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地坛一、基础素养巩固(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_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_了一段段高墙,又_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2、。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1.文中标序号的四处标点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B. C. D.【答案】A【解析】处应用句号。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剥蚀淡褪坍圮散落B.侵蚀淡褪倾圮散架C.侵蚀暗淡坍圮散架D.剥蚀暗淡倾圮散落【答案】A【解析】剥蚀:物质表面因风化而逐渐损坏。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淡褪:指颜色褪去变淡。暗淡:(光线)昏暗,不明亮;(色彩)不鲜明;(前途)不光明,没有希
3、望。坍圮:崩塌。倾圮:坍毁,倒塌。散落:分散地往下落。散架:完整的东西散开,比喻散伙或垮台。常用于形容极端疲劳。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这时候想必是该来了B.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C.我想必这时候是该来了D.想必这时候我是该来了【答案】B【解析】“这时候”承接上文,应置于句首。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甘之如怡自我安慰哀怨截瘫B.半途而费失魂落魄祭坛坦荡C.旁征博引九坛八庙安详车辙D.撕叫不停骄阳高悬倔强羞涩【答案】C【解析】A项,“甘之如怡”应为“甘之如饴”。B项,“半途而费”应为“半途而废”。D项,“撕叫不停”应为“嘶叫不停
4、”。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惩戒失信不应各行其是,对失信行为的认定与惩罚,应当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并在制度上进行约束。史铁生的散文名著我与地坛一文浓缩了作者对多年艰辛生活的深切体悟,读来楚楚动人,感慨良多。虽然获得了九连胜,比赛结束后队员们并没有得意忘言,在接受采访时坦然表示,比赛绝非一帆风顺。几年前,这里到处都是在建工地,一片荒凉;而现在,这里高楼林立,热闹非凡,到了晚上,更是呈现出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所有的罪行都是由小错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小错不改,积沙成塔,铸成大错再来后悔就说什么都晚了。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
5、语法标准衡量,其作品中某些语言的表述显然并不规范,不足为训。A. B. C. D.【答案】B【解析】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使用正确。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娇柔美好,让人心动。用于句中对象不当。得意忘言:原指言辞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必再多说了。后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此处不合语境。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使用正确。积沙成塔:比喻积少成多。此处应用“积羽沉舟”。积羽沉舟: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使用正确。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史铁生病隙碎笔对生死
6、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体现了一个真正思想者的风采,而且再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B.史铁生辞世后,不计其数的读者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众多媒体刊载了大量缅怀他的文章。C.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之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D.由于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地坛,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答案】C【解析】A项,不合逻辑,递进关系颠倒。B项,中途易辙。D项,成分赘余,介词“由于”多余。二、能力素养提升(42分)(一)课内阅读(15分)阅读课文第一部
7、分16段,完成79题。7.下列对选段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选段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选择地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的微不足道。C.选段写作风格独特,在内容上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从始至终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情感,容量丰富,内涵饱满。D.“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含蓄深挚地刻画出作者与地坛的同病相怜及精神交流。【答案】A【解析】
8、A项,“作者在选段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误,选段中有不少细节描写。8.文中“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看似平淡、重复,其实含意丰富。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6分)【答案】强调了“我家”与地坛实际距离确实很近;更加充分地表达了“我家”与地坛的彼此缘分之深;更加突出了地坛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地坛就是“我家”,是作者的精神家园。【解析】注意理解句中“近”的含义,不单单是距离的近,更应该指地坛与“我”内心的“近”。9.第5段描写了地坛的什么特点?结合第3段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眼中的地坛是怎样的?这折射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6分)【答案】第5段描写了地坛充满生机活力的特点。作者
9、眼中的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碰撞出一条生路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活、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者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作者感受到的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苍幽之下的那种醇厚深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味。 (二)课外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合欢树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10、“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
11、。”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几年前,
12、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
13、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着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着车进去看看。我告别了老街坊,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
14、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选自史铁生作品集)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获奖更重要。D.“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答案】A【解析】A项,“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有误,这句话实际上表现了母亲的年轻好胜,这样就更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的形象。11.本文一开头
15、就写了“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6分)【答案】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展现了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12.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6分)【答案】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
16、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亲的执着与无私。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与恒久。(三)语言表达(12分)13.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写称呼语;不超过100字。(5分)【答案】(示例)是你,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是你,告诉我,就算生命充满苦难,而心灵却还在欢笑!是你,用无私的大爱给了我又一次生命!如今你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希望和光明!今后我们一定会迈着你的步伐走下去。【解析】解答此题,一要
17、严格按照题干要求作答,二要了解史铁生的生平事迹。在写感谢语时要运用第二人称,既不要太客套、啰唆,又不要太空洞无话,最好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14.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第三节(课文未选),作者以种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复杂多变的人生的种种感受。请你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之分别组成前后衔接、呼应的排比句。(3分)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_,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_,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飘浮着的鸽子的哨音,_,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答案】(示例)秋天是黄昏秋天是大提琴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对蝉歌的取笑【解析】要注意“春、夏、秋、冬”的顺序,所填语句要与上下文的句式和内容保持一致。15.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不超过50字)(4分)【答案】(示例)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她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认真阅读题干要求,明确画面内容,进而运用修辞展开表述。总之,“解说词”在描述画面的同时还要揭示出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