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947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四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两次鸦片战争1、2、3、4、5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兴起6、7、8、9、10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11社会生活的变迁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37年6月,某报发表文章称,假如设在广州的领事得以立足,“那么一俟机遇来临,如碰上革命或事态逐渐变迁,它就能抓住时机,一举而推开中华帝国的大门。”这里的“机遇”是指后来发生的()A.清政府废除闭关锁国政策B.清政府派林则徐严禁鸦片C.清政府坚决反对中英贸易D.广州三元里抗英解析: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2、时间信息“1837年”,处于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文章观点的本质是要求寻找机会打开中国的市场,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因此,答案为B。2.(2013济南二模)南京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不必再按旧例由公行承办,“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事实上宣告了清朝政府()A.废除了公行贸易制度B.开始与西方平等外交C.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D.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解析:A“旧例”指闭关锁国政策下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贸易,中外贸易由“广州十三行”管理。依据材料可知,原来的公行贸易制度废除了。B项错误,南京条约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3.三元里人民发出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

3、告示,“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即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曾经将尔诛灭,因大洋各属国,求我皇上准其通商,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容尔狗邦通商交易。”对这一文件的看法正确的有()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辅助资料反映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绪带有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主要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A.B.C.D.解析:C本题考查了1840年开始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元里人民抗英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组织的反抗外国侵略者规模较大的一次斗争,真实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国人民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据此,本题中说法正确。据材料“英夷”“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求我皇上”

4、“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等,判断说法正确。材料无体现,排除。4.(2013台州统考)“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解析:A由材料时间可知该外交规定颁布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要求中外平等,中国外交人员要对英方人员以礼相待,否则要从严惩办,与鸦片战争前“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外交

5、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传统外交体制的解体。5.(2013舟山模拟)魏源记述鸦片战争说,奕山等人率军抵粤后歧视残害当地人民,“粤民久不平。而英人初不杀粤民,所获乡勇皆释还,或间攻土匪,禁劫掠,以结民心。故虽有擒斩敌人之赏格,无一应命。当洋兵攻城,居民多从壁上观。”魏源的话突出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政府已经失去民心支持B.国内社会矛盾极其尖锐C.民众并不了解世界形势D.人们的民族观念、国家意识淡薄解析:D本题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探究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从材料看,中国民众对中英两国的战事非常麻木,说明中国民众的民族观念、国家意识淡薄。故选D。6.“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

6、易,唯凭通事(及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得”,此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些新现象()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出现买办阶级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外贸易状况有所改善A.B.C.D.解析: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根据题干“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通事(及买办)”分析,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2013深圳调研)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以你的理解,这些最初的工厂大多从事()A.冶金采矿业B.纺织服装业C.农产品加工D.机械制造业解析:C鸦片战争后很长时间里,西方殖民者的资本输出服务于商品输出,所开设的工厂主要服务于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8.(2013吉林联考)著名学者费孝

7、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解析:A材料反映了通商口岸繁荣了城市经济,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导致其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改变了其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A项正确,B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9.(2013浙江名校联考)下图中的第一个下降期说明了()A.中国农产品

8、商品化程度较低B.晚清时期中国经济大衰退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D.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加剧解析:C“第一个下降期”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可排除D项。透过近代中国工业品批发物价指数的下降,实质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工业的生产、销售状况。选项A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史实。10.(2013株洲一模)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解析:C对比两个饼状图可知,

9、商办企业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但数量却较多,说明其规模较小,同时外资企业资金雄厚,规模大,而洋务企业(即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资金较雄厚,且数量少,说明其规模大,同时后两者对民族企业都形成竞争与排挤。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不符合史实,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产生于1927年之后。11.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解析: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魏源认为西

10、方先进技术是“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这是中国人观念上的重大变化,即由“鄙夷”到“师夷”,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因此选B。12.(2013黑龙江联考)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解析:C材料反映婚姻习俗的变化,而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A、D两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B项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7分,14题25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11、题: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议和、和谈)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既变(鸦片战争)以后,则不独以夷攻夷,并当以夷款夷,国初俄罗斯争黑龙江地,构兵连年,圣祖(康熙帝)命荷兰寄书俄罗斯,而献城归地。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魏氏源论驭夷,其曰:“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万不可行。独“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为得之。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材料三(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中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在这个国家里,占主

12、导的仍然是旧式制度。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康熙帝迫使沙俄“献城归地”的措施。(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冯桂芬思想与魏源思想的关系。(9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10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命荷兰寄书俄罗斯”及所学知识回答措施。第(2)问据“以夷款夷,以夷款夷。万不可行。独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为得之”“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不更善之善者哉?”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答案:(1)提出在黑

13、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4分)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4分)(2)冯桂芬否定了魏源“以夷攻夷,以夷款夷”的思想,在肯定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同时,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最初渊源。(9分)(3)一方面,这一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另一方面,该思想并没有突破“器物”的限制,仍然坚持旧式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因此不可能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10分)14.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在经济与文明方面的变化成为近年来历史研究的焦点

1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有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简

15、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原因。(7分)(3)据两次鸦片战争及影响分析,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农业文明之间是怎样“相互渗透和关联”的? (12分)解析:本题考查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1)问,从材料信息“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归纳答案要点。第(2)问,回顾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影响回答即可。第(3)问,渗透从列强侵略的方式和中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解答,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关联主要从中国农业文明为西方工业文明提供原料和市场进行解答。答案:(1)变化:棉纱和棉布进口增加;土特产品出口减少;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6分)(2)原因: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等特权,开放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允许外国人到内地通商,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7分)(3)相互渗透和关联: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6分)使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