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的挑战与新发展(1)挑战: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尊道”;佛教盛行并且渐趋本土化。(2)新发展:从内容上看,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从传播的范围看,北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力崇儒兴教;从影响上看,儒学不仅成为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2.隋唐时期隋朝,提出“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吸收佛教、道教理论唐朝,三教并行,佛教、道教发展,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3. 宋朝程朱理学(1)时代背景宋代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学术活跃。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对儒家
2、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宋代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为理学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为其产生奠定了基础。(2)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从而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3)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4)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1)二程理学(北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
3、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 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存天理,灭人欲”“格物格致”深化:“物”的概念指天理、人伦、圣言和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5)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朝鲜、日本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3. 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张心即理“致良知”良知是存在人心中的天理,要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的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产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