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378KB ,
资源ID:62188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18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A. 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B. 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C. 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D. 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张居正强调自己作为内阁首辅权力很大,能够“代帝执政”。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信任,因此内阁权力

2、不断加大,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现,故D项正确;内阁不是丞相,没有法定的地位,排除AB项;C项只是对材料表面的解读,不是本质的理解,排除C项。2.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 对权力的制衡B. 对君主的制约C. 强调主权在民D. 突出法治【答案】A【解析】【详解】以英国为例,内阁权力受议会制约,议会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时,内阁需全体辞职。君立立宪制是对王权的一种制约;两党制之下,在野党成为执政党的有力监督者,两者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这一基本精神,因此现

3、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对权力的监控,故A项符合题意;限制君权、强调主权在民和突出法治,是对权力监控的表现,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排除BCD。3. 阅读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对表中县参议员的身份反映的政权理解正确的是身份家庭成分社会出身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绅士商人学生军界工人务农数量7174126915102253A. 具有民主性和广泛性B. 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则C. 性质是工农民主政权D. 与人民民主政权的群众基础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表格,“三三制”政权涉及阶层具有广泛性,具有民主性,故A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出现于19241927年,故B项错误

4、;根据图表,阶级成分中有地主、富农,故其性质并非工农民主政权,故C项错误;人民民主政权的群众基础的主体是工人、农民,并没有地主、富农,故D项错误。4.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 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 宣传了民主共和的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变法最终失败,却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C

5、项正确。戊戌变法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错误。因为变法最终失败,中国仍为君主专制制度,故B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故D项错误。5.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曾说:“中国古代的体制,不在长期停滞,妙在最富有弹性”。那么最能体现这种冲破世袭特权,官僚高度流动的弹性的制度是A. 确立三省六部制B. 确立王位世袭制C. 创立中央集权制D. 开创科举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政治制度,体现不了官僚高度流动的弹性的特点,故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体现的就是世袭特权,故排除B项;中央集权

6、制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一系列制度,属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科举制通过考试选官,扩大了官僚队伍的社会基础,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推动官僚队伍的高度流动,故选D。【点睛】科举制通过读书考试做官,将做官的门槛大大降低,因此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和官僚队伍的流动。6. 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做法A. 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B. 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C. 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D. 有效防止了政治舞弊现象【答案】B【解析】由“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可以看出英国文官不与政

7、党牵连,具有中立性,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选,题干主要讲的是英国的文官不是政府;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信息可以看出防止舞弊现象。7. 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1906清政府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这些举措A. 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B. 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C. 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D. 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清政府既照顾到新学堂毕业生,又对原有举

8、贡生员尽量安排,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清政府尽量安排原有举贡生员,不能体现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8. 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A. 法自君出B. 轻罪重罚C. 法不阿贵D. 以礼入法【答案】D【解析】“儿子殴打父母”和“父母殴打儿子”处理结果大不相同,这是受贵贱有序的“礼

9、”的影响,体现了以“礼”入法的特点,材料根本就未涉及法自君出、轻罪重罚以及法不阿贵,所以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9. 1791年,美国联邦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不经合法的程序,不得剥夺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即使是为公共目的取用私人财产,也应给予公正的赔偿。这一规定A. 体现了宪法至上原则B. 践行了天赋人权思想C. 保证了联邦制的实施D. 维护了广大民众的利益【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不经合法的程序,不得剥夺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即使是为公共目的取用私人财产”等,可知美国注重生命权、财产权,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选B项;宪法至上是指众多法律中,以宪法为原则,排除A项

10、;联邦制所探讨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排除C项;美国宪法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排除D项。10.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A. 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 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 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D. 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

11、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可知,新教伦理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故答案为A项。B项,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的表述过于绝对,禁欲苦行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问题,排除;D项,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并没有违背人文主义思想,克制享乐是为了积累财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11.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

12、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A. 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B.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D.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丰富的内容、庞大的体系,对社会生活进行法律规范的根本出发点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不是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出发点,A项错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中共十八大,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项错误;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出发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为了与国际接轨,C项错误。12.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

13、,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 我国注重以德治国C. 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人民群众崇德向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了实处,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皆非最佳选项,排除BCD。13. 2009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

14、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 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路畅通B. 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人西域C. 西域与中原的交往始于西汉D. 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答案】D【解析】【详解】“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说明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已经在此地驻扎了军队,派遣官僚进行统治,即汉政府对西域实行了有效的管理,故选D;这些遗迹能够说明汉政府对此地的管理,但不能证明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丝路畅通,也不能说明西域和中原的交往始于西汉,排除AC;材料信息没有说明发现了生产工具,因此不能体现汉代的先进技术

15、传入西域,排除B。14. 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这反映了A. 南宋边境贸易繁荣B. 官府推崇重农抑商C. 官府控制榷场贸易D. 南宋实行闭关政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可知,宋朝时官府控制榷场贸易,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边境贸易繁荣、官府推崇重农抑商,排除AB;南宋时对外

16、贸易发达,D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5. 1792年英国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采华,使团携带有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王真诚心意。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信函译文称:英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这表明当时A. 两广总督用中国传统天下观解读马嘎尔尼

17、使团B. 两广总督具有代行对外交往的权力C. 中英的交流还需要一个长期艰难的适应过程D. 中英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严重阻碍相互交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可知,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信函译文反映了当时政府的传统华夷观及天朝上国心态应对马戛尔尼来访中国,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两广总督作为地方官员,只能在中央政府允许下进行对外交往,排除;C项,题干并未反中英交流出现障碍,故长期艰难的适应说法有误,排除;D项,两广总督的信函译文内容与英方信函内容不同原因在于中国自大保守心理并非因中英语言差异,排除。16. 启蒙思想家们一致认为

18、“专制之下无祖国”,主张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消灭封建专制,以人民主权取代君主主权,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民族意识。这说明A. 资产阶级革命淡化了祖国观念B. 民族国家观念自古就有C. 启蒙思想推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D. 专制与祖国是彼此对立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专制之下无祖国”,主张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民族意识,有利于推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故选C;材料反映启蒙思想促进民族国家形成,强化了民族国家意识,强化了祖国观念,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17. 1648年,欧洲一些国家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其中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

19、位;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这些规定A. 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 表明了罗马教会立新教为合法宗教C. 造成了多年的欧洲混战局面D. 推动了欧洲主权国家的形成【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承认新教的合法地位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中的规定使王权独立于教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是欧洲一些国家签订的,不是罗马教会颁布的,故B项错误;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局面,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20、故C项错误。18. 美国“退群”统计表“退群”时间国际组织/协定2017年1月23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017年6月1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10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12月2日全球移民协议2018年5月8日伊朗核协议2018年10月3日决定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2018年10月17日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如表中美国的“退群”举动A. 说明美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 意味着西方阵营不断分化C. 反映其着眼于创建新的双边体系D. 说明其强烈的功利主义外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表格,美国退出各种群体,体现他强烈的现实主义,以自己国家利益为标志,故D项符合

21、题意;退出国际组织,减少了责任与担当,违背历史潮流,A项不符合题意;美国退群体现单边主义,不能看出阵营分化,B项不符合题意;美国一直是单边主义,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9.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乌兰浩特召开。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等重要文件。内蒙古自治政府是A. 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C. 蒙古民族完全独立自主的自治政府D. 蒙古民族与众多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政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比较容易,根据所学

22、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 至2020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经20余年。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西部大开发的二十年,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促进和谐稳定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繁荣,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发展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政治平等 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计划,它有

23、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繁荣,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发展;同时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所以正确,故选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促进和谐稳定,而不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所以错误;西部大开发战略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政治平等,说法错误,所以排除,故排除ACD。21.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60年代中苏关系恶

24、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B。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也就谈不上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 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 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 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答案】B

25、【解析】根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知当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不符,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C项“主导”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23. 唐朝开国后改铸开元通宝以替代西汉以来旧币。并成为后代钱币的一利范式。这一变化A. 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 实现了国家对铸币权的管控C. 钱币材质与铸造技术更精良D. 改变以重量定名的制币传统【答案】D【解析

26、】【分析】【详解】开元是年号,西汉的五铢是重量,这种钱币范式改变以重量定名的制币传统,选项D正确;秦朝确立了钱币形制,排除A;秦朝统一铸币,汉武帝时期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选项B排除;钱币铸文的变化和钱币质量无关,排除C .【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开元是年号,五铢是重量,以此思路解答即可。24.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田赋、 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这反映出A. 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B. 明代已经出现货币经济C. 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D. 传统货币制度己经崩溃【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明代后期公私交易大部分用白银

27、来完成,可知白银本位制度已经基本建立,C选项正确,白银并不是明代唯一的交易凭证,A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供相关货币经济形成的分析和说明,B选项错误,材料中白银大量作为公私交易的凭证,并不能说明传统货币体系已经崩溃,D选项错误。25. 16年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1870年后各工业国都采取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用类似方法,马克、法郎、美元也可以在世界市场流通,随时兑换。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实现自由流动。这可以说明A. 资本输出减弱了欧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B. 西方国家依靠金融手段即可控制世界市场C. 英镑等同黄金起到了协调各国贸易的作用D. 金融体系在国际经

28、济运行中起了显著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金融体系在世界市场形成中的巨大作用。世界市场成熟的标志以世界金 融中心的形成为标志,金融业需要国际货币制度。一个国家把商品卖给另一个国家,又从第三 国或地区进口,这就需要一个金融中心来保持国际支付平衡。19世纪中后期,只有英国具有这 种能力。由此可见,金融体系促进了资本的自由流通,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成熟,故D项正确,A项错误;金融手段只是控制世界市场的方式之一,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26. 观察下面名为岌岌可危的美元的漫画。据此可知,漫画反映出A. 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对较为稳定B. 美元已失去世界货币霸主地位C. 世界货币体系出现多元化趋势D

29、. 美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受益者【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片反映了新货币对以美元为主的世界贸易货币体系产生了冲击,表明世界货币体系出现多元化特点。C正确;材料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了冲击,而不是稳定,A排除;美元的地位冲到冲击,不代表失去货币霸主地位,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美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受益者不符合材料主旨,D排除。故选C。27. 下图反映了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据此推论,1720年以后图示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 赋税制度改革B.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 实行闭关锁国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A【解析】数轴显示清朝建立以来随着人口逐渐上升,

30、人均耕地逐渐下降,1720年人口超越了耕地的极限,此时政府采取摊丁入亩和地丁银,按照人口进行收税,故出现表格中现象,故A正确;土地兼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闭关锁国主要是对外贸易,故C错误;D是鸦片战争之后才出现。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如本题中1720是解题关键。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本题注意人口折线和耕

31、地比的折先比较。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28. 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A. 重视外交谈判中的博弈B. 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 看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D. 没有意识到关税主权的丧失【答案】D【解析】“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说明清政府看重的是关税是否减少,而没有意识到协定关税是涉及到国家主权的丧失,也没有看到条约的不平等性,故排除C而选D;题干中没有提到外交谈判中的博弈,更没有说

32、到清政府的重视,故排除A;“协定关税”制是在列强打击和逼迫下实现的,故不是中国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故排除B。29. 下表是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谈判后,中国关税收入和关税收入在中央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变化。这表明关税自主年份关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1913年1697万元21%1928年17914万元42%1929年27554万元52%A. 有助于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B. 是中国人民捍卫经济主权的终结C. 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 摆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表格反映的中国关税收入和关税收入在中央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均有较大提高可以看出,关税自主

33、有助于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故答案为A项;B项中的“终结”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政策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项;D项中的“摆脱”说法绝对,排除。【点睛】南京国民政府所实施的关税自主政策,提高了进口关税,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保护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关税税率的提高,使关税收入激增,因而提高了关税收支在国家财政总收支中所占的比重。30.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收入越多,税率也就越高。“多收入多纳税,少收入少纳税”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这说明()A. 个人所得税就是国家对居民个人征收

34、的税B. 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C. 国家对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适当的调整D. 防止出现过高的个人收入是我国现在的一项重要任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多收入多纳税,少收入少纳税”可知该原则有利于调整收入差距,缓和贫富分化,故C项正确;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排除A项;税收调节有利于减少收入差距,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压制过高收入成为我国的重心任务,排除D项。故选A。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道题目,31题10分,32题18分,33题12分,共40分)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长安开始的这条向西绵延伸展的古代陆路交通线

35、,成为联结东西方的古代交通大动脉。这条大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大道,我国大量独步世界的丝织品源源不绝地运往中亚、西亚以及更遥远的西方西方的物产以及西域的音乐、舞蹈也接踵东来,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汉朝使节到安息时,安息王派大将率领两万人马出迎数千里,并派使臣随汉使到长安,献给汉武帝大鸟卵和“犁靳善眩人(是指埃及、叙利亚一带的魔术师)”。随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远在地中海地区的人们现在也可以辗转来到中国了。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 从“上海精神”到“丝绸之路精神”,中国的主张一脉相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

36、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2013年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举措为例,论证“新中国走一条义利兼顾的外交道路”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论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中国外交体现义利兼顾的外交特色(或既兼顾国家利益,又承担国际责任)20世纪50年代举措: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利

37、:维护国家主权义:有利于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20世纪60年代举措:对亚非各国提供经济援助利:中国得到了亚非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如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义:尊重受援国主权,帮助受援国走独立发展的道路新时期举措:倡导建立新型的地区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利: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外交环境义: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分层表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解析】【分析】【详解】首先概括出观点:中国外交体现义利兼顾的外交特色(或既兼顾国家利益,又承担国际责任),然后依据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新时期三个阶段中国外交的史实对观点进行论证,根据材料二“我们愿同俄罗斯和

38、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及材料出处可得出新时期举措;倡导建立新型的地区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利: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外交环境(服务于国内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义: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根据材料二“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可以得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本题没有固定答案,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即可。32.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

39、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

40、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答案】(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

41、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边疆经济生产;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2)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帝国主义势力渗透;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民国成立,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整体意识不断深化。(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解析】【分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

42、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的信息从涉及地区、设置时间和规模以及设置的特点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边疆经济生产以及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等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二“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时间和所学从民族危机、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以及民国成立后民族意识强烈等角度思考回答。 (3)依据材料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的意义从政治、经济以及民族凝聚力等角度思考回答。【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

43、”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当时(明初)的主要通货是比较多的,有元旧钞唐宋旧铜钱明通宝钱,至于金银、谷物、布帛等实物也能在民间市场上见到。自洪武八年发行“大宝明钞”始,为了巩固宝钞的地位政府禁止使用白银交易,并对钞、钱、银的比价做了官方的规定,于是,宝钞和铜钱便成了较为重要的两种货币,这个“钱并用”的局面大体持续到了宣德年间。这个时期的白银虽在禁止之,但是在实际

44、交易中,白银却依然可见。宣德年间,在民间交易市场中,白银的使用开始普遍起来,尤其是巨商富贾所进行的国内外贸易更是如此,此时的宝钞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民间交易开始实际以白银为主。明代日益扩大的贸易量使得各方对稳定通货的需求比以往更为迫切贵金属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便成为中外共同的趋势。对中国而言,海外市场的扩大与货币结构的压力使得中国对于白银的需求有了内外双重的需要,加上国内贵金属,尤其是白银产量的有限以及先前的大量流失使得中国货币结构的转变最终需要海外白银的大规模流入才能完成。摘编自邱永志明代货币结构的转变及其原因材料二 晚清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都不可回避地面临解决中国混乱的货制度和货币体系的

45、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决定把“废两改元作为统一货币解决银本位制度的第一步骤。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国际白银价格的波动,造成园内白银货币的大量外流。而九一八事变爆发,改变了国内“废两改元”货币制度变迁的格局1933年3月10日,南京国民政府确定以上海为试点,推行“废两改元”货币制度改革规定上海通用银两和银元兑换比例+颁布废两改元令,这样在政府强力主导下,近代“废两改元”货币制度改革得以完成。这次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金融货币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快了中国金融货币与世界金融市场的接轨。摘编自王忠宝民国时期“废两改元”货币制度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货币制度变

46、革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改革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改革的意义。【答案】(1)同:为解决通货混乱;政府强制推行纸币;禁止使用白银交易;都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异:明朝是为了巩固宝钞地位,由宝钞、铜钱到白银货币化,南京国民政府是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推行时从试点到全面展开,经历了从货币混乱到统一,从白银到纸币或法币。(2)意义:抑制了白银外流,稳定了财政金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强了政府的经济控制力,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解析】【分析】【详解】(1)同:根据材料一中“(明

47、初)主要通货是比较多的”,“发行大宝明钞始,为了巩固宝钞的地位政府禁止使用白银交易,并对钞、钱、银的比价做了官方的规定”,“中国货币结构的转变最终需要海外白银的大规模流入才能完成”,结合材料二中“南京国民政府都不可回避地面临解决中国混乱的货制度和货币体系的问题”,“政府强力主导下,近代废两改元货币制度改革得以完成”,“加快了中国金融货币与世界金融市场的接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货币制度变革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改革的相同点有针对通货混乱,政府强制推行纸币,禁止使用白银交易,都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异:根据材料一中“宝钞和铜钱便成了较为重要的两种货币”,“宣德年间,在民间交

48、易市场中,白银的使用开始普遍起来”,对比材料二中“世界经济危机引发国际白银价格的波动” ,“以上海为试点,推行废两改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是为了巩固宝钞地位,从宝钞、铜钱到白银货币化,南京国民政府是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推行时从试点到全面展开,经历了从货币混乱到统一,从白银到纸币或法币。(2)意义:根据材料二中1931年“国际白银价格的波动,造成国内白银货币的大量外流”,1933年以后“完成的金融货币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快了中国金融货币与世界金融市场的接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改革的意义主要有,抑制了白银外流,稳定了财政金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强了政府的经济控制力,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