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887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7.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2)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中古时期具有田园色彩的士大夫的典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出仕,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他具有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是独树一帜的,对后世文人的影响甚深。知人论世 知人论事: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其理想难以化为现实。直到二十九岁他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芝麻小官,济世的宏志

2、无法施展。到三十九岁时,其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转向躬耕自给自劳自娱以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此后,他又为彭泽令,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了归田之路。1、居家读书时期(29岁前)2、三仕三隐时期(29岁至41岁)3、彻底归隐时期(41至62岁)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

3、陶渊明 叁壹 写作背景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问题探究 1.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2.诗人如何体现悲戚?提示: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诗歌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问题探究 有人说隐居后的陶渊明已经找到他心中的桃花源,不复苦恼和忧愁,这首诗中却流露出痛苦和矛盾,这是为什么?陶渊明为官十三年,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危机,决心归隐田园,不再出仕。但隐居后的陶渊明,表面上过得安逸、恬淡,却始终未曾忘记现实,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与壮志未酬的苦恼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的诗作看似悠然平淡,却包含焦灼与悲愤之情。这首诗就展示了他的这种痛苦,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矛盾不安的心境。课堂小结 The TIMES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