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第3单元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994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第3单元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第3单元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第3单元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第3单元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第3单元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第3单元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解析:从材料中的“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可知,当时十月革命已经取得胜利,A项错误;德国进攻苏联是在1941年,D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时期,苏联经济继续发展,不符合材料中的“经济进入停滞状态”的要求,C项错误;由此判断B项正

2、确。答案:B2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解析:俄国在十月革命前经历了资本主义阶段,故A项错误;列宁主张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不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1921年以前,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国情,故C项正确;“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C3(2018河南六市高三联考)列宁说:“只要

3、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这反映出列宁()A主张采用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国家B已经认识到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性C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D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解析:根据题目中“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可知,列宁认识到在小农经济尚占主导、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俄国,社会经济基础并不牢固,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商品生产,即可以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这符合当时俄国国情,故B项正确;题目中阐述的是列宁主张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并不是采用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题目中没有涉及列宁对苏联建设的信心问

4、题,排除C项;题目中阐述的是新经济政策,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D项。答案:B4(2018东北三省三校高三联考)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期,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这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A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前提B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C为落后国家走向近代化提供经验D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解析:结合史实可知,最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苏联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有很大贡献,也为落后地区如何探索社会主义

5、道路提供了经验,因此B项正确;A项错在“必要前提”,过于绝对化;C项忽略了走资本主义的其他落后地区;D项正确,但是与题干角度不符合。答案:B5(2019天津卷)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十月革命之初还是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布尔什维克党都面临

6、着巩固政权、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前者是综合考量西方协约国可能会武装干预无产阶级新政权所做出的让步,后者则是在面对农民不满余粮收集制所造成的巨大牺牲而引发的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做出的调整,这说明在政权需要巩固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党都能审时度势,以暂时的妥协换取长远利益,C项正确;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没有把农民当作敌人,A项错误,排除;新经济政策并未采取武装手段,B项错误,排除;新经济政策只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并未开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D项错误,排除。答案:C6(2018宁夏银川高三一模)1935年8月30日到31日夜间,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利用老式

7、风镐,创造了5小时45分采煤102吨的记录,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样。这说明了()A苏联工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B新经济政策获得民众广泛支持C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热情高涨D苏联农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解析:结合材料时间,可知属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结合材料描述可知,该工人工作热情高涨,所以C项正确;A项表述与老式风镐不符;B项与时间不符;D项表述材料未提到。答案:C7(2019山东济宁高三模拟)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定:在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由此可见,苏

8、联政府()A修改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已意识到发展轻工业的重要性C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D对计划经济体制做出重大调整解析:题目中“19331937年”苏联国内轻工业生产增长率有所提高、重工业生产增长率则呈下降趋势,可见苏联政府意识到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弊端,意识到发展轻工业的重要,正尝试对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故B项正确;苏联政府并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排除A项;题目中描述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比例进行的调整,C项中“扭转了”表述绝对;1936年苏联确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二五计划期间并没有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重大调整,排除D项。答案:B8(2018河北衡水高三模拟)20世纪3

9、0年代,国统区人士形成了一股“苏联热”。史学家钱穆曾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描述:“孤独的农民从前对着疲马叹息,从朝到暮在一小块土地上流汗,现在是用着机器伴着愉快的歌声,在一种友谊的态度上工作了”。这一描述()A准确记述了苏联农民的生产状况B表明知识阶层发展计划经济的意愿C说明历史叙述受主观情感的影响D说明当时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步弱化解析:材料用中国的视角看待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因此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错误在于“准确记述”的表述;集体化是一种所有制形式,而B项表述的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因此不能完全匹配;材料只是对于集体化的一种认知,涉及不到意识形态的问题,且当时意识形态的矛盾没有弱化,故D项错误

10、。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8分)9(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以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会失败。世界历史杂志材料二: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

11、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大林有关苏联工业化的观点。(6分)(2)材料二、三反映了苏联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的?(4分)苏联采取的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4分)答案:(1)观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正确选择;发展重工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国家。(2)途径:牺牲农业,忽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问题:形成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3)经验教训:必须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农、轻、重的协调发展,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尊重经济规律。(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