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44KB ,
资源ID:6158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580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1作业:第3章 第3节 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1作业:第3章 第3节 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1、 基础练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 D卤水解析:在氨水、硝酸、醋和卤水(主要成分是MgCl2)中,只有硝酸既有强酸性又有强氧化性,对金属的腐蚀性最强。答案:B2从绿色化学角度来说,物质制备要追求原料消耗量最小化。制备一定质量的Cu(NO3)2,下列方法中最节省HNO3的是()ACu跟浓HNO3反应BCu跟稀HNO3反应CCuO跟稀HNO3反应DCuS跟浓HNO3反应解析:选项C,CuO2HNO3=Cu(NO3)2H2O,发生反应的HNO3全部对应于Cu(

2、NO3)2。选项A、B和D,发生反应的HNO3一部分对应于Cu(NO3)2,另一部分被还原为氮的氧化物。答案:C3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 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 D变为黄色解析: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具有还原性的Fe2,同时有大量的NO。当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中相当于存在着具有强氧化性的稀硝酸,于是将Fe2氧化成Fe3。原Fe2溶液为浅绿色,反应后将变为Fe3溶液的颜色,即黄色。答案:D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NO3=Fe(NO3)2H2B稀硫酸与Ag反应:2AgH2SO4=Ag2SO4H2C

3、浓硝酸和碳酸钙反应:2HNO3CaCO3=Ca(NO3)2CO2H2OD稀硝酸和FeO反应:2HNO3FeO=Fe(NO3)2H2O解析:A项,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会生成氢气;B项,金属活动性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D项,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FeO氧化为Fe(NO3)3,本身被还原为NO。答案:C5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AC和浓硝酸的反应BCu和稀硝酸的反应CCuO和浓硝酸的反应DNaOH溶液和浓硝酸的反应解析:C与浓硝酸的反应中,HNO3只表现氧化性;CuO、NaOH溶液与浓硝酸的反应中,HNO3只表现酸性;Cu与稀硝

4、酸反应生成NO表现了HNO3的氧化性,生成Cu(NO3)2表现了HNO3的酸性。答案:B6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AHClO BNH4ClCHNO3 DAgNO3答案:B7将硝酸表现出的性质填在下列各反应操作或现象后:A氧化性 B酸性C还原性 D不稳定性(1)久置的浓硝酸变黄色_。(2)用硝酸浸洗附有银的试管_。(3)常温下用铁制或铝制容器贮存、运输浓HNO3_。(4)用稀HNO3浸洗久置于石灰水试剂瓶上的固体_。(5)用Cu和稀HNO3制NO气体_。答案:(1)D(2)AB(3)A(4)B(5)AB8在浓硝酸中放入足量铜片,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现象为_。

5、(2)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不断减小,反应结束前实质上是铜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停止后再加稀硫酸,则溶液中的NO在酸性条件下,又能与过量的铜反应,相当于稀硝酸与铜反应。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溶液逐渐变蓝,有红棕色气体逸出(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加入稀硫酸后,原溶液中的NO在酸性条件下,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能力练

6、1下列关于浓硫酸与浓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敞口久置,二者浓度均会变小B常温下,均会使铝、铁钝化C敞口久置,二者质量均会变大D均具有强氧化性解析:若敞口放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水分导致其浓度变小,质量变大,而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硝酸使其浓度变小,质量变小,A正确,C错误;两种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与铝、铁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即都能使铝和铁钝化,B、D正确。答案:C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浓HNO3与Cu反应的微型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挤压塑料瓶使浓HNO3进入干燥管就可引发反应B将装置口向上提起就可停止反应C蘸碱液的棉花可起到吸收NO2的作用

7、D该装置适用于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实验解析:挤压塑料瓶使浓HNO3进入干燥管与铜接触,可以引发反应,A正确;将装置口向上提起使铜与浓HNO3分离,可使反应停止,B正确;NO2是酸性气体,可被碱液吸收,C正确;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够进行,而该装置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装置,D错误。答案:D3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等质量的硝酸铜。铜与稀硝酸反应;铜与浓硝酸反应;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硝酸反应。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种途径所消耗铜的质量相等B三种途径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C途径的制备方法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D途径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解析:制取硝

8、酸铜的有关反应为铜与稀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铜与浓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 2NO22H2O;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铜元素都生成了硝酸铜,所以制取等量的硝酸铜消耗铜的质量相等,A项正确;根据上述的反应途径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途径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B项错误;途径的制备方法中原子利用率最高,且没有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所以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项正确;途径中被氧化的铜与被还原的硝酸

9、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D项正确。答案:B4某金属单质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有一种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金属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可能是()ANO2 BNOCN2O DN2解析:设反应后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n,HNO3的还原产物中氮的化合价为x,则由得失电子守恒得:2(n0)1(5x),即x52n。讨论:当n1时,x3,HNO3的还原产物为N2O3;当n2时,x1,HNO3的还原产物为N2O;当n3时,x1,不合理,舍去。由于金属离子一般不出现4以及以上的价态,故不再讨论。答案:C5将黑色固体单质甲加热至红热,投入黄色的溶液乙中,反应后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

10、与空气反应,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乙是_,丙是_。(2)混合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_。(3)丙与溶液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若32.0 g丙与一定量的溶液乙反应,当丙反应完时,共产生13.44 L(标准状况下)气体,则消耗的溶液乙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解析:由反应以及黑色固体单质甲加热至红热,投入黄色的溶液乙中,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得知甲为C,乙为浓硝酸,A为CO2与NO2的混合气体,B为NO;由反应可知单质丙为铜,溶液C为稀硝酸。n(Cu)0.5 mol,n(气体)0.6 mol。利用氮原子守恒,则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n(HNO3)2n(Cu)n(气体)20.5 mol0.6 mol1.6 mol。答案:(1)C浓硝酸Cu(2)CO2和NO2(3)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4)1.6 mol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