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四江苏地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012江苏省南通如皋中学一检)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读图能力。我国南方水资源比北方多很多,人口也比北方多,耕地比北方少。第2题,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
2、和北方地区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年降水量大,北方少,两地年降水总量差异大。答案1.C2.B(2013江苏省姜堰市期中)读江苏省铁路规划图,完成34题。3江苏省正在按照“北上渤海,南下上海,贯通沿海”的方案建设沿海铁路,其中的线路包括()。A B C D4修建淮安扬州镇江铁路的主要目的是()。A有利于改善江苏生态环境B减缓宁启铁路运输的压力C展现江苏先进的科学技术D加快苏南、苏北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解析第3题,贯通沿海的铁路线建设为。第4题,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快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答案3.D4.D(2011南师大附中冲刺卷)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
3、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A2级 B3级 C4级 D5级6根据中心地理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扬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苏州市是上海都市圈的经济中心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D宁波市比德清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解析第5题,看准图中圈不难看出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等级应该是三级。第6题,要求选择不正确很容易得出苏州市不是上海都市圈的经济中心。答案5.B6.B(2013扬大附中)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由“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变的战略发展方向。据此完成78题。7广东、江苏、山东建设“效益东部”已具备的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A资
4、源丰富,三类产业并重发展B人口密集,劳动力成本高C技术先进,区域经济实力雄厚D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8建设“效益东部”适宜采取的举措有()。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输入劳力,降低劳动工资成本改革工艺,加大资源开采力度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包括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以及发展中更好的提高效益的举措。答案7.C8.A(2011江苏1516)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910题。年份项目2000年2010年全省总人口(人)74 382 80
5、9786 559 903人口比例(%)苏南33.7141.38苏中23.1220.80苏北43.1737.829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10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江苏省的人口数量
6、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第9题,通过比较表中数值可知,占全省人口比例变化最大的是苏南,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故A项错误,B项正确;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有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原因,又包括人口迁移导致的人口数量增减,故C、D两项都排除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是错误的。第10题,读三角形坐标系图,比较2000年和2010年人口结构可得如下结论:114岁人口比重减少,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故两项正确。答案9.B10.B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 200万千瓦,占中国风能资源近1/1
7、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回答1112题。11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12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A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B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C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D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解析第11题,风能发电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不污染环境,风电等新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轻大气污染,缓解温室效应。第12题,主要是对江苏能源资源以及能源消费状况的考查。答案11
8、.AC12.BD(2013江苏无锡市期中)下表为“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部分)统计表”(摘自江苏改革开放30年统计资料简编),读表回答1314题。项目单位数值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 553.69(2000年)突破3万(2008年)进出口总额亿美元456.38(2000年)3 922.68(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137.34(2005年)121.80(2007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亿元21.87(2000年)183.4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 595(2000年)7 357(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 800(2000年)18 680(2008年)年末城镇
9、登记失业率%3.2(2007年)3.25(2008年)人口出生率9.08(2000年)9.34(2008年)人口死亡率6.52(2000年)7.04(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56(2000年)2.30(2008年)13.江苏经济、社会的变化主要有()。A人口增长转为“高高低”模式B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加快C城镇人口就业压力逐步缓解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1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江苏对外贸易的积极措施有()。A扩大资源出口,增加外汇收入B积极培育品牌,开拓国际市场C加大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档次D实施降价销售,切实拉动内需解析第13题,江苏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已经是低低低模式,根
10、据图中数据,二氧化硫排放减少,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大幅增加,表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再对比农民和城镇收入数据,可以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第14题,主要靠培育品牌,提升产品档次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对外贸易。答案13.BD14.BC三、综合题(共40分)15(2012南京学情调研)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比较两地气候的差异。(6分)地地气候特征形成原因(2)、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_,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4分)(3)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_特征
11、,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4分)(4)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_。(6分)解析(1)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2)位于东非高原上,是热带草原带,由于地势高,改变了水热状况产生的。是刚果盆地属热带雨林带。(3)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说明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整体性特征。(4)地位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是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答案(1)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全年温和湿润形成原因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2)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地形(3)整体性由赤道向两极(4)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或夏季水热条件好、水热组合好
12、(须从水分、热量两方面回答)16江苏地域范围虽小,但内部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图1为江苏地形图,图2为江苏省部分城市与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0分)(l)大体上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简述江苏在气候、水文方面的南北差异。(6分)(2)与苏北地区相比,苏南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试分析其原因。(6分)(3)为了促进江苏经济的均衡发展,目前苏南产业正在向苏北地区转移。简述苏北地区承接这种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带来的影响。(8分)解析(1)属于基础内容。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是南北方的分界线,气候、水文方面的南北差异明显。(2)苏南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3)苏北地区有政策优惠,廉价的劳动力,地价便宜,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带来的有利影响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回答,不利影响从对环境、生态造成压力回答。答案(1)气候:一月均温,南方0 ,北方800 mm,北方800 mm(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水文:南方水量大,无结冰期;北方水量较小,有结冰期。(2)受上海辐射作用强;工农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3)有利条件:地价、劳力价格低;政策优惠;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影响:扩大就业;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基础建设;加重资源、环境压力。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