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0 ,大小:474KB ,
资源ID:6198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98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 27高中历史选修(3-4)(教师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 27高中历史选修(3-4)(教师版).doc

1、27:高中历史选修(3-4)【考点定位】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着重考查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非战公约”、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3第二次世界大战重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各大战场重要战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突出考查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

2、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主要考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着重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及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主要考查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政绩及历史作用。2东西方的先哲着重考查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及思想主张。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重点考查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4“亚洲觉醒”的先驱突出考查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的主要活动及历史贡献。5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考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革命活动

3、及理论贡献。6杰出的科学家着重考查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及科学精神。【三年高考】一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8分)【答案】:(1)主要原因:界线: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界线:苏德分别侵入波兰,波兰亡国;苏德分占波兰。(2)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大国决定欧洲边界变更。

4、评: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解析】:(1)结合二战爆发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协定的内容和二战初期苏、德两国分占波兰的史实回答。(2)结合二战的结果及雅尔塔体系的内容进行表述,从二战后波兰边界重新划定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简评。2(2011年山东卷文综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

5、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6分)(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分)【答案】:(1)判断及理由:不是“好心肠”:英国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2)应注意的问题: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解析】:(1)“中立”的实质是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从绥靖政策的实质来判断是不是“好心肠

6、”,从绥靖政策的恶果来判断是不是“安全的”办法。(2)从回忆录具有的极强主观性特点出发简答。3(2011年浙江卷文综39)(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事年表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88年6月7月苏共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89年-1990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

7、族骚乱和流血冲突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

8、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8分)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 的。(8分) (3)如何导致苏联解体: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8分)【解析】:(1)注意将材料一大事年表中涉及的主要事件按二战的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可从二战的开始、扩大、转折、反攻到胜利这几个阶段进行。(2)要求将材料二中学术界的观点和教材表述进行有机整合,对“美苏冷战”从国际局势、科技发展等角度

9、进行辩证分析。(3)要求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角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理论问题的分析概括能力。4(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1)(8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对我们来讲,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状况。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像我们处在战争中会表现的那样。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援,将来还将提供

10、更多的物质支援。 摘自罗斯福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1940年12月29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19391940年的史实,概括罗斯福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的主要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所带来的影响。(3分)【答案】:(1)主要背景:绥靖政策失败;纳粹德国在欧洲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急需帮助和支援,“中立法”已不能满足英国的需要;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法西斯对世界的危害进一步加大;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5分)(2)影响: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取得最后胜利;保护了民主国家和西方民主制度;增强了美

11、国的军事实力,扩大了美国的政治影响。(3分)【解析】:(1)从当时欧洲局势、法西斯侵略的威胁和美国的国家利益等斋归纳背景。(2)从反法西斯战争、世界秩序、美国的实力与影响等方面简评影响。(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一九O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

12、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果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答案】:(1)评价: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

13、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2)历史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新文化运动兴起。【解析】:(1)根据材料,明确归纳钱玄同在辛亥革命前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肯定、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辩证评价。(2)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形势的变化及新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简要归纳其历史背景。2(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4)(16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座位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 ,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

14、之。(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4分)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 朕自临御

15、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尽天下大小事务,皆皆朕一身清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4分)【答案】:(1)字体:小篆。空缺的文字:皇帝。(2)经济措施:统一度量衡。意义: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事件:平定“三藩之乱”。影响:形成谨慎的执政风格。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4)共同点:专权;勤政。【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字体是小篆,空格中是皇帝二字。(2)理解材料一中“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的含义及这一措施的意义。(3)从时间上判断

16、历史事件,进一步指明其历史意义;从材料二康熙帝的话语中体会其执政风格。(4)抓住关键句“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等,简明扼要地归纳两个皇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3(2011年福建卷文综41C)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

17、生效力。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7分)【答案】:(1)主要指: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原因: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的民族意识。(2)综述: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解析】:(1)依据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拿破仑法典的治国原则,回答“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从民族意识的激发倒

18、推到拿破仑对外战争性质的变化。(2)从拿破仑法典的历史渊源、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综合其影响。4(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4B)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的最适合于他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

19、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莫里斯 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利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造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

20、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3)发展和完善: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解析】:(1)从材料一的关键句“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工业发展”等进行归纳。(2)结合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所有制变化、计划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来对应(1)问的

21、基本特征。(3)从材料三的关键句“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手段”归纳说明。(4)简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5(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2)(8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 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 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 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 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

22、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 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 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 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 1966年,领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 1968年,遇刺身亡。 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5分)【答案】:(1)发展变化:规模扩大,由地方发展到全国,由

23、争取社会权到扩大到争取政治权利。(3分)(2)作用:组织者和领导者;提出明确的目标;采取了非暴力直接行动的斗争方式,比较可行,能够为各阶层广泛接受;运动取得一定成果。(5分)【解析】:(1)从材料中提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运动规模和运动诉求的变化。(2)首先定性,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接着从目标确定、方式采用和斗争效果三方面简评其作用。二2010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44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

24、、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武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

25、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8分)(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7分)【答案】:(1)(8分)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任答两

26、点,4分)。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任答两点,4分)。(2)(7分)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任答两点,4分)。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3分)。【解析】:(1)根据二战结束后日本在政治上的实际情况指明背景,依据国际组织、国际惯例、实际控制权说明理由。(2)结合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说明原因、进行评价。2(2010年山东卷文综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图16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7、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答案】:(1)主要事件是:朝鲜战争。原因: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1)从美国19501980年军费开支变化图可以看出,在A阶段时间是在19501953年之间,这属于朝鲜战争时期。B阶段是出于7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由于美国陷入经济滞涨时期,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军费开支下降。(2)结合教材知识和图示提供的时间不难知

28、道,A阶段中美关系呈现出的特点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美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里,中美处于对抗状态;B阶段中美关系走向缓和,逐步走向正常化。3(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16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十六条 (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来往,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来往。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

29、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2分)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4分)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文,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袁明国际关系史(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2分)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2分)材料四

30、 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3)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2分)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4分)【答案】:(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评价: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的制裁侵略,维护和平。(2)背景:一战后和平主义盛

31、行;欧美政治需要。原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国都有“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3)实现宗旨:在联合国框架下,和平协商、共同发展、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维和行动等。【解析】:(1)从材料一中盟约规定的对付挑起战争国的集体敌视及经济处置可归纳其原则;结合材料一的“盟约”和材料二的“报告书”辩证评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实质上未能有效维护和平。(2)从思潮与现实需要答背景;从材料三“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文,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说明其隐患。(3)从材料四中的“鼓

32、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拓展回答实现宗旨的方式;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方针或原则回答贡献。4(2010年海南卷历史31)(8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材料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

33、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议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4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1)原因: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被用于准备战争;阻碍经济和贸易发展;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受到破坏和威胁;维护殖民统治,破坏独立。(4分)(2)主要原因:战后两极格局未被打破;美苏争霸;冷战思维占据主导地位。(4分)【解析】:(1)从“冷战”对于经济、生活

34、、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危害回答仇视的原因。(2)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及“冷战”思维角度答题。(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0年江苏卷历史25题选作题B题)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

35、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朝康熙

36、收复台湾的目的的理解。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经济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上保护沿海安全,稳定社会秩序。(2)此题考查的是对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措施和作用的理解。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答;作用:从政治上社会秩序,经济上贸易繁荣,人口、耕地增加。2(2010年海南卷历史32)(8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左宗棠在家书中道:“毙贼三千有余。阵斩贼多名,极为痛快。”筹办福州船政局之始,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

37、,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编自左宗棠全集等(1)根据材料,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4分)【答案】:(1)主要观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加强国防;海防、塞防并重;主张收复新疆。(4分)(2)主要历史功过:推进洋务运动;捍卫领土主权;镇压太平天国。(4分)【解析】:(1)从材料中的“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等关键句归纳。(2)从材料中的“与

38、太平军交战”、“筹办福州船政局”、“我退寸而寇进尺”进行简要浓缩概括。3(2010年福建卷文综41题选作题C题)【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

39、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摘自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6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9分)【答案】:(1)经济思想:提倡土布经济;反对剥削,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保持印度的乡村经济;鼓励人们互相帮助与合作。(2)进步性: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其非暴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抵抗英国

40、的经济侵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后来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局限性: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建设印度社会的构想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工业文明是疾病”、“土布经济充分关心人”、“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关键句进行简要概括。(2)从有利于印度的解放与发展角度看进步性;从对工业文明认识的片面性(材料二)和时代潮流角度看局限性。三2009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09天津文综历史13题)(16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

41、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2)依据材料一、

42、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分)【答案】:(1)直接原因: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

43、滇缅公路。(2)原因: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重大成果:发表开罗宣言。成果内容: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3)主要目的: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落实:创建联合国。(4)认识: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解析】:(1)材料一中能直接得出的原因就是英国的请求,但结合所学知识,在了解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面临的险恶环境,才能得出包围滇缅公路这条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生命线的原因。(2)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回顾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并联系材料一的内容不难得出。开罗宣言的内容属于基

44、础知识的记忆。(3)四国宣言鉴定于1943年,因此不仅要从他们的宗旨还要从当时来分析其签订的主要目的。(4)二战既然基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而胜利,那么当今世界对于所面临重大问题更应该团结、合作。2(2009年山东文综35题)(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最空上看到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

45、(2分)“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2分)(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2分)这一行动有何意义?(4分)【答案】:(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决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得分)。【解析】:(1)彩虹的寓意可以从彩虹的构成来认识,彩虹是七彩组成的,所以寓意应指二战中的合作,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实现和平。(2)考查了基本知识点“诺曼底登陆”及其意义(注意要结合当时欧洲

46、反法西斯的形势来认识)。3(2009海南历史31)20世界的战争与和平(8分)材料一 表3伊拉克战争大事记时间事件2003年1月22日欧盟轮值主席西米蒂斯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发动战争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发动全面战争2003年5月1日主要战事结束2003年12月13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被抓获2004年6月28日美国占领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2004年10月6日美国首席武器核查员迪费尔称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5年10月15日伊拉克新宪法通过全民公决2007年2月2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英国将从伊拉克撤军2009年2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未来18个月之内从伊

47、拉克撤离大部分美军据世界知识年鉴等材料二世界已经失衡。如果有人曾经怀疑美国的压倒性军事实力,伊拉克战争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美国人常常错误理解自身实力的性质,并且错误地由此推断未来仅仅讨论各国之间的军事不平衡将是误导的。事实表明,即使在这样的表面结构之下,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的“911事件“宛若划破夏夜星空的一道闪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变化的世界。 摘自约瑟夫奈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美国实力与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不同之处。(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界最后十年发生的标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三

48、个历史事件。(3分)【答案】:(1)不同:海湾战争因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而起,伊拉克战争是美、英等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而发动的;美国等进行海湾战争得到了联合国授权,伊拉克战争未得到联合国授权。(5分)(2)事件:如苏联解体、欧洲联盟成立、科索沃战争。(3分)【解析】:(1)从战争起因和是否有安理会授权角度比较两场战争的不同。(2)只要找出20世纪最后十年(19901999年)这一时段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即可。4(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4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

49、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

50、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9分)【答案】:(1)思想变化: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2)评析: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解析】:(1)从三段

51、材料中的“反对一切战争”、“建议美国加快研究”、“消除原子弹的威胁”等关键句简要概括。(2)从人类和平、人道主义等角度简要归纳科学与战争的关系(科学“用与不用”在战争方面)。(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09海南历史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8分)我国地兼二带,民糅五族,泱泱大风,匪假外求,天然资格,举世莫吾媲也。而论者乃或欲效颦美国,剖之为若干独立小邦,使各自为政。彼美国沿历史上已成之局,不得已而以此为过渡,我何歆焉?人方务合群小以为一大,我乃思剖一大以为群小,梦想倒颠,宁复过此若夫悲观者流谓共和政体万不能行于我国,至并以咎革命之非计,此其暗于事理,抑更甚焉。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

52、空言折人口也,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敝,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可致乎?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位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治态度的变化。(5分)(2)结合所学知识,对梁启超政治态度的变化加以评价。(3分)【答案】:(1)从反对以暴力推翻满清到承认以暴力推翻满清

53、的必要性;从反对共和制而力主君主立宪制到赞同共和制而怀疑君主立宪制。(5分)(2)民主共和逐渐成为时代潮流;梁启超顺应了时局和历史变化。(3分)【解析】:(1)主要从改造中国社会的方式和新的中国政体选择角度看变化(改良暴力;立宪共和)。(2)结合时代潮流及梁启超的应变进行简评。2(2009年福建文综41题C题)(15分)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

54、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材料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记录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6分)(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9分)【答案】:(1)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

55、人生活。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方面起了表率作用。孙中山: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观点二: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迫,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退休回归私人生活”和“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等归纳华盛顿辞职的原因;从材料中的“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清帝退

56、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等信息归纳孙中山辞职的原因。(2)评价历史人物注意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并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3(2009年江苏历史25题B部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

57、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林承节印度史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

58、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请回答:(1)搪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3分)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3分)【答案】:(1)变化:从合作到不合作。因素: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2)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要

59、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两句可归纳变化;从英国的殖民罪恶和甘地的认识角度看变化的因素。(2)主要从西方文明(工业文明)对印度的掠夺与破坏角度答题。(3)“非暴力”既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制约。关键之处是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历史人物。4(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44)(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

60、维埃俄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材料二 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竭力排挤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

61、书(1923年11月29日)(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7分)(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8分)【答案】:(1)认识不同:1922年通过中俄对比强调中俄地缘关系;1923年认为苏俄同情国民党,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相通,有必要联俄。(2)评析:为联俄联共提供依据;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定联系,但有本质区别;孙中山的观点有历史局限性。【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和材料二中的“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两个关键句进行理解、阐述。(2)应该看到这一观点有进步性(联俄的依据),也有局限性(有本质区别、

62、有认识上有局限)。【两年模拟】一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湖南省雅礼中学2011届高三八次月考文综)(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位死于纳粹之手的神父和墓志铭写道:“当纳粹要对付共产党时,我不是共产党,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犹太人时,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我时,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这位神父,为自己的冷漠,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材料二 希特勒要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把所有日耳曼人居住的地方都划归进来。希特勒幼稚且疯狂地认为“国界既由人们设定,也自然可以由人来更改。”“土地是为有力量占有它的人而存在的,所以不

63、能用和平的方法取得,一定要用拳头!”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文化根源请回答:(1)二战前哪些国家与这位神父犯了同样的错误,使局部战争最终演变为世界大战?(8分)(2)概述材料二体现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的言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7分)【答案】:(1)国家与错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英法主导的国联没有对其真正制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实施有限制裁,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西班牙内战爆发后,面对德意法西斯的干涉,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英法等国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观点:民族主义;领土要求

64、;武力扩张(3分)。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掠夺激起了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纳粹党势力迅速增强(4分)。【解析】:(1)神父的错误实际是英法美等国奉行的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答出19311939年绥靖政策的主要事例即可。(2)从材料二中的“日耳曼人”、“改国界”、“用拳头”等归纳其主要观点;结合希特勒上台前德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其背景。2(2011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读图并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目的。“贝尔福宣

65、言”(1917年)材料二 1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尽快结束,无论如何不得迟于1948年8月1日。2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本计划第三部分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应于委任统治国武装部队撤退完毕后两个月在巴勒斯坦成立,无论如何不得迟于1948年8月1日。引自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决议(1947年11月29日)请回答:(1)英国的“贝尔福宣言”实际上是英国实行的什么政策?(2分)一战后列强在此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与前者有何不同?(2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2)二战后关于中东地区又有何决定?(2分)该决定有何影响?(2分)(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支持犹太人立

66、国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案】:(1)“分而治之”政策;(2分)委任统治;(2分)更具隐蔽性;(2分)殖民统治。(2分)(2)决定: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2分)影响: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很快导致了巴勒斯坦战争。(2分)(3)原因:一战期间英国殖民势力衰退,企图以此加强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控制;二战后美苏排挤英国在此地区的势力,迫于压力英国支持犹太人立国。(3分)【解析】:(1)结合凡尔赛体系下的“委任统治”政策和材料中体现的“分而治之”政策,两者不同点在方式上,两者相同点在实质上。(2)根据材料二进一步明确联合国的分治决议,并引入巴勒斯坦战争的原因。(3

67、)从殖民势力变化及殖民争夺形势角度简析原因。(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1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三)(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克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

68、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出现的。”阅后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怎样分别评价克伦威尔的?(10分)(2)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分)评价克伦威尔的分歧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答案】:(1)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战斗的战士。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持否定态度。(10分)(2)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1分)评价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以及评论者的政治观念。(4分)【解析】:(1)材

69、料一突出“野心”、材料二突出“战士”、材料三突出“独裁”,由此引申即可。(2)主要问题是评价的方法问题;分歧反映了不同时期政治局面的不同及评价论者政治观念不同。2(湖南省雅礼中学2011届高三八次月考文综)(15分)【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胸怀智勇者,无所畏恐,轻捷地步向通往王座之路,明知险阻重重偏向上攀登;皇冠千斤重,他不予惦量,坚定又镇静,兴冲冲向头部压去,怡然自得,视之如桂冠歌德论拿破仑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此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

70、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请回答:(1)你认为拿破仑称帝就意味着法国恢复了大革命前的封建专制了吗?为什么?(6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将因此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9分)【答案】:(1)判断:没有(2分)。原因:拿破仑政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它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政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特别是拿破仑法典的颁布,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4分)。(2)理解:美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封建君主制度(4分)

71、。因素: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5分)。【解析】:(1)结合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政权性质及政策作用进行判断说理。(2)总统代指共和制(资产阶级民主制),王冠代指封建君主制。从个人、国情、形势、传统等多角度简要列举相关因素。二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宁夏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二模文综)(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道:英国可以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

72、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全球通史材料二 (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为了避免冒犯日本人,措词很谨慎。它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全球通史材料三 开罗宣言规定“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

73、,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开罗宣言 (1)结合材料一,田中认为必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的理由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6分)(2)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了强烈不满,其原因是什么?概述开罗宣言这一规定的意义。(9分)【答案】:(1)理由:满足日本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实质:把满蒙变成日本的殖民地。(6分)(2)原因:把满洲变成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满洲主权仍属于中国,与日本把满洲变成其殖民地的愿望相违背,损害了日本在满洲的既得利益。(6分)意义:开罗宣言成为中国收回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国际法依据。(3分)【解析】:(1)从日本的利益

74、需求角度找理由,揭穿其侵略掠夺的实质。(2)“报告”对中国的主权和日本的利益都有损害;从收复领土的法律依据角度看意义。2(海南省嘉积中学2010届高三上期质检二历史)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原因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端,势将决裂者,应将此事提交仲裁 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为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

75、宪章第一章第1条材料三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摘自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上述材料体现的共同宗旨是什么?(2分)(2)为何国际联盟没有能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扩张?(4分)(3)请你谈谈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2分)(4)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联和联合国存在什么相同的弱点?(2分)分析其原因。(3分)【答案】:(1)共同宗旨:反对战争,制止侵略。(2分)(2)原因:国际

76、联盟的“全体一致”的原则使其失去了制止侵略的可能性;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由于美国苏联等国未加入使国联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制约性。(3分)(3)作用:和平,合作,发展,稳定。(2分)(4)弱点: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没有起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3分)原因:一些大国为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3分)【解析】:(1)归纳国联与联合国的共同宗旨。 (2)从国联本身的缺陷(原则、政策、代表性)分析原因。(3)较易回答。 (4)作用有限,原因是大国的强权政治。(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河南省2010年示范高中五校联考文综)(15分)【中外

77、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的部下希望他担任“国王”。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

78、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材料三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示意图国会-立法法院-司法总统-行政联邦政府(1)根据材料一,指出瀛环志略推崇华盛顿的哪些主要成就?(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中所说的“阴谋”出现的主要原因。(3分)(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6分)【答案】:(1)主要方面:领导独立战争;创立选举之法;不传子孙,天下为公。(6分)(2)出现原因:华盛顿对北美独立的贡献,他的部下因此推举他做国王。(3分)(3)重要贡献: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和三权分立制;(2分)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79、维护民主制,完善了总统制;(2分)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坚决不当终身总统,为美国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2分)【解析】:(1)重点理解“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所包含的三个成就。(2)思路:贡献称王谋私利。(3)贡献: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否决制、任期有限制。2(宁夏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二模文综)(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易中天著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材料二 1885年,华盛顿纪念碑完工。建碑的188块砌石由国内外政府、团体和个

80、人捐赠。其中一块砌石上写道:“华盛顿,异人也。起事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尚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谓人杰矣哉!”这段文字是当时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所写 大国崛起解说词(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华盛顿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主要史实。(8分)(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华盛顿的,请概括指出(不得摘抄原文)。(7分)【答案】:(1)“有所为”:领导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主持制定美国宪法;担任美国首任总统,组建联邦政府。(4分)(答出2点即可得4分)“有

81、所不为”:独立战争结束后,主动交出军权;拒绝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4分)(答出2点即可得4分)(2)华盛顿谋求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的意义相当于中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和曹操刘备的武装割据;华盛顿不肯称王、不搞世袭制,实行民主选举,具有“天下为公”的精神。(7分)【解析】:(1)“有所为”指华盛顿的主要历史贡献;“有所不为”是指华盛顿不贪权、不恋权。(2)主要从意义和精神角度评价,简要概括指出即可。【一年原创】(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前)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

82、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摘自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一战后初期)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请同答:(1)在材料一、二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4分)(2)结合材料二及相关史实概括说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国

83、家是怎样“制止俄国”的。(3分)(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二战结束后丘吉尔的态度又发生怎样的变化?(4分)(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古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2分)【答案】:(1)材料一中称沙俄为“魔王”,是由于沙俄侵略抄张,在争夺亚洲等地区是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材料之中称苏联为“魔王”是由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本质区别。(4分)(2)英法美日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分)支持苏俄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1分)扶植德国对抗苏俄。(1分)(3)援助苏联并与苏联合作结成同盟,共同反法西斯。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与苏联等国签署联合国家

84、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召开雅尔塔等会议,协调反法西斯行动;军事上与苏联配合打败法西斯。二战结束后,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苏反共演说,主张遏制苏联。(4分)(4)外交政策的调整始终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转移。(2分)【解析】:(1)结合两则材料的时间判断,材料一突出英俄的利益冲突,材料二突出英俄的制度矛盾。(2)“一战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及二战前的“祸水东引”。(3)二战中英俄合作打击法西斯,二战后英国主张遏制苏联。(4)历史上的重要准则之一:外交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2(8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

85、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能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当他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后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材料三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他在颁奖

86、典礼上说:“我坚信,假如我们希望逃过自我毁灭的下场,我们集体良知和安全保障体系内就不该允许核武器存在。”“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彻底确保不会有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巴拉迪还强调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监督和平利用核能方面扮演的角色,即确保核材料仅被用于发电、医疗、研究等方面。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爱因斯坦对制造和使用核武器的主张。(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及其意义。(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核问题的认识。(2分)【答案】:(1)主张:研制核武器作为预防法西斯核战争的手段;反对把核武器作为大规模杀人武器。(2分)(2)目的:反对核战争,打破

87、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2分)意义:增强了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2分)(3)核武器依然严重威胁世界和平;要和平利用核能造福人类;防止核扩散。(2分)(写出2点即可)【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应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宁可当个修表匠”进行引申。(2)从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角度答目的;从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角度答意义。(3)核能技术对人类是“造福”还是“造罪”,关键在于为什么而用,怎样利用。(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

88、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为什么尊崇孔子,抬高孔子的地位?(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89、追求。(3分)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2分)【答案】:(1)主要政治观点:主张维护周“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4分)(2)原因: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3分)(3)人品特点:渴求知识;追求美德(中庸);尊敬老师,并不盲从。(3分)相似观点:两人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2分)【解析】:(1)突出材料一中的“仁”(德)、“礼”(道)两个重要方面。(2)从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的作用角度回答。(3)从材料三中的“求知识”、“更爱真理”、“中庸”等关键词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追求,易找出相似点“中庸”。2【选修4中外

90、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引自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材料二 (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请回答:(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

91、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4分)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2分)(2)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9分)【答案】:(1)评价:材料一认为甘地在运动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材料二认为甘地对“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起了很大作用”。(4分)差异:材料一对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2分)(2)可能的原因:作者受到时代的局限:前者写于1983年,当时“文革”的左倾错误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后者完成于1994年,经历了思想解放运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较为客观、公正。(3分)作者的史观不同:前者是以阶级斗争史观为指导思想,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更关注

92、甘地的阶级局限性;后者开始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思想,将甘地放在印度的文明演进史中加以考察,因而给予较为肯定的评价。(3分)作者掌握与依据的史料不同:因为史料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有差异。(3分)【解析】:(1)从材料一的“两面性”和材料二的“很在作用”中归纳评价并引出差异。(2)言之有理即可,但应包括时代不同、史观不同、资料不同等要点。【考点预测】纵观2009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专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三个考点为主要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形式为非选择题。在2012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对第一次世

93、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纵观2009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一选修专题,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亚洲觉醒”的先驱、杰出的科学家四个考点为主要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形式为非选择题。在2012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对东西方的先哲、无产阶级革命家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高考母题】(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地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

94、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说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材料二: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遣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 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摘自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1947年)请回答: (1)克里孟梭说威尔逊“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指的是威尔逊的什么行为?英国和法国

95、为什么要抵制美国的“十四点”计划?(4分)(2)杜鲁门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提出他的这些主张的?他的这番讲话表明美国外交政策有什么特点?(6分)【答案】:(1)行为:美国总统威尔逊打着和平旗号,实质上和劳合乔治一样想控制欧洲。原因: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的事务。(4分) (2)国际环境: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强大,建立了雅尔塔体系。特点:公开干涉其它国家内政,与苏联进行全球范围的对抗。(6分)【解析】:(1)透过“十四点和平计划”的表面现象看实质;从国家利益冲突角度分析原因。(2)题中的环境即雅尔塔体系建立的背景;最大特点美苏两极对抗。2(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观察

96、下列两图,判断他们反映了哪两场战争?(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场战争发生的原因。(9分)对你有何重要启示?(4分) 一科威特老人在欢呼解放 美国士兵在巴格达街头巡逻【答案】:图一反映的是海湾战争,图二反映的是伊拉克战争。(2分)原因:(1)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一直存在争端;两极格局解体后,这一矛盾开始凸显出来,导致地区冲突加剧;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干扰世界和平与发展。(2)“911事件后,美国把萨达姆定为反恐的主要名单;美国想推翻萨达姆政权,进而控制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企图形成美国主宰世界的单极格局,确保其全球利益。(9分)启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97、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一心一意谋发展。(4分)【解析】:(1)准确判断两场战争。(2)对海湾战争,主要从伊科两国矛盾、地区冲突、大国强权等角度答原因;对伊拉克战争,主要从反恐诱因、美国全球利益解放答原因。(3)主要答出世界格局总趋势及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即可。(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

98、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悼念文章布满各地大小报章。有个叫卢绍稷的人,发表了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请回答:(1)材料一中,领奖者为什么强调“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4分)(2)孙中山、华盛顿被并称为“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3)甘地和孙中山领导各自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结果,给你相同的启示是什么?(2分)【答案】:(1)原因: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他组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

99、民统治,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印度的民族解放事业。(2)共同原因:都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都缔造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相同的启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要赢得民族独立、社会进步,首先要推翻帝国主义统治;因为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实现斗争的最终目标。【解析】:(1)主要原因是强调甘地的历史地位与历史贡献。(2)从二人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性质出发,两人都有领导革命、建立共和国的共同历史贡献。(3)从社会性质及阶级局限性出发回答启示。2(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尽管毛泽东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

100、。”邓小平1980年8月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材料二 毛泽东的“错误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比如说,大跃进是不正确的。这个错误不仅仅是毛主席一个人的,我们这些人脑子都发热了。完全违背客观规律,企图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要受损失。但大跃进本身的主要责任还是毛主席的。一九六二年,毛主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自我批评。但毕竟对这些教训总结不够,导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引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6页阅后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做出了哪些巨

101、大努力?(8分)【答案】:(1)贡献: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4分)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我国历史的第二次巨变。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分)(2)努力:1960年冬,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75年,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实质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3分)1977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领导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的伟大决策。(3分)提出“一国两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思想主张,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是党的历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2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