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364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首师附密云中学20222023第一学期阶段练习.高一历史一、选择题1. 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A. 考古发掘B. 史书记载C. 神话传说D. 学术论著【答案】A【解析】【详解】第一手资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资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据材料“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并结合所学可知,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

2、来自于考古发掘,A正确;“史书记载”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这是第二手材料,故B错误;“神话传说”不能作为第一手资料,只能为研究提供借鉴,C错误;“学术论著”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这是第二手材料,故D错误。2. 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 部落之间战争频繁C. 各地发展彼此隔绝D. 遗存分布星罗棋布【答案】D【解析】【详解】不同地区都存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这说明遗存分布星罗棋布,D项正确;通过遗存分布无法看出社会中的贫富分化、部落战争,排除A、B项;各地遗存之间在局部范围内有交流,排除C项。

3、故选D项。3. 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 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 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 )A. 母系氏族社会B. 奴隶制社会C. 父系氏族社会D. 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可知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故C正确,A错误;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B错误;从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无法得出是早期国家形成时期,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

4、侧”,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4. 下列中国原始文化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原始农业 群居生活 以粟和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 出现权贵阶层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原始文化现象”可知,原始农业出现在旧石器时代,人类诞生就开始了群居生活,以粟和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权贵阶层出现在父系氏族时期,符合题意,C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5.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B. 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

5、台C. 古城内外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制作精美的玉器D. 考古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良渚古城遗址,能阐明其通过了考古证实,距今时间、地域、历史时期和文明程度等相关历史要素的,属于历史解释范畴,D选项符合题意;具体针对良渚古城的地点、范围和表现进行介绍的,属于历史叙述,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6. 有学者说:“_发掘,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横线处应为( )A. 良渚遗址B. 二里头遗址C. 殷墟遗址D. 镐京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以宫殿 宗

6、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树立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典范。 在殷墟出土的 15 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7.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礼乐制【答案】B【解析】【详解】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继承王位的原则,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A是原始社会首领承袭制度,A错误;C是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和宗法制互为表里,C错误;礼乐制是配合分封制的礼仪制度,故项错误。点睛:西周时期的政治、经

7、济与文化内容 链接点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 经济 井田制、青铜时代集体耕作 文化 礼乐制度 8. 下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A. 禅让制B. 分封制C. 礼乐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召公之子为诸侯,体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度

8、,故B项正确。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传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为军事民主制部落时代的权力继承制度,故排除A项。C项,材料未涉及礼乐制度的内容,故排除。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与材料中“燕国遗址”不符,故排除D项。9. 西周宗法制维系的纽带是( )A 土地B. 义务C. 血缘D. 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周宗法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其维系的纽带是血缘,C项正确;土地、义务和权力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10. 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

9、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梁启超认为A. 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B. 宗法制度影响至今C. 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D. 宗族比国家更重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说明了梁启超认为宗法制度影响至今,故B项正确;宗法制度在周代以前就有起源,故A项错误;家族不是政权组织,故C项错误;“家齐而后国治”指出了家族的重要性,但是国家比家族更为重要,故D项错误。11. 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正确的排列是A. 周王卿大夫一诸侯一士B. 周王大夫一士一诸侯C. 周王卿诸侯士D. 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

10、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为了拱卫周王室的统治,西周实行层层分封的制度,确立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ABC项均错误,都与史实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2. 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 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B. 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C. 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D. 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答案】D【解析】【详解】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

11、发现外郭城墙”体现了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故D正确;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并非经济能力不足和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而是国力强大,文化自信的表现,排除BC。13.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 西周B. 西汉C. 宋代D. 秦朝【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时代”指的是分封制兴盛的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西周,故A正确;西汉、宋代、秦朝都是郡县时代,故BCD错误。14.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

12、伯不朝。秋,王以诺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A. 武王克商B. 平王东迁C. 诸侯争霸D. 王室衰微【答案】D【解析】【详解】公元前771年,西北的民族犬戎攻破周的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平王东迁后,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争做霸主。这就出现了题干描述的现象:“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说明周天子地位的下降,王室衰微。点睛:重点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对整段的史料不熟悉,但是可以通过注释得到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串联起整个史料。材料主要强调了

13、周王朝中央权力衰弱,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地方诸侯割据壮大。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周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周王室的衰落,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因而周天子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15.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 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B. 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C. 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 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初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答案为B;战国时期掌握实权的为各国国君而不是卿大夫,A错误;工商业发展是达到富兵强国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不是各国变法的根本目的,C错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而周

14、王室代表着落后的奴隶主,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错误。16.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之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材料A. 从变法的成效角度肯定了商鞅变法B. 从变法成效角度否定了商鞅变法C. 从商鞅人品角度肯定了商鞅变法D. 从商鞅人品角度否定了商鞅变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商君,其天资刻薄之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从商鞅人品角度否定了商鞅变法,D正确,C错误;A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商君,其天资刻薄之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

15、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7. 商鞅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实行“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治国政策,以取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治国政策。这表明A. 集权行政体制建立B. “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D. 商鞅治国立足普通民众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法令”至行,即要用法治来取代原来的礼治,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集权行政体制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郡县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商鞅治国并非立足普通民众利益,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16、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18.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A. 周王室衰微B. 宗法分封制破坏C. 生产力提高D. 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政治决定于经济,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提高,所以选C;周王室衰微表明当时奴隶制度面临危机,这位改革创造了条件,但不是动力,排除A;宗法分封制破坏表明当时奴隶制度面临危机,这位改革创造了条件,但不是动力,排除D;争霸战争的需要表明当时社会

17、动荡,这位改革创造了条件,但不是动力,排除D。故选C。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的动力19. 如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烨。这些农具的使用( )A. 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D. 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的大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便利了锄草翻地,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D项正确;工具的改进,小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人们对土地重视程度提高,农业经济越发展,人地矛盾

18、越突出,“缓解”的说法不成立,排除A项;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会促进工商业繁荣,“抑制”不成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无法“说明”,排除C项。故选D项。 20.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A. 加速了社会转型B. 冲击了贵族政治C. 促进了民族认同D. 推动了战国变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中可以看出,从“蛮夷”到“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的变化促进了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故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贵族政

19、治的瓦解,故AB项排除;战国变法推动了材料中的变化,故D项排除。【点睛】“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是解题的关键信息。2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这体现了( )A. 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 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柔弱、坚强、柔、刚等均是相对而言的,均是蕴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人定胜天”思想

20、,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兼爱、非攻”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严刑峻法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22.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墨家“兼爱”,爱无差别等级法家“尚法”,依法治国A. 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B. 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C.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D. 脱离现

21、实,禁锢人们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后世传统思想文化基础,甚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有所体现,说明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故答案为C;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的高峰,是受战国时经济的影响,A错在因果倒置,排除;百家争鸣促进儒家吸收各家思想,有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D不符合史实,排除。23. 对于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形势,老子所持的态度是()A. 要求顺应时势推动制度变革B. 反对统治者好大喜功争权夺利C. 主张回复到先代的政治制度D. 提倡兼爱非攻以减少战争破坏【答

22、案】B【解析】【详解】考查古代中国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必修三。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主张顺应时势进行改革。儒家孔子提出“礼”的主张,回复到周代的政治制度。墨家主张兼爱、非功,反对不义战争。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反对统治者好大喜功争权夺利。24. 以下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打击匈奴势力,形成稳固的后方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秦国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同时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在军事上“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故A项正确; 打击匈奴势力,形成

23、稳固的后方这与秦统一无关,排除BCD。25.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的,服务皇帝、维护皇权的中央机构,创立于秦朝时期,D项正确;夏朝时期还未建立皇帝制度,A项错误;商朝中央没有建立丞相为首的三公制度,B项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形成高度的集权,也未建立图示的中央机构,C项错误。26.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玉印称“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它人不得使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 秦始皇实行暴政B. 秦始

24、皇实行思想文化专制C. 秦始皇进行文化创新D. 秦始皇树立专制皇权权威【答案】D【解析】【详解】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一人才能称“朕”,命令称“制”或诏,玉印称“玺”。这些特有的称谓都突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和专制权威。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C项。27. 中国通史载:“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上述材料A. 认为嬴政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大B. 指出秦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 强调秦朝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

25、关系D. 秦朝统一前,郡县制度已普遍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一句,说明秦朝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故选B。 材料承认嬴政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作用,排除A;C说法错误,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28.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 用泥制陶的事实【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文物“看”历史和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中关键信息“秦代”“郡”

26、“县”等,故选C。29. 秦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中被称为“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的是A. 确立皇帝制度B. 统一货币C. 统一度量衡D. 统一文字【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中国后来的历史史实证明,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请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由于中国文字所具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秦朝这种新的统一文字(它经过数次修改后一直存在到现在是所有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能阅读并理解的,这种文字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对中国文化对整个东亚的影响来说,其重要性是不难想象的。ABC三项的内容

27、都没有存在到现在,而我们现在的文字是从秦统一文字后逐渐简化而来的统一的民族文字。故选D。30. 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 禅让制B. 宗法制C. 中央集权制D. 世袭制【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因此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C正确;禅让制是部落时期的选贤任能制度,A排除;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重要制度,B排除;世袭制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D排除。故选C。31. 冯劫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还负责监察百官。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A. 丞相B. 太尉C. 御

28、史大夫D. 郡守【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百官和执掌群臣奏章,C正确;丞相负责的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A排除;太尉负责的是军事,B排除;郡守属于地方行政长官,D排除。故选C。32. 秦朝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每年地方向中央报告情况,其中包括人口、垦田、刑狱、赋役等数字。由此可知,上计的作用是加强基层控制 监督农业生产平抑地方物价 保证赋役征派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上计制度下,地方每年要向中央汇报相关情况,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基层的控制,地方汇报的情况中包括了“人口、垦田赋役”等数字,从而有利于监督农业生产和保证赋役征派,说法正确,故选B项;

29、上计制度主要是加强对地方的了解和控制,无法体现平抑物价的作用,说法有误,排除ACD项。33. 秦朝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 世代相袭B. 考试选拔C. 地方推荐D. 皇帝任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郡守、县令通过皇帝任命产生,D项正确;世代相袭是先秦时期的选官方式,A项错误;考试选拔是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的特点,B项错误;地方推荐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是秦朝灭亡以后逐渐产生的选官制度,C项错误。34. 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

30、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A. 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B. 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C. 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D. 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可以看出秦朝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A项中的消亡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加强皇权,不是强调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和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故B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考查秦朝皇帝制度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的

31、分析理解。35.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A. 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 均衡了全国人口的分布C. 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为巩固统治,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秦始皇时期的移民既包括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也包括徙平民、罪吏于边境,这样的人口迁移,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B项正确;“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只体现了移民的一种情况,不全面,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问

32、题,排除C项;材料现象发生在秦统一后,不能说促进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36. 1973年,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朝铁权(秤锤),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统一了六国 统一了度量衡 用楷书书写 确立了皇帝称号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可得出结论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故正确;由材料“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可得出结论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故正确;统一的文字是小篆,而非楷书,

33、故错误;由材料“立号为皇帝”可得出结论秦始皇确立了皇帝称号,故正确;综上,故选D;ABC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37. “周秦之变”是指西周到秦朝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下列内容属于“周秦之变”的是( )A.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B. 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C. 从任人唯贤到任人唯亲D. 从宗法分封到礼崩乐坏【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西周到秦朝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渐到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项正确;禅让制到世袭制是夏朝时期

34、的制度变化,排除A项;“周秦之变”是从任人唯亲到任人唯贤,排除C项;宗法分封到礼崩乐坏,符合西周后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38.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知识词条,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A.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B. 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C. 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D. 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统一车轨、统一文字、颁布法律、编制户籍”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得,秦始皇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些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A项正

35、确;材料的措施都是利于统治的措施,不体现暴政,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而不是汉朝,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朝不是汉朝,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39. 史记中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由此爆发了A. 陈胜吴广起义B. 绿林赤眉起义C. 黄巾起义D. 黄巢起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二世时,前去戍守渔阳的九百人遇到大雨阻滞行程,因不满秦法严苛,在大泽乡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A项正确;发生在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不会出现在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B项错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与大泽乡等无关,

36、C项错误;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后期,D项不符合题意。40. 对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刑罚严苛 未行分封 焚书坑儒 征发繁重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家治理上,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律严苛。对内是思想专制,实行焚书坑儒。百姓的赋税徭役沉重,激化社会矛盾。特别是秦二世时期更为突出,这些因素是秦朝短命而亡的正确原因,C项正确;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结束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未行分封不是秦朝灭亡的正确原因,排除A项;未行分封制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不是秦朝灭亡的正确原因,排

37、除B项;未行分封制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不是秦朝灭亡的正确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4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概称为“夷”。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且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华夏和夷狄虽有冲突,但就种族、血缘而言,则华夷往往存在联系。以婚姻为例,双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如晋文公之母为戎女,其妻亦为狄女。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

38、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春秋战国,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依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其影响。【答案】变化: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通过民族交融,华夏族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影响:民族交融有利于秦的统一;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解析】【详解】变化:根据材料“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可归纳出,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根据材料“春秋

39、战国,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可归纳出,通过民族交融,华夏族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影响:根据材料中的“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并结合所学历史阶段特征可知,民族交融与兼并战争同步共同推进了秦的统一,也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42. 中华文化从传统步人现代,兼收并蓄。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来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期,他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40、以身作则,通过速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摘编自张机中国古代简史依据材料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答案】内涵: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解析】【详解】内涵:根据材料“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可分析出仁者爱人;根据材料“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来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可分析出克己复礼;根据材料“他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速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可分析出为政以

41、德。背景:根据材料“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可分析出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工商业)利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概括材料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答案】措施: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影响: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解析】【详解】措施:依据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可

42、得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依据材料“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可得奖励耕织;根据“事末(工商业)利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可得重农抑商。影响: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逐渐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4. 制度变革与创新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

43、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依据材料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答案】举措: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及乡、里基层管理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并受到严格考核。影响:这些举措确立了大一统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种统治模式被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解析】【详解】举措:依据材料“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得出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及乡、里基层管理制度;依据材料“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

44、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得出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并受到严格考核。影响:依据材料“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得出这些举措确立了大一统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依据材料“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得出这种统治模式被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45. 民族国家历史文化材料 秦始皇长城世界遗产名录对长城的评价语为:“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45、。”秦长城以石筑见称,雄伟壮观,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如今虽然历史的风雨将它剥蚀成了断垣残基,但它却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扼要说说对秦长城的看法。【答案】历史:秦长城的修筑有效抵御了匈奴南下的掠夺,有利于内地人民安定的生产和生活,但也是秦始皇暴政的历史见证。现实:秦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还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解析】【详解】历史:根据材料“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可分析出秦长城的修筑有效抵御了匈奴南下的掠夺,有利于内地人民安定的生产和生活,但也是秦始皇暴政的历史见证。现实:根据材料“秦长城以石筑见称,雄伟壮观,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如今虽然历史的风雨将它剥蚀成了断垣残基,但它却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可分析出秦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还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