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5 ,大小:1.70MB ,
资源ID:61398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398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家选读课件:第2单元 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家选读课件:第2单元 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ppt

1、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卷首清音人与禽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性,也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我们只有不丧失这四心,自觉提高自己的修养,才会使自己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否则,那就与禽兽无异。自主学习、边读边练课前基础预练孺()子恻()隐之心怵()惕()内()交要()誉恶()其声非由外铄()强()恕而行种()之美荑稗()()答案:r c ch t n yo w shu qin zhn t bi1通假字(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_通_,_(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_通_,_(3)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_通_,_答

2、案:(1)“内”通“纳”,结交(2)“要”通“徼”,博取(3)“然”通“燃”,燃烧2古今异义(1)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古义:_今义:在意,介意(2)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古义:_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答案:(1)在于(2)用来方式、方法3一词多义(1)强强恕而行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筋骨之强 终不可强夺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隐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子曰:“隐者也。”探幽索隐 (3)恶非恶其声而然也 无羞恶之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廉君宣恶言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4)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为赵宦者令缪

3、贤舍人 舍相如广成传 舍瑟而作,对曰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5)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若火之始然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此之谓大丈夫 填然鼓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辍耕之垄上 (6)莫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莫听穿林打叶声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答案:(1)竭力,尽力 强大,强盛 强健,强壮 强行,强力 强有力的(2)伤痛 隐藏 隐居 精微奥妙(3)厌恶,讨厌 憎恨,憎恶 何,什么 不好的 罪恶(4)放弃,舍弃 驻扎 建造住处 宅第 门客 安排住处 放下 离开(5)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助词,定语后

4、置的标志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助词,音节助词 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这些”人称代词,“我”动词,“到,往”(6)副词,相当于“没有”副词,相当于“不要”代词,相当于“没有谁”代词,相当于“没有什么”副词,相当于“不”4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非由外铄我也()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动词活用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知皆扩而充之矣()(3)形容词活用舜明于庶物()万物皆备于我矣()旷安宅而弗居()亦在乎熟之而已矣()答案:(1)名词作状语,从外部 名词作动词,侍奉(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运转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充实(3)形容词作动词,明晓 形容词作动词,具备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闲

5、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成熟(1)义,人之正路也()译文:_(2)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译文:_(3)万物皆备于我矣()译文:_(4)种之美者也()译文:_(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译文:_答案:(1)判断句 义是人正确的道路(2)宾语前置句 有这四种发端却说自己不行(即说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3)状语后置句 人世间的一切大道理,我的本性中都具备了(4)定语后置句 都是好种子(5)省略句 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出什么善言(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_;辞让之心,_;_,智之端也。(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_。(3)仁,_;义,人之正路也。答案:(1)义之端

6、也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2)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3)人之安宅也合作互动 彰幽显微课堂互动探究一、相关知识1选文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四端”学说。孟子主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将自己本身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进行扩充放大使之成为仁义礼智,最好的办法就是“反身而诚”“强恕而行”,不言放弃。2结构图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恻隐之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由仁义行万物皆备于我矣追求仁义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具备仁义之心的人应加强修养二、文本译注1.孟子曰:“人皆有 孟子说:“人人都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

7、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不忍、同情。先王有怜恤别人的心情,于是就有了怜恤别人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的政治。以怜恤别人的心情,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小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怜恤别人的心情,道理就在于如果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将要掉到井里面,那么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是为了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那里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个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由此观之,无恻隐之心

8、,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看来,没有同情之心,就不是人;没有羞恶之心,就不是人;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没有谦让之心,就不是人;没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人。同情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谦让之心,是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人有仁、义、礼、智四种发端,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样啊。有这四种发端却说自己不行即说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有这四种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发端却说他们的国君不行的人,是残害

9、他们的国君。所有具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有这四种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泉之始达。烧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成大江大河。假如把仁、义、礼、智四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假如不把仁、义、礼、智四端扩充开来,就不足以侍奉父母。”乍:忽然。怵惕:恐惧。内:同“纳”。要:求取。羞恶: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辞让:推让,谦让。端:开头,指事物的萌芽状态。然:同“燃”。(孟子公孙丑上)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恶之心,人人都有;恭敬

10、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羞恶心,属于义是义的发端;恭敬心,属于礼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是非心,属于智是智的发端。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想罢了。所以曰:“求则得之,说:“向内心追求就会得到它仁、义、礼、智,不向内心追求”舍则失之。”就会失去它。”铄:本指以火销金,自外至内而熔化,比喻从外部给予。则:就。(孟子告子上)3.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孟子说:“人跟禽兽不同的地方

11、只有一点点,一般人丢弃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了它,君子则保存了它所以他才成了君子。舜明白万物之理,察于人伦,洞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仁义根于内心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而所行都从仁义出,不是认为仁义是美的然后努力去推行它。”几希:指很少,一点点。去:丢弃。察:洞察。(孟子离娄下)4.孟子曰:“万物孟子说:“人世间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琐事,皆备于我矣。反身我的本性中都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端即在其中。反省自己,自己而诚,乐莫大焉。是真诚的即行仁、行义等都发自内心,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12、”备:完备、齐备。反身:反省自己。强qin恕:努力行忠恕之道。强,竭力、尽力。(孟子尽心上)5.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孟子说:“稻、黍、稷、麦、豆五谷都是好种子,种下去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之后假如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稊米和稗子。仁,也在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于使它成熟罢了。苟:假如。稗:一种禾草,叶似稻,杂生于稻田中,对稻子的生长有害。(孟子告子上)6.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出什么善言,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自己放弃而不求上进的人没法和他有所作为。说话违背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这就叫自己残害自己;自身不能居心于仁、

13、由义而行,这就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叫自己放弃。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可悲啊!”暴:损害,糟蹋。有为:有作为。安:安适。旷:空,使空闲。由:经历、经过。(孟子离娄上)三、难点精研1从课文所选的 6 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提示:第一是运用了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

14、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恶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第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

15、正反对比,辩证有力!2第 1 段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极富理性,辩证有力,但是,运用层进式也好,运用正反对比也好,从逻辑上来说,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独对并非是全文论说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不惜调动了“例证法”和“正反对比法”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证,这是为什么?你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提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观点是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就像为了求证一个几何命题而精心设定的一个坐标点,这个坐标点如果不存在,那么有待求证的命题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站不住脚,本文的论说中心也

16、就站不住脚。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运用“例证法”论证观点时,举例要全面,绝不能使用“孤证”。而“孤证”现象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却是屡见不鲜的。3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提示: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要“扩而充之”,要“存之”,要“求”之,要“反身而诚”“强恕

17、而行”,要“熟之”,要不“自暴自弃”。4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是如何使用的?提示: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时主要用的是“喻证法”。“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是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这是用不应该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不应该舍弃正路而不走,来比喻人应该居心于仁、由义而行

18、。“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这是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价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这些比喻都鲜明生动,可谓神来之笔。5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提示:人原本拥有的仁的发端就好比种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长并且结出成熟的果实(这就是仁),那就像没有长成的五谷一样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关键是要扩大充实那仁的发端。6“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这样写的妙处是什么?提示: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

19、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鲜明生动,言简意赅。word部分:请做:课时跟踪检测强化演练 知能提升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日积月累 铸炼文笔课后写作积累不失四端,成为真正的“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

20、能,自由发展?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所以应当发展“四端”,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四端”,人才真正成为“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他这样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鹿义霞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震撼!在字里行间中寻访,在故事寓言里感叹,在会意共鸣中缅怀,在体味博大时礼赞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襟怀、他的文采。这是一个不惧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

21、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着而坚定,焦灼而真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行仁政而王天下”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辗转奔走,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的关系;他向往理想的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听:“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

22、身。”“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的话精髓而深情。锲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著,他那份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岁月的回声。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养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的做人原则,影响着我们的做事风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

23、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他在文字中说到了,他在生活中做到了。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

24、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刍,引发后人思考。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