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358.50KB ,
资源ID:61648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648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私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权和处置权。”作者认为宗法制度A. 弱化了族长的权力B. 维护了宗族内部的团结C. 强化了国家的管理D.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权和处置权”可知,宗法制使国家间接地实现了对家族内部秩序的管理,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宗法制强化了族长的权力和地位

2、;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维护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D选项错误,宗法制不能完全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材料也没有体现它在解决贵族间矛盾上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皇帝制【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公元前221年”和“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可以看出,材料评述的是秦朝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故答案为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三公

3、九卿制和皇帝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首先应当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公元前221年”,确定考查的是秦朝的制度。然后根据“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分析得出,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秦朝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联系所学可知,秦朝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据此确定正确答案。3.据史书记载,汉初出现“极权丞相”现象,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病,从西门进入”。为改变此局面,汉武帝A. 颁布了“推恩令”B. 实行中外朝制度C. 设立刺史监察制度D.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

4、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病,从西门进人”表明,汉初丞相权力大,出现“极权丞相”现象,因此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实行中外朝制度,重用身边的近臣亲信组成中朝对政务进行决策,来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故B选项正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主要解决地方王侯的问题,与题干内容无关,故A选项错误;设立刺史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C选项与题干无关;三公九卿制度在秦朝的时候已经设立,不是汉武帝时候设立,并且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无关,故D选项错误。4.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 皇权的独尊B. 中央集

5、权的强化C. 等级制度的森严D. 文化专制的扩展【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中“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可知,宋代第一个是“赵”,明代第一个是“朱”,而这些都是皇帝的姓氏排在首位,主要体现了皇权的独尊地位,故选A;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百家姓的顺序并非等级顺序,排除C;百家姓的排序不能体现文化专制,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联系所学皇帝制度的内容分析解答。5.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

6、吏”所指的是A. 世官制B. 科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察举制【答案】D【解析】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所以“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察举制而非世官制、科举制以及九品中正制等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6.中国古代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监察系统,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监察官。下列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A. 御史大夫、刺史B. 三司使、刺史C. 监御史、枢密使D. 御史大夫、节度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是中央的监察官员,刺史是汉代地方监察官员,A选项符合题意。三司使是宋朝设立的分割宰相财权

7、的官员,B选项错误。枢密使是宋朝管理全国军务的官员,C选项错误。节度使是唐朝地方行政官员,D选项错误。7.清初,将明太祖谕令工部铸造铁牌严禁宦官干政的传说付诸实践,并利用修史的机会,将明代尚存争论的这一故事坐实。其根本目的是A. 认定铁牌内容的真实性B. 杜绝宦官干预朝政C. 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 承袭明朝政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清朝将明太祖设立铁牌严禁宦官干政的传说付诸实践并坐实,进一步强化了禁止宦官干政的合法性,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皇权,强化君主专制统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只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B选项是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D选项错误,清朝此举的根

8、本目的是借明代传说的铁牌内容强化专制统治,并非是承袭明朝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8.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军机处A.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B. 成为全国政事中枢C. 囊括内阁六部机构D. 各项制度趋于健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叙述可知乾隆时的军机处,职责几乎无所不包,因此成为全国政事中枢,所以B正确。“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与材料所表示的主旨无关,A错误。军机处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囊括内阁六部机构”说法不合

9、史实,C错误。“各项制度趋于健全”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错误。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B.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D. 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强调了资本主义的侵略对当时落后的中国具有客观的进步性,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落后的思想和生产方式的进步

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使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体现了资本主义侵略带来的客观进步性。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中国的文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故B项错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国内的矛盾,故C项错误;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故D项错误。10.巡抚是清朝重要的地方大员。1840年,全国十五个巡抚中,七个由满人担任,八个由汉人担任;到1864年,十五个巡抚均由汉人充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B. 两

11、次鸦片战争的影响C. 中央政府的权威性逐渐丧失D.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镇压太平军。汉族官员有四五十人被任命为团练大臣。从此,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成为能同太平军对抗的主要力量,在清廷中的地位大大提升,汉族督抚势力崛起,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局的逼迫,不是清政府主动缓和民族矛盾;B选项错误,两次鸦片战争对满汉官僚均造成冲击,不是此时满汉督抚势力消长的主要原因;C选项是晚清时期汉人督抚权势兴起的影响,不是导

12、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1.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A. 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B. 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C. 强调了清朝政府的反动性D. 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该学者从对内对外两方面都彻底否定了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作用,认为不应将其视为“革命救国”的一场运动。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和落后,忽略了义和团运动在时代救亡背景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进步性和爱国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

13、,材料并未重点揭露八国联军的侵略性;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清政府的反动性;D选项错误,该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并非抹杀。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2.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A. 武昌起义的爆发B. 五四运动的兴起C. 国民革命的开展D. 中华民国的成立【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912年”、“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它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而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民主共和国,是“

14、变局”、“创举”,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3.有学者在评价某场运动时指出:“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关于这场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 仍然是资产阶级领导的B.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无产阶级是先锋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凡尔赛”、“丢失

15、的省份”、“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场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B选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D选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先锋队是青年学生。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4.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A. 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B.

16、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C. 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D. 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答案】A【解析】由材料“1928年 ”“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可以得出所述为大革命时期党的政策,再结合“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由此可以得出该认识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认识和反思,A正确;1927年大革命以失败告终,B与题干时间不符;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等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不正确;D是在南昌起义之后。点睛:本题考查对大革命的失败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的理

17、解,结合大革命失败的原因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15.1942年1月,由美、英、苏、中领衔签署的二十六国联合宣言的发表,及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统一指挥中国、越南、泰国境内的盟军作战。这是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令中国朝野各方颇感自豪。这一结果A. 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B. 表明中国已摆脱帝国主义压迫C. 说明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形成D. 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此时中国能够以领衔国的身份签

18、署国际文件,国际地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C选项错误,一战后形成了凡尔塞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此时国际政治新格局并未形成;D选项错误,此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不能反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6.1946年5月,国民党在东北四平战役获胜后,蒋介石更不把共产党放在眼里,他对其内部人员说:“中共除一部分外,本属乌合之众,经此打击,势必瓦解无疑”,“共果不就范,一年期可削平之”。可见,当时蒋介石A. 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的战斗力B. 准确地分析了当时的战争形势C.

19、 客观地评估了国共双方的实力D. 认为很快就可以控制东北全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解放战争初期,由于取得了部分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认为共产党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可以在一年内“削平”,所以他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的战斗力,因此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蒋介石轻视共产党的力量,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的战斗力,未能准确分析当时的战争形势,也没有客观地评估国共双方的实力;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蒋介石很快控制东北全境的认识。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7.1954年7-8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45个选举单位(包括台湾,暂未选出代表)

20、共选出全国人大代表1226人,其中共产党员668人,占54.48%;非党人士558人,占45.52%。由此可知,这A. 是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现B.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C. 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了基础D. 开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1954年7-8月,全国45个选举单位(包括台湾,暂未选出代表)共选出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奠定了基础,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B选项错误。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1、,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8.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A.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大舞台B. 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封锁C. 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D. 外交政策逐渐走向务实【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中国主张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要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扩展到与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愿意同包

22、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国家和平共处,这反映了中国的外交政策趋向务实,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54年4月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就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并非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结合所学可知,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中国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维护。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9.下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这说明时间名称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82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价格

23、法1997年至今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A.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B. 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C.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 公民法律意识得到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法制建设和立法工作的新征程,在此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和立法工作与时俱进,契合时代需求,体现了依法治国理念的付诸实践,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制建设,不是政治体制改革;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制建设,不是民主政治建设;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制建设,并未体现公民的法律意识。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0.习近平主席在

24、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两岸取得这些成就的政治基础是A. 一国两制B. “和平统一”方针C. 九二共识D. 中美关系的缓和【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后的制度安排,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B选项错误,两岸关系发展的共

25、同政治基础是“九二共识”,不是“和平统一”方针;D选项错误,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美关系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1.古希腊哲学家阿拉克萨戈拉是伯利克里的老师兼密友,因宣传太阳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石(而非神),而受到起诉并被判处死刑,后在伯利克里的帮助下,匆忙逃离了雅典。这主要说明当时A. 伯利克里认为人情高于法制B. 雅典政治领袖善于以权谋私C. 雅典强调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 雅典言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阿拉克萨戈拉因为宣传太阳是永恒燃烧的火石而不是神而遭到起诉并被判处死刑,这说明当时雅典思想与言论自由受到

26、一定限制,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错误,不能仅依据伯里克利帮助阿拉克萨戈拉逃离这一个事件就得出他认为人情高于法制,也不能据此得出雅典政治领袖善于以权谋私;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公民参政义务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2.这些法律条文后经森都里亚大会(百人团大会)批准,公布于罗马广场,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A. 十二铜表法B. 阿奎里亚法C. 卡拉卡拉救令D. 查士丁尼新律【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故A正确;阿奎里亚法属于公民法,卡拉卡拉敕令是万民法的开端,不符合“第一部成文法

27、典”,排除BC;查士丁尼新律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化、法典化,不符合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结合所学十二铜表法的意义分析解答。23.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英国这次转型的标志是A. 查理一世被处死B. 权利法案的颁布C.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 1832年议会改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

28、扩散”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实现了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转移,确立了议会主权,故B项正确。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与材料强调王权被削弱的信息不符,排除A。1721年责任内阁制确立实现了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与材料“权力的第一次扩散”不符,排除C。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席位,选举权扩大,与材料“权力的第一次扩散”不符,排除D。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本题的题眼是“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

29、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4.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搬出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案,声称其“绝对有权命令”美国企业停止与中国做生意,国会批其“精神错乱”而否决该法案。这一过程体现1787年宪法的A. 联邦制原则B. 分权制衡原则C. 主权民原则D. 中央集权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案遭到国会的否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过程体现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故B正确;联邦制原则指的是在维护中央权威的同时,地方保留部分自治权,故A错误;主权在民原则指的是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故C错误;中央集权原则指的是中央拥有绝对权威,故D错误。25.学者景德祥在重新审视

30、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一文中认为:“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下列各项中属于德国“民主成分”的是A. 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B. 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C.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D. 联邦议员由君主任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赋予人民选举权,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因此C选项正确。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和联邦议员由君主任命都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不是“民主”的体现,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6.1825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进行

31、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实验。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四年以后,“新和谐公社”宣告破产。公社“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 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B. 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C. 资本主义弊端尚未暴露D. 政权争夺加剧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欧文“新和谐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所涉及的社会制度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脱离了社会实际,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导致无果而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公社“破产”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工业革命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该

32、表述不符合19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实际;D选项不是公社“破产”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7.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这表明当时俄国A. 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B. 民众对构建新秩序充满期待C. 沙皇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威胁D. 工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917年”、“布尔什维克成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场革命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依据材料中“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

33、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信息可知,十月革命摧毁旧制度、构建新秩序得益于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民众对构建新秩序充满期待,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旧制度被推翻后才建立了新制度,两者并非并存;C选项错误,十月革命前的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工人地位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8.下图漫画勾勒了美苏领导人肯尼迪(1917-1963)和赫鲁晓夫(1894-1971)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相互进行核讹诈的场景。该漫画反映出A. 美苏开始进入对抗状态B. 美苏陷入核对抗困境C. 美苏军备力量势均力敌D. 美苏掌握战后全

34、球霸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美苏领导人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相互进行核讹诈”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苏陷入核对抗的困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与古巴导弹危机的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的妥协而结束,说明战略优势仍在美国;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苏相互进行核讹诈,不是它们掌握战后全球霸权。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9.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中指出: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

35、、中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鉴于此,美国政府A. 结束与苏联对峙竞争状态B. 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 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D. 将放弃全球霸权主义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经济角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美国、日本和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不得不承认两者平等的伙伴地位,调整与对西欧和日本的关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不是美国政府为此采取的措施;B选项错误,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

36、,美国并未放弃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0.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名称词汇提及次数1988年1993年纽约时报自由世界7144西方46144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西方3687国会记录自由世界356114西方710A. 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B. 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C. 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D.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国会和

37、媒体更多地强调“西方”这个概念,“自由世界”的使用频率大大减少,由此可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了社会文化,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其他时间段美国报界的宣传特征,无法得出美国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自由世界”的表述在两极格局后大大减少;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的互相背离;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报界变更用语与政治有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

38、。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了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1954 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

39、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1)材料一中“委员制”指的是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加以评价。(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制定的目的,并结合所学说明临时约法的进步性。(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评价: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2)目的:明确革命的意义;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进步性: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中国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河;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为后世立法提供了借鉴。(3)特征:原则性

40、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解析】【详解】(1)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委员制”指的是三省六部制。评价: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相关所学从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等方面评价三省六部制。(2)目的:依据材料二中“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信息可概括得出临时约法制定的目的。进步性:依据材料二中信息结合所学从

41、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性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河、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为后世立法提供了借鉴等方面说明临时约法的进步性。(3)特征:依据材料三中“1954 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等信息可概括得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意义:结合所学从其社会主义性质、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反映了国家

42、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等方面简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二战后,在西欧出现的一体化运动蓬勃发展。鉴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在欧洲以及极端民族主义和战争复仇主义的危险依然存在,美国政府以“杜鲁门主义”的发表为标志,主动插手欧洲的战后重建,支持欧洲一体化。美国希望西欧国家能按照美国模式联邦制进行欧洲一体化,建立“欧洲合众国”,实现自立、自助和共同发展,成为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支撑点,减轻其负担。摘编自张福财关于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材料二材料三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

43、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格局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影响。(3)根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答案】(1)原因:防止德国重新崛起,打击极端民

44、族主义;传播美国的价值观,推崇美国模式;促进西欧国家的恢复与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减轻美国的负担;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企图建立世界霸权。(2)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3)贡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鉴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在欧洲以及极端民族主义和战争

45、复仇主义的危险依然存在”、“美国希望西欧国家能按照美国模式联邦制进行欧洲一体化实现自立、自助和共同发展,成为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支撑点,减轻其负担。”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打击极端民族主义和战争复仇主义、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模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减轻美国负担、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等方面指出战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原因。(2)特点:依据材料二中“不平衡跷跷板”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影响:结合所学从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等方面分析其影响。(3)依据材料三中“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等信息从顺应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等方面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