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项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末)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B内环境稳态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表现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2(2分)(2014秋金牛区校级期中)人体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直接从下列哪种细胞外液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血浆B淋巴;血浆C血浆;组织
2、液D组织液;组织液3(2分)(2011闸北区一模)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4(2分)(2008秋扬州期末)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下面哪一点不属于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A机体耗氧量降低B皮肤血管收缩C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5(2分)(2008秋扬州期末)下列对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依靠神经调节B只依靠激素调节C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
3、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D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6(2分)(2008海南)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B患糖尿病的动物C切除垂体的动物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7(2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都能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成为血糖B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可以转化成非糖物质C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D血糖在血浆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8(2分)(2014秋海安县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动物
4、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通过导管运输9(2分)(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10(2分)(2014坡头区校级模拟)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正确的说法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B图1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图2中的B点的电位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D兴奋在离体神
5、经元的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的11(2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有关下面结构模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递质的释放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也有C乙图中c处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12(2分)(2014秋阜宁县校级期中)人会讲话、会写字,也能看懂文字,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这个人患有()A运动性失语症B听觉性失语症C失读症D失写症13(2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下列生理活动所涉及的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A血糖平衡调节中,胰
6、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为拮抗作用B当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C对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而言,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D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时,生长素能促进芽的分化,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根的形成14(2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下列组织细胞中,属于免疫细胞的有()红细胞吞噬细胞肌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造血干细胞ABCD15(2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检测某同学体内的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数目皆正常但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后,体内抗B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数量却很低,可能的原因是()AT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B型肝
7、炎疫苗导致B型肝炎病毒大量繁殖CB淋巴细胞表面没有抗体D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无法正常增殖分化16(2分)(2013秋八道江区校级期末)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17(2分)(2014东河区校级一模)如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B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
8、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18(2分)(2014正定县校级三模)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对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剂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淀粉酶的产生B在淀粉酶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C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19(2分)(2014秋建
9、邺区校级月考)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B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一般比次生演替长C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D群落的结构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20(2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的灰苍鼠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还有39只没有标志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A小于150只B大于150只C小于200只D大于200只
10、二、多项选择题(本项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21(3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为脑细胞,处的氧浓度高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C若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处D若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和22(3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若表示免疫分子,则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
11、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D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23(3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是关于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探究的是植物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下面一段B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C实验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可以透过琼脂块D实验都能验证单侧光照射引起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发生横向移动24(3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
12、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其复杂性是群落相对稳定的基础D群落的空间结构是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25(3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三、非选择题(本项共6小题,共45分)26(8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细胞是人体新陈代谢
13、的主要场所,如图所示是肝细胞中所进行的有关化学变化,请据图回答:(1)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2)在肝细胞A中,促进过程的激素主要是,在肝细胞B中完成和的场所分别是和肝细胞B产生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CO2对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在肝细胞C中参与合成过程的物质有(3)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看,它能促进图中哪些生理过程?(填序号)(4)作为肝功能检查指标的“转氨酶“主要是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情况下,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A肝细胞细胞质 B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 C肝脏内的血液 D胆汁(5)引起糖尿
14、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后者又称胰岛素抵抗对于一些糖尿病初期的病人可口服一些降糖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能是(多选)A、补充胰岛素;B、补充胰高血糖素;C、促进胰岛素的释放;D、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7(7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如图甲、乙表示人体中某些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说明:请在中填标号,在_填相应的名称)(1)甲图中,刺激结构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2)乙图中的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不能从C传到A的原因是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是通过(填结构名称)传递的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3)乙图中
15、,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偏转次;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所以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28(6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29(6分)(201
16、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表示过程)(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可由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3)当抗原经过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4)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至少答出两个)(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病(6)人体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共同起源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之处是30(10分)(2014秋金牛区校级期中)如图中甲图是一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
17、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中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处的生长素浓度解除处受抑制的方法是(2)将甲图中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测得两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据丙图推测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丙图中曲线HC说明(3)若将甲图中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则生长素浓度(填低于、高于、等于),此时处生长素作用相当于乙图中的点(填图中字母)(4)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均有促进生长的效应,而可抵消三者的效应而抑制生长31(8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
18、组实验,每隔24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温度()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0h24h48h72h96h120h144h168h151.23.03.84.64.03.22.82.5201.25.05.34.22.11.20.80.6251.25.25.64.62.91.00.60.2301.24.95.54.82.21.30.70.5351.21.51.82.02.21.30.80.6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某同学在使
19、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 (其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先将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水纸)吸去,制作好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2)如所使用的某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16个小方格,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的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20个,则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约有个(3)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4)请在坐标中
20、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曲线形图(5)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等无关变量(至少答出两个)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选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项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2014秋滕州
21、市校级期末)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B内环境稳态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表现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版权所有分析:内环境即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解答:解:A、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又
22、称内环境,A错误;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表现,B正确;C、人体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外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意义和调节机制,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对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2分)(2014秋金牛区校级期中)人体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直接从下列哪种细胞外液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血浆B淋巴;血浆C血浆;组织液D组织液;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版权所有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
23、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解答:解:人体的红细胞位于血液内,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从血浆内吸收葡萄糖;人体的肌肉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吸收葡糖糖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红细胞、肌肉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2分)(2011闸北区一模)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
24、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系统来完成;表示养料和氧气进入细胞;表示代谢废物排出细胞;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化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解答:解:A、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但通过排泄系统来完成,A错误;B、人体体液包
25、括内环境和细胞内液,B错误;C、进入细胞,应该为养料和氧气,C正确;D、表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含义及涉及到的系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4(2分)(2008秋扬州期末)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下面哪一点不属于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A机体耗氧量降低B皮肤血管收缩C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26、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一方面使得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或停止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使得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以及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让代谢加强来增加产热解答:解:A、进入寒冷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机体耗氧量应增加,A错误;B、进入寒冷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正确;C、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C正确;D、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通过传入神经
27、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来促使机体产热增加,维持体温恒定,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为背景考查了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5(2分)(2008秋扬州期末)下列对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依靠神经调节B只依靠激素调节C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D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
28、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解答:解:由水平衡调节过程可知,水平衡调节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作用对水重吸收来调节水平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关键是理解水平衡调节过程,把握知识间的联系6(2分)(2008海南)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B患糖尿病的动物C切除垂体的动物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
29、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解答:解: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A错误;B、患糖尿病的动物,尿液中的糖带走了大量的水分,尿量增加,B错误;C、切除垂体的动物,不能释放抗利尿激素,导致尿量增加,C错误;D、摄入过多的食盐,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调控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排出,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调节与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2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的
30、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都能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成为血糖B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可以转化成非糖物质C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D血糖在血浆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1、血糖的三个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血糖的三个去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2、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3、细胞呼吸的实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答:解:A、肝糖原
31、能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而成为血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A错误;B、当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使得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类物质,B正确;C、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C错误;D、血糖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另外注意C选项中糖尿病的成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缺乏胰岛素的受体等8(2分)(2014秋海安县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
32、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通过导管运输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版权所有分析: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解答:解:A、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A正确;B、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B正确;C、激素产生后随血
33、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C正确;D、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无导管,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作用特点以及与神经调节的区别,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考生要能够从作用途径、范围、时间以及反应速度等方面进行比较9(2分)(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考点:突触的结构版权所有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
34、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解答:解: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0(2分)(2014坡头区校级模拟)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正确的说法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B图1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图2中的B点的电位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D兴奋在离体神经元的神经纤维
35、上传导是单向的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图1中两电极一个在膜外,一个在膜内,电流由正电位流到负电位,所以图示装置记录的是静息电位当神经受到一次短促的外加刺激时,大量的Na+内流,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动作电位由图2可知膜电位在短暂时间内由原来的60mV左右变为30mV左右的水平;但这种刺激所引起的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膜内正电位值的减少,恢复到受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即静息电位所以图1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图2的A点或D点,其电位
36、是60毫伏C点电位的大小主要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有关解答:解:A、据图2可知,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60mV,A错误;B、图1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图2中的A或D点的电位,B错误;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再由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C正确;D、兴奋在离体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2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有关下面结构模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递质的释放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
37、过性B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也有C乙图中c处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考点:突触的结构;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1、据图甲分析,1表示轴突,2表示线粒体,3表示突触小泡,4表示突触前膜,5表示突触间隙,6表示突触后膜2、分析图乙,c处含有神经节,表示传入神经,则e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效应器解答:解:A、题中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B、甲图所示的结构表示突触,位于乙图结构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B正确;C、
38、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C正确;D、切断乙图中的c(传入神经)点,则刺激a(传入神经一点)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则d效应器会兴奋,但e感受器不会兴奋,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2(2分)(2014秋阜宁县校级期中)人会讲话、会写字,也能看懂文字,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这个人患有()A运动性失语症B听觉性失语症C失读症D失写症考点:脑的高级功能版权所有分析: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说话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
39、枢受损解答:解:A、患者能读书,说明S区即说话中枢正常,A错误;B、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患有听觉性失语症,B正确;C、患者能看报,说明V区即视觉性语言中枢正常,C错误;D、患者能写作,说明W区即书写中枢正常,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各语言中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各语言中枢的功能及受损时的症状13(2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下列生理活动所涉及的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A血糖平衡调节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为拮抗作用B当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C对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而言,生长激素
40、与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D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时,生长素能促进芽的分化,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根的形成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1、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2、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3、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4、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诱导愈伤组织生根发芽的结果不同5、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例如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有着促进生长,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解答:解:A、血糖平衡调节中,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二者
41、是拮抗作用,A正确;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当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B正确;C、对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而言,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C正确;D、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时,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芽的分化,生长素能促进根的形成,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是解题的关键14(2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下列组织细胞中,属于免疫细胞的有()红细胞吞噬细胞肌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造血干细胞ABC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
42、用版权所有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解答:解:红细胞为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错误;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细胞,正确;肌细胞为组织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错误;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属于免疫细胞,正确;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属于免疫细胞,正确;造血干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只要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5(2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检测某同学体内的白细胞
43、包括淋巴细胞,数目皆正常但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后,体内抗B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数量却很低,可能的原因是()AT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B型肝炎疫苗导致B型肝炎病毒大量繁殖CB淋巴细胞表面没有抗体D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无法正常增殖分化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B型肝炎疫苗注射,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解答:解:A、抗体由效应B细胞分泌,T淋巴细胞能识别并传递抗原,A错误;B、B型肝炎疫苗是灭活的病毒,不能大量繁殖,B错误;C、B淋巴细胞表面没有受体,C错误;D、疫苗相当
44、于抗原,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无法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进而产生抗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知识及疫苗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6(2分)(2013秋八道江区校级期末)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由图可知,图示为神
45、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神经调节过程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如b过程,体液调节过程的信息分子是相应的激素,如a、c、d过程解答:解:A、作用于甲状腺的激素是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B、c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B正确;C、d能通过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所以d是胰岛素,C正确;D、甲状腺激素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过程都有反馈作用,通过反馈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信息分子的作用,综合考查水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调节、血糖调节等内容,关键是通过图形分析信息分子的种类17(2分)(2014东河区校级一模)如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
46、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B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版权所有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横放的植株,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也横向运输,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
47、敏感,芽比茎敏感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两图现象分别是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分布造成的;乙图茎两侧的生长情况是: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快,没有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乙图中根由于重力作用,会向地生长,不会水平生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甲图为植物的向光性,受单侧光影响,而乙图是植物的背重力性,受重力的影响,所以这两种现象的产生分别与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A错误;B、向光性的原因在于背光侧生长素多,细胞伸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得慢,B正确;C、乙图中茎的背重力性,因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只
48、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而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错误;D、乙图中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所以植物的根弯向下生长,而非水平生长,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运输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8(2分)(2014正定县校级三模)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对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剂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淀粉酶的产生B在淀
49、粉酶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C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信息可知,6甲基嘌呤能抑制mRNA合成,图中曲线显示赤霉素和脱落酸处理种子中淀粉酶含量与用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处理种子淀粉酶含量,都远低于单独用赤霉素处理的对照组,说明脱落酸与6甲基嘌呤的作用可能相同,都能抑制淀粉酶的合成解答:解:A、淀粉酶的合成经过转录和翻译,6甲基嘌呤通过抑制mRNA合成而抑制淀粉酶的产生,A正确;B、在在淀粉酶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是共同作用的,且作用相反,B正确;C、由图示可知脱落酸的作用
50、结果和6甲基嘌呤类似,作用机理肯是抑制了mRNA的合成,C错误;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识图、析图的能力19(2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B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一般比次生演替长C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D群落的结构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考点: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在一从来没有过
51、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属于初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属于次生演替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答:解:A、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A正确;B、初生演替是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的演替,有的还不具备土壤条件,所以进行的速度慢,B正确;C、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群落是由所有的种群形成的,C正确;D、群落的结构会随时间的推移由于群落演替而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和群
52、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0(2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的灰苍鼠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还有39只没有标志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A小于150只B大于150只C小于200只D大于200只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版权所有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
53、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 m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灰苍鼠,第二次捕获13+39=52只灰苍鼠,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52:13,N=200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200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标记重捕法中种群密度的相关计算,考生要能够识记计算的相关公式,利用题中所给数据代入
54、计算即可难度不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项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21(3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为脑细胞,处的氧浓度高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C若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处D若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和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
55、存的环境;为组织细胞;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解答:解:A、为脑细胞,由血液流动的过程中,氧气不断被消耗,产生CO2不断进入血液,所以到处的氧气浓度高于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A正确;B、若为胰岛B细胞,为胰岛素的靶细胞,由位置可判断,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处,B错误;C、若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细胞会消耗葡萄糖,所以处的血糖浓度高于处,C错误;D、若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自于血浆和细胞内液,D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
56、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2(3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若表示免疫分子,则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D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内环境的稳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图中表示的就是内环境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的调节机制,如果表示免疫系统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免疫分子,包括抗体和淋巴因子;如果表示促甲状腺激
57、素,则促甲状腺激素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两种激素的调节;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栗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控制的解答:解:A、抗体和淋巴因子属于重要的免疫物质,A正确;B、内环境受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B正确;C、控制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栗应该是躯体运动神经,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内环境调节机制的理解,要求学生对神经、体液、免疫三方面的调节都要有深刻的理解,属于应用水平的考查23(3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是关于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探究的是植物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
58、下面一段B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C实验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可以透过琼脂块D实验都能验证单侧光照射引起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发生横向移动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考查,结合题图梳理植物向光性实验及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实验的自变量是锡箔小帽的位置不同,该实验是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A正确;B、实验中的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B正确;C、实验的处理方法是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部之间插入琼脂块,给以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该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59、刺激(物质)可以透过琼脂块,运输到下部,引起尖端下部生长,C正确;D、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位置,不是否具有单侧光照,因此不能验证植物向光性原因,D错误故选:ABC点评:对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经典实验和科学研究思路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4(3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其复杂性是群落相对稳定的基础D群落的空间结构是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
60、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解答:解: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群落的空间结构可充分利用光照等,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B正确;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其复杂性是群落相对稳定的基础,C正确;D、群落的空间结构是群落中不同的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D错误故
61、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试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即可25(3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版权所有分析:1、据图分析,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
62、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2、“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3、“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处种群增长率最大解答:解:A、到达e点后,种群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故增长率为0,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所以“S”型曲线的环境阻力出现在B点之后,B错误;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C错误;D、c点为处,种群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200,D
63、错误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三、非选择题(本项共6小题,共45分)26(8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细胞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如图所示是肝细胞中所进行的有关化学变化,请据图回答:(1)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B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2)在肝细胞A中,促进过程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在肝细胞B中完成和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肝细胞B产生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CO2对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体液调节在肝细胞C中参与合成过程的物质有蛋白质、磷脂(3)从胰岛素的生
64、理作用看,它能促进图中哪些生理过程?(填序号)(4)作为肝功能检查指标的“转氨酶“主要是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情况下,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AA肝细胞细胞质 B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 C肝脏内的血液 D胆汁(5)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后者又称胰岛素抵抗对于一些糖尿病初期的病人可口服一些降糖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能是CD(多选)A、补充胰岛素;B、补充胰高血糖素;C、促进胰岛素的释放;D、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内环境的组成版权所有分析:1、据图
65、分析,表示肝糖原的分级,表示脂肪转化成葡萄糖,过程是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丙酮酸形成丙氨酸的过程,表示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过程是合成脂蛋白的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葡萄糖转化成脂肪,表示合成肝糖原2、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3、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解答:解;(1)组织液是肝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故选:B(2)肝细胞A中肝糖原水解形成葡萄糖的过程使得血糖浓度升高,相关激素是
66、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肝细胞B产生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CO2对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体液调节在肝细胞C中蛋白质、磷脂合成脂蛋白(3)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进而降低血糖,即(4)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存在于肝细胞细胞质,肝功能损伤后释放到血液中,故选:A(5)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则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和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选:CD故
67、答案为:(1)B(2)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答或不答都给分)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体液调节 蛋白质、磷脂(3)(4)A (5)CD点评:本题是对血糖平衡调节、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呼吸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27(7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如图甲、乙表示人体中某些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说明:请在中填标号,在_填相应的名称)(1)甲图中,刺激结构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效应器(2)乙图中的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兴奋不能从C传到A的原因是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是通过突触(填结构名称)传递的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
68、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乙图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偏转2次;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所以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1、图甲中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图乙是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3、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若兴奋不能同时到达电流表的两个电极,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兴奋同时到达电流表的两个电极,电流表不偏转,若兴奋只能到达电流表的一个电极,电流表发生一次偏转解答:解:(1)
69、刺激甲图中结构传出神经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效应器(2)乙图中的C是突触后膜,为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不能由C传到A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是通过突触传递的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乙图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偏转2次,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则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答案是:(1)效应器 (2)树突膜或胞体膜 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2 主动运输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
70、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8(6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乙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
71、要特点是单向传递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神经内分泌腺分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乙表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属于激素调节;丙表示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靶细胞解答:解:(1)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则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所以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乙模式,使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
72、以直接接受血糖升高的调控,也能通过下丘脑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的调控,所以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属于经过突触的传递,传递的主要特点是单向传递故答案为:(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神经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乙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胰岛B细胞单向传递(和突触延搁)点评:本题考查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意在考查学生了解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和神经调节等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9(6分)(201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
73、细胞,表示过程)(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体液免疫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acd(3)当抗原经过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反应快产生抗体多(4)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至少答出两个)(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疾病病(6)人体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共同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之处是都属于特异性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由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a为B淋
74、巴细胞,b为浆细胞,c为记忆B细胞,d为抗体,其中a、c、d能识别抗原体液免疫的过程:(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抗原经过过程时,表明人体内二次免疫发生,此时免疫反应强烈,产生抗体快、数量多解答:解:(1)图中过程表示抗原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该过程处
75、理抗原的有吞噬细胞(2)参与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所以图中a、b、c、d分别为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其中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3)过程为二次免疫应答,与初次免疫相比其产生抗体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它们对淋巴细胞的发生、分化和成熟有重要作用;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5)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与人体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结构很相似,当酿脓链球菌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抗体不但攻击酿脓链球菌,还会对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起风湿性心脏病,由此可见,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
76、病(6)人体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共同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之处是它们均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1)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 (2)a c d(3)反应快 产生抗体多 (4)胸腺 脾脏 淋巴结(5)自身免疫疾病(6)骨髓造血干细胞 都属于特异性免疫点评:本题结合体液免疫过程图,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试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0(10分)(2014秋金牛区校级期中)如图中甲图是一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中B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处的生长素浓度解除处受抑制的方法是切除顶芽(2)将甲
77、图中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测得两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据丙图推测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小于2m丙图中曲线HC说明生长素浓度超过适宜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3)若将甲图中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则生长素浓度高于(填低于、高于、等于),此时处生长素作用相当于乙图中的F点(填图中字母)(4)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均有促进生长的效应,而脱落酸可抵消三者的效应而抑制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植物激素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个的向地生长和顶端优势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重要体现;植物的
78、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解答:解:(1)顶芽生长较快,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的效果比较明显,乙图中B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处的生长素浓度解除处受抑制的方法是切除顶芽(2)将甲图中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测得两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背光侧生长较向光侧快,推测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小于2m,丙图中曲线HC说明生长素浓度超过适宜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3)若将甲图中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在重力作用下,则生长素浓度高于,且的生长受到抑制,此时处生长素作用相当于乙图中的F点(4)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赤霉素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均有
79、促进生长的效应,而脱落酸可抵消三者的效应而抑制生长故答案为:(1)B 切除顶芽 (2)小于2m 生长素浓度超过适宜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3)高于 F (4)赤霉素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能够运用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特点和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解释生物现象进行相关解答31(8分)(2014秋滨湖区校级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
80、24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温度()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0h24h48h72h96h120h144h168h151.23.03.84.64.03.22.82.5201.25.05.34.22.11.20.80.6251.25.25.64.62.91.00.60.2301.24.95.54.82.21.30.70.5351.21.51.82.02.21.30.80.6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某同学在使用血球计数板
81、计数时做法如下: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 (其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水纸)吸去,制作好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2)如所使用的某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16个小方格,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的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20个,则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约有6106个(3)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25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在一定时间
82、范围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下降(4)请在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曲线形图(5)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培养液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等无关变量(至少答出两个)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减少(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增加(选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版权所有分析:
83、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滴加培养液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2、分析表格的数据:无论在哪个时间段内,都是25的酵母菌的数量最多,所以25为酵母菌的最适温度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
84、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稀释菌液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 (其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水纸)吸去,制作好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由于台盼蓝染液不是酵母菌需要的物质,所以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已经死亡,只计算没有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属于活菌(2)由于计数的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20个,则每个中方格的数量是24个,则25个中方格的数量是2524=600个,这是0.1毫升的数目,则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约有=600104
85、=6106(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则自变量是温度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25;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或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后减)(4)K值是指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不同温度下K值不同该柱形图的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K值,图形如下:(5)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培养液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减少;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增加故答案为:(1)盖玻片(2)6106(3)25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或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后减)(4)如图:(5)培养液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 减少 增加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以及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要求学生理解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