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384.50KB ,
资源ID:623712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371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阶段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阶段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doc

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阶段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A. 孔子的民本思想B. 荀子的治国思想C. 孟子的义利主张D. 墨子的兼爱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西汉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材料“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体现重视赏罚,是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与荀子的王霸并用的治国思想一致,故B正确;孔子的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孟子的义利主张与“庆赏罚刑”的主张不符,排除AC;墨子

2、的兼爱思想主张互相关爱,不涉及“庆赏罚刑”,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联系所学荀子的治国主张分析解答即可。2.某思想家强调伦理认知的关键深植在道德本性之中,之所以有时会违背道德本性,是因为“物欲牵蔽”,该思想家是A. 孔子B. 董仲舒C. 王阳明D. 李贽【答案】C【解析】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与材料中“伦理认知的关键深植在道德本性之中”相符,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故排除。3.“儒学自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只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

3、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为能弥补这一缺陷,儒学思想家做出的努力是A.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B. 董仲舒积极主张“大一统”C. 明清之际出现经世致用思潮D. 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答案】D【解析】据材料“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D正确;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但没有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A错误;董仲舒思想也没有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B错误;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批判宋明理学,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

4、学生可以抓住理学的主要内容,从此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4.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无关的是A.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B.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答案】D【解析】【详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思想上出现批判儒家思想新思想,如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提出批判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等思想,“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是顾炎武思想,故A正确;“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5、”是唐甄思想主张,故B项正确;“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黄宗羲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孟子思想主张,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5.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 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 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答案】B【解析】【详解】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开放了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明显增长,故选B;A项错在“持续”,排除;统计表反映的是英国制造

6、品输华值,没有涉及中国的民族资本的信息,排除C;材料只是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数据,没有中国进出口数据的信息,不能得出“贸易顺差”的结论,排除D。6.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A. 林则徐B. 洪仁玕C. 张之洞D. 康有为【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符合洋务派,结合所学可知,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故选C;

7、林则徐、洪仁玕不符合“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排除AB;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技术,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D。7.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以“商办官助”方式经营企业,一方面吸收官股,另外再招商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他要求官方下令若干年内在其周围百里之内不得另设工厂。上述情况说明A. 张謇经营的企业是官办企业B. 张謇采取“商办官助”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C. 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D. 民族资本对封建势力存在依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商办官助”“要求官方下令若干年内在其周围百里之内不得另设工厂”,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封建势力的依赖,故选

8、D;张謇经营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张謇采取“商办官助”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获得封建官府的保护,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资本主义企业对封建势力的依赖,无法体现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排除C。8.1895年清政府认识到,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等措施中“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这表明清政府A. 保护扶植私人资本B. 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C. 政治改革提上日程D. 广开财源筹集对日赔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可知,清政府认识到工商业的重要性,重视工商业发展,说明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故选B;A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

9、除;C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排除。9.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上海久益烟公司立即生产出“三省”烟,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由此可知A. 民族资本家讲究商业营销策略B. 国民政府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C. 日本全面侵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D.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答案】A【解析】根据“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可知,烟草业广告体现在产品的包装上,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烟标,内容掌握消费者的关注焦点,是商家制作广告的前提,这就使得烟标与时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知民族资本家讲

10、究商业营销策略,A正确;材料是香烟广告,无法体现国民政府的态度,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香烟广告,无法体现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排除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排除与关键信息无关选项即可。10.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向。推动“两个转变”取得初步成果的历史事件是A. 三大改造的完成B. 农业集体化的完成C. 土地改革的完成D. “一五计划”的完成【答案】D【解析】“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由农业国开始向工

11、业国转变,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A真是社会性质转变;B属于三大改造内容;C是1952年。1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所有制构成示意图。据此判断,该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十年“文革”时期D.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实行三大改造,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的比例逐步扩大,而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则逐步被消灭,这符合饼状图中各种经济形式的数据比例,故选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十年“文革”时期,中国都只有唯一的公有制经济,排除B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比例不可能这么小,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分析能力,学生需要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对材料有一准确的理解。12.1961年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据表中信息推断最合理的是时间会议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1961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1961年8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1961年10月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A. 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 农

13、业合作化造成严重后果C.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 中央已着手调整国民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1961年”“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等信息可知,中国在经历三年经济困难之后,已经意识到了人民公社体制带来的某些问题,并开始着手去调整国民经济,故选D。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工业化的具体成就,排除A;材料中会议的召开是在解决问题,它并涉及对农业合作化的后果进行分析,排除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到1965年才基本完成,排除C。13.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

14、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A. 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B.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答案】A【解析】【分析】注意材料给出的时间:1983年9月,人物:邓小平。这是新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表现,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是1984年开始,时间不对;C选项发生在1992年;D选项也发生在1992年。【详解】14.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

15、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A. 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 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C.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D.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能力。题干中邓小平提到中国人“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可知该思想是正确的,遵循实事求是的路线,符合题意的是D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排除A项;B项中的“正式”不符合史实,C项中的“开始”表述错误。15.从16世纪初开始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

16、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组别甲乙丙商品内容盐、火器、五金、酒、布匹糖、烟草、玉米奴隶A. 欧洲、美洲、非洲B. 亚洲、美洲、非洲C. 亚洲、美洲、欧洲D. 欧洲、亚洲、非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盐、火器、五金、酒、布匹,从欧洲到非洲;奴隶,从非洲到美洲;糖、烟草、玉米,从美洲到欧洲,故甲、乙、丙分别是欧洲、美洲、非洲,故B正确。甲是欧洲,不是亚洲,故A排除。同理,故C错误。乙是美洲,不是亚洲,故D错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

17、的拓展过程16.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A. 哥伦布发现美洲B. 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C.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故D项正确。哥伦布发现美洲属于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故A项排除。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的条件之一,故B项排除。美

18、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名师点睛】新航路引起商业革命,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17.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

19、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 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 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 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 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答案】D【解析】【详解】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认为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认为是西欧殖民者侵犯了美洲;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相遇;故选D;A项中“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错误,排除;欧洲文明和美洲文明不相同,B错误;欧洲人认为是哥伦

20、布发现新大陆,美洲人认为是西欧殖民者侵犯了美洲,C错误。18.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在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表明工业革命A. 有助于生产的合理化B. 降低了社会人文关怀C. 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D. 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分析可知,在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一味地崇尚自由贸易和竞争、追求利润,缺乏对穷苦人和失业人口的关注,降低了社会的人文关怀。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材料中

21、“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工业革命采取大机器生产,工人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但却越来越贫困,这样不利于生产的合理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观念的进步,排除;D项,材料强调的是“贫穷”的人不被重视,反而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有利条件,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不是强调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排除。19.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希腊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此处的“创新”体现在A. 否定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B. 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C. 文学艺术作品与宗教融会贯通D. 借人文主义否定了宗教信仰自

22、由【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表明,材料中的“创新”体现在人文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反对禁欲主义,提供人的追求与享受,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只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神学,未牵涉到政治层面,也未批判否定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的对比,C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文艺复兴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D排除。20.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下列主张与此相似的是A. “两个魔鬼胜过一

23、个圣人”B. “美德即知识”C. “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D. “信仰即可得救”【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来看,该观点表达的是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与此相似。故答案为C项。“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倡导权力制约的重要性,排除A项;“美德即知识”提倡教育的重要性,排除B项;“信仰即可得救”是马丁路德倡导的“因信称义”,排除D项。21.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主张是A. “因信称义”B. “天赋人权”C. “人非工具”D. “政教合一”【答案】A【解析】

2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题干“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宗教改革运动,分析四个选项,A正确;B是启蒙运动;C是理性主义;D是中世纪的国家观和宗教观。故本题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22.下图漫画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射向国王盾牌的“利剑”应该是A.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王的神圣权力受到严重的冲

25、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等;其中C项是启蒙思想家洛克的观点,主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C项正确。A项属于君权至上的体现,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B项强调的是上帝的权威和地位,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D是指教皇的权威凌驾于王权之上,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读懂漫画的意思“国王的神圣权力受到严重的冲击”,二是理解各选项的意思,逐一分析选项与材料的关系即可知道正确答案。23.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从25%下降到4%。罗斯福曾说:“有组织

26、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下列哪项措施最易导致上述现象A. 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B. 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C.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D. 大力推行“以工代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中的某些措施表面上看是损害了一些大财团有利益,所以遭遇他们的集体反对,由此才出现了罗斯福在竞选中支持率下降的现象。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得工人有权与雇主进行谈判,该法中还规定了工人的最高工时与最低工资等看似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内容,所以遭到了资本家的反对,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影响24

27、.经济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认为,罗斯福所开创的新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浪费性支出”提供有力依据的是A. 兴办公共工程B. 开展蓝鹰运动C. 实行通货紧缩D. 政府整顿银行【答案】A【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实行国家出资兴办公共工程,这一措施被认为是“浪费性支出”,A正确;B主要是为企业生产提供信誉保障;C属于货币问题;D属于金融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25.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法院对几个重要案件的判决结果。这些判决结果表明时间案件判决结果1935年5月国家复兴管理局指控谢克特家禽公司违反鸡肉生产行业制定的规

28、则国家复兴管理局违宪1936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诉巴特勒违反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法是国会立法权对地方经济活动的违宪性使用1936年6月企业主诉纽约州建立妇女和童工最低工资制纽约州无权制定最低工资制法案A. 美国的司法体制较为落后B. 新政最大阻力来自联邦法院C. 罗斯福新政冲击了旧秩序D. 三权分立体制制约美国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过程中,政府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大,对原有经济和政治秩序都造成了重大影响,故C正确;材料反映分权与制衡的美国政治的特点,联邦法院否决政府、国会及地方州的新政法案和措施,正是对原有秩序的维护,并非美国的司法体制较为

29、落后,也不能说明新政最大阻力来自联邦法院、三权分立体制制约美国发展,排除ABD。26.撒切尔夫人(19791990担任英国首相)上台后,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及工厂和港口等。这一举措A. 加大了国家干预的力度B. 是“凯恩斯主义”的运用C. 全面恢复自由放任政策D. 推动“混合经济”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混合经济的特征是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这与撒切尔夫人“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的做法一致,故选D。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的做法减少了国家对政府的干预,他们放弃了凯恩斯主义,改行

30、货币主义政策,故AB错误,排除;英国并没有就此完全放弃国家在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全面恢复自由放任政策”的说法属于过度解读,排除C。27.沈志华说:“(十月革命前)列宁就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下列符合革命前设想的措施是 ()A. 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B. 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C. 恢复货币机制和市场功能D.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答案】D【解析】题中“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

31、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D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D正确;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恢复货币机制和市场功能属于市场经济的内容,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ABC。28.1958年,苏共中央计划三到五年内,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但在赫鲁晓夫的要求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结果,大多数集体农庄由于要花费大笔钱财购买机械设备,不得不取消或推迟许多计划内的项目;由于缺乏技术人员,许多拖拉机处于闲置状态,这项改革最终不了了之。由此可见,“拖拉机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A.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旧模式B.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C. 操之过急,缺乏科学规划D. 未能调

32、动农民积极性【答案】C【解析】【分析】赫鲁晓夫改革明显不切合苏联的实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操之过急,缺乏科学规划,C正确;A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源;B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详解】29.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 夸大了斯大林模式的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苏联”“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可知此为斯大林模式,“尽管却毕竟达到了上

33、述目标”可知作者认为,虽然斯大林模式有许多弊端,但它达到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有可取之处,故排除D,C项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时的政策,后被斯大林模式所取代,它并未将苏联送上工业化道路,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实现苏联的工业化,故B项不符合题意。30.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然要起作用。这说明斯大林A. 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 试图恢复新经济政策C. 开始了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 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肯定

34、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然要起作用”可知,斯大林意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批评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消灭商品生产的旧观点,故选A。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并不是恢复资本主义经济,不能得出B项结论,排除;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是在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开始的,排除C;材料中对经济规律的肯定、对商品生产的肯定都建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表述,排除。3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这一现象的出现A. 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B. 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35、C. 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D. 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非常重视军事工业发展,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故选C;A是赫鲁晓夫改革,排除;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方面,特别是军事工业,不利于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排除D。32. 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说:“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社会几乎所有阶层都无一例外地因无自由而痛苦,经受着心理的折磨。知识分子想得到完全的民主和个人自由。大多数工人和职员需要更好的组织和劳动报酬,特别是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一部

36、分农民指望成为自己的土地和劳动成果的真正主人。”材料反映出A. “冷战”影响了苏联社会的稳定B.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陷入严重危机C. 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名存实亡D.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未取得任何成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各阶层对社会的不满,反映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陷入严重危机,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斯大林模式僵化造成的后果,并非“冷战”的影响,排除A项;C、D均不符合史实。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面临危机二、非选择题33.“新民本思想”是明清之际形成的一种政治理念和社会思潮,是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形态。

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旧民本是时代呼唤君主集权政治的产物,新民本则是在时代试图解构君主专制制度之际应运而生的。所以旧民本中包含着浓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则包含着强烈的限君意识。如果说,“一盘散沙”式的小农社会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君主集权来实行国家权力的整合,那么,手工商业时代到来之际那只“看不见的手”便开始排斥君主专制制度。新民本思想家在罪君和限君的同时,却无法摆脱旧的传统思想的羁绊,最终选择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顺利驶向近代民主的广阔海域。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材料二 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约束君主权力。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

38、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摘编自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旧民本”思想的主要主张。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旧民本思想与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差异。(2)据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约束君主权力的主要措施。(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民本思想”。 【答案】(1)思想主张:孔子“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

39、民水”主要差异:内容主旨不同:前者包含尊君(呼唤君主集权)思想;后者包含限君(解构君主专制)意识。产生背景不同:前者是小农社会;后者是是手工商业时代。(2)主要措施:扩大宰相权力(提高宰相地位);使学校具有治理国家的功能;地方分权。(3)评析:新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但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近代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声,但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约束君主权力,但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儒家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和荀子的“君舟民水”,

40、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旧民本是时代呼唤君主集权政治的产物,新民本则是在时代试图解构君主专制制度之际应运而生的。所以旧民本中包含着浓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则包含着强烈的限君意识”可从产生的背景和内容主旨两个方面比较新旧民本主义的差异。(2)依据“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等内容可知新民本思想主要通过扩大宰相权力,学校具有治理国家的功能;地方分权等措施约束君主权力。(3)依据

41、“新民本思想家在罪君和限君的同时,却无法摆脱旧的传统思想的羁绊,最终选择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顺利驶向近代民主的广阔海域”并结合材料二内容可知,对新民本思想应该一分为二的进行评析,既要看到其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近代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声。又要看到它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约束君主权力,但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34.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着“国有化”与“私有化”的争论。“国有”与“私有”,往往被贴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标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

42、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移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苏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材料二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2)材料二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三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国企进退的浪潮经历了几个轮回,尽管每个轮回都有各自的原因,每个国家

43、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它们共同的本质是政府的政策工具。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国有化的浪潮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需要?这种浪潮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何变化? (4)结合中西方“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动态演变,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由单一的公有制(国有制)到允许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2)事件: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3)需要:恢复战后

44、经济的需要;巩固统治的需要;调控社会经济的需要(缓解社会失业压力、挽救破产企业、调节资源分配以提高效率等);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减少盲目生产、调节有效需求);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国家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4)认识:不能把“国有化”“私有化”作为衡量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国有化、私有化只是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现代国家中都可以从本国的需要出发,利用“国有化”或“私有化”发展民族经济;国有化与私有化二者有各自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关系,无论是全盘国有化还是全盘私有化,都是违反经济规律的,都是行不通的【解析】详解】(1)

45、第一小问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方面的相关知识回答,即由单一的公有制(国有制)到允许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第二小问据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回答即可。(2)从材料提及的时间以及该事件导致私营企业消亡可以判断其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3)第一小问据材料“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它们共同的本质是政府的政策工具”分析并迁移二战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情况的相关史实回答;第二小问联系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可以直接得出结论。(4)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中西“国有化”与“私有化”各自的特点;二是中西“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对比分析。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初,清政

46、府将振兴农务作为新政的重要内容。1905年学部在奏定章程学务纲要中要求各省速设农业学堂,无论城乡市镇皆要酌量筹设,到1912年,全国农业学堂总数已达263所,在堂学生15379人。1906年又在农工商部下设农务司,1907年又令各省在劝业道设农务科掌管农务。1907年10月,农工商部又拟定农会简明章程23条,奏请朝廷谕允颁行,到1911年初,全国成立农务总会19处,农务分会276处。1909年清政府颁布推广农林简明章程第22条,强调“如有公正殷实绅商招集股款,收买民荒,由地方官提案给印照,准令开办”。据不完全统计,晚清时期有农业公司171家,资本额6351672元。摘编自苑朋欣晚清时期的农业变

47、革及现实启示等材料二:面对滚滚而来的黑色尘暴及其引发的土地资源危机,美国一些学者呼吁人类必须从维护生物共同体的整体性、多样性出发,去尊重和保护自然。1933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临时性专门机构土壤侵蚀局。1933年国会颁布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农场主将耕作总平均亩产量的15%退出生产。1934年琼斯康纳斯法将减产范围扩大到裸麦、高梁等。1936年国会通过相关决议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生产控制,1936年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将农作物分为消耗地力和增强地力两大类。1938年国会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继续实施耕地面积削减计划。该法对耕作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地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新政”的农业专家们还引导农

48、场主改进耕作方法,学会科学种田,对土地进行科学管理。摘编自王向红罗斯福“新政”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和清政府农业措施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斯福政府采取有关农业措施的背景和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上述改革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答案】(1)同:成立相关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注意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异:罗斯福:把减耕减产(控制农业生产)和土壤保护相结合。清政府:以复兴发展农业为主要目标。(2)背景:美国存在严重的土地资源危机;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部分有识之士的呼吁;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积极作用:提升了

49、公民的责任担当意识,利于其他领域新政措施的推行;恢复了地力,保护了土壤,利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利于缓解美国经济危机和促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开创了发展经济的新模式。(3)启示: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继续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适时改进农业发展模式等【解析】【详解】(1)相同点:据材料“1906年又在农工商部下设农务司,1907年又令各省在劝业道设农务科掌管农务。”、“罗斯福政府成立了临时性专门机构土壤侵蚀局。”可以得出均设置专门的部门和机构;由所颁布的一系列章程和法律可以得出:二者均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晚清注重农业教育和技术的推广,与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农业专家们还引导农场主改

50、进耕作方法,学会科学种田,对土地进行科学管理。”的做法相似,均体现了注重先进技术。不同点:据材料“1938年国会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继续实施耕地面积削减计划。该法对耕作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地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可以得出美国侧重减产和保护土壤。据材料“清政府将振兴农务作为新政的重要内容。”可以得出,清政府以复兴发展农业为目标。(2)第一小问,据材料“面对滚滚而来的黑色尘暴及其引发的土地资源危机,美国一些学者呼吁人类必须从维护生物共同体的整体性、多样性出发,去尊重和保护自然。”并结合题干时间信息加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缓解经济危机,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以回答。(3)由材料和上述回答可以得出,二者均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此可以得出: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二者均比较注重农业科技和教育,由此可以得出:继续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的调整是为适应时代形势的变化,由此可以得出,要适时改进农业发展模式。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