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讲中国古代的改革 考纲要求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考点一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1背景2措施(1)政治(1)政治(2)经济(3)文化: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3历史作用(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3)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的下一步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史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
2、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解读史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的改革措施。史料三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迁。解读史料体现的是实行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史料四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投入官府为奴。解读史料体现的是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等措施,促进了国力的提高。史料五(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卷六十八解读史料表明商鞅变法使秦民富国强,社
3、会安定,民风淳朴。(2014高考浙江卷,节选)史料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思考:根据史料,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要点提示:(1)指导思想:法家思想。(2)作用:增强了国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建立及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商鞅变法的四大方面八个要点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大方
4、面八个要点:政治上,定法律、行县制;军事上,奖军功;经济上,重小农、废井田、统一度量衡;思想上,焚诗书、改习俗。其影响宏观上要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微观上从对秦国历史发展的作用的角度分析。2商鞅变法的五大特点(1)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加快了秦国的社会转型。(2)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4)不畏权贵、严刑峻法。(5)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3体现地主阶级利益的三大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这就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5、,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2)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权,准许土地自由买卖,保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便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这样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3)建立县制,实际上废除了分封制,打破了原来的封疆界限,剥夺了奴隶主贵族对地方的控制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考点二游牧民族封建农耕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1历史背景(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2改革内容(1)经济(2)政治3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2)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
6、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3)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4)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要点图示孝文帝改革的要点史料一神瑞二年(415年),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冯太后、孝文帝下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魏书食货志史料二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魏书成淹传解读史料表明自然灾害频繁、京城粮食供应困难,也是迁都洛阳的原因之一。史料三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
7、,不改一字”。解读史料说明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儒家经典,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这促进了他后来推行汉化政策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史料四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伽蓝记解读史料表明迁都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和北方的民族融合。史料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思考:(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2)依据改革的措
8、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要点提示:(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1改革前的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2)
9、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性质:少数民族主动封建化的改革。(2)影响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生活方式汉族化: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民族融合的实质(1)北方民族大融合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
10、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质是封建化。(2)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方面的汉化。考点三克服统治危机谋求富国强兵北宋王安石变法1历史背景2主要措施(1)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其他3历史作用和教训史料一宋太宗至宋英宗时期财政情况。时代岁入(缗)岁出(缗)盈亏(缗)太宗至道末年(976年)22 245 800余大半真宗天禧末年(1021年)150 850 100126 775 200余24 074 900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126 251 964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 138 405120 343 174非常费:11 521 278亏15 736 047史料二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
11、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而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卷二八四解读史料表明北宋中期面临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史料三北宋的既定政策是纵容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而且给予免税免役的特权。而中小地主和较富裕的自耕农,为逃避繁重的税敛和差役,宁愿托庇于官绅和豪强之家,伪立契约,假称土地已典卖,自己沦为佃户,实则仍在原有的土地上耕种,但要把收获物的一部分交给官绅和豪强之家。史料四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解读史料表明北宋初纵容土地兼并,豪强拥有免税特权,造成赋税不均
12、,逃税现象严重。一方面加剧了政府财政困难,另一方面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史料五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解读史料反映出“岁币”的存在加剧了北宋的负担。史料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畜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
13、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思考:(1)根据史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要点提示:(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1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1)社会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
14、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国力衰退,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和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2图解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3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1)青苗法: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2)免役法: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4)方田均税法:官僚、地主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缴纳赋税。(5)均输法: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4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相同点: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都曾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
15、的激烈反对;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2)不同点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后者发生在封建社会中期。根本目的不同:前者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后者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5变法失败的理性思考(1)指导思想有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如均输法)。(2)变法措施过于激进,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3)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现象。(4)变法后期,宋神宗决心动摇及其去世,使王安石变法失去强大的支持。(5)根本原因: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目的,无法真正给农民利益。命题研析考向聚焦
16、考向1历史上货币改革的现实关联史观结合能力【典例1】(2015高考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中,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
17、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回答。第(2)问,从唐代币制改革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角度回答。如新的货币体系确立、不再标识重量有利于非金属货币的产生、有利于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发展等。【答案】(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
18、值。(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考向2关注历史改革与社会环境的关联【典例2】(2015高考山东卷)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出社会关系的变化,然后再从社会关
19、系变化与商鞅变法之间的关系角度加以阐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商鞅变法中与材料所述现象有关的措施说清楚。【答案】变化:部分社会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考向3从社会转型视角探究改革的得失与成败【典例3】(2015高考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常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
20、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
21、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可知是方田均税法。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王安石变法前的社会形势分析。【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两点即可)(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结升华】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特点(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
22、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
23、,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争雄优势,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课时规范练1(15分)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24、,回答问题。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二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做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6分
25、)(2)根据材料二,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减少改革阻力的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魏初风俗至陋”“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第一句话中提炼;第二小问可从改革者的目的、勇气与信心等角度概括归纳。答案:(1)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2)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26、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摘编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材料二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弱民,通过弱民使国家崛起。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愚民、辱民和穷民。摘编自秦国是怎么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三个“低下”、一个“落后”的。(5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实现“愚民、辱民和穷民”的。(5分)(3)上述材料反
27、映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5分)解析:第(1)问反映的是改革前秦国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存在的问题,故应列举经济、政治和军事等相关措施。第(2)问的关键是理解愚民、辱民和穷民的含义,进而联系相关知识,列举商鞅变法的相关措施回答。第(3)问从“愚民、辱民和穷民”等措施分析可知,法家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严刑酷法等,这是将国家与人民对立起来。答案:(1)实行军功爵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行县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这一措施既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也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2)愚民:焚毁诗书,禁止民众阅读、传播;辱民:实行严刑峻法,建立连坐制度;穷民
28、:实行重农抑商,将山林和湖泊收归国有。(3)将国家和人民对立起来。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墦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
29、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30、。4(15分)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摘编自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
31、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7分)(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8分)解析:第(1)问关注材料一中“市易”这个词和材料二中“就近与低价”这句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第(2)问材料三中“贷”“息”是关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措施然后根据材料分析其理由。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第2讲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考纲要求俄国农奴制改革。考点推动国家走向近代化俄国农奴制改革1改革的背景(1)
32、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2)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4)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亲自主持和推动了改革。2“解放”法令(1)内容(2)评价(2)评价3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3)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俄国。1背景史料一解读史料表明俄国虽已开展工业革命,但在生产能力、交通运输等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欧。史料二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可随意打骂、虐待他们,甚至把他们看成是工具,可以相互转让。农
33、奴主为谋取暴利,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农奴主残酷压榨农奴,不断增加他们每星期为主人干活的天数,甚至收回份地,将农奴降到奴隶的地位。由于这种种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市场和资金根本无法解决,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各国,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解读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2内容与评价史料一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
34、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解读史料反映出农民改革法令使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市场,但农民受到残酷掠夺。史料二俄国1861年改革后,土地所有制的形式示意图。解读史料表明农奴真正可支配的土地比例很小,实际上改革是对农民的变相掠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016高考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农奴制
35、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转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摘编自华莱士俄国史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
36、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为,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摘编自莫斯俄国史(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据上述史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要点提示:(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2)原因:
37、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1俄国农奴制改革概况2三大困境逼迫下的改革选择(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因农奴制的存在,发展水平严重落后;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资本依赖西欧。(2)政治:农奴制弊端日益暴露,农奴起义不断,局势动荡,奴隶制的存废成为焦点。(3)军事:克里米亚战争惨败,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国际地位大大下降。3改革内容暴露的本质目的(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
38、本上触动封建经济的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4不彻底、掠夺、欺骗性的改革特点(1)不彻底: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2)掠夺性: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数量少、贫瘠,且不便耕作,不足以维持生计,只得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命题研析考向聚焦考向1立足材料信息、印证历史结论【典例1】(2014高考上海卷)“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
39、A林肯B明治天皇C威廉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解析】俄国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可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考向2综合考查重大改革的前因后果【典例2】(2014高考福建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
40、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限定词“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即回答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国家;第二小问从俄国制度落
41、后的角度回答。第(2)问根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积极影响来说明“延缓了革命”,结合改革的局限性说明“不能消除革命”。【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考向预测】1.引用19世纪中叶俄国与西欧(英、德)等国生铁、铁路里程对比表及当时有关农奴生活遭遇和暴动,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2解读、运用史料,用辩证的观点,多角度看待同一历史问题。【总
42、结升华】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课时规范练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政府对土地所有者失去的土地和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农奴进行补偿。农奴获得了自由,逐渐免除了劳作义务,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
43、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这是造成疏远和激进的根源。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也被证明是不可避免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该观点相对应的改革措施。(5分)(2)根据材料二,
44、概括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他一系列改革”的主要措施。(5分)(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他们评价1861年改革的不同视角。据此说明历史认识的特点。(5分)答案:(1)评价:认为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没有促进农业发展。措施:农民可以通过交付高额赎金获取土地。(2)评价:扩大民主范围。措施:中央与地方的政治改革,如建立各级法院等。(3)视角:材料一是从协调各阶层利益的结果的视角评价的;材料二是从美俄比较的视角进行评价,得出农奴解放和获得政治权利的结论。特点:作者立场不同、视角不同、选取材料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结论也不同。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
45、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有人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15分)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第二小问,从农民购买力以及当时俄国国内市场狭窄角度分析回答。答案:合理性: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
46、影响:农民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3(15分)自古以来农民非常关心土地政策的调整及身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男夫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授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卖者坐如律。均田令材料二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材料一中土地政策得到农民拥护的原因有哪些?(6分)(2)农奴制改革后,存在两
47、种声音,一种是“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种是“人民受骗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种声音的理解。(9分)解析:第(1)问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方战乱频繁,许多农民丧失土地,生活没有保障)可以概括出原因。第(2)问为开放性题目,第一种观点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一般条件(如:劳动力、资金、技术、国内外市场、资源、政局稳定)着手分析;第二种观点可以结合“解放法令”的内容及影响来分析。答案:(1)原因:少地和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2)第一种:“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缴纳高额赎金”为资本主
48、义发展提供了资金。第二种: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了地主控制的村社的束缚。农民为赎买份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第3讲近代亚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纲要求1.明治维新。2.戊戌变法。考点一让日本跻身帝国主义强国行列日本明治维新1历史背景(1)国内:幕府统治出现危机政治:天皇没有实权,幕府掌管国政,等级制度森严。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文化:洋学兴起,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为日本学习西方准备了条件。阶级: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对幕府不满,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2)国际:民族危机出现。1853年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面临沦为
49、殖民地的危机。2过程(1)形成以下级武士为主的改革派,公开反对幕府。(2)确定武装倒幕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3)建立了由农民和商人子弟组成的武装力量。(4)武装倒幕成功,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5)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3基本内容(1)政治(2)经济经济(3)文化方面: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推行文明开化。4历史影响(1)积极作用: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50、。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局限性1面临的社会危机史料一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解读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中下级武士的处境日益恶化。史料二将军和大名因财政之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中下级武士的生活日益陷入困境。因此,中下级武士对社会现实相当不满。解读中下级武士因经济状况恶化,对现状产生极度不满,后来成为倒幕运动的主力。史料三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
51、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解读新兴商人集团出现,政治地位提高,成为改革的推动力量。2维新的影响史料一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解读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以各种政策为杠杆,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史料二(日本明治政策)改变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英艾瑞克霍布
52、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解读明治维新涉及各个层面,体现向西方学习的全面性、主动性和选择性、与国情相结合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等特点。史料三明治政府建立后颁布的五条誓文1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2上下一心,大展经纶;3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4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5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解读五条誓文体现了如下改革精神:第一条是为了稳定大名、公卿,便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第二条强调上下一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第三条是废除等级身份制。第四条是暗示放弃攘夷口号,要与外国交往。第五条是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史料一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4
53、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6天皇裁可法律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11天皇统率陆海军。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史料二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普鲁士宪法(1850年)思考:根据史料,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要点提示: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1维新前夕内忧外患及其解
54、决途径2既向西方学习,又保留民族特色的变法特点(1)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不同国家学习。(2)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3)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人才。(4)未全盘西化,在精神上将武士道精神(神道)定为国教,以确立对天皇的崇拜地位。(5)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3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1)进步性经济方面: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经济的近代化,日本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政治方面:1889年,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文化方面: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
55、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近代化军队,军事实力得到增强,为摆脱民族危机和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对外方面: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并跻身世界帝国主义国家行列。(2)局限性 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考点二促进民族意识觉醒戊戌变法1历史根源(1)政治: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剧,“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激发。(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思想: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2维新思想的发展状况(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56、)王韬主张广贸易、开煤矿、发展资本主义;推崇君主立宪政体,主张君民共主。郑观应主张开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行商战。(2)维新思想的成熟(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明确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梁启超“倡民权”。谭嗣同呼吁“冲决网罗”。严复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观点。3百日维新(1)内容类别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文化教育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
57、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2)结果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历史教训(3)历史教训: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且脱离了人民群众,其变法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充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史料一维新派提出的官制改革主张,在百日维新中,大大打了折扣。有的条目干脆不被批准,有的则被偷梁换柱,失去了本意。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还屡次下诏,要求设立农工商分局并裁汰府、州、县的冗员。但各省认真办理者极少有的省份,则基本没有变动。戊戌变法资料解读
58、史料反映变法遭到守旧大臣的阻挠、破坏。他们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使变法法令从中央到地方都成了一纸空文。史料二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解读史料表明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没有深入人心。史料三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
59、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解读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2014高考山东卷)阅读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史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
60、并统筹全局折等思考:(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史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要点提示:(1)相同: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目的及根源(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2)目的:减少改革变法的阻力。(3)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2除旧布新又急躁冒进的百日维新特点(1)
6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7)从推行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不分轻重缓急。3从三大视角评价维新变法的进步性(1)从背景、目的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
62、情况下开展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其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运动是爱国、进步的。(2)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看、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看,实行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出路,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3)从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使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
63、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命题研析考向聚焦考向1日本明治改革的举措【典例1】(2015高考上海卷)1868年日本改元“明治”推行新政,新政的首要举措是()A展开“修约运动”B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C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D推行教育改革【解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展开的“修约运动”,并非新政的首要举措,故A项错误;新政的首要举措是废藩置县,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故B项正确;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是新政的重要举措,但不是首要举措,故C项错误;推行教育改革是新政的重要举措,但不是首要举措,故D项错误。【答案】B【典例2】(2015高考北京卷)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
64、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指令()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要培养民众的忠孝精神和生存技能,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答案】D考向2“文明开化”对日本的影响【典例3】(2015高考江苏卷)“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
65、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
66、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方式、范围、学习形式等方面概括特征。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某学者的观点可归纳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是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第二小问要根据明治维新前的状况和明治维新后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第(3)问,要认识到当时日本人不了解西方文明的真正内涵,局限于形式上学习西方。【答案
67、】(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总结升华】改革的规律性认识(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
68、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课时规范练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治领导人在竭力实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废除了幕藩体制,撤销了原来的阶级制度,依靠征兵制设置了军队以取代过去的武士阶级,建立了近代经济机构的基础,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而创建了近代政治体制。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材料二从中古东方型的社会,转入现代西方型的社会
69、。其工程之浩巨,可想而知。但是那光绪也要把这百年难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其必然失败。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也不是个办法。不幸这位年轻皇帝,显然感到国亡元日,所以迫不及待。但是他的军师谋臣,应该有见及此。不幸康某木讷执拗,识见不足;而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唐德刚晚清七十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革故鼎新的措施?并分析有何效果?(9分)(2)同为近代化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失败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日本明治维新的政策,依据教材与材料内容归纳。可以从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入手分析。可从原文中整理归纳,从政治上、经济上、阶级关系上分析。关于
70、维新的效果,可直接用材料中的“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而创建了近代政治体制”来回答,也可以按照教材内容归纳,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与统治危机。第(2)问,中日维新一成一败原因的对比,可从两国的具体国情入手分析归纳。首先要从两国改革的背景分析,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并且其内部没有产生分化,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其次是从改革实施的过程的不同来分析,“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可以看出中国的改革者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再次是从改革者素质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是十分幼稚的,所以导致在改革过程中树敌过多,改革阻力大。答案:(1)措施: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71、四民平等;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效果:推动日本实现工业化,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2)中国的戊戌变法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实施者急于求成,缺乏政治经验。2(15分)19世纪以来,日本、中国等都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钱乘旦再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
72、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日本、中国改革的共同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9分)解析:第(1)问,需要结合材料,从材料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可以总结出其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改革是要挽救民族危机。第(2)问,应结合材料二进行分析,从其学习不同国家的不同方面,可见其学习具有选择性、侧重点;从学习方面来看,涉及经济、法律、军事、教育,可见其学习规模、领域较为广大,全面
73、学习西方;从具体内容来看,“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日本改革从推动者来看,其政府主导较为明显;从其结果来看,促成了日本社会转型。答案:(1)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严重。(2)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全面学习西方;以政府为主导;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3(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5年是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中国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使节伊藤博文之间曾有过以下谈话: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人(李鸿章)谈过改革问题,为
74、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改变或改进呢?为此我深感遗憾。李:先生,当时听你谈论此事,不胜钦佩,而且,我对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也十分羡慕。可是,我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我简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伊藤:根本的问题在于每个国家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1)中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有何表现?(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并分析其效果。(9分)解析:第(1)问,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看维新派本身所体现的保守方面,其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一是其对立面,传统封建势力的阻挠破坏来进行分析。
75、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可以总结其文明开化,改变风俗,结合所学知识,真正让日本发展起来的应该是经济的西化,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第二小问,分析“其效果”,也就是明治维新的效果,迁移有关明治维新的影响进行回答即可。答案:(1)维新派(康有为)托古改制、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维新派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在变法诏令中没有体现;顽固势力强大,改革阻力重重。(2)特点:明治政府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改变社会风俗。效果:加速了日本近代化(或工业化)进程,但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色彩。4
7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治政府刚成立时,参与维新的功臣多是些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充满对欧美社会的美好憧憬,决心把西方的一切从物质到精神到规范制度统统搬进日本正如伊藤博文在启程之初草拟奉命使节要点中所写:要把“超越我东洋”的“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等“开明之风,一概移入我国,使我国民迅速进步,达到同等化域”。钱乘旦寻找现代化的楷模:论明治维新的失误材料二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
77、梁启超变法通议(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政府改革的目标。(6分)(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和日本学习西方的异同。(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要把超越我东洋的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等开明之风,一概移入我国,使我国民迅速进步,达到同等化域”概括明治政府改革的目标。第(2)问,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找出两者在学习西方的历史背景、目的、内容方面的相同点;再据材料“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概括其学习侧重点的不同。答案:(1)改变落后状况,实现文明开化;成为世界强国,与欧美各国平等。(2)相同
78、点:19世纪中期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都是为了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的需要;都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及改革教育。不同点:中国仅注重学习西方技术,日本更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考纲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
79、不平衡性加剧。2重要原因(1)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2)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巴尔干地区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阶段时间主要战役或事件影响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国速战速决梦想破灭第二阶段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
80、阶段19171918年美对德宣战,俄国退出大战,中国等一批国家对同盟国宣战同盟国相继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1力量对比: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1)战争初期,日本的参战,使德国失去了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2)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2战略失误(1)低估了对手的实力。(2)战场形势的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3)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3内部矛盾: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使同盟国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盟友。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1性质: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2影响(
81、1)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催生了新世界动摇了欧洲的统治地位,美日正在崛起。使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引起了人们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史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德、美力量变化比较表。类别英德美法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4.68.11.9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342189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2314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14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3解读英、法
82、、德、美力量的变化反映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史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依偎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1911年4月本哈第著我们的前途解读反映出德国不满足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满足于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试图夺取英国的殖民地,成为世界帝国。史料三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
83、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到20亿美元,而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 700万美元。解读前段史料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中立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美洲远离欧洲战场。后段史料则反映出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做军火生意,并表现出了倾向和支持协约国的态度。实质:说明美国不甘心置身事外,同时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果:美国在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参战。史料四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
84、“凯末尔革命”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解读史料说明一战促使亚非拉地区民族觉醒,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局面。史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作“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史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国总统
85、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思考:(1)史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2)史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要点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2)国家:英、法等国。原因: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办法: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1)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86、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非正义战争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从战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与掠夺。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参战的原因(1)美国与西欧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不愿看到德国取得霸权。(2)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由于英国实行战时海上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几乎中断,而与协约国的贸易额却迅速上升。(3)俄国
87、爆发“二月革命”,美国担心俄国退出战争可能会使协约国战败,美国给协约国的大量贷款将付诸东流。(4)如果协约国获胜,美国不仅可以分享胜利果实,而且还能够凭借其经济实力于战后控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3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的目的(1)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企图建立“中欧帝国”,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2)法国的目的是收复在普法战争中被割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3)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其附属国。(4)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土耳其帝国。(
88、5)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6)日本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7)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8)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争夺世界霸权。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全面影响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遭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上第
89、一次世界大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反思西方文化考点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一、凡尔赛体系1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同盟国战败。(2)1919年1月6月,协约国集团在凡尔赛宫召开处置战败国和巩固战胜国成果的和平会议。2内容(1)凡尔赛和约:重划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德国赔款;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2)对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战败国的和约以及国际联盟盟约。3影响(1)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2)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了一系
90、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3)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4)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成为凡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二、国际联盟1由来: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2宗旨: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3实质: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4作用(1)积极:战后初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利于恢复战后经济,处理国际争端等。(2)消极:被英法操纵,成为它们维护霸权的工具;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放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5历史地位(1)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政治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从其宗旨看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三、华盛顿体系1背景(1
91、)英、美、日对亚太地区特别是对中国的争夺及海军军备竞赛。(2)召开会议:1921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讨论限制海军军备和太平洋及远东问题。2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3影响(1)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2)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的原则。(3)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4)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5)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但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
92、长久。四、非战公约1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2作用(1)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2)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有一定进步意义。(3)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史料一有人认为“凡尔赛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和平体系”,但也有人认为它“建立在火山口上”,还有人认为它是“下一次战争的开端”。解读史料中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都有一定的道理。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在凡尔赛体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但
93、也应认识到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它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制裁、掠夺与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奴役、掠夺的基础之上的国际体系。史料二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解读史料中列宁所作判断是正确的。因为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1存在的两大隐患(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
94、取得统治和对外扩张的。(2)在战胜国中,对势力范围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国间的深刻矛盾,这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就引起了种种的不满,20年代这个新秩序逐渐瓦解,到30年代又为新的国际危机所替代。2华盛顿体系对中、日、美的不同影响(1)使中国由一战时的日本独占变为多国共同控制,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存在。(2)暂时对日本起到约束作用,使其不敢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但它并没有放弃称霸野心,埋下了更大的战争祸根。(3)美国经济走向繁荣,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大大扩展。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支配世界的力量仍然是以欧洲尤其是以英法两国为主;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体系具有反动性;体系具有
95、不全面性;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进步性。(2)实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暂时和平又充满危险的体系;是奴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是敌视和反共反苏的体系。4全面评价国际联盟(1)积极:国际联盟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是第一个国际性政治组织,强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2)局限: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如盟约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事实上等于把这些殖民地交由英、法、日等国实行殖民统治,它的作用只是帮助帝国主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巩固了战后帝国主义体系。命题研析考向聚焦考向1
96、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典例1】(2015高考天津卷)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参加一战的目的是称霸东亚,无论是对德通牒、宣战诏书,还是首相演说,都只是借口,意在掩盖其参战意图,故B正确。【答案】B考向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政治版图的影响【典例2】(2014高考海南卷)历史上欧洲版图的变化往往与大规模战争有关。与欧
97、洲国家数量骤然增加有关的战争是()A拿破仑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匈帝国瓦解,塞尔维亚等一系列新兴国家的出现增加了欧洲国家数量,故C项正确。【答案】C【总结升华】(1)通过20世纪初欧美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状况表格,进一步分析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通过有关国家伤亡人数、经济发展状况及主要参战国革命运动的兴起,归纳一战的重大影响。(2)将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对德国处置和洛迦诺公约等重要内容联系起来命题,思考一战后孕育着的不稳定因素。(3)结合一战中中国的参战、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及华盛顿会议上关于九国公约有关中国问题的
98、解决等命题。课时规范练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6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两者都在德国皇帝领导下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毫无疑义的是,胜利,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我个人预计这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将属于协约国德国的威胁长久以来悬在世界头上的诅咒将被打碎,被打碎到它永远不再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世界各族人民渴望和平。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1)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7分)(2)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
99、夫预计的战争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预见是否正确。(8分)解析:第(1)问归纳材料即可。第(2)问关键在于能准确提取和理解材料的观点包括协约国打败同盟国集团和永久消灭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两个方面,然后分别加以理解和论证,答题时要辩证地看问题,做到条理清晰,合乎逻辑。答案:(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一战。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维护世界和平。(2)结果:协约国打败同盟国集团,取得战争胜利;永久消灭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不完全正确。协约国虽然打败了同盟国集团,但它对战败国的掠夺,激化了德国与协约国集团之间的矛盾,为新的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火种。2(15分)1937年8月14日发表的国民政府自卫
100、抗战声明书是抗战期间的重要文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此等条约,其最大目的,在维持正义与和平。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各举一例说明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对于国家间关系的规定。日本为什么敢于破坏这些规定?(9分)(2)根据材料,评价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中关于国家关系的主要内容回
101、答。第二小问结合日本在侵略中国前夕所做的准备、国联等因素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进行积极评价。答案:(1)规定:国联盟约规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不从事战争;九国公约规定不得营谋在中国的特殊权益;非战公约规定放弃战争,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家间争端。(其他说法亦可)日本:中国国力弱小,国防薄弱;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上台,侵略野心膨胀;国际联盟无力维持世界和平;国联盟约等文件自身缺乏约束力。(2)着眼于国家民族利益来调整对日政策,表达了维护民族独立的坚强决心,有利于凝聚抗日力量,促进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
102、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街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无菜肴之餐桌”。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材料二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的非战公约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过程在审判过程中,四大国的起诉人无论如何旁征博引,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求助于非战公约非战公约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找到了契合。王立柱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1)材料一中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做出上述评价的依据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人们对非战公约的态度有何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9分)答案:(1)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2)由
103、轻视到认同。非战公约的内容为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战的灾难使和平思想观念深入人心。4(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借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
104、以及不正常的压力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7分)解析:第(1)问,从二者在赔款上的程度不同及各自的不同目的分析。第(2)问,从微观(德国)和宏观(欧洲)等角度分析。答案:(1)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战败国。(2)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一战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
105、平 考纲要求1.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2.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世纪7080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考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背景1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它们对外侵略扩张,并逐步走上了结盟道路。2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但由于没有建立国际反法西斯
106、统一战线,这些斗争没能阻止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3慕尼黑阴谋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企图避免战争,并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二、爆发的原因1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重要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激化了各种矛盾,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3历史原因(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被激化。(2)德国、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4外部原因(1)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苏联避战自保,事实上充当了法西斯的帮凶。(2)20世纪30年代欧、亚、非一些国家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没能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三、走向世界大战1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1933年
107、,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统治在德国建立起来。(2)1936年,日本发生“二二六”政变,成立听命于军部的内阁,法西斯体制确立。2法西斯在对外侵略扩张中的局部胜利(1)非洲: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2)欧洲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同年挑起苏台德地区事端,企图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在德、意支持下,西班牙共和国被叛军颠覆。(3)亚洲: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三国轴心形成:19361937年间,德、意、日法西斯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三国轴心。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扩大
108、(1)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原因法西斯的侵略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过程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美国与英国结盟。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苏联声明表示支持。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3)影响: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扭转了不利局面,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转折(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和第二
109、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中途岛海战:美军重创日军,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3)阿拉曼战役:英军重创德意军队,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5胜利(1)意大利投降:1943年,法西斯政权被推翻,新政权投降。(2)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欧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个大国。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范围,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局面。(2)殖民地、半殖民
110、地国家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新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史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1939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演说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的是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是张伯伦手上的石头却打在张伯伦自己的脚上。毛泽东解读张伯伦演说中的“强大邻邦”指德国;“小国”指捷克斯洛伐克。据史料分析,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英国政府提出上述主张的真实目的是纵容德国向东扩张并进攻苏联,以保证英国的安全。其结
111、果是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自食其果,遭到德国空袭。上述史料表明在面临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时,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团结起来共同解决。史料二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曾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苏俄不会单独出兵;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国联无力干涉。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解读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
112、争的具体事例”等,以上各国立场纵容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进一步恶化了远东局势。(2015高考山东卷)史料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图1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图2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思考:据图1和图2,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要点提示:说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弱到复兴的历史性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
113、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3)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4)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推行中立自保政策,苏联避战自保,客观上促进了大战的爆发。2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实质(1)原因英、法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大大削弱,不愿与法西斯国家正面交锋。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英、法等国国内兴起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
114、“和平主义”思潮。英、法等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本能仇恨和对弱小国家的蔑视。希特勒制造了一种反苏反共的假象,迷惑了英、法等国。(2)实质:损人利己,祸水东引。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终究是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3)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4)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和平共处。(5)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4备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必会的六大要点(1)一次大撤退:1940年5月,敦刻尔克撤退。一次大会师:1945年4月
115、,苏美军队在易北河会师。(2)两个联盟:1937年德、意、日三国轴心同盟形成;1942年初形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两次成功登陆:1943年7月,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3)三次突然袭击: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三次转折性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三个法西斯投降: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投降;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投降;1945年8月,日本法西斯投降。(4)四次重要国际会议:1943年1
116、1月,开罗会议;1943年1112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5)五次大战役:1940年7月,德国对英国发动空袭和潜艇战;1941年9至12月,莫斯科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6)六个主要战场:中国战场(正面、敌后);欧洲东线战场(苏德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包括第二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北非战场。考点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一、美苏“冷战”1原因(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为“冷战”局面形成奠定基础。(2)美苏均势局面的形成: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英
117、法等欧洲传统强国元气大伤;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加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美苏渐成均势格局。(3)矛盾激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冷战”。2表现(1)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苏联:政治上,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组建华约组织。3特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2)在美苏双方争夺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并未避免。4影响(1)美苏“冷战”,
118、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2)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地区局部冲突争端不断。(3)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缓和与对抗的交替1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尼克松主义”的新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21975年,欧洲大多数国家和美国等国签署赫尔辛基宣言,标志着“冷战”对峙得到了一定的缓解。3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苏关系重新紧张起来。41980年,美国提出用武力遏制苏联的“卡特主义”。1981年,里根总统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美苏关系再次陷入低谷。51985年,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他提出“新思维”理论,美苏关系进入第二次缓和阶段。6东欧剧
119、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也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1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3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高科技的威力使美苏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世界大战和核战争,只能实行核威慑。4我们必须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5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史料一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
120、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际的地位和尊严。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在日本投降签字国及远东国际法庭上法官的排位次序均排第二位,这取决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打败日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因国家综合实力较弱,在国际上仍受到歧视。史料二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百分比协定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二、
121、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雅尔塔协定中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解读史料反映了雅尔塔体制把东欧和希腊划分为苏联、英美的势力范围,并进行比例分配;美苏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妥协条件来加速日本的投降。可见,雅尔塔体制建立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122、从深层次来看,雅尔塔体制又有其积极作用: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2014高考海南卷)阅读史料,回答问题。史料1942年1月,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力图维持现状,推迟媾和,1950年下半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决定早日对日媾和。在美国操纵下,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
123、的战争状态。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对此,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摘编自吴廷璆日本史等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要点提示:(1)原因:违背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绝不单独与敌人媾和”的规定;部分反法西斯国家没有参加会议或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除在外。(2)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企图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冷战前哨阵地。影响:将日本拉入西方阵营,加剧了亚洲的冷战;中日、苏日等双边关
124、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结束对日本战争状态。1美苏争霸的原因(1)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双方均想称霸世界。(2)直接原因则是扩大本集团的势力范围。(3)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竞赛、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2联合国建立的重大意义(1)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2)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3)是战时反法西斯联盟之间经过反复磋商、相互妥协的产物,这一做法对战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冷战的影响(1)美苏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美苏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
125、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3)冷战也导致了美苏战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破坏民主与法制的行为。(4)冷战在人们的心理文化方面也投下了阴影,冷战思维至今余毒未消。(5)冷战所造成的一些地区冲突至今没有解决,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频发。(6)冷战期间,双方研制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4对雅尔塔体系作用的两点认识(1)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2)消
126、极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量迁移。维护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紧张的根源。命题研析考向聚焦考向1霸权兴衰与大国崛起【典例1】(2015高考上海卷)霸权的兴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势力削弱;美国势力不断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力量衰落,美国大发战争财,迅速崛起,战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27、,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受到限制,美国与英国在亚太地区平起平坐;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继续衰落,战后殖民地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美国则军事、经济力量大增,成为霸主,雅尔塔体系中美国据主导地位,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主题深化】正确认识20世纪国际格局的变动(1)三次变动及原因第一次: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
128、号强国;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在实力均等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规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第三次:20世纪809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而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2)认识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打破旧的力量对比,推动新的政治力量平衡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
129、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直接原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考向2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典例2】(2015高考海南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行政院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
130、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致通过,如发生盟约所禁止的战争时,行政院可就制裁提出建议。摘编自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宗旨的共同之处。(2)与联合国相比较,国际联盟在组织和表决程序方面存在哪些缺陷使其宗旨难以实现?【答案】(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各国友好关系,防止战争。(2)组织方面:美、苏等大国长期没有加入国联,削弱了国联的影响力;大会和行政院职能分工不清,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没有直接指挥的军事力量,无法有效展开维和行动。程序方面:国联大会的决议需要一致通过,造成决策困难;行政院决议需一致通过,没有强制执
131、行决议的权利,缺乏执行力。【主题深化】国际联盟与联合国不同国际地位及原因分析(1)不同作用虽然都把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摆在了首位,但国际联盟作为维护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联合国则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高举反共反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帜,对苏俄等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横加干涉;联合国则将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国际联盟一直为大国操纵,在20世纪7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原因建立的基础不同。国联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第一次世
132、界大战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组织方式不同。国联排除了苏俄等国,为帝国主义所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形势特点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考向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法国崛起【典例3】(2015高考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
133、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
134、理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答案】(1)理由: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争;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2)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备考建议】通史视角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1)政治上互相协作: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特别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之间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战争期间共召开四次三国首脑会议,协调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对当时和战后的形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
135、经济上互相支持:为了充分发挥盟国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胜利进行,盟国在经济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美国租借法的通过等。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与合作,对提高盟军的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军事上互相配合中国战场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在战略上拖住日本陆军的主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使日本无力和德、意做战略上的配合。中国修建了滇缅公路,并出兵协同英军作战,支援了英军东南亚战场,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主战场,为了减轻苏联的压力,英、美盟军在西欧和北非采取军事行动予以配合。在北非战争和西西里岛登陆战中,英、美盟军密切合作,获得重大胜利;开辟欧洲第
136、二战场,盟军攻入德国境内时,苏军攻克柏林,美、苏、英、法等盟军相互协作,迫使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在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中、美、英相互协作,苏联也参加了对日作战,迫使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课时规范练1(2014高考全国卷)(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
137、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8分)解析:第(1)问,从联合国1576
138、号决议的局限性、有核国家增多等方面说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从联合国的推动、核武器的危害性、美苏的态度及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等方面的说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第二小问,从核危害降低及对美苏、对世界三个方面分析。答案:(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
139、3月12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东京审判)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他称,“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做出的,应该说是战胜国一方做出的裁决”。言论一出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猛烈批评。2014年3月14日人民网材料二二战各国伤亡情况统计总表。国名死亡受伤合计死伤苏联2 680万3 300万约6 000万中国1 800万1 700万3 500万德国800万2 000万2 800万波兰630万100万730万日本290万400万690万南斯拉夫170万300万470万美国38万150万约190万英国40万120万160
140、万意大利20万50万70万(1)根据材料一,指出安倍质疑东京审判的理由是什么?他认为合理“裁决”应该是怎样的?(9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的合法性。(6分)答案:(1)东京审判是战胜国单方面的裁决。他认为合理的“裁决”应该由日本自己来决定,也就是“罪犯审判罪犯”。(2)审判的合法性:日本法西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之一,给世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灾难;同时,日本也是战败国,根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等;以及日本天皇颁布了投降诏书。3(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2013年12月1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时说,需要指出的是,开罗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
141、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该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得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包括热河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近来日本国内在历史问题上接连出现消极动向,一些人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其实质是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这不能不引起亚洲受害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展走向的严重担忧和警惕。摘编自外交部发言人就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答记者问(1)依据材料,简述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9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年来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6分)答案:(1)内容: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
142、北四省(包括热河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意义:开罗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2)美国在战后出于冷战的需要,对日投降的处理不彻底,反而采取了积极扶持日本的做法;日本在战后经济的崛起导致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残余。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考纲要求1.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考点一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一、“冷战”格局下的热战1朝鲜战争(1)背景:朝鲜半岛分立,引发内战;出于争霸,美国插手。(
143、2)影响朝鲜:以“三八线”为界,朝鲜半岛南北分裂。韩国跟随美国加入了资本主义阵营,朝鲜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美国: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中国: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苏联、日本:东亚地区暂时处于相对和平状态,美国在东亚地区对苏联的压力减小。日本抓住朝鲜战争的有利时机,经济迅速复苏,军国主义也有所抬头。2越南战争(1)原因美国推行霸权政策,把中国视为其在亚洲扩张的障碍。日内瓦协议后,美国扶植南越,形成南北分裂局面。(2)影响越南:带来了灾难;结束了分裂,实现了统一。美国: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144、不得不调整政策,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中美关系。世界格局: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3局部战争和“冷战”格局的关系(1)从战争背景看,两次战争都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美国都利用了朝鲜和越南形成的南北分裂局面,积极向亚洲渗透,在亚洲发动“热战”,并都扩大为局部战争。(2)从战争过程看,美国不仅扶植当地傀儡政府,还直接参战;同时朝鲜和越南也得到苏联、中国的援助。因此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3)从战争结果看,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长期实行封锁,致使两国关系处于敌对状态。而美国急于从越南脱身,也体现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确保战略优势的企图。二、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1中东问题的由来(1)内部历
145、史:巴勒斯坦地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关系。政治:犹太人兴起了“犹太复国运动”,并得到美英的支持。地理:中东地区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大国争夺激烈。(2)外部1947年联大决议,规定成立独立的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和犹太民族对同一地区提出排他性主权要求。2复杂性的原因(1)历史因素:长期的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2)现实因素:联大分治决议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国际力量介入,分别支持一方。(3)关键因素:对同一块领土都提出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战争造成部分领土主权和占有权的分离。3解决艰巨性的原因(1)中东问题有其复杂深刻的历史根源。(2)阿以双方在
146、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的严重分歧。(3)外部势力的插足,是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4)阿拉伯国家内部不团结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5)联合国受大国摆布,举棋不定,缺乏控制力。三、“冷战”格局下的世界冲突两伊战争的原因(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2)宗教矛盾: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3)民族矛盾: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少数民族进行反政府活动。(4)个人恩怨: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四、海湾战争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1)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主权归属和边界纠纷方面的矛盾由来已久。(2)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勾销债务、租借科威特重要岛屿的要求遭到拒绝。(3)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失衡,伊拉克希望成
147、为地区性强国。2特点(1)战争显示出高科技战争的一些特点,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2)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3)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3影响(1)给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人民带来灾难。(2)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3)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影响。(4)阿拉伯世界发生分裂,中东形势更加复杂。史料确认为履行宪章原则,必须于中东建立公正及持久和平,其中应包括实施下列原则:(一)以色列军队撤离其于最近冲突中所占的领土。(二)终止一切领土要求,或交战状态,尊重并承认该地区每一
148、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与其在安全及公认的疆界内和平生存、不受威胁及武力行为的权利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决议(1967年11月22日)解读该决议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做出的。决议认为建立中东地区的公正与和平秩序应当终止一切领土要求;结束交战状态;尊重各国主权;尊重生存权利等。安理会的决议未能真正实施。其遇到的阻力是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领的土地。史料一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
149、胜利时才能这样做。”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史料二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思考:(1)根据史料一、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2)根据史料一、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要点提示:(1)美国吸取越南战争教训,确定战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
150、。(2)越南战争: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海湾战争:强化了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频繁的原因(1)历史原因:历史上的民族纠纷、宗教信仰冲突以及英国的“分而治之”的殖民主义政策,导致阿以长期的冲突。(2)各大国对富含石油资源的中东地区的争夺,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3)美苏两极格局下,双方都力图控制这一地区,使其更加动荡不安。(4)地区霸权主义抬头、恐怖事件频繁,促使该地区形势更加扑朔迷离。(5)联合国受大国摆布,在一些问题上举棋不定。缺乏力度,对该地区的控制力不强也是重要原因。2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类别表
151、现举例历史民族、宗教矛盾两伊: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领土纠纷两伊:阿拉伯河河界现实地区霸权主义两伊:萨达姆企图成为阿拉伯世界霸主(2)教训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考点二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一、联合国的宗旨、机构与主要活动1宗旨(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2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
152、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3主要活动(1)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把国际法对国家的关心扩大到对人的关心。(2)1960年联大通过宣言,宣布一切民族都有自决权,有力地推动了非殖民化进程。(3)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世界的加入,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冲突、促进裁军和军备控制、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维护世界和平安理会通过决议或调解斡旋等方式,避免或阻止冲突。推进裁军和军备控制。维和行动。二、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1只有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安宁,才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2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能够促进世界多极
153、化的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更为有效地制止战争。3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有利于制止战争爆发,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难民流动等世界性难题。史料一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解读史料中邓小平所说的“东西”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南北”分别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20世纪后期,世界形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密不可分。一方面,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另一方面,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长久和平的重要基础。
154、史料二据联合国2001年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解读史料表明极端悬殊的贫富差别,既暴露了极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又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障碍,同时也构成了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史料一1948年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建立了保卫和平的组织。1949年4月在巴黎和布拉格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有72国的代表参加,选出了常设委员会,大大推动了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1950年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
155、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开展了签名运动。半年中签名的达5亿人。许多国家建立了全国性的保卫和平委员会。1950年11月在华沙召开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摘编自搜搜百科史料二美国于1965年8月向日内瓦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同年9月,苏联也向联大提出一项条约草案。1966年秋天,苏美两国开始秘密谈判并于1967年8月24日向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草案,1968年3月11日美苏又提出联合修正案。1968年6月12日,联大核准该条约草案。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1996年9月1
156、0日,联合国大会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的压倒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是一项旨在促进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核裁军进程,从而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条约。摘编自百度百科与史料一相比,史料二在防止核战争方面有何新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要点提示:变化:美苏等大国的积极推动;以联合国为舞台。原因:美苏等大国不愿看到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联合国构成的变化;世界各国人民的推动;和平成为时代主题。1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现象的存在
157、,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2维护和平的主要途径(1)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积极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消除战争隐患。(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5)发挥联合国在协调和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6)努力解决南穷北富扩大化的问题。3制约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1)不利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新殖民主义的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处于形成阶段,世界局势出现许多不稳定因素。种族歧视、恐怖组织、极端组织和邪教组织;毒品泛滥;法西斯极右势力
158、沉渣泛起;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领土纠纷;能源危机;局部战争不断等。(2)有利因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世界联合,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经济崛起,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命题研析考向聚焦考向1美苏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典例1】(2015高考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
159、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
160、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等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等归纳;第二小问应联系教材内容关于“冷战”的影响加以分析。【答案】(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
161、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考向2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典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5年9月,日本投降,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从此半岛处于分裂状态。1948年8月,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并扬言以武力统一朝鲜。同月,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任命金日成为首相。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
162、“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1)根据材料说明朝鲜战争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战争的背景。(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对东亚局势的影响。【解析】第(1)问,联系该时段前后国际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其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战争的背景有:日本投降,法西斯势力退出朝鲜半岛;美苏分区占领朝鲜,以“三八线”为界;冷战兴起;内战后“联合国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导致朝鲜南北长期对峙,东北亚局势的紧张,及亚洲冷战局面的形成;由于志愿军入朝,中国失去解决台湾问题的机会。【答案】(1)日本投降;美苏
163、划定“三八”线,南北分裂;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中国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2)朝鲜南北对峙,局势紧张;美军进驻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扶植日本,加剧东亚冷战。课时规范练1(15分)20122015年,中东地区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因欧美强国的干涉而形成的动荡,广引世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阿拉伯国家联盟会员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总理和外交部部长于1947年12月817日在开罗召开了一次会议,发布一项声明:“(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决战至最后胜利。”材料二穆罕
164、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材料三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1)材料一的声明发表的背景是什么?导致了什么后果?(5分)(2)萨达特为什么被称为“和平的英雄”?他的行为有什么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4分)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概括巴以冲突。第(2)问应从萨达特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方面分析。第(3)问应结合材料及战争无法解决巴以矛盾谈谈自己的认识。答案:(1)背景: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
165、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后果:巴勒斯坦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冲突的焦点,阿以矛盾激化,双方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2)原因:萨达特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影响:阿以握手言和,开始了中东和平进程。(3)战争无法解决巴以之间的矛盾,但中东和平进程异常艰辛。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是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
166、但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尼赫鲁材料二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部分。伊位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后代,是阿拉伯民族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危险做出反应。统一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萨达姆(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归纳尼赫鲁、萨达姆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亚洲局部战争频发的诸多因素,并谈谈你从这些战争中
167、得到的历史启示。(7分)解析:第(1)问,要从局部战争爆发的原因角度,归纳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从历史、民族、宗教、领导人等多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应从“该怎么做”入手,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地区霸权主义;大国(或文明)的优越感;称雄世界的野心。(2)因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争端;领导人的野心(或地区霸权主义);大国的干预;迷信武力手段。启示: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手段,它带来的是两败俱伤;珍惜和平,睦邻友好,合作交流才是国家发展之道。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绝对意义上,20世纪发生的集体暴力比过去十个世纪发生的还要多。在19001999年,世界上
168、爆发了250场国际的和国内的新战争。大约1亿人直接死于由政府支持的、由军事单位组织的集体暴力,故而蒂利称20世纪为“暴力的世纪”,霍布斯蒂姆则将19141991年人类的历史称之为“极端的年代”。闾小波从对抗到和解材料二二战结束60年了。虽然这60年中世界并不太平,各种暴力冲突和战争依然在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文明,但大国战争已然远去。二战的战争规模和破坏能力达到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规模,二战期间人类军事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例如核武器的产生和发展,已然揭示了战争前所未有的文明悖论:如果新的世界大战再度爆发,人类将可能无法从战争的摧残中恢复。中国日报网二战启示:世界和平依然任重道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169、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被称为“暴力的世纪”“极端的年代”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大国战争已然远去”。(6分)答案:(1)20世纪前半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20世纪后半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不断升级;20世纪战争频发,集体暴力远超过去。(2)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惨痛教训;战后和平运动高涨;军事技术变革的制约;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间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和相互制约。但世界并不太平,大国战争风险依然存在。4(15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联合国宪章确定的
170、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依据材料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贡献。(15分)答案:在联合国框架下,和平协商、共同发展、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维和行动等。第1讲东西方先哲
171、、中国古代政治家及杰出的科学家 考纲要求1.中国古代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3.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考点一东西方先哲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主要思想政治a“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其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但它是一种有等差的爱。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认为要实现“仁”,就要遵守“忠恕”之道。b“礼”是指周礼,主张“克己复礼”。为维护“礼”,提出“正名”主张。c“中庸”思想:认为中庸是最高品德,要遵循中庸之道。主张用中庸思想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教育a教育思想:提出“有教无类
172、”的教育思想。b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原则。思想a对古代中国: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形象逐渐被神圣化。b对世界:18世纪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8世纪后,儒学传到西欧。欧洲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2)历史地位:孔子既是中国古代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2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及评价(1)主要思想哲学思想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
173、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政治思想理想国: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部分,国王必须懂哲学;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法律篇:强调法治,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不仅研究政治,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2)评价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雅典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的尊敬。虽然对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但其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巨大影响,被大家所公认。史料日本“实业之父”涩泽荣一说:企业家必须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通过论语来提高商人的道德,放手追求“阳光下的利益”。伏尔泰的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以此滋长启蒙精神营养。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
174、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解读上述史料反映了孔子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传入韩国、日本,成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传入西方,被欧洲启蒙思想家借鉴启发;当今世界仍有很多学者推崇儒学。史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史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
175、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思考:(1)根据史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2)按照史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要点提示:(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1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不同点相同点所处时代政治思想
176、思想核心(1)政治形势:都是社会秩序不安定。(2)主张:提倡以德治国,维护等级秩序。(3)文化教育:创立思想,创办学校。(4)历史影响:在东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柏拉图古希腊奴隶制盛行之际开创理想国“理念”重理性孔子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恢复周礼旧制“仁”重伦理2.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的基础,而且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考点二中国古代政治家1秦始皇(1
177、)统一全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制度:发展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2)法律:修订颁行唐律,重视法制建设。(3)经济: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奠定了唐初经济逐步复苏的基础。(4)选官:发展隋代的科举制,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5)民族政策开明。(6)对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3康熙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贡献(2)评价:缔造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史料一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178、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解读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我们能够得出的表面信息: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颁布统一的秦律,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深层信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具有绝对的最高权威,人们只能对其歌功颂德,而不能对他的过失进行评价。晋朝人和当朝人对秦始皇的评价都有偏颇之处,晋朝人只看到了秦始皇的暴政,而当朝人只强调了秦始皇的功绩。史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
179、身毙。”解读上述引文表明唐太宗轻徭薄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唐朝的封建统治。史料三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章梫康熙政要解读关于史料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看法一:合理。康熙帝一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看法二:不合理。康熙帝作为封建统治者,其政策措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对内加强专制,对外轻视西方,未能紧跟
180、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史料一雍正五年(1727)台湾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史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思考:(1)史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
181、府三县的政治意图。(2)根据上述史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要点提示:(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势力的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1政治上:都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修筑长城,北击匈奴;统一车轨,修筑驰道,有利于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2)唐
182、太宗东征西讨,统一全国,奠定了唐朝基业。他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重用贤才、心存百姓,奠定了“贞观之治”的局面。采取了灵活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发展。(3)康熙帝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战争。2经济上:都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1)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唐太宗提倡节俭,注意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3)康熙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派人治理黄河水患,六次南巡,视察河工;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等措施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民族关系上:都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
183、策(1)秦始皇对北方的匈奴族一方面进行军事战争,一方面修筑长城,防止匈奴南下侵扰;对南方的越族地区采取军事措施,统一岭南后,实行郡县制进行管辖。(2)唐太宗对突厥族采取了军事战争和安抚册封的策略;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对东北和西南则采取册封政策以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3)康熙帝对叛乱的蒙古族噶尔丹采取军事征服的政策;对西南藏族地区进行册封。4文化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对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1)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但“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又不利于文化的自由发展。(2)唐太宗延续隋朝的科举制,有利于重视人才风气的形成。(3)康熙帝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组织编成康熙字典
184、,以宽宏的心态对待西方,接受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等都有利于文化发展,但出现的“文字狱”现象又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考点三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1主要成就(1)数学: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2)物理2历史评价(1)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2)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成为宇宙定律的发现者。(3)晚年把兴趣由科学转向政治、神学等问题。二、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1创立相对论(1)提出: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后来又建立广义相对论。(2)意义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难题,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揭示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
185、奠定了系统、科学的物质观和时空观。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的应用领域。2捍卫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多次表明自己坚定的反战立场,参与发起成立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2)20世纪50年代,与罗素联合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反对核战争,呼吁世界和平。3历史评价(1)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是科学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2)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3)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86、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发展起来。(4)爱因斯坦是一位坚定的和平捍卫者,关心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事业,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奋斗。三、医圣李时珍1主要贡献:本草纲目(1)内容创立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见解,认为人类思维意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2)地位:不但是医药大典,而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3)影响:出版后10年多,流传至日本、朝鲜,后被译成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被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2历史评价(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被尊为世界文化名人。(2)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
187、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3)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四、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主要贡献:修建京张铁路(1)时间:1904年接受命令。(2)特点: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3)意义:京张铁路的建成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和力量,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2历史地位(1)1909年,詹天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正式会员,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与工程师。(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一生致力于
188、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3)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周恩来赞誉他是“中国人的光荣”。五、“地质之光”李四光1主要贡献(1)地质科学1921年,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自20世纪20年代起,先后出版了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等,创立了地质力学。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发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质事业。(2)石油开采: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李四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相继找到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2历史地位: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者和中华
189、人民共和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史料一牛顿曾说:我之所以能比别人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不时地为比别人找到更光滑、更美丽的卵石和贝壳而高兴。而在我面前的真理的海洋,却完全是个谜。他认为“不花在研究上的时间都是损失”。解读史料表明牛顿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的精神;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有勇于探索的精神;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史料二“一般公众,甚至许多当权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使用核弹的战争究竟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一般公众仍然用城市的毁灭来想象。据了解,新的核弹比旧的核弹有更大的威力。一颗原子弹能毁灭广岛,而一颗氢弹能毁灭像伦敦、纽约和莫斯科那样的大城市
190、我们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应当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制止一场其结局对一切方面都必然是灾难的军事竞赛”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解读史料表明爱因斯坦反对使用原子武器和搞核军备竞赛,主张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史料兔【释名】【集解】(时珍曰)或谓兔无雄,而中秋望月中顾兔以孕者,不经之说也。肉【气味】辛,平,无毒。(弘景曰)兔肉为羹,益人。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藏器曰)兔,子从口出,故妊妇忌之,非独为缺唇也。【主治】补中益气【发明】其性寒而解热,故又能治消漏,虚寒者,宜戒之。【附方】血【气味】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五十一卷,“兽部”思考:(1)本草纲目一般分哪几个门类来介绍一种药物?在文中纠正了前人关于兔子功用的什么错误
191、说法?(2)从史料看,本草纲目有何不足之处?(3)总结本草纲目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的主要贡献。要点提示:(1)释名、集解、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望月而孕。(2)没有否定或纠正前人的某些错误说法(如孕妇忌吃兔肉)。(3)对16世纪以前传统中医药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创立了新的药物分类法;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说法。中外科学家及其杰出科学贡献在中国古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古代医药学的代表巨著之一。进入近代,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成为震惊中外的伟大工程。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打破中国“贫油”之说,成为现代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在近代西方,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爱因斯坦创立的相
192、对论,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命题研析考向聚焦考向1古代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典例1】(2015高考江苏卷)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
193、(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分层次概括“君道”内涵。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经济方面说明客观因素。第(3)问,以帝王政治为视角,辩证评价,既要肯定唐太宗“君道”的积极作用,也要指出其局限性。【答案】(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
194、;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考向2孔子对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典例2】(2015高考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
195、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2)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共同:强调社会责
196、任感。认识: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主题深化】1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当时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这三条标准是紧密相连和互为一体的。一般来说,只要符合第一条,其他两条也就顺理成章了。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潮流是不同的:在中国古代史上,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中国近代史上主要是反侵略(1894年后为反帝)反封建;中国现代史上主要是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2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与采用的
197、方法(1)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要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科学的方法。全面的观点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所评价人物的一生,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历史的观点就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分析和评价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2)主观和客观分别评价的方法。即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分别评价,就是一分为二对待,用两点论。(3)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先进的阶级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落后的阶级阻碍生产力发展,逆历史潮流而动,将要被历史抛弃。统治阶级的政策,出发点是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从本质上讲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阶级是当今最先进的阶级,是历
198、史发展的主人。课时规范练1(2015高考福建卷)(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 :审问)案禁系”之权。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摘自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1)根据材
199、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5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10分)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归纳回答,如增加御史人数、扩大御史台的权力等。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归纳概括。第二小问,要综合两则材料,从自省、纳谏、用御史制度约束官吏等角度阐述。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200、问题。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
201、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7分)(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8分)解析:第(1)问要求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康熙帝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第(2)问从材料三中选取有效信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概括提炼。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
202、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爱因斯坦材料二在195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中国明代的李时珍作为唯一的医药学家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单之中。著名科技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说:“明代的伟大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那部攀登到本草著作顶峰的本草纲目”(1)材料一中“牛顿所创造的概念”是指什么?爱因斯坦为什么给予牛顿如此高的评价?(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李约瑟对李时珍的评价的?(4分)(3)综合上述材料,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李时珍是否相同?请加以说明。这种不同反映了中西之间怎样的文化发展趋势?(6分)解析:第(1)问,“牛顿所创造的概念
203、”实际上就是牛顿在科学上最大的贡献。第(2)问,李约瑟对李时珍的评价主要强调的是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世界的贡献,回答时强调其作用和意义即可。第(3)问,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经典力学体系。原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科学理论是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创立的。(2)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它首创的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的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3)不同。说明:牛顿和爱因斯坦主要运用科学实验和数学演算的方法;李时珍主要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趋势: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4(15分)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中国
204、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指出这三位杰出科学家的重大科技成果。(5分)(2)分别评价这些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6分)(3)综合概括这三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良品质。(4分)解析:第(1)问关键是列举出其重大科技成果。第(2)问,应准确概括出其科技成果的地位。第(3)问关键是言之有理。答案:(1)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詹天佑:设计、修建了京张铁路;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2)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科技界赢得了国际声望。李四光
205、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打破了“中国贫油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3)不迷信权威,坚持不懈、勤奋刻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科技报国。第2讲欧美和亚洲的革命家 考纲要求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2.“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考点一欧洲资产阶级政治家一、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1主要活动(1)反对王权1628年在议会的第一次发言中抨击天主教,拥护清教徒反对专制王权的活动。参与起草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革命纲领的大抗议书。(2)摧毁王军:1645
206、年,克伦威尔亲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摧垮王军主力。(3)筹划共和:1649年5月,英吉利共和国成立,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重要标志。(4)远征爱尔兰目的:缓解国内矛盾和打击反对力量。经过:1649年8月13日,克伦威尔率兵驶向爱尔兰。经过一场大屠杀后,英军占领了军事重镇德洛盖德。影响:满足了英国的殖民需要,削弱了军队中的民主力量,军队开始蜕变成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的工具。(5)建立护国政体:1653年12月16日,宣布就任“护国主”,以克伦威尔的个人军事独裁为特色的护国政体时期开始。2历史评价(1)历史功绩: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革命成
207、果。早期的革命活动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为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2)历史局限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军事独裁统治和频繁的军事活动引起人们不满,引发社会动荡。(3)总体评价功大于过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由当时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决定的。二、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1领导美国独立战争(1)1774年,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2)1775年
208、,第二届“大陆会议”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3)1781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2主持制宪(1)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担任主席,并被推选为第一任总统。(2)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3担任总统(17891797年)(1)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2)确立了一些影响巨大的政治、外交原则。4急流勇退:华盛顿发表告别辞,决心以行动捍卫美国民主,决不迷恋个人权力。三、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1主要活动(1)上台执政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颁布法国民法典目的: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性
209、质: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意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3)称霸欧洲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沉重打击了君主势力,确立了法国欧洲霸主的地位。在附属国推行法国民法典,推行法国的制度。(4)失败退位1814年,反法同盟的军队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1815年,英、俄、普、奥等国组成新的反法同盟,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第二次退位。2历史评价(1)拿破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2)他编纂的拿破仑法典,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
210、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3)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洪流,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4)局限:君主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趋势。过度迷信武力,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奴役欧洲人民,激起全欧洲人民的反对。史料一战后克伦威尔组织特别法庭,以“叛国罪”的名义判处查理一世死刑。1649年1月,查理一世在白厅被斩决。这在历史上委实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当“君权神授”的国王头颅被砍掉的这一刻,英国等于通过克伦威尔向全世界宣告: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属于全国人民!这样克伦威尔便成了说一不二的无冕之王。解读史
211、料反映了查理一世被处死的国内意义是推翻封建专制王权,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国际意义是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称克伦威尔为“无冕之王”主要原因是其就任护国主,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史料二1782年,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华盛顿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这一要求遭到华盛顿的断然拒绝。解读史料中华盛顿的部下对其“劝进”的主要理由是独立战争后建立的美国邦联政府(“共和制度”),对内不能解决经济、财政问题,对外不能保证国家安全,正在遭遇政治体制上的危机,无法摆脱。华盛顿拒绝当国王的历史原因主要是北美自殖民地开创
212、以来,这里就是崇尚自由、不畏权势的国度;18世纪,诞生、兴盛于欧洲的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华盛顿从小就生长在崇尚自由的土地上,使他养成了注重国家、民族利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的优秀品质。史料三拿破仑法典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读史料中所述原则所起到的历史作用主要有把启蒙思想的原则规定下来;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的基础;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史料一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
213、勃然萌发。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史料二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思考:(1)史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2)如何理解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要点提示:(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1理解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在资产阶级弱小、封建势力强大的时代需要
214、以个人独裁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但独裁易激化矛盾,引发社会动荡;而且依靠个人威信维持民主政体较脆弱。同时为复辟打开方便之门;并且独裁形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主共和原则,如驱散议会。2评价华盛顿(1)具有高尚品格: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不恋权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2)贡献: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为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做出杰出贡献;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政治;不当终身总统,维护国家民主政治。(3)局限:宪法歧视黑人、妇女等。总体评价: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国父”的称号;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
215、军事家、政治家。3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方面全面评价。(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从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做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方面,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角度去评价。(4)主流性原则: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5
216、)适度性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6)阶级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7)实践的原则: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考点二亚洲资产阶级政治家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早期思想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2)从改良到革命1894年,孙中山写了上李鸿章书,主张改良,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上书失败后,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1894年11月,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创立革命政党: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
217、本东京成立。3制定革命纲领(1)孙中山将同盟会宗旨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革命学说的核心内容。(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以俄为师,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4领导辛亥革命(1)孙中山反清的主要形式是组织革命团体、坚持武装斗争。(2)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把起义的重点定为两广地区。(3)1906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5维护民主共和(1)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全力倡导民生主义,从事实业救国。(
218、2)“宋教仁案”发生后,号召武力反袁,掀起“二次革命”。(3)“二次革命”失败后,组建中华革命党,继续领导反袁斗争。(4)反袁护国运动胜利后,又倡导护法运动,捍卫共和国的象征临时约法和国会。(5)1920年,孙中山于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掀起第二次护法运动。(6)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革命的真理,完成了建国方略一书。6促进国民革命(1)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合作。(2)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同意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3)取得了收回部分“关税”斗争的胜利,给帝国主义
219、者以沉重的打击。(4)联合中国共产党,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5)1924年11月,发表北上宣言。二、圣雄甘地1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由独立。(2)非暴力抵抗运动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律师抵制英国人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殖民机构任职。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拒绝使用洋布,改穿土布衣服。(3)历史作用甘地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领袖,他的思想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被迫同意印度独立。(4)历史局限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反对甚至害怕群众的暴力斗争
220、。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2评价甘地(1)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2)甘地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自由民族独立运动,对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3)甘地具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局限性,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史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革命
221、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解读史料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两则史料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发生的变化是: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制。史料二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解读史料表明,代表现代的欧式帽虽遭遇强烈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但做礼拜时把
222、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可见人们在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摒弃旧的礼仪,同时“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反映了人们依旧可以做礼拜祷告,是传统的体现。思考: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和甘地分别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经济主张。请比较两者经济思想的异同。要点提示:相同点:两者都反对西方殖民掠夺,主张本民族的经济独立。不同点:孙中山希望实现国家现代化;甘地则希望回归传统经济生活。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甘地则主张发展传统手工业。孙中山有比较系统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方案实业计划;甘地发展经济的方案稍显简略。1“孙中山精神”(1)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23、。(2)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的民族精神。(3)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4)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1)领导阶级相同:都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斗争。印度是以甘地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土耳其是在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凯末尔的领导下。(2)斗争方式不同:印度主要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主要采用暴力革命。(3)斗争内容不同:印度主要是抵制英货,官吏弃职等;土耳其既要赶走侵略者取得民族独立,又要推翻苏丹的封建统治。(4)斗争结果不
224、同:印度因国大党决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使反帝斗争由高潮走向低潮;土耳其革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推翻了苏丹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3认识甘地思想及活动的局限性:甘地是印度的民族英雄,其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性要注意全面分析。政治上,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经济上,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对外上,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考点三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1创立科学理论(1)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神
225、圣家族,指出物质生产才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创立科学理论方面迈出了一大步。(2)1844年,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杂志,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3)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学说。(4)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并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5)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6)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进行全面系统阐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226、。(7)1867年出版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第二、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8)1871年,马克思发表法兰西内战,认真总结公社经验教训。2领导工人运动(1)1847年协助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2)领导第一国际。(3)支持巴黎公社。(4)指导德、法、英、美等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5)指导第二国际。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1创立政党(1)1895年秋,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2)创办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了准备。(3)1903年,俄国社会
227、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4)1912年,列宁主持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2领导革命(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2)二月革命后,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四月提纲。(3)1917年11月6日,指挥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4)建立苏维埃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领导建设新经济政策(1)背景:1921年春天,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内容(3)作用:国家经济明显好转,到1925年,
228、苏俄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了战前的水平。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1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1)1921年7月,毛泽东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2)国民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参加“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3)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2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壮举。(2)抗日战争时期,发表多部理论著作,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贡献。(3)1945年,中国共产
229、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4)抗日战争胜利后,赴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5)人民解放战争期间,成功指挥了三大战役,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撰写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重要著作,思考了全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和中国共产党转变为执政党的问题。(6)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3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领导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后,于1953年建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2)领导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1954年,第
230、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成功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四、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拨乱反正(1)支持、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总设计师(1)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设计出由农村到城市的改革开放之路。(5)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6)南方谈话:从思想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顾虑。史料一“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
231、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解读史料表明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发展生产力(经济)。史料二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讲话解读史料表明列宁为“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他探索出的
232、现代化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利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来恢复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这一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工农联盟得到巩固;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由此探索出一条由小农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史料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文选解读史料表明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如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233、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如继续推进经济建设,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等。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史料二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
234、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邓小平文选思考:(1)依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2)依据史料二,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3)综合上述史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提示:(1)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2)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1马克思的两大历史贡献: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一是
235、“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2列宁的贡献(1)一个政党: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2)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3)一个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4)一大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3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1)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2)创建了人民武装力量。(3)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壮举。(4)制定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取得
236、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5)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三座大山,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历史。(6)领导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7)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了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使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4图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和革命指南。在俄国,列宁领导实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
237、策的转变。在中国,毛泽东高举武装斗争的大旗,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史巨变。命题研析考向聚焦考向1克伦威尔对英法崛起的影响【典例1】(2015高考浙江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洲、非洲、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运送”。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
238、已落后于英国。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上)材料二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但与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这班队伍以“铁骑军”著称于世,“铁骑军”的雅号起初赠予他们的领袖,但不久即为全军所公用。摘编自屈勒味林英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颁布歧视性法令的目的和结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铁骑军”的来源及选拔军官的标准。【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信息可知,“歧视性法令”指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结合航海条例的内容可知该法令旨在打击荷兰的中转贸易,维护英国的商业利益,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该法令导
239、致英荷战争爆发,最终荷兰战败,失去海上霸主地位。据此回答即可。第(2)问,回忆所学知识可知,“铁骑军”来自信奉清教的自耕农,回忆教材知识可回答选拔军官的标准。【答案】(1)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维护英国商业利益,巩固英国海上权威。结果:英荷战争爆发,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2)来源:信奉清教的自耕农。标准:根据勇敢和忠诚提拔军官,废除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考向2孙中山创建民主共和、维护民主共和的努力【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
240、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纲领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
241、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为了实现材料三所述的“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4)从孙中山的上述讲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革命精神?【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把握材料一中的“维新”;第二小问中把握
242、材料中“革命”即可。第(2)问,把握材料三中的“妥协”“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等即可。第(3)问,把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可。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把握孙中山为国为民不断努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即可。【答案】(1)目的:促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变化:维新变为革命。(2)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革命派急于求成;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3)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
243、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客观原因: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4)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百折不挠的崇高的革命精神。(言之成理即可。)考向3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典例3】(2014高考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
244、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材料三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来理解“点火”的含义。第(2)问,第一小问“趋势”从图中直接观察得出,“原因”从当时的政策、开放程度等角度来回答;第二
245、小问结合邓小平的地位与贡献来归纳。【答案】(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2)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结升华】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
246、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后果。如毛泽东
247、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动机和后果就背道而驰了。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课时规范练1(15分)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
248、之下受苦更好一些。王觉非欧洲史论材料二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材料三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
249、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5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是因为要求平等”“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等信息提炼概括;第二小问从对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
250、社会立法的影响方面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穷人就是坏人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分析;第二小问可从政治、思想等角度分析。答案:(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2(2014
251、高考浙江卷,节选)(15分)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区分不同活动领域
252、,全方位评价。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15分)答案:更注重: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环境,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更注重: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更注重: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更注重: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
253、做出了贡献。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凯末尔采取的一项激进措施,就是取消费兹帽,代之以西式礼帽。费兹帽是一种红色圆柱形的帽子,是当时穆斯林土耳其人的特殊服饰。他认为,土耳其人的这种装束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是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打扮,土耳其的社会(世俗化)改革必须从服装入手。他说:“自认为是文明的土耳其共和国人民,必须用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精神状态,用他们的家庭生活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来表明和证明他们是文明的。”钱乘旦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根据材料,指出凯末尔为什么认为“土耳其的社会改革必须从服装入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末
254、尔改革的政治前提,概括凯末尔改革对土耳其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15分)解析:第一小问,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找到;第二小问,凯末尔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政治前提应该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凯末尔革命。第三小问,从材料来看,凯末尔改革是世俗化改革,是推动土耳其文明开化的改革,社会的文明开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费兹帽等装束非常不合时宜,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或“凯末尔革命”的成功)。推动了社会的世俗化,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4(15分)列宁和邓小平都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
255、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证明和确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列宁全集材料二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文选(1)材料一表明列宁坚持怎样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从经济方面举一例说明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并没有“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7分)(2)材料二体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持怎样的观点?从经济方面举一例说明邓小平“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上述材料反映出列宁和邓小平在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一贯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8分)答案:(1)路线和方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举例:列宁根据当时苏俄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有限度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其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2)观点: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要与时俱进。举例:根据20世纪后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则: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