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措施1.城市化(1)概念: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1人口和2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3乡村地区转变为4城市地区的过程(2)标志: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6一产业向第7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8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意义: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9交流,缩小城乡10差距;带动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11产业结构;有
2、助于提高12工业生产的效率,使城市化获得持续的推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提高了区域的13整体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影响着乡村的14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15对外开放程度2.城市化动力机制16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17高;城市发展与18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城市的兴起又与19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3.城市化特点(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大多在2075%以上;随着市中心21环境质量的下降,及乡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出现了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现象,城市22中心区衰落,城市23边缘地带发展较快,即出现了24逆城市化现象;出现了25人口高度
3、集中,26大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十分发达的大都市连绵带(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比较27低;发展中国家具有28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29超过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这种状况南美洲国家最为突出;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30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31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32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状况4.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对生活的影响:城市现代文明深刻影响着传统的33生活习惯和34劳作方式随着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城乡差距不断35缩小(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城
4、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36地表形态(地形地貌);改变了37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产生热岛效应(气候);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38河网系统(河流);城市是重要的39污染源,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生态)(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40建设用地,形成了城市41功能分区(土地利用方式);劳动力从第42一产业向第43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方式);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44城市景观所取代(聚落景观);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45分散到46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47加强(人类活动);影响和改变着48地方文化,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5.城市环境
5、问题(1)表现:城市中心区人口49密集交通50拥挤环境质量51下降地价房租52昂贵就业53困难社会秩序54混乱(2)城市居民为追求比较好的生活质量,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这一迁移过程称为55城市郊区化,这是城市化进程从56集聚发展到57扩散的一个新阶段,又可将其称为58逆城市化阶段6.我国城市发展趋势59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强调60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61城市病”;运用62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有更多的63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64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考点1 城市
6、化的标志动力机制及城市化的意义1.城市化的标志2.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最根本的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从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如下图所示:3.城市化的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项目 意义 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 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
7、进的动力 科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思想观念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针对训练1】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回答(1)(3)题(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总量比重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答案 A(2)从上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A.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各省中,只有湖北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经济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D.总体来说,我国东部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高答案 D(3)有关各省区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C.江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D.西藏城市化水平高答案 B解析 第(1)题,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2)题,由图分析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其城市
9、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高第(3)题,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江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西藏城市化水平低变式训练1: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GIS图像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解析:读图可知,自1951年至2000年的50年间,北京城区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答案:B考点2 城市化的进程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来表示(如下图所示)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10、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起步 早 晚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60%80%较低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合理性问题
11、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3.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项目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在城市化速度方面 快,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在城市化动力方面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在产业结构变动方面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 在人口流动方面 由内地流向沿海,由山区流向平原,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入城市,70%流向大中城市 在城市建设方面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 环境和生态保护采取了许多措施,城市生态环境也得到初步改善,但城市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 城市化
12、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基本协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应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 4.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1)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出现在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2)逆城市化则由于城市人口高度聚集,导致城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居民为了追求比较好的生活环境,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结果造成城市中心区的
13、衰落它是城市发展到后期阶段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3)再城市化是指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大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城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的现象它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针对训练2】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下图,完成(1)(2)题(1)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A.中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答案 C(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
14、城乡统一规划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答案 C 解析 第(1)题,由图和题干可知东京这个特大城市目前仍在进一步发展,处于城市化的高级阶段第(2)题,放射状城市道路网容易造成市中心交通拥堵;中心区规划绿化带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城市乡村统一规划有利于城市功能合理分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卫星城建设可以促进乡村转变为城市,但不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变式训练2: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2)题(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A.初期阶段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2)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交通通达性差 地价昂贵 污染严
15、重 远离商业中心A.B.C.D.答案:(1)B (2)B解析:第(1)题,从图中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看,郊区城市化不断发展,故选B第(2)题,阶段中,城市化不断发展,出现城市环境问题,如地价高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使一些城市人口不断向郊区迁移;交通通达度市中心高,商业中心要有大量的人流和物流,故都不准确考点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改变了生物原有的栖息环境,使部分生物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或减少(2)土地质量的下降:城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堆弃于土地之上,污染了土地,使城市土地质量下降(
16、3)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中工业企业住宅交通干线的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循环,影响到了各种水体的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4)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工业各种气体的排放和各项建设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和地面的热容量,导致气温的变化,产生城市“热岛”现象,也使城市中降水发生变化,以及日照风等变化2.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治理措施 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
17、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
18、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社会问题突出 人口过分集中 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高 综合整治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针对训练3】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城市建设导致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增大(2)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答案 (1)D (2)C解析 第(1)题,城市建设后比建设前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使得汛期洪峰流量增大第(2)题,根据城市建设前后蒸发量径流量(地表地下径流量)的关系,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下渗量减少变式训练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下图回答(1)(2)题(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水泥路面多 下水道多 绿地多 人口多A.B.C.D.(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禁止开
20、采地下水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A.B.C.D.答案:(1)A (2)C解析:第(1)题,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是由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大多通过下水道流入河道第(2)题,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可增加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作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加雨水渗透提高其涵养水源的能力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1万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B.该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C.该地区城市
21、化水平高D.该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解析:该地区城市人口占30%多,城市化水平低,没有逆城市化现象乡村人口比重大,反映出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答案:B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23题2.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上面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dbc B.acdbC.dbca D.cdba答案:B 3.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答案:B23.解析:第2题,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城市的人口增加过程,随着城市化过程,出现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人口就出现了
22、多种形式的分散,特别是中心人口分散,符合acdb的变化,故应选B项第3题,结合图示和以上分析,人口向郊区迁移,有逆城市化现象的趋势,B项正确读下面的城市化进程图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回答第4题4.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A.B.和C.D.解析: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应为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第阶段答案:D5.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客观现象近些年来,北京市住宅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下列选项不能解释其原因的是()A.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B.市区住宅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C.城市内部功能区调整的需要D.加强城市社会各阶层密切联系的需要解析:郊区城市化的原因与城市人口快速增
23、长带来环境问题以及郊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很大关系,北京住宅郊区化原因也是如此,而不是加强城市社会各阶层密切联系答案:D6.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解析: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所以促使其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答案:B下图为某大城市郊区某村落3年内发展为城镇的示意图据图完成78题7.村落发展后,当地居民某日发现一直在使用的这口老井水有异味,经卫生防疫站抽干井水消毒处理后,井水仍然有异味这口井水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A.动物落入水井,腐烂所致B.地表水漫涨,灌入水井C.生活废水污染了地下水D.
24、河流上游的水源被污染答案:C 8.村落发展后,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有()A.山体破坏,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B.垃圾增多,无法处理,污染环境C.路面封闭,容易发生“雨涝”D.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用电不足答案:C78.解析:第7题,井水来自地下水,村落发展后,可能生活废水过多排放,导致地下水污染第8题,图中显示村落都沿河而建,可能会因为修建交通线占用河道等原因使河流相对闭塞或流水不畅,从而降水后出现涝灾现象读“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910题9.下列有关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早期阶段,城市化保持在较高水平B.城市化中期阶段,人口和工业向市中心区迁移C.城市化成熟阶段,生
25、态城市建设得到高度重视D.城市化中期阶段,许多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答案:C 10.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处于()A.早期阶段B.中期阶段C.成熟阶段D.停滞阶段答案:B910.解析:第9题,早期,城市化水平很低;中期,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成熟期,城市发展更加注重环境效益,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10题,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即中期阶段(2010广东高考)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2)题(1)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
26、最大答案:D(2)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答案:B解析:第(1)题,城市中心区迁出人口18.1万+12.4万+0.2万=30.7万,没有人口迁入;城区边缘区迁出人口23.3万人,迁入人口12.4万+0.28万=12.68万;近郊区迁入人口23.3万+18.1万+6.1万=47.5万,没有人口迁出;远郊区迁入人口0.2万,迁出人口6.1万+0.28万=6.38万故D选项正确第(2)题,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致使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产生一系列城市化问题,大量人口迁往郊区,产生郊区城市化,故B项正确;我国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A项错误;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C项错误;郊区城市化不会使城市人口规模逐渐缩小,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