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年 级:高二年级 观看小孤山游览视频,导入课题 陆游1.了解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2.在阅读、写作、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3.领悟“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进而体味散文和诗歌在表达同一题材时采用的不同方法。学习目标 整体把握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写景句子,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主要景观?各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关键词回答景观特点。阅读课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课文 景物景物特点学生对景物特点的总评价过小孤山大孤山探究赏析 学生讨论、思考:你认为作者写哪处景观写得最好?为什么?对比阅读本文与苏轼李思训画,体
2、味散文与诗歌描绘形象时采用的不同方法。拓 展 1.朗读诗歌,用散文改写诗歌。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2.讨论、写作、交流比较散文与诗歌在描绘形象时采用的不同方法。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散文与诗歌描绘形象采用的不同方法。清代文学家吴乔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诗文传说的引用、郡县沿革和地形防戍等说明在文中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更具有思想深度,充满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增添了神话的氛围,更显空灵雅致,与所描绘的胜景相互映衬,更为引人入胜。作 业 完成过小孤山大孤山优化评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