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25分)读图完成各题。1. 图中甲、乙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形 降水B. 纬度 地形C. 植被 降水D. 纬度 植被2. 关于乙河所在地形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稀疏B. 农业发达C. 沿海地区多台风D. 河口三角洲发育3. 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发源于赤道地区,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 因为流经地中海沿岸所以冬季为河流丰水期C. 下游地区,灌溉农业发达且流域面积小D. 由于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为季节性河流【答案】1. A 2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甲乙两条河流都位于非洲,甲位于刚果盆地,盆地地形,流域内降水多,形成向心状水系,支流密度大;乙为尼罗河,流经撒哈拉沙漠,降水少,支流密度小,A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题详解】乙河位于刚果盆地,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人口稀疏,农业不发达,A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题详解】甲河为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定期泛滥,主要流经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区,下游地区,灌溉农业发达且流域面积小,C正确。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读“某大洲局部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5),完成1-2题。4. 甲、乙、丙自然带分别为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 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5. 乙自然带在图示区域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B.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C.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4. B 5. D【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根据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判断,该区域为非洲南部,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区,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对应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选B。【5题详解】乙地为热带草原带,其地带性分布范围为纬度
4、10-20之间,该地区位于纬度20-30大陆东侧,主要是夏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东南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水汽。所以为非地带性分布。故选D。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B. 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C 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 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7. 日本 IT 工业集中在北九州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环境洁净 海运便利 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 科技发达A. B. C. D. 【答案】6. A 7.
5、B【解析】【6题详解】由气候资料图可知,富山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B错。日本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日本海带来一定水汽,受山地地形的抬升影响,迎风地带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A对。夏季盛行东南风,富山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C错误;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海洋性明显,年降水总量丰富,D错误。故选A。【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日本高技术产业的分布及形成原因。日本“硅岛”位于电子工业比较发达的图中甲本州地区,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故影响电子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科技发达、便捷的现代交通运输和优美的环境。因此正确,海运便利与劳动力丰富是其普通制造业发展的优势条件,错误。故选B。马达加斯加地
6、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上图回答下面小题。8. 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A. 粮食需求量增长过快B. 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C. 岛国,种植面积有限D. 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9. 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 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C. 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D.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答案】8. B 9. D【解析】【8题详解】由题中材料可知,马
7、达加斯加岛地广人稀,粮食需求量不会增长过快;在全国各地都有水稻种植,且地广人稀,种植面积大;马达加斯加岛的水稻都不能自给,所以没有向外销售,国际市场稻米价格对此没有多大影响;题干中“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说明该国农业技术落后。据此分析选B。【9题详解】图中处自然带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带。处及澳大利亚东北部虽然距离赤道较远,但两地均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加之东部沿海暖流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景观。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是源于东非高原的高原地形;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
8、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据此分析选D。【点睛】世界主要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非地带性现象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地峡的东侧等地的热带雨林景观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南半球)或东北信风(北半球)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部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热带稀树草原带南美大陆30S-30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东进;秘鲁寒流规模较大,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明显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
9、陆南段东岸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荒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的深人(地处西风气流的背风坡)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欧大陆东西岸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北宽度不同,西窄东宽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高;东岸受千岛寒流影响,气温低东西岸自然带南北宽度一样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0. 沿EF线上的山脉是 ()A. 两个国家的分界线B. 两个大洲的分界线C. 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D. 两种农业区的分
10、界线11. 当N地出现强大高压中心时,我国大部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答案】10. B 11. C【解析】考查世界大洲分界线,季风环流。【1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EF是乌拉尔山,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一部分,B正确。故选B。【11题详解】当N地出现强大高压中心时,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我国冬季风的源地,此时我国盛行冬季风,大部分地区吹西北风,C正确。故选C。下图为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2. 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A. 全年温和湿润B. 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C. 一年干湿两季分明D. 终年炎热干燥1
11、3. 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 西风带控制下B.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C.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D.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答案】12. A 13. D【解析】考查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与成因。【12题详解】图示地的气候类型分布于40-6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图中地的气候类型分布于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为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D正确,ABC错误。故选D。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4. 图中主要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 )A. 东-西走向B
12、. 东南-西北走向C. 东北西南走向D. 南-北走向15. 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波浪侵蚀作用B. 冰川侵蚀作用C. 流水侵蚀作用D. 断裂下陷作用【答案】14. C 15. B【解析】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4题详解】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为北欧的斯卡的纳维亚半岛,结合图示的河流分布可判断分水岭,即山脉呈呈东北西南走向,C正确。故选C。【15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北欧的斯卡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海湾为挪威西部的峡湾,挪威峡湾为历史时期冰川侵蚀的典型地貌,B正确。故选B。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
13、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 土壤、水源B. 光热、降水C. 降水、光照D. 地形、河流17.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主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沙尘暴C. 土地盐碱化D. 洪涝灾害【答案】16. B 17. 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影响因素。【16题详解】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位于西欧,由于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乙位于中亚,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水资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对照选项,故选B。17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若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则导致土地
14、盐碱化,C对。水土流失是流水侵蚀导致,一般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地区,A错。沙尘暴一般是植被破坏导致的环境问题,并不是人类不合理灌溉引起的,B错。洪涝灾害是自然灾害,并非环境问题,且也不是人类不合理灌溉引发的,D错。故选C。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18. 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气温年较差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 B. C. D. 19.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A. 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B. 日本南北温差大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
15、.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答案】18. A 19.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8题详解】该地区位于东亚,根据图示,从甲乙丙,由于离海远近的差异,导致了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故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明显的差异。A正确。【19题详解】材料反映日本冬季的气温较中国高,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主要是由于中国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强,而日本受海洋影响和日本暖流影响,日本纬度较中国南方高,受夏季风影响时间晚,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晚,C正确。【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能根据图示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能结合海陆分布的差异判断其对气候特征
16、的影响;能利用海陆位置、冬季风、洋流等因素分析对气温的影响。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20.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国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甲国沿海有寒流经过,乙国沿海有暖流经过甲国沿海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沿海能见到冰蚀地貌甲、乙两国渔业都比较发达,且首都都濒临同一大洋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国可见到午夜太阳A. B. C. D. 21. 下列关于两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山脉都位于板块交界处B. 降水都是东侧山地多于西侧C. 甲国分布的山脉的平均海拔与长度都大于乙国分布的山脉D. 两山脉都位于同一地震带上【答案】20. D 21. C【解析】【20题详解】据图中经纬度和轮廓
17、可知,甲国为秘鲁,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乙为挪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正确;甲国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水少,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纬度高,地质历史上冰川活动活跃,沿岸能见到冰蚀地貌,正确;甲乙两国附近海域鱼类资源丰富,渔业都比较发达,但甲濒临太平洋,乙濒临大西洋,错误;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乙国纬度高,有极昼极夜现象,可看到午夜,正确。故选D。【21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南美洲秘鲁,山脉为安第斯山脉,乙为挪威,山脉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内部,A错误。两山地西侧是迎风坡,故降水都是东侧山地少于西侧,B错误。甲国分布的山脉的平
18、均海拔与长度都大于乙国分布的山脉,C正确。安第斯山脉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内部,D错误。故选C。图a和图b为亚洲两区域略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2. 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暖流A. B. C. D. 23. 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相同,但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 热量B. 降水C. 市场D. 政策【答案】22. B 23.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和农业区位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19、;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22题详解】依据经纬度位置可知,甲为日本本洲岛,乙为斯里兰卡;甲地在岛屿的西侧沿海,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乙在岛屿的东北侧沿海,冬季吹东北季风,经过海洋时携带大量水气,降水多两地都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选B正确【23题详解】日本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种植单季稻,熟制是两年三熟;斯里兰卡地处热带,热量充足,种植双季稻,熟制是一年三熟,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A正确。【点睛】本题以亚洲两区域略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
20、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和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2010年5月24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召开,结合美国农业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24. 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A. 与B. 与C. 与D. 与25. 影响图中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 市场B. 交通C. 气候D. 土壤【答案】24. C 25. A【解析】考查美国农业的分布【24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与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和种植小麦,属于美国的小麦带,是春小麦,是冬小麦,C正确,为美国乳畜带,为美国的棉花带,A
21、BD错。故选C。【25题详解】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图中为乳畜业,位于五大湖区,城市众多,人口稠密,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影响因素是市场,A正确,BCD错。故选A。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下图为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1)分析甲、乙、丙三地出现荒漠景观的原因。(2)从自然角度分析甲地发展棉花种植的优势和不足。【答案】(1)甲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乙地位于高山的背风坡,降水少;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2)优势:光照强,土壤透气性好,地形平坦。不足:降水少,水分条件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
22、调动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详解】(1)本题影响气候的因素,根据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甲地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四周高三环绕,使得该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进而形成荒漠景观;乙地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侧,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旱,加上海拔较高,受东部海洋的影响弱,因此形成荒漠景观;丙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影响,晴天多,降水少,气候干旱,进而形成热带荒漠景观。(2)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四周高三环绕,使
23、得该区域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因此甲地发展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主要是光照强,晴天多,以及该地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土壤乙沙质土壤为主,透气性好;不利条件是由于降水稀少,棉花种植面临水源不足的问题。27.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A河流经的沙漠是什么?并分析该沙漠的形成原因?(2)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历史上A河定期泛滥,分析其定期泛滥的原因。【答案】(1)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影响,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沙漠(2)该河流经地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多,河流水量大。A河中下游主要流经沙漠地区降水少,流量小。(3)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每
24、年610月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撒哈拉沙漠的成因、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应用课本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A河流经的沙漠为撒哈拉沙漠,该区域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该地区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该地区更加干燥,进而形成沙漠。(2)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 根据两条河流主要流经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差异和流域面积等方面进行分析。B河流经地区
25、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对流旺盛,降水多,河流水量大。A河中下游主要流经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流量小。(3)尼罗河的泛滥主要是由发源于埃赛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所造成的,青尼罗河主要流经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量大且主要集中在夏季,使得河流的流量比较大,丰水期极易泛滥。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河流南北跨纬度约150,河流的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且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原因。(2)请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目前湖泊水量和盐度的变化趋势。【答案】(1)该河流流域冬季积雪量大,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出现汛期。由于南北跨纬度大,南部纬度低,气温升高较快,积雪融化更
26、早,最早出现汛期。河流北部地区纬度更高,气温上升慢,积雪后融化,汛期出现推迟。(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组成一个地理环境整体。由于湖泊和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增大,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从而使湖泊水量减少,盐度增高;同时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盐度增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特征、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原理分析湖泊面积的变化,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应用课本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详解】(1)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可知,河流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降雪量量,春季气温回升后,积雪融化,河流出现
27、汛期,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结合题干可知该河流南北跨度大,春季南北气温相差大,积雪融化的时间差别大,位于低纬度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河流先迎来汛期,纬度高的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温回升慢,河流的汛期较迟。故河流的汛期由南向北推迟。(2)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原理的应用,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组成一个地理环境的整体。结合图可知,该湖泊为咸海,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人们对湖泊和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农业生产(棉花种植)需水量大以及沿岸地区居民用水量的增加,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从而使湖泊水量减少,盐度增高;同时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盐度增加。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
28、列问题。材料一:新几内亚岛地形图。材料二:新几内亚岛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死火山。铜是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生产咖啡、椰子、可可、香蕉、茶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材料三:新几内亚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风向季节性变换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各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很大。下表是该岛重要港口城市莱城的气候资料。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气温()27.427.527.326.626.225.424.824.9
29、25.426.226.727.126.3降水(mm)2522433304203874145385424153203263514538(1)描述该岛河流水文特征。(2)试简述该岛铜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析莱城冬夏半年降水差异及原因。(4)从地形和土壤角度,分析该岛的农业生产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区的区位优势。【答案】(1)无结冰期,流量大(冬半年流量较夏半年要大);河流泥沙含量少;上游河流水能资源较丰富,中下游水流平缓。(2)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或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剧烈。(3)冬半年(或4-9月)降水多于夏半年(或10月-次年3月);冬半年(或4-9月)
30、,(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岛盛行东南风,)莱城地处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半年(或10月-次年3月),(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左偏形成西北风,)莱城地处西北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于冬半年(或4-9月)。(4)地形平坦,且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易于耕作;河流的沉积作用强,土层深厚;多由火山灰发育的土壤,土壤肥沃。【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降水的差异及农业的区位因素,充分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应用课本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详解】(1)从材料三题干可知,该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根据表格降水量的计算可知,各
31、月降水均很丰富在240毫米以上,年雨量多达4538mm,说明年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根据降水的分配可知,河流的径流量冬半年流量大于夏半年;该岛位于热带地区,终年气温高,河流无结冰期;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结合该岛的地形分析,河流上游地区,由于地势起伏大, 因此水能资源较丰富,中下游地区,地势较平缓,中下游水流平缓。(2)结合经纬度判断,该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的挤压影响,该岛屿所处位置地壳活动频繁、岩浆活动剧烈,同时还伴随着变质作用,因此金属矿产资源丰富。(3)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从材料三题干可知,该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根据表格降水量的计算可知,各月降水
32、均很丰富在240毫米以上,年雨量多达4538mm,说明年降水量多,主要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对流雨从纬度数值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冬半年(或4-9月)降水多于夏半季(或10月-次年3月)主要原因是冬半季(或4-9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岛盛行东南风,莱城地处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半季(或10月-次年3月),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左偏形成西北风,莱城地处西北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于冬半季(或4-9月)(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山间河谷地区地形较为平坦,且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不易发生捞仔,易于耕作;河谷地区,河流流经,带来大量的泥沙,在河谷沉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该地区以前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灰上发育的土壤,土壤肥沃。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