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填涂在相应位置。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高考作文当引领阅读高考作文命题除具有评定与选拔
2、的功能,还具有引导功能,通常表现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仅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关注社会问题,也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做题”上,并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读书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因此,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充分起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就语文学习而言,仅仅学习课本中有限的文章远远不够。著名作家叶圣陶早就讲过,课本选的文章不过是一些例子。语文学习当然不能只学这些例子,而必须大量阅读。教育学中常常讲到“情感教育”,但很少说清怎样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真正的情感教育是接受人类高
3、尚的情感,将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这肯定要依赖阅读达成。 大量阅读是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是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精神世界的。学生的写作应该反映自己的成长经历,描绘自己心中日益扩大的、新奇的世界。而写作的过程又是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与古今杰出人物对话的过程,也就是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扩大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应该主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历史、哲学,而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阅读时的独特感受与思考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得饱含意蕴。 读书让人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让人懂得世界与人类的真善美,让人获得精神的自由。同时,读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
4、能力。法国学者拉孔布维斯曼在语文的未来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中指出:“一个新的历史情形对我们而言首先就像一篇待解读的文本。”“世界与一篇文本全无二致,它们都是表达意愿与语法规则及类型的结合,需要经过繁复的程序进行重构。世界有待于我们去阅读,而读者正是通过阅读世界逐步建构自身的。”这就是说,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知识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获得智慧,阅读本身就是解构世界的预演。书是阅读的对象,人们通过读书而获得阅读的能力。“世界”也是阅读的对象,需要人们去阅读它、理解它、把握它。人通过读书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包括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判断与欣赏的能力,由此也获得了“阅读世界”的能力。 高考作文
5、命题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读书风尚。近年来,中央一直倡导全民阅读。高考作文命题取材名著,会有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名著。很多家长为了了解孩子阅读名著的情况,自己也会阅读名著,与孩子交流阅读体会和看法,由此在家庭中形成阅读氛围。如果每个家庭都有藏书、有交流,孩子与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名著,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整个社会就离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不远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考作文命题具有引导功能,不仅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还应该充分起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B.语文学习不应当只学习课本上
6、所选的“例子”,还应当大量阅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C.阅读的价值主要并不在于丰富知识、获得智慧,主要在于让人精神世界充实丰盈,让人懂得真善美,让人获得精神的自由。D.读书能够培养人的多种能力,包括阅读的能力、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和判断与欣赏的能力,直至认识世界的能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一开头就从高考作文命题的引导功能谈起,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扩展开去,引出本文“高考作文当引领阅读”的论点。B.本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集中笔力谈阅读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说明高考作文应当引领学生阅
7、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C.本文第四自然段引用法国学者拉孔布维斯曼的话,是为了证明该段开头“读书让人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这个分论点。D.本文第五自然段进一步拓展论证,将高考作文命题的作用由学生推及家长,推及家庭,推及社会,逐层扩展,一直推及到影响整个社会的高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3分)A.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陷入“题海”,沉迷于做题而忽略了读书,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命题对阅读的引领作用就是一种解决的办法。B.语文学习的对象绝不能仅限于教材,应当通过教材中的例子,举一反三,大量阅读,从而懂得世界与人类的真善美,获得精神的自由。C.高考作文命题应当着眼于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
8、书,引领学生通过对文、史、哲等社科书籍的大量阅读丰富和扩大自己的精神世界。D.由于中央对全民阅读的一直倡导,再加上高考作文命题对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我们的社会就快要建成书香社会和学习型社会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图一游学目的统计 图二我国参与游学用户规模【注】2018年至2020年为预测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二:“我国现有K12阶段(即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约1.8亿,游学、夏今营参与比例预计在5%左右,近1000万人次。预计三年内,参与比例有望超过10%,前景广阔。”携程旅游日前发布的2017-20
9、18年度中国游学旅行报告)称,“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热衷去国外参加游学、营地类旅游,2018年预计规模达到100万人次,收入超过300亿元。”报告还指出,“游学业务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同时,价格更亲民的国内游学的增长率是出境游的2倍以上,达到120%,人均团费在4200元左右。“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游学,孩子的游学年龄都向低龄化发展。”携程游学平台负责人张洁说,“用户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用户初次体验海外游学平均年龄在12.1岁,初次体验国内游学平均年龄在8.8岁,相比2015-2016年度分别下降0.8岁和1.2岁。(摘编自暑期游学,如何游学兼得人民日报2018年8月11日
10、)材料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些项目游而不学,只在普通旅游产品上打上“游学”标签,价格立即水涨船高;一些项目走“奢华路线”,吃大餐,住豪华酒店,甚至安排奢侈购物,完全复制成人游“套路”;一些项目以体验名校、提高外语能力为幌子,实际上就是带孩子转转校园、跟外国人聊聊天;一些组织机构资质堪忧,项目设计粗糙,隐含安全风险各种项目良莠不齐,游学乱象令人担忧。而家长即便感觉“被坑”,也很难维权。其实,游学的目的在于增长见识、提升素质,精髓在于“浸入式”体验风土人情、吸收文化养分。真正的游学应该包含多元教育元素,有专业课程设置、教学任务或研究课题,而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欧美国家成熟的营地教育传统
11、、研修游学机制,目光聚焦于帮助孩子打开眼界、提高素质,而非钻进钱眼里。(摘编自莫忘海外游学的“初心与远方”“新华网”2018年8月8日)材料四:当下的研学旅行发源于古时的游学。春秋时期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14年,杏坛讲学,修订六经;唐代李白年轻时便走出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古人通过学习与游历的融合,增长见识、锻造坚韧意志、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正如严复所说:“大抵少年能以旅游观览山水名胜为乐,乃极佳事。因此中不但怡神遗目,且能增进许多阅历学问,激发多少志气,更无论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研学旅行的概念最早于2013年由国务院提出,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
12、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研学旅行首次由多部门联合发文落实推进。研学旅行是指由学校根据区城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目前,我国研学旅行尚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度已逐年升温。(摘编自研学旅行:孩子“走出去”,知识“记下来”,“人民网”2018年8月10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游学目的统计”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游学的目的主要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外语语言能力、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等。B.
13、从“我国参与游学用户规模”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从2016年到2020年,不论是游学用户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呈上升趋势。C.从携程旅游的统计看,游学活动呈现以下特点:增长速度快、国内游学增长率高于出境游、游学年龄较往年有降低的趋势。D.从材料三反映的现状来看,目前的游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价格高昂重“游”不重“学”、组织机构的资质不过关等。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携程旅游所说的“前景广阔”是指游学等项目能带来经济效益,这种较强的诱惑力无疑会给游学项目的开发、研究提供动力。B.造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游学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些组织者或旅游机构的做法与游学应
14、有的形式大相径庭。C.2013年国务院提出与古人游学有某种相似性的研学旅行概念,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学校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D.政府发出文件对研学旅行的形式提出了建议,指明了方向,但只有完善与研学旅行相应的配套机制才能保障研学的目的和实质。6.阅读以上四则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就如何规范游学谈谈你的建议。(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张照片李全三合村的李老头家的一张照片被人炒到了两万,但李老头死活都不肯出售。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再也坐不住了。因为那一张照片是我拍的,而且差点因为它连工作都没有了。三年前,三合村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水。我是市里某报的一
15、名记者,第一现场当然离不开我的身影。那天,又一次洪峰即将到来,抗洪子弟兵刚把村里的老百姓转移走,正准备撤离时,就见洪水里有一个人影,我和几个子弟兵什么都没有说,就跳下水去救那个人。等子弟兵把那个人救起来一看,大家都吃了一惊,这人却是本县的县委刘书记。刘书记指了指远处说:“里面还有一个老人,赶紧营救他。”几个子弟兵一听村里还有人,马上让另外两个子弟兵把刘书记送走,他们去救人,可刘书记死活不肯走,说:“我也去。”几个子弟兵有些为难了,怎么能让刘书记再次冒险呢?刘书记有些不快,又说:“快,不能再等了,如果洪峰到来之前,我们不能把他救出来,我们怎么对得起我们的农民兄弟?再说,我对那里的路熟悉,我带路,
16、会事半功倍。”刘书记这样一说,大家再没办法阻止他,只好让他随着大家的船开往村里。我凭着职业的敏感,知道这才是新闻,赶紧把相机紧紧拿在手里,随时把最好的镜头拍下来。被困在村里的人就是李老头,为了家里的一头猪,死活不走。见我们来让他撤走,他就破口大骂起来:“你们这些混蛋,大水快来了,还回来干什么?”李老头的这句话,让我非常地反感。我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他,他却这样对待我们。刘书记没理睬李老头的骂声,跳下水一把抓住李老头,几个子弟兵见状也跟着跳下水,一起把李老头拉上了船,我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个镜头。等船只到安全地方,李老头居然问我刚才的照片拍得怎么样。我正在气头,淡淡地告诉他要相信我的技艺,可李老
17、头不相信,非要看看照片。我只好把相机取下来,把刚刚拍的那些一张张地给他看了。他似乎还有些不满意,问道:“这是什么照片?我要的是纸质照片。”我解释说:“这是数码相机,根本用不着去洗。”李老头还是不相信,问道:“这么宝贵的照片怎么不洗出来?”傍晚,我要回城里把照片和稿子交给报社,刚上车,李老头跑了过来,非要缠着我一起进城,我有些不情愿,可他说:“李记者,如果你不让我跟着你去,那说明你拍的照片是假的。”这个李老头真难缠,我哭笑不得,就随他吧。一到城里,李老头非要我带他去洗照片的地方把那张照片洗出来,给他一张。我想,反正顺路,又花不了几块钱,便答应了他的要求。洗好照片后,李老头拿着照片看得跳了起来,说
18、了谢谢,转身便不见了踪影。我正想如何摆脱他,这正是一个机会。待我回到报社里发照片时,才发现那张照片找不到了,便回到洗照片的地方,那个洗照片的小伙红着脸告诉我,李老头叫他把这张照片从我的相机里删除,我才想起,在我把相机给那个洗照片的小伙子时,报社领导打电话来,我到外面接电话去了。结果,县委书记勇救农民的事,只是文字报道,不见照片。报社领导很是生气,不相信一个名记者会做出这样的事,马上把我调到校对室做校对工作直到现在。因此,我对李老头也耿耿于怀。如今,刘书记刚调到省里任职,他却趁机把这张照片炒高价出售。第二天,我就驱车来到了三合村,在村长的带领下,好不容易在村东头找到李老头。他老多了,却一眼就认出
19、了我,大声喊道:“哎呀,李记者,多年不见了,你是越来越年轻了。”李老头的话,让我非常生气,马上质问他:“你为什么让洗照片的小伙子把我照片删了?现在又要炒这张照片?”李老头叹了一口气,说:“李记者,其实其实,你在报纸上把照片登出来,大家看后都会忘掉,时间一久,大家都会忘记那件事,我把照片保存到现在炒作,只是让大家都记住他们,因为因为他们都是我的恩人。”我想说点儿什么,可感觉到语言竟是那么苍白无力。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写李老头家的一张照片被人炒到了两万,但他死活都不肯出售,这样写为读者留下了悬念,使小说更有吸引力。B.县委刘书记在小说
20、中着墨不多,但小说通过他的言行,将一个心系百姓、不顾个人安危的基层干部形象表现得非常到位。C.文中写到在又一次洪峰来临之际,李老头却“为了家里的一头猪,死活不走”,这样安排情节是为了突出李老头的自私自利。D.“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线索人物,小说的所有情节都和“我”有关,“我”是主要事件的亲历者。8.小说中的李老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 小说以“一张照片”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 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
21、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人有小过,尝为拚覆之。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徒尚未归疮痍尚来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帝曰:“然。”因顾蹇义等曰:“朕待卿等以至诚,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岂果朝无阙政,天下太平
22、耶?”诸臣惭谢。 宣宗之初即位也,阁中惟士奇、荣、溥三人。荣疏闿果毅,遏事敢为,然颇通馈遗,边将岁时致良马,帝颇知之,以问士奇。士奇力言:“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介意。”帝笑曰:“荣尝短卿及原吉,卿乃为之地耶?” 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帝意乃解。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 宣宗崩,英宗即位,方九龄。军国大政关白太皇太后。太后推心任士奇、荣、溥三人,有事遣中使诣阁谘议,然后裁决。三人者亦自信,侃侃行行意。士奇既耄,子稷傲狠,尝侵暴杀人。言官交章劾稷。朝议不即加法,封其状示士奇。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士奇感泣,忧不能起。九年三
23、月卒,年八十、赠太师,谥文贞。 (节选自明史杨士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B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C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D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11.下列
24、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D崩,也称作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杨士奇器度宽宏,不计较小事。广东布政使徐奇拿岭南土特产赠送给朝臣,名单中没有杨士奇,皇帝询问此事,杨士奇予以解释,没把此事放在心上。B杨士奇忠言直谏,不从众歌功颂德。对有人称颂天下太平一事,杨士奇独抒
25、己见,皇帝同意他的看法,并拿其他大臣与其进行对比,众臣为此感到惭愧。C杨士奇历任阁臣,深受朝廷信任。杨士奇在宣宗、英宗两朝与杨荣、杨溥同任阁臣,三人一直非常和睦,英宗年幼,三人同心协力处理朝政。D杨士奇因儿子犯罪,深感忧虑。他的儿子曾经犯下杀人的罪行,朝廷没有治罪,后来又有人揭发其子许多不法之事,杨士奇为此非常忧虑。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 (5分)(2)士奇日:“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帝意乃解。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5分)(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共9分) 秋波
26、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这是陆游国难当头被任命担任军中要务时所作。当时有利的形势和军中威武的生活,让他触景生情写下此词。高兴亭:地处南宋抗金前线,正对长安南山。灞桥、曲江均为长安著名景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篇二句描绘了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幅有声有色的雄浑画面。B.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词人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感慨,角声之哀、歌声之悲,都是词人当时内心忧
27、郁哀愁的再现。C.词人借景抒情,角声、烽火为下文登高酹酒抒发诗兴提供了一个意境开阔的背景,同时为全词奠定雄浑、激昂的感情基调。D.这首词紧扣“望”字,词人登高望远,借所见所闻写出内心所感,既有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又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情调。15.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两阕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_ ,_ ,_ ?(沁园春长沙)(2)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 ,_ 。(烛之武退秦师)(3)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
28、的句子:_ ,_ !(荆轲刺秦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机器人也要记上一功。疫情的爆发,让医疗机构和医卫工作者上紧了发条,也促使更多医疗机构引入机器人,以_一部分人力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对很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而言,这是一次_的实战,也是一次对研发和制造能力的考验。这一次,中国企业拿出了硬实力。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疫情_的背后,是中国智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城,正大力进行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逐步从工业制造领域_到了智
29、能服务领域。从地面运输到航空探测、从家庭娱乐到医疗救灾,中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全面覆盖。在医疗领域,机器人的应用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测温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产品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 当然,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的大显身手,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春天”就要来了,疫情退去之时,才是机器人企业面对常态化长久考验的开始。17.依次填入文中模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分担始料未及防治渗透B.分流始料未及防治延伸C.分流突如其来防控渗透D.分担突如其来防控延伸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得益于5G网络的支持,以康复
30、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同样风头正劲。B.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同样风头正劲,这得益于5G网络的支持。C.正是5G网络的支持使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同样风头正劲。D.得益于5G网络的支持,同样风头正劲的是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19.文中画模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正大力推动产业化进程和机器人科技研发。B.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优先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正大力进行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C.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优先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城,正大力推动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31、。D.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正大力进行产业化进程和机器人科技研发。20.阅读下面文字,用4个关键词概括“自媒体”的特点,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 (5分)在像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这样,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
32、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但是,有的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说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部分民间写手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从而降低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21.请根据图表及材料内容,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我国公民基本科学素质调查统计表20012003200520072010201520181.44%1.98%1.60%2.25%3.27%6.20%8.47%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公
33、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还是呈_。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0%。目前这一发展态势为_奠定了基础。科学素质既是_,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乃至地区的公众科学素质水平,既构成了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也决定了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说:“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材料二:保尔柯察金曾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34、,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材料三:习近平曾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该怎样度过一生呢?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答案一、(一)答案:1.C;2.C;3.D解析:1.C项错误在于“阅读的价值主要并不在于丰富知识、获得智慧”的说法,原文是“不仅在于”,此项却说成了“主要并不在于”。2.C项错误在于引用法国学者的话,是为了证明“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知识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获得智慧,阅读本身就是解构世界的预演”的论点。3.D项错误在于“高考作文命题
35、对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犯了扩大化的毛病,根据文本,应为“高考作文命题对整个社会读书风尚的影响”。(二)答案:4.B; 5.C6.国家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行政干预,不能把游学完全推给市场;用法律手段规范游学的各个环节,让参与游学的各方做到有法可依;游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要丰富和充实游学的具体内容, 不能只立足于“钱,而忽略了游与学的结合;家长不能盲目跟风, 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认真考察游学机构的资质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4.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中“不论是游学用户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呈上升趋势的表述不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2016年到2017年的游学用户增长速度有所下降。5.本
36、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C项中“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学校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的说法于文无据。6.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四则材料的具体内容,再联系题目的要求去概括。材料一是关于游学目的、游学规模的调查,材料二介绍了我国游学市场的状况,材枓三介绍了当前游学市场存在的问题,材料四介绍了游学应有的含义。这其中涉及学生家长、游学市场、教育部,可分别从这些角度去谈论如何规范游学。 (三)答案:7.C; 8.善良朴实。他为一头猪而不走,却对不顾危险来救他的人大骂,显示出他对他人的关心;感情真纯
37、。他对救他的人怀有真诚的感恩之心,并想永远记住他们;他有一种“农民式的狡猾”,为了达到目的而一再坚持,甚至不惜使用小手段。9.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张照片”是小说的线索,连接起小说的主要情节;“一张照片”既记录了干部对群众的牵挂,也体现了群众对干部的感激,突出了小说的主题。解析:7. C项“为了突出李老头的自私自利”错,这样写的目的是给下文作铺垫。8.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他为一头猪而不走,却对不顾危险来救他的人大骂,显示出他对他人的关心”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善良朴实”的
38、性格特征。二、 (一)答案: 10.B;11.C;12.C;13. (1)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儒生修撰太祖实录,杨士奇已经因为(他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 (2)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宽)容我一样来包(宽)容杨荣。”皇帝的心意才纾解。杨荣因此觉得愧对杨士奇,以后两人相处得很好。解析:10.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帝”“士奇”“陛下”“民”等都是名词或代词;“然”
39、“庶几”是句首发语词。还要根据意思进行断句。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1.C项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着重考查了内容较为广泛,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考点:识记文学常识。12.C 项“三人一直很和睦”说法有误,此题难度适中。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
40、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做此类题目可使用比对法。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13.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修”,译为“俢撰”;“用”译为“因为”另佂授要译为被动,被征召授予。第二句中“愿”译为“希望”,“曲”译为“曲意”。“ 愧”意动用法,感到愧疚。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参考译文:杨士奇,名寓,以字行世,江西泰和人。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儒生修撰太祖实录,杨士奇已经因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于是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编纂官。杨士奇奉行职事非常谨慎
41、,在家里从不说公事,即使是至亲都不得听闻。他在明成祖前,举止恭敬谨慎,善于对答,议政总能合皇帝的心意。他人有过失,杨士奇都为之掩盖。当时广东布政使徐奇统领西南时,带当地土特产赠送给内廷官员,有人得到馈赠名单呈上皇帝。明成祖看后发现其中无杨士奇名字,于是召见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回答道:“徐奇奔赴广东时,群臣作诗文赠行,我恰逢得病未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赠礼都是小东西,应当没有其他意思。”明成祖于是命令毁掉了那份名单。明仁宗即位,提拔杨士奇做礼部侍郎兼任华盖殿大学士。当时有大臣上书歌颂太平盛世,明仁宗拿它让各位大臣看,群臣皆以为然。唯独杨士奇称:“陛下虽然泽被
42、天下,但是靖难所牵连的流徙之人尚未归乡,战争所导致的疮痍尚未恢复,百姓仍然为温饱担忧。国家应当继续休养生息数年,太平盛世才差不多可以期至。”明仁宗表示赞同,于是对蹇义等人说:“我对你们至诚,是希望你们匡正辅佐、纠正错误。但只有杨士奇曾经五次上书,你们等人均无一言。果真朝廷政事毫无缺漏,天下太平了么?”群臣听后惭愧道歉。明宣宗即位时,内阁中只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杨荣为人豁达,果断勇毅,敢作敢为,但非常懂得馈遗,边将每年都送良马给杨荣。明宣宗非常清楚这件事,就问杨士奇(是怎么回事)。杨士奇为杨荣极力申说:“杨荣通晓边疆事务,我们比不上他,陛下不应该以此小错而介意。”明宣宗笑道:“杨荣曾经说你
43、和夏原吉的坏话,你却还要为他着想吗?” 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宽)容我一样来包(宽)容杨荣。”皇帝的心意才纾解。杨荣因此觉得愧对杨士奇,以后两人相处得很好。明宣宗去世,明英宗即位,年方九岁。军政均由太皇太后负责,太皇太后非常信任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情都派遣中使到内阁咨询议论,然后才进行裁决。三人当时亦很自信,尽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杨士奇已经年老,他的儿子杨稷为人傲横,曾经施暴杀人。御史相继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予当即惩处,把密封的状子给杨士奇看。又有人再次告发杨稷横虐的数十件事情,杨稷这才被关进监狱审理。杨士奇以年老疾病告假,明英宗恐怕伤害杨士奇的心意,下诏安慰。杨士奇感恩哭泣
44、,忧虑不起。正统九年三月去世,享年八十岁。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贞。(二)答案:14.B;15.“秋到边城”“角声哀”“悲歌击筑”蕴含了河山沦落的悲慨;“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应待人来”表现了远望长安,收复河山的渴望;多情推开暮云的“南山月”,热切期待着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则表达出收复失地、胜利在望的乐观。解析:14. “词人当时内心忧郁哀愁的再现”错误,这里呈现出的是一种慷慨悲壮的人生情愫,不是忧郁哀愁。(三)16.(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三、(一)答案:17.D;18.A; 19.C解析:17
45、.分担,一般用于担负任务和责任,此处照应后面“工作”,而分流则对象一般是水、人员、车辆。始料未及,强调事情发展的结果不是当初所预想的,此处语境与“预想”无关。实如其来,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此处强调疫情的发生不可预料,实战突然间爆发,故可以;防治,预防和治疗,而搭配对象是“疫情”,该词强调疾病发展的状况,所以用防控更合适。渗透,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人其他方面,而此处语境更侧重一种范围的延展,用“延伸”更合理。18.就内容来说,B和C虽然表述不同,但强调的重心都是“5G网络的支持”,这与上下文强调机器人的作用不合。而D没有以机器人为主语来表述,与上下文不合。19.原句,“优先”应放在“纳入”前
46、面;“进行”与“进程”不搭配,应改为“推动”,A“优先” 应放在“纳人”前面,“产业化进程”和“机器人科技研发”互换位置。B“进行”与“进程” 不搭配,应改为“推动”,D“优先”应放在“纳入”前面。“进行”与“进程”不搭配,应改为 “推动”,“产业化进程”和“机器人科技研发”互换位置。 20.答案:创建简单;平民化;传播迅速;可信度低。解析: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文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关键词是什么,筛选出来后,再进行比较,去掉重复的词语,整合有包含关系的词语,就能得到所要的答案了。本题一共四句话,第一句内容是在网站上简单的注册申请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关键词比较好找,是“创建简单”;第
47、二句比较长,需要压缩一下,可以得到“每个平民拥有一份自己的传播载体”。这样就可以得到关键词“平民化”;第三句内容是自媒体能够迅速传播信息,受众也可以快速地反馈,很明显关键词是“传播迅速”;第四句内容是部分自媒体因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致使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低,由此可认定关键词是“可信度低”。 21.答案:逐渐递增的趋势;2020年目标的实现;个人素质发展(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解析:根据图表,“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还是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第二个空为“目前这一发展态势为2020年目标的实现”;根据“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三个空是“个人素质发展(个人
48、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此题也涉及图文转换,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22.答案: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写作提示】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材料一中沈复认为光阴有服,人生不需要太奔忙。材料二中保尔柯察金认为人生不能虚度年华,也不能碌碌无为,应该为了美好的事业去努力。材料三直接引用习主席的话,它告诫我们人生需要奋斗,只有奋斗,人生才会幸福。显而易见,材料一是对人生的消极态度,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无论消极态度还是积极态度,命题者并没有直接表达对这三则材料的看法,但从一般的命题倾向来看,我们应该选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参考立意:积极的态度是成功的前提;幸福的人生要过得奋斗;人生要过得充实;消极的人生就是慢性自杀;积极迎接美好人生。- 1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