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977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9 文言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19文言翻译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题。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人。父安石晚有子,及为并州司马,始生陟及斌,俱少聪敏,颇异常童。神龙二年,陟始十岁,拜温王府东阁祭酒,累迁秘书太堂丞,有文彩,善隶书,书有楷法,辞人、秀士已游其门矣。开元初,丁父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注,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与弟斌相劝励,探讨典坟,俱有盛名。张九龄一代辞宗,为中书令,引陟为中书舍人,时人以为美谈。后为礼部侍郎。陟好接后辈,尤鉴于文,虽辞人后生,靡不谙练。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美声盈路。迁吏

2、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成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李林甫忌之,出为襄阳太守,寻移河东太守,充本道采访使。十二年入考,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禄山反,陷洛阳,弟斌为贼所得。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应,潜令吏卒伺其所居。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动。肃宗即位于灵武,有诏令陟赴行在,深器之,拜御史大夫。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

3、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陟因入奏曰:“杜甫所论房琯事,不失谏臣大体。”上由此疏之。时朝臣立班多不整肃,至有班头相吊哭者,乃罢陟御史大夫,授吏部尚书。因宗人伐墓柏,坐不能禁,出为绛州刺史。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陟早有台辅之望,间被李林甫、杨国忠所挤

4、。及中原兵起,天下事殷,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因遘疾,卒于虢州,时年六十五,赠荆州大都督。(节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注:敦晓,敦促开导。第一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B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C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D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

5、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解析:由“后生”“明主”并列、“郁郁不得志”和固定句式“得非乎”可判断。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隶书,汉字书法的常见字体之一,一般认为由楷书发展而来,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B典坟,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后泛指各种古典书籍。C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巡幸的地方。“安史之乱”中长安被叛军攻占,唐肃宗在灵武登基称帝,灵武在当时就成为行在所。D谏臣,一般都是忠君报国、刚正不阿之士,他们会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进谏规劝。

6、文中韦陟认为杜甫上表论房琯事并无过错。解析: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行云流水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行书的特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韦陟聪颖好学,才华显于当世。他年幼时十分聪敏,十岁就开始做官。用心攻读,享有盛名。张九龄引荐他担任中书舍人。B韦陟关心后辈,善于选拔人才。他担任礼部侍郎时,喜好和后辈交往,对后辈文人十分熟悉。选拔人才结合考生特长进行考核,得到众人赞誉。C韦陟为人正直,敢于仗义执言。“安史之乱”期间,他担任御史大夫时为杜甫直言辩护,但也因此被唐肃宗疏远,不得不离开朝廷出任绛州刺史。D韦陟命途多舛,深感壮志难酬。他才华出众,极有声望,但仕途坎坷,先

7、后遭到李林甫、杨国忠的排挤或陷害,感慨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解析:因不能制止宗族之人砍伐墓地柏树出任绛州刺史。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弟斌为贼所得。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应,潜令吏卒伺其所居。译文:弟弟韦斌被叛贼抓获。杨国忠想构陷韦陟与叛贼勾结,暗地里派人监视他的居所。(2)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译文:杜甫上奏表说房琯有大臣的气度,(奏表的)言辞内容荒诞迂腐,肃宗十分生气,让韦陟审问杜甫。第二组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8、/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解析:原文标点:“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

9、书六大类形体。B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D古代尊称天为“皇天”,尊称地为“后土”。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解析:汉字形体类别还有甲骨文。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C韦陟遭人忌恨

10、,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解析:“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错,皇帝没有劝阻韦陟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译文: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2)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

11、御史大夫。译文: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御史大夫。参考译文: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县人。他的父亲韦安石很晚才有儿子,担任并州司马时才生下韦陟和韦斌,兄弟二人年少时都十分聪敏,和平常孩童很不一样。神龙二年,韦陟才十岁,被授予温王府东阁祭酒一职,多次升迁为秘书太堂丞,有文才,善写隶书,字有楷法,文人秀士已经登门和他交往了。开元初年,父亲去世,因父亲不得志而死去,他便与韦斌八年闭门不出。亲友不断前去敦促开导,他才勉强调任洛阳令。宋璟见到韦陟感叹说:“盛德遗范,都集中在他身上了。”韦陟和弟弟韦斌互相劝勉鼓励,探究研讨古典文籍,二人都

12、有了盛大的名声。张九龄是当时的文坛宗主,担任中书令,引荐韦陟做中书舍人,当时人们传为美谈。后来韦陟担任礼部侍郎。韦陟喜好结交后辈,尤其是帮他们鉴别文章,即使是后辈文人,没有不熟悉的。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赞美韦陟的声音传播很广。(韦陟)升任吏部侍郎,候选的人多有虚假,与正式调任的相互冒名顶替,韦陟有声威名望,裁定无人不服,取消正式官员几百名,选官号称公平。韦陟自以为凭着门第等级可以坐而得到三公的地位,以简约尊贵自居,傲然蔑视同在朝班的显贵;但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后进布衣他也以礼相

13、待。李林甫妒忌他,让他出任襄阳太守,不久转任河东太守,充任河东道采访使。开元十二年,韦陟来到朝廷考绩,杨国忠忌恨他的才能,对拾遗吴豸之说:“你能揭发韦陟的罪行吗?我任你为御史。”吴豸之便弹劾韦陟赠送贿赂的事。韦陟因此获罪被贬谪为桂岭尉。适逢安禄山谋反,攻陷洛阳,弟弟韦斌被叛贼抓获。杨国忠想构陷韦陟与叛贼勾结,暗地里派人监视他的居所。州里的豪杰都劝韦陟说:“过去张说被流放,藏在陈氏家得以幸免。现在如果诏书一下,谁敢庇护您呢?希望您乘坐轻舟逃走,等事情平息了再出来,不也很好吗?”韦陟感慨地说:“命该如此,怎么敢逃脱刑罚?”于是表示谢意让他们离去,韦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唐肃宗在灵武登位称帝,下诏让韦

14、陟前去行宫,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正遇永王兵乱,唐肃宗委任韦陟前往招抚,便授任韦陟为江东节度使。韦陟与高适、来瑱在安州会合,韦陟说:“如今中原没有平定,若不结盟约定效忠,以此宣示四方,让人们知晓我们同心协力,就无法成功。”便推举来瑱为当地之主,订下盟书,登上盟坛说:“皇天后土,明察此言。”辞意慷慨,士兵都感动得流下眼泪。杜甫上奏表说房琯有大臣的气度,(奏表的)言辞内容荒诞迂腐,肃宗十分生气,让韦陟审问杜甫。韦陟于是上奏说:“杜甫上表议论房琯的事情,并未失去谏臣的本分。”皇上因此疏远韦陟。当时官员上朝时班列多有不整齐肃穆的情况,甚至有人在朝廷上吊唁哭泣,于是罢免了韦陟御史大夫一职,改任吏

15、部尚书。韦陟因不能禁止宗族之人砍伐墓地柏树获罪,离开朝廷担任绛州刺史。永王失败,皇帝催促韦陟赶赴凤翔。起初,季广琛跟从永王叛乱,不是他的本意,韦陟上表举荐季广琛任历阳太守,安慰了他。到这时,韦陟恐怕季广琛以后会发生变故,便先赶往宣示皇上的恩旨以化解他的疑惧,然后才赴召去拜见皇帝。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御史大夫。韦陟早年就有跻身台阁的声望,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排挤。等到中原兵戈四起,天下战事频繁,韦陟经常自认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却遭到后生毁谤,被君主怀疑,常常郁郁不得志,于是感叹道:“我的道路困厄到这个地步吗?有志向却不能

16、施展,难道不是天命吗?”(韦陟)因为生病死于虢州,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6题。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桢少好学,尝业进士。斡鲁讨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天会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太子太傅。在镇八年,政令清肃,吏畏而人安之。十五年,加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天眷初,同签会宁牧。及熙宗幸燕,兼同知留守,封戴国公,改同知燕京留守。魏王道济出守中京,以桢为同判,俄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是时,奚、霤军民皆南徙,谋

17、克别术者因之啸聚为盗。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策拜司空,进封代王,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如故。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荐张忠辅、马讽为中丞,二人皆险诐深刻,欲令以事中桢。正隆例封冀国公,桢因固辞曰:“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及疾革,书空独语曰:“某事未决,某事未奏,死有余恨。”薨,年六十九。海陵悼惜之,遣使致奠,赙赠加等。桢性方严家居无

18、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节选自金史高桢传,有删改)第一组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B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C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D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解析:原文标点: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

19、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判,在古代可用于表示官员以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文中的“判”就表示,天会六年,高桢以尚书左仆射的身份兼任广宁尹。B公,古代爵位的一种。古代的爵位通常有五等,按地位高低分为“公、伯、侯、子、男”。文中的“戴国公”就是指当时给高桢的封爵。C台,即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中央的行政监察、司法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官员的死也都叫“薨”。高桢身居高位,所以称其死叫“薨”。解析:按地位高低应分为“公、侯、伯、子、男”。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

20、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高桢为政清肃。他为官使官吏敬服,百姓安定;虽遭小人嫉恨,却得到海陵王的信任。B高桢不畏权贵。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因此遭到权贵的嫉恨。C高桢尽职尽责。即使病重之时,他想的还是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有遗憾。D高桢方正严肃。他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在家面对妻子儿女也是端坐终日,不苟言笑。解析:“因此遭到权贵的嫉恨”错,“遭到权贵的嫉恨”的原因是“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译文: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人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经

21、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对此权贵们都感到很震惊恐惧。(2)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译文:每次到朝廷汇报,一定区别官级,推荐好的官员,撤职坏的官员,掌权的人很憎恨他。第二组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B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C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D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

22、简默如此解析:句中“方严”修饰“性”,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对妻孥”是“危坐”的方式,不能断开,排除C项。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能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通称为进士。B太子太师,指太子的老师,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文中指为高桢加衔。C相传舜置天下为十二州,设立州牧。“牧”是州的行政长官,文中是“管理”的意思。D古代的爵位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文中的“戴国公”是指当时给高桢的封爵。解析:文中“牧”是州的行政长官,并不是“管理”的意思。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高桢年少时就喜欢学习。尽管他

23、的第五代祖父在辽国做太师,却没有因为可以受荫庇而放弃学业,他曾经准备进士考试。B高桢依法办事,为政清明。他在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的八年任期里,能使官吏敬服,百姓安定,体现了他高超的治政能力。C高桢不畏权贵,敢于担当。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以致掌权的人憎恨他,想借机中伤他。D高桢忠于政事,正直严肃。他虽然因病免官了,但还惦记着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唯恐死后留有遗憾。解析:对“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以致掌权的人憎恨他”的解说有误,根据文意,正确的说法是,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以致权贵“震惊恐惧”。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在镇八年,政令清肃,吏畏而人

24、安之。译文:他在位八年,治政法律清明严肃,官吏敬服而百姓安定。(2)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译文: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参考译文:高桢,辽阳渤海人。他的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辽国做官,官至太师。高桢年少时就喜欢学习,曾经从事进士举业。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沈州后,高永昌畏惧,假装送投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他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他。打败高永昌后,任高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予猛安。天会六年,高桢升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封太子太傅。他在位八年,治政法律清明严肃,官吏敬服而百姓安定

25、。天会十五年,高桢被加封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天眷初年,高桢为同签会宁牧。等到金熙宗到达燕京,高桢兼同知留守,封为戴国公,改任同知燕京留守。魏王完颜道济出兵守卫中京,任高桢做同判,不久改任行台平章政事,任西京留守,封为任国公。这时,奚、霤地军队百姓都向南迁移,谋克别术趁机聚集众人为盗。皇帝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限定他平定盗贼的期限。盗贼平定后,高桢被封为河内郡王。海陵王到达中京,高桢在夜间戒备森严。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人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对此权贵们都感到很震惊恐惧。高桢升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

26、夫,封为莒王。高桢被策授为司空,进封代王,仍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高桢长期在御史台,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到朝廷汇报,一定区别官级,推荐好的官员,撤职坏的官员,掌权的人很憎恨他。就推荐张忠辅、马讽做中丞,这二人非常阴险邪恶,掌权者想叫他俩找事中伤高桢。正隆年间高桢以例封为冀国公,高桢借故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诚正直,安慰并且命令他接受。等到高桢因病免官,他还用手指在空中比画着独自说:“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有遗憾。”高桢六十九岁时死去。海陵王很惋惜,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赠送丧葬财物。高桢性情威严,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很炎热,也未曾解带脱衣。他和妻子儿女面对面坐一天,也不谈笑一句,他就是这样缄默无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