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知自然科学者,局首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自然科学是“科学之母”,其研究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哲学是“研究之母”,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蔡元培先生的论述,强调了自然科学与哲学
2、的关系,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符合题意。: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自然科学是“科学之母”说法错误,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二者研究的对象和回答的问题不同。具体科学以某一具体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联系: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尽管儒家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但就其哲学本质,它们的理论反映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B.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C.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D. 人生与世界的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AB:“三教从来一祖风”说明三者皆为唯心主义,只不过是在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上存在分歧,故其并未反映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材料并未体现“方法论”,C不符合题意。D:该选项表述的并非是“哲学本质”,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
4、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有人认为,有了“诗和远方”生活就幸福。这种观点是( )错误,它认为存在决定于思维 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决定存在 错误的,它认为人的思维才是世界的本原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有了“诗和远方”生活就幸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认为人的思维是世界本原,属于唯心主义。符合题意。:有了“诗和远方”生活就幸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且并未涉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4.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老子所说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人认为,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有的人则认为,道是指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前者认为老子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老子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后者认为老子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老子的观点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A. B. C. D. 【答案】D【
6、解析】【详解】材料中的“道是指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这一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正确;“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错误;说法错误,老子的观点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没有体现出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所以本题选D。【点睛】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5.在
7、哲学发展史上,有过无数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尚书洪范认为水金火木土是世界的本原,已经触及世界观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科学性变革的关键是提出了科学的物质观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朱熹和陆久渊“理学”和“心学”之争本质上是哲学上的两大派别之争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认为水火金木土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世界是物质的,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已经触及到世界观问题,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关键是它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
8、命性的统一,错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为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符合题意。:“理学”与“心学”之争本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争,不是哲学的两大派别之争,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1、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
9、心主义等局限性。6.下列观点与漫画自拍所反映的哲理一致的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漫画自拍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并未体现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规律由人们的悟性规定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符合题意。:“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一观点认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的,自己本来就
10、拥有这些,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例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7.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髂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A. 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C. 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
11、上学唯心主义D.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答案】C【解析】【详解】C符合题意,甲的观点“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是意为这个也是那个,那个也是这个,把辩证法极端化了,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分彼此,属于相对主义观点;乙的“古今异俗,新故异备”的观点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是辩证法的观点;丙的“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丁的“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以上观点分别
12、属于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因此,A、B、D不合题意;故选C。8.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 )A. 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它的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检验B. 坚持了从德国的实际出发,正确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本质和规律C. 继承了以往所有哲学的成果,反映时代需要,是人类智慧结晶D. 摈弃了哲学的阶级性,对世界各国的革命和建设起着指导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A: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A正确。B: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从德国实际出发,B不符合题意。C
13、:“继承了以往所有”说法错误,C错误。D:“对世界各国”表述有误,D错误。故本题选A。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特质D. 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规律【答案】B【解析】【详解】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A错误。B:物质的共性是客观实在性,B正确。C: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无关,C不符合题意。D: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D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也是人的本质属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
14、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构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客观实在性是事物成为客体的必要前提,客体并不是主体派生出来的,它自身是外在于主体的存在。这对于潜在的客体,如原始自然是如此,对人化的自然也是如此,其客观实在性并未消解在实践中。主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在纯粹自我意识活动中创设客体和生成客体。只有在物质世界存在的绝对前提下,主体才能在自己的活动中设定客体。即是主体的本质力量,也是由客观的物质力量转化而来的。马克思一再强调:“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
15、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因此,“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即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在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10.最近,美国斯坎韦尔公司声称推出了一个15分钟家庭工具箱,可通过远程医疗预约医生开展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并借助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获得结果。人类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新冠肺炎病毒表明A. 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B. 思维变化带动存在变化C.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答案】D【解析】【详解】A:存在不依赖于思维,A错误。B:存在决定思维,存在变化带动思维变化,B错误。C:思维对存在的反映不一定都是正确的,C错误。D:人类能够
16、快速有效地检测新冠肺炎病毒,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是可以正确认识存在的,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大多数恒星因为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被人们看作是位置不变动的发光点。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恒星,科学家根据它们切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出十万年前后其形状的演变(如下图)。这说明( )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人们能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正确,北斗七星是形状在一定时期内看似不变的,这体现了相对静止,而十万年前后形状则有较大的变化,这体现了事物的绝
17、对运动,这说明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不合题意,材料强调了物质是运动的,而并非强调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故不选;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不选。故选:A。12.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答案】D【解析】【详解】D: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草木荣枯自有它自身的规律,也体现了规律的
18、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D符合题意。A:本选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A不符合题意。B:本选项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性,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B不符合题意。C:本选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哲理,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经过科技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努力,2017年6月15日,我国在浩瀚宇宙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正的意义上的太空望远镜。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宇宙样貌、探索宇宙奥秘。材料说明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发现宇宙的奥秘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科学家的努力是推动对宇宙的认识的直接动力A. B. C. D. 【答案】
19、C【解析】【详解】错误,顺应自然规律不一定发现宇宙的奥秘,说法太绝对;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X射线天文卫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宇宙样貌、探索宇宙奥秘说明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故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14.美国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这让我们对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这进一步佐证了( )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人脑所特有的
20、机能透过“思维的眼睛”,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与材料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可分割”说法错误,错误。: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意识活
21、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 B. C. D.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考生注意理解材料的主旨,利用好排除法即可。错觉属于意识,不具有物质性,故错误;意识永远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故错误;视错觉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错误判断和感知,这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故符合题意。故选D。16.中国有句话叫“相由心生”。当你心情愉悦时,世界是明亮的,当你失意悲伤时,世界是黑暗的。所以,
22、调整心态,用积极向上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这个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意识对人体生理的调节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并未体现对“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不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在材料中并未体现。不符合题意。:“心情愉悦时,世界是明亮的;失意悲伤时,世界是黑暗的”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
23、能动反映,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用积极向上的心”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7.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洞察眼前的一切,而在于预见即将发生的事。这句话强调( )A. 哲学的任务在于预见未来B.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C.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 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A: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错误。BC:“在于预见即将发生的事”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而非自觉选择性。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材料表明的是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本选项
24、说的是意识能动的改造世界,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的选择性是指:我们所认识的反映的世界,其实只是反映出我们所愿意承认的那一部分,而绝非全部。认识外境的意识活动是种自我主观的行为,我们的一切认知行为其实都是自我意识的选择性反映,谈不上真和伪,一切见解都不是真实的对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们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程度而已。18.“谁都希望做一个永远
25、不犯错误的人,但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只要干事业错误有时确实难以避免。”人难免会犯错误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人的认识能力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事物的规律深藏于表象之中事物的运动发展没有规律可循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规律的含义、规律普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相关知识。人难免会犯错误是由于没有尊重规律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错误,排除;人难免会犯错误是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正确且符合题意;人难免会犯错误也是由于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26、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隐藏在现象背后深刻的东西,正确且符合题意;事物有规律是普遍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19.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必须加强科学的调控,反对“越位”“缺位”“错位”的行为,下面从哲学角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越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 “缺位”否认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C. “错位”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D. “缺位”否认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答案】C【解析】【详解】A:“越位”是“不该管的也去管”,是指政府部门超越了本部门的职权范围,管了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情,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A错误。
27、B:社会历史性强调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缺位”就是“该管的不去管”,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可见,缺位并没有否定实践的社会历史性,B错误。C:“错位”是“该管的不会管”,是指政府部门对于自己该管的事情,却没有去管好,乱用权力,乱搞一通,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C正确。D:“缺位”就是“该管的不去管”,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可见,“缺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但这并没有否
28、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D错误。故本题选C。20.什么是闰秒?国际原子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纳秒,而世界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毫秒。对于这种情况,一种称为协调世界时的折中时标闰秒就产生了。它是对协调世界时做出加一秒或减一秒的调整,对于电子、金融、军事等需要精密时间的领域,这一秒的差异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系统崩溃。这说明(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稳定的、单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审时度势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没有涉及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不符合题意。
29、:规律内容是稳定的,但发生作用的形式却可以多样,错误。:闰秒是对协调世界时作出加一秒或减一秒的调整,对于电子、金融、军事等需要精密时间的领域,这一秒的差异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系统崩溃,这说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审时度势,也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1)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2)
30、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21.谈及国家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意识和物质相互依赖 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 坚持在实践中超越真理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物质不依赖于意识,可以独立存在,错误。:依据题意,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1、;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符合题意。:“超越真理”说法错误,错误。 故本题选B。【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要求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22.一个人没有梦想,就好像童年没有童话一样,会失去斑斓的色彩。为梦想而努力不会让你瞬间变得伟大,但会让你的
32、每一天都充满希望。梦想不一定能成就你的人生,但一定能丰富你的人生。从唯物论角度看,这是基于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为梦想而努力不会让你瞬间变得伟大,但会让你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这表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符合题意;梦想让每一天都充满希望,能丰富人生,这表明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故符合题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23.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基于“一步到位”的理念,基本原则就是不需要人类干预,没有驾照的人
33、也可以单独上车,上车就睡,只是乘客。Tesla的计划则是通过不断迭代辅助驾驶技术,使之最后升级成为无人驾驶,现阶段需要驾驶员,驾驶员有完全控制权,可以反制或取消辅助驾驶的行为,完全对安全负责。对此解释合理的有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具有充分的主动创造性Tesla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能动性自动驾驶是人类智慧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规律的结果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Tesla的计划则是通过不断迭代辅助驾驶技术,最终目的为了实现完全对安全负责,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能动性,自动驾驶无论如何发展,最终还是是人类智慧的物化,是
34、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正确。: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基于“一步到位”的理念,基本原则就是不需要人类干预,没有驾照的人也可以单独上车,上车就睡,只是乘客,相较于Tesla,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无法体现出有有充分的主动创造性,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新,错误。本题选C项。24.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团队在北京发布首批科学成果,基于“悟空”卫星在轨运行的前530天所采集的数据,科研人员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该重大科学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研究要成功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观念
35、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悟空”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能更好把握事物本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基于“悟空”卫星在轨运行的前530天所采集的数据,科研人员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该重大科学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研究要成功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而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在实践中借助认识工具能够提升认识能力,不强调实践的直接现实性,项与题意不符;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项说法错误;正
36、确选项为A。【点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25.在古代,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临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主要标准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从过去人们对海洋的无知
37、,到现在运用先进的认识工具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体现了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即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符合题意。:正是因为认识工具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符合题意。:该选项说法正确但材料并未体现,不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1实践是人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的发生: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2实践的含义
38、和特征(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6.“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日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引用的古语中与该观点所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A.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B.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答案】D【解析】【详
39、解】题目中,习近平引用的古语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的意思是指越是深入实践,知识就能不断增长,认识就能不断精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才越有方向感,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D选项蕴含的哲理与题意相符。A的意思是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不体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B的意思是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根据实际情况变通,不体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选项的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不体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选D。27.火腿是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使用火腿可能致癌的预警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但有关专家随
40、即指出,火腿致癌并没有科学依据。这告诉我们(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主体差异性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应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人们应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关于火腿是否致癌的争论”表明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符合题意。: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达成共识,而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错误。: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1影响认识的因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反映。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1)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41、受到客观事物本身、实践水平能力的制约。最根本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2)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都会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8.与时代同脉动,与实践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关注和回答时代、实践、人民提出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始终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奥秘所在。这反映了真理具有( )A. 条件性B. 客观性C. 发展性D. 绝对性【答案】C【解析】【详解】A:
42、真理的条件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材料并未体现,A不符合题意。B: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材料并未体现,B不符合题意。C: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始终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表明真理具有发展性,C符合题意。D:真理是相对的,D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
43、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4)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真理和谬误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29.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螺旋”,是指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被批判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反沉默螺旋”:曾经的“一己之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人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相伴而行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认识的
44、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认识、真理。:曾经的“一己之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这说明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符合题意。: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但有严格的界限,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错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反沉默螺旋”说明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符合题意。: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的过程,不是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错误。故本题选A。30.据报道,在未来5年内,美国天文学家将利用最新“暗能量光谱仪”(DESI)进行迄今最大的星系光谱调查捕捉3500万个星系的光谱,重建宇
45、宙膨胀的历史,以阐明暗能量(一种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的本质。这说明( )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活动实践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实践的深度广度会不同认识具有反复性,经历反复曲折之后就能获取真理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认识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利用最新“暗能量光谱仪”(DESI)进行迄今最大的星系光谱调查,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活动,符合题意。:“在未来5年内、美国天文学家”表明实践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实践的深度广度会不同,符合题意。:“经历反复曲折之后就能获取真理”说法错误,错误。: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认识
46、发展,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错误。故本题选A。二、简析题:本题共2大题3小问,共计22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1.哲学是使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指导学习与生活,是高中生学习哲学的重要意义之一。下表是高二学生W的周末学习生活计划及执行情况。计划执行情况5:00-6:30背英语单词100个未完成,只背会20个8:00-12:00数学、文综提高班听课完成,新增作业13:00-14:30做数学、地理题10道未完成,完成2题15:00-18:00英语,化学补习班听课完成,新增作业19:30-24:00各科作业共计10项未完成,完成50%睡前小结知识
47、未及时复习,遗忘大半;睡眠不足,身体不适。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评价W的周末计划。【答案】评价: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有能动性,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W的计划是他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W的计划违背学习规律而效率低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的检验,W的计划需要根据自己实际进行调整。【解析】【分析】本题以高二学生W的周末学习生活计划及执行情况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
48、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学生回答: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评价W的周末计划。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为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设问指向为评价W的周末计划,属于评价类主观试题。解答本题学生主要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点睛】评价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
49、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32.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迅猛来袭。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终于控制了疫情。人类获得对新冠病毒的真理性认识是个过程。疫情爆发的最初阶段,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治措施;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防治的主要办法是隔离。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中医治疗瘟疫有数千年历史,黄帝内经中提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医充分发挥其辨证论治的优势取得
50、良好的疗效。然而,总有一些人对中医药有些争议和其他的看法。对此,中医学专家说:科学总是在被质疑当中发展和进步,中医药学也不例外。(1)结合材料说明,人类获得对新冠病毒的真理性认识是个过程。(2)科学总是在被质疑当中发展与进步的,中医药学也不例外。请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论证。【答案】(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一开始对新冠病毒的一无所知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实践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步认识到病毒的来源、传播等,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行。认识运动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对新冠病
51、毒的认识和预防,逐步深入并取得成效,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也表明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因此,科学受到质疑时正常现象。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表明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科学收到质疑的过程中,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客服片面的认识,促进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所以,中医药学作为科学也是在被质疑中发展和进步的。【解析】【分析】本题两问都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回答时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
52、答非所问”的现象。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详解】(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人类获得对新冠病毒的真理性认识是个过程,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通过分析设问可知本题知识限定为“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依据教材知识展开分析获得对新冠病毒的真理性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即可。(2)本题要求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对“科学总是在被质疑当中发展与进步的,中医药学也不例外”加以论证,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真理的相关知识。材料中“总有
53、一些人对中医药有一些争议和其他的看法”,可见科学总是在被质疑当中发展与进步的,可从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中医药也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中成药疗效欠佳、中医药相关人才缺乏、中医药理论发展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可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角度进行分析。【点睛】正确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理解原因方法论要求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
54、有一个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三、探究题:本题3小问,共计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3.英雄气质是革命战争年代忠贞不渝、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是建设发展时期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
55、质;是改革开放时期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历练的“英雄气质”,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持多久,人民的江山就能永固多久。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社会上质疑英雄,恶搞英雄的现象不时出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各行各业人士是新时代的英雄,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的英雄精神。对于新时代的青年而言,崇尚英雄更要践行英雄精神,要坚定理想,不懈奋斗,与时俱进,奉献社
56、会。(1)有人认为,“有了英雄气质,人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请运用唯物论原理评析这一观点。(2)从意识的作用角度分析当今时代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怎样继承弘扬英雄精神。(3)请从认识论角度寻找践行英雄精神的理论依据。【答案】(1)意识对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英雄气概有利于人们选择正确方案、振奋精神战胜困难。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条件,审时度势,才能战胜困难。规律具有客观性。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困难还必须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57、正确继承弘扬英雄精神应该从正能量的角度,运用正能量的方式,充分挖掘英雄精神的深刻内涵。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就应该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弘扬英雄精神,就应该以英雄精神激励自己。(3)实践具有能动性。践行英雄精神要坚定理想。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践行英雄精神应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弘扬英雄精神应与时俱进,奉献社会。【解析】【分析】(1)解答评析类题目一般分以下几步:审清题意;理性分析;理清思路,组织答案。(2)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按以下步骤: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
58、信息;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3)该题属于依据类分析说明类试题。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阐释事理的能力,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考查。【详解】(1)本题要求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评析“有了英雄气质,人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的观点,属于评析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唯物论,切入点较大,需要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进行评析。首先,材料中的几个“正是这种气质”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英雄气质是人
59、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然后,也要看到“英雄气质是革命战争年代忠贞不渝、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后,要点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有了英雄气质,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犯了唯意志主义的错误。(2)本题要求从意识的作用角度分析当今时代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怎样继承弘扬英雄精神,属于措施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意识的作用原理,切入点较小,可以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坚持用英雄精神为指导,能促进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从意识对我
60、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角度,分析弘扬英雄精神,就应该以英雄精神激励自己。(3)本题要求从认识论角度寻找践行英雄精神的理论依据,属于依据类主观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认识论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学生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即可答出本题。【点睛】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2)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