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849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汉沽六中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 下图表示细胞和人体生存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B. 人体有多个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C. 内环境稳态即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D. 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需经过内环境才能进入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实现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少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

2、系统等的参与,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组成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详解】A、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也就是细胞外液,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人体有多个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正确;C、内环境稳态即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D、看图可知: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必须经过内环境才能进入细胞,D正确。故选C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明显下降B.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C. 有三种以上的生理系

3、统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D.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答案】C【解析】【分析】1、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2、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详解】A、人体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但由于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从而使血浆pH保持稳定,A错误;B、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发生在人体消化道中,细胞内也存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即细胞内蛋白质的水解),两者都没在内环境中,B错误;C、直接参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为:呼吸系统、消化

4、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C正确;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理解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3.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等成分B. 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C. 神经调节与乙无关D. 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内环境三血浆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组织液中,成为组织液,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毛细血管中,成为血浆,因此二者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只通过毛

5、细淋巴管渗透到淋巴中,而淋巴不能渗透到组织液中,可以判断出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详解】A、甲种含有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B、甲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因此乙(组织液)成分更近似淋巴,B正确;C、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组织液(乙)中,C错误;D、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乙),D错误。故选B。4.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生活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B. 内环境与外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C. 缓冲物质H2CO3/NaHCO3对血液中pH的调节需要肺和肾脏的参与D. “血

6、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证明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具体表现是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不同的细胞生活的场所不同,场所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B正确;

7、C、缓冲物质H2CO3/NaHCO3对血液中pH的调节需要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参与,需要肺和肾脏的参与,C正确;D、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能证明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A。【点睛】5. 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描述是( )A. 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C. 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D. 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应机体的

8、健康状况,但都有一个正常范围,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医学化验是高度精确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误差”无关。【详解】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B正确;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C正确;D、医学化验是高度精确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误差”无关,D错误。故选D。【点睛】6. 下列内环境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内

9、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常处于相对平衡状态C. 内环境的稳态要靠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答案】D【解析】【分析】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细胞外液组成;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常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10、,而不是恒定不变,B正确;C、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要靠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正确;D、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D错误。故选D【点睛】7.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分别是( )A. 脊髓、反射弧B. 反射弧、脊髓C. 神经元、反射弧D. 反射弧、反射弧【答案】C【解析】【分析】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

11、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详解】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C正确故选C。8. 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B. 它们对于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C. 它们都由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组成D. 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2、【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A正确;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B正确;C、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不包含传入神经,C错误;D、人体安静时,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D正确。故选C。9. 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3、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不是大脑皮层。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组织最集中的部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等。所以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正确;B、大脑皮层没有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它们都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错误;C、反射是实现机体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正确;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的调节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故选B。10. 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B. 条件

14、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C. 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D.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详解】A、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A正确;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B正确;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C正确;D、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可以由脊髓来控制完成,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参与,非条件反射没有。11. 如图表示铁钉戳

15、入皮肤后引起肌肉收缩的反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图中的B. 处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C. 铁钉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单向传递的D. 图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都会导致反射不能完成【答案】A【解析】【分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详解】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中的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不能构成反射弧,A错误;B、是神经中枢,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B正

16、确;C、由于突触的存在,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正确;D、图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都会导致反射不能形成,D正确。故选A。12.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B. 幼儿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称为“呆小症”C.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则其膝跳反射无法完成D.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其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3、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促进

17、新陈代谢(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4、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详解】A、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A正确;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B正确;C、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C错误;D、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不能口服,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且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

18、的作用,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功能;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识记神经中枢的组成及各中枢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 -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答案】A【解析】考查神经元间兴奋传导知识。-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

19、神经递质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不能传导,肌肉松弛;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神经递质不能及时分解,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僵直。14.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冲动的传导:2、钠、钾离子的跨膜转运:【详解】ABD、静息状态时,的膜外浓度大于膜内,的浓度膜内大于膜外,由于细胞膜对具有通透性,外流,使得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

20、细胞膜对的通透性增大,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使得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正是由于细胞膜内外、的不均匀分布,兴奋才能沿神经纤维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ABD正确;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在突触部位只能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C错误。故选C。15. 下图表示反射弧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效应器,是感受器B. 刺激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 兴奋在处的传递是单向的D. 剪断后刺激处,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射【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根据上存在的神经节判断,表示感受器,表示传入神经,表示突触结构,表示传出神经,表示效应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

21、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是感受器,是效应器,A错误;神经纤维膜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变为外负内正,刺激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B错误;表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正确;剪断后刺激处,能引起的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叫发生反射,D错误。【点睛】关键:根据上存在的神经节判断反射弧中传入神经,进而确定反射弧的其他组成结构。其次要注意反射的发生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完成。16.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递质存在于突

22、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2.当神经纤维膜受到刺激时,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详解】A、图示兴奋由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引起其兴奋或抑制,A正确;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引起其兴奋或抑制,B正确;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

23、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不可能由突触后膜释放,作用于前膜,C错误;D、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其特点是双向、速度快,D正确。故选C。17. 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以下生理活动在突触上不会发生的是()A. 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 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 ATP的合成和水解D. 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和特点的考查,梳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的具体过程,分析该过程中发生的生理活动,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24、详解】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是胞吐,存在膜的融合与转化过程,A不符合题意;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变化,相应的离子通道发生开放或关闭,B不符合题意;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消耗能量,存在ATP的水解和合成过程,C不符合题意;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因此存在信号分子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机理和单向性,对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的准确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8. 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e为感受器B. 痛觉感觉中枢

25、位于乙方框处C. 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 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缩手反射不会存在【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甲为大脑皮层,乙为脊髓,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详解】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A错误;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即乙方框处,痛觉

26、感觉中枢位于大脑,即甲方框处,B错误;C、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正确;D、M和N受损,影响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但不会影响由脊髓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其缩手反射仍会发生,D错误。故选C。19. 下列关于人体各级神经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与人体血糖平衡和水盐平衡调节相关B. 脑干受撞击严重损伤后可能导致呼吸骤停C. 醉酒后走路不稳与小脑功能紊乱相关D. 排尿反射必须经过大脑皮层和脊髓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答案】D【解析】【分析】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大脑皮层有学习和记忆能力,但

27、不是人脑特有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有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中。【详解】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A正确;B、脑干有呼吸中枢,脑干受撞击严重损伤后可能导致呼吸骤停,B正确;C、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喝醉酒的人走路不稳,酒精麻痹人的小脑,C正确;D、排尿反射属于脊髓控制的低级反射,并不是所有的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协调,成年人的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D错误。故选D。【点睛】20.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

28、的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刺会不自主的收缩,而打针时却可以不收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A. 针刺产生痛觉和打针时不收缩都属于反射活动B. 若支配手指传出神经受损则针刺时没有感觉C. 手指碰到针刺时先感觉痛疼之后才完成收缩D. 打针时不收缩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针刺产生痛觉,感觉在大脑皮层,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A错误;B、若仅仅是支配手指的传出神经受损,针刺可以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不能运动,B错误;C、手指碰到针刺时先收缩,后感觉痛疼,因为感觉传到大脑皮层需经过更多的突触,时间长,C错误;D、打针时不收缩反映了大脑皮层的高级运动中枢可以控制脊

29、髓的低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A选项,关键能理清反射的概念,能掌握判断某活动是否属于反射的方法,总结如下:凡不经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反应(如肌肉收缩)不可称为“反射”。刺激反射弧中间某个部位,虽然也能引起效应器作出一定的反应,但不能称作反射。21. 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功能有关的现象是A. 膝跳反射B. 针刺皮肤产生痛觉C. 被护士针刺手指取血时不缩手D. 受寒冷剌激不由自主地打寒颤【答案】C【解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功能是指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膝跳反射和受寒冷剌激不由自主地打寒颤均为非条件反射,它们的神经中枢均在脊髓,都不能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

30、调节功能,A、D错误;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因此针刺皮肤产生痛觉不能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功能,B错误;被护士针刺手指取血时不缩手,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调控,C正确。22. 某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谈话和看懂文字,则病人受伤的言语区是( )A. S区B. W区C. H区D. V区【答案】A【解析】【分析】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不会讲话,不能说话,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详解】A、S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不能说话,A正确;B、W区是书写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不能写字

31、,B错误;C、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听不懂别人讲话,C错误;D、V区是视觉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不能阅读,D错误。故选A。【点睛】23. 某人因交通事故导致表达性失语症,即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意思,他很有可能使大脑皮层的哪个语言区受伤?( )A. H区B. S区C. V区D. W区【答案】B【解析】【分析】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不会讲话,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详解】A、患者能听懂别人说话,说明听觉性言语区(H区)正常,A错误;B、患者不会讲话

32、,说明运动性言语区(S区)受损,B正确;C、患者能看懂文字,说明视觉性言语区(V区)正常,C错误;D、患者只是不会讲话,并非不能书写,故书写性言语区(W区)正常,D错误。故选B。24. 人类大脑皮层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 )A. 运动中枢B. 视觉中枢C. 语言中枢D. 听觉中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是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选C。【点睛】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

33、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25. 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B. 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C. 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D.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详解】A、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

34、能分泌胰高血糖素,A正确;B、降血糖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升血糖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B正确;C、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细胞内,C错误;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都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D正确。故选C。26. 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 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 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兴奋性会增强D. 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答案

35、】D【解析】【分析】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详解】A、若切除垂体,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产热减少,A正确;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该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小鼠的耗氧量会增加,B正确;C、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故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加,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故切除垂体后,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让代谢恢复正常,D错误。故选D。27.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有

36、关叙述错误的是A. X表示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B. 若手术切除Z,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减少C.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脑的发育D. Y表示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答案】B【解析】【详解】据图分析可知,X表示下丘脑,是体温、水盐、血糖调节中枢,A正确;若手术切除Z,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对于X、Y器官的抑制作用减弱,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增加,B错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脑的发育,患呆小症,导致智力低下,身材矮小,C正确;Y表示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图,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甲状

37、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图中X是下丘脑,Y是垂体,Z是甲状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据此答题。28. 人的下丘脑受损,影响不大的是( )A. 内分泌活动的协调B. 体温恒定的维持C. 躯体运动的精确D. 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调节的枢纽,A错误;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调节中枢,B错误;C、躯体运动的精确性与脊髓和大脑皮层有关,而与下丘脑无关,C正确;D、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D错误。故选C。29. 下面是与促胰液

38、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 与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胰腺是否可以分泌胰液B. 与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C.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创新是成功的关键【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实验:1、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

39、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2、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详解】A、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A错误;B、与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因变量为胰液是否分泌,因此对照实验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B正确;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D、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D正确。故选A。【点

40、睛】30.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1、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其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

41、肌肉或腺体组成):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4、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详解】A、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不能口服,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且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正确;B、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B错误;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D、胰腺受反射弧传

42、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故选B。【点睛】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31. 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A_,B_,C_,D_。(2)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调节作用。【答案】 (1). 细胞内液 (2). 组织液 (3). 血浆 (4). 淋巴 (5). 内环境【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是细胞内液,B是组织液,C是血浆,D是淋巴。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1)

43、据分析可知:A是细胞内液,B是组织液,C是血浆,D是淋巴。(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调节作用。【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物质交换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2. 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

44、缩手反射属于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3)图丙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答案】 (1). 感受器 (2). d (3). 胞体膜或树突膜 (4). 非条件 (5). a、c、d、e【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其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b表示传出神经、a表示效应器。2、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

45、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3、丙图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A)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B)是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2)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三个神经元,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

46、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3)丙图中由于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所以为神经中枢。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b点,发生兴奋的点有a、c、d、e。【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3. 图1是某反射相关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m、n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分析回答:(1)图2表示的结

47、构称为_,兴奋在其中的传递方向可表示为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2)图3中,如果人体内激素水平升高,则耗氧量将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填“m”或“n”)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二者关系表现为_作用。【答案】 (1). 突触 (2). AB (3). 增加 (4). m (5). 协同【解析】【分析】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2、反射弧中至少包括传入和传出神经元

48、,一个神经元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而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传递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图1中,根据e处有神经节,a为效应器,b为传出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突触,e为传入神经,f为感受器。图3中表示的结构为突触,图3中,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为甲状腺激素。【详解】(1)图2表示的结构称为突触,A是突触小体,B是下一个神经元,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在其中的传递方向可表示为AB。(2)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故如果人体内激素甲状腺

49、激素水平升高,则耗氧量将增加。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m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都增加,共同增强代谢活动,增加产热,这两种激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34. “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面对如此“倒春寒”,大诗人白居易是用“吃”“喝”来御寒的,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你打算如何度过寒冬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寒冷的户外,低温会刺激冷觉感受器,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变为_,电位变化

50、产生神经冲动,该神经冲动在机体内的传导方向是_(填“单”或“双”)向的。(2)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_增加,该激素作用于_细胞,使其分泌相应的激素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刺激_,使其释放胰高血糖素,从而升高血糖。【答案】 (1). 正电位 (2). 单 (3).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 垂体 (5). 胰岛A细胞【解析】【分析】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2、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

51、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3、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1)寒冷时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由静息时的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从而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入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冷觉,该传导方向是单向的。(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其作用于垂体细胞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正常人在隆冬季节的血糖浓度是80120mg/dL,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刺激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