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鉴赏古代诗歌形象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1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前者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后者如观猎中将军的形象。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一般指作者自己
2、,常常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变化而显示出来。而作者在诗歌中塑造、刻画的形象,往往是作者的“代言人”,是“诗化了的作者自我”,从作者对诗歌中人物或隐或显的态度倾向、理解评价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志向。2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类:形象举例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杜甫蜀相中,写诸葛亮自从三顾茅庐起得到刘备知遇,为蜀国制定开创基业完成统一的大计,费尽了心机,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胸怀
3、宽广、豪放豁达的形象李白将进酒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感已极的内蕴,却丝毫不堕纤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怀山河、狂放不羁的千古巨人。(续表)形象举例踌躇满志、自信潇洒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风流英俊、爱情美满的周瑜,在谈笑风生中取得赫赫战功,一位少年得志、从容潇洒、功业有成的俊杰形象呼之欲出。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纵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
4、荷锄归。”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真实形象,带月荷锄、夕露沾衣,把田园生活当作理想人生,安贫乐道。孤傲高洁、独守节操的形象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诗中的渔翁来去自如,仿佛是这山水中的精灵一样,与山水合一,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孀居之悲、沦落之苦、亡国之痛。怀才不遇、沉郁郁愤的形象陆游书愤五道(其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
5、之士形象栩栩如生。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杜牧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形象,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3.常见的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词语: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
6、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下列对这首诗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乱云低”“急雪舞”暗指社会的混乱动荡,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B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乱云和飞雪的状态,表达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愤怒
7、。C正面照应标题“对雪”,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到急雪回风。D营造了一种冷清而萧索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室内的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解析:B项“内心的愤怒”表述不当。(2)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结合全诗分析作答。答: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因贫寒交困而愁苦无奈、牵挂亲人、忧国伤事的诗人形象。前三联写室外云低雪急,诗人独对炉火,无限愁苦;最后一联通过“数州消息断”,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国事的担忧之情。诗意速通: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黄昏时乱云低垂,急下的雪花在风中飘舞回旋。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的余火,好似照
8、得眼前一片通红。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分析)。3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审题要点题干中有“形象”字样,其包含诗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概括或分析的是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答题步骤(续表)答题模板这首诗(词)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词)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步骤3)特别提醒:“步骤1”就是先“
9、盖帽”,即说出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步骤2”就是以形象的特征为“中心论点”,运用上面所讲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诗歌的具体词语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在同一道题中,塑造形象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艺术形象的意义可能也不止一个,所以,“步骤2”和“步骤3”可能会重复出现。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画堂春张先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注:霁山:雨后山色。画桡:有画饰的船桨。桃叶:晋王献之有妾名“桃叶”,善歌,此处借指歌女。翠阴:指绿荷的阴凉。(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一、二句的描写既有
10、近景和静景,也有远景和动景;三、四句的描写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写出了景色的优美。B上片词人着墨于江南湖光山色,呈现一派安宁祥和的自然景观。下片转景入人,描写一派静谧逍遥的人文景观,自然与美人并举,融天地于人情,杂人景于自然,天人合一。C“人影鉴中移”,写出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面如镜,人影在镜里移动。一个“移”字写出人随船动的情状,悠然自得于此尽现。D“小荷障面避斜晖”,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高高挺立的情形,以至于遮住了人的视线,为人挡住阳光,带来绿荷的阴凉。解析:D项,“写出荷花高高挺立的情形,以至于遮住了人的视线,为人挡住阳光”错,“小荷障面避斜晖”指的是歌女用荷叶遮面以躲避斜晖,获得绿荷的阴
11、凉。(2)后人评价这首词将自然美与女性美融为一境,下片描写歌女,尽现鲜明的形象。请试着分析词中歌女的形象。答:下片描写了歌声优美,穿着杏红色衣服,拿着荷叶遮面挡阳光的聪慧、天真、可爱、美丽的歌女形象。“浅声”写出歌女轻柔婉转的歌声;“杏红深色”写出歌女的衣着,杏红色的衣服在青山绿水、上下天光之间,显得格外深(显眼),也写出诗人印象之深;“小荷障面”写出歌女在暑天聪明地用荷叶遮面,躲避斜晖,显得活泼可爱。解析:先总体概括歌女的形象特征,然后结合“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具体分析。词人将女性的美放置于天地之美中,使自然景色更通透,使人物的美更纯净。诗意速通:外湖长满了莲蓬,
12、望去参差错落,颇有韵致。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绿,在湖山掩映的绿荫深处,有点点雪白的鸥鸟儿在蓝天碧水间飞翔,极其鲜明悦目。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见水天相连,蓝天荡漾于碧波之中,绿水漾入云天之上,广袤天际,蔚为奇观。游人为饱览湖光山色,听任画船在水上缓缓行进。湖水明澈,波平如镜,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镜中移动,别是一番幽美的境界。船上歌女双双唱起歌来,轻柔婉转的歌声,久久在空间回荡。歌女所着的杏红衫子,在青山、绿水、蓝天的交相映衬下,更加深了它的鲜艳色彩。偏西的阳光照射到游船上面,歌女们都采了一枝荷叶用来遮面,以躲避斜晖,直到游船归去时,自己还感到分得了一份绿荷扇子带来的凉意呢。中
13、国古典诗歌常常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情融为一体,景中寓情。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还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可归为景物形象的范畴。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可以是情中之景,这里有单个意象(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意象(多个景物形象)组合而成的意境。(1)意象。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它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2)意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
14、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境意境的鉴赏常用到以下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细腻缠绵、幽静、幽美、静谧、婉转等。繁复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意象和意境的区别: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则主要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深入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
15、营造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座建筑的一些砖石。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注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x ch):水鸟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
16、和丰收的喜悦。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解析:B项,“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与诗意不符。(2)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答: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茂密繁盛;微风吹过,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作用: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
17、垫。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描述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典型意象。接着从内容、结构和情感角度答题。诗意速通: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3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这首诗(词)或
18、“几句诗(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续表)审题要点1.题干中有“意境”字样。2题干有两问时,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画面”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情感”的。答题步骤答题模板这首诗(词)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图画,(步骤1)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步骤2)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步骤3)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景象: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
19、,女人家把饭菜送到田间,男人们在田头野餐。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黄鹂互相唱和。用意:表达诗人对山水田园风光的喜爱。(2)通过这首诗,诗人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答: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营造了一种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诗意速通:空林积雨,薪火难以点燃。午饭做完,马上送向田间。漠漠水田,飞起几只白鹭;阴阴夏树,传来婉转鸟鸣。惯于山间安静,早起遍地看花。松下长吃素食,采摘露葵佐餐。我与野老已融洽无间,海鸥为何还要猜疑?诗歌的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
20、子咏梅中“梅”的形象。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高考设题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虞美人秦观注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大家面前。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21、。C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D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古琴曲名,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解析:B项,“以动衬静”错,“轻寒”“细雨”无动静相衬。(2)“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答:特点:“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现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用意: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解析:对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理解,不仅要抓住其自然属性,还要从自然意象的社会属性出发,知
22、人论世,找出作者写自然意象的深层目的。本词开头两句赞咏碧桃天生丽质、幽独不凡的高雅品格。“乱山深处”表现碧桃地处荒僻之所,显示这仙品托身非所。“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说尽管它具有仙品高格,却没有人来欣赏,从而表现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难耐的凄苦心境。联系注释,这正是词人“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的写照。由此可见,其用意是以花自喻,借物抒情。诗意速通:天上碧桃有和露滋养,不同于俗卉与凡花。盛开在乱山之中、潆回盘绕的溪水之畔,可惜这一枝盈盈如画的花为谁开?轻寒细雨显柔情,怎奈春光短暂,美景将逝。为君大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分人已断肠。常见设问1.这首诗(词)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某联描写了某物的
23、什么特点?)有何作用?2这首诗(词)中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诗(词)人塑造的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审题要点1.关于诗歌的事物形象一般是托物言志类诗歌,题目中一般含有“”事物字样。2诗歌或正面或侧面有对事物具体刻画的内容。(续表)答题步骤答题模板这首诗(词)生动地塑造了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的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词)人通过物象,托物言志,抒发了诗(词)人的情感。(步骤3)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摊破浣溪沙咏桂花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注:
24、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大:一作“太”。(1)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开头两句如抖开了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画卷,那黄金揉破后化成的万点黄花,那碧玉剪出重重叠叠的千层翠叶,生动形象地写出桂花的娇小无比以及金玉之质。B词中的“大鲜明”三字是褒扬之词,不论是“花中仙品”之桂子,还是高风亮节的彦辅,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C词的末句“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却无情”三字暗含了作者对桂花的抱怨和不满情绪。D这是一首咏花词,咏花而志不在花,只是借花形、花态、花性生发开去,引出词人胸中的万千感慨。解析:C项,“三字暗含了作者对桂花的抱怨和不满情绪”不恰当,没能从全诗来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牵强附会。通读全诗可知,“却无情”看似抱怨,实际上却表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有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的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有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精神气度如魏晋名士一般超凡脱俗,个性鲜明,风度翩翩,节操高尚,令人崇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