少;结合图中地形,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达坂城到吐鲁番海拔不断降低,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第(2)题,由材料“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可知,博格
10、达峰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该山垂直差异显著,野生物种资源丰富;博格达峰海拔高,山地降水较多,有冰雪带,夏秋季节冰雪融水多,水源丰富。第(3)题,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山脉对降水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多,水汽受山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图中山脉海拔高,有冰雪带,冰雪融水是河流重要补给水源;山区河流携带泥沙砾石在出山口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有肥沃的土壤;由材料“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可知,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答案:(1)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强劲;达坂城
11、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加大;沙漠戈壁地区,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2)山地垂直差异显著;山地降水较多,且多冰雪融水,水源丰富;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3)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雪融水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种类。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 000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
12、关注。(1)说出岛屿东西两侧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16分)(2)分析该岛动植物多特有种类的原因。(6分)(3)分析该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岛地处南半球信风带,中间为山地;岛屿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同时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岛屿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该岛动植物多特有种类,说明它受其他物种影响比较小,可结合该岛的位置及其与外界的联系进行分析。第(3)题,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主要与栖息地的减少、人类的猎杀与采伐、环境污染等有关。答案:(1)自然植被:岛东为热带雨林;岛西为热带草原。原因:岛东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受纵贯南北的山地抬升,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因而终年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热带雨林;岛西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为热带草原气候,发育热带草原。(2)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岛屿面积大,多山地,自然条件空间差异较大。(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动植物生存空间(栖息地)减少;掠夺式猎杀、采伐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