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单元二十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950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二十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单元二十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单元二十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单元二十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单元二十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单元二十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单元二十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单元二十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二十一 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选择题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首先在经济领域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此,罗斯福总统解释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据此回答15题。1.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这说明他的根本目的是A.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B.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C.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在美国避免法西斯化2.有点难度哟!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中,既限制了盲目扩大生产,又缓和了阶级矛盾的措施是A.整顿金融体系 B.通过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

2、“以工代赈”3.有点难度哟!罗斯福“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的做法,实质上是A.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B.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实施新的经济指导思想 D.开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4.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联新经济政策本质上一致的地方是A.都是依据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B.都是国家政权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都是奉行自由的经济政策D.都是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5.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这主要是指新政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B.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没有避免国有化的形式 D.不能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成为世界政治领域的主

3、要威胁。据此回答69题。6.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德国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与美国相同的是 A.建立资产阶级的极权统治 B.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C.采取残酷镇压工人的措施 D.国家对经济实行军事管制7.纳粹所宣扬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真正含义是A.为德国农民开垦更多的土地 B.为德意志民族谋求幸福生活C.保卫德国现有的生存空间 D.用战争手段夺取生存空间8. 有点难度哟!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在扩军备战的过程中都退出国际联盟 违背不利于自己的国际条约 图谋邻国领土以增强实力 挑起小规模的局部战争A. B. C. D.9.下列属于法西斯势力犯下的反人类罪行的是意大利对埃塞俄比

4、亚平民施放毒气 纳粹屠杀波兰人和犹太人 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屠杀30万中国人 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A. B. C. D.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领域中,充满了各种国际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据此回答1015题。10. 有点难度哟!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说明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A. B. C. D.11.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内战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时,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是因为A.德意法西斯没有损害英法的利益 B.英法出于

5、公正的考虑C.西班牙国家的战略地位不重要 D.英法统治阶级害怕引火烧身12.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都发生过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但都未能遏制世界大战的爆发。下列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而全面的是一些大国对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政策 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国际上尚未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A. B. C. D.13.下列评述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政局特点的是A.全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B.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14.1938年8月,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要

6、遏制战争的爆发 B.苏联向德国法西斯妥协C.苏联想借德国的力量打击英法 D.苏联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15.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对战争蓄谋已久,准备比较充分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 法西斯采取“闪电战”的战术 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如德国A. B. C. D.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给英国政治家出了一道难题。作为世界大国的英国,在当时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国际作用。据此回答1619题。16. 有点难度哟!英国政府面对法西斯势力崛起后的挑战,一心希望稳定国际局势。其主要目的是A.争取时间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 B.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C.纵容法西斯去进攻苏联 D.维

7、护与法国的军事同盟17. 有点难度哟!20世纪30年代中期,丘吉尔在英国议会中主张:“建立武装的国际联盟,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参加,以英法两国为核心,反对潜在的侵略者。”这里的“侵略者”是指 A.共产国际 B.苏联 C.法西斯国家 D.殖民地国家18.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老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A.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 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坚持绥靖政策19.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是A.纵

8、容法西斯势力共同反苏 B.牺牲他国利益以保全自己C.支持德国保持欧洲均势 D.牺牲小国利益维护欧洲秩序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对法西斯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军事行动有着直接影响。据此回答2023题。20.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利益受到威胁最大的国家是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苏联21.希特勒说:“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这主要是因为A.西线的英法是德国的主要威胁 B.德国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侵略计划C.苏联强大,需要认真对付 D.希特勒极力避免东西两线作战22.广田弘毅内阁制定的基本国策纲要首次提出了A.占领中国东北 B.侵占整个中国C.向南方海洋发展 D.对美国进行战争2

9、3.1944年,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其战略意义是A.希特勒的“闪电战”破产了 B.标志着反法西斯力量转入战略反攻C.构成对法西斯德国的两面夹击 D.直接打击法西斯集团的核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从根本上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为同盟中的大国,苏、美、英等国经常召开元首会议,协调行动。据此回答2427题。24.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它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战略可以抗衡它”。罗斯福所说的“类似的战略”是指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所侵略的国家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C.美国

10、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D.所有受轴心国侵略的国家结成反法西斯联盟25.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行会议,从其内容上看,它只不过是以前某一次会议成果的巩固和具体化。这次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26. 有点难度哟!在二战中,下列属于美英盟军共同军事行动的有阿拉曼战役 敦刻尔克大撤退 西西里岛战役 诺曼底登陆A. B. C. D.27.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对日侵华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C.英美为了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D.中、英、美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11、往往会出现惊人的相似。据此回答2830题。28.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的相似影响A.标志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最终形成 B.标志着两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C.使两国的力量得到了迅速增长 D.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破坏29. 有点难度哟!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大国起操纵作用 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 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A. B. C. D.30.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是A.在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的情况下爆发 B.由法西斯政党发动C.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D.是英法绥靖政策的产物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

12、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下去,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在困难中他们要求的是有领导的纪律和方向。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实现他们愿望的工具。我也是以这样的精神来担当的。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二:对罗斯福新政评价三则:黄安年:“它(罗斯福新政)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许多西方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它的实施是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某些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黄绍湘:“新政实施后,美国工业生产指数逐年上

13、升”刘绪贻:“(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矛盾,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它的结果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造成了新的更深刻的危机。”世界近代现代史(下)教学参考书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总统面对危机的态度。(2)结合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3)结合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结果及评价。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邻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她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争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重大的问题。张伯伦1939年11月在下院的演说材料二:我

14、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丘吉尔1940年5月在英国下院的演说请回答:(1)张伯伦、丘吉尔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这些言论的?二人的言论目的是否一致?为什么?(2)张伯伦、丘吉尔在对待侵略问题上各自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有这种分别?(3)在张伯伦眼里,小国的利益与英国的利益存在什么关系?就这一思想,简要评价丘吉尔的抵抗政策。33. 有点难度哟!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结合你对二战起因和

15、英、法、美、苏参战的思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34. 有点难度哟!(探究创新题)对比以下两幅德国地图:图1 1919年6月图2 二战前法西斯德国的扩张请回答:(1)两图表明二战全面爆发前,德国的版图发生了许多变化。结合有关历史事实,概括说明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2)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曾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时,有什么共同的做法?为什么?(3)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1939年间)是如何保证自身安全的?(4)结合政治常识和历史经验,说明应如何处理邻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参考答案1、解析:在罗斯福实

16、行新政的目的体系中,摆脱危机是直接目的,实现经济发展是主要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是根本目的。 答案:C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史实的辨析能力。题目中对中心词“措施”的限定有两个:从内容来看,“限制了盲目扩大生产”,在工业上最突出;“缓和了阶级矛盾”,在工业措施中规定工资标准、工作日时数有体现,在“以工代赈”方面也有体现。结合题意,本题应选B项。 答案:B3、解析:罗斯福实行新政,就是以新的经济思想为指导,调节社会生产过程,这就必然涉及到生产、分配诸环节,这些环节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组成所在。 答案:B4、解析:本题是一道比较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分析

17、、比较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首先回顾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基础知识,从新经济政策的史实可排除B、D两项,从罗斯福新政可排除C、D两项,故本题应选A项。 答案:A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罗斯福新政并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也就不可能消除基本矛盾,不能消除经济危机。 答案:B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罗斯福新政,保持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制度,以社会改革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从这些史实可以排除A、C、D三项。 答案:B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题目限定的主语是“纳粹”,

18、隐含的时间限制是20世纪30年代。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一战结束后,德国民族复仇情绪严重,材料暴露出其称霸世界的野心,D项符合这一背景。 答案:D8、解析:本题需要再现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在扩军备战过程中的具体史实,在此基础上加以对比和归纳,判断其是否符合题目所给的共同点。其中,德国吞并奥地利、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都属于“图谋邻国领土以增强实力”。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都属于“挑起小规模的局部战争”。 答案:A9、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法西斯概念的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建立资产阶级的极权统治,对外疯狂侵略扩张,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是典型的法西斯统治。

19、美国投放原子弹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的正义行为。答案:B10、解析:根据历史常识,国联是英法推行殖民政策和绥靖政策的工具,肯定不会让德日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正确答案中肯定不能包括。 答案:D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西班牙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是英法沟通殖民地的交通要道,所以德意的侵略损害了英法的利益,A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易排除,本题应选D项。 答案:D12、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综合考查学生对20世纪30年代局部反法西斯斗争未能遏制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特别注意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得到了苏联和国际纵队的支援,表

20、述错误。 答案:D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注意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相区别。统一战线是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政策,其影响力仅限于共产国际的各支部和部分被压迫民族国家;而当时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共产国际仍采取敌视态度,还不可能形成具有广泛性的统一战线。 答案:C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苏联方面签约的原因是为了自身的安全。 答案:D15、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综合考查了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从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侵略扩张的过程和英法的绥靖政策可知,正确,从

21、大战开始后的波兰等战事可知也正确,而从综合实力上来说,英法要超过德国。 答案:A16、解析:任何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都是维护其国家利益。英国的绥靖政策,就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条件,向法西斯势力让步,来维护其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既得利益。 答案:B17、解析: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形势来判断。此时威胁大英帝国利益的,是德国、意大利等国。 答案:C18、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需要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作出判断。从材料看,张伯伦对希特勒的挑衅举动已经明显不满,这只能说明英国利益受到更大威胁。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张伯伦在任期间并未放弃绥靖政策,从而也就谈不上他对外政策的根本性变

22、化。答案:C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和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在法西斯威胁全世界安全的背景下,英国已经不可能再去推行欧洲均势政策或争夺欧洲霸权,首先应考虑的是自己的安全。 答案:B2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从地理位置上考虑,埃塞俄比亚扼住红海的咽喉,是英国联系殖民地的必经之路;从殖民地方面来说,英国利益威胁远大于法国。美苏在这一地区没有直接的利益。 答案:C21、解析:作为材料解析题,关键是理解材料,弄清其关键所在。本题材料的主旨就是先解决西线,再解决东线,即避免德国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 答案:D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概念

23、的理解。注意区分日本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外侵略的政策,基本国策纲要提出向南方海洋发展,是日本在大陆政策基础上侵略野心的又一次膨胀。 答案:C23、解析:解答本题有两种思路:一是着眼于有关国家的地理位置。第二战场的开辟地点在法国的诺曼底,处于德国及其占领区的西侧,恰巧与东侧的苏军相呼应,故选C项。二是依据基础知识来排除不正确的选项。 答案:C24、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先读懂材料,抓住“类似的战略”在材料中对应的信息,即“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法西斯国家结成了同盟,与所有的反法西斯势力为敌,所以反法西斯势

24、力也应团结起来,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答案:D2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比较能力。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重申对德问题的精神,实际上这些问题早在雅尔塔会议上就已经解决。 答案:D26、解析:此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了解每次战役,明确作战双方是最基础的。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根据时间来判断。当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美国还未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当进行阿拉曼战役时,美军尚未在北非登陆。 答案:C27、解析:本题涉及二战中盟国与中国的关系,主要考查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二战期间,英美支持中国进行抗战,但始终没有把中国放在同它们平等的国际地位上。它们对日侵华态度

25、的变化发生在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际,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方发生了根本变化;二战后期,英美同苏联签订的协议以牺牲中国的领土完整为代价。 答案:D2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比较能力。根据基础知识,易排除A、B两项,比较C、D两项,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华盛顿会议上对日本的压制,实行义务兵役制打破了巴黎和会对德国的压制。相对来说,D项更具相似性。 答案:D29、解析:本题是比较选择题。凡尔赛和约在英、法、美等大国的作用下,牺牲了中国等弱国的利益,划分了德国领土;慕尼黑协定则是英法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满足德国的侵略要求,没有涉及赔款的问题。故是两者的共同点。 答案:A30、解析:本

26、题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A项表述不符合任何一次大战,B、D两项不符合一战的情况,故排除。 答案:C3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题目的特点在于直接引用了史学家的评价,要注意提取各自的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判断。第(1)问从材料一中可以体会到罗斯福总统的信心;第(2)问注意结合教材的分析;第(3)问则要综合考虑三位史学家的观点和具体史实。参考答案:(1)面对危机,罗斯福总统充满着摆脱困难,实现经济复兴的自信。(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为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经

27、验。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2、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提供的时间,结合不同时期英国的处境去寻找二人言论不同的原因,再结合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加以评论。参考答案:(1)张伯伦:是在德国提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慕尼黑会议满足了德国的侵略野心的情况下。丘吉尔:是在德国重创了英法军队,打击目标直接对准英法的情况下。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英国的利益。(2)张伯伦:纵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因为当时英国没有直接受到法西斯国家的进攻,同时英国还企图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丘吉尔:坚决抵抗侵略。因为德国在灭亡波兰后,没有去进攻苏联,而是进军西、北欧,把矛头对准了英法。(

28、3)只要不牺牲英国利益,不使英国卷入战争,就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丘吉尔的抵抗侵略政策只是在牺牲小国利益还不能保住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33、解析:本题为分析说明题。首先在对史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丘吉尔的观点作点评;然后结合二战的起因,分析丘吉尔观点的合理成分;最后根据四国的具体情况分别阐述。参考答案:丘吉尔的话有道理。二战的爆发同一战一样,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战争的直接责任者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但在战争爆发前,英、法、美、苏等大国如果能及时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采取共同的措施”,或许能制止这场战争,至少可以缩小战争的范围,减少战争的损失,也许

29、“灾难”永远不会降临。下面是从英、法、美、苏参战中得到的一些认识:英法两国对法西斯侵略长期推行绥靖政策,这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导致爆发战争,英法自食其果,法国沦亡;后来英国参战得以自保。美国长期奉行“中立”政策,在法西斯侵略嚣张时,美国的“中立法”无疑是给侵略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其可以肆无忌惮地发动战争。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促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问题上,做的工作不够,特别是当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随即把矛头指向波兰时,苏联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尽管该条约对保证自身安全,推迟苏德战争爆发是必要的,但在客观上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为德国的西进解除了后

30、顾之忧。上述四国的表现,说明了这些国家具有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的短见,尽力避免卷入战争以自保,以致后来各国都付出了沉重代价,整个世界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这是一个极其惨痛的历史教训。34、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主、兼及地理政治学科的文科综合题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提供图表式材料,设计新的问题情境。图1是基础,图2是结果,题目所谓的“变化”,就是指图2与图1相比较而言。在回答这些变化时,既可以从图上比较出来,又需结合教材补充时间、过程等历史知识要素。二是强调以“说明”“概括”的方式来回答。说明就是列举史实,既要列举每次变化的史实,又要依据历次变化来构成一个变化过程。概括就是从具体史实中抽象出共性的东西,要注意所概括的史实必须涉及各个方面,不至于遗漏要点。参考答案:(1)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的处理,激起德国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军备战,积累巨大力量。法西斯德国采取一系列的外交讹诈,以达到扩充领土的目的。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德国的扩张。(2)做法:先集中力量打败西线的国家,再进行其他战线的作战。原因:避免东西两线作战。(3)构筑马奇诺防线;推行绥靖政策;极力削弱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孤立德国。(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积极使国际关系向和平方向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和睦的基础上;任何敌对和挑衅,都有害于两国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