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804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2 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通史限时集训(十二)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14年8月4日英国宣战之后,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相当高昂。政府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像比利时反抗德国人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毫不奇怪,只要把这次战争说成是神圣的事业,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据此可知,英国民众抗敌情绪高昂的原因在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正义战争B政府对战争的鼓动性宣传C民众极力维持欧洲大陆均势D和平主义思潮在英国盛行B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对战争的鼓动性宣传,导致英国民众抗敌情绪高昂,故选B项;一战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

2、爆发的一场非正义战争,排除A项;英国政府极力维持欧洲大陆均势而不是民众,排除C项;和平主义又称非战主义是反对战争或暴力的一切形式,追求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排除D项。2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委任统治”的实行()A使殖民地人民获得了民族自决的权利B使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C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D提高了战败国殖民地的国际地位C“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中的“委任统治”明显体现的是大国强权政治和帝国主义分赃的性质,因此“委任统治”的实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3、,故C项符合题意;“委任统治”属于帝国主义托管模式,殖民地人民并未获得民族自决的权利,也不会提高战败国殖民地的国际地位,排除A、D两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3(2020山东新高考等级考试模拟)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期间通过的土地法令和平法令等一系列法令,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验”。这一认识是基于这些法令()A结束了临时政府的统治B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规定了工业国有化D以彻底改造社会为目的D土地法令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其主要目的在于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和平法令的主要内容是退出一战,这两

4、个文件都为彻底改造社会提供了条件,故选D项;十月革命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属于革命途径,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验”意义,排除A项;土地法令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但与和平法令内容无关,排除B项;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内容都与工业化无关,排除C项。4(2020平顶山质检)1933年3月到4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签署相关法令,先后宣布停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措施,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A维护美元霸权地位B防止通货膨胀C缓和劳资矛盾D提升外贸竞争力D根据材料“1933年3月到4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签署相关法令,先后宣布停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

5、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扩大本国海外市场,提升本国外贸的竞争力,故选D项。5(2020临沂质检)“在新政期间,国家不再干预劳资纠纷,而是以总资本家身份,在激进劳工运动的配合下,迫使垄断资产阶级承认劳工组织工会、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劳工处境。”这反映了()A政府违背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新政使用激进手段调整经济C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D新政改变了政府部门的职能C根据材料“在激进劳工运动的配合下,迫使垄断资产阶级承认劳工组织工会、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劳工处境”可知新政允许工人阶级成立工会、进行集体谈判、改善劳工处境,这反

6、映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C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排除A项;新政是改革,不是“激进”手段,排除B项;新政扩大了政府的权力,没有改变政府部门的职能,排除D项。6(2020唐山高三期末)下表是19331935年美国工会会员人数统计数据。这一变化反映出()时间人数1933年297.3万1934年360.8万1935年386.86万A美国劳工的权益得到全面维护B国家的政策倾向于工人有利C美国当时就业率有了显著提高D美国的经济危机已得到解决B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331935年美国工会会员人数不断增加,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知识可知

7、,这反映出这一时期国家的政策倾向于工人有利,故选B项;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劳工的权益,但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其根本上维护的依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劳工利益不可能得到全面维护,排除A项;工会会员人数增加体现了工会的发展,这与就业率无直接关系,无法体现就业率的显著提高,排除C项;经济危机得到解决主要是通过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恢复与发展体现出来的,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D项。7罗斯福认为,建筑业是“一个对从水泥到电器等其他行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的行业”,为此在新政期间大力兴办了以建筑业为主的公共工程。由此可知,当时发展建筑业()A旨在保证公共工程的建设B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增长C抑制了其他工业

8、部门发展D减轻了政府财政经济负担B从材料中建筑业对其他行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知发展建筑业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在美国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可知罗斯福通过发展建筑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危机,故选B项;罗斯福新政时期,发展的建筑业主要是以兴建公共工程为主,故兴办公共工程不能体现发展建筑业的目的和作用,排除A项;从材料可知,建筑业发展有利于其他行业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发展建筑业主要是以兴建公共工程为主要内容,而公共工程应由国家管理安排,故发展兴建公共工程的建筑业不能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排除D项。8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议:“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9、,由当地雇农代表苏维埃分配;把大田庄改为示范农场,由国家经营,雇农代表苏维埃监督。”该提议旨在()A推动民主革命的深入B争取获得农民对革命支持C促成苏维埃政权成立D瓦解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B由材料“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代表苏维埃分配”可知旨在满足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以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均不能体现,排除。9“苏维埃随着战争所引起的危机而再次出现,是很自然的。它们一点也不像临时政府那样过于拘谨,非要等到选举之后才进行和平谈判和土地分配。它们毫不犹豫、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苏维埃运动迅速地波及全国。”

10、该运动迅速波及全国的原因是()A迫使临时政府最终退出了一战B推翻了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C满足人民对和平和土地的愿望D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往C根据材料“它们一点也不像临时政府那样过于拘谨,非要等到选举之后才进行和平谈判和土地分配。它们毫不犹豫、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可知该运动满足人民对和平和土地的愿望,故选C项;临时政府并未退出一战,排除A项;根据材料“它们一点也不像临时政府那样过于拘谨”可知此时沙皇政府已被推翻,排除B项;“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101921年5月,列宁在一次报告中说道:“1920年秋季和冬季,我们大工业的某些重要部门曾经开工,但是后来不得不又停工了

11、。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停工呢?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粮食和燃料储备。”这说明()A苏俄放弃发展重工业的政策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失败D实践推动了政策转变D题干提及“大工业的某些重要部门”的开工到停工,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粮食和燃料储备”,并结合时间1920年秋季和冬季,这时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过渡阶段,故选D项。11(2020天一大联考)1924年5月,苏联将对农民征收的实物税全部改为征收货币税,国家所需粮食和农副产品一律通过市场收购。这一举措()A促进了商品市场活跃B减轻了广大农民负担C提高了政府财政收入D保障了工业建设资金A材料中实物税改为征收货币

12、税,国家通过市场收购所需粮食和农副产品,可知新经济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市场的活力,故选A项;材料强调税收方式而非税赋的多少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政府的收入增加与否,排除C项;苏联模式下通过农业发展为工业建设提供资金,排除D项。1219281929年,苏联连续发生两次粮食危机,不但城市工人缺粮,而且由于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必要的工业设备而拖延了工业化进程。这两次粮食危机都不是由于粮食减产造成的,而是由于农民不愿低价售粮造成的。材料主要表明苏联()A农业集体化受到严重抵制B深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影响C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受阻D迈出了超越新经济政策的步伐D根据时间可知当时苏联推行农业

13、集体化,对农产品的低价购买、换取外汇的形式引起了农民的抵抗,体现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衡,突破了新经济政策逐步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构想,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农民对粮食价格的不满,未体现抵制农业集体化政策,排除A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于1929年,并未对苏联产生太大影响,排除B项;粮食价格抬高影响了重工业的发展,但该政策未受影响,排除C项。13(2020洛阳高三期中)20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曾长期禁止或限制私人携带各类消费品出境,但对进口奢侈品(香烟、酒、化妆品)进行补贴。这种现象表明苏联()A政府曾试图鼓励发展轻工业B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C强调意识形态影响对外贸易D经济发展速度日益缓慢B20世纪

14、30年代,苏联实行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衡,所以为了保证国内人民对轻工业产品的需要,苏联采取限制消费品出口、补贴奢侈品进口的措施,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对于进出口消费品的规定,没有体现出苏联鼓励发展轻工业,排除A项;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的差别,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故不是意识形态对苏联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对进出口消费品的规定,看不出苏联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且苏联模式促进苏联工业迅速发展,排除D项。14(2020渭南质检)下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的比较

15、。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C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虽然没有实现消费品与农业的目标增长率,但这足以证明苏联在“二五”计划期间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故选C项;农业和轻工业虽没有完成目标增长任务,但与“一五”计划相比仍是正增长,排除A项;苏联的“二五”计划虽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但并没有实现协调均衡发展,排除B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在“一五”计划时就已经确定,排除D项。15下面这幅漫画榜样(图中站立者为一个日本将军,柱子上写着“墨索里尼”)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所作,其

16、主要寓意是()A墨索里尼死有余辜B意大利法西斯已经投降C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D蒋介石独裁统治不得人心C漫画榜样描绘了墨索里尼倒吊在绞架上,摆在日本侵略者面前的场景,寓意日本侵略者将与墨索里尼有同样的下场,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2020淄博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下面为历史上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大事表16世纪初葡萄牙在亚洲侵占军事据点,同时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16世纪中期西班牙占领中南美洲地区,屠杀印第安人,带来的传染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17世纪早期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建立其殖民航运霸权17世纪英国和

17、法国成为主要的贩卖奴隶的国家,导致非洲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18世纪中期英法为争夺殖民霸权,进行多次斗争。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初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 100万码以上19世纪40年代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增长一倍半。中国出口多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19世纪中期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日本生丝、棉花等大量出口19世纪后半期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一战前夕增加到10亿英镑19世纪末期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20世纪初期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英镑,铁路线增至4万多公里一战前夕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摘编自吴

18、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解析首先,依据材料信息分析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阶段特征,以此作为新的时间尺度的划分标准,如工场手工业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每个阶段殖民扩张的特点不同,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这就是新的时间尺度的划分标准。然后,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答案示例1: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特点:赤裸裸的抢劫和掠夺。如垄断性贸易、殖民屠杀、贩卖黑奴、争霸战争等。影响:殖民国家获得了大量财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和兴旺;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示例2:第一

19、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特点:进行商品输出,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影响: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廉价原料,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亚非拉的殖民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示例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特点:进行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

20、(14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经过半年时间的实践,列宁由否定商业到承认商业,最后号召共产党员学会经商做生意。然而,他的继任者多数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不理解,把它看作是暂时的退却。1923年10月,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批评政治局的政策时指出:“我们没有一个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原则性决议。”党的领导也不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经济发展的策略路线,而只是同反对派斗争中的一张牌。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经常是党内争论的对象,党内除布哈林等少数人,一个比一个“左”。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以“激进”为荣,以“左”为荣。摘编自沈志华等苏联历史专题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

21、济”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解析根据“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确立论题,根据材料“他的继任者多数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不理解,把它看作是暂时的退却”可知新经济政策的推行面临着阻力;根据材料“经常是党内争论的对象,党内除布哈林等少数人,一个比一个左”可知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存在激进现象。其次,根据论题,在材料中提取相应信息,如根据材料“他的继任者多数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不理解,把它看作是暂时的退却”可知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根据材料“党内除布哈林等少数人,一个比一个左”可知在经济建设中存在急于求成的现象。最后根据提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

22、识,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论题:苏联经济建设日益激进。(2分)论述:20世纪20年代初,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联)经济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基本上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久,苏联领导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倒退,苏联应该向资本主义发动进攻。这种固守传统社会主义的观念,忽视了苏联的国情。1925年,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强调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提出了较高的经济建设指标。为了解决工业资金建设问题,提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农业健康发展。此后,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把小农经济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这也忽视了苏联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23、10分)总之,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取消新经济政策,强调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大规模发展集体农庄等,都鲜明地说明了苏联经济建设日益激进。(2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933年3月,即罗斯福总统刚刚上台执政的前几个月,由于大萧条带来的贫困,退伍军人要求补偿金的大军开始向华盛顿汇集。到了5月,就有大约3 000人住进一座“帐篷城”,这是罗斯福总统命令军队在华盛顿郊区一处废弃的要塞专门为他们搭建的。在白宫的安排下,国家新的第一夫人艾莲娜罗斯福冒着风雨、踏着泥泞来到这些退伍军人之间,参加他们的歌咏会。一位退伍兵这样说:“胡佛派来军队,罗斯福派来他的妻子。”到193

24、3年6月,约2 600名退伍兵接受了罗斯福总统“新政”提供的工作。摘编自向华盛顿进军事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美国民主制度遇到的危机。(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是如何应对危机的。(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大萧条带来的贫困”可知经济危机冲击美国人的生活;根据材料“退伍军人要求补偿金的大军开始向华盛顿汇集”可知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政府形成巨大的压力。第(2)问,根据材料“接受了罗斯福总统新政提供的工作”可知,当时罗斯福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材料“胡佛派来军队,罗斯福派来他的妻子”则体现出罗斯福对民众的安抚。答案(1)经济危机造成美国广泛的贫困现

25、象,政府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这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民主制度。(6分)(2)安抚贫困人民;提供基本救济;举办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6分,答出三点即可)19近代英美两次农业危机以及两部税法的出台,对两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1813年,英国下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15年,托利党利物浦政府颁布了谷物法。1845年1月,一位工人在一次反谷物法集会上说:“谷物法严重伤害了工人阶级。我注意到,当食品价格高的时候,工资就低当价格下降后,我看到我们村里穿新棉布

26、上衣的人数,比四五年前小麦价格高时多了很多。食品价格高,人们在购买食品上的花费就大,于是就几乎没有余钱来购买衣服;当他们没有钱购买衣服时,衣服就很难卖出去;要将衣服大量卖出去,衣服价格就要便宜;衣服非常便宜了,就没有钱来生产它们。”1845年后期,由于农业歉收和爱尔兰马铃薯灾荒的影响,英国的粮食严重匮乏,爱尔兰发生大饥荒,成百万人被饿死。当时解救灾荒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开粮价,让外国粮食自由进入英国。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摘编自刘成英国废除谷物法刍议材料二一战结束后,由于欧洲对粮食需求的锐减和国内通货紧缩,粮食价格急剧下降,加剧了农民和农村的贫困。1928年竞选期间,胡佛总统向农民承诺征收关

27、税来提高不断下落的农产品价格。此时,不仅农业部门要求保护关税,许多工业企业也要求增加关税保护。1930年,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法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诞生美国的贸易伙伴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以限制外国进口来保护本国市场,这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几千万人失业,加剧了大萧条。当时不是没有警报,据报道,亨利福特就告诉胡佛,这项法案是“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摘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和英国卫报评论等(1)根据材料一归纳谷物法造成的社会危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令的立废所体现的经济思想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佛与罗斯福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不同策略,并简要说明斯穆特霍

28、利关税法是“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的理由。(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危害,根据材料一“谷物法严重伤害了工人阶级要将衣服大量卖出去,衣服价格就要便宜;衣服非常便宜了,就没有钱来生产它们”得出恶化民众生活;激化社会矛盾;阻碍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根据材料一“1845年后期成百万人被饿死”得出加剧粮食危机。第二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1815年,托利党利物浦政府颁布了谷物法”“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变化,由重商主义向自由主义转变。第(2)问第一小问策略,根据材料二“胡佛总统向农民承诺征收关税来提高不断下落的农产品价格。此时,不仅农业部门要求保护关税,许多工业企业也要求增加关税保护”

29、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胡佛通过提高关税来提升国内农产品价格;罗斯福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农业生产,减耕减产,解决农业产能过剩问题。第二小问理由,从对美国、对世界两个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二“美国的贸易伙伴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以限制外国进口来保护本国市场,这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几千万人失业,加剧了大萧条”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对美国来讲,阻碍工农业产品出口,增加失业率和加剧经济危机;对世界来讲,引起各国关税战,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遭到破坏。答案(1)危害:恶化民众生活;激化社会矛盾;阻碍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加剧粮食危机。(任答三点即可)变化:由重商主义向自由主义转变。(6分)(2)策略:胡佛通过提高关税来提升国内农产品价格;罗斯福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农业生产,减耕减产,解决农业产能过剩问题。理由:对美国来讲,阻碍工农业产品出口,增加失业率和加剧经济危机;对世界来讲,引起各国关税战,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遭到破坏。(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