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时作业8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台城游贺铸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词的上片进行赏析。答:2表达方式阅读下面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山坡羊西湖杂咏薛昂夫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注】薛昂夫:元代散曲家
2、,回鹘人。他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春、夏、秋、冬的西湖四季景色。淀:青黑色染料。练:白色的丝织品。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逋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同是表达游湖之感,上面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答:3表
3、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潞府客亭寄崔凤童王昌龄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注】潞府:潞州府,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依然:形容思念依恋。与诗的首联相比,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4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本诗是作者于安史之乱平定后所作。愁颜:指友人北归途中见此景象时的表情。这首诗除借景抒情外,整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请
4、指出该手法,并分析。答:5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结合全诗就这一点作简要分析。答:6结构技巧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酒泉子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5、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答:二、综合练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遣悲怀三首(其二)【唐】元稹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注】遣悲怀三首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的组诗,共三首。韦丛出身名门,委身下嫁尚处下僚的元稹,虽生活清贫,但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行看尽:眼看将要完了。(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日”句,是回忆昔日夫妻间的戏言,竟谈到身后事,当初“戏言”也好,“慎言”也罢,都赞美了妻子的开明贤淑。B“今朝”句,写昔日戏言成真,作者追悔莫及
6、,表现了作者的愧疚与痛惜之情。读来令人心酸,倍感无奈。C“贫贱”句,言贫贱夫妻,一旦永诀,回忆诸多往事更令人悲哀。以“百事哀”收束全诗,词切情真,不忍卒读。D这一首诗起笔自然,结句沉重;感今怀昔,抚存悼亡;语言质朴,如话家常;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思念和入髓之痛。(2)在颔联和颈联中,作者是用什么抒情方式来抒发悼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答: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鹧鸪天辛弃疾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注】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渊明的
7、家乡,陶渊明晚年居住于此。(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陶渊明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B作者在词中充分展现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C“晋宋之间事”指的是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战乱不断,乱世下,陶渊明只能选择独善其身,就像其笔下桃花源中的人一样不问世事。D“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陶渊明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2)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
8、分析。答: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2)题。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B“窣地春袍”,指拂地的青色章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
9、的风采。C“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D“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的春色,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顺畅,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2)表现手法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答: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2)题。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苏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
10、词。姮娥:嫦娥。(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气候,说明夫妻间思念之深。B词的上片引入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C词的下片转写夜晚,“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做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D词的结尾三句词人将妻子与“姮娥”对比,虚实相衬,通过描写姮娥有双燕相伴的画面,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2)结构技巧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
11、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答:课时作业81解析:上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解答本题时,要将对比的双方分析清楚,还要分析表达效果。答案: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从“台城游冶”到“吟醉送年华”用生动的史实铺叙六朝最后一位君主陈叔宝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最后两句与前面的诗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回首”二字,由繁华陡折至败亡,以“却羡”二字,漫画似的勾勒出被隋兵攻破金陵,陈后主走投无路,最后连井中蛙也做不得的悲惨结局,表达了词人对这些群丑的愤怒与鄙弃。2解析: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表达的情感是间接的。作者写到别管那些天晚路远的事,且自饮酒游西湖。表达自己沉醉于西
12、湖美景之中的喜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接表达了诗人徜徉在西湖美景中的愉悦。答案: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还不愿返回,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喜悦和兴奋。唐诗直抒胸臆,绿荫下白沙堤的“行不足”,直接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意思答对即可)3答案:颔联主要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写景。上句描写愁客(作者)独对秋月的情态,是静景;下句描写傍晚的天空回荡着山寺钟声的情景,是动景;进一步渲染了空寂的氛围。4答案:本诗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联写实,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如今诗人送友人“独北还”,而自己却“不得还”;颔联上句实写流落他乡白
13、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旧国”青山如故;最后两联虚写,想象友人“北还”旅途中寂寞、艰辛、愁容不展和危险的处境。虚实结合,互为补充,开拓了诗的意境,丰富了诗的情感。5答案: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其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6解析:上片首句写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尽日凭栏楼上望”句表明作者终日留恋,望而未停,足见西湖之美。“三三两两钓鱼舟”句写风物,“岛屿正清秋”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下片前两句,继续写当日楼上见闻,前句写声,摹笛声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后句写形,用“忽惊起
14、”状白鸟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呼应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词之下片,营造出钓翁隐没的寥廓苍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作者“出尘”的思想情感。答案: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对当年生活的回忆。7(1)解析:A项,“赞美了妻子的开明贤淑”有误,从诗中来看,“戏言后事”,表现了夫妇感情亲密。答案:A(2)解析:“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15、”,意思是“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用过的针线盒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意思是“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
16、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这两联主要是借事来抒情,借助几件日常琐事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答案:作者寓情于事(记事抒情、因事缘情等),通过几件日常琐事来怀念亡妻,表达哀思。将衣服送人,已所剩无几;将针线原封不动,留作永久的念想;因念及亡妻的好,善待陪嫁的奴仆;因经常梦见亡妻,烧纸送钱慰亡灵。8(1)解析:B项,“旧时王谢堂前燕”是刘禹锡的诗句,不是陶渊明的。答案:B(2)解析:主要是直接赞美和运用对比的手法,“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句“突出了世人对他的诗歌的认可,以此直接赞颂陶渊明的诗才”;后两句“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17、将出身高贵的王谢子弟与陶渊明进行对比,赞颂陶渊明的超凡脱俗。答案:以陶渊明的诗歌历经千年还有百篇传世,突出了世人对他的诗歌的认可,以此直接赞颂陶渊明的诗才。将出身高贵的王谢子弟与陶渊明进行对比,说王谢子弟比不过“柴桑陌上尘”,以此赞颂陶渊明的超凡脱俗。9(1)解析:D项,“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答案:D(2)答案: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衬托: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10(1)解析:D项,“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不恰当。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答案:D(2)答案: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代人寄远”的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上片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片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意反惹惆怅的情景。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