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558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三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单细胞原生动物)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患者发冷、发热、出汗周期发作,易发生贫血和脾肿大。疟原虫有按蚊和人两个宿主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糖原储存很少,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疟原虫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的区别是前者无细胞核B. 疟原虫细胞膜表面可能有识别肝细胞的特异糖蛋白C.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大量增殖可致红细胞坏死D. 疟原虫的寄生可能会促进红细胞加速吸收血糖【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

2、菌和蓝藻。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真核生物有成型的细胞核,而原核生物没有。当寄生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子细胞称裂殖子),就会引起红细胞的大量破裂。【详解】A、疟原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所以为真核生物,酵母菌也为真核生物,所以二者都有细胞核,A错误;B、疟原虫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所以细胞膜表面可能有识别干细胞的特异糖蛋白,B正确;C、疟原虫进入人红细胞,大量增殖,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最终导致红细胞破裂,C正确;D、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糖原储存很少,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所以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会促进红细胞加速吸收血糖,D正确。故选A。2. 普通光学显微镜

3、的分辨力极限约为02微米,小于02微米的结构就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科学家将之称为亚显微结构。下列有关显微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藓类叶片制成临时装片,直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叶绿体、线粒体B. 调暗视野后,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C. 核糖体、中心体属亚显微结构,用电子显微镜可在低等植物细胞中观察到D. 尼克森等据电子显微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结构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在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染色体等,其余如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等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详解】A、线

4、粒体的观察需要使用健那绿染色才能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A错误;B、细胞膜的观察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B错误;C、低等植物细胞含有核糖体和中心体,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C正确;D、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结构,据此他提出了细胞膜的静态统一结构,D错误。故选C。3. 细胞中不同元素组合形成不同的化合物,而各化合物有机组合可形成不同的细胞结构,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相关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所有的甲、乙分子都可在细胞膜上自由运动B. 甲物质头部亲水,尾部疏水,P位于其头部C. 原核细胞不可能同时含有图示两种结构D. 甲丙元素组成相同,但空间结构差异显著【答案】A【解析】【

5、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由C、H、O、N、P组成,参与构成生物膜,故甲为磷脂,乙和丙构成染色体,且丙的元素组成为C、H、O、N、P,故丙为DNA,乙为蛋白质。【详解】A、甲为磷脂,乙为蛋白质,细胞膜上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A错误;B、甲为磷脂,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其中P位于头部,B正确;C、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故不可能同时含有图示两种结构,C正确;D、甲丙元素组成相同,均为C、H、O、N、P,但甲蛋白质和丙DNA的空间结构差异显著,D正确。故选A。4. 膜蛋白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膜蛋白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量转换、信号转导及物质运输等。据估计

6、有大约60%的药物作用靶点是膜蛋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有些膜蛋白的数量可决定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B. 有些膜蛋白是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C. 膜蛋白一般不能催化专一的化学反应D. 很多膜蛋白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能够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功能: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催化作用,即酶;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有些膜蛋白

7、的数量可决定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如协助扩散的速率就与膜蛋白中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A正确;B、有些膜蛋白如糖蛋白是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B正确;C、有些膜蛋白是酶,具有催化专一的化学反应的作用,C错误;D、生物膜上的大部分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故选C。5. 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扁平囊叠加在一起所组成,为意大利细胞学家卡米洛高尔基于1898年用硝酸银染色法首次发现高尔基体是完成分泌蛋白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如可将胰岛素原分子水解为相同数目的胰岛素和C肽分子。胰岛素释放后在经过肝脏和肾脏时被大部分降解,而C肽则不会被肝脏和肾脏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高尔基体膜面积在分泌蛋白

8、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中会维持相对稳定B. 高尔基体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所需酶主要分布于其各扁平囊内的基质中C.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目和发达程度与细胞内基因种类无关D. 临床上可通过测定C肽水平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答案】B【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详解】A、高尔基体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中会先增大后减小,总体维持相对稳定,A正确;B、据信息可知“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扁平囊叠加在一起所组成”且“高尔基体是完成分泌蛋

9、白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故高尔基体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所需的酶主要分布于其扁平囊上,B错误;C、同一个体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都相同,故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目和发达程度与细胞内基因种类无关,C正确;D、据题干信息胰岛素原分子可水解为相同数目的胰岛素和C肽分子,故临床上可通过测定C肽水平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D正确。故选B。6. 内质网压力(ERS)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的一种亚细胞器病理状态。目前研究发现ERS在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及外周胰岛素抵抗(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 内质网功能紊乱可能与

10、其膜上特定蛋白结构异常有关B. ERS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降低细胞摄取血糖速率C. 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抵抗而使得细胞内葡萄糖含量较高D. ERS可能对多种消化酶的合成、加工过程有不利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可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脂质的合成。【详解】A、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内质网功能紊乱可能与其膜上特定蛋白结构异常有关,A正确;B、据题干信息“ERS在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及外周胰岛素抵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知ERS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B正确;C、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抵抗而使得由于血浆中血糖浓度高引起的,并

11、不是组织细胞内葡萄糖含量高,C错误;D、内质网可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而ERS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的一种亚细胞器病理状态,故ERS可能对多种消化酶的合成、加工过程有不利影响,D正确。故选C。7. 三磷酸腺苷的化学式为C10H16N5O13P3,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下图为其结构式。研究发现,人体内约有507gATP,只能维持剧烈运动03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为腺嘌呤,是核酸的组分之一B. b为核糖,2号位上比脱氧核糖多1个氧原子C. ATP因含量少,不能持续为细胞供能D. 组织细胞暂时缺氧仍可合成ATP【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腺嘌呤,b为核糖

12、,c为3个磷酸基团,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a为腺嘌呤,腺嘌呤与五碳糖、磷酸基团一起参与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A正确;B、b为核糖,其与脱氧核酸的区别在于2号位上比脱氧核糖多1个氧原子,B正确;C、细胞内的ATP含量较少,但其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进行,可持续为细胞供能,C错误;D、组织细胞暂时缺氧,可通过无氧呼吸合成ATP,D正确。故选C。8. 沙拐枣耐盐碱,可用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生态。研究发现,沙拐枣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载体可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积累于液泡中,从而减轻Na+对细胞质基质中多种酶的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液泡大量吸收Na+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

13、要线粒体供能B. 细胞质基质中积蓄的Na+可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干扰细胞代谢C. 液泡中积蓄Na+能增强细胞吸水能力,是沙拐枣耐盐碱的重要原理D. 该载体特异性识别Na+主要取决于其氨基酸种类的特异性【答案】D【解析】【分析】题中指出“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载体可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积累于液泡中”,这完全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从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使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从而适应盐碱环境。【详解】A、Na+的逆浓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供能,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防止高浓度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可推出细胞质基质中积蓄的N

14、a+可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干扰细胞代谢,B正确;C、液泡中积蓄Na+,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使植物更好地在盐碱地生活,C正确;D、该载体特异性识别Na+主要取决于其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条数和空间结构,D错误。故选D。9. 光合作用暗反应中最先产生的糖类化合物是磷酸丙糖,磷酸丙糖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参与淀粉的合成,也可以运到细胞质基质中参与蔗糖的合成。已知Pi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的比例进行转运。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A表示H2O,它在类囊体薄膜上分解B. 物质B表示CO2,它被固定后首先产生磷酸丙糖C. 两分子磷酸

15、丙糖即可经酶催化产生一分子蔗糖D. 若磷酸丙糖的合成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促进淀粉的积累【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图中A是水,B是二氧化碳,C是氧气。磷酸丙糖是三碳化合物。【详解】A、物质A是光反应的原料H2O,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分解成氧气和氢,A正确;B、据图可知物质B参与反应生成磷酸丙糖(三碳化合物),物质B表示CO2,B正确;C、蔗糖为二糖有12个碳原子,两分子磷酸丙糖只有6个碳原子,不能经酶催化产生一分子蔗糖,C错误;D、据题意知,Pi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的比例进行转运,当磷酸丙糖的合成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时,多出的磷酸丙糖可转

16、化成淀粉的积累,D正确。故选C。10.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无论从物质还是能量上都有紧密联系,下图a至d表示叶肉细胞中的物质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c、dB. 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b、dC. 过程c中固定的光能是生物圈主要的能量源头D. 一昼夜中旺盛生长的植物体内ATP产生量b+dc【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图中a过程是光合作用暗反应,b是有氧呼吸作用第一二阶段或无氧呼吸过程,c是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阶段,d是有氧呼吸作用第三阶段。【详解】A、c是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d是呼吸作用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17、,A正确;B、b是有氧呼吸作用第一二阶段,d是有氧呼吸作用第三阶段,可以发生在人体中,B正确;C、c是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阶段,c中固定的光能是生物圈主要的能量源头,C正确;D、一昼夜中旺盛生长的植物体内ATP产生量b+dc,D错误。故选D。11. 林冠层是指森林的稠密顶层,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速率。下表为在适宜条件下,某森林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物种指标苦槠马尾松石栎青冈光补偿点molm-2s-1661403722光饱和点molm-2s-112551425976924A. 光强大于66molm-2s-1,苦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 光强小于1

18、425molm-2s-1,影响马尾松幼苗光合速率环境因素主要是CO2浓度C. 森林中全部生产者所积累有机物中能量的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若在环境因素改变时林冠密集程度不断增大,则青冈的种群密度可能随之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题表呈现了各几类植物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时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光饱和点以后时影响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等。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详解】A、光强大于66molm-2s-1时,苦槠净光合作用大于零,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一部分进入线粒体,另一部分释放到环境中,A

19、错误;B、光强小于1425molm-2s-1,光照强度没有达到马尾松的光饿点,影响马尾松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B错误;C、森林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太阳能)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D、当环境因素改变,林冠密集程度不断增大,光照强度相对减弱,题表4种植物,青冈更能适应低光照下,种群密度可能随之增加,D正确。故选D。12. 细胞周期同步是指利用特定方法使分裂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高浓度TdR(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是常用的同步方法。TdR能可逆地抑制S期DNA合成,而不作用于其他细胞阶段的运转,最终导致细胞群被同步化于G1/S期交界处下图示意科研人员利用TdR

20、双阻断法,成功将胡萝卜形成层的所有细胞阻断在G1/S交界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通过细胞周期同步方便研究特定时期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B. 用同步化过的细胞进行药物研究,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C. 实验中两次用TdR处理,每次TdR处理时间都至少为75hD. 正常处理是为了使被TdR阻断在S期的细胞完全越过S期【答案】C【解析】【分析】TdR能可逆地抑制S期DNA合成,结合胡萝卜形成层细胞周期各期长短(G1=1.3h,S=2.7h,G2=2.9h,M=0.6h),用TdR对细胞进行恰当时间的时间处理,可调、阻断细胞周期的时间节点。如,第一次用TdR处理细胞4.8(1.3+2.9+0.6)小时

21、及以上,可让刚加入TdR时处理S期的细胞依然停在S期,其它时间的细胞停留在G1/S交界处,然后正常处理2.7-4.8小时,可让所有细胞均不在S期,此时再次用TdR处理,则可让所有细胞均被阻断在G1/S交界处。【详解】A、根据题意及分析中的内容可知,只要把控好时间节点,可让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个时期,方便研究相应时期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A正确;B、用同步化过的细胞有相同的物化性质,用于进行药物研究,可精准掌握药物对某时间细胞的功效,排除其它期细胞对实验数据的干扰,提高准确性,B正确;C、如分析所述,实验中两次TdR处理,第一次处理4.8小时及以上,第二次处理时间为2.7-4.8小时,C错误;

22、D、如分析所述,正常处理能让使被TdR阻断在S期的细胞完全越过S期,以便再次用Tdr处理时,让所有细胞阻断在G1/S交界处。故选C。13. 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细胞的生命历程大都短暂却对个体的生命有一份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硝化细菌无纺锤丝和染色体,进行无丝分裂B. 细胞生长过程中物质运输的效率不断提高C. 凋亡时,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都会显著降低D. 分化提高了细胞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效率【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比下降,物质交换速率降低。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

23、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硝化细菌进行二分裂,A错误;B、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下降,B错误;C、凋亡时,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活性增强,C错误;D、细胞分化使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了细胞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故选

24、D。14. “假说演绎法”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即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有多大,即归纳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有多大,需要接受事实的检验。如果假说能够合理地解释已知的或可预测的经验事实,则假说的确证度就增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均采用了“假说演法”B. 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仍需实验检验D. 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预期测交结果即为演绎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

25、出结论。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问题是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做出假设包括: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指设计测交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实验验证指实施测交实验,统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均采用了“假说演法”,A正确;B、摩尔根通过荧光标记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错误;C、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虽然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但还需要进行实验检验,C正确;D、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设计测交实验,预测

26、实验结果即为演绎过程,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及过程。15. 某种鱼的鳞片有多种表现形式,现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F1中野生型鳞:单列鳞=1:1。将F1中单列鳞鱼雌雄随机交配得F2,表现为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散鳞=6:3: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亲本中无鳞鱼是杂合子,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类配子B. 该鱼鳞片可能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C. F2单列鳞与无鳞个体中可能存在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D. F2单列型鳞鱼中稳定遗传个体的概率为1/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

27、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A、a,B、b,则F1单列鳞鱼基因型为AaBb,单列鳞鱼AaBb雌雄随机交配得F2,表现为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散鳞=6:3:2:1,可推知AA有致死效应,则单列鳞鱼基因型为AaB,野生型为aaB,无鳞为Aabb,散鳞基因型为aabb。【详解】A、由分析可知:无鳞鱼基因型为Aabb,为杂合子,可以产生Ab、ab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正确;B、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可推测该性状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C、单列鳞鱼AaBb雌雄随机交配得

28、F2,子代表现为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散鳞=6:3:2:1,可推测可能存在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F2单列鳞鱼基因型为AaB,基因型有AaBB、AaBb,无能稳定遗传的个体,D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 16. 胞吞作用与多种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如免疫应答、神经递质运输、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和组织代谢平衡等胞吞过程一般经受体介导,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受体介导的胞吞与细胞膜的选择性有关B. 胞吞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伴随着ATP的水解C. 胞吞不仅有助于获取营养,还能实现机体自我保护D. 温度变化对有被小泡的产生速率没有影响【答案】ABC【

29、解析】【分析】题图描述了生物大分子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膜内陷,将大分子包在囊泡中,进而内吞形成囊泡,把大分子物质摄入细胞内,该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实现。【详解】A、受体介导的胞吞与细胞膜的受体有关,受体具有特异性,能实现物质的选择性胞吞,A正确;B、胞吞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该过程需要能量,伴随着ATP的水解,B正确;C、胞吞有助于获取营养,还有助于实现机体自我保护等,如白细胞吞噬病原体,实现了机体的保护,C正确;D、温度变化能改变分子运动速率,改变膜流动的快慢,对小泡的产生速率产生影响,D错误。故选ABC。17. 腺苷酸激酶(AK)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单体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

30、植物和动物体内,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AK存在于线粒体内外膜间隙可耐100高温而不失活,AK催化如下的反应:MgATP2-+AMP2-MgADP-+ADP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K能专一性的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形成ADPB. AK经胰蛋白酶处理会失活,它能直接为ADP的合成提供能量C. AK的热稳定性与其分子的特定空间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D. AMP转化为ADP破坏了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答案】B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AK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单体酶,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该酶可以耐高温,且可以催化MgATP2-

31、+AMP2-MgADP-+ADP3-【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据反应式“MgATP2-+AMP2-MgADP-+ADP3-”可知AK能专一性的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形成ADP,A正确;B、AK是一种酶,其作用是催化,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C、据信息可知,AK可以耐100高温而不失活,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特性与其空间结构密不可分,C正确;D、据题干信息可知AK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故AK催化AMP转化为ADP的过程没有破坏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D错误。故选BD。18. 葡萄糖代谢中大部分能量的释放依赖电子传递系统或电子传递链来完成,细胞色

32、素C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它易溶于酸性溶液,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可与其它酶协作将电子沿着特定途径传递到分子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增大了膜面积,为细胞色素C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B. 细胞色素C可使NADH通过电子传递链再氧化进而将能量储存于ATP中C. 动物脂肪组织中细胞色素C含量比肌肉组织中更高,可采用酸化水进行提取D. 细胞色素C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提高氧气利用率【答案】AB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细胞色素C是重要的电子传递体,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可与其它酶协作将电子沿着特定途径传递到分子氧,促进有氧气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详解】A

33、、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使膜面积增大,为细胞色素C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促进代谢高效进行,A正确;B、细胞色素C使NADH通过电子传递链,与氧发生反应,完成有氧气呼吸第三阶段,将能量储存于ATP,B正确;C、动物脂肪组织与肌肉组织相比较,肌肉细胞呼吸更强,细胞色素C含量更高,C错误;D、细胞色素C与其它酶协作将电子沿着特定途径传递到分子氧,促进有氧气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可用其进行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提高氧气利用率,D正确。故选ABD。19. 分裂间期又包括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一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如图所示。Cdc6蛋白是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它能促进“起

34、始复合体”合成进而启动S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形成层细胞、表皮细胞筛管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B. “起始复合体”最迟应该在时间点1组装完成C. S期细胞中不断发生氢键的断裂与形成D. Cdc6蛋白在G2期可能已被降解为游离氨基酸【答案】BCD【解析】【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详解】A、表皮细胞筛管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B、“起始复合

35、体”能启动DNA复制,因此起始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S期前的1,B正确;C、S期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需要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新的DNA,故该过程不断发生氢键的断裂与形成,C正确;D、Cdc6蛋白是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可以启动S期,故在此后的G2期Cdc6蛋白可能已经被降解为氨基酸,D正确。故选BCD。20.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人类秃顶即为从性遗传,各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 秃顶性状在男性和女性中出现的概率没有差异B. 若父母均为秃顶则子

36、女应全部表现为秃顶C. 若父母均为非秃顶,则女儿为秃顶的概率为0D. 若父母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则生出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1/2【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b+b+的个体表现为非秃顶,基因为bb的个体表现为秃顶;基因为b+b的男性个体表现为秃顶、女性个体表现为非秃顶。【详解】A、由表格可知,秃顶性状在男性出现的概率比在女性中出现的概率大,A错误;B、父母均为秃顶,若父亲基因型为b+b,母亲的基因型bb,则子女中会出现b+b,不一定全部表现为秃顶,B错误;C、若父母均为非秃顶,父亲基因型一定是b+b+,母亲的

37、基因型为b+b+或b+b,女儿为秃顶bb的概率为0,C正确;D、若父母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则孩子基因型为1/2b+b、1/2bb,则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1/4,D错误。故选C。三、非选择题: 21.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器官,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多种细胞器,它们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使细胞能正常的工作、运转。下面左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分别表示参与该过程的几种细胞器;右图表示其中三种细胞器的主要化学成分。(1)分离细胞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研究左图所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2)右图中的甲、丙依次表示左图中_(填图中字母)的化学成分。

38、(3)左图中的细胞器中_(填字母)在生物中分布最广,原因是_。(4)具膜细胞器是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细胞中不同的生物膜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_。【答案】 (1). 差速离心法 (2). 同位素标记法 (3). d和a (4). a (5).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含有a(核糖体) (6). 不同生物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解析】【分析】1、分析柱状图可知,甲是具膜细胞器且含有少量核酸、并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故而为线粒体。乙是具膜细胞器,无核酸,可能是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丙只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具有膜结构,且核酸含量很高,为核糖体。2、分析左图可知,物质X为氨基酸

39、,a核糖体,b是内质网,对肽链进行加工,c是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d是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1)分离细胞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为差速离心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一般采用同位素示踪法。(2)甲是线粒体,是左图中的d;丙是核糖体,是左图中的a。(3)由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均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所以它在生物中分布最广,是左图中的a。(4)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磷脂均构成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不同生物膜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点睛】本题是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细胞器的考查,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器的相关知识。22.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

40、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细胞吸水或失水、生物体内水分的转运主要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决定水分渗透方向的是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即水分是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渗透,这里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分子的数量。(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其中_相当于半透膜,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_现象得到验证。(2)一个底部中央可放置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U型管,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都为10%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两侧液面等高且稳定,若在两侧各加等量的、浓度相同的麦芽糖酶溶液,则适宜温度下U型管

41、_溶液一侧液面会升高,原因是_。这一实验可以用来验证酶具有_。【答案】 (1). 原生质层 (2). 质壁分离及复原 (3). 麦芽糖 (4). 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单糖,但不能催化蔗糖分解,使麦芽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内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分子数量高于蔗糖溶液一侧,水分由蔗糖溶液一侧向麦芽糖溶液一侧渗透,使麦芽糖溶液一侧液面升高 (5). 专一性【解析】【分析】渗透的发生有两个关键条件,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物质量的浓度)。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允许水分子自由透过,其它物质选择性地可以通过,与半透膜的允许小分物质通过而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有类似之处,它们相

42、当于半透膜,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构成渗透系统。【详解】(1)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与外界溶液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可以证明;(2)据题意可知,初始状态下,U型管两侧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两侧液面等高且稳定。由于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量相等,故两侧溶液的物质量浓度也相等,当两侧各加等量的、浓度相同的麦芽糖酶溶液,由于麦芽糖酶具有专一性,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单糖,但不能催化蔗糖分解,使麦芽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内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分子数量高于蔗糖溶液一侧,水分由蔗糖溶液一侧向麦芽糖溶液一侧渗透,使麦芽糖溶液一侧液面升高。【点睛】熟练掌握渗透系统组成、渗透作用发生的本质

43、原因是解题的关键。23.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重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某校生物小组为了探究这两项生理过程,设计了图1的实验装置,并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了图1所示密闭装置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1)ab段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是_;在图2的_点时,图1装置内的氧气浓度最大。(2)在光下,植株的根尖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_。(3)若要利用图1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简述如何对装置进行改动和调整?_。应如何检测因变量进行比较研究?_。【答案】 (1). 黑暗中植株只进行细胞呼吸和在弱光时光合作用弱于细胞呼吸 (2). c (3).

44、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用不同强度的光源代替自然光源照射该装置 (5). 分别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解析】【分析】ab段由于开始是夜晚,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后来由于有光,植物会开始光合作用,由于光照强度弱,光合小于呼吸。b点光合等于呼吸。bc段光合大于呼吸,c点时同样光合等于呼吸,c点以后光合小于呼吸。【详解】(1)ab段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是:黑暗中植株只进行细胞呼吸;在弱光时,光合作用弱于细胞呼吸。在图2的c点之前,二氧化碳浓度一直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到c点装置内的氧气浓度最大。(2)

45、植株的根尖细胞没有光合作用,只有细胞呼吸,故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3)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照强度是自变量,故应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用不同强度的光源代替自然光源照射该装置。二氧化碳浓度是因变量,故应该分别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4. 有着自我更新能力及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组织、器官的发育、再生和修复等密切相关。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发现最早、研究最多的一类

46、成体干细胞。下图表示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1)通过图中a、b过程实现了细胞数量的增多,在_(填字母)过程实现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加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b过程的_期。(2)直接参与造血干细胞增殖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有_。(3)c过程的实质是_;一般情况下,通过c过程形成的成熟血细胞_(填“能”或“不能”)在恢复为造血干细胞。(4)人成熟的红细胞结构非常特殊,我们使用的教材中以人红细胞为材料的实验是_,此实验以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的优越性主要是_。【答案】 (1). a (2). 后 (3). 核糖体和中心体 (4).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 不能 (6).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

47、法 (7). 红细胞中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制备细胞膜时无其他膜的干扰【解析】【分析】结合题干可知,图示为表示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经分裂、分化,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命历程。【详解】(1)通过图中a, b是细胞分裂过程的两个阶段,在a过程实现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复制加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在b过程中的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而加倍。(2)直接参与造血干细胞增殖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核糖体合成相关蛋白质,中心体形成纺锤体。(3)c过程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一般情况下,通过c过程形成的成熟血细胞不能在恢复为造血干细胞,因为分化是不可逆的。(4)

48、人成熟的红细胞结构非常特殊,除了细胞膜以外,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制备细胞膜时无其他膜的干扰,非常适合用于制备细胞膜,教材中以人红细胞为材料的实验是“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点睛】熟练掌握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与实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5. 人体的某些性状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有一男孩和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但有一个单眼皮的妹妹,则他父母的基因组成是_(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若该男孩将来与一单眼皮女性结婚,生一个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有多大?_。(2)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

49、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人类的ABO血型也是遗传性状,受复等位基因控制控制ABO血型的有两种显性基因IA或IB和一种隐性基因i,四种血型与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血型ABABO对应的基因组成IAIA或IAiIBIB或IBiIAIBii复等位基因的存在,表明基因突变具有_性。有一男子的父亲是AB型血,女儿是O型血,则该男子的血型可能是_,判断的理由是_。【答案】 (1). Aa、Aa (2). 1/6 (3). 不定向 (4). A型血或者B型血 (5). 他的女儿的基因组成为ii,他必然含有一个i基因,而他父亲的基因组成为IAIB,他可能含一个IA基因,也可能含一个IB基因,所以,该男性的基

50、因组成为IAi或IBi,血型是A型血或者B型血【解析】【分析】人类的ABO血型是受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和IB对i基因均为显性,IA和IB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IAi,B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IBi,AB型为IAIB,O型为ii。【详解】(1)根据父母都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妹妹,可知控制眼皮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双眼皮为显性,则父母的基因型都是Aa,该男孩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与一单眼皮(aa)的女性结婚,则生单眼皮男孩的概率是2/31/21/2=1/6。(2)复等位基因的存在体现了基因具有不

51、定向的特点。父亲的基因型是IAIB,女儿的基因型是ii,则该男子一定含有i基因,由父亲的IA或者IB都可能传给这个男子,因此该男子的基因型可能是IAi或IBi,表现为A型血或B型血。【点睛】本题以眼皮和血型为素材,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26.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瓣色素的形成途径如图所示。酶、酶、酶的合成依次受显性基因A、B、D控制,对应的隐性基因不能控制酶的合成。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当酶存在时,黄色素能全部转化为红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绿色;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存

52、在时,花瓣表现为紫色。(1)开白花的纯种植株基因型有_种可能。(2)若某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绿花:黄花=9:3:3:1,则亲本植株的表现型是_;让子代中所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纯种红花植株的概率是_。(3)若纯种的蓝花植株与纯种的红花植株杂交,F1自交,若F2出现了6种表现型则F1的基因型是_;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答案】 (1). 2 (2). 紫花 (3). 1/2 (4). AaBbDd (5). 紫花:蓝花:红花:绿花:花:白花=27:12:9:9:3:4【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

53、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问题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答。2、由题意知,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控制酶的合成,B控制酶合成,C控制酶的合成,由细胞代谢途径可知:A_bbdd表现为黄色,A_bbD_表现为绿色,A_B_dd表现为红色,aa_D_表现为蓝色,aa_dd表现为白色,A_B_D_表现为紫花。【详解】(1)由分析可知白花的基因型是aa_dd,其中纯种有2种,分别是aaBBdd、aabbdd。(2)根

54、据后代紫花:红花:绿花:黄花=9:3:3: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Dd,其表现型为紫花。子代中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_dd,则自交后代中出现纯种红花AABBdd的概率是1/3+2/31/4=1/2。(3)纯种的蓝花植株基因型是aabbDD或aaBBDD,纯种的红花植株基因型是AABBdd,若aabbDD与AABBdd杂交,F1的基因型是AaBbDd,F1自交后代出现会出现6种表现型,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紫花:蓝花:红花:绿花:花:白花=27:12:9:9:3:4。若aaBBDD与AABBdd杂交,F1的基因型是AaBBDd,后代不会出现4种表现型。【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互作对后代表现型的影响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会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