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中国思想最大的特点是西方资产阶级观念和思想传人,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向西方学习是近代前期进步思想的主流。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第1课时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考点一“开眼看世界”四洲志世界地理志开眼看世界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解放高考资源库说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闭关锁国阶段,对外界根本不了解,还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盲目自大。先进的中国人应该多了解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道中国和外国之间的差距,全方位地向西方学习。考点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忧外患洋务派李鸿章师夷长技以
2、自强 封建纲常伦理先进科学技术师夷长技近代化历程考点三维新变法思想资本主义郑观应民族工商业兴办学校君主立宪民族资本主义孔子改制考经学维新变法变法通议11伸民权12设议院13戊戌变法14思想启蒙15思想解放潮流高考资源库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认为只有变法才能图存。重难点1.洋务派、早期维新派和康梁维新派的关系怎样?其主张是什么?各自的行动及其结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关系: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使一批有志知识分子转化为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主张: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早期维新派主张发展工商业,学习西方
3、制度,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派力主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上要求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行动及其结果: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它的破产。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没有付诸行动。康梁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结果被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原因: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制度,而不主张改革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刚刚产生,力量弱小,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人物主要著作思想主张思想特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实现君主立宪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
4、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梁启超变法通议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总结西方变法的经验教训指导变法严复天演论用民权否定君权以西方进化论作为变法维新的理论武器2.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特点 误区警示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2.坚持“中体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3.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早期维新派,但是他们没有将理论付诸实践,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刚刚起步,资产阶级力量弱小。4.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思想各有特色。特别是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的外衣宣扬维新
5、思想,梁启超系统提出维新变法的理论,严复引进西方进化论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5.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要放在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对落后地区侵略的背景下去考察。中国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先进的中国人观念转变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器物地主阶级洋务派;制度转变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在逐渐深化。探究题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不同点(2010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
6、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三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侯官严氏丛刊材料四“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7、。”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请回答:(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2分)请分析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分)(2)对于材料二中李鸿章与森有礼的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2分)(3)材料三中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3分)(4)20世纪初,我国在引进和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思想文化成果有哪些?(3分)【答案】(1)变化:电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石油、电力等新兴工业出现;(或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主要工业部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垄断组织应运而生。(2分)影响:电气时代的到来和新交通工具
8、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3分)(2)李鸿章的观念较为保守,而森有礼的观念是有道理的,反映了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2分)(3)差异:中学重等级和封建道德;西学重平等和近代法律。(2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3分)(4)思想文化成果: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民国的建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宣传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发展历程(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
9、通有无。”乾隆皇帝材料二“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材料三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巨大的世界吧!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19世纪末)罗德斯材料四“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需要。”(19世纪末)吉卜林材料五“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请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10、?(4分)(2)材料三、四和材料五有何联系?(6分)(3)材料四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2分)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2分)【名师指津】本题考查的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到19世纪末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演变历程。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命题考查的立意:即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演变的原因和阶段特征。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观点,特别是材料出处,可以准确答出“观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较易回答变化的原因。第(2)问,通过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特别是时间19世纪末,可以较全面地答出。材料三、四与材料五是因果关系。第(3)问,在前两
11、问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概括,抓住本题立意,紧扣关键信息“看来”应是史实,“说明”应该是理论概括性的东西。【答案】(1)由鄙夷到师夷。鸦片战争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中西方联系扩大。(4分)(2)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面对民族危机,康有为主张变法维新。(6分)(3)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学习西方由技术(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2分)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到19世纪末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演变历程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从题型来看,选择题居多,材料题一般涉及整个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答题时不但要紧扣命题立意思考,更要细心审
12、读材料,要全面准确地提炼材料有效信息,不要漏答设问。1.(2010南师附中)“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对某个思想的高度评价,“某个思想”来自于()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B【解析】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师长”“实倡先声”,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选魏源的海国图志。2.(2010苏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质检)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A【解析】魏源代表地主阶级
13、抵抗派,他们向西方学习还处于器物阶段,还没上升到制度阶段,故A项不符合作者意图。洋务运动背景及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
14、一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指什么?(2人)(2)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3)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 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4分)【名师指津】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对中国思想政治近代化的影响。材料比较精干短小。要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材料,并能熟练地引用所学知识回答。第(1)(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属于开放题目,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洋务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不同影响,注意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15、【答案】(1)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洋务运动。(2分)(2)思想:出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制度:维新变法运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最终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4分)(3)该问按层次给分。(只回答第一层可得2分,再回答第二层再得2分,满分4分)同意:(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 目标。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例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但无法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朝统治被推翻,传
16、统的儒家文明也受到极大冲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不同意:(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西方科学能够维护中国的儒家文明。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例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为儒家文明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洋务运动在思想近代化和经济近代化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在历年高考中屡有涉及。题中值得注意的是开放性问题的答题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
17、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1.(创新题)“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洋务派的主要思想主张,也可看出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思想之争在要不要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从材料关键信息“敦君臣父子之伦”、“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可看出明显批判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从其强调传统道德看应属于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判。2.(2010徐州模拟)著名史学家陈旭
18、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解析】此题考查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作用。抓住材料关键词“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即从经济角度分析洋务运动对旧秩序的冲击:瓦解自然经济,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2课时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一新文化运动复辟帝制一战
19、民主共和民主制度尊孔复古1915 陈独秀新青年李大钊胡适11鲁迅1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3民主和科学14新青年15北大16民主与科学17新道德18新文学19五四运动20马克思主义高考资源库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考点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8 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中国共产党新文化运动高考资源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的成功,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新的革命道路。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20、重难点1.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本国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点:(1)法国启蒙运动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国新文化运动只是借西方文化反对中国封建制度,对中西文明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2)法国启蒙运动有群众基础,而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群众相脱离。(3)启蒙运动召唤出法国大革命,而新文化运动召唤出五四运动。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发展演变: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新文化思想解放运动。共同因素:政治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
21、文化的传入。3.概括归纳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的各自特点(1)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来宣传优胜劣汰,主张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学。(2)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用于指导革命。(3)激进派: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误区警示1.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分别是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反封建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辛
22、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不是新青年的创办,而是青年杂志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新青年,活动基地是北大。两者不能混淆。3.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以五四运动作为分界线,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性质开始改变。4.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中国独立、民主、富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器物阶段制度阶段思想文化,由浅入深,不断深化。5.向西方学习不仅向欧美学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十月革命后开始向苏俄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究题一、新文化运动(2010丰县中学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
23、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
24、菁茁茁乏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4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4分)【答案】(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认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2分)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养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2分)(2)“新”在成为自主的、
25、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2分)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2分)(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联。(2分)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2分)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010南京六中高三学情分析样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
26、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后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三这
27、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乃是这个运动未能全竟其功的原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四从受压迫的青年和受压迫的妇女激进分子们在他们的刊物上予以全面详尽论述的话题受压迫的劳工大众,激进分子注意焦点的这一转变结果形成了他们与劳工大众的一种新的认同不久,年轻的激进分子们就被劝告要到劳动人民中去工作,而且他们当中有人这样做了彭湃在海陆丰的农民中间,张国焘和邓中夏在北方的铁路工人中间,毛泽东在长沙的工人中间,还有恽代英在武汉的工人中间。剑桥中华民国史(上)请回答
28、:(1)材料一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2分)其主张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活动?(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意义。(2分)(2)材料二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2分)作者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认识的?(2分)根据材料三分析其“未能全竟其功”的主要原因。(2分)(3)材料四中“激进分子”指什么人?(2分)与材料一、二相比,他们的政治活动有什么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答案】(1)关键:立宪法,开国会。(或实行君主立宪)(2分)活动:戊戌变法。(1分)意义: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分)(
29、2)关键:促进国民的觉醒。(2分)实践:提倡“民主”和“科学”,发动新文化运动。(2分)原因: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2分)(3)激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或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2分)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2分)说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刊物;创办工人学校;建立共产党。(答出2点得2分)(4)认识:民众(人民)的觉醒(觉悟)是社会进步(变革)的条件。(或先进的思想只有符合国情才能变革社会)(2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010无锡高三质量调研)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
30、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是()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名师指津】考点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作用。抓住材料中有效信息:时间,1919年6月,地点,中国。从孩子领导政治改革运动,商人和各行业的人参加,可以推断出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而题目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社会原因,因此应该考虑此前中国所经历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学生易选C,显然知识点不清,五四运动后
31、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广泛传播。故选B。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并且要在此基础上调动和运用知识,学生平时要注意培养材料分析能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般会从它的性质角度考查。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可以抓住,这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最大的影响在于思想启蒙作用,对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冲击。1.(2009江苏调研)下列是对新文化运动进步影响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动员彻底摧毁了封建思想A.B.C.D.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彻底摧毁了封建思想是错误表述,故选A。2.(20
32、10黄埭中学高三自测卷)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陈独秀说:“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这表明他们()A.开始结合本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B.对中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否定和肯定C.发现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缺陷和不足D.严重脱离群众,提不出科学纲领B【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意思,鲁迅和陈独秀都要求废除汉字,认为汉字是封建腐毒思想的根源,实际上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故选B。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历程(2009广东实验中学)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近代前期民
33、族资本主义发展史B.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沉沦史C.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探索史D.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抗争史【名师指津】考点为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反映的时代主题。图片分别展示了海国图志、孔子改制考、民报、新青年,反映的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体现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的历史。注意图中的文字注解,联系所学的知识,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形成对单元知识的系统认识,学生平时要多多培养材料处理能力,特别是从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能放过一些小信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规律,这个角度容易出题,学生应该从器物、制度、思想几个层面去理解。1.(20
34、10黄埭中学高三自测卷)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摧毁“树墩”的史实分别是()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A【解析】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能力,根据题意“剪断”传统文化枝叶的运动应该是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砍断”传统文化的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摧毁传统文化树墩”的应该是新文化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
35、统治地位,人民思想空前解放。2.(2009北京摸底)近代中国的报刊传媒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三份报刊都曾经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他们的共同之处是()A.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B.打击了清朝封建势力C.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D.传播了民主政治观念D【解析】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材料的能力,根据图片提供的书名判断出它们所代表的思潮分别是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民主、科学思想,故共同的社会影响是传播民主政治。一、本单元的主要线索三大特征: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
36、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接受(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二、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新文化要注意以下几点(1)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2)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3)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典型例题】(2
37、010合肥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图一 图二根据图一、图二及所学的知识回答:(1)图一、图二两种报刊反映了哪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进步思想?(2分)(2)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组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第二组齐心协力,相得益彰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上面是关于两个派别关系的表述,哪一组概括的最为准确?(2分)请结合两派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来说明你的观点。(8分)学生抽样名师指津大展身手在线点评:(1)基本符合答案要求。(2)第一问正确,第二问结合两派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来说明观点,未能全面准确地组织回答。未能结合问题要求进行书本知识的概括,实现知识的迁
38、移运用。方法指引:要学会根据题意,准确全面地运用核心知识回答,并能根据材料所给的视角,提供新观点,准确运用史实进行充分论证。大展身手(1)时务报反映的是维新变法思想,民报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分)(2)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2分)“异曲”:两派的思想主张不同。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2分)“同工”:两派的政治主张相同。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都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学习西方,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殊途”:两派的实践活动不同。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2分)“同归”:两派的实践活动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