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8 ,大小:4.06MB ,
资源ID:61372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37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三维设计 生物二轮复习资料教师用书 第二板块 以基因为主导的遗传变异系统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三维设计 生物二轮复习资料教师用书 第二板块 以基因为主导的遗传变异系统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 132 页 共 132 页本板块在全国卷中一般考12个选择题和1个非选择题(分值为20分左右)(一)选择题一般从“基因的本质和表达”“变异与进化”“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三个方面命题考点卷卷卷201920182017201920182017201920182017基因的本质和表达T2T2CDT5ABT2T1、T6生物的变异与进化T6T6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T5T6T5T6T1AC考情分析从近3年全国卷试题分析可知,选择题部分主要集中在基因的本质和表达、遗传规律的应用上。其中遗传物质发现实验的理解分析和孟德尔定律的相关分离比的应用是高频考点;生物变异与进化常结合基因的表达进行综合考查,难度一般。

2、(二)非选择题一般从“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这两方面命题考点卷卷卷201920182017201920182017201920182017遗传规律的原理及应用T32T32T32T32T31T32伴性遗传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判断T32T32T32考情分析近3年全国卷非选择题对本板块考查主要集中在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互推及概率计算;性状显隐性的判断;伴性遗传中性染色体传递规律和遗传图谱中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和概率计算;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和基因定位的实验设计与分析。本板块是高中生物中最具理科特点的内容,涉及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特别是对遗传规律的考查,试题难度大

3、、区分度高。为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建议在复习中从以下三方面发力,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1基因的本质与表达一是重视以下考点内容: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及其拓展,同位素标记法与DNA复制的过程和特点的探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区别与联系,与DNA的分子结构、复制和基因表达相关的计算。二是重视选择题的演练,对选择题的每个选项都要仔细分析找出对或错的原因。三是联系现实热点,如重视生物学研究成果与基因的表达等的联系。2生物的变异与进化(1)复习变异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针对生物变异的实例较多的特点,复习时要掌握相关实例与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三倍体西瓜与多倍

4、体知识之间的关系。二是针对生物变异相关的概念多的特点,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易位、倒位,做好概念的复习,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是注意运用列表总结归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原因、应用及意义。(2)复习生物进化时,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生物进化的实质及新物种产生的机制,二是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3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1)复习遗传规律时,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体会和认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用现代遗传学观点回扣孟德尔对基因分离现象和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比较两大定律的内在联系,熟练掌握基因分离定

5、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总结遗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比例关系及相关推理,由此推导出亲代的交配方式及其基因型,并应用到解决问题之中;挖掘两大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基因自由组合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概率计算、亲子代基因型的判断以及系谱图问题上去。(3)强化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和基因定位的实验设计分析类题目的训练。必备知识自测诊断考点基因的本质和结构1明确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两次标记”和“三个结论”(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两次标记的目的不同:第一次标记: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目的是获得带有标记的大肠杆菌。第二次标记:分别用

6、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目的是使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2)遗传物质发现的三个实验结论: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辨析DNA结构的两种关系和两种化学键1判断有关遗传物质叙述的正误(1)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2018全国卷,T5B)()(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完成的(2018全国卷,T1C改编)()(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

7、肠杆菌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2019江苏高考,T3D改编)()(4)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2017江苏高考,T2B)()2判断有关DNA结构叙述的正误(5)某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2018全国卷,T2C)()(6)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2017全国卷,T2B)()(7)在真核细胞中,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017全国卷,T1D)()(8)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_提示:搅拌的目的

8、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2在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实验中,能否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操作过程?请说明理由_提示:不能,因为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细胞时,RNA和蛋白质没有分开,是完整的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因此,本实验只能通过人工分离提纯技术分离RNA和蛋白质,然后再单独导入宿主细胞,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考点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完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解(1)DNA分子复制:(2)转录:(3)翻译:模型一:模型二:2用字母表示下列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1)细胞生物(如动、植物)

9、: a、b、c。(2)DNA病毒(如噬菌体):a、b、c。(3)复制型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d、c。(4)逆转录病毒(如艾滋病病毒):e、a、b、c。1判断有关DNA复制叙述的正误(1)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2)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3)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4)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2判断有关基因表达叙述的正误(5)转录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DNA分子上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其中启动子是DNA连接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6)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10、7)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8)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1在核糖体上翻译出来的胰岛素是否具有降低血糖的生理作用?请分析原因_提示:在核糖体上翻译出来的只是多肽链,还需要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才能承担细胞的生命活动。2某种致癌的RNA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其体内是否含有逆转录酶?逆转录酶怎么产生的?_提示:逆转录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逆转录酶是在宿主体内合成的。3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能否进行基因的表达?

11、它们控制的性状遗传具有什么特点?_提示: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含有DNA和核糖体,能进行DNA复制和基因表达,控制性状。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的性状只能通过母方遗传给后代。关键能力课堂培优理解能力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与拓展应用知识网络题点练通1(2017全国卷)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

12、增殖过程相同解析:选C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大肠杆菌)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不能寄生在肺炎双球菌中;T2噬菌体的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只能发生在其宿主细胞中,不能发生于病毒颗粒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酸是RNA,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且二者的增殖过程不同。2(2018全国卷)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

13、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解析:选C突变体M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该突变体不能合成氨基酸甲,可能是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自然条件下其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故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不能得到X;

14、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使基因重组,产生了新的大肠杆菌X。3(2017全国卷)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解析:(1)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对新病毒进行鉴定时,要找出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题中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

15、间的相互转换,就是引导考生从DNA和RNA的碱基组成上进行分析。因此,使病毒中的DNA或RNA的特殊碱基(DNA为胸腺嘧啶,RNA为尿嘧啶)带上标记,根据病毒中放射性标记的检测结果就可做出判断。由于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其增殖时的原料只能来自宿主细胞,所以实验中需配制两种培养基,记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乙组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分别加入等量的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带上相应标记,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2)本实验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甲组有放射性,乙组无,则该新病毒为RNA病毒;另一种为乙组有放射性,甲组无,则该新病毒为DNA病毒。答

16、案:(1)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则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综合运用能力运用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方法串联生命系统的信息传递知识网络题点练通围绕基因表达过程,考查理解能力1(2019全国卷)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同位

17、素标记的苯丙氨酸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 B C D解析:选C蛋白质合成需要mRNA模板、游离的氨基酸、核糖体、tRNA以及相关酶等。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可作为合成多肽链的模板;要获得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需要使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中含有核糖体、tRNA以及相关酶等,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2从唾液腺细胞中提取全部mRNA,以此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单链DNA(TcDNA),利用该TcDNA与来自同一个体浆细胞中的全部mRNA(JmRNA)进行分子杂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c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数目相等B唾液

18、腺细胞中的RNA与TcDNA都能进行分子杂交C唾液腺细胞不能分泌抗体是因为缺乏与抗体合成相关的基因D能与TcDNA互补的JmRNA中含有编码呼吸酶的mRNA解析:选DTcDNA分子为单链,因此其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数目不一定相等;TcDNA是以从唾液腺细胞中提取全部mRNA为模板合成的,而唾液腺细胞中还有rRNA、tRNA,因此唾液腺细胞中的RNA与TcDNA并不能都进行分子杂交;唾液腺细胞不能分泌抗体是因为编码抗体的相关基因没有表达;由于所有活细胞中呼吸酶基因都表达,因此能与TcDNA互补的JmRNA中含有编码呼吸酶的mRNA。3SARS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该RNA既能作为mRN

19、A翻译出蛋白质,又能作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子代RNA。下列有关SA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是RNA,其中含有遗传信息和密码子B复制时会出现双链RNA,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C翻译时的模板及所需的酶均由宿主细胞提供D增殖过程中会出现TA、AU碱基配对方式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SARS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所以RNA中含有遗传信息。RNA作为mRNA翻译出蛋白质时,RNA中含有密码子,故A项正确;RNA复制时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一条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子代RNA,可知RNA复制时会出现双链,但该过程不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B项错误;翻译时

20、所需的模板是RNA,由病毒自己提供,C项错误;该病毒增殖过程中涉及RNA的复制和翻译,都是在RNA与RNA之间进行碱基互补配对,所以不会出现TA碱基配对方式,D项错误。有关复制和基因表达的疑难问题分析(1)复制和转录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在细胞中有DNA存在的部位都可发生,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都可发生。(2)转录的产物并非只有mRNA,tRNA和rRNA也是转录的产物,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3)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但并不能缩短每条多肽链的合成时间。(4)并非所有的密码子都决定氨基酸,3个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 (5)处于分裂期

21、的细胞不会发生DNA复制和转录,但可进行翻译过程。整合基因表达与生物变异,考查综合运用能力4(2019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模拟)研究发现人体细胞内双链DNA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双链DNA的一条链发生损伤(碱基错配或碱基丟失)后,能以另一条链为模板并对损伤链进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的修复过程需要DNA聚合酶BDNA复制过程中A与C的错配会导致DNA损伤CDNA在自我修复前后,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保持不变D若损伤的DNA不能被正常修复,则可能引发基因突变解析:选CDNA分子的修复过程是以一条链为模板,修复损伤链的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A正确;双链DNA的一条链发生损伤指的是碱

22、基错配或碱基丟失,因此DNA复制过程中A与C的错配会导致DNA损伤,B正确;若DNA损伤是由于碱基丢失导致的,则自我修复前后碱基比例会发生改变,C错误;若损伤的DNA不能被正常修复,会导致碱基对发生改变或缺失,进而引发基因突变,D正确。5基因x表达出的蛋白质X,是合成亮氨酸的必要蛋白质,利用单倍体酵母菌来研究基因x各种突变的效应,以下是基因x模板链上开始和结束部分的序列。说明: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x在位置13的CT突变,会转录出较短的mRNAB在位置16的AT 突变,细胞在缺少亮氨酸的培养基中可能无法生长C在位置31的TA突变,细胞制造出一

23、种不同的蛋白质X*只缺少最前面的10个氨基酸D在基因位置33和34之间插入额外的1个G/C碱基对,仍然能制造出有功能的蛋白X解析:选B基因x 在位置13的CT突变,碱基数量没有改变,所以转录形成的mRNA的长度不变,但是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密码子变为AUC,为终止密码,所以会翻译出较短的肽链;在位置16的AT 突变,密码子由UUC变为AUC,决定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造成蛋白质X结构改变,不能形成亮氨酸,所以细胞在缺少亮氨酸的培养基中可能无法生长;在位置31的TA突变,第11位密码子变为UAC,是终止密码;在基因位置33和34之间插入额外的1个G/C碱基对,则第11位以后的氨基酸都发生了改变,

24、形成的蛋白质不同于蛋白质X。整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与遗传规律,考查综合运用能力6.(2019东北育才学校模拟)下图是基因M、N、D对某种生物性状控制关系(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表现出性状3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有4种B表现出性状2的个体基因型特点是ddM_nnC图示表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D基因型DdMmNn个体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性状1的个体占3/16解析:选D据图分析,性状3的个体基因型为ddM_N_,因此该性状有4种基因型,A正确;表现出性状2的个体基因型是ddM_nn,B正确;图示表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

25、控制生物性状,C正确;表现出性状1的基因型特点是D_ _ _ _ _或ddmm_ _。DdMmNn产生的配子中,能与ddmmnn产生的配子dmn组合成上述基因型的有D_ _(占4/8)和dm_(占2/8),共占3/4,即后代中表现出性状1的个体占3/4,D错误。7雌雄同花植物矮牵牛的花色有紫色、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白色,由3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C与c)控制,白色个体不能合成色素,色素合成与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蓝色素与黄色素混合呈绿色,蓝色素与红色素混合呈紫色。白色物质1蓝色素白色物质2黄色素红色素让纯种紫花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cc的白花植株杂交,F1测交后代中只出现三种表现型

26、,紫花(AaBbCc)绿花(AabbCc)白花(aaBbcc、aabbcc)112。不考虑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花色的3对等位基因位于_对染色体上,其中A、a与C、c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为确定测交后代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可将其与纯种绿花个体杂交,若后代出现_,则该白花个体基因型为aaBbcc。(3)在重复上述题干中F1测交实验时,偶尔出现了1株红花个体甲,且自交后代仍会出现红花。已知红花个体甲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且只有一个基因发生改变,则发生改变的基因为_或_。解析:(1)据图和题干分析可知,aa_ _C_为蓝色、aa_ _cc为白色、A_

27、bbcc为黄色、A_B_cc为红色、A_bbC_为绿色、A_B_C_为紫色。纯种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白花植株杂交,F1基因型为AaBbCc,F1测交,后代中只出现三种表现型,紫花(AaBbCc)绿花(AabbCc)白花(aaBbcc、aabbcc)112,可推测出F1只产生ABC、AbC、aBc、abc这四种配子,则A与C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a与c在另外一条染色体上,B与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控制花色的3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由于其中A、a与C、c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测交后代中白花的基因型可能为aaB

28、bcc、aabbcc,纯种绿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若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cc,则aaBbccAAbbCC紫花(AaBbCc)绿花(AabbCc)11;若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cc,则aabbccAAbbCC绿花(AabbCc)。(3)F1测交实验时,理论上后代中只出现三种表现型,即紫花(AaBbCc)、绿花(AabbCc)、白花(aaBbcc、aabbcc),但偶尔出现了1株红花个体甲(A_B_cc),又因为红花个体甲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且只有一个基因发生改变,因此可推测可能是测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中C突变为c或aaBbcc的个体中的a突变为A。答案:(1)两不遵循(2

29、)紫花和绿花(或紫花绿花11)(3)CcaA学科素养强化训练1下列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位于DNA上B该过程需要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提供能量C基因的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进行转录可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D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解析:选A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转录起始位点,是一段位于基因上的DNA序列,称作启动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需要ATP供能,ATP中含两个高能磷酸键;转录仅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一种密码子最多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tRNA或多种tRNA转运。2(2019安庆二模)基因在

30、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RNAD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在细胞核中BRNAD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C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RNADNA杂交区段D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碱基的种类和比例有关解析:选D真核细胞内,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RNAD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8种核苷酸,因为DNA中可存在4种脱氧核苷酸,RNA中可存在4种核糖核苷酸;正常基因转录时也会形成RNADNA杂交区段;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GC碱基对比例较多有关,因为GC碱

31、基对之间氢键较AU或TA的多。3研究发现DNA复制需要多种蛋白质和酶参与,其中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单链结合蛋白可以和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并随着子链的延伸而与DNA单链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ep蛋白能使A与C、T与G之间的氢键断裂B低温处理DNA分子也可以使DNA双链解旋C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单链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结合不利于DNA新链的形成解析:选C根据rep蛋白的功能可推断出,rep蛋白应为解旋酶,该酶能破坏氢键,但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C与G配对,即rep蛋白可破坏A与T、C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A错误;高温处理DNA分子能使DNA

32、双链解旋,B错误;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正确;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结合,可防止单链之间重新螺旋化,对DNA新链的形成有利,D错误。4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它们有的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与mRNA的结合,有的还可以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可以阻止遗传信息的转录B阻止tRNA与mRNA的结合不利于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干扰细菌细胞壁形成过程是通过影响高尔基体的作用实现的D抗生素抑制人体内环境中细菌增殖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解析:选B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可以阻止翻译过程;阻止mRNA与tRNA的结合可阻止翻译过程而无法

33、合成蛋白质;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高尔基体;抗生素不属于机体免疫系统合成的免疫活性物质,所以其抑制细菌的增殖不属于机体免疫功能的体现。5(2019贵阳五校联考)研究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HSAT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HSAT非编码RNA与蛋白质可自由通过核孔BHSAT非编码R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终产物CHSAT非编码RNA与rRNA都是由DNA转录而来的D患者血液中检测到HSAT说明癌细胞已经严重扩散解析:选C核孔具有选择性,因此HSAT非编码RNA与蛋白质不能自由通过核孔;

34、HSAT非编码R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磷酸、4种含氮碱基、核糖共6种物质;HSAT非编码RNA与rRNA都是由DNA转录而来的;根据题意分析,这一特殊RNA可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因此患者血液中检测到HSAT,不能说明癌细胞已经严重扩散。6如图为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RNA与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的杂交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在培养基中加入3H尿嘧啶用以标记RNAB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RNA为相应DNA的转录产物C第0 min时,与DNA杂交的RNA来自T4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转录D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噬菌体DNA的转录增加,细菌基因活动受到

35、抑制解析:选C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因此可以用3H尿嘧啶标记RNA;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转录合成的,因此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RNA为相应DNA的转录产物;在第0 min时,大肠杆菌还没有感染T4噬菌体,其体内不存在T4噬菌体的DNA,因此与DNA杂交的RNA不可能来自T4噬菌体;题图显示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和T4噬菌体DNA杂交的放射性RNA所占百分比越来越高,而和大肠杆菌DNA杂交的放射性RNA所占百分比越来越低,说明噬菌体DNA的转录增加,细菌基因活动受到抑制。7(2019松山区校级月考)PrPS蛋白转变成PrPSC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如图表示PrPSC

36、蛋白的形成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PrPSC蛋白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BPrPS蛋白与PrPSC蛋白是两种不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C若控制合成PrPS蛋白的基因的全部碱基中A占20%,则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为23DDNA、酶以及激素的合成与PrPS蛋白一样都是需要模板的解析:选BPrPSC是一种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而且根据图中信息不能说明其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A错误;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根据图中二者功能的差异可知,PrPS蛋白与PrPSC蛋白是两种不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B正确;基因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与在一条链中该比值相等,若控制PrPS的基因的全部碱基中A占20%,则

37、T也占20%,该基因中为32,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也为32,C错误;不同的激素化学成分不同,蛋白质或多肽类的激素合成与DNA、酶以及PrPS一样都是需要模板的,但不是所有激素的合成都需要模板,如氨基酸衍生物类的激素,D错误。高考模拟课下达标(六)一、选择题1如图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质是一种基因重组B结果1中全部为S型肺炎双球菌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解析:选B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A正确;结果1中有S型细菌,也有R型细菌,因为只有部分R型细菌会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

38、遗传物质,C正确;S型菌的DNA被DNA酶降解后将不会使R型菌发生转化,因此,结果2中全部为R型菌,D正确。2某流感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会发生“RNARNARNA”和“RNARNA蛋白质”的过程,再组装成子代流感病毒。“RNA”表示负链RNA,“RNA”表示正链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流感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RNA具有信使RNA的功能C该流感病毒由RNA形成RNA需在宿主细胞内复制2次D入侵机体的流感病毒被清除后相关浆细胞数量减少解析:选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其基因应该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在RNA的复制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都先

39、形成了RNA,说明RNA具有信使RNA的功能;该流感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由RNA形成RNA的过程为“RNARNARNA”,说明其发生了2次RNA的复制;入侵机体的流感病毒被清除后,相关浆细胞、抗体的数量都会减少。3如图为人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其中a、b、c、d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需要某种蛋白质的催化,c过程需要用到某种核酸参与运输Bb过程应为RNA的加工过程,剪切掉了部分脱氧核苷酸C基因表达过程中可同时进行a过程和c过程Dd过程形成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同时作用于垂体和甲状腺解析:选A图中a过程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而R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40、c过程表示翻译,需要用到tRNA参与转运氨基酸,A项正确;据图可知,b过程应为RNA的加工过程,剪切掉了部分核糖核苷酸,RNA中不含脱氧核苷酸,B项错误;人体细胞属于真核细胞,a过程(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而c过程(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转录后形成的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故C项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不能直接作用于甲状腺,D项错误。4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

41、用35S、32P分别标记该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B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病毒核酸的类型是DNA还是RNA,因此应该分别标记DNA和RNA特有的碱基,即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因此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病毒利用螨虫细胞原料进行增殖;一定时

42、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5(2019宁德质检)真核细胞中mRNA可能和DNA模板稳定结合形成DNARNA双链,使另外一条DNA链单独存在,此三链DNARNA杂合片段称为R环。下列关于R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于DNA复制过程B嘌呤数一定等于嘧啶数C无AU、TA间的碱基互补配对D易导致某些蛋白质含量下降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R环形成于转录过程,A项错误;R环是三链DNARNA杂合片段,mRNA为单链结构,因此R环中的嘌呤数(A、G)不一定等于嘧啶数(C、T、U),B项错误;R环中的mRNA与DNA模板链之间存在AU、TA间的碱基互补配对,C项错误;R环结构的形成会

43、导致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所以易导致某些蛋白质含量下降,D项正确。6有一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W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物质W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逆)转录过程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解析:选C由题意知,该RNA病毒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真核细胞的基因是DNA,因此RNA这种病毒的转变过程是逆转录过程,又知物质W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因此不抑制DNA

44、分子复制,则抑制的过程是逆转录过程,故选C。7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内富含CG重复序列,若其中的部分胞嘧啶(C)被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条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通过氢键连接B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改变C胞嘧啶甲基化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无关解析:选C在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胞嘧啶甲基化导致的是表达过程中基因转录被抑制,对已经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影响;根据题意可推知,抑制的实质就是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由于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转录有关

45、,所以基因的表达与甲基化程度有关。8RAS基因是肺癌细胞内位于染色体上的一种癌基因,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向肺癌细胞内导入let7基因并得以表达,结果发现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AS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场所不同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都能以氨基酸序列的方式呈现出来Clet7基因能抑制RAS基因的翻译DRAS mRNA能与tRNA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解析:选B据题意知,RAS基因为真核细胞内的癌基因,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不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其中内含子不编码氨基酸,因此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不都能以氨基

46、酸序列的方式呈现出来;let7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可与RAS mRNA形成双链,从而阻止RAS基因的翻译过程;RAS mRNA能与tRNA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9B基因在人肝脏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含100个氨基酸的100蛋白,而在人小肠细胞中的表达产物48蛋白是由100蛋白的前48个氨基酸构成的。研究发现,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肝脏和小肠细胞中B基因的结构有差异B组成100蛋白和48蛋白的化学元素不同C100蛋白与48蛋白的空间结构相同D小肠细胞中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解析:选D肝脏细胞和小肠细胞都

47、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基因;由于不知道100蛋白和48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是否相同,也就无法判断二者是否含有相同的化学元素;100蛋白和48蛋白由于氨基酸数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同;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靠近中间位置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导致形成48蛋白,可见,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10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 500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60个,复制多次后含有14N的DNA

48、分子占7/8B若一条链中(AG)/(TC)1;DNA两条单链之间由于碱基互补配对,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2143;该DNA片段中嘌呤类碱基共100个,设经n次复制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碱基1 500个,则100(2n1)1 500,解得n4(次),即该DNA经多次复制后产生了16个DNA分子。11(2018赣州一模)如图表示DNA及相关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a、b、c均可在胰岛B细胞细胞核中发生Bf和g过程可能通过反馈调节实现C过程a、b、c、d、e与碱基配对有关D某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影响另一个基因的表达解析:选A胰岛B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

49、会发生DNA的复制过程(a);f和g过程可能通过反馈调节实现;过程a、b、c、d、e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某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影响另一个基因的表达。12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个基因型为ddAaBb的精原细胞可产生4种精子B基因型为ddAaBb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褐色133C图示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该生物的所有性状D图示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解析:选A据题意可知,一个基因型为ddAaBb的精原细胞如果不发生交叉互换可产生dAB、d

50、ab(或daB、dAb)两种类型的精子,如果发生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会产生dAB、dAb、daB、dab四种类型的精子;由控制色素合成的图解可知,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_ _ _ _ _、ddaaB_、ddaabb,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b,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_。基因型为ddAaBb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A_B_ddA_bbddaaB_ddaabb9331,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褐色黄色934;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性状或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图示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直接控制生物体的

51、性状,这一方式不能控制生物的所有性状;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图示说明动物的体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二、非选择题13(2019安庆高三质检)科学家发现致癌的RNA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回答下列问题:(1)RNA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以自身的RNA作为模板,通过_酶,合成DNA片段。在此过程中,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_,其原料为宿主细胞提供的_。(2)若该DNA片段插入到宿主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上,可发生_,从而导致细胞的癌变。除此以外,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还包括

52、_致癌因子。(3)若将人体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的全部mRNA分别提取出来,通过相关的酶反应分别获得多段DNA单链,通过碱基测序发现两份DNA单链的序列_(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说明人体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的基因表达具有_。解析:(1)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在此过程中,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T、UA、CG、GC;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因此逆转录过程的原料为宿主细胞提供的4种脱氧核苷酸。(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3)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人体胰岛B细

53、胞和浆细胞的全部的mRNA不完全相同,故由mRNA合成的DNA不完全相同。答案:(1)逆(反)转录AT、UA、CG、GC4种脱氧核苷酸(2)基因突变物理和化学(3)不完全相同选择性14(2019南通模拟)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下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1)酶C是_。与酶A相比,酶C除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外,还能催化_断裂。(2)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转录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R环中含

54、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_,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_。对这些基因而言,R环的是否出现可作为_的判断依据。(3)研究发现原核细胞DNA复制速率和转录速率相差很大。当DNA复制和基因转录同向而行时,如果转录形成R环,则DNA复制会被迫停止,这是由于_。R环的形成会降低DNA的稳定性,如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_次DNA复制后开始产生碱基对CG替换为_的突变基因。解析:(1)酶C是RNA聚合酶。酶C催化氢键断裂的同时,也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2)R环包括DNA链和RNA链,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富含G的片段模板链与mRNA之间形成的氢键比例高

55、,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容易形成R环。R环的是否出现可作为基因是否转录(或表达)的判断依据。(3)若转录形成R环,R环会阻碍解旋酶(酶B)的移动,使DNA复制被迫停止。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如果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第一次复制该位点碱基对变为UA,经第二次复制该位点碱基对变为TA。答案:(1)RNA聚合酶氢键(2)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模板链与mRNA之间形成的氢键比例高,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基因是否转录(或表达)(3)R环阻碍解旋酶(酶B)的移动2TA15(2019盐城期中)植物体内的转录因子OrERF是一类蛋白质,在植物抵抗逆境,如干旱、低温和高盐时发挥重要作

56、用。科研人员对水稻OrERF基因进行系列研究。(1)科研人员对水稻OrERF基因中的转录非模板链上游部分进行测序,结果如图1所示:基因转录时需要启动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OrERF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的起始密码子是_。各个元件分别在高盐、干旱、低温不同信号的诱导下,导致此基因表达出不同的OrERF蛋白,以适应高盐、干旱、低温环境,此现象说明基因的表达受_影响。(2)实验检测OrERF基因在高盐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OrERF基因的表达能力_,高盐处理后_小时,OrERF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3)植物感受外界干旱、高盐、低温等信号,通过一系列信息传递合成转录因

57、子。转录因子OrERF对下游基因调节过程如图3。转录因子OrERF合成的场所是_,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它通过与_结合,激活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启动转录的过程。解析:(1)启动子在基因中,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非模板链中与起始密码子对应的碱基序列是ATG,则模板链中转录成起始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为TA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起始密码子是AUG;三个元件分别在高盐、干旱、低温不同信号的诱导下,导致此基因表达出不同的OrERF蛋白,以适应高盐、干旱、低温环境,此现象说明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2)实验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盐浓度为0时)水稻中OrERF基因的表达较低,高盐处理后12小时Or

58、ERF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3)转录因子OrERF是一类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转录因子OrERF作用于转录过程,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因此转录因子OrERF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核;由图可知,转录因子OrERF通过与RNA聚合酶结合,激活RNA聚合酶,启动转录的过程。答案:(1)脱氧核苷酸 AUG 环境(2)较低 12(3)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细胞核RNA聚合酶必备知识自测诊断考点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类型1辨析生物变异的三类问题(1)关于“互换”问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与互换的基因为“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与

59、互换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比较易位交叉互换交换对象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图示(2)关于“缺失”问题: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3)涉及基因“质”与“量”的变化问题: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改变基因间组合搭配方式,即改变基因型(注:转基因技术可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2“两看”法界定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1判断有关基因突变叙述的正误(1)某基因发生插入突变后,使mRNA增

60、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增加了1个氨基酸,故突变前后最多有1个氨基酸不同()(2)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2019江苏高考,T4B)()(3)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发生基因突变()(5)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一定传递给后代()2判断有关染色体变异叙述的正误(6)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7)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8)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2

61、019江苏高考,T4D)()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是否一定是基因突变?原因是_提示:不一定。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若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则不属于基因突变。2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会对生物体造成什么影响?_提示: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改变。考点生物育种1分析生物育种程序和原理(1)识别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处理方法:A:杂交,D:自交,B:花药离体培养,C: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幼苗,E:诱变处理,F: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G:转基因技术,H:脱分化,I:再分化,J:包裹人工种皮。(2)据图

62、判断育种方法及依据原理:育种流程育种方法原理亲本新品种杂交育种基因重组亲本新品种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种子或幼苗新品种诱变育种基因突变种子或幼苗新品种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植物细胞新品种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2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育种的方法(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方法。(4)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马铃薯、甘薯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6)若要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可利用基因工程育种。1单

63、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2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2019江苏高考,T4C)()3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4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5人工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但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6单倍体育种过程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两大阶段()7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整个植株,并不是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8若要使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可采用单倍体育种()1杂交育种是指_提示: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到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

64、新品种的方法。2诱变育种一般不用于动物,请分析原因_提示:诱变育种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需要处理大量材料,且发生在动物体细胞中的突变难以遗传给后代。3基因工程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_提示:优点:能定向地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缺点:技术复杂,安全性问题多。考点生物的进化一、归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三、三、两、两”1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2018江苏高考,T19C)()2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2017江苏高考,T7C

65、)()3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两者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4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5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6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7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刺激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8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1物种是指_提示: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2什么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其原理是什么?_提示: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其原因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负反馈调节。3在自然选

66、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_提示: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特定表现型的生物体,而不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但可导致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关键能力课堂培优理解能力理解可遗传变异的原理,明确在育种中的应用知识网络题点练通围绕变异的类型及特点,考查分析判断能力1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M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与此酶相比,m基因控制合成的酶只在第229位由丙氨酸(GCU、GCC、GCA、GCG)变为苏氨酸(ACU、ACC、ACA、ACG),失去了原有的酶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基因突变为m基因是因为GC替换为ATBM基因突变为m基因

67、后导致三个密码子发生改变C赤霉素是M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促进豌豆茎的生长D在杂合体Mm个体中,M基因表达,m基因不表达解析:选A根据第229位由丙氨酸(GCU、GCC、GCA、GCG)变为苏氨酸(ACU、ACC、ACA、ACG),说明M基因突变为m基因是因为GC替换为AT,A正确;M基因突变为m基因后导致第229位丙氨酸所对应的密码子的改变,B错误;M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故赤霉素不是M基因的表达产物,C错误;在杂合体Mm个体中,M基因表达,m基因也表达,只是表达的酶失去了原有的活性,D错误。2(2019苏州期末)果蝇的短刚毛与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短刚毛对长刚毛为显性,由基因A

68、、a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现将一只短刚毛雄果蝇用紫外线照射,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但不影响A基因的功能。假如将该果蝇与长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全是雄果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雄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B经紫外线照射后,该变异果蝇所有细胞的基因种类减少C子代全是雄果蝇的原因可能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D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该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解析:选C该雄果蝇发生的变异是缺失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经紫外线照射后,该变异果蝇并不是所有细胞的X染色体缺失片段,可能是生殖细胞的X染色体缺失,导致基

69、因种类减少,B错误;子代全是雄果蝇的原因可能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含X的雄配子致死,只有含Y的雄配子,C正确;染色体片段缺失,X染色体还存在,该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和其他常染色体一样,可以联会,D错误。结合生物变异有关的实验分析,考查科学探究能力3.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M。为探究M果蝇出现的原因,某研究小组用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

70、白眼,则M的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M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若无子代产生,则M的基因组成为XrO,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引起D若无子代产生,则M的基因组成为XrY,由基因重组引起解析:选C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M果蝇的基因型为XrY,其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M果蝇的基因型为XRY,其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若无子代产生,则M果蝇的基因组成为XrO,表现为雄性不育,是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引起的。4一对毛色正常鼠(P)交配,产下多只鼠(F1),其中一只雄

71、鼠(甲)的毛色异常。已知该对亲本鼠不能再繁殖后代。假定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1所有鼠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都可成活。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两个亲本产生配子时同时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请分析回答:(1)雄鼠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_。(2)亲本毛色正常鼠的基因型可能是:Aa和Aa、_、aa和aa。(3)为探究雄鼠甲毛色异常的原因究竟是上述哪一种类型,用雄鼠甲分别与F1多只雌鼠交配,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如果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_,则亲本毛色正常鼠在生育雄鼠甲的过程中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如果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

72、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_,则亲本毛色正常鼠在生育雄鼠甲的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了隐性突变。如果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_,则亲本毛色正常鼠在生育雄鼠甲的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显性突变。(4)探究雄鼠甲毛色异常原因的另一方案也可以是:F1毛色正常雌雄鼠随机交配获得F2,统计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请预测该方案中可能性最高的实验结果:_。解析:(1)在正常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此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2)毛色异常雄鼠甲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亲本携带隐性基因所致,因此亲本毛色正常鼠的基因型可能是A

73、a和Aa、AA和Aa、aa和aa。(3)亲本毛色正常鼠在生育雄鼠甲的过程中产生配子时,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雄鼠甲的基因型为aa,F1雌鼠的基因型为2/3Aa;用雄鼠甲分别与F1多只雌鼠交配,F2中毛色异常的个体占2/31/2(aa)1/3,毛色正常的个体占11/32/3,即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21。若发生了隐性突变,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雄鼠甲的基因型为aa,F1雌鼠的基因型为1/2AA、1/2Aa;用雄鼠甲与多只雌鼠交配,F2中毛色异常的个体占1/21/2(aa)1/4,毛色正常的个体占11/43/4,即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31。若

74、发生了显性突变,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雄鼠甲的基因型为Aa,F1雌鼠的基因型为aa,F2中毛色正常鼠和毛色异常鼠各占1/2。(4)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该毛色异常雄鼠的产生,可能性最高的是性状分离的结果,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子代毛色正常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在随机交配条件下,F2毛色异常鼠所占比例为2/32/31/41/9,毛色正常鼠所占比例为8/9,所以,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81。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2)AA和Aa(3)213111(4)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81规律方法变异类型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模板以育种的原理和过程为载体,考查科学思

75、维能力5.(2019池州期末)育种是一种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利用杂交育种培育纯隐性性状的新品种,则育种年限很长B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时,能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C诱变育种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但不能控制基因突变的方向D利用基因工程育种时,所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解析:选A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体,所以利用杂交育种培育纯隐性性状的新品种,育种年限很短,A错误;基因工程可以突破生殖隔离,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B正确;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诱变育种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但不能控制基因突变的方

76、向,C正确;利用基因工程育种时,所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D正确。6(2019苏州二模)如图表示小麦育种的几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获得和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和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获得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得到的变异个体不全都符合农业生产需要C获得的育种方式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秋水仙素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后期,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解析:选D获得和的育种方式分别是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和的育种方式分别是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获得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得到的变异

77、个体不全都符合农业生产需要,B正确;获得的育种方式是基因工程育种,可根据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正确;秋水仙素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细胞纺锤体的形成,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D错误。理解能力理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进化现象知识网络题点练通围绕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考查理解能力1.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自然选择和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解析:选D种群

78、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A正确;自然选择和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正确;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D错误。2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D蚊子

79、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解析:选C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抗性较低的兔子死亡,抗性较强的个体得以生存,从而起到选择的作用;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但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病毒也不能长期存活,寄生关系难以维持;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兔抗病毒能力增强的结果;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兔子之间的媒介,在兔子与病毒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3(2019庐阳区月考)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型植株,突变型植株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株的某种昆虫死亡;此种昆虫正常群体中也可产生少量突变型个体,突变型个体食用突变型植株不会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型植株对此种昆虫的变

80、异起到了定向诱导的作用B突变型昆虫和突变型植株的出现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C突变型昆虫的存在导致此种突变型植株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大D此种昆虫和此种植物之间的相互选择能够实现二者的共同进化解析:选D由题意知,具有该变异的植株会导致食用它的昆虫死亡,因此对于昆虫来说,变异植株对昆虫起选择作用,选择是定向的,A错误;突变型昆虫和突变型植株不一定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由于具有毒性突变的植株不能导致突变型昆虫死亡,因此突变型昆虫的存在不一定导致毒性突变的基因频率增加,C错误;此种昆虫和此种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实现二者的共同进化,D正确。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为载体,考查计算能力4.(2016全国

81、卷)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解析:选D联系遗传平衡定律进行分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等,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等,均等于1减去该病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1减去该病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因男性只有一条X

82、染色体,男性只要携带致病基因便患病,故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5(2019青岛一模)某种家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色(A)对黑色(a)为显性。若某人工饲养家兔种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让该兔群随机交配并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黑色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淘汰前,该兔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相等B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兔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C黑色兔淘汰一代后,a基因频率下降到0.25D黑色兔淘汰两代后,兔群中AAAa21解析:选B淘汰前,该兔群中显性个体应该多于隐性个体,即白色个体数量多于黑色个体数量,A错误;随着淘汰代

83、数的增加,兔群中A和AA的频率均逐渐增加,B正确;黑色兔淘汰一代后,AAAa12,则a1/3,C错误;黑色兔淘汰两代后,兔群中AAAa11,D错误。6(2019天津高考)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解析:选B囊鼠的毛色与环境差异的大小会影响其被天敌捕食的难易程度,通过自然选

84、择的作用,囊鼠的毛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互协调,最终使深色和浅色的囊鼠在不同区域中的分布情况不同,A项正确。浅色岩P区D基因的频率是0.1,则d基因的频率为0.9,杂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20.10.90.18,隐性纯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0.81。深色熔岩床区D基因的频率是0.7,则d基因的频率是0.3,则杂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20.70.30.42,隐性纯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0.09。浅色岩Q区D基因的频率是0.3,则d基因的频率为0.7,杂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20.30.70.42,隐性纯合体(基因型)的频率是0.49,B项错误,D项正确。深色为显性性状,所以深色囊鼠的基因型有DD和Dd

85、两种,C项正确。学科素养强化训练1(2019诸暨市期末)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A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基因的碱基序列B可能导致染色体组型发生改变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D易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解析:选D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A错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不会改变染色体组型,B错误;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基因的数量不变,C错误;基因突变易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中,D正确。2下列过程中未发生基因重组的是()A表现型

86、正常的双亲生下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B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C黑色家鼠和白化家鼠杂交,F1全为黑鼠,F2中黑鼠淡黄鼠白鼠934D灰身长翅果蝇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长翅,F1的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424288解析:选A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下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原因是基因分离,未发生基因重组,A符合题意;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不符合题意;黑色家鼠和白化家鼠杂交,F1全为黑鼠,F2中黑鼠淡黄鼠白鼠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发生

87、了基因重组,C不符合题意;灰身长翅果蝇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长翅,F1的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424288,不符合1111,说明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该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也发生了基因重组,D不符合题意。3(2019抚顺一模)穿梭育种是近年来小麦育种采用的新模式。农业科学家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国内、国际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下列关于穿梭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小麦基因库存在差异B穿梭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可

88、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C穿梭育种充分地利用了小麦的遗传多样性D穿梭育种利用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解析:选D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小麦基因库存在差异,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可知,穿梭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可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B正确;穿梭育种充分地利用了小麦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穿梭育种利用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4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

89、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现象出现,甲基化不影响基因DNA复制。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F1个体体色的差异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B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C碱基甲基化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过程D甲基化是引起基因突变的常见方式解析:选D据题意可知,F1个体体色的差异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A正确;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但是启动子部位甲基化可能会导致RNA聚合酶不能与该基因的结合,B正确;据图可知,碱基甲基化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过程,C正确;A基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现象出现,但是其他基因没有甲基化现象,也能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5(2019成都模拟)目前已

90、发现T4噬菌体有数千种突变型,这些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的突变或者不同基因的突变。科学家利用T4噬菌体的两种突变型A和B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型A和B分别与野生型相比,基因组成上只有一处差异)。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实验1:用突变型A侵染大肠杆菌,噬菌体不增殖实验2:用突变型B侵染大肠杆菌,噬菌体不增殖实验3:突变型A、突变型B同时侵染同一个大肠杆菌,噬菌体增殖(A、B型组成)(注:噬菌体不发生新的突变和基因重组)AT4噬菌体DNA复制所需原料和酶来自宿主细胞B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C突变型A和突变型B的突变一定发生在相同的基因内D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基因共同决定其增殖解析:

91、选CT4噬菌体DNA复制所需原料和酶来自宿主细胞,A正确;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B正确;突变型A和突变型B的突变发生在不同的基因或同一基因内,C错误;用突变型A侵染大肠杆菌,噬菌体不增殖;用突变型B侵染大肠杆菌,噬菌体不增殖;突变型A、突变型B同时侵染同一个大肠杆菌,噬菌体增殖,说明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基因共同决定其增殖,D正确。6(2019郴州一模)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育成的“小麦二体异附加系”,能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小麦中,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 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如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二体

92、异附加系”示意图,根据流程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为同一个物种,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B过程可用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8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D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2解析:选C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F1不育,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个物种,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燕麦草的染色体组是一个,因此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2107E,共8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

93、,C正确;丁体细胞中含有一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自交后代中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情况是2条1条0条121,因此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4,D错误。7(2019龙岩模拟)某雌雄同株的植物,因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性状变为突变性状。用该突变型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杂交组PF1甲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11乙突变型突变型突变型野生型21(1)由题意可知,该突变性状属于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突变基因_(填“位于”或“不位于”)性染色体上,理由是:_。(2)由乙组杂交结果推测,可能有致死或存活率下降的现象。有人推测产生乙组杂交的结果是由合子致死引起

94、的,即_致死。可以让乙组中F1个体进行自由传粉,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推测正确。(3)也有人认为产生乙组杂交的结果可能是某种配子致死或存活率下降的影响:请据题作出合理假说,并设计实验予以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方案、支持假说的实验结果)。假说:_。实验验证:_。后代:_。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突变性状属于显性性状;突变基因不位于性染色体上,理由是:该种植株为雌雄同株,没有性染色体。(2)由题意信息,确定突变个体基因型是Aa,野生型基因型aa;由于乙组突变型突变型,F1突变型野生型21,得出AA纯合致死。若让F1个体进行自由传粉,因为Aa占,得出Aa;aa占,即a;综合得出A,a。若显性纯合致

95、死,则Aaaa11。(3)假说:含突变基因的雄配子有一半致死。让突变型野生型,即雄性Aa与雌性aa杂交,若含突变基因的雄配子有一半致死,则能进行繁殖的A,a,雌配子为a,所以杂交后代突变型(Aa)野生型(aa)12。答案:(1)显性不位于该种植株为雌雄同株,没有性染色体(2)含突变基因纯合的个体突变型野生型11(3)含突变基因的雄配子有一半致死(或“含突变基因的雄配子存活率下降一半”)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12高考模拟课下达标(七)一、选择题1(2019南通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B同种生物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

96、组数最多C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异常配子的产生D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导致个体不育解析:选D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如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相同,A正确;同种生物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数最多,是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目的两倍,B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异常配子的产生,C正确;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后,导致细胞内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不会导致个体不育,D错误。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发现,是现代医学史上重要的事件。假设正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突变后的异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97、()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该病的症状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B造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Ch基因与H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不同D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基因H的长度较基因h长解析:选A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呈中央微凹的圆饼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变成了弯曲的镰刀状,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判断是否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造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分子中的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从而引起所编码的蛋白质的改变;h基因与H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相同,其比值均等于1;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另外基因h是由碱基对的替换产生

98、的,只改变了一个氨基酸,因此基因H和h长度相同。3(2019温州期中)某高等植物A核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其他体细胞均可发生此过程B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C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D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对A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解析:选C该细胞有分裂能力,在分裂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但成熟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一般不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即发生了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B错误;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

99、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进而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正确;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1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D错误。4研究发现,某二倍体动物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2N),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2N1),二者均能正常产生配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B雄体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XX个体只产生雌配子,且雌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解析:选C雄体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是较正常的雌雄同体的个体少了一条,所以雄体不是该物种的单倍体;雄体不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因为未受精的卵细胞含

100、有N条染色体,而雄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N1)条染色体;XO个体为雄体,只产生两种雄配子,一种含有N条染色体,另一种含有(N1)条染色体;XX个体是雌雄同体,既能产生雌配子,也能产生雄配子,且雌配子间或雄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相同。5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以棉铃虫为专一宿主的病原微生物。该病毒被呈多面体的外壳包裹形成多角体。多角体随食物进入棉铃虫的中肠,中肠的碱性环境和蛋白酶迅速将其外壳溶解,病毒释放,危害宿主。人们利用NPV制作病毒型生物农药防治棉铃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型生物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B该病毒的使用会影响棉铃虫种群基因频率C多角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对病毒起到

101、保护作用D长期使用该农药,可能诱导棉铃虫产生抗性突变解析:选D病毒型生物农药相对于化学农药对环境更加友好,故其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A正确;因为该病毒的使用会杀灭棉铃虫,从而影响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棉铃虫种群基因频率,B正确;多角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病毒粒子被包裹于其中,可以免受外界各种不良环境的破坏,对病毒起到保护作用,C正确;棉铃虫产生抗性突变的原因并不是长期使用农药引起的,而是变异引起的,D错误。6(2019绵阳模拟)某DNA上的M基因编码含65个氨基酸的一条肽链。 该基因发生缺失突变,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突变基因表

102、达时,翻译过程最多涉及到62种密码子B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会上升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多肽链中,最多有1个氨基酸不同D与原M基因相比,突变后的M基因热稳定性有所下降解析:选A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转运氨基酸,还有三种终止密码子,但是只要遇到其中一种即可终止,故最多涉及到62种密码子,A正确;M基因突变后,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因而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数量减少,但由于嘌呤和嘧啶配对,均为50%,突变前后此比例不会发生变化,故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B错误;突变前后的两条多肽链中,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C错误;mRNA与

103、DNA配对,mRNA上的AUA对应该基因中减少的序列为TAT,AT碱基之间只有两个氢键,GC之间有三个氢键,基因发生缺失突变后AT碱基比例下降,GC相对上升,氢键越多结构越稳定,热稳定性越高,D错误。7某雌雄同株的植物的花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红色,a控制白色。某杂合的红花植株经射线处理后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含有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该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花白花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B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C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

104、位于缺失的片段上D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解析:选B含有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该杂合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应是雌配子有两种,且比例为11,雄配子只有含a的正常发育,说明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8(2019太原模拟)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ATR激酶负责启动细胞对基因组不稳定的响应和修复,一旦感应到DNA损伤后就会迅速活化。基因组不稳定和易突变是癌细胞的一个基本特征,通常伴随着大量修复基因组DNA的功能缺失,因此癌细胞更加依赖ATR激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复制时碱基对错配

105、可能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B某些物理因素使基因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断裂会活化ATR激酶CATR激酶抑制剂将成为用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新型药物D抑制ATR激酶活性能增强常规肿瘤治疗对癌症细胞的杀伤能力解析:选CDNA分子复制时碱基对错配可导致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A正确;某些物理因素使基因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断裂,会损伤DNA,会活化ATR激酶,B正确;ATR激酶抑制剂可用于癌症治疗,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不能通过ATR激酶抑制剂来预防和治疗,C错误;癌细胞基因组不稳定,且其修复基因组DNA的功能缺失,癌细胞更加依赖ATR激酶,因此抑制ATR激酶活性能

106、增强常规肿瘤治疗对癌症细胞的杀伤能力,D正确。9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的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千百万年后蛾复杂的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能够杂交,说明两种蛾无生殖隔离C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基因库中的基因有的相同有的不同D蛾与蝙蝠之间发生了共同进化解析:选B变异是不定向的,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由题意知,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

107、精卵不具有生命力,因此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基因库中的基因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同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发生改变,C正确;由题意可知,蛾与蝙蝠之间在相互选择中发生了共同进化,D正确。10豌豆是二倍体植物,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异并发育至成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1进行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B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相同CF1豌豆经低温诱导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且这种变异可以镜检D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解析:选D高茎(D

108、D)与矮茎(dd)杂交,得到的F1为Dd,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则F1的基因型为DDdd,当F1自交时,产生雌雄配子各3种:DDDddd141,然后雌雄配子随机受精结合,后代矮茎(dddd)所占比例1/61/61/36,高茎所占比例为35/36,A正确;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且这种变异是可以镜检的,B、C正确;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错误。11(2019兰州统考)某一个自由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等位基因A对a完全显性,但A纯合致死,种群中显性个体占总数的36%,则()A该种群中隐性基因的频率小于显性基因的

109、频率B该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频率不变C该种群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A的频率逐渐增大D若该种群个体自交,则后代基因频率将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进化了解析:选D由题中数据可知,种群中Aa占36%,aa占64%,则A1/2Aa18%,aaa1/2Aa82%,A错误;随着该种群繁殖代数的增加,由于AA个体致死,所以A的基因频率会变小,B、C错误;若该种群自交,其后代AA致死,A的基因频率会减小,说明该种群进化了,D正确。12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两种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株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

110、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株X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Y产生配子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B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C图中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的幼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D用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36解析:选C植物A1a1能产生A1和a1两种配子,植物A2a2能产生A2和a2两种配子,它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1A2、A1a2、

111、A2a1和a1a2,由于A1、A2控制红色素合成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所以植株X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121;植株X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可育的植株Y,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植株Y的初级性母细胞中形成14个四分体。由于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所以植株X的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而不可育。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用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体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基因型为A1A1a1a1,性成熟后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1A1A1a1a1a1141,自交后开白花的植株a1a1a1a1占1/61/61/36。二、

112、非选择题13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的某一相对性状中野生型对突变型为隐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雄株的X染色体来自_。(2)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纯合突变型雄株与野生型雌株杂交,子代中偶然发现一雄株基因型为Bbb,分析认为该异常雄株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_(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该结构变异类型属于_;二是某一亲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则该变异发生在_分裂。若该异常雄株能形成配子(其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后和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113、,则该雄株能形成_种配子。(3)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现用某正常突变型雄株与野生型雌株杂交,若子代中雌株全为野生型,雄株全为突变型,则该突变型雄株的基因型为_。解析:(1)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X染色体来自母本,Y染色体来自父本。(2)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纯合突变型雄株基因型为BB,野生型雌株基因型为bb,后代基因型理论上为Bb,而后代基因型为Bbb,可能是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移接,导致产生了bb的卵细胞;也有可能是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异常,产生了b

114、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已知该雄株基因型为Bbb,其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后和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则可以产生Bb、B、b、bb四种配子。(3)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正常突变型雄株与野生型雌株(XbXb)杂交,后代雄株全为突变型,说明父本提供了YB配子,该突变型雄株基因型为XbYB。答案:(1)母本(2)母本染色体片段的增加(增添、重复)或移接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4(3)XbYB14(2019张家口一模)水稻有一个穗型突变体“T637”,与“特青(TQ)”相比,“T637”穗簇生,植株矮化,粒型变小。(1)欲证明“T637”发生的变异是基

115、因突变而不是染色体变异,最简单的方法是_。若研究发现突变体只有一条4号染色体L基因的第4外显子上有一段序列插入,则可确定此种变异类型为_,且为_(填“显性”或“隐性”)变异。(2)配制4种浓度梯度的24epiBL(24表油菜素内酯)分别处理“TQ”和“T637”,发现二者的叶夹角均会随着24epiB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下图可判断“TQ”和“T637”对不同浓度24epiBL的敏感程度,确认_ 为油菜素内酯敏感型突变体。(3)若将一个抗虫基因导入“T637”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将此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长成完整植株。为确定抗虫基因是否整合到4号染色体上,最简单的杂交方案为:_;若只考虑粒型及

116、抗虫性状,预期结果及结论如下:若子代出现粒型变小、抗虫粒型变小、不抗虫粒型正常、抗虫_,则抗虫基因整合到了4号染色体上。且与粒型变小的基因不位于一条4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出现_31,则抗虫基因整合到了4号染色体上,且与粒型变小的基因位于一条4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出现粒型变小、抗虫粒型变小、不抗虫粒型正常、抗虫粒型正常、不抗虫9331,则抗虫基因未整合到4号染色体上。解析:(1)欲证明“T637”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而不是染色体变异,最简单的方法是取“T637”的细胞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若研究发现突变体只有一条4号染色体L基因的第4外显子上有一段序列插入,则可确定此种变异类型

117、为基因突变,且为显性突变。(2)配制4种浓度梯度的24epiBL(24表油菜素内酯)分别处理“TQ”和“T637”,发现二者的叶夹角均会随着24epiB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据图可判断“TQ”和“T637”对不同浓度24epiBL的敏感程度,确认“T637”为油菜素内酯敏感型突变体。(3)若将一个抗虫基因导入“T637”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将此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长成完整植株。为确定抗虫基因是否整合到4号染色体上,最简单的杂交方案为让导入抗虫基因后的“T637”植株自交。若抗虫基因整合到了4号染色体上。且与粒型变小的基因不位于一条4号染色体上,则子代出现粒型变小、抗虫粒型变小、不抗虫粒型正常、

118、抗虫211。若抗虫基因整合到了4号染色体上,且与粒型变小的基因位于一条4号染色体上,则子代出现粒型变小、抗虫粒型正常、不抗虫31。若子代出现粒型变小、抗虫粒型变小、不抗虫粒型正常、抗虫粒型正常、不抗虫9331,则抗虫基因未整合到4号染色体上。答案:(1)取“T637”的细胞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基因突变 显性(2)“T637”(3)让导入抗虫基因后的“T637”植株自交211粒型变小、抗虫粒型正常、不抗虫15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能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键步骤包括

119、: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请据图回答:(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变异。(2)方法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可能的原因是_。(3)已知金鱼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将影响基因a的表达。当基因b纯合时,基因a不能表达,表现为正常眼。偶然发现一只具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了正常眼雌鱼。则该龙眼雌鱼的基因型为_。现将该龙眼雌鱼与基因型为AaBb的雄鱼杂交,后代出现龙眼雌鱼的概率为_。(4)研究发现,金鱼的双尾

120、鳍(D)对单尾鳍(d)为显性,在一个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双尾鳍的个体占36%,若将双尾鳍金鱼自由交配,后代为单尾鳍的概率是_。(5)用上述图中的方法二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方式。请写出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YY,WW个体不能成活)_,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_,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解析:(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由题意可知,二倍体鱼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是一个,若获得纯合二倍体,图中方法一是用低温处理卵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方法二是低温抑制极体排出,形成二倍体,由于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

121、体间容易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所以这种方法形成的二倍体往往是杂合二倍体。(3)由题意可知,这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的基因型是aaBb,现将该龙眼雌鱼与基因型为AaBb的雄鱼杂交,后代出现龙眼雌鱼的概率为3/16。(4)研究发现,金鱼的双尾鳍(D)对单尾鳍(d)为显性,在一个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双尾鳍的个体占36%,则单尾鳍的个体占64%,d0.8,D0.2,DD4%,Dd32%,若将双尾鳍金鱼自由交配,因为DDDd18,则d,D,后代为单尾鳍(dd)的概率是16/81。(5)若子代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10,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若子代性别比例为雄性雌性10,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

122、。答案:(1)染色体结构(2)低温抑制(细胞)纺锤体形成减数分裂时,由于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3)aaBb3/16(4)16/81(5)若子代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10若子代性别比例为雄性雌性10必备知识自测诊断考点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变式应用1理清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2辨明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AaAa1AA2Aa1aa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121不完全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自由组合定律的异常分离比:F1AaB

123、bF2正常情况下,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异常情况下:基因完全连锁现象:图1图2(1)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2017全国卷,T6D)()(2)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3)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其中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正确实验结论的得出基本没有影响()(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遗传定律发生在受精过程中()(6)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其中,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

124、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8)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理论比例为3/8()考点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1分析性染色体不同区段遗传规律(1)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男性(XY):X只能传给女儿,Y则传给儿子。女性(XX):其中一条X来自母亲,另一条X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2)仅在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a.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b.世

125、代遗传;c.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a.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隔代交叉遗传;c.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3)XY同源区段遗传特点涉及同源区段的基因型女性为XAXA、XAXa、XaXa,男性为XAYA、XAYa、XaYA、XaYa。(基因用A、a表示)遗传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下左图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而右图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2掌握判断性状遗传方式的两类方法(1)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2)特殊类型的判断:性状的显隐性:遗传方式:在右图所示的遗传图谱中,若已知男性亲本不携带致病基因(无基因突变),则该病一定为伴X隐性遗传病。(1)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

126、发的疾病(2017江苏高考,T6A)()(2)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3)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其中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4)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且一定传给女儿()(5)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6)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7)一对等位基因(B、b)如果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1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是否都是遗传病?举例说明_提示

127、:不一定,如癌症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但癌症不是遗传病。2基因治疗是指_提示: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病人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关键能力课堂培优综合运用能力理解遗传规律的原理,应用遗传规律解释遗传现象知识网络题点练通体会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考查理解能力1(2018江苏高考)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解析:选C子一代产生

128、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的活力有差异,会使2种类型配子比例偏离11,从而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2(2017海南高考)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解析:选C若所选多对黑色个体均为纯合子,不论黑色是否为显性,其后代均为

129、黑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若该种群原来就是栗色个体占多数,即便栗色为隐性,新生个体中栗色个体也会多于黑色个体;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栗色与黑色个体数相等,则AAAaaa,所以Aa;若所选栗色个体为纯合子,无论栗色是否为显性,其子代全部为栗色,由此不能说明栗色的显隐性。围绕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推断,考查演绎与推理能力3.(2017全国卷)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

130、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解析:选D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总数为64,故F1中应有3对等位基因,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对各项进行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A项,AABBDDaaBBdd的F1中只有2对等位基因,AAbbDDaabbdd的F1中也只有2对等位基因;B项,aaBBDDaa

131、bbdd的F1中只有2对等位基因,AAbbDDaaBBDD的F1中也只有2对等位基因;C项,aabbDDaabbdd的F1中只有1对等位基因,且F1、F2都是黄色,AAbbDDaabbdd的F1中只有2对等位基因。A、B、C项中的亲本组合都不符合。D项,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的F1中含有3对等位基因,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会出现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符合要求。4(2019全国卷)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

132、验。实验: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实验: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回答下列问题。(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实验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2)实验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子代中有_种基因型。(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解析:(1)根据实验可判断甘蓝的绿叶是隐性性状,紫叶是显性性状。由题干: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

133、再结合实验可判断出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2)根据实验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可推知乙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子代中有4种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3)若丙植株与甲植株(aabb)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可推出紫叶丙植株只能产生两种配子,且有一种配子是ab,进而推出丙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若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子代均为紫叶,说明丙植株产生的配子中只能含一个隐性基因或全是显性基因,可利用分离定律列出丙植株可能的基因型,符合要求的丙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AaBB;若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子代均为紫叶,

134、且该子代自交后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这是自由组合定律9331性状分离比的变形,推出子代紫叶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由此推出丙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答案:(1)绿色aabb(2)AaBb4(3)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1)方法: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2)题型示例:1111(11)(11)(Aaaa)(Bbbb);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31(31)1(AaAa)(BB_ _)或(AaAa)

135、(bbbb)或(AA_ _)(BbBb)或(aaaa)(BbBb)。以遗传规律为载体,考查探究能力5(2019宁波模拟)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类型,A 基因控制高茎。研究人员将高茎玉米植株与矮茎玉米植株杂交,F1全为高茎玉米,F1自交所得 F2中高茎玉米与矮茎玉米的比例为 31。在连续繁殖高茎玉米品系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玉米(突变体M),研究人员将突变体M进行自交,发现子代中高茎玉米植株的比例只占,为了解释此现象,有人提出下面两种假说。假说一:突变体M是由亲代高茎玉米植株体内一个A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基因型表示为AA;假说二:突变体M是由亲代高茎玉米植株体内一个b基因发

136、生突变而形成的,基因型表示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假说一成立,突变体M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突变体M植株与正常矮茎玉米植株杂交得 F1,F1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_。(2)如果假说二成立,推测B基因对A基因的作用效应可能是_;突变体M植株自交后代中矮茎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是_。F1中所有的矮茎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_。(3)利用突变体M和正常矮茎植株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对假说一和假说二进行验证的实验思路见表格,请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结论将突变体M与正常矮茎植株杂交,选

137、取F1中的矮茎植株再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假说一成立假说二成立解析:(1)如果假说一成立,突变体M基因型表示为 AA,A、A属于等位基因,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后代发生性状分离,AA表现为高茎,占。突变体M植株与正常矮茎玉米植株(aa)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AaAa1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a112,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AAAAAaaa22。(2)如果假说二成立,AAbb表现为高茎,AABb表现为矮茎,说明B抑制A基因的表达,表现为矮茎;突变体M植株自交后代中矮茎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

138、ABb,比例是12;F1中所有的矮茎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茎的比例是AAbb,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3)利用突变体M和正常矮茎植株为材料进行杂交,如果假说一成立,子一代矮茎的基因型是Aa,自交后代都表现为矮茎;如果假说二成立,M的基因型是AABb,正常矮茎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矮茎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高茎。答案:(1)A和A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2)抑制A基因的表达AABB或AABb(3)若F2不出现高茎若F2出现高茎综合运用能力运用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方法,串联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知识网络题点练通围绕人类遗传病考查社会责任1(

139、2019杭州九校联考)人类鸭蹼病是一种罕见的伴Y染色体遗传病。下列关于鸭蹼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存在等位基因B建议患者生一个女儿C男性患者产生的精子均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D各种产前诊断方法都能检测出该遗传病解析:选B人类鸭蹼病是一种罕见的伴Y染色体遗传病,因此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A项错误;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女儿一定正常,因此建议患者生一个女儿,B项正确;男性患者产生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均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C项错误;产前基因诊断的方法能检测出该遗传病,但羊水检查等检测不出该遗传病,D项错误。2(2015全国卷)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

140、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解析:选B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等;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发病率;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围绕伴性遗传及其特点,考查科学思维能力3(2017全国卷)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

141、(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解析:选B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bbXrY),1/81/41/2,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4(长翅)1/2(雄性)3/8;亲本雌蝇产生XR和Xr两种配子,亲本雄蝇产生Xr和Y两种配子,在雌、雄亲本产生的配子中Xr均占1/2;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

142、r,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可为bXr。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上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解析:选C由题图可以看出片段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无对应的部分,因此若某病是位于片段上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由题图可知片段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因此在该

143、部位会存在等位基因;由题图可知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对应区段,若该区段的疾病由显性基因控制,男患者致病基因总是传递给女儿,则女儿一定患病,而儿子是否患病由母方决定;若某病是位于片段上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方,因此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X、Y染色体的传递规律(1)在儿子的X1Y中,X1来自其母亲,Y来自其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只能传给女儿,Y则只能传给儿子。(2)在女儿的X2X3中,一条来自其父亲,一条来自其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2、X3中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3)一对染色体组成为X1Y、X2X3的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

144、1,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以遗传系谱图分析为载体,考查推理能力5(2019连云港模拟)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肌肉萎缩的遗传病。下图为研究人员调查的一个DMD家族系谱图,已知3、9均不带有任何致病基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DMD相关的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C19为杂合子的概率是5/8D22患DMD可能由缺失一条X染色体所致解析:选C分析系谱图可知,3和4均正常但其儿子中出现DMD患者,说明DMD属于隐性遗传病;由于3不带有任何致病基因,后代有患病的儿子,且图中DMD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145、所以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8有患DMD病的儿子,所以其基因型一定是杂合子。已知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17表现正常,但其女儿22为两病均患的女性,则17的基因型是AaXBXb,18的基因型是AaXBY,因为19表现正常,所以19与白化病有关的基因型为AAAa12,与DMD有关的基因型为XBXBXBXb11,因此19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1/31/2)5/6。22为女性DMD患者,但其父亲正常,可能是由于缺失一条X染色体所致。6下图表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遗传病受基因A/a控制),若该地区正常人群中每100人中有1人为该病基因的携带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46、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5的基因型与1的基因型相同,与1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C若1与一个患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不患该病的女儿的概率为1/3D若4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1/300解析:选C据图分析,1、2正常,其儿子有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4有病,其儿子正常,说明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图示分析可知,1、2、5与6的基因型都是Aa,而1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已知1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与患有该病的男性aa结婚,后代发病率为2/31/21/3,因此他们生一个不患该病的女儿的概率(11

147、/3)1/21/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地表现正常的人中携带者(Aa)的概率是1/100,4基因型为Aa,因此4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他们生育一个患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1/1001/41/400。把握“正常人群”中杂合子的取值针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言,正常人群应包含AA、Aa两种基因型,倘若求解“与人群中某正常异性结婚”求“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类问题时切不可直接认定该异性的基因型为Aa,即不可用2A%a%作为人群中正常人群为杂合子的概率,必须先求得Aa、AA概率,即该异性的Aa%100%。学科素养强化训练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了基因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B

148、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只能检测F1的基因型C孟德尔设计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实验的严谨性D孟德尔依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判断亲本是否纯合解析:选C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但没有发现基因,A错误;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不仅能检测F1的基因型,也能检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B错误;孟德尔设计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实验的严谨性,C正确;不能完全依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错误。2(2019大同诊断)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149、)A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B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一定是纯合子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则M一定是杂合子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则M一定是杂合子解析:选B因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灰毛雌鼠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因子代的数量非常少,即使子代全为灰毛鼠,也不能确定M一定是纯合子。3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院确认了X染色体上有1 09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有趣的是,这1 098个基因中只有54个在对应的Y染色体上有相应功能的等位基因,而Y染色体上仅有大约78个基因。这些基因的异常会导致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是24条染

150、色体上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X、Y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C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或2条X染色体D伴X染色体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的特点解析:选C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序列,而不是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X、Y染色体同源区上基因的遗传仍然与性别相关联;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数目可能为0(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细胞)或1(M前期、中期)或2(M后期);伴X染色体遗传病包括伴X隐性遗传病和伴X显性遗传病,其中伴X隐性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的特点。4(2019浉河区校级月考)在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女性患者

151、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儿及父亲、哥哥和妹妹都正常,其哥哥的配偶及一儿一女也都正常。其妹妹与一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未生育。下列对该女性及其家系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若其丈夫没有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一定为伴X显性遗传病C若该女性患者与丈夫再生一个孩子,则其患病的概率为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妹妹不可能生患该病的孩子解析:选C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故排除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可能,A错误;若其丈夫没有致病基因,该病是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由分析可知: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无论哪

152、种情况子代患病的概率都是1/2,C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妹妹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若为杂合子,且其丈夫也是携带者时,后代也可能患病,D错误。5(2019沙市区校级月考)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 (注:AA纯合胚胎致死)。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不可能是()表现型黄色灰色黑色基因型Aa1Aa2a1a1a1a2a2a2AAa1ala2BAa1Aa2CAa2ala2 DAa2Aa2解析:选DAa1ala2Aa1、Aa2、a1a1、ala2,所以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A正确;Aa1Aa2AA(胚胎致死)、Aa1、Aa

153、2、ala2,所以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B正确;Aa2ala2Aa1、Aa2、a1a1、a2a2,所以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C正确;Aa2Aa2AA(胚胎致死)、Aa2、a2a2,所以后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D错误。6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不育,在雌性植株中,含有b基因的配子育性仅为正常的。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是宽叶,是窄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是宽叶,是窄叶C子代全是雄株,其中是宽叶,是窄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

154、11解析:选C杂合体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雌配子为XB、Xb,由于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不育,所以雄配子只有Y一种,后代全部为雄株,基因型为XBY、XbY;又在雌性植株中,含有b基因的配子育性仅为正常的,所以正常育性雌配子中XBXb31。因此,后代雄株中是宽叶,是窄叶。7(2019届高三临沂测评)某二倍体自花传粉的植物的花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花色遗传的机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蓝花植株自交,其自交子代中蓝花个体与白花个体的数量比约为2737,这表明该蓝花植株细胞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多对基因_(填“是”或“不是”)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基因型的蓝花植株

155、分别自交,子代中出现蓝花个体的概率除了27/64外,还可能是_。(2)现有甲、乙、丙3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红花株系,它们两两杂交产生的子代均表现为紫花。若用甲、乙、丙3个红花纯合品系,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某种纯合白花株系有关花色的基因组成中存在几对(或3对或4对)隐性纯合基因,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测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等情况)。实验思路:_。实验结果和结论:若_,则该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2对隐性纯合基因;若_,则该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3对隐性纯合基因;若_,则该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4对隐性纯合基因。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蓝色基因型是A_B_D_ee,红

156、色基因型是_ _ _ _ _ _E_,而紫色基因型是A_B_C_D_E_。当蓝花植株自交,其自交子代中蓝花个体与白花个体的数量比约为2737,因为是64的变形,这表明该蓝花植株细胞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多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多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基因型的蓝花植株分别自交,子代中出现蓝花个体的概率除了27/64外,还可能是9/16(有两对基因是双杂合,一对基因是纯合的)或3/4(两对基因是纯合的,一对基因是杂合的)或1(三对基因都是纯合的)。(2)根据题意可知,这三个品系的基因显隐性会互补,且都应只有一对基因是隐性的即应该是aaBBDDEE,AAbbDDEE和AAB

157、BddEE。如果用甲、乙、丙3个红花纯合品系,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某种纯合白花株系有关花色的基因组成中存在几对(或3对或4对)隐性纯合基因时,可以让该白花植株分别与甲、乙、丙杂交,分别统计子代花色类型。如果其中两组杂交子代全为紫花,另一组子代全为红花,则该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2对隐性纯合基因(如aaBBDDee);如果其中一组子代全开紫花,另两组子代全开红花,则该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3对隐性纯合基因(如aabbDDee);如果三组杂交子代全开红花,则该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4对隐性纯合基因即aabbddee。答案:(1)是9/16或3/4或1(2)让该白花植株分别与甲、乙、丙杂交,分别统计子

158、代花色类型其中两组杂交子代全为紫花,另一组子代全为红花其中一组子代全开紫花,另两组子代全开红花三组杂交子代全开红花高考模拟课下达标(八)一、选择题1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形成配子时进行自由组合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自由组合C测交方法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和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杂合子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是31或9331解析:选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才进行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测交实验可用于检测

159、F1的基因型,还可检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选项描述的随机交配的杂合子,并不知道其中含有的基因对数和基因间的关系,所以无法预测子代性状分离比。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含W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C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D正常情况下,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色盲儿子解析:选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并不控制性别,如色盲基因。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异型的,即ZW;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同型的,即ZZ,由此可推知含W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有多种,只有由

160、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母亲为携带者,则可能生出色盲儿子。3一种本来开白花的植株经X射线照射,获得了一株开紫花的植株。研究发现,该突变体为白花植株的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已知紫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控制白花的基因是显性基因AB基因a不能编码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C突变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会出现异常的四分体D紫色突变体自交无法获得稳定遗传的后代解析:选A白花是显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A正确;a基因控制紫花性状,a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不是不能编码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B错误;减数

161、第一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不存在四分体,C错误;该紫花突变体自交后代可以产生aa的个体,能稳定遗传,D错误。4果蝇翅的形状有三种类型:长翅、匙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N1、N2、N3控制,且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将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子代果蝇中长翅331只、匙型翅336只。筛选出匙翅雌雄果绳随机交配,其后代中匙翅和残翅的数量比约为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1对N2为显性,N3对N2为显性B亲代中的残翅果蝇为纯合子C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5种DN1、N2、N3的差别取决于碱基的种类解析:选BN1对N2为显性,N2对N3为显性,A错误;匙翅

162、对残翅为显性,亲代中的残翅果蝇为纯合子,B正确;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N1N1、N2N2、N3N3、N1N3、N2N3、N1N2,6种,C错误;N1、N2、N3的差别取决于碱基的排列顺序或数目,D错误。5某二倍体昆虫(全为纯合子)的眼睛都是红色的,在红眼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虫。该白眼雄虫与红眼雌虫杂交,F1全为红眼,F1中的雌雄个体杂交,F2中红眼个体和白眼个体的比例约为31。若该昆虫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2的雌虫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1BF2的雄虫中,红眼个体与白眼个体的比例为11C若F2中只有雄虫中出现白眼个体,则推断相关基因在性染色

163、体上D若F2中的雌虫中有白眼个体,则推断相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解析:选B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二代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1,故F2的雌虫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1,同理在X染色体上也是如此,A正确;若位于常染色体上,F2的雄虫中,红眼个体与白眼个体的比例为31,若位于X染色体上,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AXa、XAY,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雄虫中红眼白眼11,B错误;若F2中只有雄虫中出现白眼个体,则推断相关基因在性染色体上,C正确;若F2中的雌虫中有白眼个体,则推断相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D正确。6(2019池州期末)若果蝇的X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会导致雄性个体致死,则某

164、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隐性纯合子)交配后,所得F1中()A野生型突变型21,雌性雄性21B野生型突变型11,雌性雄性21C野生型突变型21,雌性雄性11D野生型突变型11,雌性雄性11解析:选A由于果蝇的X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会导致雄性个体致死,则某突变型果蝇(XDXd)与野生型果蝇(隐性纯合子XdY)交配后,后代为XDXd(突变型)、XDY(致死)、XdXd(野生型)、XdY(野生型)。因此,所得F1中野生型(XdXd、XdY)突变型(XDXd)21,雌性(XDXd、XdXd)雄性(XdY)21。7(2019北京师大附中二模)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

165、b)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用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B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C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D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也接近1/2解析:选D由题干分析可知, 表现型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A正确;由题干可知,当

166、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故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为白色,B正确;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 中黑色个体与黄色个体之和的比例接近1/2,D错误。8(2019安阳测评)为确定果蝇A性状和B性状的相对显隐性,某研究者将正常的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与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进行杂交,得F1。已知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成为XX

167、Y的细胞,其两条染色体可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为可育雌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为可育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Y的个体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可产生4种配子,F1的雌雄比例为11BA性状和B性状的遗传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C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则A性状是显性D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32,则B性状是显性解析:选D根据题意可知,亲本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XXY,其产生的4种雌配子及比例为2X、2XY、1XX、1Y,亲本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XY,其产生的配子有1X和1Y。F1中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2XX(雌性)、2XXY(雌

168、性)、1XXX(致死)、1XY(雄性)、2XY(雄性)、2XYY(雄性)、1XXY(雌性)、1YY(致死),因此,F1的雌雄比例为5511;已知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且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为可育雌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为可育雄性,由此可推知A性状和B性状的遗传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亲本中正常的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基因型设为XYA,其产生的配子有1X和1YA,亲本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的基因型设为XXYB,其产生的配子有2X、2XYB、1XX、1YB,则F1雄果蝇有1XYB、2XYA、2XYAYB。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说明

169、XYAYB表现为A性状,则A性状是显性。结合C选项分析,若B性状是显性,说明XYAYB表现为B性状,则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23。9(2019张家界模拟)如图所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3和6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他成员正常。不考虑突变,下列对控制该遗传病的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致病基因的显隐性情况的描述,不可能的是()A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B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C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D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解析:选B据图分析,3、6有病,4、5正常,而他们的后代都正常,则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

170、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由于3有病,其女儿(7)正常,则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6有病,其儿子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是可能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的隐性遗传病。10在某小鼠种群中,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AY、A、a)控制,AY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基因A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且基因AY对基因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现用AYA和AY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鼠种群中的基因型有6种BF1中雄鼠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的比例为121CF2中A的基因频率是1/

171、4DF2中黄鼠所占比例为1/2解析:选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YA和AY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为1AYAY(死亡)、1AYA(黄色)、1AYa(黄色)、1Aa(灰色),因此黄色灰色21,AY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F1个体自由交配,F2为AYAY(死亡)1/9、AYA(黄色)2/9、AYa(黄色)2/9、Aa(灰色)2/9、AA(灰色)1/9、aa(黑色)1/9,因此F2中AYA(黄色)AYa(黄色)Aa(灰色)AA(灰色)aa(黑色)22211,则F2中黄色灰色黑色431。由于基因A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所以该鼠种群中存活小鼠毛色的基因型有A

172、YA、AYa、AA、Aa、aa,共5种;F1中雄鼠的基因型有AYA、AYa、Aa,比例为111,所以雄鼠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比例为AYAa111;F2中A的基因频率(222)(2222221212)3/8;F2中黄色灰色黑色431,因此F2中黄鼠所占比例为1/2。11(2019南京模拟)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相关基因为H、h),2和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家系中,1基因型只有1种,3基因型有2种可能B若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C2性

173、染色体异常的原因一定是3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XX没有分开D若3是女性,出生前可使用由基因H制成的基因探针进行产前诊断解析:选C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基因型为XHXh,3基因型可能为XHXH、XHXh;2是血友病患者,则1的基因型是XHXh,其与正常男子XHY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B正确;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不患血友病,其父亲患血友病,则说明其两条X染色体可能都来自母亲3,也可能一条来自2,一条来自3,C错误;若3是女性,出生前可使用由基因H制成的基因探针进行产前诊断,D正确。12果蝇中有一种无眼个体(复眼小或无)。科学工作者为研究无眼性状的遗传类型,做

174、了两组实验:实验将果蝇的无眼个体(ey/ey)与正常眼个体交配,子一代全为正常眼个体,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正常眼个体与无眼个体的比为31;实验将无眼个体与第4染色体少一条的正常眼个体杂交,则子一代正常眼个体与无眼个体的比为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B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在第4染色体上C实验子二代正常眼个体不携带ey基因D实验子一代无眼个体体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解析:选C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正确;无眼个体(ey/ey)与“缺失一条四号染色体”的正常眼个体杂交,子一代正常眼无眼11,证明ey基因就在果蝇的第4染色体上,B正确;设正常眼为,则实验子一代为ey,

175、子二代为:、ey、eyey,基因型为ey的正常眼个体携带ey基因,C错误;ey基因就在果蝇的第4染色体上,“缺失一条四号染色体”的正常眼个体为0,则eyey与0杂交,子一代无眼个体为ey0,缺失一条染色体,故体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D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9武侯区校级模拟)科研人员选择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下列5种独立遗传的性状进行遗传学研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性状植株高度花的位置种子形状种皮颜色子叶颜色显性高茎(C)顶生(D)圆粒(E)灰色(F)黄色(G)隐性矮茎(c)腋生(d)皱粒(e)白色(f)绿色(g)(1)对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进行去雄操作,去雄是指除去_。实验过程中,应对子

176、代的表现型进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_分析。(2)用纯合亲本进行杂交,选择上述5种性状中的_ 和_ 两种性状为研究对象,可最早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是_。(3)花粉长形与花粉圆形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将纯合花粉长形与花粉圆形植株杂交得到F1,F1与花粉圆形植株杂交得到F2,收集多株F2植株上的花药,每株收集的花粉分别单独制成花粉临时装片,预测观察到的现象是_。(4)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基因A、B、b的表达产物分别是酶1、酶2、酶3,Aa个体的细胞含有酶1,Bb个体的细胞既含酶2也含酶3,这些酶与花色的关系如图。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

177、种。纯合植株花的颜色有_。解析:(1)对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进行去雄操作,为了避免在花开之前自花传粉,应该在花开前去除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实验过程中,应对子代的表现型进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用纯合亲本进行杂交,选择任意两对相对性状均可得到9331的分离比,即每对性状均为出现31的分离比,但是株高、花的位置、种皮颜色31的分离比均到F2植株上才表现出来,而种子形状和子叶颜色在F1植株所结种子上就能表现出来,故应该选择种子形状和子叶颜色这两对相对性状进行观察,可最早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3)花粉长形与花粉圆形是另一对相对性状。设长形的基因是M,圆形的基因是m,则纯

178、合花粉长形MM与花粉圆形植株mm杂交得到F1 Mm,F1与花粉圆形植株mm杂交得到F2,其基因型为Mm、mm,故收集多株F2植株上的花药,每株收集的花粉分别单独制成花粉临时装片,预测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的长形圆形11,有的全为圆形花粉。(4)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种,该群体中纯合子有:AABB黄色,AAbb红色,aaBB白色,aabb白色,故纯合子的表现型有黄色、红色和白色。答案:(1)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统计学(2)种子形状子叶颜色种子形状和子叶颜色在F1植株所结种子上就能表现出来,其他性状在F2植株上才表现出来(3)有的长形圆形11,有的全为圆形花粉(4)3白色、

179、红色和黄色14已知生物的性别通过性染色体决定的方式有XY型和ZW型。某品种家蚕结茧颜色有黄茧和白茧,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A控制形成黄茧,a控制形成白茧,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幼蚕正常体色与油质体色受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用一只黄茧正常体色与一只白茧正常体色杂交,F1中白茧正常白茧正常白茧油质黄茧正常黄茧正常黄茧油质633211。回答下列问题:(1)就茧的颜色而言,种群中白茧家蚕的基因型有_种;就蚕的体色而言,显性性状是_。(2)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还是ZW型?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3)上述杂交组合亲本的基

180、因型为_。解析:(1)因为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因此就茧的颜色而言,种群中白茧家蚕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7种。正常体色与正常体色杂交,F1中正常体色油质体色(6321)(31)31,因此可知正常体色是显性性状,油质体色是隐性性状。(2)因为亲本中雄性是正常体色,雌性也是正常体色,而子代中雄性都是正常体色,雌性正常体色和油质体色都有,若为XY型,则亲本为XTY、XTXt,油质个体只在雄性中出现,与实验结果不符,若为ZW型,则亲本为ZTZt、ZTW,油质个体只在雌性中出现,与实验结果相符,因此可以判断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3)根

181、据F1中表现型以及比值可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答案:(1)7正常体色(2)ZW型就体色而言,若为XY型,则亲本为XTY、XTXt,油质个体只在雄性中出现,与实验结果不符,若为ZW型,则亲本为ZTZt、ZTW,油质个体只在雌性中出现,与实验结果相符(3)AabbZTZtaaBbZTW15(2019德州一模)某二倍体闭花受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茎的颜色有紫色和绿色,由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一红花紫茎植株自交,后代表现为红花紫茎红花绿茎白花紫茎白花绿茎313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两对相对性

182、状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针对上述实验结果中红花白花11,有人提出了两种观点进行解释:观点一:红花植株只能产生一种雄配子,即雄配子R致死;观点二:红花植株只能产生一种雌配子,即雌配子R致死。为证明观点一,进行如下实验:取红花植株的_,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恢复正常数目,若所得植株表现型为_即可证明观点一正确。通过杂交实验也能证明上述哪种观点正确,请写出杂交方案并预期支持观点一的实验结果。_。_。解析:(1)据杂交结果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红花、紫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为证明观点一,进行如下实验:取红花植株

183、的花药进行花药(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若观点一正确,红花Rr产生雄配子R致死,只有雄配子r,然后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恢复正常数目,为rr,所得植株表现型都是白花植株。以红花植株为父本(Rr),白花植株为母本(rr)进行杂交(正交),以白花植株为父本(rr),红花植株为母本(Rr)进行杂交(反交),若观点一正确,正交时,红花植株为父本(Rr)只产生r配子,后代全为白花,反交后代红花白花11。答案:(1)红花、紫茎遵循(2)花药进行花药(花粉)离体培养都是白花植株杂交方案:以红花植株为父本(Rr),白花植株为母本(rr)进行杂交(正交),以白花植株为父本(rr),红花植株为母本(Rr)进行

184、杂交(反交)预期实验结果:正交后代全为白花,反交后代红花白花11 重难增分专题 高考4个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二)“遗传类”题目高频考点(一)遗传规律的实验验证(说明:加的设问是针对本考点的设问,下同)1(2019全国卷,T32)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

185、现的概率为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解析:(1)依题意可知,同学甲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翅外展粗糙眼)和DpDpRuRu(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两者杂交产生F1,F1的基因型为DpdpRuru,F1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翅外展正常眼(dpdpRuRu、dpdpRuru)

186、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图中所列基因中,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依题意可知,同学乙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焦刚毛白眼雄果蝇)和XSnWXSnW(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两者杂交(正交),子代雄蝇的基因型全是XSnWY,无焦刚毛个体。若进行反交(XsnwXsnwXSnWY),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是1/2。(3)依题意可知,同学丙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白眼黑檀体雄果蝇)和EEXWXW(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两者杂交产生F1,F1的基因型为EeXWXw和EeXWY,两对基因能够自由组合,故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的表现

187、型是红眼灰体雌果蝇、红眼灰体雄果蝇。F2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3灰体1黑檀体)(3红眼1白眼),即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验证伴性遗传时相应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故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红眼(XWXW)和白眼(XwY),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答案:(1)3/16紫眼基因(2)01/2(3)红眼灰体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红眼/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2(2019全国卷 ,T32)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88、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解析:(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同时具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表达后会掩盖隐性性状或抑制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杂合子通常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由于自然条件下玉米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存在纯合子和杂合子,所以可以通过杂合子自交或测交的方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189、控制。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结合本题题干提供的实验材料,进行合理设计即可。答案:(1)显性性状(2)思路及预期结果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

190、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任答两种即可)找规律“形异质同”学通法析个性第1题属于实验分析型,题目给定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的方法,要求考生分析满足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第2题属于实验设计型,题目给定实验目的,要求考生按照要求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找共性两个题目虽然考查形式不同,但考查角度和考查内容完全相同,都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验证。解答此类问题既要熟练掌握验证遗传规律的方法自交法或测交法,还要做到实验思路的表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高频考点(二)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互推及概率计算1(2018全国卷,T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

191、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

192、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解析:(1)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是ZAZA,豁眼雌禽的基因型是ZaW,两者杂交,F1个体的基因型是ZAZa和ZAW,雌雄禽表现型都为正常眼。F2雌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AWZaW11,其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是1/2。(2)选亲本为豁眼雄禽(ZaZa)和正常眼雌禽(ZAW)杂交,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见答案。(3)由题中信息可知,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了豁眼雄禽,则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M_、ZaZamm。由题中信息可以判断,正

193、常眼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mm、ZAZamm、ZAZaMM和ZAZaMm,正常眼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ZaWmm,则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Mm、ZaZamm。答案:(1)ZAZA,ZaW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1/2(2)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3)ZaWmmZaZaMm,ZaZamm2(2016全国卷,T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

194、、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解析:(1)由实验3有毛白肉A与无毛黄肉C杂交的子代都是有毛黄肉,可判断果皮有毛对无毛为显性性状,果肉黄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2)依据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对应关系,可确定有毛白肉A的基因型是D_ff,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是

195、ddF_,因有毛白肉A和无毛黄肉B的子代果皮都表现为有毛,则有毛白肉A的基因型是DDff;又因有毛白肉A和无毛黄肉B的子代黄肉白肉为11,则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是ddFf;由有毛白肉A(DDff)与无毛黄肉C(ddF_)的子代全部为有毛黄肉可以推测,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为ddFF。(3)无毛黄肉B(ddFf)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ddFFddFfddff121,故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实验3中亲代的基因型是DDff和ddFF,子代为有毛黄肉,基因型为DdFf,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9D_F_)有毛白肉(3D_ff)无毛黄肉(3ddF_)无毛白肉(1ddff)9331

196、。(5)实验2中无毛黄肉B(ddFf)与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为ddFF和ddFf。答案:(1)有毛黄肉(2)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ddFF、ddFf找规律“形异质同”学通法析个性第1题考查ZW型性染色体遗传,重点考查不同杂交组合中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和根据杂交目的确定亲本杂交组合;第2题第(2)(3)(4)(5)小题通过杂交实验判断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的相对性,进而判断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找共性两个题目虽然考查形式不同,但考查角度相似,都考查了亲子

197、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互推及简单概率计算的有关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问题,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拓展到两对、三对及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高频考点(三)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和基因定位的实验设计与分析1(2018全国卷,T32)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眼性别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1/2有眼1/2雌93311/2雄93311/2无眼1/2雌

198、93311/2雄933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结果,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判断依据是_。(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

199、(填“显性”或“隐性”)。解析:(1)由于无眼和有眼性状的显隐性无法判断,所以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无眼雌性个体和有眼雄性个体杂交,其后代都有可能出现有眼雌性有眼雄性无眼雌性无眼雄性1111。因此通过子代的性状分离比无法判断控制果蝇无眼/有眼性状的基因的位置。若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子代雄性个体中同时出现了无眼和有眼两种性状,说明亲代雌性果蝇为杂合体,杂合体表现出的无眼性状为显性性状。(2)若控制无眼/有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交子代无眼有眼11,则说明亲本为显性杂合体和隐性纯合体测交,根据测交结果,子代两种性状中,一种为显性杂合体,一种为隐性纯合

200、体,所以可选择均为无眼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3)由题意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将具有三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为杂合体(假设基因型为AaBbDd),F1相互交配后,F2有2228(种)表现型。根据表格中的性状分离比9331可知,黑檀体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若子代黑檀体(1/4)长翅(3/4)无眼(?)的概率为3/64,则无眼的概率为1/4,无眼为隐性性

201、状。答案:(1)不能无眼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3)8隐性2(2018全国卷,T3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乙圆

202、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上,依据是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的比例。解析:(1)由于表中数据显示,甲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二红多黄二黄多 9331,该比例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组F2的表现型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

203、比例都符合31,即圆形果长形果31,单一花序复状花序31。而圆单圆复长单长复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其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的相对性状表现型分离比可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用“长复(隐性纯合子)”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不会出现测交结果为1111的比例。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2)11113(2017全国卷,T32)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

204、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则说明M/m是

205、位于X染色体上;若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种。解析:(1)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交配的公羊和母羊均为杂合子,则子代的基因型为NNNnnn121,已知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则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13;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则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31。(2)若M/m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白毛个体中雌雄比例

206、为11;若M/m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XMXM、XMXm、XMY、XmY,其中白色个体均为雄性。(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其基因型有AA、Aa、aa3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XaY,共5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共7种。答案:(1)有角无角13有角无角31(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3)3574(2017全国卷,T32)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

207、)、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和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解析:(1)实验思路:要确定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08、根据实验材料,可将其拆分为判定每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如利用和杂交,得到F1,再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来判定基因A/a和B/b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同理用和杂交判定基因E/e和B/b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用和杂交判定基因E/e和A/a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预期实验结果(以判定基因A/a和B/b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为例):aaBBEEAAbbEEF1F2,F2个体中关于刚毛和眼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正常刚毛有眼小刚毛无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9331。同理与杂交、与杂交后再进行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实验结论:F1F2,等位基

209、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F1F2,等位基因E/e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F1F2,等位基因E/e和A/a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综合上述情况,得出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2)实验思路:要验证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可通过aaBBEE、AAbbEE两种实验材料,利用正反交实验,观察F1雄性个体中刚毛和眼两对性状,如果正反交结果均不相同,则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预期实验结果:正交EEXaBXaBEEXAbYF1:全部为有眼正常刚毛正常翅,全部为无眼正常刚毛正常翅。反交EEXaBYEEXAbXAbF1:全部为有眼

210、正常刚毛正常翅,全部为有眼小刚毛正常翅。实验结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1)选择、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2)选择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5(2016全国卷,T3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

211、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_。(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解析:(1)同学甲的实验是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无论雌雄均有灰体和黄体,且比例均为1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不能

212、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不能判断黄体与灰体的显隐性,因为若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符合上述实验结果。(2)同学乙的结论是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若要证明同学乙的这一结论,可以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先假设同学乙的结论成立,则同学甲的杂交实验用图解表示如下:可从F1中选取果蝇作亲本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来证明同学乙的结论。实验1实验1的预期结果是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实验2的预期结果是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答案:(1)不能(2)实验1:杂交组

213、合:黄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找规律“形异质同”学通法析个性第1、2题第(1)小题是根据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第3题第(2)小题和第5题是补充完善已有杂交实验的思路并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第4题根据题目要求考生设计杂交实验,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找共性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和基因定位的实验设计与分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已经连续多年进行考查,虽然考查的形式不完全相同,但考查问题的角度基本相同,都是通过设计合理杂交实验或对已有

214、杂交实验分析,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此类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判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二是根据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特点判断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解答此类问题要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的概念及其联系,灵活运用假说演绎法,熟练掌握常规类型的判断方法,归纳总结特殊类型的解题方法能力强化(一)遗传类题目的思维能力运用“假说演绎法”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内容2假说演绎法在解题时的应用用此法解答题目的流程是先作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演绎推理(一般要通过画遗传图解)得出结果,再由结果得出结论

215、。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1)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要提出全部的假设,不能有遗漏。(2)对所提出的每一个假设,都要做出一个相应的结果和结论。(3)反推根据结论来推结果,即若结论是正确的,则必然会对应一个正确的结果,这是解题的关键。典例1(2014全国卷,T32)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具有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

216、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解题示范答案(1)抗病矮秆(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能力强化(二)遗传类题目的解题能力运用“三步法”典例2(2017全国卷,T32)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

217、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解题示范第一步:通读题目抓关键信息,能答的顺势答出来第(1)小题:题目所给信息有“血友病是

218、伴X隐性遗传病”“非血友病夫妇的大女儿生出了一个患病男孩”等,据此可推知这对夫妇的两个女儿表现型均正常,且大女儿为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题目要求画出系谱图,难度不大,但关键是如何规范地画出,如果不规范,就会失分。正确画遗传系谱图的方法如下:(1)画遗传系谱图的规范:“”表示正常男性,“”表示正常女性。男女患者分别用“”“”表示。(2)画遗传系谱图的要求:系谱图画完后,还必须在图的右上侧写出相关的图例说明,如:“”表示正常男性,“”表示正常女性,“”表示男患者,“”表示女患者。如果遗传系谱图中子代数量较多,还必须在图的左侧用“、”等表明世代。第二步:化第一步的答案为解题信息,再通读全题稳答中档题第

219、(2)小题:是第(1)小题的延伸,解答本小题需借用第(1)小题的答案进行分析。由题干信息及第(1)小题的答案可知,小女儿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则她与正常男子婚配,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设相关基因为H、h,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即都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XHXh),则小女儿所生后代基因型可能为XHXH、XHXh、XHY、XhY,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1/4。第三步:细审题目深挖信息,集中精力拿下拉分题第(3)小题:解答本小题的关键,是对题中“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这一信息的理解。据已有知识,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男

220、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就是血友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再由“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病致病基因频率相等”这一信息可知,在女性群体中致病基因的频率也是1%,则正常基因的频率是99%,因此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是21%99%1.98%。答案(1)(2)1/81/4(3)0.011.98%题型一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是解答遗传类试题的基础。试题常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实验结果分析型,即据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性状显隐性,此种类型往往由获取自交结果判断,只要自交后代出现了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类型即可判断出显隐性;二是实验设计型,即通过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常用的方法有自交法、杂交法和假设法等。典例1请回答有关性状显

221、隐性的问题:(1)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甲同学选取绿色果皮植株与黄色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_,为什么?_。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a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为显性。b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若实验二后代_,则绿色为显性;若实验二后代_,则黄色为显性。(2)已知控制果蝇的直毛和

222、非直毛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实验室现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某同学想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下面是他的实验方案的部分内容,请补充完善。取_进行杂交实验。若_,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显性性状;若_,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隐性性状。解题师说一、学题型技法实验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二、学答题策略1先稳解基础小题保住分第(1)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考生对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概念的理解,以及采用杂交的方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属于常规题目。2再慎推难度小题创满分第(2)题难度较大,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23、可选用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运用假说演绎法和倒推法,写出亲本可能的基因型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实验结果及结论。解析(1)正交与反交实验可以判断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或者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若两亲本均为纯合子,也可用来判断显隐性关系,但如果显性亲本是杂合子,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如果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果皮的黄瓜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可以判断绿色是显性性状。b.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植株是纯合子,绿色可能是显性性状(AA,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也可能是隐性性状(aa),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如果绿色果皮是

224、显性性状,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与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都是绿色果皮,也就是AA(绿色)aa(黄色)Aa(绿色);如果黄色是显性性状,则绿色果皮植株(aa)与黄色果皮(A_)植株杂交,则杂交后代会出现黄色果皮(Aa)。(2)要求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故选择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可达到目的,如图1、2、3所示(假设这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若子代雌果蝇不表现母本性状(如图2),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显性。若子代雌果蝇表现出母本性状(如图1、3),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隐性。答案(1)不能如果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两种表现型,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25、a.绿色b都表现为绿色果皮出现黄色果皮(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 (2)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子代雌果蝇不表现母本性状子代雌果蝇表现出母本性状(只要杂交方案与相应结果分析正确,合理即可)三、防细节失分(1)掌握常规方法。解答遗传类问题要将常规方法和经典题型烂熟于心,才能快速解题,如本题第(1)题即是利用常规杂交法、自交法判断性状显隐性。(2)灵活处理特殊类型问题。遗传类题既有经典题,又常遇到特殊类型的题目,如本题第(2)题即是判断性状显隐性的特殊类型,只有在伴性遗传的条件下才可判断。在复习中应多注重归纳总结这类特殊问题。对点训练1玉米的非糯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子粒及花粉中含直链淀

226、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子粒及花粉中含支链淀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要验证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采用的用时较短的实验方法是_。(写出思路即可)(2)若要探究非糯性与糯性的显隐性关系,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_。答案:(1)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则可证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杂交,若F1全为糯性玉米,则糯性为显性性状;若F1全为非糯性玉米,则非糯性为显性性状题型二

227、待测个体基因组成的判断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根据杂交后代的性状或性状分离比推导基因型,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离定律的相关规律;二是设计实验,判定个体基因组成,植物常用自交法和测交法,动物常用测交法(显、隐性性状已知)。典例2豌豆所含的止杈素、赤霉素和植物凝集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育种工作者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F1全为高茎;但是其中有一株F1植株(甲)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请回答:(1)正常情况下,F1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其实质是F1在产生配子时,_。(2)对“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的解释是:由于

228、环境条件骤变如低温的影响,可能在该植株的种子或幼苗时期,通过_(原理),使幼苗发育成基因型为_的植株(甲)。该植株(甲)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及比例是_,从而合理地解释了植株甲自交产生的性状分离比。(3)请设计实验确定植株(甲)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_。解题师说一、学题型技法实验法判断个体的基因组成(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2)测交法: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3)单倍体育种法:对于植物个体来说,如果条件允许,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根据处理后植株的性状即可推知待测亲本

229、的基因型。(4)花粉鉴定法:对于某些植物不同基因组成的花粉会与某种染色剂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据此用某种染色剂对检测植株的花粉处理,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判断基因组成。二、学答题策略1先稳解基础小题保住分第(1)题十分简单,主要考查F1植株自交,正常情况下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以及分离定律的实质。2再慎推难度小题创满分第(2)(3)题难度很大。(2)题主要考查染色体变异、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要正确判断出四倍体DDdd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值,需明确四倍体DDdd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配子中的基因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同时4个等位基因间的分离与组合是随机的,进入同一个配子的是4个

230、等位基因中的任意2个,故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DDDddd141。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子二代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351。(3)题要确定植株(甲)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即子一代豌豆(DDdd)和矮茎豌豆(dd)杂交。解析(1)正常情况下,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F1全为高茎(Dd),由于F1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分离,F2出现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2)某F1高茎植株自交,出现F2的性状分离比为351的原因分析:在F1植株的种子或幼苗时期,可能由于遭遇环境条件骤变如低温的影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231、,染色体数目加倍,使幼苗发育成基因型为DDdd的植株。该植株(DDdd)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及比例为DDDddd141,则在F2出现的矮茎(dddd)占1/61/61/36,其余为高茎。(3)测定个体的基因型,常常选择测交方式,即用该F1豌豆和正常矮茎豌豆(dd)测交,统计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由于矮茎豌豆只产生d一种配子,而该F1高茎豌豆的基因型若为DDdd,则产生三种基因型的配子,即DDDddd141,则测交后代应均为三倍体,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ddd14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51。答案(1)高茎矮茎31等位基因分离(2)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Ddd DD

232、Dddd141(3)选择矮茎豌豆对植株(甲)进行异花传粉,若杂交后代高茎矮茎51,则F1植株(甲)的基因型为DDdd三、防细节失分(1)迁移交汇:在解答遗传类题目时,对于异常性状分离比,既要考虑遗传问题,又要注意将知识迁移交汇到变异等知识中。(2)方法不当:在第(3)小题选取杂交方法时,不能选取甲自交的方法,因题干中已有甲自交及其后代性状分离比(351),因此可用测交法。对点训练2某种植物的红花由基因M控制,白花由基因m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N、n对该植物花色的表达有影响,NN使花色完全消失而表现为白花,Nn使花色减弱而表现为粉红花,且基因M、m与基因N、n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纯种

233、白花植株与纯种红花植株作亲本杂交,F1全为双杂合粉红花植株,F1再自交产生F2。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的基因型为_。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F2的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若让F2中的全部粉红花植株自交,则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则所得植株中纯种红花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4)某同学欲通过测交实验来鉴定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判断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解析:(1)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NNmm(白花)和 nnMM(红花),由于F1为双杂合的粉红花(NnMm),所以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367。(2)F2白花植株共

234、占7份,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NNMM、NNmm、nnmm,各占1份,所占的比例为,所以杂合子占,若让F2中全部粉红花植株自交,则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nnM_)粉红花(NnM_)白花5109。(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则所得植株都是单倍体,不存在纯种红花类型。(4)由于 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NN_、Nnmm和nnmm,其中后两者的测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所以不能通过测交实验来鉴定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答案:(1)mmNN、MMnn红花粉红花白花367(2)红花粉红花白花5109(3)0(4)不可行;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中mmN_、mmnn两者的测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题型三此类题目

235、常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一是设计实验验证性状遗传符合的遗传规律;二是以实验设计与分析题形式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即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还是基因连锁问题;三是直接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无论哪种形式,其实质都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常用的方法有自交法和测交法,植物还可利用花粉鉴定法和单倍体育种法。典例3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其籽粒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存在时,能合成酶;B基因存在时,酶的合成受到抑制。籽粒颜色的转化关系为:白色黄色紫色。研究发现纯合紫粒玉米的花粉完全败育,不具备受精能力,其他类型玉米的花粉正常。将杂合白粒玉米和纯合紫粒玉米

236、进行间行种植,F1中收获得到的玉米共有三种类型:白粒、黄粒和紫粒。回答下列问题:(1)从F1中随机选取一粒玉米,能否通过颜色直接判断其母本是白粒玉米还是紫粒玉米?并阐明理由。(2)请用F1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以验证A、a和B、b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解题师说一、学题型技法“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验证方法结论自交法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n,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n1)或自由组合定律(n2)测交法F1测交后代比例为(11)n,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n1)或自由组合定律(n2)花粉鉴定法若有两种花粉,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若有四种花粉,比

237、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二、学答题策略1先稳解基础小题保住分第(1)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考生的审题并获取信息的能力,然后结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分析即可。2再慎推难度小题创满分第(2)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验验证,常用自交或测交法,要求考生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并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解析(1)依据题干信息“A基因存在时,能合成酶 ;B基因存在时,酶 的合成受到抑制”及籽

238、粒颜色的转化关系判定杂合白粒玉米基因型为aaBb,纯合紫粒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因为纯合紫粒玉米的花粉完全败育,故其上所结玉米籽粒基因型为AaBb或Aabb,表现型为黄色或紫色;而白色籽粒一定是杂合白粒玉米(aaBb)自交所得。(2)据(1)小题分析,F1中黄色玉米籽粒基因型为AaBb,若让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粒紫粒白粒934,即可验证A、a和B、b基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答案(1)能,由于纯合紫粒玉米花粉完全败育,紫粒植株上收获到的玉米为杂交的结果,子代为黄粒或紫粒;白粒植株上收获到的玉米为自交的结果,子代均为白粒。所以F1中白粒的母本为白粒玉米,紫粒或黄粒的母本为紫粒玉米。(2

239、)实验方案:选择F1中黄粒玉米自交,统计后代籽粒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实验结果:后代黄粒紫粒白粒934。三、防细节失分(1)材料选取:关于遗传杂交类实验,材料选取要按题目要求,本题要求以F1为实验材料,不能随意自选材料。(2)方法选取:对植物杂交实验而言,优先选用自交法,因杂交法操作过程繁琐。对点训练3(2019成都模拟)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该性状受多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可依次用A/a,B/b,C表示)控制。某研究小组将两株红花植株杂交,发现子代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33,对该遗传现象的解释,研究小组做出了两种不同的假设。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一:该植物的花色由两对

240、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证明此假设是否正确,有人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所得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红花植株白花植株31,该实验结果_(填“能”或“不能”)证明假设一是正确的,原因是_。(2)假设二:该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的植株才开白花。根据该假设推测,若其中一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为_,子代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_;将子代中的某一白花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是_。解析:(1)根据题意,假设该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abbaaBb1AaBb1A

241、abb1aaBb1aabb(1AaBb1Aabb或1aaBb1aabb)1aaBb或Aabb红花植株白花植株31。如果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Aabb与aaBb个体杂交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A/a和B/b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Aabb与aaBb个体杂交也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故不能证明A/a和B/b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非等位基因间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_B_C_开白花,其余基因型开红花。两株红花植株杂交,子代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33,A_B_C_占,相当于两对等位基因杂合自交分离比。若其中一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

242、aBbcc,则子代基因型为A_B_C_或A_B_C_,故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为AabbCc或 aaBbCc,子代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AABbCc、AaBbCc或 AaBBCc、AaBbCc。若子代中白花植株AABbCc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BbCcAABbCc1A_B_C_A_B_C_,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是79;若子代中白花植株AaBbCc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BbCcAaBbCcA_B_C _A_B_C_,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是3727。答案:(1)不能这两对基因无论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的结果都是31(2)AabbCc或aaBbCcAABbCc

243、、AaBbCc或AaBBCc、AaBbCc79或3727题型四此类试题是全国卷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角度主要是通过设计实验或实验分析,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解答此类问题可用杂交法和统计法,选取合理的杂交组合是杂交法的关键,统计法主要适用于判断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问题。典例4已知果蝇长翅和短翅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长翅和短翅雌雄果蝇若干,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果蝇杂交,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短翅31。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_为显性性状。 (2)依据上述实验结果,无法

244、确定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若要判断基因的位置,还需要统计子一代翅型与性别的关系。若_,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根据子一代翅型与性别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但是无法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所示)还是非同源区段(只位于X染色体)。请用适合的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判断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4)如果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当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其他情况为短翅,双亲两对基因均为杂合子,子代出现上述比例

245、满足的条件是_,_。解题师说一、学题型技法实验法判断基因所在位置二、学答题策略1先稳解基础小题保住分第(1)(2)题难度较低。(1)题考查性状分离;(2)题运用假说演绎法和倒推法,写出两种情况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即可。2再慎推难度小题创满分第(3)(4)题难度较大。(3)题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可选用多对隐性(短翅)雌果蝇与显性(长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运用实验法(如假说演绎法和倒推法),写出亲本可能的基因型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实验结果及结论。(4)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解析 (1) 一只雌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果蝇

246、杂交,子一代中出现了短翅个体,说明长翅对短翅为显性。 (2)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子一代性状分离比在雌雄果蝇中相同,均为长翅(A_)短翅(aa)31。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子一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雌性都为长翅,雄性既有长翅又有短翅。(3)判断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上,可选择多对短翅()与长翅()进行杂交得到F1,观察并分析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短翅()的基因型为XaXa,长翅()的基因型为XAYA或XaYA或XAYa,F1会出现雄性长翅

247、果蝇(XaYA);若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则短翅()的基因型为XaXa,长翅()的基因型为XAY,F1雄性果蝇都为短翅(XaY)。(4)如果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当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其他情况为短翅,双亲两对基因均为杂合子,子代出现上述比例(长翅短翅31)满足的条件是: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无交叉互换。答案(1)长翅(2)子一代性状分离比在雌雄果蝇中相同雌性都为长翅,雄性既有长翅又有短翅(3)选择多对短翅() 与长翅()进行杂交得到F1, 若F1出现雄性长翅果蝇,则基因位于

248、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F1雄性果蝇都为短翅,则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4)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无交叉互换三、防细节失分(1)合理选取杂交组合:在解答基因定位类题目时,选取杂交组合是关键。优先选用隐性纯合显性,也可选用杂合纯合显性。(2)规范表达结论:在第(3)小题,应先预期实验结果,据此得出实验结论,常以“若,则”描述,不可先说结论,再说结果。对点训练4(2019郑州一模)某种哺乳动物,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其中A是有色基因,a为白化基因;A与B相互作用表现为棕色,A与b相互作用表现为黄色。现

249、有三种纯合品系白色、黄色和棕色,科研工作者利用其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实验一:棕色与黄色杂交,F1均为棕色,F1雌雄相互交配,F2中棕色棕色黄色211。(1)根据实验一能否判定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_ (填“能”或“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定B/b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亲本中棕色的基因型可能为_。(2)为了进一步判定A/a基因的存在位置,进行了实验二:用棕色品系做母本,用双隐白色品系做父本进行测交实验,F1均为棕色,F1雌雄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推测A/a基因的位置。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250、上。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1)由分析可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是不能判断A(a)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因此亲本中棕色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XB或XABXAB。(2)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双隐性亲本雄性基因型是aaXbY,与棕色品系的母本(AAXBX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XBXb、AaXBY,子一代相互交配A_aa31,XBXXBYXbY211,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雌性棕色雌性白色雄性棕色雄性黄色雄性白色62332。如果A(a)位于X染色体上,则双隐性亲本雄性基因型是XabY,与棕色品系的母本(XABXA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XABX

251、ab、XABY,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雌性棕色(XABX)雄性棕色(XABY)雄性白色(XabY)211。答案:(1)否X AAXBXB或XABXAB(2)雌性棕色雌性白色雄性棕色雄性黄色雄性白色62332雌性棕色雄性棕色雄性白色211题型五生物变异类型包括环境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可遗传变异。通过设计实验判断某一性状变异的原因是常考题型。解答此类问题常用假说演绎法,即先假设是某种类型的变异,根据杂交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典例5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A/a和R/r)控制,已知A和R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且其中R/r仅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

252、:一只纯合白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正常F1全为红眼(偶见一只雌果蝇为XXY,记为“M”;还有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N”)。(1)由题可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_,其不可能与R/r一样位于X染色体上的理由是: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出以上实验过程(产生正常F1果蝇)。(2)M果蝇能正常产生配子,其最多能产生X、Y、XY和_四种类型的配子,其对应比例为_。(3)N果蝇出现的可能原因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亲本雄果蝇发生某个基因突变;亲本雌果蝇发生某个基因突变;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XO型果蝇(XO为缺一条性染色体的不育雄性),请利用

253、现有材料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N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_,然后观察子代雌果蝇的性状及比例。结果预测:.若_,则是环境改变;.若_,则是亲本雄果蝇基因突变;.若_,则是亲本雌果蝇基因突变;.若_,则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解题师说一、学题型技法变异类型的一般判断方法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判断3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断(1)类型(2)判断方法: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4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1)判断依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是染色体变异,不能观察到的

254、是基因突变。(2)具体操作:制作正常个体与待测变异个体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找到中期图进行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二、学答题策略1先稳解基础小题保住分第(1)(2)题难度较低。(1)题由题干信息即可推知亲本及子代果蝇的基因型。对于A/a不可能与R/r一样位于X染色体的原因,可用假说演绎法,若A/a和R/r都位于X染色体上,即亲本基因型为XaRXaR、XArY,子代基因型为XArXaR、XaRY,则纯合白眼雌果蝇的雄性子代也只能是白眼,与F1全为红眼不符,假设错误。(2)题M果蝇(XXY)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任意两条同源染色体联会,剩下一条染色体不能联会,联会的两条性

255、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不能联会的染色体随机的移向任意一极。因此,M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XYXYXX2121。2再慎推难度小题创满分第(3)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染色体变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推断出四种可能的情况下N果蝇的基因型,并通过遗传图解推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解析(1)由题意知,A和R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则F1全为红眼时,亲代纯合白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应分别为aaXRXR、AAXrY。(2)XXY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有X、XY、Y、XX四种,其比例为XYXYXX2121。(3)欲确认N果蝇

256、(白眼雄性)出现的原因,可将N果蝇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果蝇的性状及比例。若由环境改变引起,则N果蝇基因型为AaXRY,它与AaXRXr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3/4A_XRX、1/4aaXRX,即红眼白眼31;若是亲本雄果蝇基因突变,则N果蝇基因型为aaXRY,它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表现型应为红眼白眼11;若是亲本雌果蝇基因突变,则N果蝇基因型为AaXrY,它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3/8红眼、5/8白眼;若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则N果蝇为XO型不育雄性,它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将无子代产生。答案(1)AAXrY若A/a与R/r都在X染色体

257、上,则纯合白眼雌果蝇的雄性子代也只能是白眼P白眼雌果蝇(aaXRXR)白眼雄果蝇(AAXrY) F1 红眼雌果蝇(AaXRXr) 红眼雄果蝇(AaXRY)比例 1 1(2)XX2121(3)将N果蝇与F1红眼雌果蝇交配.红眼白眼31.红眼白眼11.红眼白眼35.无子代三、防细节失分(1)解释“原因”类题目注意事项。在回答“原因”“理由”类问题时,可从正面回答,也可从反面回答,即“如果不这样,则会出现”,如本题第(1)小题。(2)假设法解答变异类型判断类题目。在解答本题第(3)小题时,可按题目的4种情况进行假设,再选取合理的杂交亲本,据子代性状差异予以判断。对点训练5(2019屯溪区校级期中)某

258、植物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植物的叶鞘被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被毛为显性性状)。现有纯合雄性被毛植株与纯合雌性无毛植株杂交,F1中雄性全为无毛植株、雌性全为被毛植株。研究小组拟通过假说演绎法探究相关基因的位置。请完善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提出以下两种假说:假说一:控制叶鞘被毛与否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假说二:控制叶鞘被毛与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与性别相关联。Aa表现型为_,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它说明了_。(2)请帮助他们从现有材料中选择合适的亲本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假说是否成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

259、分析实验结果)_。(3)某植物茎有紫色和绿色两种,由等位基因N/n控制。某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纯合紫茎植株后,再与绿茎植株杂交,发现子代有紫茎732株、绿茎1株(绿茎植株),绿茎植株与正常纯合的紫茎植株杂交得到F1,F1再严格自交得到F2。(若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若F2中绿茎植株占比例为1/4,则绿茎植株出现的原因是_。绿茎植株出现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_,则F2中绿茎植株所占比例为_。解析:(1)假说二:控制叶鞘被毛与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与性别相关联。AA表现为被毛,aa表现为无毛,但是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表现为无毛,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

260、时表现为被毛,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这说明了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根据题意分析,从现有材料中选择合适的亲本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假说是否成立,可以让F1雄性无毛植株与雌性被毛植株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如果假说一成立,F1雄性无毛植株的基因型为XaY,雌性被毛植株基因型为XAXa,则杂交后代出现雄性被毛雄性无毛雌性被毛雌性无毛1111;如果假说二成立,则F1雄性无毛植株与雌性被毛植株基因型均为Aa,后代AAAaaa121,因此杂交后代会出现雄性被毛雄性无毛雌性被毛雌性无毛1331。(3)根据题意分析,用X射线照射紫茎植株后,再与绿茎植株杂交,发现

261、子代有紫茎732株、绿茎1株(绿茎植株),说明紫茎对绿茎是显性性状,亲本紫茎基因型为NN,绿茎基因型为nn,后代出现了绿茎植株,可能是亲本紫茎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型变为Nn,也可能是亲本紫茎一条染色体上N所在的片段缺失所致。若F2中绿茎植株占比例为1/4,为一对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说明绿茎植株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绿茎植株出现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含N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假设缺失染色体为O,则绿茎植株(nO)与正常纯合的紫茎植株(NN)杂交得到F1,F1基因型为NO、Nn,F1再严格自交,由于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则后代NNNONnnn2221,因此后代绿茎植株的比例为1

262、/7。答案:(1)雌性个体为被毛、雄性个体为无毛基因选择性表达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让F1雄性无毛植株与雌性被毛植株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让F1雄性无毛植株与纯合雌性无毛植株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若杂交后代出现雄性被毛雄性无毛雌性被毛雌性无毛1111,则假说一成立;若杂交后代出现雄性被毛雄性无毛雌性被毛雌性无毛1331,则假说二成立(若杂交后代均为无毛,则假说一成立;若杂交后代出现雌性被毛或雄性无毛雌性被毛雌性无毛211,则假说二成立)(3)基因突变含N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1/7 1某兴趣小组利用某二倍体植物进行了一组杂交实验统计子代表现型发现:黄子叶绿子叶2.981,高

263、茎矮茎3.051,白花红花1.021,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该植物子叶颜色、茎的高矮的基因_填(“遵循”、“不遵循”或“不一定遵循”)分离定律_ (填“遵循”、“不遵循”或“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若将该植株连续自交n代,则Fn植株中矮茎个体的概率为_。(3)若该植物的花色有红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TA控制红色素的合成,TB控制黄色素的合成,TC控制蓝色素的合成,TD控制白色素的合成,含有相应色素植株开相应颜色的花。现有四种花色的纯合植株(每种均有若干株),若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TATBTCTD,让任意不同花色的两株植株之间相互杂交,若各

264、杂交产生的子代数相同,则六种杂交组合所得的所有子一代表现型中,红花黄花蓝花白花为_。若用基因型为TATB的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TCTD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一代只有红花与黄花两种表现型,则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_。(用“”表示)解析:(1)由题意可知,在杂交子代中,黄子叶绿子叶31,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性状,且控制子叶颜色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高茎矮茎31,说明高茎对矮茎是显性,且控制茎的高矮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但因无法确定控制子叶颜色的等位基因和控制茎的高矮的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控制该植物子叶颜色、茎的高矮的基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该植物茎的高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265、制,若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该植株连续自交n代,在Fn植株中,Aa所占比例为,矮茎植株aa所占比例为。(3)依题意:若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TATBTCTD,则让不同花色的纯合植株之间相互杂交,六种杂交组合及其子代表现型为:TATATBTBTATB(红花)、TATATCTCTATC(红花)、TATATDTDTATD(红花)、TBTBTCTCTBTC(黄花)、TBTBTDTDTBTD(黄花)、TCTCTDTDTCTD(蓝花),即有3组子代开红花,2组子代开黄花,1组开蓝花。由题意“TATB的红花植株、TCTD的白花植株”可推知:TA对TB为显性、TD对TC为显

266、性;TATB的红花植株与TCTD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TATC、TATD、TBTC、TBTD,且只有红花与黄花两种表现型,则可能的情况是:TATC和TATD均为红花,TBTC和TBTD均为黄花,此时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TATBTDTC。答案:(1)遵循不一定遵循(2)(3)3210TA TB TD TC2(2019仙桃校级月考)果蝇体色黄色(A)对黑色(a)为显性,翅型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研究发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请回答以下问题。(1)F2中出现了 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F2

267、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_;雌配子或雄配子死亡(或不育),则死亡的配子基因组成为_。(2)如果利用以上子代果蝇为材料,用最简便的方法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判断两种原因的正确性,则可选用F1与F2中表现型为_的个体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原因是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原因是雌或雄配子死亡(或不育)。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推测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的基因型是AaBb,正常情况下,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9(1AABB

268、、2AaBB、2AABb、4AaBb)3(1AAbb、2Aabb)3(1aaBB、2aaBb)1(aabb),现实是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推测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某种基因型致死,进一步分析可知应是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死亡,某种配子致死,由于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所以不具有受精能力配子的基因组成是AB。(2)要想通过杂交实验来判断两种原因的正确性,则选取的杂交组合为:用F1与F2中黑色残翅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原因是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黄色长翅黄色

269、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1,若原因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答案:(1)AaBBAABbAB(2)黑色残翅黄色长翅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1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3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其花色遗传由A、a与R、r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又发现A和R基因同时存在时花色为绿色,A基因存在,R基因不存在时花色为黄色,其它基因组合情况时花色为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绿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2)基因型纯合的黄色花雌株与杂合的绿色花雄株杂交

270、,子代中的雌株的花色是_,雄株的花色是_。(3)一株绿色花雌株与一株黄色花雄株杂交,子代花色有白色、黄色和绿色,则子代白色、黄色和绿色花植株理论数量比为_。(4)在该植物种群中,观察到有的植株叶片为宽叶,有的植株叶片为窄叶,由B和b控制。对一雄性宽叶植株研究发现其基因中既有B又有b,且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写出该雄性植株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究该植株中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_(只写出关于宽叶和窄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实验思路:_。预测结果和结论:_;_。解析:(1)由题意可知,绿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AAXRXR、AAXRXr、AaXRXR、AaXRXr、A

271、AXRY、AaXRY。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aaXRXR、aaXRXr、aaXrXr、aaXRY、aaXrY。(2)基因型纯合的黄花雌株AAXrXr与杂合的绿色花雄株AaXRY杂交,子代中的雌株的基因型为:A_XRXr,表现为绿色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_XrY,表现为黄色花。(3)一株绿色花雌株A_XRX与一株黄色花雄株A_XrY杂交,根据后代出现白色花可知,亲本均为Aa,又根据后代出现黄色可知,亲本为XRXrXrY,即亲本的基因型为:AaXRXrAaXrY,故子代白色aa_ _的比例为,子代中黄色(A_XrXr和A_XrY)的比例为:,子代中绿色花植株(A_XRX和A_XRY)的比例为:,

272、故子代中白色黄色绿色花植株233。(4)宽叶和窄叶由B和b控制。对一雄性宽叶植株研究发现其基因中既有B又有b,且位于性染色体上,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则该雄性的基因型可能是XBYb、XbYB,要探究该植株中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可以让该植株与窄叶雌株(XbXb)杂交,分析后代的表现型,若B和b分别位于X和Y染色体上,即该雄株的基因型为XBYb,则后代中雌株全为宽叶,雄株全为窄叶;若B和b分别位于Y和X染色体上,即该雄株的基因型为XbYB,则后代中雌株全为窄叶,雄株全为宽叶。答案:(1)65(2)绿色黄色(3)233(4)XBYb或XbYB让该植株与窄叶雌株杂交,分析后代的

273、表现型如果后代中雌株全为宽叶,雄株全为窄叶,说明B和b分别位于X和Y染色体上如果后代中雌株全为窄叶,雄株全为宽叶,说明B和b分别位于Y和X染色体上4(2019铁东区校级三模)某蛋鸡羽色有黑色与麻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其胫色有浅色对深色为显性,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为判断基因(D/d)是否位于Z染色体(ZW型)上,用黑羽浅胫公鸡与黑羽深胫母鸡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羽深胫黑羽浅胫麻羽浅胫麻羽深胫2211,请回答下列问题:(1)子代黑羽所占的比例为2/3,出现该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通过上述实验_(填“能”或“不能”)判断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2)若

274、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理论上自然种群中Zd的基因频率在公鸡与母鸡中的大小关系是_。(3)饲喂特殊的饲料会影响黑色素的生成,能使麻羽与浅胫分别变为黑羽与深胫。现有一只基因型可能为AaZDW、AaZdW与aaZDW的黑羽深胫母鸡,正常饲料喂养的各种纯种公鸡,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母鸡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与预测结果)实验思路:用该母鸡与基因型为_的公鸡多次杂交,子代用_饲料喂养,观察并统计_。预测结果:若子代黑羽浅胫黑羽深胫麻羽浅胫麻羽深胫1111,则基因型为AaZDW。_,则基因型为AaZdW。_,则基因型为aaZDW。解析:(1)根据黑羽的双亲有麻羽子代可知,黑羽对麻羽为显性性状,后代

275、黑羽的比例为2/3,而不是3/4,可能是因为黑羽纯合(AA)致死;根据该实验不能判断基因(D/d)位于Z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2)若是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理论上自然种群中公鸡中Zd的基因频率应该等于母鸡中Zd的基因频率。(3)已知一只黑羽深胫母鸡的基因型可能为AaZDW、AaZdW与aaZDW,为了确定其基因型,可采取测交实验的方法,即让其与基因型为aaZdZd的公鸡多次杂交,子代用正常饲料喂养,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预测结果:若子代黑羽浅胫黑羽深胫麻羽浅胫麻羽深胫1111,则基因型为AaZDW。若子代一半为黑羽深胫,一半为麻羽深胫,则基因型为AaZdW。若子

276、代公鸡全为麻羽浅胫,母鸡全为麻羽深胫,则基因型为aaZDW。答案:(1)纯合(基因型为AA)黑羽鸡致死不能(2)公鸡(中Zd的基因频率)等于母鸡(中Zd的基因频率)(3)aaZdZd正常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一半为黑羽深胫,一半为麻羽深胫若子代公鸡全为麻羽浅胫,母鸡全为麻羽深胫 1(2019船营区校级月考)玉米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a)和B(b)这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当A和B都不存在时为高秆,其余为矮秆。(1)用玉米作实验材料的理由之一是_。(2)一株纯合高秆玉米和一株纯合矮秆玉米杂交,F1表现为_,若F1自交后代高秆矮秆为13,则亲本矮秆玉米的基因型

277、是_。(3)自然界中偶尔会出现单倍体玉米,一般不育,原因是_;若要使其恢复可育性,常用_处理。(4)抗病(D)和感病(d)是一对相对性状,假设决定玉米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DNA上,用抗寒感病与不抗寒抗病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抗病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的个体作母本。解析:(1)用玉米作实验材料的理由之一是相对性状明显、雌雄同株便于自交和杂交、后代数量多、周期短繁殖快。(2)纯合高杆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矮杆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二者杂交的后代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故F1表现为矮杆。若F1自交后代高秆(aabb)矮秆为13,说明F1中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则亲本矮秆玉米的

278、基因型是AAbb或aaBB。(3)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单倍体玉米一般不育的原因是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若要使其恢复可育性,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原理是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4)由于决定玉米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DNA上,用抗寒感病与不抗寒抗病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抗病个体,需用表现型为抗寒感病的个体作母本。答案:(1)相对性状明显 (或雌雄同株,便于自交、杂交或后代数量多或周期短繁殖快)(2)矮秆AAbb或aaBB(3)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

279、裂过程中无法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4)抗寒感病2(2019东阳市校级月考)果蝇的黑身和灰身、刚毛和截毛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如图。一只黑身截毛雌蝇与一只灰身刚毛雄蝇交配,F1均为灰身刚毛。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题干信息能否判断控制哪种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_,为什么?_。(2)若F1相互交配得F2,F2中雌雄蝇都有灰身又有黑身,雌蝇既有刚毛又有截毛,雄蝇均为刚毛,则黑身刚毛雄蝇的基因型是_,让F2中灰身刚毛雌、雄蝇相互交配,产生F3中雄蝇有_种基因型,F3中灰身刚毛雌蝇的比例为_。(3)发现野生果蝇群体中存在另一对位于X染色

280、体上的性状,正常眼对小眼为显性,为确定其控制基因的具体位置,可用_(杂交方案)即可,若子代出现_个体,则此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2区段。解析:(1)一只黑身截毛雌蝇与一只灰身刚毛雄蝇交配,F1均为灰身刚毛,说明灰身、刚毛为显性性状,但由于F1中两对性状均与性别无直接关联,不能说明该性状位于性染色体上。(2)先分析刚毛和截毛,由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现将F1相互交配得F2,F2中雄果蝇全为刚毛,雌果蝇中既有刚毛又有截毛,若要雌性果蝇出现截毛,则两个亲本都要有Xb,同时还必须有一个B基因,所以这两只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XbYB。关于体色,黑身为隐性性状,F2中雌雄蝇都有灰身又有黑身,则控

281、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身刚毛雄蝇的基因型是aaXBYB或aaXbYB,让F2中灰身刚毛雌、雄蝇(A_XBXb、A_XYB)相互交配,产生F3中雄蝇有326种基因型,F3中灰身刚毛雌蝇的比例为。(3)发现野生果蝇群体中存在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性状,正常眼对小眼为显性,为确定其控制基因的具体位置,可用正反交即可,若此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2区段,则子代出现小眼雄蝇。答案:(1)不能F1中两对性状均与性别无直接关联(2)aaXBYB或aaXbYB6(3)正反交小眼雄蝇3(2019兴宁区校级月考)已知某植物的花有顶生和腋生、红花和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且这两对相对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一顶生

282、红花植株与一纯合腋生白花植株杂交,F1植株中顶生红花和腋生红花均为48株,顶生白花和腋生白花均为144株(不考虑致死效应、突变、交叉互换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材料回答:(1)该植物花的顶生和腋生,这一对相对性状由_对等位基因控制。(2)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在_(填“一”“两”或“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解析:由题中实验可推知,顶生对腋生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在F1中顶生腋生11,而红花白花13,所以,顶生和腋生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红花和白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答案:(1)一(2)三两对相对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F1顶生腋生11,说明顶生和腋生由一对

283、等位基因控制,红花和白花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F1红花白花13,所以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植株中红花顶生白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腋生1313,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4果蝇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请回答下列相关遗传学实验问题:已知二倍体果蝇的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灰身果蝇与一只白眼灰身果蝇交配,F1雌果蝇中有3/8为白眼灰身:(1)果蝇的眼色和体色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定律。(2)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_。

284、(3)雌、雄亲本产生bXe配子的比例分别是_、_。(4)若两只红眼灰身果蝇交配,产生一只含有XXY的白眼黑身果蝇,则该果蝇的产生是_( 填“母本”或“父本”)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导致的。解析:(1)由题意可知,果蝇的眼色和体色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果蝇的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且F1雌果蝇中白眼灰身有,则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EXe和BbXeY。(3)母本BbXEXe产生的配子中,含bXe的配子占,父本BbXeY产生的配子中,含bXe的配子占。(4)红眼灰身果蝇交配(B_XEXB_XEY),后代产生的XXY个体若表现为白眼,则基因型

285、为XeXeY,则产生该果蝇的原因是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e基因的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答案:(1)基因自由组合(或“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2)BbXEXe(3)(4)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e基因的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5(2019金牛区校级月考)苗寨小香猪的体色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有关,体色黑色、灰色分别由基因D、d控制,但只有基因E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均表现为白色。(1)现在有黑色小香猪(甲)与白色小香猪(乙)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黑色灰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导致出现该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让F1中黑色雌雄个体自由

286、交配产生的F2,若基因E、e与D、d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_;若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假定F1中所有黑色个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情况均相同,且不发生交叉互换),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_。(2)若E、e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只黑色雄性小香猪(丁),将其与F1中多只灰色雌性小香猪杂交,通过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判断其基因型,请预测结果及结论。_。解析:(1)黑色小香猪(甲)基因型为D_E_,白色小香猪(乙)的基因型为_ _ ee,二者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黑色(D_E_)灰色(ddE_)21,子代有dd出现,说明甲的基因型为Dd,乙的基因型可能为dd或Dd,后

287、代均为E_,说明甲的基因型为EE,则甲的基因型为DdEE,若乙的基因型为ddee,则甲和乙杂交后代基因型为DdEe、ddEe,表现型和比例为黑色灰色11,与题意不符,所以乙的基因型应为Ddee。即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EE和Ddee,理论上甲、乙杂交的后代应为黑色(D_E_)灰色(ddE_)31,但实际为黑色灰色21,说明F1DD纯合致死。即F1中黑色个体基因型为DdEe,F1中黑色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F2,若基因E、e与D、d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于DD纯合致死,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DdE_)ddE_(灰色)白色(Ddee、ddee)633;若位于同一对染色

288、体上,假设D和E连锁,d和e连锁,则F1产生DE和de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F2基因型和比例为DDEEDdEeddee121,由于DD纯合致死,所以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白色21;若D和e连锁,d和E连锁,则F1产生dE和De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F2代基因型和比例为ddEEDdEeDDee121,由于DD纯合致死,所以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21。(2)若E、e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只黑色雄性(DdE_)小香猪(丁),将其与F1中多只灰色雌性(ddEe)小香猪杂交,若该小香猪(丁)的基因型为DdEE,则与ddEe杂交的子代黑色(DdE_)占;灰色(ddE_)占,即黑色灰色11

289、,若该小香猪(丁)的基因型为DdEe,则与ddEe杂交的子代黑色(DdE_)占;灰色(ddE_)占;白色(Ddee、ddee)占,所以后代黑色灰色白色332。综上分析,若子代为黑色灰色11,该小香猪(丁)的基因型为DdEE;若子代为黑色灰色白色332,该小香猪(丁)的基因型为DdEe。答案:(1)DdEE和DdeeF1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致死黑色灰色白色211(或633)黑色白色21或黑色灰色21(2)若子代为黑色灰色11,该小香猪(丁)的基因型为DdEE;若子代为黑色灰色白色332,该小香猪(丁)的基因型为DdEe6(2019庐阳区校级月考)黄瓜的苦味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T/

290、t)控制,营养器官的苦味由B和b控制,但不受控制果实苦味的基因T的影响。栽培中发现只要营养器官不苦果实就不苦,当Bb杂合时,无论有无T基因营养器官和果实都有苦味。下面以三种不同苦味类型的黄瓜:P1营养器官和果实都苦(BBTT)、P2营养器官苦(BBtt)和P3两者都不苦(bbtt)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仅营养器官苦的P2系与完全不苦的黄瓜P3系进行杂交,F1表现型为_,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仅营养器官苦都苦都不苦121,其是否符合分离定律,并说明理由_。(2)某科研人员用两株营养器官和果实都苦的植株进行杂交,F1_(填“可能”或“不可能”)获得两者都不苦的植株,理由是_

291、。(3)两者都不苦的P3系与营养器官和果实都苦的P1系杂交,F1自交,获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其中两者都苦的植株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数量比约为_。解析:(1)用仅营养器官苦的P2系与完全不苦的黄瓜P3系进行杂交,因为P2仅营养器官苦(BBtt)和P3两者都不苦(bbtt)杂交,F1的基因型中,Bb都是杂合的,由题意可知,当Bb杂合时,无论有无T基因营养器官和果实都有苦味,所以F1表现型为营养器官和果实都苦。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仅营养器官苦都苦都不苦121,所以F2中营养器官苦不苦31,故这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2)某科研人员用两株营养器官和果实都苦的植株进行杂交,F1可能获得两者都

292、不苦的植株,由题意可知,如果选择基因型为Bb的两者都苦个体进行杂交,就能获得基因型为bb的纯合个体,这样的个体营养器官和果实都无苦味,占后代的比例为1/4。(3)两者都不苦的P3系(bbtt)与营养器官和果实都苦的P1系(BBTT)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都有苦味,F1自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和题意可知,获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两者都苦(9B_T_2Bbtt)仅营养器官苦(1BBtt)两者都不苦(3bbT_1bbtt)1114,因为在两者都苦的植株中纯合子只有BBTT,所以两者都苦的植株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数量比约为110。答案:(1)营养器官和果实都苦(两者都苦)符合,因为F2中营养

293、器官苦不苦31,故这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2)可能当bb纯合时营养器官和果实都无苦味,只要选择基因型为Bb的两者都苦个体进行杂交,就能获得约1/4两者都不苦的个体(3)两者都苦仅营养器官苦两者都不苦11141107(2019历下区校级月考)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雄蝇的基因型为_。(2)亲本雌蝇产生的卵细胞有_种,其理论比例为_。(3)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

294、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4)让子代中的灰身大翅脉个体与黑身大翅脉个体进行杂交,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种,其中灰身大翅脉占_。解析:(1)根据后代中灰身黑身31,可知亲本对应性状的基因型组合为:BbBb;又根据后代中大翅脉小翅脉11,推知亲本对应性状的基因型为:Eeee,故亲本的基因型为:BbEeBbee。(2)亲本雌蝇灰身大翅脉的基因型为:BbEe,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四种配子:BEBebEbe1111。(3)亲本的基因型为:BbEeBbee,后代中灰身大翅脉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EeBbEe12,黑身大翅脉的基因型为:bbEe。(4)让子代中的灰身大翅脉个体与黑身大翅脉

295、(bbEe)个体进行杂交,后代中控制身体颜色的基因型有2种,即Bbbb21,控制翅大小的基因型有3种,即EEEeee121,故后代共有236种基因型,后代中灰身大翅脉(BbE_)的比例为。答案:(1)BbEeBbee(2)4 1111(3)BBEe或BbEebbEe(4)68(2019尧都区校级月考)提高豌豆(二倍体)产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育抗病新品种。已知豌豆抗病与感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抗病为显性性状,当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基因B存在时,抗病豌豆会失去抗病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A基因和a基因中碱基的数目_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在遗传时遵循_定律。(2)由题可知,感

296、病豌豆的基因型有_种。现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让F2中的感病豌豆自交,收获豌豆植株上的种子,将种子种植后表现抗病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用秋水仙素处理纯合抗病豌豆的幼苗得到植株甲,将植株甲与纯合抗病豌豆杂交,后代是否可育?_(填“可育”或“不可育”)。(3)对某纯合抗病豌豆进行辐射等处理后,发现某精原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移到了基因A所在的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 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_(类型用基因组成表示)。(4)若某纯合抗病豌豆自交,子代出现感病豌豆。现将该感病豌豆自交,若出现感病豌豆抗病豌豆_,则

297、说明该感病豌豆是由基因突变所致(仅考虑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解析:(1)A、a是等位基因,碱基数目不一定相同,碱基排列顺序不同,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感病豌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七种。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的豌豆杂交得到 F1(AaBb),F1 自交得到 F2(13感病3抗病),让 F2 中的感病豌豆(1aaBB、2aaBb、1aabb、1AABB、2AABb、2AaBB、4AaBb)自交,只有AABb和AaBb自交可以产生抗病后代,故产生的后代中抗病A_bb的比例是:。豌豆是二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后为四倍体,与二倍体

298、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不可育。(3)b所在的片段移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精原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含有的基因是Ab、A;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是0、b,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如Ab所在的染色体与0即不含b的染色体组合,则产生的配子均为Ab;若含Ab的染色体与含b的配子组合,则产生的配子是AbbA11。(4)纯合抗病豌豆的基因为AAbb,若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且表现型为感病,则其基因型只能是AABb,故该感病植株自交后代感病抗病31。答案:(1)不一定基因的分离(2)7不可育(3)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A

299、bbA11或全为Ab(4)319(2019福建期末)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16),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有高茎和矮茎(由基因A、a控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用高茎感病植株和矮茎抗病植株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F1均为高茎抗病。F1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5331(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1)与豌豆相比,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操作时,可以省去的步骤是_。(2)欲对该植物的基因组DM进行测序,需测定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3)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

300、定律。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判断的依据是:_。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还能够排除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的可能性。(4)上述杂交结果是由于某种花粉不育导致的,可推测是含_基因的花粉不育,F2高茎抗病植株中双杂合个体占_。(5)科研人员将某抗虫蛋白基因M导入该植物某雄株中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备抗虫性状。为了确定基因M所在的染色体,让该植株与雌株杂交,测定后代的抗虫性。若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虫性,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虫性,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若后代中_,则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解析:(1)由于该植物为雌雄异株,与豌豆相

301、比,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操作时,可以省去的步骤是去雄。(2)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16),该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欲对该植物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需测定7条常染色体,X、Y两条性染色体,共9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3)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5331,属于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判断的依据是:正、反交结果相同。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还能够排除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方式是细胞质遗传的可能性。(4)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5331

302、,即A_B_A_bbaaB_aabb5331,上述杂交结果是由于某种花粉不育导致的,可推测致死的是A_B_中的基因型,而A_bb、aaB_、aabb中不存在致死基因型,进一步推测纯合子AAbb、aaBB、aabb都不致死,因此,Ab、aB、ab的花粉都可育,那么只可能是含AB基因的花粉不育,A_B_中致死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则A_B_中存活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则 F2高茎抗病植株中双杂合个体占。(5)若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虫性,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虫性,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不论雌雄均有抗

303、虫和不抗虫,则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1)去雄(2)9(3)遵循正交、反交结果相同(子代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细胞质遗传(4)AB(5)YX不论雌雄均有抗虫和不抗虫1(2019临沂一模)某多年生植物茎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E/e、F/f、G/g)控制,至少有一对基因隐性纯合时才表现为红茎,否则为绿茎;控制高杆和矮杆(D/d)、抗病和感病(T/t)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甲、乙两种红茎植株品系,若甲、乙品系杂交,F1均为绿茎,让F1自交,F2中绿茎占,可能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有_。(2)让高杆抗病植株自交,F1中高杆抗病高杆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感病5331。已知受精

304、卵均能正常发育,从配子致死角度解释产生该比例的可能原因,你提出的假设是:_。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验证上述假设是否成立。_(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3)研究中,发现该种植物出现了一种三体抗病植株,其细胞中5号染色体有三条,基因型为TTt若产生配子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各种基因型的配子成活率相同,则该三体抗病植株产生TT、t、Tt、T四种配子的比例为_。该三体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tt)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解析:(1)现有甲、乙两种红茎植株品系,若甲、乙品系杂交,F1均为绿茎,让F1自交,F2中绿茎占1,说明F1含有

305、两对等位基因,则甲、乙杂交基因型组合有三种,可能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有eeFFGGEEFFgg,eeFFGGEEffGG,EEffGGEEFFgg。(2)让高杆抗病植株自交,F1中高杆抗病高杆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感病5331。说明亲本都是DdTt,已知受精卵均能正常发育,后代的高杆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感病的比例正常,说明亲本产生的Dt、dT、dt配子都正常,F1中高杆抗病比例不正常,可能是亲本产生的DT雄配子或DT配子致死。以亲本高杆抗病植株为父本(或母本)与子一代矮杆感病植株测交,子代出现高杆感病矮杆感病矮杆抗病111,则亲本产生的DT雄配子致死(或亲本产生的DT雌配子致死)。(3)研究中,发现该种

306、植物出现了一种三体抗病植株,其细胞中5号染色体有三条,基因型为TTt若产生配子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各种基因型的配子成活率相同,则该三体抗病植株产生TT、t、Tt、T四种配子的比例为 1122。该三体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tt)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TTtTttTttt1221,表现型及比例是抗病感病51。答案:(1)eeFFGGEEFFgg,eeFFGGEEffGG,EEffGGEEFFgg(2)亲本产生的DT雄配子或DT配子致死以亲本高杆抗病植株为父本(或母本)与子一代矮杆感病植株测交,子代出现高杆感病矮杆感病矮杆抗病111,则亲本产生的DT雄配子致死(

307、或亲本产生的DT雌配子致死)(3)1122抗病感病512(2019湛江校级月考)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与无眼、正常刚毛与小刚毛、正常翅与斑翅分别为三对相对性状,且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和AABBee。(1)请在上述三个纯合品系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探究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思路: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2)有人为证明上述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用以上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aaBBEEAAbbEE,AAbbEEAABBee,aaBBEEAABBee。假设

308、实验中不发生染色体变异、交换,则F1表现型相同的杂交组合是_(写序号);F1自交得到F2,如果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出现的结果将是:_。解析:(1)要探究无眼性状的显隐性,需将纯合的无眼和有眼进行杂交,观察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即选择aaBBEE和AAbbEE(或AABBee)杂交,得到F1,观察F1的表现型,若F1均为无眼,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F1均为有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2)要证明三对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拆分为判定每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如利用和进行杂交去判定A/a和B/b是否位于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实验过程:(以判定A/a和B/b是否位于位于一对染色体上为例)aa

309、BBEEAAbbEEF1F2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正常刚毛有眼小刚毛无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9331,则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否则A/a和B/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如果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三个杂交组合的F2中均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都为9331。答案:(1)选择aaBBEE和AAbbEE(或AABBee)杂交,得到F1,观察F1的表现型若F1均为无眼,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F1均为有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2)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都为93313(2019厦门期末)圆眼直翅野生型果蝇(纯合),经过诱变处理后出现了棒眼雌果蝇(甲)和卷翅雄果蝇(乙),为研究其变异

310、的情况,某小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亲本F1实验一甲野生型圆眼雄果蝇圆眼()棒眼()圆眼()棒眼()1111实验二乙野生型直翅雌果蝇直翅()卷翅()直翅()卷翅()1111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果蝇均发生了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乙果蝇的突变基因位于_。(2)若已知控制眼形的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根据实验一不能判断控制眼形的基因是否位于染色体上,原因是_。(3)某同学提出“控制棒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进行验证:实验方案:从F2中选择_(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果蝇的_。预期结果是_。解析:(1)甲、乙果蝇均发生了显性突变,且乙果蝇的突变基

311、因位于常染色体(乙Bb野生型bbBbbb11);(2)甲果蝇发生的显性突变可能为XaXaXAXa或aaAa,若是XaXaXAXa,则实验一为XAXaXaYXaXa、XAXa、XaY、XAY,子代中圆眼()棒眼()圆眼()棒眼()1111;若是aaAa,则实验一为AaaaAa、aa,圆眼()棒眼()圆眼()棒眼()1111;故控制眼形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或在X染色体上,实验一的F1表现型和比例均相同;(3)若要通过一次实验验证控制棒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应选择F2中圆眼雌果蝇和棒眼雄果蝇进行杂交(XaXaXAY),观察、统计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为XaXaXAYXAXa、XaY(子

312、代雌果蝇全为棒眼,雄果蝇全为圆眼)。答案:(1)显性常染色体(2)控制眼形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或在X染色体上,实验一的F1表现型和比例均相同或: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1的表现型及比例也是圆眼()棒眼()圆眼()棒眼()1111(3)方案一:圆眼雌果蝇和棒眼雄果蝇表现型及比例(或: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子代雌果蝇全为棒眼,雄果蝇全为圆眼方案二:棒眼雌果蝇和棒眼雄果蝇表现型及比例子代雌果蝇全为棒眼,雄果蝇棒眼圆眼114(2019青山区校级期中)某昆虫的红眼(A)与白眼(a),直刚毛(B)与卷刚毛(b)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各种表现型的纯合品系:红眼直刚毛,红眼卷刚毛,白

313、眼直刚毛,白眼卷刚毛。(1)实验一:选取纯合品系与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性状,若出现_,则该昆虫的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实验二:用为父本,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性状:若均表现为_,则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均表现为_,则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均表现为_,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3)实验二中的结果是子代雄性个体均为红眼直刚毛,让其与母本回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数量比为424288,则说明其_自由组合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原因是_,其中数量最多的两种表现型是_。解析:(1)若该昆

314、虫的红、白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纯合品系与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二者进行正交AA()aa()和反交aa()AA()所得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相同,均为Aa,都表现为红眼。若该昆虫的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纯合品系的基因型为XAXA、XAY,纯合品系的基因型为XaXa、XaY,二者进行正交(XAXAXaY)和反交(XaXaXAY),则正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Y,表现型为红眼,而反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XaY,表现型为白眼。可见,在实验一中,若F1中雄性个体出现白眼的性状,则该昆虫的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在实验二中,如果B/b基因位于X染色体,A/a基因位于常染色

315、体上,则父本的基因型为AAXBY,母本的基因型为aaXbXb,二者杂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都表现为红眼卷刚毛。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父本的基因型为BBXAY,母本的基因型为bbXaXa,二者杂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都表现为白眼直刚毛。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母本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都表现为红眼直刚毛。(3)实验二中的结果是子代雄性个体均为红眼直刚毛,则A/a与B/b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该子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让其与母本(aabb)回交,后

316、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数量比为424288,说明该子代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BabaBAb424288,进而推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后代数量最多的两种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表现型分别是红眼直刚毛和白眼卷刚毛。答案:(1)白眼(2)红眼卷刚毛白眼直刚毛红眼直刚毛(3)不遵循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红眼直刚毛和白眼卷刚毛5黑腹果蝇的第号染色体多1条(号三体)或者少1条(号单体)都可以生活,而且还能繁殖后代。科学家在一群野生型黑腹果蝇品系中,偶然发现了无眼果蝇。为探究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否在第号染色体上,利用黑腹果蝇号单体和号三体进行

317、如下实验。组别亲本(P)类型F1的表现型和比例甲无眼野生型单体野生型无眼11乙无眼正常野生型野生型丙无眼野生型三体野生型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变异类型看,无眼性状的产生来源于_,三体和单体属于_。(2)若只做甲组实验,能否依据结果确定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为什么?_。(3)科学家利用正常无眼果蝇对乙、丙两组的F1分别进行测交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_。解析:(1)通过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进而产生新的表现型,因此无眼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而三体与单体分别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属于染色体变异。(2)只做甲

318、组实验,不能依据结果确定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因为只做该组实验,不能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若无眼性状为显性,甲组无眼为杂合子,假设该等位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或其他常染色体上,甲组杂交实验均能出现相应的结果,只有先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然后才能判断其位于几号染色体上。(3)无眼果蝇与正常野生型果蝇杂交,后代全为野生型,说明无眼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而野生型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假如控制这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为A、a,则乙组的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无眼)AA(正常野生型),F1的基因型为Aa。正常无眼果蝇与乙组的F1测交,即Aaaa1Aa1aa,即乙组F1的测交子代出现野生型无眼11;丙组的杂

319、交组合为aa(无眼)AAA(野生型三体),F1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2Aa、1/2AAa,正常无眼果蝇与丙组的F1测交,一半F1的测交子代出现野生型无眼11,一半F1的测交子代出现野生型无眼51。答案:(1)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不能。因为只做该组实验,不能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若无眼性状为显性,甲组无眼为杂合子,假设该等位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或其他常染色体上,甲组杂交实验均能出现相应的结果(3)乙组F1的测交子代出现野生型无眼11;丙组一半F1的测交子代出现野生型无眼11,一半F1的测交子代出现野生型无眼516(2019宣城期中)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花色遗传中,常染色体基因D决定花色素的生

320、成,X染色体上的 基因H和h分别使花色呈现橙色和黄色,不能生成色素时花为白色。现将纯合白花雄株和纯合黄花雌株杂交,后代中有橙花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代纯合白花雄株的基因型为_;F1雌株的表现型为_。(2)让F1雌雄株杂交得到F2,F2中橙花黄花白花比例为_。F2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3)请利用纯合品系,设计杂交方案,探究F2中白花雌株的基因型:让F2白花雌株与纯合_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白花雌株的基因型。 如果_;如果_。解析:(1)依题意可知:纯合白花雄株和纯合黄花雌株的基因型分别为ddXHY或ddXhY、DDXhXh,二者杂交,后代中有橙花植株,说明亲本纯合白花雄

321、株的基因型为ddXHY,进而推知:F1中雌株和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DdXHXh、DdXhY,雌株的表现型为橙色。(2)F1雌雄株杂交所得到的F2中,其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XHXhXhXhXHYXhY1111,表现型为橙花(1DDXHXh2DdXHXh1DDXHY2DdXHY)黄花(1DDXhXh2DdXhXh1DDXhY2DdXhY)白花(1ddXHXh1ddXhXh1ddXHY1ddXhY)332。F2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3)利用纯合品系,设计杂交方案,探究 F2 中白花雌株的基因型,可让该白花雌株与纯合黄花雄株(DDXhY)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若F2 中白花

322、雌株的基因型为ddXHXh,则子代的基因型为DdXHXhDdXhXhDdXHYDdXhY1111,表现型为橙花黄花11;若F2 中白花雌株的基因型为ddXhXh,则子代的基因型为DdXhXhDdXhY11,表现型均为黄花。答案:(1)ddXHY橙色(2)3324(3)黄花雄株子代中橙花黄花11,则白花雌株的基因型为ddXHXh子代中全为黄花,则白花雌株的基因型为ddXhXh7(2019安康期中)人们从对仓鼠毛色的遗传实验中发现仓鼠的毛色关系是黑色对黄色和白色都是显性,而黄色只对白色是显性。其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EE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表现型黑色黄色白色基因型Ee1Ee2

323、e1e1e1e2e2e2(1)让一只白色雌仓鼠与一只黄色雄仓鼠交配后,生出白色和黄色两种小仓鼠,则黄色雄仓鼠的基因型是_。若让黑色雌仓鼠与上述的黄色雄仓鼠交配,后代出现了白色小仓鼠,则黑色雌仓鼠的基因型是_。(2)让两只仓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它们再生一只白色雄仓鼠的概率是_。(3)现有一只黑色雄仓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仓鼠,欲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仓鼠的基因型,实验思路是:选用该黑色雄仓鼠与多只_色雌仓鼠杂交;观察后代的毛色,如果后代出现黑色和黄色小仓鼠,则该黑色雄仓鼠的基因型为Ee1;如果后代出现_,则该黑色雄仓鼠的基因型为Ee2。解析:(1)让一只白色雌仓鼠(

324、e2e2)与一只黄色雄仓鼠(e1e1或e1e2)交配后,生出白色和黄色两种小仓鼠,则黄色雄仓鼠的基因型是e1e2,若让黑色雌仓鼠(Ee1或Ee2)与上述的黄色雄仓鼠(e1e2)交配,后代出现了白色小仓鼠(e2e2),则黑色雌仓鼠的基因型是Ee2。(2)两只仓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说明亲本都为杂合子,且能产生4种配子,故亲本的基因型为Ee2和e1e2,再生一只白色雄仓鼠的概率是。(3)黑色雄仓鼠的基因型为Ee1或Ee2,要验证其基因型,可用该黑色雄仓鼠与多只白色雌仓鼠杂交;观察后代的毛色,如果后代出现黑色和黄色小仓鼠,则该黑色雄仓鼠的基因型为Ee1;如果后代出现白色小鼠,则该黑色雄仓鼠的基

325、因型为Ee2。答案:(1)e1e2Ee2(2)Ee2、e1e21/8(3)白白色小仓鼠8(2019松山区校级模拟)果蝇的刚毛是外在感知器官,野生型为卷刚毛。一个卷刚毛自然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直刚毛雄性个体,甲乙两位同学对直刚毛的出现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甲同学的观点:直刚毛个体是某条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乙同学的观点:直刚毛个体是基因突变引起的。(1)用_进行观察是检验这两位同学观点正误最简便的方法。(2)观察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乙同学的观点正确。为了检测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乙同学提出用该突变个体与卷刚毛雌性个体进行杂交实验,并预期了实验结果。如果杂交子代_,则为显性突变;如果杂交子代_,

326、则为隐性突变。(3)观察杂交实验结果后,乙同学得出结论:该突变为显性突变。现欲判断突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对上述子代中的雄果蝇和雌果蝇的数量分别进行统计,若结果为_,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结果为_,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结果为_,则突变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位于Y染色体上。解析:(1)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故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是检验这两位同学观点正误最简便的方法。(2)由题意可知,用该突变个体与卷刚毛雌性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若后代直刚毛个体和卷刚毛个体的数量比接近11,则为显性突变;如果后代全为卷刚毛个体,则为隐性突变。(3)现欲判断显

327、性突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对上述子代中的雄果蝇和雌果蝇的数量分别进行统计,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则子代的雌雄果蝇中,直刚毛个体和卷刚毛个体的数量比均为11;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AY、XaXa,则子代雄果蝇全为卷刚毛,雌果蝇全为直刚毛;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aYA、XaXa,则子代雄果蝇全为直刚毛,雌果蝇全为卷刚毛。答案:(1)(光学)显微镜(2)直刚毛个体和卷刚毛个体的数量比接近11全为卷刚毛个体(3)雌雄果蝇中,直刚毛个体和卷刚毛个体的数量比均为11雄果蝇全为卷刚毛,雌果蝇全为直刚毛雄果蝇全为直刚毛,雌果蝇全为卷刚毛9(2019湛江一模)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得名,是我国稀有的珍禽

328、品种之一。该种鸡深色胫和浅色胫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为了探讨绿壳蛋鸡胫色遗传规律和通过胫色鉴别雌雄的可行性,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如下(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_的结果,可推断出深色胫性状为_(填“显性”或“隐性”),控制绿壳蛋鸡胫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填“常”或“性”),请用遗传图解加以说明。(2)请利用上述两组实验中的绿壳蛋鸡为材料,设计一组新的实验证明胫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3)通过对胫色遗传规律的分析,判断在绿壳蛋鸡幼崽时_(填“能”或“不能”)通过胫色鉴别雌雄。解析:(1)根据实验一判断深色胫性状为隐性性,控制绿壳蛋鸡胫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图解如图:(2)将浅色胫雄性(ZBZb)与浅色胫雌性(ZBW)杂交,子代浅色胫深色胫31,证明胫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3)由于ZBWZbZbZBZb、ZbW,子代浅色胫全为雄性,深色胫全为雌性,因此通过对胫色遗传规律的分析,判断在绿壳蛋鸡幼崽时能通过胫色鉴别雌雄。答案:(1)一隐性性图见解析(2)杂交组合浅色胫雄性浅色胫雌性预期结果:子代浅色胫深色胫31(3)能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