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213KB ,
资源ID:6192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92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1.春战国时期,儒家把“亲亲父为首”和“尊尊君为首”作为“法治”的两大基本原则,韩非子认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这反映了儒法两家A. 法家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 都重视宗法伦理对社会秩序的作用C. 争论的焦点是治国理政的理念D. 在思想观念上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答案】B【解析】【详解】儒家把“亲亲父为首”和“尊尊君为首”作为“法治”的两大基本原则,韩非子认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材料表明儒

2、家和法家都认为宗法人伦关系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故选B;儒家和法家都注重宗法人伦关系,无法体现法家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家和法家的争论,排除C;材料信息也没有涉及儒家和法家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排除D。2.董仲舒认为:“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与材料观点相符的主张是A. 天人感应B. 君权神授C. 三纲五常D. 外儒内法【答案】D【解析】【详解】“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体现儒家思想,“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体现法家思想,“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体现了外儒内法的治国主张,故选D;材料信息与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无关,

3、排除A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3.姜夔牍书谱行书曰:“尝夷考魏、晋行书,自有一体,与草书不同。大率变真,以便于挥运而已,草出于章,行出于真,虽曰行书,各有定体,纵复晋代诸贤,亦苦不相远。”材料主要阐述了行书的特点是A. 笔画详备,形体严整B. 气势雄壮,意境深远C. 规范标准D. 工整与活泼兼具【答案】D【解析】【详解】“行出于真,虽曰行书,各有定体”说明具有工整的特点,“草出于章”表明行书具有活泼的特点,故选D;AC是楷书的特点,B是草书的特点,三者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行出于真,虽曰行

4、书,各有定体”“草出于章”,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4.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宋人普遍认为“指南针之所指,即阳气之所在,”立论依据更多转向地理方位的坐标系统一一中国古人认为地是平的、大小有限。近代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受其影响,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对由此可以得出A. 中国古代科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B. 科学技术在交流中得到发展C. 中国的古代科技发明知识含量低D.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才得以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受近代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影响,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说明科学技术在交流中得到发展,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5、排除;C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中国学者受到英国科学技术的影响,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近代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受其影响,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5.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贵州省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下列属于王阳明主张的是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C.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之所发便是意,知善知恶是良知”D. “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

6、得一番,即一番清明。”【答案】C【解析】【详解】“心之所发便是意,知善知恶是良知”符合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故选C;A体现朱熹的格物致知,B体现的是朱熹的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是陆九渊的思想,排除A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属于王阳明主张”,联系所学王阳明的思想分析解答。6.宋之后,儒士阶层参与民间社会治理的方式多样,比如北宋神宗时期陕西蓝田吕氏兄弟根据儒家礼制并参照民间习俗制定吕氏乡约,以劝善规过、互助互济为主要内容,成为乡民行为守则和自治规范。材料表明A. 宋代儒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 宋代儒学开始成为官方正统哲学C. 宋代儒学主导基层民间治理D. 宋代儒学发展出现了大众化、民间化

7、的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儒士阶层参与民间社会治理,陕西蓝田吕氏兄弟根据儒家礼制并参照民间习俗制定吕氏乡约,说明宋代儒学发展逐渐大众化、民间化,故选D;材料反映宋代儒学对民间管理的影响,无法体现宋代儒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宋代儒学的“主导”作用,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儒士阶层参与民间社会治理”“根据儒家礼制并参照民间习俗制定吕氏乡约”,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7.日知录序言中曰:“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东吴顾炎武。”

8、关于自序说法错误的是A. 反映了顾炎武谦虚谨慎的扎实治学精神B. 顾炎武反对治学中的沽名钓誉现象C. 体现了顾炎武的社会责任感D. 他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顾炎武的哲学思想,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他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D符合题意,故选D;“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体现了顾炎武谦虚谨慎的扎实治学精神,“以正后之君子”表明顾炎武反对治学中的沽名钓誉现象,体现了顾炎武倡导务实学风和社会责任感,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8.关于马镫(见如图)传入欧洲所起的作用,美国的罗伯特

9、KG坦普尔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书中描述:“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手安然地坐在马上,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中国人发明了马镫,并赐予我们一个骑士制度的时代。”关于马镫的说法正确的是A. 马镫加速了欧洲封建化的进程B. 马镫的价值超过了四大发明C. 马镫的发明比造纸术要早D. 马镫的发明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人发明了马镫,马镫传入欧洲后,中世纪欧洲的军队便稳稳地坐在了马鞍上,他们可以在马鞍上举起宝剑向下猛砍,也可以在马鞍上移动躲闪,促进了欧洲马具的改进和骑兵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四大发明,无法体现马镫的价值超过了四大发明,排除B;材料没有

10、涉及中国人发明马镫的时间,无法说明马镫的发明比造纸术要早,排除C;材料反映马镫的发明对欧洲的影响,没有涉及对中国的影响,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人发明了马镫,并赐予我们一个骑士制度的时代”,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9.鸦片战争前,经世致用主要是以赋税、盐政、漕运、河工为大端。鸦片战争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这种现象说明A. 中国人彻底改变了“天朝上国”的心态B. 经世致用具有新时代内容和特质C. 中国开始全面对西方进行全面学习D. 到近代经世致用仍未跳出传统经世致用范畴【答案】B【解析】【详解】鸦片战争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

11、目,说明经世致用拥有了新的时代内容,故选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天朝上国”,且A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A;C项中“全面学习”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鸦片战争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可知,近代经世致用跳出了传统经世致用范畴,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鸦片战争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分析解答。10.“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定,时适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一万数千计。,以上书,一曰拒和,二曰迁都,三日变法。”关于材料所述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产物B. 是甲午战败刺激的产物C.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D. 引发了士人深

12、刻的反思【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公车上书,标志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维新变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C符合题意,故选C;公车上书是甲午战败刺激的产物,反映了士人深刻的反思,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产物,ABD是对公车上书的正确认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时适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以上书”,联系所学公车上书的史实分析解答。11.光绪庚子(1900年)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如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等,尤描写社会百态而能道其形相者。“小说家者流,自昔未尝为重于国也,而一变为以谴责社会为能事。”材料表明A. 谴责小说反映了时代观

13、念的变化B. 知识分子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 清末谴责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顶峰D. 谴责小说成为宣传改良与革命的有力武器【答案】A【解析】【详解】光绪庚子(1900年)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一变为以谴责社会为能事”,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工具,清政府更加腐败、反动,谴责小说谴责社会,说明反映了时代观念的变化,故选A;B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变为以谴责社会为能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2.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赞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庆祝协约国胜利大会上提出

14、“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认识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这说明A. 国民革命的时机日益成熟B. 新文化运动发展到新阶段C. 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不断壮大D. 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想主流【答案】C【解析】【详解】李大钊赞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蔡元培北京大学提出“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说明马克思主义被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不断壮大,故选C;1924年国民革命开始,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无法体现新文化运动发展到新阶段,排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3.1926年11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国民党人邓演达在与广州记者谈话中提及:“仅有军事胜利靠不住

15、,必须同时得到政治上的胜利,必须设法使农民起来参加革命。因此国民党要加紧工作,宣传民众,到农村去打定农民运动的基础。”材料表明A. 国民政府一直坚持贯彻三大政策B. 农民成为了国民革命的主力军C. 国民党党内也有对国情的正确认识D. 国共两党农民问题上没有分歧【答案】C【解析】【详解】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国民党人邓演达指出“仅有军事胜利靠不住,必须同时得到政治上的胜利,必须设法使农民起来参加革命”,可知邓演达认识到在中国这个农业国中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说明国民党党内也有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故选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三大政策信息,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共产党在农民问题上的

16、看法,无法体现国共两党在农民问题上没有分歧,排除D。14.1922年以前,孙中山的“中华民族观”是一种以同化为基础的一元一体的,一种大汉族主义的民族观。1923年以后,变成了一种以平等为基础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观”即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的融合。这种变化根源于A. 共产国际的影响B. 孙中山的个人进步C. 中国共产党的影响D. 反帝反封建任务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1922年以前孙中山的民族观属于旧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1923年以后变成以平等为基础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观”,体现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这主要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决定的,故选D;ABC都不属于上述

17、变化的根本原因,排除。15.在国庆十周年展览的38部影片中,18部故事片冰上姊妹、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创造了一种能够反映我们伟大时代的新风格,并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电影的高潮,被称为是“难忘的1959年”。与材料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 “一化三改”B. “三个面向”C. “双百方针”D. “二为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的繁荣,材料正是文艺繁荣的表现,故选C;“一化三改”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与文艺的繁荣无关,排除A;1983年邓小平提出 “三个面向”,“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提出,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8、。16.“文革”后,邓小平一重新出来工作,就提出反对“两个凡是”,鲜明地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和改革开放开篇之作。材料表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突破口是A.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B.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C. 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D. 经济路线的拨乱反正【答案】A【解析】【详解】“文革”后,邓小平一重新出来工作,就提出反对“两个凡是”,又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解放了思想,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和改革开放开篇之作,说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突破口,故

19、选A;材料反映的是思想领域,BCD不符合题意,排除。17.柏拉图指出,“在雅典由于过分民主,尊重权威已经在群众中消失了,没有一个人学会如何服从”。他强调不管政府的形式怎样,道理都是一样的:哪里掌握最高权力的一个人把明智的判断和自制力结合起来,哪里你就可以看到出现与法律相配合的最好的政治制度。从中可以得出A. 柏拉图倡导理性合法的民主B. 柏拉图赞成雅典的民主政治C. 雅典人民得到了绝对的自由D. 柏拉图认为道德沦丧推残了雅典的民主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哪里掌握最高权力的一个人把明智的判断和自制力结合起来,哪里你就可以看到出现与法律相配合的最好的政治制度”可知,柏拉图主张理性、法制,

20、反对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故选A;材料强调理性、法制,反对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相信尘世是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反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种种乌托邦计划中的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这些都并非来源于古代,而是来源于基督教。”这一观点认为文艺复兴A. 传承近代文化,追求现世幸福B. 摒弃神学信仰,主张以人为本C. 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D. 立足宗教传统,建立理性王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文艺复兴相信尘世是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反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种种乌托邦计划中的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

21、这些都并非来源于古代,而是来源于基督教”表明文艺复兴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故答案为C项。A项,文艺复兴“来源于基督教”,但基督教不是近代文化,所以文艺复兴不是“传承近代文化”,排除;B项,摒弃神学信仰,与材料中“而是来源于基督教”不符,排除;D项,启蒙运动提出建立理性王国,与设问中“文艺复兴”不符,排除。【点睛】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19.“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行

22、的修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宗教斗争即利益之争 体现了德国人信仰缺乏表达了资产阶级的不满 体现了德国人强烈的独立意识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神父的口袋最深”反映了宗教斗争即反对罗马教会经济掠夺的利益之争,“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对罗马教会的不满,也体现了德国人要求摆脱罗马教会控制的强烈的独立意识,正确,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德国人对罗马教会的不满,并非德国人反对宗教信仰,排除,故排除ABD。20.李卜克内西评价说,1859年某生物学著作的出版“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这本著作A

23、. 引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B. 使科学从宗教中独立出来C.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科学支撑D. 对西方思想界产生深刻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说明物种起源对西方思想界产生深刻影响,故选D;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间分别是1640年、1775年、1789年,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使科学从宗教中独立出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1.1750年到1871年英国人口分布如表是英国人口分布表,由此可知,

24、上述现象A. 体现了工业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B. 是奴隶贸易造成的结果C. 导致英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D. 与圈地运动没有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由英国人口分布表看出,1750年到1871年英国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农村人口,结合所学可知,1765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材料说明工业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故选A;奴隶贸易主要是把黑奴运送到美洲,与英国人口分布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B;材料信息与工人运动发展没有多大关系,排除C;材料中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圈地运动存在直接关系,排除D。22.格列佛游记出版于1726年,是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创作的游记体讽

25、刺小说。第一卷中,描写最高的职位要通过跳绳来决定,而不是一人的能力品德来决定。第二卷中,描写英国一系列的事件“只不过一系列的阴谋、叛乱、谋杀和清洗而已。”这些描述A. 表达了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批判和不满B. 是浪漫主义文学特有的表达手法C. 反映了崛起中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D. 批判英国封建制度的落后与腐朽【答案】A【解析】【详解】格列佛游记描写最高的职位要通过跳绳来决定,而不是一人的能力品德来决定,英国一系列的事件“只不过一系列的阴谋、叛乱、谋杀和清洗而已。”这是作者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批判和不满,故选A;浪漫主义文学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

26、的追求,B不符合题意,排除;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而格列佛游记出版于1726年,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688年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23.因遭受超剂量辐射而产生超自然能力的超级英雄,是二战后美国漫画的热门题材,其著名形象有绿巨人,神奇四侠等。这反映了A. 美国的法治不够健全B. 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C.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反思D. 经济全球化下的多元视角【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遭受超剂量辐射而产生超自然能力”可知,二战后美国漫画深受二战期间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反思,故选C;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

27、息无法体现二战后美国漫画的多元视角,排除D。24.1991年1月4日,新加坡内阁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共同价值观的白皮书,共同价值观共有五条,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1996则宣称:“亚洲价值是普遍的价值,欧洲价值是欧洲的价值”。材料表明A. 儒学思想是亚洲思想文化的核心B. 亚洲文化自信与亚洲价值得以彰显C. 人类的价值观都带有普世性质D. 亚洲国家联合抵制欧洲价值观【答案】B【解析】【详解】“亚洲价值是普遍的价值,欧洲价值是欧洲的价值”说明亚洲价值观不同于欧洲,体现了亚洲文化自信与亚洲价值得以彰显,故选B;材料没

28、有涉及儒家思想,排除A;“亚洲价值是普遍的价值,欧洲价值是欧洲的价值”说明亚洲价值观不同于欧洲,不能体现人类的价值观的普世性质,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亚洲国家联合”,也不能体现“抵制欧洲的价值观”,排除D。第卷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代是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儒家与中国政治结盟的开端。孔孟虽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形态,但这些观念并没有真正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得到落实。到了汉代,随着大一统局面的稳定,叔孙通制订朝仪,使刘邦感受到了作为君主的威仪和贵盛,认识到儒学作为君主专制维护工具的重要性,从而扩大了儒学在汉初的影响;与此同时,儒家经典系统也在进行有机的调整,在“受命

29、”“改制”等观念的影响下,儒家的经典特别是春秋被儒生塑造为“为汉制法”。汉武帝之后,董仲舒以儒学为主体和内核,杂糅各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为原理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试图以儒家的观念来改变汉初以来奉行的黄老道学,提出“独尊儒术”来确立儒家思想主导性,以“五经博士”来取代秦以来的成分复杂的博士制度。这样,经典与现实政治之间的依赖关系被重构。干春松:董仲舒与儒家思想的转折材料二 文化的生命力往往依托于经典,因为经典中的知识内涵构成了文化的重要基因。宋代新儒学不仅对先秦儒学作出了“创新转化”,重建了儒家信仰,更重建了儒家“新经典”。朱熹的思想在13世纪后便已传入东亚周边各国,从而使原本属于地

30、方性知识的“四书学”在东亚世界获得了普遍性意义,成为东亚儒学的重要思想财富。改革开放之后,宋明理学也开始得到客观评价与进一步重视。吴震宋代新儒学:思想与经典的重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代儒家是如何与政治结盟的?(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儒学进行创新发展的表现。并概括宋明理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有何积极影响?【答案】(1)叔孙通定朝仪;儒家经典作品被改造;董仲舒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汉武帝重用儒生参政(重用儒生);太学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设置太学)。(2)创新发展:儒释道三教合一;将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将儒学进行哲学化、思辨化;朱熹对论语孟子

31、和大学中庸通加注释;建构起了四书系统(四书章句集注)积极影响:宋明理学作为官方哲学,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凸显人性尊严、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整个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影响发挥重要作用。【解析】【详解】(1)根据“叔孙通制订朝仪”得出叔孙通定朝仪;根据“儒家经典系统也在进行有机的调整”得出儒家经典作品被改造;根据“董仲舒以儒学为主体和内核,以阴阳五行学为原理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得出董仲舒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根据“五经博士”得出太学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根据所学,还可从汉武帝重用儒

32、生参政的角度回答。(2)创新发展: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新儒学融合了释道思想、将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将儒学进行哲学化、思辨化;根据“重建了儒家新经典”得出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建构起了四书系统。积极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宋明理学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朱熹的思想在13世纪后便已传入东亚周边各国成为东亚儒学的重要思想财富”得出对整个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影响发挥重要作用。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清政府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后,中国文化断绝了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一切联系,开始成为封闭的文化系统。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成为“近代

33、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近代文化逐步从鸦片战争后的有限开放,到洋务运动扩大开放最后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面开放。近代以前,中国只存在一种文化,即中国的本土文化。伴随着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自由、民权、平等、社会契约等思想打破了传统思想观念的一统天下,新的科学体系也初步建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多元化的历史进程。现代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就是民主与科学,而近代以前中国的文化只有民本思想而无民主思想;只有“格致之学”,而无科学。真正将民主与科学作为现代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的,是新青年以及因新青年的创刊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摘自新青年

34、创刊与中国近代文化的走向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向青年提出了六条要求,其中第四条即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他号召中国青年要有世界知识,进而推动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开放;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如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心理学、地理学、史学、文学、美学、语言、文字、艺术、科技、医学、教育,以及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湖、学说、观念、理论,都先后传入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将民主与科学作为现代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的,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因此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近代文化走向的必然产物,同时又对中国近代文化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35、。摘自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文化的走向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关于新文化运动所持的观点,并对此加以解读。【答案】(1)走向趋势: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2)观点: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近代文化走向的必然产物,同时又对中国近代文化走向产生重要影响。解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救亡探索。开明的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发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思想进行辛亥革命;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在中国不断涌现,中国思想文化

36、不断打破传统,走向开放化、多元化;新报刊、新知识分子群体也得到较快发展,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专制与愚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并使近代文化具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注:答案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结合近代历史背景阐述新文化运动的诞生,二阐述新文化运动诞生后在文化及历史发展的影响。【解析】【详解】(1)走向趋势:根据“中国文化断绝了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一切联系,开始成为封闭的文化系统。最后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面开放”得出从封闭到开放,根据“近代以前,中国只存

37、在一种文化,即中国的本土文化。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多元化的历史进程”得出从一元到多元,根据“近代以前中国的文化只有民本思想而无民主思想真正将民主与科学作为现代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得出从传统到现代。(2)观点:根据“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近代文化走向的必然产物,同时又对中国近代文化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得出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近代文化走向的必然产物,同时又对中国近代文化走向产生重要影响。解读:结合所学,可从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亡道路的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说明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近代文化走向的必然产物。可从推动了中国文化从传统

38、向现代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并使近代文化具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文化走向产生重要影响。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685年,6位“国王的数学家”耶稣会士入华,掀起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新高潮。据法国耶稣会士汉学家荣振华统计,15521800年间在华的耶稣会士975人中,有168名法国人,他们在传教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成绩斐然。安菲特利特号法国商船于16991700年间首航中国成功。中法关系史,特别是中法文化交流史的发展,在欧洲于1718世纪催生了一股强大的“中国热”风潮。摘编自耿昇中法早期关系史柏朗嘉宾与鲁布鲁克出使蒙元帝国材料二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首

39、次为中国人介绍了一点关于法国的地理、人种、习俗等,首创了中国文学中的“法国原型”。王韬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国史著作法国志略,该书介绍了法国的政治、军事、教育、宗教等历史和现状,对法国大革命作出完全否定的认识。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对法国历史由简单介绍转到了一定的研究性质上,由少数外交官的行为,变为大多数具有救亡理想的知识分子的群体行为,成为了进行思想斗争的武器之一。宣传介绍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法国大革命史(包括启蒙思想)。革命派极力宣扬法国大革命及思想,改良派研究法国大革命,更主要集中于研究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从中寻找政治理论依据。摘编自雷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法关系研究材料三 1964

40、年中法两国正式建交,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引发文化交流的高潮;1999年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周”;2000年2001年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季”;2004年10月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2006年至今,持续举办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活动(包括“法语活动节”、“中法环境月”及“创新法国”等),单2015年活动便辐射中国大陆20余个城市开展,包含十大门类一百种项目的展览与演出,规模浩大。摘编自王青文化外交视阔下中外文化年活动的价值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1718世纪“中国热”风潮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知识分子学习法国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

4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加强中法文化交流的意义。【答案】(1)背景:法国传教士积极推动;启蒙运动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中法之间经济交流的影响。(2)影响: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近代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3)意义:推动了中法政治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中法贸易的稳定发展;有助于建设文化共同体。【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耶稣会士入华,掀起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新高潮”得出法国传教士积极推动;根据“在欧洲于1718世纪催生了一股强大的中国热风潮”得出启蒙运动对儒家文化的推崇;根据“安菲特利特号法国商船于16991700年间首航中国成功”“特别是中法文化交流史的发展”得出中法之间经济交流的影响。(2)影响:根据“革命派极力宣扬法国大革命及思想,改良派研究法国大革命,更主要集中于研究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从中寻找政治理论依据”得出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近代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根据“成为了进行思想斗争的武器之一”得出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3)意义: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可从推动中法政治关系发展、中法贸易发展、建设文化共同体等角度分析总结。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