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水平检测(三)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量、地形 B气温、降水量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2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需水量大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解析:第1题,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主要与气候(降水量)和地形有关。第2题,我国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多,但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总降水量偏少,地面径流总量小。答案:1.A2.D 读“几种能源
2、的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据此完成34题。3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发电成本因素,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A煤 B核能 C天然气 D可再生能源4“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资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一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风能发电B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C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D海南岛和台湾岛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解析:第3题,综合考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发电成本因素,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是天然气。第4题,四川盆地的风能资源不够丰富,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东南沿海工业
3、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海南岛和台湾岛的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答案:3.C4.C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据此完成56题。国家储量百分比(%)产量百分比(%)消费量百分比(%)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他513205.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储量的74%下降至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 ()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A B C D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减少初
4、级矿产品的出口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 B C D解析:第5题,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都是相对的,受世界探明储量和本国保有储量的变化而变化。第6题,稀土是宝贵的矿产资源,应进行保护性开采,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答案:5.A6.B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79题。7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
5、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8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9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解析:第7题,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主要是因为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需求。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可知,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本
6、措施是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第8题,与塔里木河流域相比,黄河流域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第9题,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答案:7.C8.D9.C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据此完成1011题。10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A人地矛盾 B人与科技的矛盾C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D人与发展的矛盾11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A大面积开垦荒地B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控制人口增长D提高人口素质解析:第10题,耕地资源短缺是近代社会出现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非农业用地面
7、积增加,占用了不少耕地,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人地矛盾。第11题,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答案:10.A11.C读下面两图,据此完成1213题。12有关该地区土地退化成因及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类侵蚀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并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沙源地B类侵蚀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加剧了水污染现象C类侵蚀区以冰川侵蚀为主,导致植被破坏严重D乙地区因不合理的灌溉,导致洪涝灾害频繁13有关晋、陕、内蒙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地区发挥光照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B河套平原地区灌溉水源充足,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C内蒙古地区
8、大力植树造林,建立木材生产、加工基地D依靠煤、铁、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冶金和重化工基地解析:第12题,类侵蚀区以风力侵蚀为主;类侵蚀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类侵蚀区以冻融作用为主,因没有冰川分布,所以没有冰川侵蚀;乙地区因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第13题,晋、陕、内蒙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河套平原地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内蒙古地区不适合植树,应该种草。答案:12.A13.D 江苏是全国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发展风电、核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完成1415题。14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9、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能够实现能源多元化A BC D15关于江苏在如东建设规模较大的海上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A BC D解析:第14题,从生态角度分析,风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用风能发电可以减少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从而减轻大气污染和缓解温室效应。第15题,江苏的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且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是在如东建设海上风电场和在连云港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答案:14
10、.C15.B 如图是中国土地荒漠化发展状况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617题。16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 BC D17下列治理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露天采矿区表土回填复垦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A BC D解析:第16题,土地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属于人为原因,属于自然原因。第17题,西北地区受水资源短缺的限制,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可导致土地
11、盐碱化。答案:16.C17.A如图为中国长江中下游某区域示意图,该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该地附近地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据此完成1819题。18随着对当地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居民数量迅速减少,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对外联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A BC D19为了改善经济结构,该区域做了如下工作,你认为合理的是()A从附近地区调入铁矿,在A处发展钢铁工业,提高经济效益B把坑口电站建在B处,将煤转化为电后输出C将林地、果园全部
12、种植荔枝、龙眼、杧果等水果,充分发挥水热资源的优势D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封闭所有矿井,不再开采煤炭资源解析:第18题,随着对该地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该地居民数量不可能迅速减少。第19题,A处位于与该地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且运输便利,可以运进铁矿石发展钢铁工业;B处位于东南季风的上风向,不适合建立坑口电站;该地的水热条件不能满足荔枝、龙眼、杧果等热带水果的生长需求;不再开采煤炭显然是因噎废食。答案:18.D19.A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因资源开采而兴、资源枯竭而衰。最新资料表明,目前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已达72个。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据此完成2021题。20解
13、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下列措施中,不适当的是()A开发利用废矿资源 B开发可替代能源C积极发展非矿产业 D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21“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其原因可能有()矿区有大量废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越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A BC D解析:第20题,整体搬迁成本高,D错。第21题,矿区有大量废地,对矿区进行复垦,为现代农业提供充足的土地;原先煤炭销售的交通运输设施完备,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相对较少,交通条件优越;现代农业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市场前景广阔,均正确,故
14、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20.D21.B产品灰水足迹是反映在整个供应链中产品生产所造成的淡水污染的指标。下图为某地19952009年各部门的灰水足迹统计图。读图,据此完成2223题。22该地19952009年()A农业部门灰水足迹持续不变B生活部门灰水足迹持续下降C生活部门灰水足迹降幅最大D工业部门灰水足迹降幅最大23图中生活灰水足迹出现了上升趋势,原因可能是()A环境需求 B人口激增C科技进步 D工业发展解析:第22题,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工业灰水足迹降低幅度最高,即下降量占总量的比例最高,而农业和生活灰水足迹都有下降,但生活灰水足迹在2000年出现上升势头。第23题,图中生活灰水足迹
15、出现上升,是因为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在环境上利用的水资源增多而导致。答案:22.D23.A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促进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 BC D25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解析:第24题,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煤炭的气化,减轻了交通运输
16、的压力;焦化和二氧化硫等气体的部分回收,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图中涉及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发生转移。第25题,生产结构的变化,改变了生产方式,只是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由于减少了煤炭的外运量,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将增多,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从而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答案:24.D25.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读“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和“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中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材料二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1)分析材料一,
17、说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6分)(2)分析材料二,说出东部沿海省份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省份,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3)结合所给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低于1.00的省份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6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可知北方的辽宁、河北、山东耕地多,水少,南方则相反。第(2)题,读图可直接得出东部沿海省份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省份,原因从其降水和耕地面积分析。第(3)题,一方面从开辟水源考虑,另一方面从调整农业结构、节约用水考虑。答案:(1)我国东部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2)福建。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地形多山地
18、丘陵,耕地比重小。(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27下图为我国某煤炭资源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1)简述煤炭资源开采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2)简析图示地区土地复垦所采取的措施。(10分)解析:第(1)题,煤炭资源开采中会破坏地表植被,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矿渣随意堆放,废水任意排放,容易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地下煤炭的开采会造成地面塌陷。第(2)题,矿区土地复垦,要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利用,在塌陷区可采用工程措施,在裸露区注意采取生物措施,同时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答案:(1)水土流失;地下水、土壤污染;地面塌陷;生物多样性减少。(答出两
19、条即可)(2)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利用;对塌陷区实施回填、加固等工程措施;对裸露区实施植树造林种草,恢复植被等生物措施;另外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农、牧、渔业、家禽饲养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待复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单位:百万吨)。年份 2000 2010 2020 2050国内需求量 200 300 400 500国内供给量 160 170 180 100供需缺口 40 130 220 400材料二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Mt以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 Mt,国家就应该有包括外
20、交、军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措施,来保证石油安全。材料三见下图。(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9分)(2)从能源开发利用角度,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7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国内供给量变化不大,而需求量呈递增趋势,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2020年石油进口率为220/400100%,大于50%。我国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并依靠海运,一旦该地区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我国的石油供给将受到严重威胁。第(2)题,解决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再者就是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拓宽石油进口渠道。答案:(1)存在石油安全问题。一是我国石油进口量所占的比重大,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二是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并依靠海运,一旦该地区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我国的石油供给将受到严重威胁。(2)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燃料利用率;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开发本国油气资源;拓宽石油进口渠道;增加石油战略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