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53KB ,
资源ID:622876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28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麦尔维尔说:“倘若某

2、些在职者的观点与君上意见有别,君主虽未必就责成他们放弃;可若是君上发现其他臣仆能使政府顺利运行他必然有权任命和使用之。”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国王( )A政治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 B仍能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C成为内阁事实上的组织者 D拥有左右政局的实际力量【答案】B【解析】材料“君上发现其他臣仆能使政府顺利运行他必然有权任命和使用之”说明此时国王仍能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故B项正确;当时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权利法案等法律的限制,A项错误;国王不是内阁事实上的组织者,排除C项;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已经没有左右政局的实权,D项错误。2商周时期,君统是君权的继承统系,宗统则是宗子权的继承统系,君统专就天子、

3、诸侯而言,宗统则就大夫以下而言。因此,在“继承统系”的意义上,君统和宗统彼此分离、 互不干扰。商周的这一 “继承统系”( )A易造成君权的高度集中 B保证君权单线继承的稳定性C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D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君统和宗统彼此分离、互不干扰有利于保障君权单线继承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商周时期没有形成君权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措施没有破坏贵族世袭特权,也无法得出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故排除C、D两项。3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王嬴政创制皇帝

4、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答案】D【解析】周代时王权与神权是统一的,而王室衰微后二者分离,到秦朝时淡化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这说明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故选D项;周代天命观是淡化而不是逐渐消亡,排除A项;秦王嬴政创皇帝名号,标榜自己功过三皇五帝,目的是淡化周代天命观,而不是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排除B项;材料所述只是淡化神权而不是说神权不再与王权结合,排除C项。4英国大宪章规定:“不征得王国一致的同意不得征收兵役免除税或捐助”。后人将其解释成“不

5、经过人民的同意不得征收一切税”。后来,这个原则又被引申成“代表机关(即会议)决定赋税”的原则。这种变化表明大宪章( )A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B对英国的历史进程影响不大C其本质内涵后世得以弘扬 D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答案】C【解析】议会主权的确立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后,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大宪章限制王权的主体最后变为“代表机关(即会议)”,对英国议会权力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最后规定的“代表机关(即会议)决定赋税”,为后世议会权力至上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对大宪章内容进一步发展,也能反映出英国限制了国王部分权力,具有民主色彩,故确立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

6、义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5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宣布恢复帝制,建立第二帝国。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逐渐走向强大,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广阔殖民地。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共和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B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C帝制更加符合时代潮流 D经济发展有助于帝制巩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逐渐走向强大,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广阔殖民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项;政权更迭频繁是阻碍法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民主政治是时代的潮流,排除C项;经济发展是推动政体变革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7、。6公元前494年,罗马平民不满土地、债务、政治权利等问题,集体撤离罗马城。元老院被迫与平民妥协,设立保民官,其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保民官的设立( )A取代了元老院的权力 B体现了贵族与平民政治平等C促进了共和制发展 D推动了罗马君主专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元老院被迫与平民妥协,设立保民官,其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可见有利于打击贵族权力,促进共和制发展,故选C项;保民官不可能取代元老院,排除A项;“元老院被迫与平民妥协,设立保民官”只能对平民有所保护,但无法实现与贵族平等,排除B项;当时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排除D项。7从1865年开始,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几条宪法修正案,在原则上废除了奴隶制

8、度,赋予了黑人成年男子选举权。但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在法律和事实上对黑人选举资格作了各种苛刻的规定,剥夺了多数黑人的选举权。材料反映了美国( )A联邦制不利于推动民主建设B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民权事业滞后于现代化进程D黑奴制度难以废除【答案】C【解析】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更有利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在原则上”“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可知体现的是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分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在法律和事实上对黑人选举资格作了各种苛刻的规定,剥夺了多数黑人的选举权”,表明美国黑人的人权状况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

9、,美国内战后,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故D项错误。8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他保留了共和国传统的官职和政府形式,但政府所有重要的政令都出自他手,常备军将领也只对他一人负责。据此可知,当时的罗马帝国是( )A军事政治集权的共和政体 B军人皇帝的专制独裁政权C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混合物 D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答案】D【解析】罗马帝国并非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罗马帝国时期元老院等的设置体现了民主,故B项错误;罗马帝国本质上是君主制,故C项错误;据材料“罗马帝国保留了共和国传统的官职和政府形式,但只对他一人负责”可知,罗马帝国从形式上看是民主,本质上是君主制,故D项正确。9

10、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 )A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B地理环境决定了法律体系的特点C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法律渊源、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据此可知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些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D项错误。10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

11、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故选C项;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11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文

12、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确立了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英国文官不得参与党派活动,不与政府政务官员共进退,他们是 “中立”的,是超党派的,他们只要没有违法犯罪的行为,是不能被轻易免职的。国家几乎所有的重要议案、 法令、文件,都是由高级文官起草的。下列关于英国文官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政治局势的稳定B促进了行政管理专业化C借鉴了中国古代科举制D是内阁制度成熟的标志【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文官制度有利于保持政治制度的延续性和行政的稳定性,有利于政治局势的稳定,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文官制度能够促进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发展,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的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

13、古代的科举制,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与内阁制度无关,D项错误,符合题意。12唐代御史台(监察机关)与刑部(司法行政机构)、大理寺(最高审判机构),合称三司。每逢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或少卿、刑部尚书或侍郎、御史大夫或中丞共同审理,称“大三司推事”。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司法公正C强化了君主专制 D降低了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大三司推事”体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增加了审判的公正性,B项正确。13明清时期“文学妨业”观念盛行,诗歌、散文被认为是“文人名成寄兴之事,少年习学,正业必疏”,与“淫词艳曲、小说俚唱”一起被列为学生禁止阅读的“闲书”。 这说明当时( )

14、A雅俗文学相互交流融合B科举推动经世致用思潮C理学统治地位已经动摇D八股取士不利于文学发展【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八股取士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许多读书人为了应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学文学,D项正确。14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中,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可知,当时中进士的人有很多是官职低微

15、或无官职的人的后代,科举制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社会阶层,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错误。1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选官用人的基本原则从“亲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转变为“尚贤”“从平民中选拔”。这表明( )A百家思想斗争激烈,法家脱颖而出 B传统秩序面临解体,社会逐渐转型C贵族政治完全衰落,官僚政治兴起 D选官制度臻于完善,实现平民政治【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选宫用人的基本原则从亲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转变为尚贤从平民中选拔”反映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制面临瓦解,社会逐渐转型,B项正确。“尚贤”是墨家思想,不是法家思想,A项错误;“贵族政

16、治完全衰落”的表述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实现平民政治”的表述过于绝对,D项错误。16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规定: 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上述规定( )A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B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C有利于国民党加强对政府的控制 D剥夺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国民政府公务员任用,与功勋、国民党派有密切关系,这有利于国民党加强对政府的控制,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这种

17、公务员的任用制度容易造成一党专政、政治腐败,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发展,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D项错误。17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 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 )A严惩腐败原则 B甄别审查机制 C党管干部原则 D干部任用改革【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党的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故排除。18汉武帝后期,有关律令条例的文书堆积如山,专门负责

18、整理的人也无法遍看。于是郡国往往出现案情相同而判处不同的情况,官吏可引用免死条款让人活命,反之亦然。这反映出( )A汉武帝“尚法”出现不良后果 B中央集权受到郡国冲击C董仲舒新儒学吸取法家理论 D汉代司法体系颇为混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司法体系。依据材料“于是郡国往往出现案情相同而判处不同的情况,官吏可引用免死条款让人活命,反之亦然”可知,汉代司法体系中法律条款混乱,官吏甚至可随意决定人的生死,这反映出汉代司法体系颇为混乱,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汉武帝“尚法”,排除A项;汉武帝后期,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董仲舒的新儒学,排除C项。19春秋战国时期,在儒家学派的大力提倡

19、下,孝成为完整的、有关处理亲子关系准则的学说。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如殴打祖父母、曾祖父母者,处以“黥城旦舂”的刑罚,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判处死刑。这表明( )A秦朝严格遵循了儒家提倡的孝道观 B秦朝统治者事实上不排斥儒家学说C秦朝时孝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D秦朝用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孝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对孝道的重视。材料“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判处死刑”体现了秦朝法律对于孝道的重视,这反映了秦朝用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孝道,故D项正确;A项“严格遵循”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排斥儒家学说,B项不符合史实

20、,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秦朝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排除C项。20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一天之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部法律,被称为“一日七法”。这反映了( )A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定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中国的法律建设制度化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答案】C【解析】据材料“一天之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部法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法律建设制度化,C项正确。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A项错误。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项错误

21、;材料未涉及公民的法律意识问题,D项错误。2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邓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进行了一次部分修改,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又进行了一次部分修改,在这次修改中宣布取消了 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C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1978年宪法中“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阶级斗争色彩浓厚的内容急需修改,说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22、D项正确。宪法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78年宪法并不完善,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宪法地位的确立,B项错误;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是在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各项法律不断完善之后基本形成的,C项错误。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及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一批基本法律。这一时期我国( )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C突出落实“依法治国”理念 D法制建

23、设适应了工业化步伐【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且涉及领域广泛,说明当时我国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B项正确。A项是我国1949年到1952年底的任务,排除;“依法治国”的方针在1997年提出,C项错误;D项材料未涉及,排除。23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两部法律的相同点在于( )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C法国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D两者同属大陆法系【答案】A【解析】两部法律都保护私有财

24、产,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本质上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B、D两项说法正确,但只是对二者相同点的表面概括,没有反映其本质,排除;资产阶级不是直接“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C项错误。2412世纪开始,西欧出现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以研究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只有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助推了市民阶级力量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次罗马法的“复兴”运动( )A保障了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建立 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C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 D标志着西欧反封建斗争的开始【答案】

25、B【解析】根据材料中对罗马法的研究“助推了市民阶级力量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项正确。2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而战国时期的法家也主张“法治”。下列关于两个时期“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立法理念都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内容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C立法程序都体现民主的特点 D司法实践都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答案】B【解析】古代中国的“法治”在本质上仍是“人治”,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民主可言,也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排除A、C、D三项。两个时期的“法治”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二者的不同在于这两

26、个时期统治阶级的内涵不同,B项正确。第II卷本卷共三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独立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据统计,清代科道官共上奏疏687篇,其中弹动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中国古代的监察不仅“劾”,还有“举(荐)”,其功能是罚赏俱有

27、。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评析材料二 孙中山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同时,他主张监察权是由国民大会授予的,必须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一样独立,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考选和纠察“五权分立”的政府架构。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

28、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摘编自王晓天孙中山的监察思想材料三 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困境。中国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监察职能延伸、监察主体的合理构建、纪法与法法的衔接以及权力监督格局上进行路径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摘编自聂应德、付扬试论我国监察体制的创新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基本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监察权”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重视监察体制建设的意义。(

29、4分)【答案】(1)特点监察对象:既察官又察民;监察范围:既察人又察事;监察内容:既察违法犯罪,又察一般事务;监察功能:既赏又罚;监察方式,既事后纠劾又事前监察。(2)原因:清朝官场腐败的现状;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对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学说和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反思;孙中山积极探寻救国之路。(3)意义:有利于形成完善的反腐败机制,推动制度反腐和法治反腐向纵深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其功

30、能是罚赏俱有”“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等归纳概括。(2)原因,根据材料二“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并结合近代的历史背景回答即可。(3)意义,根据材料三“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困境”等回答即可。27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

31、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

32、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分别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8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有何不同?(6分)(3)材料三中所指的“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确立并通过自我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4分)【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

33、央集权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抽签选举。不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3)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措施: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形成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大变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唐朝的“大变动”主要指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在明清时期主要表现在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2)特征由材料二“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可

34、知是人民主权;由材料二“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可知是轮番而治;由材料二“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可知是抽签选举。不同从二者民主的参与方式的角度进行回答。(3)“政治设计”指的是近代英国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的确立是通过“光荣革命”之后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来实现的,它的完善是逐步实现的,包括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和议会改革等内容。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法国革命的经验表明,一旦法律人被排挤于政治生活之外,他们“必将成为革命的急先锋”;如果为实现民主自由的权利,而造成长

35、期的社会动乱,就违背了社会变革的初衷,法国不仅革命过程中充满暴力与血腥,革命之后,由于革命过程中造成社会分裂,导致政局的长期动荡,经历近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与法国不同,美国人并没有因为狂热追求平等而失去了自由,因而也避免了一场法国式的革命。英国也是通过“光荣革命”,以较小的代价,达到了目标,并形成了通过改革解决社会矛盾的传统,使英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冲突。托克维尔认为,法律人在美国社会里拥有的崇高权威是“防止民主偏离正轨的最坚强堡垒”,能够用最小的流血代价换来最大的社会进步,才是最成功的革命。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

36、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实现民主自由的斗争道路具有多样性。阐述:英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也采取了革命的手段,但各种势力都认识到妥协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所以,才有了“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美国在走向民主制的历程中,由于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制衡体制,既保证了民主,又维护了公民的自由,从而避免了暴政。法国大革命充满暴力与血腥,是由于法国的反动势力更顽固,面临的国际环境更恶劣,暴力是对付反动势力的必要手段,法国经过近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也足以证明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总之,对社会政治变革运动,不能仅凭结果进行评判,而应具体分析变革面临的诸多要素。(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根据材料围绕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代议制的相关内容,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角度,明确自己的观点。考生可以选择实现民主自由的斗争道路的多样性,也可以选择各国实现民主自由的道路的曲折性等。观点必须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特别注意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回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