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纲下载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情上线 以某地区或某产业的转移为背景,综合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转移。原生产地区域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 劳动力因素 市场因素(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向国外转移,国内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
2、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进程。主导产业生产要素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 发展相应 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 。(2)形成产业和 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优势条件一体化产品生产过程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1)就业机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2)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 助于缓解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1)改变了区域的 。(2)伴随着 的转移和扩散。地理景观环境污染就业压力1产业转移的规律 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和轻工业转
3、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和重工业转移。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2影响因素3实例分析(1)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存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发 展变化。例如钢铁工业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的,即接近能源产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能耗的下降,其主导因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二战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强,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总体上讲,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原料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2)又如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
4、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 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也较大,致 使工业区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变高,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而原来劳动力导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知识导向型企业或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工业区位转移到达地的产品多向工业区位转移出发地销售。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
5、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下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D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
6、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目前制造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三次产业转移都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答案:(1)A(2)C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2(2011徐州调研)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1)(2)题。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7、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000万元 100万元左右 3000元左右 要求高 苏北某市 1000万元 20万元左右 1000元左右 要求较低(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2)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广大 A B C D 解析:第(1)题,经济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发达,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失去了成本优势,被迫向外转
8、移。第(2)题,经济较落后地区在产业转移中接收一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进程;但因资源型工业有一定的污染,可能会降低当地的环境质量。答案:(1)A(2)C 例(2010上海高考)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表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雁行模式”是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它是指作为“雁头”的领先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行业逐步转移到“两翼”相对落后地区,实现“雁头”和“两翼”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9、我国东部某地区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十多年来,甲市作为“雁头”,带动了作为“两翼”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1)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 的行业是_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_业。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上升,而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下降。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比重高于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变化甲市 乙市 丙市 行业层次 产值比重(%)1998年 2002年 2006年 1998年 2002年 2006年 1998年 2002年 2006年 一 18 通信 二(15,18)交通 通信 纺织 三(1
10、2,15)交通 纺织 交通/通信 纺织 四(9,12)钢铁/通信/纺织 交通 化学 纺织/通信/化学 化学/钢铁 电气 纺织/通信 五(6,9)电气/化学 钢铁/纺织/电气 钢铁/电气 通信/电气 电气/交通 纺织/电气 电气/服装 服装/通信 交通/电气/化学 注:表中交通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钢铁指钢铁工业;通信指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指电气机械制造业;化学指化学工业;纺织指纺织工业;服装指服装制造业。(2)表格显示的甲市某一主导行业比重下降,而乙、丙两市 相同行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由甲市向另两市进行的转移。以钢铁工业为例,甲市由1998年的第四层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层
11、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到第四层次。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说明依据。转移的行业是_,依据是_ _。(3)“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 时,“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头”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下图显示,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_特点。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_。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注:相似度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大,
12、说明该地区三市间制造业结构相似度越高。)(4)图中2004年到2006年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既体现了该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雷同的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加剧,会产生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此提出改进建议。解析 该题以我国东部产业优化升级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图表解读、分析以及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关联到产业转移这个重要考点。第(1)题,细致读图,是充分解题的关键;对比表格中三城市的主导行业层次变化,可以得出不同产值比重的具体变化。另外还要清晰什么行业属于什么密集型产业。第(2)题,读表分析可以比较出转移的行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回答依据要表述
13、出该行业的时间变化。第(3)题,结合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曲线,不难总结出变化的规律。要仔细审题和读图。第(4)题,对制造业结构相似度产生重复建设的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要科学合理。答案(1)通信设备制造 纺织 技术 劳动(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甲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998年和2002年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层次,到2000年下降到第四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2002年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为第三层次(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在2006年开始进入主导行业)(两市任答一个即可)(3)先下降后上升 行业结构升级(或传统行
14、业转移)扩大(4)问题:行业雷同加剧可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性竞争,不符合行业优化的战略要求(任答两点即可)建议:甲市要继续率先并带动乙、丙两市的行业升级与优化;三市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快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行业;形成本市特色的主导行业,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任答两点即可)材料1:下图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材料2:下图是珠三角地区城际快速交通图。材料3: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向粤西地区转移明显。为促进粤西地区经济发展,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三方共同建设的中科炼化项目选址于广州南沙,因环保问题,东海岛(如右图所示)优胜于茂名、
15、阳江和湛江而成为该项目的最佳选址地。(1)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2)交通发展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3)工业布局的区位优势。(1)材料1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哪些特点?请为珠江三角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2)材料2表明交通在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举例说明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在交通一体化方面采取的措施。(3)东海岛最终能取得中科炼化项目选址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促使该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建设、促进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合作、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加强
16、对环境的保护等。第(2)题,目前,珠三角地区断头路、城际公交、路桥收费站等交通问题严重制约了三大经济圈的协调发展,要使交通一体化,需要着重解决以上问题。第(3)题,在东海岛建设中科炼化项目与政策支持和东海岛自身优越的海港条件是分不开的。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升高。建议: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建设,积极发展交通和服务设施;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合作,加强优势互补;提高劳动力素质。(2)打通断头道路;开通跨市公交;撤销路桥收费站;建设城际快速交通线等。(3)广东省推动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
17、;湛江市东海岛自身优越的海港条件。一、选择题 (2011海口模拟)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12题。1图A中,我国承接全国IT产业转移路径的地区是()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2图B中,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解析:第1题,环渤海地区临近韩国,承接了韩国工厂产业的转移。第2题,c环节位于金字塔顶端,为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应当是附加值最高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答案:1.C 2.B 读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示意图
18、,回答34题。3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技术密集型产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A B C D 4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城市化水平 改善生态环境 A B C D 解析:第3题,首先根据省区轮廓可知甲、乙分别是我国的山西省和台湾省,资源和劳动力丰富是山西省的优势。第4题,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对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排除。答案:3.C 4.A (2011韶关检测)服务外包就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据我国商务部预计,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6 000亿美元,未来510年将是我
19、国服务外包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最主要的国家区位 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大量廉价劳动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 6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最 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IT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巨大 解析:全球服务外包指的是公司通过签订服务外包协议/合同,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剥离出来,交给专业服务提供商,由其提供有偿专业服务,从而使自身专心于核心业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其转移需要
20、一定的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支持。本题难于理解的是全球服务外包。答案:5.D 6.A 二、综合题 7据2010年2月9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广东出台的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下图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材料2:下表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地区 人口占全省比重(%)GDP占全省比重(%)1995年 2005年 1995年 2005年 珠三角 29.70 45.46 65.80 77.46 粤东 31.12 27.76 13.80 9.10 粤西 20.85 16.
21、15 10.54 7.67 粤北 18.33 10.63 9.86 5.77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3)专业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多选)()A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基础好 B工业门类增加,企业之间协作加强 C熟练技术人员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D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
22、E工业生产链完整,原材料综合利用率高(4)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可从土地、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回答。第(2)题,由材料可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向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迁移。第(3)题,专业镇是生产高度专业化,形成产业集群的建制镇。第(4)题,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会使珠三角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原主导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答案:(1)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充足、工人工资低、优惠政策等。(任答三点即可)(2)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人口向珠三角地区迁移。(3)ACD(4)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全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