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268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115 大小:7.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1页
第2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2页
第2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3页
第2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4页
第2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5页
第2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6页
第2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7页
第2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8页
第2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29页
第2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0页
第30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1页
第3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2页
第3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3页
第3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4页
第3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5页
第3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6页
第3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7页
第3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8页
第3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39页
第3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0页
第40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1页
第4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2页
第4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3页
第4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4页
第4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5页
第4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6页
第4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7页
第4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8页
第4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49页
第4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0页
第50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1页
第5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2页
第5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3页
第5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4页
第5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5页
第5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6页
第5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7页
第5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8页
第5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59页
第5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0页
第60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1页
第6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2页
第6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3页
第6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4页
第6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5页
第6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6页
第6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7页
第6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8页
第6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69页
第6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0页
第70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1页
第7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2页
第7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3页
第7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4页
第7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5页
第7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6页
第7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7页
第7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8页
第7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79页
第7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0页
第80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1页
第8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2页
第8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3页
第8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4页
第8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5页
第8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6页
第8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7页
第8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8页
第8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89页
第8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0页
第90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1页
第91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2页
第92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3页
第93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4页
第94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5页
第95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6页
第96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7页
第97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8页
第98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99页
第99页 / 共115页
新高考下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南丰2022-1).pdf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机遇与挑战新高考背景下分层分类走班的实践探索二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四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目录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习近平会见中外记者的讲话(一)背景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

2、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绘就改革新蓝图(一)背景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

3、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拿图纸、出方案(一)背景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打基础、抓施工修

4、订课标: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收归国考:控制难度,减缓分数压力收缩学分和课时:预留选择的空间核心理念:选择性教育实现:个性发展 人人成才变:过度选拔、课堂教人、一考定终身为:差异选择、课程育人、关注综合成长新变量:不分文理科、“两依据一参考的三位一体”选拔方式、学生选课引发教师专业结构变化、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等上海、浙江一市一省先行先试(一)背景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

5、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十九大报告(一)背景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十九大报告“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

6、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背景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 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二)任务与目标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五个重要文件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9年7月科技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二)任务与目标(二)任务与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一、坚持兴国必先强师

7、,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二、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五、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力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共六大方面27条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二)任务与目标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二)任务与目标(二)任务与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主要内容涵盖五大方面,共22条(一)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二)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

8、根本任务(三)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四)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改革用人评价,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二)任务与目标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紧扣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二)任务与目标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总体方案的任务之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

9、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二)任务与目标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 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 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提出“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

10、教育现代化2035(二)任务与目标一、新时代高中教育攻坚任务与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一

11、)改革落地设计2016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一)改革落地设计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二)学科核心素养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三)课程模块架构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共同基础)学业水平考试(升学要求)高考或选考(自招综合测评)自主选择修习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四)新课标2017年12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台。()背景和意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高中课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推进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各学科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

12、倾向。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四)新课标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在教考关系方面各学科细化了评价目标,加强了对学科素养的测评指导(4)在考试命题方面充分吸收了高考综合改革先行试点省份的经验,加强了对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选课走班教学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指导,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教学管理要求、条件保障措施等。(5)在课程实施方面四基、四能、三会六核、实践、创新立德树人2017年12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台。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五)新教材新教材充分发挥了课程立德树人的

13、教育功能;编排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能真正的体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新教材:注重课程、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共同基础)学业水平考试(升学要求)高考或选考(自招综合测评)自主选择修习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恢复高考4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历史性贡献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习负担过重存在的问题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2.核心理念选择性教育A

14、变“过度选拔”为“差异选择”BC变“课堂教人”为“课堂育人”变“一考定终身”为“关注综合成长”实现学生在共同成长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达到人人成才的育人目标高考改革后增加了新变量:不分文理科,统一高考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三位一体”的选拔方式高考综合改革的模式 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3.有序推进“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成熟一个进入一个湖南、湖北、广东、河北、福建、江苏、重庆、辽宁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浙江、上海第一批(2014年启动,3+3模式)第二批(2017年启动,3+3模式)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

15、三批(2018年启动,3+1+2模式)第四批(2021年启动,3+1+2模式)还没有启动计划的省区河南、四川、青海、新疆、西藏、云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4.什么是3+1+2模式2021新增广东等8省使用新高考“3+1+2”模式: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为必考物理、历史两门科目选择一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选择两门5.二选一学科的特性如何(1)物理物理学科相对来说难度较高,知识之间联系很紧密,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涉及的场景与实际生活比较贴近,对现在和将来的理科学习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2)历史纯文科的科目,知识面要求广,但相较地理、政治等

16、文科科目更容易理解,拿分比较简单。由于是首选科目之一,很多物理弱的这部分人都会选择这个科目。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6.四选二学科的特性如何(1)生物生物的整体难度在数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学习,性价比较高。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以及信息的提取能力。就近几年来说,我国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学科社会价值越来越高,未来前景很好,也是理科能力较弱的考生的首选科目。(2)地理地理科目文理兼备,学习难度低于理化生,背诵内容少于历史政治,考题客观但答案明确,相对比较容易拿高分,对于选择物理的偏理科生而言,大部分人会选择偏理科的地理,显然要比政治容易的多。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

17、考6.四选二学科的特性如何(3)化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难度低于数理,高于生物,要求考生拥有较高的识记能力的同时还要充分理解,这个学科是有助于考生的发散思维,是我们在今后繁杂工作能分析解决问题。(4)政治政治学科记忆内容多且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也正因为此,它每年试题变化大,所学内容可能和要考的内容就会有差距,而且教材上有可能没有,所以得高分不容易,而且关键是没有把握,浮动可能会较大。所以,导致选考的人数相对较少的。但政治是大学考研必修科目,如果高中未选考,造成长时间的知识断档,对今后的考研之路是有一定影响的。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7.新高考的计分模式以今年实行新高考

18、的江苏省为例(1)总分共计750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总计450分(原始分计入在内)。物理、历史二选一,各科满分100分(原始分计入在内)。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选二,各科满分100分(等级分计入在内)。再选科目则依据公式采用等级赋分形式,使用等级分计入高考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总分200分。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7.新高考的计分模式以今年实行新高考的江苏省为例(2)等级赋分将每门选择考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根据转换公式计算,四舍五入得到考生转换后的等级分。转换时以30分作

19、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7.新高考的计分模式(3)等级比例与赋分区间考生们可以选择出自己擅长的科目进行考试,这对于考生们来说,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机会。但是赋分制对完全依靠优势科目去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学生来说没有了竞争优势。每个人都将展现自己的最佳优势科目,综合素质的考察更进一步,不得不说,新高考模式下竞争或许更加激烈,也更有针对性。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等级分的使用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

20、00分。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八个省市统一使用该转换办法。使用等级分解决的问题通过将不同再选科目原始分按照统一规则转换到同一量表上,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再选科目成绩之间可比性的问题。7.新高考的计分模式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等级分的转换规则和步骤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等级ABCDE比例约15%约35%约35%约13%约2%赋分区间100868571705655414030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从而将考生的

21、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7.新高考的计分模式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再选科目等级赋分举例某考生生物科目原始分为75分第一步,按照原始分从高到低和规定的等级比例被划定为B等级,假设当年该科目B等级的原始分分布区间为8261分;第二步,根据各等级的赋分区间,将B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转换到8571分数段,根据转换公式,该考生生物科目的转换分为:80分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8.“3+1+2”高考备考策略的优化策略建议:原始分是核心必须分分必争等级分是关键必须提等抢位总分是门槛必须高分达线 以语数外选1的高质量为基础,重视选2学科追求整体利益的最

22、优化。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9.“3+1+2”高考今年本科分数线今年实行新高考一些省份的物理、历史本科分数线,可以看到历史类均高于物理类,最夸张的是辽宁,差值达到了 120 分。地区选物理分数线选历史分数线差值湖北39746366湖南43446632江苏41747659河北41245442福建42346744辽宁336456120重庆44645610二、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六)新高考9.“3+1+2”高考今年本科分数线这对考生意味着什么呢?有人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选历史类的考生小王考了455分,没有达到本科线,若把他的总分去掉历史的分数(历史100分),最多去掉

23、100分,剩下几门课的成绩是355分,还高出选物理的本科线19分呢?也就是说他如果选的是物理类,那么即使他的物理考0分,也能达到本科线,还超出19分。而小王就因为选择了历史这门课,连本科线都上不了。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 是衡量高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主要目的: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促进学生全面发

24、展。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自主选择。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导高中落实课程方案,加强课程实施,提高办学质量。3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可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合理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促进高校科学选才。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主要任务: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意见明确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

25、重偏科,同时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普通高校招生选拔体系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新修订的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主要内容包括1.考试类别和科目2.考试分值和成绩呈现3.考试实施4.成绩使用和认定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1.考试类别和科目合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

26、息技术、通用技术11门科目,由省教育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2门科目,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统一考试标准和具体组考要求,由各设区市组织实施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序号物理科目组合序号历史科目组合1物理 化学 生物学7历史 思想政治 地理2物理 化学 思想政治8历史 思想政治 化学3物理 化学 地理9历史 生物学 思想政治4物理 生物学 思想政治10历史 地理 化学5物理 生物学 地理11历史 地理 生物学6物理 思想政治 地理12历史 化学 生物学 首选科目:历

27、史、物理2选1 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选2选择性考试选科规则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2.考试分值和成绩呈现考试类别卷面满分成绩呈现合格标准合格性考试100合格/不合格每次考试的成绩合格标准,依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以及当次命题和考试等情况确定。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历史、物理100卷面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100等级转换分呈现转换计分具体办法由省教育厅另行制定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考试类别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备注合格性考试每年5月末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7

28、门合格性考试按照普通高中课程安排随学随考随清每年11月末思想政治、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由各设区市自行确定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选择性考试当年6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3.考试实施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2021级高一新生在普通高中读书期间考试类别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2022年5月末(高一下学期)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2022年11月末(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2023年5月末(高二下学期)语文、数学、外语3门由各设区市自行确定艺术(或音乐、美术)

29、、体育与健康科目选择性考试2024年6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中的3门(1+2)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4.成绩使用和认定考试类别卷面满分成绩呈现成绩使用成绩认定合格性考试100合格/不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也可作为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和高校综合评价录取的依据或参考终身有效选择性考试历史、物理100卷面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成绩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仅限当年有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100等级转换分计入总成绩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二)高考评价体系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学科素养)命题依据基础性独立

30、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国家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三、新学考、高考命题改革及其方向(三)“素养为本”命题趋势四、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3+1+2)(全科合格考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高中学校评价信息()四、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招生录取方式江西省教育厅按照历史、物理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在江西招生的普通本科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分专业(类)提出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四、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一个院校专

31、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报考院校专业组对应的科目要求。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四、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A大学设置了2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里有数量不等的专业。A大学专业组1限考物理,即首选物理的考生才能报考该专业组A大学专业组2限考物理和化学四、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从2021年起,以“院校专业组”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举例)统考科目某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某高校(50个招生专业)A专业组15个专业B专业组10个专业C专业组25个专业指定选考科目为

32、物理+不限,另2门选考科目为任选指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另1门选考科目为任选指定选考科目为历史+不限,另1门选考科目为任选可以填报可以填报不可以填报四、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遵循志愿、依次检索院校专业组志愿计划:30人已投进29人B大学专业组03A大学专业组01按分排序、逐个检索考生1考生2考生张考生李计划:80人已投进80人物理等科目类考生志愿号总分1234考生张600分A大学专业组01B大学专业组03C大学专业组04A大学专业组02考生李599分B大学专业组03B大学专业组02B大学专业组04D大学专业组01B大学专业组02计划:20人已投进20人B大学专业组04计划:15人已投进

33、10人平行志愿投档示意图以院校专业组投档模式为例四、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方式的优势统考科目一是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一个“院校专业组”内可能是一个专业(类),也可能是多个专业(类),按“院校专业组”投档,符合条件的考生,院校可在该专业组内进行专业(类)调剂,提升了考生的志愿和最终所录专业(类)的契合度。二是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满意度。按“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能提高考生选考科目与高校招生专业选考要求的匹配度,有利于进校后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招生制度高考录取 高考总分 A%+学考总分 B%+综合测评 C%(3+1+2成绩)(全科目)(高校测试)自主招

34、生面试资格:奥赛、发明创造、小论文、体艺美特竞赛等自主招生笔试考试:国家课程+选考课程(AP课程)校本化自主招生面试考核:综合素质(视野、表达、情商、应变、创造)四、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机遇与挑战教学管理机制教学评价体系学科课程教学学校课程建设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教学管理机制选课走班班级管理个性课表生涯规划学校课程建设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课程教学学科分层教学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结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体系课堂学习评价课后学习评价学生学业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

35、)高考考试科目设置:“3+1+2”共6门科目统考科目选择性考试科目统考科目(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3门)高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物理、历史中选择 1 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 2 门。国家命题省命题1.3+1+2 选考组合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3+1+2 选考组合(2)先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等4门中选择2门的原因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二是符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3)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12种1.3+1+2 选考组合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4)从2021江苏省招生计

36、划看,不同选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情况1.3+1+2 选考组合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5)考生确定自己的选择性考试科目根据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上网查湖南湖北江苏广东河北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01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进行选择(生涯教育和月考排名)02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03考生选科前汇总公布招生高校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供考生参考。1.3+1+2 选考组合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2021年拟来湖南招生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1(本科)院校代码院校名称招生专业(类)包含专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目要求1

37、000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物理或历史均可思想政治必须选考方可报考1000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120302-农村区域发展;120301-农林经济管理;120402-行政管理;120405-城市管理;120404-土地资源管理;120503-信息资源管理;120502-档案学物理或历史均可不提科目要求1000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类020101-经济学;020106-能源经济;020103-国民经济管理;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或历史均可不提科目要求1000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类08071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70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082601-生物医学工程仅物理不提科目

38、要求10003清华大学艺术史论仅历史不提科目要求10003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082502-环境工程(含全球环境国际班);081305-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仅物理化学必须选考方可报考10003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0810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能源互联网国际班);080501-能源与动力工程(含烽火班)仅物理化学必须选考方可报考10003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类080201-机械工程(含实验班);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080207-车辆工程(含车身方向);0820-航空航天类;080102

39、-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082001-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学员班)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10003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类080801-自动化;120701-工业工程;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10003清华大学计算机类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姚班);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班)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10003清华大学建筑类082801-建筑学;082802-城乡规划;082803-风景园林物理或历史均可不提科目要求1.3+1+2 选考组合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3+1+2 选考组合五、构建分

40、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3+1+2 选考组合(6)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分析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3+1+2 选考组合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物化政可选专业:超过96%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分析及建议: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

41、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1.3+1+2 选考组合(6)择性考试科目组合分析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2物化地可选专业:超过96%组合优势/劣势: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切分析及建议: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

42、,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1.3+1+2 选考组合(6)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分析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3物化生可选专业:超过96%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分析及建议: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4物生政可选专业:92%左右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分析及建议: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

43、,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1.3+1+2 选考组合(6)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分析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5物生地可选专业:92%左右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分析及建议: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

44、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6物地政可选专业:92%左右组合优势/劣势: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分析及建议:物理+地理+政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

45、少的组合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1.3+1+2 选考组合(6)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分析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7史化政可选专业:65%左右组合优势/劣势:文科思维有优势,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分析及建议: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历史+政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而在学习化学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8史化地可选专业:65%左右组合优势/劣势:擅长以记忆为主、文字表达好分析及建议:“历史+地理+

46、化学”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1.3+1+2 选考组合(6)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分析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9史生化可选专业:65%左右组合优势/劣势:适合物理不理想,化学、生物有优势。分析及建议: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10史生政可选专业:58%左右组合优势/劣势:有文科偏好,对地理不感兴趣。分析及建议: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

47、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而在学习化学和生物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1.3+1+2 选考组合(6)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分析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1史生地可选专业:58%左右组合优势/劣势:学科跨度小。分析及建议:“历史+地理+生物”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12史地政可选专业:58%左右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分析及建议:历史+地理+政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从学习难度

48、来看,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1.3+1+2 选考组合(6)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分析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3+1+2 选考组合(7)实际情况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3+1+2 选考组合(7)实际情况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3+1+2 选考组合(7)实际情况2.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综合素质评价浙江、上海高中改革试点实践表明:学生生涯教育规划、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得越早,越有利于学生尽早确定选考科目,越有利于提高成绩。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2.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综合素质评价(1)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新高考,考试科目变了,考试内容变了,录取方式变了,学生有了选择

49、权和组合权0105040203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文理二选一 文理兼顾12种组合选择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固定教室 选课走班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英语一年一考 一年两考扩大学生高校选择权一本、二本、三本 本科三批与二批合并,逐步取消批次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院校导向 专业导向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2.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综合素质评价(1)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新高考,考试科目变了,考试内容变了,录取方式变了,学生有了选择权和组合权选择科目学习,就是选择对应专业;专业的重要性,胜过大学的重要性。你长大了究竟想干什么?从特长到专长,从专长到专业,从专业到职业,从职业到事业。不能从小就把兴趣当玩趣!专业选

50、择依然是三门学科,关键是你自己如何选择,你自己如何组合?阻断教学与学习间的因果关系,学会选择规则,学会承担选择责任学科选择让学生明白,一个专业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选择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2.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综合素质评价(2)综合素质评价客观、有效、可操作主要考察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学生日常操行、参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学业水

51、平考试成绩、校本课程内容和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体测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2.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综合素质评价(2)综合素质评价客观、有效、可操作查询 高中学校、学生及高等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可按照设定权限进行查询。形成档案 学生入档材料与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进行汇总,为每个学生形成综合素质档案。上传确认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一旦上传,

52、任何人不得修改。公示审核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签字确认的原始材料要保存至学生毕业后2年。整理遴选 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能反映其综合素质材料,由学生向学校提出入档申请。写实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2.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选课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升自我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促进个性成长、全面发展高招录取 依据综合评价招生 参考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怎么用?(2)综合素质评价客观、有效、可操作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3.走班制与分层教学、分类训练(1)教师观念的更新走班教学不只是走,

53、就是包班制。以前是别人的班,请你去上课;现在得自己建个班,然后才上课。以前是帮别人上课,现在是为自己上课课堂教学不仅只是一个人的脸面而已个人美誉选择从来就不是听命于自己,学科声誉既决定着教研组获得的岗位数,又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办学特色学科声誉你的学术水平和你的教学态度,决定着你在学校的岗位和地位。选课把以前学生毕业后的评价,提前到了学习过程之中学术声望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3.走班制与分层教学、分类训练(2)应对高考走班教学,做好多方面的准备走班教学的利弊(不走班、小走班、大走班、全走班)走班模式的选择(分类、分师、分层、分项走班)构建走班教学的多重保障机制学生个性化课表的设计及实施(

54、一生一表)走班制下教学评价的创新走班教学的管理模式(一岗双责、双岗管理)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3.走班制与分层教学、分类训练(3)走班教学工作尊重学生意愿开放所有12个组合,不设限制。采取“学校引导性选课”的方式,适度减少走班科目数量,降低选课走班人数和规模。分类高一必修课程中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进行分层走班。分层艺术、体育等学科,采取分项授课方式。分项基本思路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5.重构课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1)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转变实现“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实现“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通过“个别化”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五、构建分层分类

55、走班教学行动方案5.重构课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1)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七个基本追求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激发学生两种状态用好教师的三个策略提高四种学习效果满足学生五种欲望落实六种学习活动文化元素积极的自我认同和积极的课堂对话状态倾听,串联,追问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自主学习的程度,合作学习的效度,探究学习的深度体验和参与的欲望;发现与创造的欲望;交往与互动的欲望;表现与分享的欲望;被表扬、被认可的欲望个体自学、同伴互助、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实践研学、教师导学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写下来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5.重构课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2)从成绩到成长

56、成长本身就包括成绩。教学质量低下才是新政最大的敌人!成绩有成绩的标准,成长有成长的标准!成绩究竟是学生学出来的,还是教师教出来的;教师应该搞教学,更应该激活学生(3)师生关系就是生产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保证学生不偏科;才能保证师生健康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6.提升开展“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的能力(1)积极探索使用新教材12345更新教学理念研读课程标准落实日常规范精耕教学资源凝炼教学策略成立各学科新教材研究小组,集中力量,专题研究,重点突破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6.提升开展“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的能力(2)实施基于“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探索“素养为本”的有效课

57、堂教学模式和策略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6.提升开展“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的能力(2)实施基于“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探索“素养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教学学生过程: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文化研究:校本研修教法研究学法研究教材研究教材了解高考了解强基了解课标教师教学研究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7.向管理与诊断、反馈与落实要质量(1)教学即研究高效教学离不开教学诊断。教学即诊断,诊断即研究,真正做到“教学即研究”;研究的重心要实现由研究以教为主向研究以学为主的转变;研究由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向基于事实和数据(证据)的教学诊断研究转变。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7.

58、向管理与诊断、反馈与落实要质量(2)教育与管理的分化全员德育就是学校教育。课堂不是生命线,学生才是生命线;研究课堂容易走火入魔,研究学生才会育人成己。让导师走在班主任前面。只有每位教师与学生有深度接触,才能够保证深度教学与学习的出现。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解题失误审题性失误知识性失误方法性失误心理性失误计算性失误+书写性失误教材比较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学业考试全要素诊断7.向管理与诊断、反馈与落实要质量(3)全要素诊断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8.构建信息化智慧校园平台搭建常态运用创新教学推进 教育信息化进程应对 新高考改革完善 软、硬件建设实现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转型设施

59、完备教育信息化格局机制健全融合创新应用广泛(1)聚焦智能化新高考改革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8.构建信息化智慧校园(2)高考改革带来的教学组织形态变化语数外语史地政物化生技术3+1+2(八 省 市)六选三课 程 多 种组 合 方 式走 班 教 学排 选 课 管 理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8.构建信息化智慧校园(2)高考改革带来的教学组织形态变化泛在学习资源09发展性教学评价10开放型课程建设03学生生涯教育0201新高考背景下的育人理念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走班排课07 走班考勤与管理08过程性学习评价0405学情分析下的精准教学06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8.构建信息化

60、智慧校园(2)高考改革带来的教学组织形态变化STEP选STEP排STEP管STEP评选课指导成绩分析专业分析选课指导排课策略走班排课课表呈现走班排课考勤请假导师场馆物品卫生.走班管理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评价多维评价STEP教课程建设课程引入精准教学课程课堂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8.构建信息化智慧校园(3)信息融合,协同育人课前备课同步测试课后作业课堂教学期中期末支撑教与学采集大数据教育云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教师学生家长应用大数据提升效率与效果实现大数据汇聚与分析教育评价管理者.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8.构建信息化智慧校园(4)学情分析,精准教学精准提升发现薄弱精准辅导学

61、科薄弱知识点学科成绩波动性错题巩固学科均衡性数据分析关键指标能力水平知识掌握成绩数据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 改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尊重选择、张扬个性、学生中心。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构建新型现代教学范式分层教学、分组学习、选课制、走班教学选择性教育。探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班、教学班、班主任制、导师制。9.凸显优势学科、实现高中特色化发展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命题既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方法,又是教学管理、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命题能力是专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又是衡量一所名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标志。开展

6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命题研究,努力提高命题质量,提升训练的实效性。10.骨干教师命题能力培训与实践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10.骨干教师命题能力培训与实践试题命制质量评价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任教班级里不同层次学生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升,这是教学质量整体提高的关键,否则不会取得较高的平均分、优秀率等数据。为实现因材施教,我们推行“分层推进式的阶段检测发展卷”。一份试卷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考试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影响着教师教学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努力重点和自我定位。通过评价提升试卷命题质量,促进教与学质量提升。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

63、案10.骨干教师命题能力培训与实践“分层推进式的发展卷”“发展卷”是在传统试卷的基础上,研制和开发出的一种更能体现学生能力的试卷。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再以学生必须做完试卷为标准,而是以挖掘学生的最大能力作为命题的依据,彻底改变了命题是以优秀学生做完试卷全部内容为题量上限、试卷满分既为优秀学生标志的传统做法。发展卷按照“长卷出题、自主选择、分层计分”的原则进行创造设计,在试题的长度、难度、跨度、梯度上都与普通试卷有所不同。在试卷题目总量上,发展卷比普通试卷的题量多大约接近50%,学生有充足的选择空间。在试卷结构设计上,发展卷中基础知识题量约占80%,发展性的题目约占20%,且均匀地分布在各个题型中,即:在每种题型中都包含着基础性的题和发展性的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主选择,把自己熟悉和已掌握的题目做正确并且尽可能地去完成发展性的题目,挖掘自身的潜能。发展卷的计分方法是:试卷卷面分100分以下,记实际得分;100分以上只记100分。五、构建分层分类走班教学行动方案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