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这是因为A. 哲学是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B. 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D.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B【解析】【详解】B: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的内容。它都需要哲学的指导,因为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B项符合题意。A: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项观点错误。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项观点错误。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但不一定都是科学的,D项观点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多角度认识哲学的作用。(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3)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4)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B.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C. 黑格尔
3、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D.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本题选A。【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有深厚的社会科学前提。19世纪人类在社会科学方面也获得了重要的进展。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资本家与工人对立的经济根源作了初步的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的历史
4、理论特别是他们对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了考察,他们觉察到人民的力量以及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试图说明阶级斗争同经济利益的关系,主张研究人民的历史。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对未来社会做了天才的猜测,为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3. 黑暗时请带着感动上路,你会发现,黎明就在不远处。疫情当前,感动我们的是勇敢冲在前线的白衣战士,是默默坚守岗位的小区保安,也是每一个坚守在家中的你。大家都在为社会传递着一份感动,一个信念,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带着感动上路”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5、)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精神力量坚不可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感动和信念的力量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决定性力量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大家都在为社会传递着一份感动,一个信念,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强调了意识的作用,故正确。: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不选。:感动和信念的力量是精神力量,精神的力量不起决定作用,故不选。故本题选C。4. 福建、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要素接近,影响两地的天气系统互为上、下游。天气气候的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密切相关,两岸开展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针对灾害性天气的研究、预报和联
6、防,可以达到很强的互补互利效果。因此,两岸携手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天气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天气气候的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密切相关,两岸开展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针对灾害性天气的研究、预报和联防,可以达到很强的互补互利效果。因此,两岸携手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极为重要。这说明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天气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适合题意;否认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排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
7、题答案选B。5. 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速度在增长,结构在升级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入选;从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所以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8、。符合题意入选;事物的发展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把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道路等同起来,表述错误排除;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而不是根本否定,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表述错误排除。答案选A。6. 2019年9月17日于漪获得了“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她用“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如今已90岁高龄的于漪依然以奋斗姿态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师培养最前沿,践行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铮铮誓言。材料表明( )实现人生价值要以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为前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意识能直接反作用于物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
9、进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人民教育家”于漪,奉行“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践行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铮铮誓言,反映了她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用高昂的精神,积极奋进,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也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符合题意。:选项本身表述没错,但材料没涉及于漪老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与题意无关。: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作用于物质,错误。故本题选C。7.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由其管理和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已圆满完成一期光谱巡天观测。科研人员根据LAMOST数据重新
10、精确计算,改写银河系晕的结构特征,确立为内扁外圆的新结构。这一清晰的证据推翻了前人关于恒星晕是一个轴比不变的扁球体的猜测,有助于人类重新理解银河系恒星晕的形成历史和演化。这表明(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认识具有上升性,总是在推翻原来认识基础上向前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科研人员根据LAMOST数据重新精确计算,改写银河系晕的结构特征,确立为内扁外圆的新结构。这一证据推翻了前人关于恒星晕是一个轴比不变的扁球体的猜测,有助于人类重新理
11、解银河系恒星晕的形成历史和演化,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故正确。:认识具有上升性,不断的超越自身向前发展,而不是推翻原来认识,故错误。:材料未体现意识的主体差异性,故不选。故本题选A。8.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通过水稻不同基因对应的不同性状,以及不同基因耦合可能产生的性状,将这些基因根据需要进行相对精确的重新组合,实现了“分子设计育种”。这一技术不是用转基因技术,而是发挥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基因优势来完成。材料说明人们可以改变水稻内部基因原有属性,培育新的稻种人们能认识水稻不同基因之间的联系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离开
12、人为事物的联系,水稻不同基因之间的联系就不能实现水稻不同基因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科学家对不同基因水稻进行相对精确地重新组合,这一技术不是用转基因技术,而是发挥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基因优势来完成,说明了人们能认识水稻不同基因之间的联系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水稻不同基因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项符合题意;人不能改变事物固有的属性,项说法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因为人为事物联系而存在,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
1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9. 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习近平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中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寓意是A. 只有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才能对事物的整体形成正确认识B.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部分的变化对其整体有重要的作用C. 系统与要素是紧密联系的,所以系统优化主要着眼于要素D.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必然会引
14、起质变【答案】B【解析】【详解】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选;领导干部的家风关系到党风政风,这说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部分的变化对其整体有重要的作用,B项正确;系统优化主要着眼于整体,不是着眼于要素,C项不选;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发质变,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说法错误,D项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要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2)事物发展必须经历质变的飞跃,但是质变也有上升的和倒退的质变之分,不能认为质变就是发展。10. 一直以来,政策制定者在面对互联网新兴业态的监管规则的制定上,通常都会“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给
15、予新兴业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一做法的依据在于新型业态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新兴业态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对新出现的业态都要给予热情支持和细心保护传统产业的既得利益者力量往往都是比较强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符合题意,政策制定者在面对互联网新兴业态的监管规则的制定上,之所以给予新兴业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一做法的依据在于:新型业态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新兴业态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说法错误,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对新出现的业态都要给予热情支持和细心保护”的说法过于绝对;不合题意,“传统产业的既得利益者力量往往都是比较强
16、大”不是上述做法的依据。故选A。【点睛】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各地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但又要防止浮夸作风,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贫”,力争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确保“真脱贫,脱真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习总书记讲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扶贫攻坚应做到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真理具有客观性,要求各地应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意识有能动作用,正确的决策能更好地指导全面小康社
17、会的建设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清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机遇与挑战并存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但又要防止浮夸作风,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故正确。:真理具有客观性,要求各地应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不选。: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贫”,力争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确保“真脱贫,脱真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强调发挥意识有能动作用,故正确。:材料未体现全面建设小康机遇与挑战并存,故不选。故本题选D。12. 2020年2月国家要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对此,S省人民
18、政府提出,充分考虑线上教学的特殊性。做好与正式开学后教学内容的衔接,按照“一县一策”“一校一策”原则,做好线上教学活动组织。学习内容审核、线上师资配备,师生互动答疑以及网络环境支撑等工作。“一县一策”“一校一策”给我们的认识论启示是( )A.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 把握事物的特殊性是解决事物问题的关键C.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 正确的认识决定着实践的最终效果【答案】C【解析】【详解】C:“一县一策”“一校一策”给我们的认识论启示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符合题意。A:“一县一策”“一校一策”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但
19、题目要求是认识论的角度,A不符合题意。B:具体为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事物问题的关键,B属于辩证法范畴且说法错误。D:认识影响着实践的最终效果 ,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和对新事物的肯定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促进旧事物消亡,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在新事物中保留着旧事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 B. C. D. 【答案】C
20、【解析】【详解】说法错误,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对旧事物应该既否定又肯定;符合题意,之所以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是因为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促进旧事物消亡,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而创新又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说法错误,在新事物中只保留旧事物中合理的成份。故选C。【点睛】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答题(1)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2)辩证的否定的作用(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4)辩正否定观
21、的方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14. 超级月亮,是一种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位于轨道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科学家预测出了2020年会出现4次“超级月亮”的准确时间,2020年4月8日,本年度最大的超级月亮如期而至,各国人民依时共享了这次视觉盛宴。这表明(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科学家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预测出了2020年会出现4次“超级月亮”的准确时间表明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科学家预测超级月亮的出现时间是认识世界的活动,不是改造世界的
22、活动,不符合题意。: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5. 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迸发出无穷智慧。“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山定树、树定根、人定心”这些富有创见的主意都是人民群众首先提出来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坐在屋里想不明白的事情,到群众中就能找到答案。这里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坚持群众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就能取得实践的成功A. B. C. D. 【答案】A【解析】【
23、详解】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相关知识。选项错误,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故排除。根据题目的表述,这些富有创见的主意都是人民群众首先提出来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了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选项入选。选A。16. 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哲学寓意最一致的是( )A.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C.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D.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B:漫画“诱人处最危险”体现了矛盾是对立统一。有悲欢离合,月
24、有阴晴圆缺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一致,B符合题意。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体现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A与题意不符。 C: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C与题意不符。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体现了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17. 习近平曾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有反作用,促进社会存在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历史的
25、创造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要求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之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故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适合题意;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是不科学的;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18. 201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评论
26、员发表的题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的文章指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奋斗中实现的。材料表明( )“道”是“行”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唯有“行”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事业的成功需要“道”的正确指导一代又一代人量的积累方能实现伟大成就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实践决定认识,“行”是“道”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故不选。:“道虽迩,不行不至”,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说明了唯有“行”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故正确。:材料强调“行”的重要性,故不选。:一切伟大的
27、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奋斗中实现的,说明要重视量的积累,故正确。故本题选D。1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12月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确保收官。稳增长、稳流动性、稳外贸、稳预期、稳楼市。强调“稳字当头,确保收官”,体现了( )A.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B.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 矛盾的同一性和竞争性D.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稳字当头,确保“十三五”规划收官,意味着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做好量的积累,最后
28、才能确保收官这个质变,D符合题意。ABC:材料的稳字当头与整体部分、两点论和重点论、矛盾的基本属性无关,ABC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D。20.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从唯物史观看,把准劳动价值取向是因为(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只要努力劳动就能改变自己和民族国家的命运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劳动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生幸福的途径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中共中央
29、,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从唯物史观看,把准劳动价值取向是因为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在劳动中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符合题意。:努力劳动有利于改变自己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说法过于绝对。: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不一定是劳动贡献,错误。故本题选B。21. 随着社会运行的深刻改变,30年前编订的民法通则已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司法实践的需要,制
30、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势在必行。2017年3月15日,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诞生。民法总则确立了民事权利保护的新标杆,为公民权利“撑腰”。材料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甚础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坚持群众观点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出发点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符合题意,“随着社会运行的深刻改变,30年前编订的民法通则已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司法实践的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势在必行”,这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表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
31、力的发展;说法错误,应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故选:C。22. 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的增长目标。这体现了(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从科学精神出发,实事求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的增长目标,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
32、正确。: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正确。: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不选。: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故不选。故本题选A。23. 同样的太妃糖,用音调偏高的音乐伴奏时人们感觉吃到的太妃糖更甜,而用音调偏低的音乐伴奏时人们感觉太妃糖不够甜,甚至有些苦。这项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通过改变音乐与味道的搭配使自己吃得更愉悦。这说明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会因人而异事物的属性由主体需要直接决定人们价值判断是做出价值选择的基础人们的主观感受会随事物属性搭配的变化而不同A.
33、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讲述了由于音乐伴奏的不同,相同的人对相同的糖的感受不同,并没有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会因人而异的说法,故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事物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由主体需要直接决定,项错误;材料中人们意识到可以通过改变音乐与味道的搭配使自己吃得更愉悦,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做出价值选择的基础,项正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人们的主观感受会随事物属性搭配的变化而不同,项正确;正确选项为D。【点睛】24.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众多医护人员不能和家人团聚。我们在家看春晚,吃年夜饭,而他们
34、却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奋战在一线,一路披荆斩棘,不顾生死,不计名利,慷慨赴难,被人民群众誉为“最美逆行者”!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最美逆行者”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坚定理想,努力奋斗,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立足自身,着眼发展,在新时代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在价值的创造中赢得社会认可珍惜时代,锐意进取,通过努力奋斗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众多医护人员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一路披荆斩棘,不顾生死,不计名利,慷慨赴难,被人民群众誉为“最美逆行者”,从价值观的角度看,他们坚定理想,努力奋斗,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坚
35、持正确的价值选择,在价值的创造中赢得社会认可,符合题意。:他们立足社会,着眼发展,在新时代实现了人生价值,说法错误。:他们珍惜时代,锐意进取,通过努力奋斗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实现人生价值,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材料一: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L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工程”,主要采
36、取了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工市空气质量的好转。材料二:面对自然的威胁,人类应该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这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面前,谁也不能置身事外。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披露:中国及时向国际社会送报疫情信息,交流防控经验,为全球防疫提供了基础性支持。中方已与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技术文件,并通过举行专家视
37、频会议、派遣医疗专家组等形式与各国开展合作。从支持国际组织发挥应有作用到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从完善全球卫生治理到确保全球产业链开放、稳定、安全,在抗击疫情的全球行动中,中国从来缺席,中国的努力有目共睹。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迅速展开行动,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帮助其他国家的抗疫行动。(1)结合材料一,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L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2)应对严重的全球疫情危机,中国从未缺席,也不能缺席。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观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说明。【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从本市空气质量的实际出发,针对日益严重
38、的空气污染,作出正确决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政府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采取相关措施,实现了蓝天目标。(2)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在工作中既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新冠疫情是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努力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在疫情防控与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帮助相关国家少走弯路,为全
39、球抗疫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解析】【分析】本题以L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和“应对严重的全球疫情危机,中国从未缺席,也不能缺席”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的能力。【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L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本题的知识范围是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分析L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为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对接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即可:根据材料“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向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工程”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作答。根据材料“
40、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等措施”可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角度作答。(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联系观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对严重的全球疫情危机,中国从未缺席,也不能缺席”的观点。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联系观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说明“应对严重的全球疫情危机,中国从未缺席,也不能缺席”的观点,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因此考生可首先明确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然后再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作答:面对自然的威胁,人类应该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这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面前,谁也不能置身事
41、外。可从树立全局观念角度分析说明新冠疫情是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努力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迅速展开行动,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帮助其他国家的抗疫行动。可从重视部分的作用角度分析说明中国在疫情防控与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帮助相关国家少走弯路,为全球抗疫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点睛】本题第一问为原因类主观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就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
42、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和设问核心,正确作答。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民事单行法律相继出台,民事法律规范体系逐渐完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制订民法典的重要立法任务。2020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普遍认为:草案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反映了人民意愿,体现了民法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民事活动的内在规律。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
43、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5年磨一剑,宣告和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民法典的诞生对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作用。【答案】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民法典,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和社会的进步。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中国民法典的诞生,标志着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
44、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的诞生经历了很长一个过程,将会使我国民事法律规范体系逐渐完备,为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民法典的诞生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体现了民法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民事活动的内在规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民法典的诞生宣告和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解析】【分析】本题以民法典的制定为背景材料,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45、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中,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民法典的诞生对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作用。 可结合材料中民法典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反映了人民意愿,说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民法典,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和社会的进步;可结合材料中民法典的诞生,标志着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民法典的诞生将会使我国民事法律规范体系逐渐完备,为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
46、障;可结合材料中民法典的诞生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体现了民法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民事活动的内在规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民法典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可结合材料中民法典的诞生宣告和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顺利开展。【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
47、,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
48、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冠肺炎暴发后,曾经的“非典英雄”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不顾安危奔赴武汉一线,敢于证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现象,向民众发出“不去武汉,不出武汉”的正确建议,但自己却义无反顾地成为第一批“逆行者”人民日报
49、评价钟南山院士: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钟南山”成为人民内心的一座山,在抗“疫”防疫的实践中融汇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引领一路勇士义无反顾奔向抗“疫”一线,满腔责任,不怕牺牲,无私无畏,为国为民!(1)弘扬钟南山院士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对于打赢抗“疫”防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分析。(2)全民携手防疫抗“疫”,已经融汇为一种科学精神,融化为一种民族的责任与担当。现举行线上征文活动“高中生宅在家中的责任与担当”,请列举两个写作要点,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钟南山院士所体
50、现的中国精神;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钟南山院士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引领一路勇士义无反顾奔向抗“疫”一线,对于中国打赢抗“疫”防疫攻坚战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高中生要为全国抗击疫情尽一份力,但一份责,因为,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离不开整体。高中生要勇于担责,实现人生价值,因为实现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解析】【分析】本题通过抗击新冠疫情设置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详解】(1)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
51、会意识的知识,设问指向弘扬钟南山院士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对于打赢抗“疫”防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要求我们从变化发展的社会存在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然后分析分析对象,钟南山院士所体现的中国精神是先进的社会意识,防疫攻坚战是社会存在,钟南山院士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对于中国打赢抗“疫”防疫攻坚战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2)本题具有开放性,解答本题,要抓住主题“高中生宅在家中的责任与担当”,第一要看到中学生宅在家中与全国抗击疫情的大局的关系,第二要论述中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是中学生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点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要求我们从变化发展的社会存在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