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已知集合,那么(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交集的概念,可求出集合的交集.【详解】因为集合,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属于基础题.2.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分析】运用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化简复数,最后确定复数所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详解】,因此复数对应点的坐标为,在第二象限,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考
2、查了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以及复数对应点复平面的位置.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上为减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函数的奇偶性及单调性,对四个函数逐个分析,可选出答案.【详解】由题意,选项B、D中两个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选项A,二次函数,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上为减函数,符合题意;对于选项C,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及单调性的应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4.抛物线上的点与其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4B. 2C. 1D. 【答案】C【解析
3、】【分析】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可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进而可求出最小值.【详解】由题意,抛物线的焦点,准线为,设抛物线上的动点,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因为,所以,故抛物线上的点与其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的应用,考查抛物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5.若角终边经过点,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角度终边上点的坐标,即可容易求得结果.【详解】因为角终边经过点,则.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由角度终边上的一点求三角函数值,属基础题.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 6B. 8C. 12D
4、. 24【答案】B【解析】【分析】由三视图画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进而求出该三锥体的体积即可.【详解】由三视图画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如下图,三棱锥中,底面,且,所以该三棱锥的体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考查三棱锥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7.若为任意角,则满足的一个值为( )A. 2B. 4C. 6D. 8【答案】D【解析】【分析】由,可知,从而可得到的关系式,结合四个选项可选出答案.【详解】因为,所以,即,所以可以为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周期性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8.已知,在下列条件中,使得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5、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并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可选出答案【详解】对于选项A,是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即选项A不符合题意;对于选项B,由,可知,则,反之不成立,即选项B是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即选项B成立;对于选项C,若,满足,但是不成立,即选项C不符合题意;对于选项D,由,不能判断的大小关系,即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9.设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为其前项和.已知,若存在使得的乘积最大,则的一个可能值是( )A. 4B. 5C. 6D.
6、7【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知,且公比,由,可求出,结合,可得,从而可求出,进而可求出的表达式,然后求出最大值及此时的即可.【详解】由题意,等比数列满足,且公比,又,所以,又,所以,解得或,若,则,则,因为二次函数,在单调递增,无最大值,所以也无最大值;若,则,则,因为二次函数,开口向下,对称轴为,所以或时,取得最大值,此时也取最大值.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0.已知函数,若实数,则在区间上的最大值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先求出,进而可知,
7、由,可知区间,且该区间长度为2,然后画出函数的图象,进而可得到在上的图象,结合图象可求得在区间上的最大值的取值范围.【详解】由题意,当时,;当时,;当时,.所以,则,因为,所以区间,且该区间长度为2.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1,进而可得到在上的图象,如图2,根据图象可知在区间上的最大值的取值范围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考查分段函数的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已知向量,若,则实数_.【答案】【解析】【分析】由垂直关系可得数量积等于零,根据数量积坐标运算构造方程求得结果.【详解】 ,解得:故答案为:【点睛
8、】本题考查根据向量垂直关系求解参数值的问题,关键是明确两向量垂直,则向量数量积为零.12.设是等差数列,且,则的通项公式为_.【答案】【解析】【分析】由,可求出,再由公差,从而可求出的通项公式.【详解】由题意,等差数列中,所以,公差,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3.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是_.【答案】【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法则求解即可.【详解】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重点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规律的理解与掌握,能否正确处理
9、先周期变换后相位变换这种情况下图象的平移问题,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度.14.若直线将圆的圆周分成长度之比为13的两段弧,则实数的所有可能取值是_.【答案】【解析】【分析】由直线将圆的圆周分成长度之比为13的两段弧,可知劣弧所对的圆心角为,进而可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结合,可求出的值.【详解】由题意,圆的半径为1,周长为,直线将圆的圆周分成长度之比为13的两段弧,劣弧所对的圆心角为,设直线与圆的交点为,圆心为,则为直角三角形,且,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又,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5.曲线是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
10、离之和等于5的点的轨迹,给出下列三个结论:曲线关于轴对称;若点在曲线上,则满足;若点在曲线上,则.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答案】【解析】【分析】先求出曲线的轨迹方程,进而画出图形,对三个结论逐个分析,可得出答案.【详解】设动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则,即,当时,整理得,当时,整理得,作出曲线的图形,如下图,显然不正确,曲线不关于轴对称;当时,可得,所以当点在曲线上时,满足成立,即正确;令,可得,所以当点在曲线上时,满足,且,又,所以,即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难题.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
11、骤或证明过程.16.已知中,角,的对边分别为,_.是否存在以,为边的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的面积;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从;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上面问题中并作答.【答案】详见解析【解析】【分析】若选取条件,可先求出的值,进而由余弦定理,可出的值,进而结合,可求出的值,从而可判断该三角形存在,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若选取条件,由余弦定理,可出的值,进而结合,可求得,从而可知该三角形不存在;若选取条件,可得,进而分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即可.【详解】若选取条件,此时,因为,所以,由余弦定理,解得,则,所以,所以,又,解得或者,所以存在以,为边的三角形,其面积为.若选取条件,因为,所以,由余弦
12、定理,解得,则,所以,显然不成立,所以不存在以,为边的三角形.若选取条件,得,由选取条件可知,当时,存在以,为边的三角形,其面积为.由选取条件可知,当时,不存在以,为边的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知识,考查三角形的面积,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7.如图一所示,四边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沿将点翻折到点位置(如图二所示),使得二面角成直二面角.,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取的中点,连结,由四边形是正方形,可知在三棱锥中,从而易知平面,进而可证明;(2)由二面角为直二面
13、角,可知,即,从而可知,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分别求出平面、平面的法向量、,进而由,可求出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详解】(1)取的中点,连结,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在三棱锥中,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2)因为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平面平面,且,所以,即,所以两两垂直.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易知,所以,则,显然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取,可得,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所以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的应用,考查二面
14、角的求法,考查了空间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8.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市开展了“停课不停学”活动,此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网络课程资源以供选择使用.活动开展一个月后,某学校随机抽取了高三年级的甲、乙两个班级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统计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将样本数据分成五组,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已知该校高三年级共有600名学生,根据甲班的统计数据,估计该校高三年级每天学习时间达到5小时及以上的学生人数;(2)已知这两个班级各有40名学生,从甲、乙两个班级每天学习时间不足4小时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记从甲班抽到的学生人数为,
15、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3)记甲、乙两个班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的方差分别为,试比较与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答案】(1);(2)分布列见解析,数学期望为1;(3)【解析】【分析】(1)根据甲班的统计数据,可求出每天学习时间达到5小时及以上的学生的频率之和,进而乘以600,可求出答案;(2)计算可得甲、乙两班每天学习时间不足4小时的学生人数分别为,从而可知可取的值为,然后求出三种情形下的概率,进而可列出分布列,求出数学期望;(3)由甲班学生每天学习时间更集中,可知.【详解】(1)根据甲班的统计数据,该校高三年级每天学习时间达到5小时及以上的学生人数约为;(2)甲班每天学习时间不足4小时的学生人数
16、为,乙班每天学习时间不足4小时的学生人数为,从甲班抽到的学生人数可取的值为,则,所以的分布列为:012则的数学期望为:.(3)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甲班学生每天学习时间更集中,所以.【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考查数学期望及方差,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9.已知函数.(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当时,试写出方程根的个数.(只需写出结论)【答案】(1);(2);(3)2【解析】【分析】(1)当时,求出,结合导数几何意义,可求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由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可知在恒成立,进
17、而可知在恒成立,构造函数,求出在上的最小值,令即可;(3)构造函数,讨论的单调性,并结合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到的零点个数,即为方程根的个数.【详解】(1)当时,则,所以,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2)由题意,因为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在恒成立,即在恒成立,令,则,所以时,此时函数单调递减;时,此时函数单调递增,所以在上最小值为,所以.(3)当时,方程根的个数为2.证明如下:当时,构造函数,则,显然在上单调递增,因为,所以存在唯一零点,设为,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因为,所以,所以在上存在唯一零点又因为,所以在上存在唯一零点,故函数有2个零点,即方程根的个数为2.【点睛】本题考
18、查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考查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属于难题.20.已知椭圆焦距和长半轴长都为2.过椭圆的右焦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1)求椭圆方程;(2)设点是椭圆的左顶点,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点,.求证:以为直径的圆恒过点.【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易知椭圆中,结合,可求出椭圆的方程;(2)结合由(1),可设直线的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得到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设,可表示出直线的方程,进而得到点的坐标,同理可得点的坐标,然后得到的表达式,结合韦达定理可证明,即,即以为直径的圆恒过点.
19、【详解】(1)由题意,椭圆中,所以,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由(1)知,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可得,显然恒成立,设,则,易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直线的方程为,所以,即,同理可得,则,所以,所以,即以为直径的圆恒过点.【点睛】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圆过定点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难题.21.给定数列.对,该数列前项的最小值记为,后项的最大值记为,令.(1)设数列为2,1,6,3,写出,的值;(2)设是等比数列,公比,且,证明:是等比数列;(3)设是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证明:是等差数列.【答案】(1),;(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解析】【
20、分析】(1)求出及的值,并结合,可求出,的值;(2)易知数列是递减数列,从而可知时,可得,且,进而可得,从而可知为定值,即可证明结论成立;(3)是等差数列,先用反证法证明是单调递减数列,再用反证法证明为数列中的最大项,从而可知,则,进而可证明结论成立.【详解】(1)由题意,则;,则;,则.(2)因为是等比数列,公比,且,所以数列是递减数列,则时,所以,且,所以时,所以,即是等比数列.(3)由是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可知.先用反证法证明是递减数列,假设不是递减数列,设是第一个使得成立的项,则,所以,即,与相矛盾,所以是单调递减数列.再用反证法证明为数列中的最大项,假设不是数列的最大项,即存在使得成立,若时,满足,则,故,与矛盾,即;若时,满足,则,故,与矛盾,所以为数列中的最大项.综上,是单调递减数列,且为数列中的最大项,故,即,则时,故,所以是等差数列.【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考查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证明,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难题.- 2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