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卷首清音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所谓浩然之气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正气,是对人对己毫无愧怍的充实完美的精神境界。无数的仁人志士把孟子的浩然之气当作反抗外侮、捍卫民族尊严的重要精神武器,在强敌面前刚直不阿,视死如归,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正气之歌。自主学习、边读边练课前基础预练敢问夫子恶()乎长 无是,馁()也则塞()于天地之间行有不慊()于心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苗则槁()矣不耘()苗者也公孙衍()丈夫之冠()舜发于畎()亩之中孙叔敖()举于海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百里奚()举于市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答案:w
2、 ni si qi mn y o yn yn un qun o yu x f zn b1通假字(1)行有不慊于心_通_,_(2)往送之门,戒之曰_通_,_(3)曾益其所不能_通_,_(4)困于心,衡于虑_通_,_(5)入则无法家拂士_通_,_答案:(1)“慊”通“惬”,快心,满意(2)“戒”通“诫”,告诫(3)“曾”通“增”,增加(4)“衡”通“横”,指横塞(5)“拂”通“弼”,辅佐2古今异义(1)丈夫之冠也,父命也古义:_今义:女子的配偶(2)人恒过,然后能改古义:_今义:连词,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3)以直养无害古义:_今义:没有害处(4)所以动心忍性古义:_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答案:
3、(1)男子(2)这样以后,此后(3)不损害(4)用的方法3一词多义(1)居安居而天下熄 祖居楚州人氏 然余居于此 禁卒居中央 (2)征征于色,发于声 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而征一国者 问征夫以前路 (3)徒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徒留无所施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是孔丘之徒与 (4)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能得樊将军首 陵见其至诚 愿陛下矜悯愚诚 (5)然无若宋人然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对曰:“然。”(6)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困于心,衡于虑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多于南亩之农夫 赵尝五战于秦 智勇多困于所溺 答案:
4、(1)处 住处 居住 占,占据(2)验,表现 征召,特指君召臣 征兆 取信 出征,远行(3)只,仅仅 空,白白地 指某一类人 徒弟,弟子(4)确实,实在 果真 诚恳 忠诚(5)代词,相当于“这样”连词,相当于“然而”助词,相当于“的样子”形容词,相当于“是的,对的”(6)介词,相当于“从”介词,相当于“给”介词,相当于“在”介词,相当于“到”介词,相当于“对于”介词,相当于“比”介词,相当于“与,跟”介词,相当于“被”4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丈夫之冠也()人恒过,然后能改()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父命之()(2)动词活用所以动心忍性()威武不能屈()(3)形容词活用敢问夫子恶乎长()必先
5、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空乏其身()答案:(1)名词作动词,行加冠礼 名词作动词,犯过错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心外之物 名词作动词,训导(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使震动;忍:使坚韧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3)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乏(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译文:_(2)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译文:_(3)行有不慊于心()译文:_(4)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译文:_(5)敢问夫子恶乎长()译文:_(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译文:_答案:(1)判断句 把顺从
6、作为正道,是妇女之道(2)被动句 管子从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且得到提拔,孙叔敖被从海边提拔出来,百里奚被从做买卖的市场提拔出来(3)状语后置句 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4)定语后置句 有一个忧虑自己的禾苗不长而去拔苗助长的人(5)宾语前置句 敢问老师擅长哪一方面(6)省略句 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居住,在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礼)站立,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即义)上行走(1)难言也。其为气也,_,_,_。(2)富贵不能淫,_,_:此之谓大丈夫。(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4)人恒过,_。_,_,而后作。_,_,而后喻。(5)入则无法家拂士,_,国恒亡。然后知_。答案:(1
7、)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2)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3)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4)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征于色 发于声(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合作互动 彰幽显微课堂互动探究一、相关知识1选文主旨本课所录三则选文孟子向我们阐述了他的“浩然之气”思想。他认为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充满了天地之间,至大至刚。任何时候都要把握好自己,不丧失斗志。2结构图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养浩然之气 是集义所生,勿揠苗助长此
8、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要经得起苦难二、文本译注1.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公孙丑孟子徒弟问道:“敢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敢:敬辞,冒昧地。恶:疑问代词,什么,哪里。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说:“我懂得言辞,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孟子说:“很难说。它作为一种气,极宏大极刚强,用正义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满于上下四方。它作为气,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跟义和道相配;没有这义和道,就萎靡不振了
9、。这气是积累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可以取得的。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这气就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懂得什么是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心外之物。一定要做集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养气的事,但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不要忘记,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不要促使它成长。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一个忧虑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自己的禾苗不长而去拔苗的人,很疲倦地回到家中,对他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的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助禾苗生长了!他的儿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快
10、步赶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天下之人不帮助禾苗生长的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是很少的。以为集义养气没有用而放弃它的,是种庄稼而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不锄草的人;促使它生长的人是拔苗助长的人,不仅徒无益,而又害之。”没有用处,而且还损害了它。”至:极、最。刚:刚强。塞:充满。馁:饥饿,引申为丧气、萎靡不振。慊qi:通“惬”,快心、满意。正:预期。闵:忧虑。病:疲累、倦困。徒:白白地,徒然。害:损害。(孟子公孙丑上)2.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真是大丈夫吗?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没有战事。”
11、诚:的确、确实。熄:指战争平息。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孟子说:“这些人哪里算得上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的时候,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母亲训导她,去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去到了你婆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作为正道,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是妇女之道。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的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位置即礼上,走天下最宽广的道路即义;得志的时候,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的时候,独自
12、践履自己的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主张;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这才叫大丈夫。”焉:疑问代词,哪里。冠:动词,举行加冠礼。戒:通“诫”,告诫。夫子:古代妻子称自己的丈夫。广居:指仁爱。正位:指礼仪。大道:指义。由:听从、顺从。淫:扰乱。(孟子滕文公下)3.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者中兴起,傅说从筑墙的奴隶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提拔出来,管子从狱官的手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中被释放并且得到提拔,孙叔敖被从海边提拔出来,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被
13、从做买卖的场所提拔出来。所以上天将要把重任给予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人,一定先使他的心意和志气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使他饿肚子,使他受穷困,使他所做的事情不能如意、不能成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以前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过错,此后能接受教训,痛改前非。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心中困苦,思虑横塞胸中,然后发愤振作。表现于脸色,传达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以声音,然后才能明白。内没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士,外没有敌国干涉与侵略的
14、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由此可知忧虑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宁快乐可以使人灭亡。举:被举荐。苦、劳、饿: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受劳累,使挨饿。动、忍: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韧。曾:同“增”,增加。衡于虑:思虑横塞胸中。衡:通“横”。作:奋起。拂b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助。(孟子告子下)三、难点精研1“浩然之气”是孟子“养气说”的重要内容,那么“浩然之气”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才能培养“浩然之气”呢?提示:“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
15、神境界。这浩然之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即产生于做一件件事情都合乎义),而不是出其不意夺取的(也就是说,不是偶然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可以取得的)。只要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这气就疲软了。一定要做集义养气的事,但是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时刻记着它,但是不要促使它成长。揠苗助长,不仅没有用处,反而还损害了它。总起来说,要培养浩然之气,根本就是“集义”。只管“集义”,只管使自己做每一件事都合乎义,自然能养成那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2选文 2 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问题,在孟子看来,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呢?提示: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充满浩然之气的人格。简单地说,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是这样的人:
16、执著于践履仁义道德,在事业成功、能够实现自己志愿的时候“推其所得于人”,在事业不成功、不能够实现自己志愿的时候“守其所得于己”,绝不为贫贱、富贵或权势的压力改变自己的志节操守,而充满浩然正气。3孟子是如何阐述自己的大丈夫观的?提示:总起来看,孟子是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阐明自己的观点的。首先他否定了景春的观点,指出公孙衍、张仪等人并不是什么大丈夫。景春是跟孟子同时代的人,大概信奉纵横家的学说。他推崇的公孙衍、张仪都是战国时候的纵横家。他认为,公孙衍、张仪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没有战事,因此他们是真正的大丈夫。但是,孟子却并不认同,他取譬喻理,以女子出嫁的事情阐明观点。孟子认为,像这
17、样把顺从作为正道,乃是妇女之道。言下之意是说,公孙衍、张仪之流阿谀苟容、顺从统治者来窃取权势,根本就不是大丈夫之所为。公孙衍、张仪的做法非大丈夫之所为,那么怎么样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呢?于是孟子在“破”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不管是什么时候,对仁义道德的践履都是毫不松懈和改变的:富裕和显贵不能惑乱他的心,贫穷和低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权势和压力不能屈服他的志,这才叫大丈夫。4既然真正的大丈夫是拥有浩然之气的人格的人,因此真正的大丈夫在面对人生的困苦忧患时应该不屈不挠,坦然处之,并把它们视为考验、历练自己的一笔可贵财富。对孟子的这种观点,你有何理解?提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所谓“天将
18、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作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已经成为后人的座右铭,激励过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得胜利的精神的弘扬。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5怎样理解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提示:所谓“知言”,
19、就是要善于通过言辞来分析说话者的心理和本质。“知言”要与“知人论世”联系起来理解,只有“知人论世”才能谈得上“知言”。后来孟子的话被用于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就是所谓的“养气”说。“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养成至刚至大的“浩然之气”,然后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因此,作家应首先从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格入手,具有了高尚的人格品质,才能写出好作品。“气”“养气”成为后世文论广泛运用的理论名词,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6这篇课文的论证层次是怎样安排的?提示:本文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孟子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形象生动、深刻
20、透彻。文势磅礴,感情激越。本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论证层次:纲目清晰,层层铺垫。全文为问答式;层层铺垫。7这篇课文在论证上有什么突出特点?提示:譬喻论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如“揠苗助长”的故事。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用排偶,文势滂沱,酣畅淋漓。如本文最后一段。word部分:请做:课时跟踪检测强化演练 知能提升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日积月累 铸炼文笔课后写作积累坚守气节,充满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提倡浩然正气和大丈夫气概,就是要人们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坚强,执着于道义像青松一样坚定。在生死抉择的时候,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有气节,有操守,有尊严,为民族大
21、业和人民利益,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充满浩然正义。被误读的孟子傅佩荣孟子被称为“亚圣”,因为“至圣”是孔子。但这种称号并不像奥运会的金牌银牌,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隔着一百多年,在各自的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孟子的书都是亲自修订,文气和内容非常有力量,不像论语。论语常让人觉得可惜,因为话语太简短了,难免不好理解。在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里,孟子是饱受委屈的一位。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人受委屈,莫过于他有能力,也愿意服务社会,却没有机会,甚至被人误解。我们不会说颜渊受委屈,因为他活了四十岁,还来不及服务社会就过世了;也不会说庄子受委屈,他有能力,但不愿意服务社会,学了道家之后逍遥去了。但是孟子很委屈,因为
22、他有能力,也愿意服务社会,却从没有机会,反而饱受误解。学习孟子,就要对他重新评价。我以为,孟子所受的委屈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大家都知道的,他被人们说成好辩。这个评价一出,很多人就不管孟子说的是什么,说的对不对,只说他好辩。在他们眼里,孟子像名家一样专门搞诡辩,只是逞口舌之利,说的道理恐怕都有问题。这是对孟子非常大的误会啊!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其中第二科叫言语,有两位上榜,一位叫宰我,第二位叫子贡,而孟子在言语上是远远超过这两位的。而且孟子作为一个老师,也是够资格的,因为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不仅熟读掌握了古代的经典诗经书经(尚书)易经,又收集掌握了孔
23、子的全部思想,然后还有自己新的创见,自然可以为师了。其实,他的学识和见解在当时都是第一流的。被人说成好辩之后,他“温故而知新”的心得、表达思想的能力仿佛变得可有可无,实在是冤枉!第二,孟子提出仁政思想。在战国中期提仁政,当然是吃力不讨好。梁惠王、齐宣王这些国君,一心只想着称霸天下,统一各国,根本听不进所谓仁政。孟子这么聪明的人,难道不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吗?事实上孟子常常直接说出来,国君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孟子明知他们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照样坚持自己的心得只有仁政能够统一天下,并且长期维持太平。因为古今中外的社会是一样的,人们都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善待百姓,与民同乐。孟子还把这种很高的仁政理想,落
24、实在详细的经济政策上。梁惠王篇里描写一家几口人,怎样种桑树,怎样养猪、养鸡,让我们觉得这个哲学家真辛苦啊,还要教导一般家庭的农事。这样一来,老人家到五十岁就有丝织品可穿,到七十岁就有肉吃,老百姓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王政、王道的开始。孟子配合经济政策来讲仁政,从下层的经济谈到上层的仁政,还讲到有恒产才有恒心,都是千古不易之理。孟子强调,只有读书人,即使没有恒产照样可以有恒心。这就让两千多年来的中国读书人振作了。当然这不见得每个读书人都能做到,有的如果觉得待遇不好,就不想做好人、做好事了,甚至变节了。但这不妨碍孟子的理想,因为确实有很多读书人,虽然没有恒产,却能坚持到底,将儒家的人文精神充分地表
25、达、实现出来。孟子的第二个委屈,就是他这么好的仁政理想,却被人说成是迂腐、是空谈。最大的委屈是什么呢?孟子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人生问题当然有自己的一贯之道,有非常彻底的理解,那就是他的人性论,这恰恰备受委屈。两千多年来,人们常谈到孟子的人性论,后来还把它总结为三字经里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可孟子说的是“性善”,绝对不是“性本善”,这一点他一再强调,还用了各种比喻来说明。什么叫比喻呢?对于某种不能直接观察和研究的本体,只好通过比喻去想象、了解。孟子说,人如果有本体,它就像火开始向上烧,水开始向下流,野兽开始奔向旷野。他接连使用了三个动态的“向”来做比喻,可见讲的不是“本善”,而是“向善”。人性向善,就需要通过教育、修养来引导人。如果讲“本善”,教育和修养就无法落实了。再比如,为什么有人做坏事呢?因为整个社会形势太坏,风气不好,很多年轻人受到影响,就会有行为偏差。如果讲人性本善,就成了静态的本质,动弹不得,不会有这些变化。孟子这一套人性论思想非常精彩,却被很多人误读了千百年。可见,他的思想确实值得重新认识,完整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