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素养导读体系构建课程标准知识构建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核心素养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常见的地貌类型,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地理实践力)2.结合示意图、景观图,理解内、外力作用及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综合思维)3.结合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地理实践力)4.结合示意图、景观图,理解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的构造地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综
2、合思维)5.结合示意图、景观图,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貌特点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综合思维)第一讲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岩石圈的组成1.岩浆岩(1)形成:侵入或喷出地表岩浆岩。(2)常见岩石:花岗岩、玄武岩等。2.沉积岩(1)形成: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固结成岩作用形成。(2)常见岩石:、砂岩、页岩等。3.变质岩(1)形成:地壳中原有岩石变质岩(2)常见原岩与变质岩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主要的岩石类型:A为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岩,D为变质岩。2.主要的地质作用:代表作用,代表固结成岩作用,代表作用,代表重熔再生作用。3.循环意义(1)
3、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和能量传输,并促使地表环境不断演化。三、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1.内力能量来源:地球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会使地表形态产生显著的变化2.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构造运动项目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的运动方向大致于地球表面的运动于地球表面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常形成巨大的或断裂带使地面发生大规模的或(2)褶皱与地貌类型岩层形态最初形成的地貌侵蚀后的地貌背斜岩层向上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或盆地山岭(3)断层与地貌断层:构造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张力
4、等作用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强度,致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就形成断层。断层可以形成、陡崖等地貌。易混易错(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2)断层断裂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3.板块构造学说(1)六大板块:
5、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学说内容板块处于不断的之中。板块内部构造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主要集中分布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相对移动,彼此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关键能力整合突破考向一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深化整合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类型形成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富含的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玄武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经压实、
6、固结而成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大理岩(石灰岩变质而成)、板岩等大理岩是建筑材料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断方法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根据箭头指向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2)判断箭头含义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压实、固结作用,主要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熔化作用,是内力作用。特
7、别提醒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由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思路典题透析【典例1】(2020天津卷,45)右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形成如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2)导致如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素养解读】本组题以丹霞地貌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考查。【思路
8、导引】第(2)题沉积岩形成之初位于地势较低处,现在岩层出露地表,地势高尝试解答(1)(2)题组训练突破“精灵烟囱”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数亿年前火山喷吐而出的火山灰和熔岩堆积分别形成凝灰岩和玄武岩层,后经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头戴玄武岩“帽子”的圆锥形尖塔,被当地人称为“精灵烟囱”。当地人在岩面上开凿窑洞作为客栈。读“精灵烟囱”景观图(图1)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完成第12题。1.形成“精灵烟囱”的地质作用有()A.B.C.D.2.将“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客栈,其有利条件是()A.玄武岩多气孔,利于通风透气B.凝灰岩质地松软,易于开凿C.塔形外表坡度大,利于排水D.岩体层理清
9、晰,结构稳定考向二内力作用与地貌规律深化整合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或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或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地貌,如富士
10、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续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2018全国卷,67)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素养解读】本组题以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贝加尔湖的成因,主要体现
11、了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思路导引】1.材料信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该地有断层活动,且该地地壳继续。2.图示信息:尝试解答(1)(2)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地壳运动对地貌的影响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多分布在平坦的地方。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交界地区,近似环形的河床则深深嵌入岩层之中。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读图,完成第12题。1.推测乾坤湾形成的原因是()A.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B.断裂下陷,地势低洼,河流堆积C.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D.断裂下陷,裂隙发育,河流侵蚀2.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A.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
12、壤肥沃B.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C.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D.地势较高,利于防洪,光照充足角度2变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下图示意华山地区地质概况。华山地区出露花岗岩和片麻岩。片麻岩由距今27亿年前的火山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据此完成第34题。3.片麻岩形成于()A.沉积环境B.变质环境C.冷凝环境D.熔融环境4.对图中地质概况的形成,推断合理的是()A.沉积作用压实、固结地壳抬升B.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熔化作用C.地壳抬升外力作用熔化作用D.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考向三地质构造与地貌规律深化整合1.褶皱与断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岩层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
13、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岩层新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相对下沉的一侧,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3.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和断层。(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
14、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思路典题透析【典例3】(2018江苏卷,56)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纪B.石炭纪C.二叠纪D.第四纪【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某区域地质简图为载体,考查背斜、向斜的特点及岩层的新老关系,主要体现了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思路导引】尝试解答(1)(2)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背斜、向斜的判断及形成的构造地貌地理工作者通过钻探对M岩层(沉积岩)进行研究。下图示意钻
15、探区地形及获得的钻探数据,下图中数据包括M岩层底面的海拔和埋藏深度。据此完成第13题。1.a、c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分别是()A.260米、280米B.280米、260米C.270米、280米D.280米、270米2.图示区域的地貌是()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3.下列四条线路,出露地表的岩层由老变新的是()从钻探点到钻探点从钻探点到钻探点沿等高线b向西北沿等高线b向西南A.B.C.D.角度2断层的特点及形成的地貌(2020北京延庆一模)下图为我国庐山地质地貌剖面图(图1)和五老峰景观图(图2)。读图,完成第45题。图1图24.五老峰()A.峰丛林立,山体高大B.山峰如尖角,岭脊如
16、刀刃C.悬崖壁立,相对高度大D.东坡陡险,西坡和缓5.庐山“五峰四谷”中()A.大月山、虎背岭为褶皱隆起形成B.东谷为背斜侵蚀形成C.五老峰断裂抬升形成单面山D.七里冲属于断裂下陷形成谷地考向四板块运动与地貌规律深化整合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运动张裂(相离运动)相撞(相向运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巨大山系和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边界类型图示思路典题透析【典例4】2020全国卷,37(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
17、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思路导引】尝试解答题组训练突破(2020山东菏泽一模)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地质历史时期,秦岭造山带属于扬子板块北缘,而后分裂出秦岭板块,导致秦岭造山带出现了三个板块共存的格局。北秦岭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山脉主脊偏于北侧,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南秦
18、岭却淹于海水中,接受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地壳运动中,南秦岭隆起,露出海面。下图示意秦岭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据此完成第13题。1.秦岭的主要成因是()A.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地壳隆起B.扬子板块断裂下陷,南秦岭形成地垒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海底火山灰堆积D.陆地多河流发育,泥沙在半深海沉积2.图示地质历史时期,与南秦岭相比,北秦岭()A.煤炭资源更丰富B.植被种类更少C.岩层中化石更多D.山坡短且陡峭3.勉略洋()A.洋面不断扩大B.洋壳稳定C.多玄武岩D.多珊瑚岛核心素养专项提升图形突破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规律深化整合地质剖面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剖面方向、地形及地层的岩性、厚度、年代及产状,
19、它可呈现出褶皱形态、断层性质、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地壳运动状况及所受到的地质作用等。(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根据岩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岩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如图2中沉积岩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2中花岗岩(岩浆岩)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和沉积岩。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且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2)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断根据岩层是否连续判断褶
20、皱或断层。如图2中甲为褶皱,图3中丙为断层。根据岩层弯曲形状或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如图1中M处为向斜,N处为背斜;图2中甲处为背斜;图3中乙处为背斜,丁处为向斜。根据地表起伏状况判断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块山、断层谷、陡崖等。如图1中N为背斜谷;图3中乙为背斜山,丁为向斜山。(3)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图2中甲处岩层弯曲说明其受到了水平挤压作用。根据岩
21、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发生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以上又出现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又经历了沉积作用。如图2甲处上部岩层的不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的覆盖说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2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入侵。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20全国卷,78)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
22、指断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中最先形成的是()A.B.C.D.(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素养解读】本组题以地质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考查。【思路导引】尝试解答(1)(2)迁移对应训练(2020江苏卷,34)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B.C.D.2.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
23、蚀面形成时间早第四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讲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1.(1)岩浆地壳上部2.(1)沉积(2)石灰岩3.(1)高温高压(2)大理岩板岩片麻岩二、1.侵入沉积2.冷却凝固变质3.(1)矿产资源(2)地貌景观(3)物质交换三、1.内部构造运动2.(1)平行垂直褶皱山系隆升下沉(2)拱起谷地谷地(3)错动位移断块山沟谷3.(2)运动火山地震碰撞关键能力整合突破考向一岩石圈物质循环思路典题透析典例1思路导引(1)沉积流水(2)垂直抬升答案(1)D(2)A题组训练突破12.1.A2.B第1题,由图2可知,戊经由变成沉积物,则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沉积物由
24、变为甲,则为压实、固结作用,甲为沉积岩;丙隆起后经过变为沉积物,则丙为侵入岩;丙由丁变成,则丁为岩浆,戊为喷出岩;则乙为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表示冷却、凝固,表示熔化。由材料可知,“精灵烟囱”的形成经历了岩浆喷出冷却、凝固,火山灰堆积,风化侵蚀,故A正确。第2题,玄武岩多气孔,具有透气性,但并不能通风,A错误;凝灰岩质地松软,易于开凿,B正确;“坡度大,利于排水”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层理清晰”是沉积岩的特征,D错误。考向二内力作用与地貌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思路导引1.下沉2.下降上升答案(1)A(2)C题组训练突破12.1.C2.A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断裂下陷形成的是洼地,而
25、乾坤湾地势较高,故其是地壳抬升而成,之后流水沿地表裂隙不断侵蚀,最终形成乾坤湾。第2题,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甲河岸位于河流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水流较缓,水域较浅,便于取水,且土壤肥沃,便于耕作;位于河流凸岸,水域较浅,不利于航运,交通不便;与周边地区相比,热量和光照条件差异不大。34.3.B4.D第3题,“片麻岩由距今27亿年前的火山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由此可知,片麻岩形成的环境是变质环境。第4题,图中的岩石为岩浆岩和变质岩,所以首先会经历岩浆活动,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出现变质岩;地下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地壳抬升的作用下逐渐到达地面,在外力作用下裸露出来。考向三地质构造与
26、地貌思路典题透析典例3思路导引(1)下(2)志留纪答案(1)A(2)A题组训练突破13.1.B2.B3.C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处岩层底部海拔为150米,埋藏深度为119米,所以地面高度为269米;岩层底部海拔为150米,埋藏深度为120米,地面高度为270米;岩层底部海拔为150米,埋藏深度为130米,地面高度为280米;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a为280米,b为270米,c为260米。第2题,读图可知,处岩层底部海拔为198米,较两侧的150米高,所以岩层中间向上弯曲,为背斜,而该地地面高度为255米,两侧分别为269米()和270米(),说明地势中间低,两翼高,应为谷地,所以该地为背斜谷。第
27、3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构造岩层自中间向两翼由老变新。从钻探点到钻探点,为自中间向两翼;沿等高线b向西北,也是自中间向两翼。故所示线路岩层由老变新。45.4.C5.C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五老峰为断块山,悬崖壁立,相对高度大;峰丛林立为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山峰如尖角,岭脊如刀刃,为冰川地貌的特点;庐山在长江以南,图示长江在庐山左侧即北侧,不能确定五老峰的东西坡度特点。第5题,虎背岭处为断层;东谷为向斜;五老峰断裂抬升形成单面山;七里冲属于向斜谷地。考向四板块运动与地貌思路典题透析典例4思路导引(1)印度洋亚欧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
28、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题组训练突破13.1.A2.D3.C第1题,根据图示板块运动可知,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导致位于两大板块之间的地壳抬升,形成秦岭山脉。第2题,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地质历史时期,南秦岭以海相沉积为主,相对平缓。北秦岭位于两个板块交界处,上升为陆地时间较久,地壳岩浆活动频繁,且山脉主脊被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所以山坡短且陡峭。第3题,据图可知,勉略洋洋底位于南秦岭与扬子板块交接的部位,附近有岩
29、浆喷出洋壳,岩浆活动频繁,洋壳不稳定;岩浆喷出洋壳冷却凝固后可能形成玄武岩,可能存在火山岛,而不是珊瑚岛;勉略洋洋面不断缩小,最终演变成陆地。核心素养专项提升图形突破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思路典题透析典例思路导引(2)侵蚀稳定答案(1)D(2)C迁移对应训练12.1.A2.D第1题,溶洞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发育在石灰岩山体之中,结合图例可以看出河谷分布在石灰岩地区,最有可能发育溶洞;河谷分布区为砂岩,河谷地区为花岗岩,河谷分布区为砂砾岩,均不可能形成溶洞。第2题,断层形成后,地表受外力侵蚀趋于平坦,因此断裂面两侧本来产生错位移动的岩层受侵蚀作用,在地表形态上未表现出断块山和谷地等;从图中可以看出,花岗岩切断了断层,说明岩浆侵入断层,并且在花岗岩形成之后断层未活动,使花岗岩保存了其形成时的形态;岩浆侵入断层,说明断层形成时间比花岗岩更早;从图中可以看出,现代的四条河谷均未分布在断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