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远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语言现象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所谓”,人们所说的。(1分)“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1分);判断句1分;语句通顺1分。“所以”:的原因;(1分)“学者”:读书人;(1分);语句通顺1分。(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筛选,用原文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都可以。(每点1分,共3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
2、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
3、,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
4、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着眼于全文,抓
5、住每段的重要语句,从文章第一段的结尾得出第一点,从第二段的开头和结尾得出二、三点,从第三段开头得出第四点,语言要概括、简洁。15【答案】作者思想方面,概括作者的主要思想,如杜甫的关爱天下,济世爱民。作品内容的简单概括。“诗言志”在作品中如何体现的。如李白的旷达让他的诗歌大气磅礴。(1点2分,共4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文中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诗言志”的概念,准确概括诗人的主要思想和作品内容,答出诗人的“志”如何体现在诗歌中。只有答出两个方面就可酌情给分。22【示例】何时(When):11月8日;何地(Where):连南千年瑶寨;何人(Who):1023名瑶寨长鼓舞爱好者;何事(Wha
6、t):同时表演长鼓舞;何故(Why):欲创世界吉尼斯纪录;如何(How):获得吉尼斯证书。(每点1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对新闻导语知识的掌握,它要求把一段新闻材料中的导语要点筛选出来。每点1分,共6分。只要答出内容即可,不必答出“何时、何地、何人”等词语。23(1)如果选择飞机,早晨8:00出发,上午10:55到达。您既可缩短行程时间,又能遨游蓝天。(3分)(2)如果选择火车,17:25出发,第二天下午13:50分到达,这样您休息一宿,既可节省旅资,又能养精蓄锐。 (3分)24参考高考评分标准。(60分)【解析】儒释道三家共同阐释一个道理:做人要心胸开阔,能容天下之事,这样才能做成事,做善人。无论是赞同这个观点还是反对都可以进行论述,只要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进行充分论证就可以了。能够运用当下的事例作为素材最好。如果从儒释道三家的相通性来论述也可以,殊途同归,都是对人性的探讨。由此,可以有以下立意角度:1.对人心胸开阔的赞同;2.对包容的批判,分辨可包容和不可包容;3.也谈小肚鸡肠;4.真理的归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