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发现,地处黄河流域中游的陶寺古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6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城南为公共墓地。在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有9座大型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这表明A.中华文
2、明曙光初现B.玉石兵器普遍使用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社会分工日趋精细2.荀子说:“故人君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商鞅说:“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上述主张的共同目的主要是A,恢复社会经济B.实现国家统一C.建立稳定秩序D.保障百姓利益3.卫人吴起在楚国、卫人公孙鞅在秦国、郑人申不害在韩国、中山国人乐毅等在燕国的变法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或基本上取消了世卿世禄制和分土封侯制,逐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新的统治制度。这主要说明当时A.人才流动日趋频繁B.变法推动社会转型C.分封制度开始瓦解D.争霸战争愈演愈烈4.秦统一不仅体现在“尽并兼天下诸侯”,还体现在君主
3、与地方政治联结层面。这一“联结层面”是指A.三公制开始确立B.郡县制全面推行C.度量衡实现统一D.驰道连接了各地5.历史上的中国,各民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民族迁徙、人口的移动是经常发生的事。某一时期,中原汉族的举族南下和北方胡族的大量内迁使各民族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居住格局。这一时期是A.春秋战国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辽宋夏金元时期6.魏书。序纪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材料主要反映了魏晋时期的A.政权更迭B.经济发展C.文化认同D.疆域辽阔广7.隋朝粮食储备为中央政府储备
4、、地方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唐朝中央储备包括太仓,转运仓,地方储备包括正仓、常平仓,民间储备的主体是义仓,诸仓的粮储来源与用途各有不同。这段材料主要叙述的是,隋唐时期A.社会经济繁荣B.储备体系多元C.防灾能力强大D.崇尚民本思想8.唐代,屯田郎中“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其水陆腴瘠,播植地宜,功庸烦省,收率等级,咸取决焉。”由此判断,屯田郎中隶属于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9.吐鲁番行车伤人案卷残件载,唐宝应元年(762年),行客靳嗔奴的雇工处密部落百姓康世芬赶车行驶中,碾伤坐于张游鹤店门前的男孩金儿、女孩想子。肇事者表示:“今情愿保辜
5、,将医药看待。”县司据唐律斗讼。保辜条例判处康世芬“放出,勒保辜”。这表明A.当地原有风俗习惯已经消失B.唐律适用于都护府管辖的百姓C.县司与肇事者勾结贪赃枉法D.唐朝实行因俗而治的管理方式10.1971年,陕西乾陵章怀太子墓中出土一幅马毯图壁画,画面上有二十几个挥舞着月牙形鞠杖的骑手争击一个小毯。唐代每年新进士发榜后,按例要在曲江开宴,集会游赏,并举行击鞠会。“荆州百姓郝惟谅,性粗率,勇于私斗。武宗会昌二年,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角力,因醉于土墙间。”这反映了唐代A.体育活动流行B.科举制度完善C.市民阶层形成D.城市生活丰富11.“二十五史”列传中的开封人共346人,其中某一朝代存在的
6、167年间共165人,占总数的47.7%,呈现出井喷现象。这个朝代应是A.东汉B.曹魏C.后周D.北宋12.一个王朝奉行何种民族观及民族策略,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能力;二是当时的客观政治环境;三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两宋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所处的客观环境甚为不利。对北宋而言,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应是A.10世纪末B.11世纪初C.11世纪末D.12世纪初13.两宋时期制定下列法律条文意在表1宋代部分法律条文节选制定时间法律条文内容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自今除禁榷货外,他货择良者,止市其半,如时价给之。粗恶者恣其卖,勿禁。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旧明州括索自来入高丽商人财本及五千缗以
7、上者,令明州籍其姓名,招保识,岁许出引发船二只,往交易非违禁物,仍次年即归;其发无引船者,依盗贩法。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海舶擅载外国入贡者,徒二年,财物没官。A.偿付对辽“岁币”B.规范海洋贸易C.推行禁榷政策D.拓展海上丝路14.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开始,明朝在辽东地区修建了西起山海关、东到鸭绿江边全长两千余里的辽东边墙。采取这一举措旨在A.保障中朝两国使行往来B.促进辽东地区民族交融C.加强对倭寇侵犯的防御D.推动明朝政治中心北移15.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得到明穆宗批准,明朝开放漳州月港,允许商民申领“文引”,“与东、西诸番贸易,惟日
8、本不许私赴”。这一做法A.标志着抑商政策的结束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打击了东南沿海的倭寇D.推动了海上丝路的开辟16.今天,我们餐桌上的很多食物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货”,而是从遥远的美洲大陆引入的。下列有关明清时期新作物输人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从海路进入东南沿海的B.中国人口增长促进了新作物推广C.新作物取代粟稻居主导地位D.推动了一年两熟的复种制的普及17.元末明初的文学、戏剧作品中经常提到珠算,如陶宗仪在辍耕录中把婢仆贬作算盘珠,要拨才动;元曲选“庞居士误放来生债”中提到“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等等。文学、戏剧中用算盘珠作比喻,说明珠算盘已经比较流行。这一时期算盘流行主要
9、得益于A.商品经济发展B.文学、戏剧发展C.活字印刷推广D.中外交流推动18.“不料却发现他们自己被吸入一个无法抗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借用一项西方事物导致他们必须借用另一项,从引入机器进而需要引人技术,从引入科学进而需要引入一切学问,从接受新思想进而要改革制度。”材料评价的是A.开眼看世界B.洋务新政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19.“中国黄金水道对外国开放,成为西部和东部经济交往的主要通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战争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在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的签约过程中,清朝方面无一例外放弃使用本国译者的权利,完全听任外国译员占据谈判桌,
10、包揽翻译工作。这一做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确保了谈判的顺利进行B.维护了天朝上国尊严C.中方只能接受英方译本D.清政府建立近代学堂21.外国使臣觐见中国皇帝是否行跪拜礼的“礼仪”之争由来已久。对此,奕诉曾在1873年的奏折中向同治皇帝反复申明,“告以惟拜跪之礼,最关中国国体,首先议定,此外始可从容拟议”“反复辩诘,几于舌敝唇焦”,进而又解释说,“所谓鞠躬,即彼国府首立地而叩之礼”,况且国际惯例是三鞠躬,总理衙门要求五鞠躬。这可以佐证A.清廷完全成为列强侵华工具B.奕诉已经接受近代外交理念C.列强按国际法平等对待中国D.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开始起步22.“血战沙场,为国捐躯;折冲樽俎,力争主权;收回
11、利权,实业救国;开启民智,教育救国;献身学术,科学救国;提倡体育,强民体魄;改革文艺,激励民气;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留学外国,引进新知。”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是A.实业救国B.救亡图存C.学习西方D.思想启蒙23.“尽管废除帝制并不等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作为半殖民地国家的中国首先推翻帝制,不仅走在亚洲的前列,就是在欧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评价侧重于辛亥革命的A.世界意义B.政体变革C.思想启蒙D.反帝色彩24.四川省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不但向清廷请愿立国会,且领导护路运动、罢课、罢市,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在武昌起义之后即与革命党合作,通电
12、各省,呼吁响应独立;湖南省谘议局议长谭延阊在革命爆发后起而担任都督,使湖南在短期之内恢复秩序。这说明A.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导火线B.武昌起义推动临时政府成立C.立宪派推动了辛亥革命进程D.革命派基本控制了三省政权25.中华民国时期,在国家纪念日问题上存在多种选择。北洋政府特别注重纪念的应是A.1月1日B.2月12日C.3月11日D.10月10日26.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社会“沉沦”有一个“谷底”,虽然“沉入深渊”,却出现了向上的转机,进步的力量开始酝酿和壮大,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这个“谷底”应出现在A.19世纪中期B.19世纪80、90年代C.20世纪初期D.20世纪30、40年
13、代27.“会议决议指出:党的指导机关是部队领导的中枢,党委不仅要领导党的建设和政治工作,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实现,而且要领导军事工作;决议重申了每连建设一个支部,并将党代表名称改为政治委员。”这里的“会议”指的是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28.南京国民政府在告全国国民书中称:“国际联合会之设立,本为防止战争,且谋合各国群力,以防止侵略。今兹事变起后,政府已立即将日人之暴行,报告于国联,并要求第一步先使日军立刻撤退。”这里的“事变”指的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一.二八事变D.七七事变29.在落后的西部地区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工业基础,利用沿海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
14、验,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为抗战的长期坚持提供了经济支撑。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C.抗战初期工矿企业的内迁D.西部大后方的战略地位30.“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此一战”指的是A.土地改革B.银元之战C.米棉之战D.抗美援朝31.生发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
15、会与文化语境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古老东方异域文明形态中的生根,彰显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穿透力与现实生命力,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具有这一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人民政权的巩固B.国民经济的恢复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三大改造的完成32.陈云说:“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当然,笼子大小要适当,该多大就多大。经济活动不一定限于一个省、一个地区,也可以跨省跨地区,甚至不一定限于国内,也可以跨国跨洲。”这段话中的“鸟”“笼子”分别喻指A.“市场调节”“国家计划”B.“改善民生”“投资建设”C
16、.“自力更生”“对外开放”D.“集中统一”“分散灵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33.(17分)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史记。平准书。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个别有外郭,背平素。(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半两钱的史料价值。(9分)材料二 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三 青苗钱利民甚少,害民极多司马光乞罢青苗钱白扎子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
17、之性质也。梁启超王安石传(2)材料三中司马光、梁启超对青苗法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史料运用的重要因素。(4分)34.(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清代前中期,注重对边疆的治理。第一,从观念上看,它承认边疆民族与内地民族之间在制度文化方面的差异性,用中华固有的道德主义来看待边疆的民族,对边疆和内地采取不同的政策,体现了一种文化边疆意识。同时,针对西藏、青海、蒙古、新疆等地区,通过制定诸如善后章程之类具有较强的“自治权”的单行法规或基本法,赋予其一定的“自治权”。第二,在实践中,在确认民族性和实行相对自治的基础上,还强调边疆民族参与本民族政治的思想。这
18、种体制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参与式的“自治”,即将边疆民族地方的首领纳入中央政府的管理制度之中,把其行政活动置于国家法律之下,并在此前提下让其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来处理各种行政、法律事务。摘编自冯建勇构建民族国家: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边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并予以说明。(15分)35.(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2近代部分条约内容节选条约内容节选南京条约(1842年)(英商在中国)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善后章程(1842年)英国商民与内地居民发生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虎门条约(1843年)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19、用示平允。黄埔条约(1844年)佛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礼拜堂、医人院、周急院倘有中国人将佛兰西礼拜堂、坟地触犯毁坏,地方官照例严拘重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列强攫取的特权。(6分)材料二 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中外历史纲要(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3年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6分)材料三 比照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缘政治更加复杂多变,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
20、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全球范围弥散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普遍焦虑与困惑,习近平主席从“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出发,把新时代锐意发展的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坚定理念表达,全面系统地展现为破解世界难题的中国智慧与致力于同世界各国携手发展的中国方案,形成了强大的中国感召力,照亮了指向未来的人类历史进步之路。解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照亮人类进步之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中国为照亮“指向未来的人类历史进步之路”而做出的努力。(8分)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一历史试题参考
21、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C2.C3.B.4.B5.B6.C7.B 8.B9.B 10.A 11.D 12.D13.B14.A15.B16.B 17.A 18.B 19.B20.C21.B22.B23.A24.C25.B26.C27.B28.A29.C30.D31.D32.A二、非选择题:第33小题17分,第34小题15分,第35小题20分,共52分。33.(1)历史价值.“秦半两”通行全国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秦半两”奠定了“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沿用了两千多年。(3分)艺术价值:钱文已向规范化发展,笔画方折为多。钱文
22、高挺,书意古雅端庄,铸品制作较精,外圆内方,极具匀称均衡之美,在书法、造型、纹饰方面具有研究价值。(3分)科学价值:“秦半两”的材质是青铜,可以研究当时的铜矿开采及冶铸技术。(3分)(2)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实施害处多而加以否定;梁启超则以现代眼光肯定青苗法。(每点2分,共4分)(3)研究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史料的选取;时代的影响。(共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34.因地制宜(1分):内地分立18省,设巡抚、总督治理;对于东北、西北边疆分设5个将军辖区;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进行管理;在西藏与青海设立办事大臣辖区;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利用宗教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专设理
23、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依法管理(1分);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乾隆时期规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每点2分,共4分)边疆民族地方的首领参与治理(1分):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管理地方;册封达赖、班禅与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每点2分,共4分)35.(1)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传教权。(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2)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3)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以联合国为中心,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的“一带一路”倡议并被写人联合国决议;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8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