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细胞代谢【专题知识网络】【高频考点汇编】考点一、跨膜运输的实例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三要义:水、半、低高。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具有一层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3)一个处于外界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构成一个渗透系统。拥有两个溶液体系,即外界溶液和细胞液,同时具有类似于半透膜的结构即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由
2、细胞膜、细胞核和中间的细胞质构成)。(4)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因素内部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外部原因:与外界溶液有关。质壁分离的条件:活细胞、有壁、大液泡、浓度差;自动复原:乙二醇、甘油、尿素、KNO3等溶液(注意:50%蔗糖溶液、15%盐酸都能杀死细胞);质壁分离越明显吸水能力越强;利用一系列浓度梯度测细胞液浓度;可以判断细胞的死活。特别提示(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虽相同,但“浓度”的比较有区别前者是外界浓度与细胞质浓度的比较,后者则是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比较。细胞液与细胞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细胞液是指液泡中的液体含糖类、无机盐、色
3、素和蛋白质等物质。(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方法:将同一部位的组织制成若干个临时装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液的浓度介于刚刚分离和未分离的两种蔗糖溶液的浓度之间。(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理学上的概念,它具有生物活性;半透膜是物理学上的概念,物质的透过与不透过,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的直径大小。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都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它们的不同点是:只要分子比半透膜的孔径小,就能通过半透膜;而对选择透过性膜来说,即便是小分子,只要不是细胞所要选择吸收的,也不能通过。 考点二、物质跨膜方式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特点从高浓度一侧向
4、低浓度一侧扩散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需要新陈代谢过程提供能量、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影响因素溶质的浓度梯度溶质的浓度梯度、载体的种类和数量能量、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图例坐标图举例水分子、O2、CO2、甘油、乙醇、苯等葡萄糖等物质进入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K+、Na+等2.特别提示:(1)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判别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耗能则为主动运输,即使是有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顺浓度梯度:只要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就是主动运输。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载体就是自由扩散。需要载体则通过浓度、能量进一步判断。(2)非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摄取和外排大分
5、子物质时以囊泡的形式运输物质的方式,这两个过程都需要消耗新陈代谢过程产生的ATP。胞吞和胞吐现象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考点三、与酶有关的实验的设计思路总结与拓展高考侧重通过对“酶的特性的相关分析和酶活性影响因素”的考查,提升同学们实验与探究的能力。本文就相关实验进行总结,期望提高同学们的应试能力。(一) 相关实验设计思路分析实验名称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衡量标准验证酶是蛋白质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底物+相应酶液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或同一底物+另一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6、底物+相应酶液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率探究酶的适宜温度温度梯度下的同一温度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底物的剩余量探究酶的最适pHpH梯度下的同一pH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底物的剩余量(二)实验注意问题与拓展1. 酶的催化特性和高效性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7、,少量酶带入FeCl3溶液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2. 酶的专一性(1)方案一:用同一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物质 用淀粉酶分别作用于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 酶的专一性。 (2)方案二:用两种不同酶催化同一种物质再用斐林试剂鉴定,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本实验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底物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2)本实验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是干扰条件。(3)本实验步骤一定不能颠倒顺序,否则会使实验失败,即先控制条件
8、再混合。考点四、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酶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多以考查酶的曲线的题型出现,现将有关酶的曲线解读如下,便于同学们系统掌握。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度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底物参与反应。 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度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底物参与反应。3、表示酶活性的曲线 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 )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9、 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4、表示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的曲线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考点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关系的图示比较 (1)从反应式上追踪元素的来龙去脉 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反应式:特别提醒:a光合作用过程中:O2中O原子全部来自水;CO2中C经C3进
10、入(CH2O),不经C5。b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2O中的O原子全部来自O2,与反应物H2O中O原子无关。(2)从具体过程中寻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图)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3)植物细胞中两大生理过程联系图解(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H和ATP的来源和去路分析来源去路H来源:Z.xx.k.Com光合作用来源:学#科#网水的光解(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膜上)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暗反应过程中与C5结合(叶绿体的基质中膜上)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变成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和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成CO2(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线粒体的内膜上)ATP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参与暗反
11、应还原阶段的反应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特别提醒: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NADPH)十分简化的表示方式(教材P103相关信息),而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I(NADH)十分简化的表示方式(教材P94相关信息),二者不是一种物质,尽管书写形式相同。还原氢的书写形式一定不能写成H、H+、H2,只能写成H或NADH或NADPH。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测定 (1)光合作用速率表示方法:通常以一定时间内CO2等原料的消耗或O2、(CH2O)等产物的生成数量来表示。但由于测量时的实际情况,光合作用速率又分为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2)在有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
1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容器中O2增加量、CO2减少量或有机物的增加量,称为表观光合速率,而植物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右图所示。 (3)呼吸速率:将植物置于黑暗中,实验容器中CO2 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都可表示呼吸速率。 (4)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用CO2量表示)可用下式表示:积累量=白天从外界吸收的CO2量-晚上呼吸释放的CO2量。(5)判定方法 若为坐标曲线形式,当光照强度为0时,CO2吸收值为0,则为真正(实际)光合速率,若是负值则为表观光合速率。若所给数值为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测定值,则为表观光合速率。 有机物积累量一般为表观光合速率,制造量一般为真正(
13、实际)光合速率。 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气体变化规律 (1)黑暗状态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此状态下,植物从外界吸收O2,并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到体外,如图甲所示。 (2)弱光情况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a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此状态下,植物的气体代谢特点与黑暗情况下相同。但吸收O2与放出CO2量较少(如图乙)。细胞呼吸相对强度可用如下三种方式表示:用CO2释放量表示:N1=N2-N;用O2吸收量表示:m2=m1-m;用植物重量(有机物)减少量表示。 b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时,植物与外界不进行气体交换,即没有O2和CO2的吸收
14、与释放(如图丙)。此时表现为呼吸速率或光合速率等于0。 (3)较强光照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且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a气体代谢特点(如图丁):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用N表示)除来自植物自身细胞呼吸(N2)之外,不足部分来自外界(N1);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m)除用于自身细胞呼吸之外(m1),其余氧气释放到周围环境中(m2)。分析图可知:N=N1+N2,m=m1+m2。 b光合作用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用O2释放量(或容器中O2的增加量)表示:m2 =m-m1;用CO2吸收量(或容器中CO2的减少量)表示:N1=N-N2;用植物重量(或有机物量)的增加量表示。考点六
1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测定的综合实验分析测定细胞呼吸作用或确认呼吸类型常采取U型管液面升降或玻璃管液滴移动的观察法,即在广口瓶或锥形瓶内放入被测生物(活种子或植物或动物),通过生物呼吸过程中释放CO2或吸入O2引起的气压变化,进而推测或计算生物的呼吸状况,如图装置所示。由于生物呼吸时既产生CO2又消耗O2,前者可引起装置内气压升高,而后者则引起装置内气压下降,为便于测定真实呼吸情况,应只测其中一种气体变化情况。为此,测定过程中,往往用NaOH或KOH吸收掉呼吸所产生的CO2,这样,整个装置中的气压变化,只能因吸收O2所引起,从而排除CO2对气压变化的干扰。(1)物理误差的校正由于装置的气压变
16、化也可能会由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使测定结果更趋准确,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校正物理膨胀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此时,对照实验与呼吸装置相比,应将所测生物灭活,如将种子煮熟,而其他各项处理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包括NaOH溶液,所用种子数量,装置瓶及玻璃管的规格等)。(2)探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将上述装置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可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实验或同一功率灯泡通过改变光照距离进行控制)条件下,被研究生物应为绿色植物。结果分析:若红色液滴右移,说明光照较强,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释放O2使瓶内气压增大。若红色液滴左移,说明光照较弱,细胞呼吸大于光合作用,吸收O2使瓶内气压减小。若红
17、色液滴不动,说明在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释放O2等于吸收O2,瓶内气压不变。(3)细胞呼吸状况的实验测定归纳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两套呼吸装置中的单一变量为NaOH与蒸馏水,即用等量的蒸馏水取代实验组的NaOH溶液,其他所有项目均应一致,加蒸馏水的装置内气压变化应由CO2与O2共同决定。两套装置可如下图所示,当然,此时仍有必要设置另一组作误差校正之用。结果与分析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CO2量与耗O2量相等)。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只产CO2,不耗O2
18、)。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装置1与装置2液滴均左移,则呼吸过程中O2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呼吸底物中可能有脂质参与。a.为使实验结果精确,排除实验误差还应设置如图装置3,以便校正。b.进行结果与结论的描述时应“先结果后结论”,而不是“先结论后结果”,如上。【2011高考真题之细胞的代谢】选择题1(2011新课标全国卷)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原理。在蒸馏水中,细胞液浓
19、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导致红细胞渗透吸水;在吸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永远大于外界溶液;又因为红细胞外无细胞壁保护,最终会造成过度吸水而胀破。2(2011新课标全国卷)撕去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
20、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低,主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在完全营养液中,甲组植物表皮细胞由于吸收营养物质而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在蒸馏水中,乙组植物表皮细胞由于吸水而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在0.3g/mL的溶液中,细胞内与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差是乙组大于甲组;质壁分离时,甲组植物表皮细胞失的水比乙组少。水进出细胞的方式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3. (2011天津卷)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
21、错误的是 (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答案:A解析:细胞壁是全透的,图中的N是外界的蔗糖溶液,不是细胞质,A错误;在清水中,细胞会通过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B正确;细胞壁是全透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两者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差异,C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还没成熟,不具有大型液泡,不宜作为该实验得实验材料,D正确。4. (2011重庆卷)题5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
22、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答案:B解析:3h后,两组幼苗重量均已超过初始萎蔫鲜重即发生了萎蔫,一方面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另一方面是因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根系从一开始就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6h后鲜重增加说明根细胞吸收的水分比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
23、多,根细胞内离子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应在6h前就开始了,只不过根细胞吸收的水分比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少,所以鲜重还是在减少。根细胞内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离子数量在增多,而吸水量也在增加,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在变化,而根外浓度也离子被吸收和水分的吸收在变化,根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的变化不好确定,所以根的吸水能力不好判定。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而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面个相对独立的
24、过程。5. (2011全国卷)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C. 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在蒸馏水中,植物细胞要吸水,与质壁分离前相比,细胞液浓度要降低;水进出细胞的方式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是自由
25、扩散,属于被动运输。6. (2011天津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功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是双链延伸答案:C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A错误。酶只能通过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升高温度可以为反应物提供能量,B错误。胰蛋白酶可以促进细胞之间的粘连物质水解,使细胞分散开,C正确。DNA连接酶可以催化五碳糖和磷酸之间磷酸二
26、酯键的形成,不能催化DNA双链的氢键的形成,D错误。7(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专一性及同学们的识图、析图的能力。由图可以看出,在该酶的作用下,甲酶的活性没有变化,乙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说明该蛋白酶能使乙酶降解,且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甲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只能是RNA。8. (2011山东卷)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
2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答案:D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CO2,研究其过程的实验中,首先要控制无氧的条件,其次其他无关变量要适宜,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冒出的气泡表明进行了细胞呼吸;放出的气体是CO2,加水目的是制造无氧的环境,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中把适宜的温度换成冷水,影响酶的活性使其活性降低,所以是正确的;D选项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可转移的能量形成ATP,未释放出来的
28、能量储存在酒精中,所以D选项错误。9(2011安徽卷)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 所以D错10. (2011浙江卷)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
29、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11、(2011江苏卷)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答案:B解析: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缺少叶黄素时对红光的吸收差异不显著;叶绿体中色素层析后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
30、本题正确答案为B。12、(2011江苏卷)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遮光比例(%)叶绿素a/b叶绿素含量(mg/g)净光合速率(polm281)植株干重(g)04.82.18.07.5105.32.39.69.9305.22.48.99.2504.42.65.27.2704.12.92.74.8903.33.003.2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遮光
31、10%时,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和干重都最大,A正确;叶绿素含量为2.33.0变化时,净光合速率减弱,B错误;遮光10%90%变化时,叶绿素a/b值降低,C正确;遮光90%时,铁线莲净光合为0,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错误。13(2011新课标全国卷)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叶绿素的组成和光合作用过程。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在缺镁的营养液中,由于叶绿素不能正常合成而导致
3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降低,光反应产物ATP和H减少,暗反应也减弱。14. (2011全国卷)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台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在弱光下,微管束鞘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D错误。对绿色植物来说,只有光合作用
33、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才有有机物的累积;在弱光下,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无淀粉的积累,B正确。由甲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微管束鞘细胞中含有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C错误。15. (2011福建卷)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速率相同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答案:B解析:在9:3011:00之间,光照
34、较强,光反应强,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分析图解可知: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少,B错误;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净光合速率相同,单位叶面积释放速率相同;在18:30时,玉米净光合速率为零,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此时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非选择题16(2011全国卷)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
35、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答案:(1)脂肪 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内设置温度梯度,包括测定酶的活性。如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解析:本题考查了酶的化学本质、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根据酶的专一性特征,应用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2)见答案。(3)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设置好温度梯度是做好实验的关键。17.(2011广东卷)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
36、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I.提取叶绿素叶绿素粗产品浓缩液过滤液提取液绿色叶片 X 碳酸钙II.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实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mL) 调pH至 处理时间(min) 溶液颜色3.0Y10绿色3.07.010绿色3.06.010黄绿色3.05.010黄褐色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 ,原因是 。(2)表中Y应该为 ,原因是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
37、素不适用于 食品,否则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监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答案:(1)二氧化硅;加速研磨 (2)8.0;pH间设置应遵循等量原则 ( 3 ) 酸性;天然叶绿素色素会分解 (4)层析法;第一步:制备滤纸条;第二步: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叶绿素提取液,划细线;第三步:将滤纸条放在层析液中层析,注意不要将提取液细线接触层析液;第四步: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的条数和颜色 解析:该题属于试验设计题,主要考查了教材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内容。(1)考查了二氧化硅的作用,(2)考查了试验时所应该遵循的等量原则,(3)是利用表格中所给的信息,可以知道,叶绿素在p
38、H较低时不稳定,会分解;(4)主要考查了教材中叶绿体色素分离的试验步骤。分别是,制备滤纸条,划滤液细线,层析及其注意事项,最后是记录和观察。18(2011新课标全国卷)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物质A是 _(C3化合物、C5化合物)(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
39、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低、高)。(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高、低),其原因_。答案:(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根据暗反应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的C5化合物的两倍 当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突然降低时, C3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强度减弱,所需要ATP和H少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同学们从曲线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当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C5(物质B)和CO2结合生成C3(物质A)的速率减慢
40、,而C3(物质A)的还原生成C5(物质B)不受影响,C5(物质B)的含量升高,C3(物质A)的含量降低。当达到新的平衡后,由于一分子的C5(物质B)和CO2结合可以生成两分子的C3(物质A),最终物质A的浓度比物质B高。19(2011全国卷)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 (3)组2叶片中合成
41、淀粉的原料是_,直接能源物质是_,后者是通过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有、无)淀粉。答案:(1)光合 H2O (2)组2和组6 (3)葡萄糖 ATP 有氧呼吸组4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ATP (4)无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同学们的实验分析能力。(1)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H2O光解后产生氧气。(2)有氧呼吸离不开氧气的供应,组2和组6有氧气的供应,可以进行有氧呼吸。(3)见答案。(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叶片会因缺少二氧化碳的供应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合成有机物。20.
42、(2011广东卷)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1)依图9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 (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 ;此时段 (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 ;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 。(2)从图10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 ,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1)有;细胞内有呼吸作用;有;有CO2吸收;温度过高,气孔
43、关闭;(2)干旱;遮光(3)组织(器官,或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 解析:该题考察光合作用,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分化的相关内容,根据题目和图示的信息可知蝴蝶兰在04时,没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但是,细胞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有ATP和H的合成。由于有CO2吸收,所以在进行暗反应,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原因是由于温度过高,植物为了防止过度失水,而关闭气孔。从图10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干旱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因此栽培时需遮光。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大规模生产,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21.(2011安徽卷)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
44、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方法步骤: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号 CO2吸收量/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A 10.66 3.07B 13
45、.04 3.02C 15.91 3.05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1) 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 ;步骤 。(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 (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 释放量计算。答案:(1)缺少对照实验 相同部位(2)提高光合作用酶的数量和活性 (3)小于 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 ,O2。解析:
46、考察实验能力。实验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步骤应该增加正常生长,不做特殊处理的对照试验,步骤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所以取相同部位的叶片。(2)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和酶。根据题目表格信息,叶绿素含量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是影响酶的数量和活性。(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根据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光合作用强度可以是单位时间反应物CO2的消耗量或生成物O2的释放量。22、(2011江苏卷)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
47、如下:鲈鱼的驯养:针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d,用普通饮料投喂,备用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饮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别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蛋白酶活性(
48、U/mg)指肪酶活性(U/mg)淀粉酶活性(U/mg)对照组1.090.080.12实验组1.710.100.13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2)步骤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其原因是 。(3)步骤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答案:(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2)温度不能过高 高温会使植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4)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
49、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5)肉食性 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设计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实验变量的控制。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且适宜。【2010高考真题之细胞的代谢】选择题1(10全国1,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
50、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2.(10重庆卷,2)题2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U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B, 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分解,产生电子流C, W为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D, 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3.(10福建卷,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一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一核糖体一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
51、一细胞质基质一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一细胞质基质一细胞核【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有机化合物在细胞内合成有运输的过程。A项吸收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计入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H】和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项膜蛋白与分泌蛋白一样,都是在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然后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装,通过具膜小泡运输到细胞表面。C项在细胞核内经过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出来与核糖体结合,准备开始翻译。D项DNA聚合酶是由于游离核糖体合成后,到细胞质基质经核孔进入细胞核。4.(10海南卷,2)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
52、成B叶绿体被膜由双层膜组成C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D类囊体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答案】C【解析】许多类囊体象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基粒,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基粒类囊体,构成内膜系统的基粒片层。叶绿体被摸为双层膜组成,A、B对。在暗反应中,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个高能化合物分别作为能源和还原的动力将CO2固定,使之转变成葡萄糖, 由于这一过程不需要光所以称为暗反应。碳固定反应开始于叶绿体基质, 结束于细胞质基质。所以C错。5.(10海南卷,4)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H和H2OBH和ATPCATP和CO2DH2O和CO2【答案】B【解析】本试题考查光反应的相关知识,光反
53、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条件:光照、光合色素、光反应酶。 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色素) 过程:水的光解:2HO4H+O(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ATP的合成:ADP+PiATP(在光、酶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CO浓度、水分供给、温度、酸碱度等。 意义:光解水,产生氧气。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NADPH简称H。所以B对。6.(10新课标,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的参与。该过程最终
54、有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答案】D【解析】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应该是乳酸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但是并没有【H】的积累,【H】只在细胞质基质中参与反应,产生了无氧呼吸的产物。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脂肪所储存的能量更多,因此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7.(10新课标,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解析】由于水中的含氧
55、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而该动物要获得足够的氧气,那么含氧量下降会使得该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因此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随水温升高而升高。8.(2010山东,3)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答案】C【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即方式a)运输,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关,因此
56、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输受阻,而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9.(2010山东,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答案】A【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二阶段发生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
57、内膜;光合作用的光反作用阶段发生和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进行,因此C错误;只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10.(10广东卷,1) 图1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11.(10天津卷,1)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A. B. C. D.【答案
58、】A【解析】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C3(一种三碳化合物),这个过程称为CO2的固定,CO2的固定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氧呼吸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所以在叶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12.(10四川卷,3)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
59、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光强(mmol光子/)00.10.20.30.40.50.60.70.80.9龙眼光能得用率(%)-2.302.202.001.801.601.501.401.301.20净光合速率(umol /)-0.602.505.106.557.457.908.208.508.508.50茫果光能得用率(%)-1.201.050.900.850.800.750.700.650.60净光合速率(umol /)-2.101.103.705.406.507.257.607.607.607.60A光强大于0.1mmol光子 / ,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B光强
60、小于0.5mmol光子/,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C光强大于0.7mmol光子/,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浓度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13.(10安徽卷,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细胞相关的知识,生物膜的成分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与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如一些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葡
61、萄糖进入人呢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是主动运输,但都必须有载体的协助,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选项有的信息交流的受体是在细胞内部,C选项中的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着合成ATP的酶,也有合成H2O的酶等;D选项是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进出,但不是自由进出,而是主动选择。14.(10天津卷,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答案】B【解析】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62、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溶质相对增多,渗透压升高。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15.(10全国卷,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
63、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16.(2010山东,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
64、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答案】D【解析】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的运转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们进行分解消化。17.(10江苏卷,3)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古有l29个氨基酸和l29个羧基 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
65、衣粉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18.(10北京卷,2)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答案】D【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在拟核区进行DNA转录,合成信使RNA。乳酸杆菌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19.(10全国卷1,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 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
66、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根据C3植物和C4 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
67、4CH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20.(10全国卷1,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符合
68、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非选择题1.(10浙江卷,29)(26分)回答下列、小题: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请回答:(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和更高。(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
69、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和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考查学生对曲线的解读能力, (1)从甲图来看,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要比加蔗糖的培养基高,且光饱和点也比加蔗糖的培养基高, (2)图乙表示一昼夜中CO2浓度变化曲线, b-c段上升缓慢的原因是凌晨温度较低,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较慢导致CO2释放减少所致;c-d段急剧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消耗大量CO2所致,d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 CO2才是影响光合
70、作用的因素,而大气CO2比瓶内高,所以更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3)从甲乙两图中可以得出不加蔗糖的培养基,适当增加CO2浓度,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答案】(1)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2)温度较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较弱,产生的CO2较少 c-d段光照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消耗大量的CO2,所以CO2浓度急剧下降 升高 (3)延长光照时间 增加光照强度 加CO2浓度(任选两个)2.(10福建卷,26)(25分)回答下列I、II题I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一)某研究小组探究
71、pH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O、10.0,在黑暗中放置12 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涮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 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3)若甲藻圭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 (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 。(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6.09.0。但海
72、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 有关。(二)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7.0、8.0、9.O、10.0,都可以。从图中可以看出在pH=10.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所以甲藻不能正常生长。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与N、P元素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被大量消耗致使水体缺氧,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加剧氧气的消耗引起的现
73、象成为赤潮。(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在这个温度范围来净光合速率必须大于零;最适温度为25左右,所以在25曲线达到最高点;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在9和33时,净光合速率必须小于或等于零。3.(10安徽卷,29)(8分)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 ,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实验结果表明,在 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 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ABCD2040
74、6005101520CO2吸收量/molm2s1土壤含水量/%光强(800molm2s1)光强(200molm2s1)施肥未施肥【答案】光照强度 水分 土壤含水量在40%60% 合理密植【解析】考查有关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光照强度、含水量、矿质元素等因素影响,B点与D点比较是光照强度,C点与D点比较是含水量影响,通过图解可看出施肥影响明显是在含水量大于40%,增加光能利用率一般是合理密植。4.(10全国卷2,3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
75、因是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丙酮的作用是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答案】(1)氮、磷 氮、磷(2)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有助于磨碎植物细胞 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色素的提取溶剂(其他 答案也给分)(4)叶绿素【解析】(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ATP,构成ATP的化学元素为C、H、O、N、P;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P。(2)镁是构成叶绿体的
76、化学元素,缺镁时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研磨叶片时通常需加入少量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少许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加入适量的丙酮,目的是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5.(10江苏卷,33)(8分)不同生态环境对植物光合速率会产生影响。某课题组测定生长于A地(平原)和B地(山区)银杏叶片不同时时间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右图。 (1)植物中叶绿素通常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叶绿素。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影响下,部分结合型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成为游离型叶绿素。A、B两地银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见下表: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完成总叶绿素含量与采样日期关
77、系的二维曲线圈。 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银杏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2)为提取银杏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 。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 。 (3)a、b是7月1日和10月1日B地银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 (填字母)是10月1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 。【答案】(1) 结合型叶绿素含量降低(2)酒精(丙酮)、碳酸钙、石英砂(二氧化硅) 基本不变(3)a 10月1日的光合建率低 a中叶绿体类囊体膜结构破坏【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同学们的识图、绘图能量以及分析
78、判断能力。(1)叶绿素只有和蛋白质(包括一些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不能单独发挥作用。(2)研磨时,二氧化硅(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迅速;碳酸钙的作用是调节液体的pH,防止叶绿素被破坏保护叶绿素不分解;丙酮(酒精)用来溶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只有在和类囊体相似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氧气,因此提取出来的色素在试管中不能产生氧气。(3)10月1日时光合作用速率大大降低,因此可以推测其场所类囊体的结构很多被破坏。6.(10全国卷,34)(12分)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 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
79、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 而乙不能积累。请回答:(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 的功能丧失;乙中酶 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 的功能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 (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 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 (野生型、甲、乙)。(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
80、。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 (3)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 ,使排出菌体外。【答案】(1)b a c 不同 基因 甲(每空1分,共2分)(2)甲产生的中间产物1供给乙,使乙能够合成X,保证自身生长产生菌落(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通透性【解析】(1)由题干“而甲不能生长。”可知:乙中酶a功能丧失,甲中酶b功能丧失。产生甲、乙两种突变的原因是野生型的不同菌体的不同基因发生了突变。因为“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所以要想生产中间产物1,应选用甲。(2)由题于“若添加中间产物1乙能生长”
81、,而“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所以将甲、乙混合培养时甲产生的中间产物1能使乙合成X,使乙首先形成菌落。(3)在发酵过程中,可从采用一定的手段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X排出细胞外。7.(10浙江卷,29)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实验思路:(1)(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不同浓度NaCl溶液下兔红细
82、胞的形态变化表组别/指标细胞形态原因1胀破在蒸馏水中吸水过多胀破2膨胀后恢复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细胞吸水膨胀,但是离子会进入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细胞恢复形态。3膨胀后恢复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细胞吸水膨胀,但是离子会进入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细胞恢复形态。4正常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浓度,细胞水分平衡5皱缩后恢复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浓度,细胞失水皱缩,但是离子会进入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细胞恢复形态。6皱缩后不恢复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浓度,细胞失水皱缩,但是细胞失水过多死亡,不再恢复【2009高考真题之细胞的代谢】选择题1.(09天津卷)3.下列过程中,涉及
83、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答案】A【解析】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发生蛋白质的合成,涉及肽键数量的变化;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只是使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水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不发生蛋白质的合成;蛋清中加入NaCl是使蛋白质析出,不发生蛋白质的合成。所以A正确。2.(09浙江卷)5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
84、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有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答案】C【解析】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但不能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所以C不正确。3.(09广东卷)2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没有载体参与 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答案】D【解析】 自
85、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否是是据表可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所以选择D。4.(09辽宁、宁夏卷)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液泡膜是一层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积累大量的离子。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防止质壁分离。5.(09重庆卷)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
86、,正确的是A.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 细胞质基质中的催化葡萄糖分析的酶D. 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答案】C【解析】只有在高温下酶的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不可恢复,而在低温下酶只是活性降低;根据酶的概念,酶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RNA质基质中可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即有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的酶;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DNA复制和转录的时候DNA的解旋酶。此题为容易题,识记类。6.(09广东卷)3.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A. 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C也能催
87、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答案】D 【解析】能在常温下分解淀粉的,是酶。酶在高温下才会变性失活,A项不对;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 所以B项不对;酶具有专一性特异性,能催化分解的不能催化合成,C项不对。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氨基酸含有羧基,D 项对。7.(09江苏卷)22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酶的专一性。橘络的
88、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要将其分解需要纤维素酶,麦麸、棉籽壳、木屑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所以生长在上述三种成分的黑曲霉,平菇、木酶肯定能产生纤维素酶,所以可以利用。而乳酸菌的培养基为酸奶,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含纤维素,所以乳酸菌不能产生纤维素酶。8.(09辽宁、宁夏卷)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答案】B【解析】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
89、降低。当反应温度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温度过高,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故C,D错误。9.(09上海卷)12.将刚采摘的乱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A. 提高淀粉酶活性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C. 防止玉米粒发芽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答案】D【解析】刚采摘的甜玉米内含有大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这些酶可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使其失去甜味,经沸水高温处理使酶失活来保持甜味。10.(09全国卷)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
90、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D错误。11.(09天津卷)6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细胞(细胞不完整)甲25 mL75 mL无氧乙25 mL75 mL遇氧50 mL未处理丙2
91、5 mL75 mL无氧丁25 mL75 mL通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答案】D【解析】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酒精。依题意,甲组、丙组进行无氧呼吸,乙组、丁组进行有氧呼吸。甲组、乙组两组都产生CO2,由于甲组细胞不完整,甲组的酒精产量较丙组少,丁组能量转换率较丙组高,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故D正确。12.(09浙江卷)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
92、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可见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途径。故选B。13.(09广东理基)41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 D【答案】B【解析】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三碳化合物)和2个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酒精和CO2,所以不生成乳酸。14.(09广东卷)4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
93、浓度较高,有利于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储藏种子和果蔬,主要是防止有机物呼吸消耗,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产物浓度高,使反应速度下降,降低呼吸强度。15.(09上海卷)30.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和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弄叙述中正确的是释放量吸收量a100b83c64d77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d条件下,产生的全部来自线粒体【答案】D【解析】种子有氧呼吸吸收O2与放出CO2相等,无氧呼吸时不吸收O2
94、但是放出CO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吸收O2小于放出CO2,可知a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植物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很少产生乳酸;b条件和c条件下既有有氧呼吸;d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16.(09海南卷)2.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A. 淀粉酶、纤维素、溶菌酶B. 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 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D. 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成分,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果胶,所以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可以破坏其结构;细胞膜的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所以可以用蛋白酶来破坏结构17.(09浙江卷)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
95、,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分解成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8.(09广东理基)40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浓度过低 B浓度过高 C浓度过低 D浓度过高【答案】C【解析】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消耗了大量的CO2,引起暗反应的原料不足,致使光合速率仍然较低。19.(09广东理基)4
96、3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试管编号实验处理CO2溶液+光照白光蓝光红光绿光碘液+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A B C D【答案】D【解析】将叶片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是进行饥饿处理,消耗掉有机物,然后用不同的光照射,进行光合作用,用碘液处理看有机物产生的多少,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号管。20.(09广东文基)70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种类,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97、,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21.(09北京卷)4. 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BCO2浓度在100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C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D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答案】C【解析】本题以柱状图的形式提供了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A和B选项可以从图中分析直接得出;从图上看,当外界CO2浓度很低时,玉米(C4植物)可以固定CO2,而小麦(C3植物)几乎不能固定CO2,即C4植物比
98、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当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仍然在固定CO2,只是CO2固定量不再随外界CO2浓度上升而变化,所以C选项错误。22.(09上海卷)24.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B. 只要提供,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和ATPC.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D.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光照下叶绿体是通过光反应产生ATP不需要O2,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需要丙酮酸和O2。23.(09海南卷)13.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
99、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氧气来自光反应水的光解,光照强度为a时,有氧气释放,所以光合作用没有停止, CO2含量照光后光合作用吸收比照光前低。24.(09海南卷)15.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
100、短时间内叶绿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A. C3和C5都迅速减少 B. C3和C5都迅速增加C. 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 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停止光照,还原性氢和ATP减少所以对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少,使三碳化合物增加,五碳化合物仍与二氧化碳反应而迅速减少。25.(09安徽卷)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答案】D【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
101、分布在类囊体膜上,H2O在光下分解的过程也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CO2的固定和淀粉的合成发生在暗反应中,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所以D正确。26.(09江苏卷)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有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浓度下降引起的【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从图甲中可
102、以看出实验组干旱其光和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下降,所以A正确;图甲中光和速率下降时间在第2 天,图乙叶绿素含量下降在第4天,所以B正确;从图乙看出实验2-4天,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没有下降,所以C错误;实验2-4天,由于干旱叶片气孔关闭,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可能会引起的光合速率下降。27(09海南卷)5.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非选择题1.(09山东卷)26.(15分)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1)无土栽培所
103、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_和_。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_。供作物_性吸收无机盐离子。(2)营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浓度比根细胞内的低,植物仍可通过_方式吸收。若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作物根部可能出现的症状是_,其生理原因是_。(3)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当BEC时,可采取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光最有效。(4)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番茄花蕾可提高坐果率。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施用2,4
104、-D的最适浓度。_。【答案】(1)细胞的组成成分 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营养液中无机盐的组成和比例(营养液的配方) 选择 (2)主动运输 根变黑(烂根) 根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内积累酒精(3)增大光照强度 CO2浓度 遮光 红(蓝紫)(4)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平均分成若干组配置对应组数的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分别用不通浓度的2,4,-D溶液处理对应组的番茄花蕾统计分析不同处理组的番茄坐果率,确定最适施用浓度【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如下: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的无机盐的作用以及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等相关问题2.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因素3.其他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设计1.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的无机盐的
105、作用以及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等相关问题(第(1)(2)小题)题中在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的作用是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无机盐的组成和比例,以便供作物选择性的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无机盐离子;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所以根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毒害植物,这样作物根部可能出现变黑、腐烂等症状!2.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因素(第(3)题)本题以图示的形式反映了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和作用速率的变化。在曲线中在B点以前主要是图中横坐标所示的因素在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本题中即为光照强度;在BC之间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因素
106、是除横坐标以外的因素,如温度,CO2、水分、无机盐等,但本题中的前提是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故而此时限制光和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C点以后,光照过强会导致气孔关闭,降低光和作用速率,欲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可以适当遮光;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红光、蓝紫光最有效,因为色素主要吸收这段波长的光。3.其他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设计(第(4)题)本实验设计思路较简单,只要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来处理番茄花蕾,通过统计坐果率来判断最适浓度即可2.(09四川卷)30.(22分)回答下列、两个小题。.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
107、题:(1)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2)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请比较图中B、C两个点对应的时刻,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较高,时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大。(3)研究发现,在其他环境因子相对稳定时,植物根系部位土壤相对皑水是导致气孔关闭的主要因素。请据此推测图中C、D两个点对应的时刻中,时刻根系部位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4)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
108、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测量指标分组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510-5510-4510-3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重)2.472.979.28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2a-10.540.430.27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正。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蒸腾作用强度。3.(09重庆卷)30(26分)I在春末晴朗白天,重庆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和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见题30图1(假设塑
109、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与化和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 (或);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 (深或浅)。(2)曲线b 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 (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含量)。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 用于还原;若在棚内利用豆料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 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 和 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 较高。【答案】I(1)C5 深(2)光照强
110、度、空气中含量;ATP、NADPH(H);氮(N);蛋白质;核酸此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对植物代谢光合作用的理解与分析、运用能力,包含选修和必修两部分的内容。4.(09广东卷)30.(10) 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68h间,光合速率 (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内的O2含量 ,CO2含量 ,植株干重 。(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 停止
111、ATP的合成, 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答案】(1)大于 上升 下降 增加(2)光照强度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3)呼吸速率下降,相关酶的活性因降温而下降【解析】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各细胞器的功能等知识点,读图非常关键,由图可直接看出,68h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以下三个空能顺理成章的得出来。第二小题推测可能的变化因素,可根据光合速率明显下降而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推知此时变化的条件必然只影响光合速率,不影响呼吸速率,是光照强度。植物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其中叶绿
112、体在有光条件下,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线粒体需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同的场所,有氧无氧都能产生。呼吸作用需要多种酶的参与,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冰浴条件下酶活性下降,呼吸速率随之下降。5.(09辽宁、宁夏卷)29.(7分)请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1)甲、乙、丙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强光下上述三种植物固定CO2能力最强的植物是 。乙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是 (a、b、c、d)。当光照强度从a到b时,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最快。(2)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还是来自CO2?请写出简单实验思路证明你
113、的结论。【答案】 (1)甲 C 甲(2)来自于H2O 分别将C18O2和H218O提供给两组植物,分析两组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O2,仅在H218O组植物中产生,即可证明上述结论。【解析】(1)依题意,在强光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乙丙植物高,因此,甲固定CO2能力最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乙植物在C光照强度时先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在a点三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而b点时甲的光合作用最大,所以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最快。(2)首先分别标记CO2 和H2O中的氧提供给两组植物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两组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O2仅在H218O组的植物中产生。6.(09上海卷)38.(10分)回答下列有
114、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1)图1中分子Z的名称是_。(2)Z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_上的_分子,释放出_,并经最终传递最终生成Z。(3)在暗反应中,CO2必须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RuBP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但O2也可与RuBP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氧化碳,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2为不同O2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O2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_mg。(相对分子质量:CO2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
115、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_。2)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答案】(1)还原型辅酶(NADPH)(2)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叶绿素a 高能电子()(3)1)9.5mg 与RuBP结合,减少了用于还原的化合物,从而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高浓度抑制了光合作用速率2)当浓度一定时,较高氧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作用在较高温度下更为显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还原型辅酶,则Z为还原型辅酶;(2)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光能被叶绿素a吸收并活化,释放出高能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后最终
116、生成还原型辅酶,提供给暗反应;(3)由曲线可直接读出25适宜光照下,1.5% O2与21% O2 , CO2吸收分别为29和15,差值为14,再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换算成葡萄糖即可;O2浓度较高时会同CO2竞争RuBP,减少了用于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的生成,从而抑制光合作用;根据曲线走势可以看出,相同CO2浓度下,高温状态下较高的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更明显。7.(09安徽卷)29(15分)(3分)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
117、子的 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 ,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答案】.(1)有氧呼吸 快 先递增后递减 (2)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消耗氧气的速率,所以A种子比B种子呼吸速率快。因为每消耗1 mol氧气,就产生1mol CO2,所以从图可以看出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递增后递减。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118、09广东卷)31.(8分)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的产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答
119、案】(1)降低 增加 细胞代谢(代谢)(2)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 呼吸(分解) 能量(ATP)(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4)选择透过(选择通透)【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等知识点,由图可看出培养液中氨基酸和葡萄糖下降,尿素是细胞中脱氨基作用后的产物,通过细胞代谢生成,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细胞后,主要作用分别为合成蛋白质和呼吸供能,因为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不会排到细胞外,一旦在细胞外检测到,必然是膜受损,失去了选择透过性。8.(09全国卷)31(10分)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试验结果。
120、据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由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的活性变化有关。(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_,因为_。(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由_和_。(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_。9.(09全国卷)32(11分)已知,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
121、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溶液,0.0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_,原因是_。【答案】(1)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产生的快慢。(2)加酶
122、溶液的试管、加FeCl3的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解析】该题要同时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1)实验步骤:取3支试管,编号,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观察现象:3 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2)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释放最快的是加酶溶液的试管,其次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再次是加蒸馏水的试管
123、,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3)将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由于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因此释放O2最快的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10.(09全国卷)32. (14分)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表格中)。
124、溶液试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甲+(2)实验步骤: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3)结果预测: (4)结论: (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浅,其原因是 。【答案】(1)溶液试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甲+乙+丙+丁+(2)混匀,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水浴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
125、性(5)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解析】该题是要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3)应该在只有含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甲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乙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不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4)结论: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如果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由于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会下降,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所以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11.(09全国卷)31(8分)(1)右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据图判断在
126、CO2浓度为(接近大气CO2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_。(2)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原因是_。(3)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表面植物_。【答案】(1)A(2)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浓度CO2条件下,C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到影响。(3)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解析】(1)依题意,在CO2浓度为300LL-1时,A植物CO2净固定量较B植物多,因此,此时
127、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B植物高。(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植物对CO2浓度的反应不同,在低浓度下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弱,产生的光合产物少,所以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的生长首先受影响。(3)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此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2011最新模拟题之细胞的代谢】1. (2011广东六校四联)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碘离子通过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甲状腺细胞B图中只有所示的过程需要消耗ATPC和所示的过程都需要载体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和有关【答案】D【解析】分别代表自由扩散、协
128、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果脯腌制过程中,细胞的结构已经被破坏,蔗糖是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的。2.(2011广东龙川一中)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B步骤主要观察细胞质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B图中E步骤滴加的是清水C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D本实验不需设立对照实验,在时间上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答案】A【解析】图中B步骤主要观察液泡的大小以及液泡的位置。3. (2011河南洛阳模拟)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适合在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
129、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C酶具有高效性主要是因为酶一旦生成可以多次发挥作用D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答案】A【解析】少数酶是RNA,无需核糖体合成,而且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其酶的合成只需核糖体直接参与。酶具有高效性主要是因为酶能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人体中的酶可以在体外发挥作用。4. (2011上海模拟)王明同学提出了“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的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他在1、2、3号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了3%H2O2溶液5mL和蒸馏水0.5mL,3%H2O2溶液5mL和常温的新鲜猪肝匀浆0.5mL,3%H2O2溶液5mL和冷藏的猪肝匀浆0.5mL
130、,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没有气泡产生,2号和3号试管中都产生了大量气泡。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王的假设不成立B. 应该把1号试管中的3%H2O2溶液换成清水 C. 应该把2号试管中的新鲜猪肝匀浆换成煮熟的猪肝匀浆D. 应该把3号试管中3%H2O2溶液换成冷藏的3%H2O2溶液5mL【答案】D【解析】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同时改变底物和酶的温度;该同学的3号试管中3%H2O2溶液不是在低温状态下,与冷藏的猪肝匀浆混合后会引起反应液温度升高。5(2011济宁育才中学)下列有关人体处于不同状态下细胞内ATP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131、,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下降B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C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D在饥饿时,细胞内产生AD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TP的速率【答案】D【解析】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使细胞代谢加强,产生ATP的速率升高,A项错误;无论何种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基本等同于产生ADP的速率,B、D项错误。6.(2011湖北武汉5月模拟)下图表示人体肝细胞内的某种生化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和乙都是反应的底物 丙、丁的分子量之和小于乙该反应过程一定发生于细胞外 甲、乙、丙可能都不是蛋白质【答
132、案】D【解析】酶的特点是在反应前后理化性质保持不变,通过反应前后对比可知,甲没有变化,可以断定甲为酶。乙被分解成了丙和丁,该反应可能是水解反应。若是水解反应,甲和丁的分子量之和比乙分子量大。酶的作用场所可以在细胞外,如消化酶。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为,若图中甲为后者,这可能都不是蛋白质。7.(2011广东深圳)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植株比乙值株固定CO2的能力强B020min 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
133、照C025min 期间乙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增强D3045min 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相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外界因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阅读题意推测出暗含的实验的单一变量CO2。在密闭容器中,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容器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光合作用的原料也逐渐减少,暗反应减慢,光合作用的强度也逐渐减弱。当到达平衡后,说明此时此时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再变化。本题容易错选成C,原因是在读图的过程中,发现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在减少,认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且随着时间会加强。错选成B的原因是没搞清
134、楚本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8.(2011广西桂林)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答案】A【解析】本题依托曲线,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净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光下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黑暗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CO2总呼吸量(光
135、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CO2净呼吸量(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十呼吸产生的CO2量(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由曲线可知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时相等,都是6. 5; 25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温度高于25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两曲线的交点表示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本题应选A。9. (2011届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质监)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葡萄糖H酶酶酶丙酮酸CO2A中数值最大的是 B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也有能完成图示全过程的【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为能量,其中最大的
136、为第三阶段产生的。为水,为氧气,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因其细胞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10. (2011江西临川模拟)下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需氧呼吸,同时又进行厌氧呼吸的是A.装置1中液滴左移 ,装置2中液滴不移B.装置1中液滴左移 ,装置2中液滴右移C.装置1中液滴不动 ,装置2中液滴右移D.装置1中液滴右移 ,装置2中液滴左移【答案】B【解析】当内部小烧杯中盛装NaOH时,可除去二氧化碳,若进行无氧呼吸,内部气体体积不变,液滴不移动;若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
137、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气压变化,液滴左移。当内部小烧杯中盛装清水时,若进行有氧呼吸,气压不变,液滴不移动;若进行无氧呼吸,则气体增多,液滴右移。因此,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11. (2011烟台模拟)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A将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的照射下5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变成蓝色C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
138、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D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h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的存在【答案】A【解析】纯粹的叶绿素提取液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只有完整的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将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的照射下5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不会呈蓝色。12. (2011福建永安一中模拟)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增大CO2浓度B当BEC时,可采取通风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D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
139、用白光最有效【答案】D【解析】当Ec时,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增加,所以要增加光合速率就是要增加光照强度;当cEd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则可能是其他因素(如CO2浓度等);当Ed时,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减少,则可能是由于光照强度过强,外界温度过高,叶片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欲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可以适当遮光。13. (2011江苏启东中学)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140、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在两种浓度下细胞吸收M的速率相等;说明决定细胞吸收M速率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含M物质溶液的浓度,所以吸收方式一定不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时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主动运输过程中的能量供应和载体数量都会成为限制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14.(2011福建三明一中期中)白天用H218O浇花草,周围空气中CO2会出现18O,H218O中的18O进入CO2的途径是( ) A.经光反应进入O2,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 B.经暗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 C.经暗反应进
141、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CO2 D.直接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答案】D【解析】H2O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6CO2+12H2OC6H12O6+6H2O+6O2,其中,H2O中的氧经光反应阶段进入O2,O2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H2O。在细胞呼吸过程中,H2O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H2O中的氧经过转化进入CO2中。15. (2011届甘肃省武威六中二诊)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142、 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有氧呼吸引起的B 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比B种子呼吸速率快C 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相同D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进行了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消耗氧气的速率,所以A种子比B种子呼吸速率快。因为每消耗1 mol氧气,就产生1mol CO2,所以从图可以看出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递增后递减。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非选择
143、题16. (2011山西省介休十中一模)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 方式通过膜进出细胞,氨基酸等以 方式进入细胞。(填图中字母)(2)b方式最大值的出现可能与 和 有关。如果横坐标为氧浓度的话,那么b方式最大值的出现可能与 有关。(3)细胞呼吸抑制剂可能对 方式的转运速率产生影响。在该过程进行中,酵母菌细胞内为该过程提供能量的结构有 、 。(4)如果a、b过程都不受细胞呼吸抑制剂的影响,请解释原因:a的原因: b的原因: 【答案】(1)a b (2)载体 能量或ATP 载体 (3)b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4)a为自由扩散,自由扩
144、散时物质的运输速率只与物质的浓度差有关,与细胞的能量供给无关 如果b为协助扩散,则物质的运输速率可以受载体数量的限制,不受细胞能量供给的限制【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物质a的跨膜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为自由扩散;物质b的跨膜速率与物质浓度不成正比,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为兼性厌氧型生物,既能进行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17. (2011陕西西安)下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加入2 滴过氧化氢酶 加入2 滴Fe3+ 加入2滴蒸馏水),请分析回答: (1)反应速度从慢到快依次是_ _。
145、(2)与相比,得出的结论是_ _;与比,得出的结论是_ _。(3)如果仅将实验温度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则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 _,原因是 _。【答案】(1) (2)酶具有高效性 酶具有催化作用 (3) 在此温度下,Fe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和同学们的识图能力。详解见答案。18. (2011韶关市一模)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问题:材料一图甲表示在最适光合温度下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在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司时,光照半小时该植物经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数量为(用CO2消耗量表示)。光照强度由1千勒克司增强至3千勒克司时,叶绿体内C
146、3的含量。若将CO2提高到1%,则A点的位置将,C点将。材料二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图乙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光斑”照耀开始时,CO2吸收速率和O2的释放速率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当“光斑”移开时,O2的释放速率立刻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而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答案】0.5 mol减少(降低)不变向右上方移动“光斑”照耀开始时氧气释放速度急剧上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上升相对缓慢二氧化碳的吸收速
147、率随着“光斑”的移开,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速率下降“光斑”照耀期间积累的ATP和H还可以使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解析】本题结合光合作用的相关曲线,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相关计算,准确获取曲线信息、理解光合作用原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司时,植物吸收CO2为0.6 mol/h,即净光合作用为0.6 mol/h,该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为0.4 mol/h,因此,实际光合作用为(0.60.4)1 mol/h,半小时制造的葡萄糖量为0.5 mol。光照强度由1千勒克司增至3千勒克司时,光反应强度增大,产生的H和ATP增多,C3的还原加快,在C3生成不变的情况下,C3的含量降低。若提高CO2
148、的浓度,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即A点不变,但光合作用强度增大,需要的光照强度增加,故C点向右上方移动。“光斑”照耀开始时,由于光照强度促进了光合作用,O2释放急剧上升。“光斑”移开时,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速率下降,O2的释放速率迅速恢复原水平,但由于光反应阶段积累的H和ATP较多,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CO2吸收速率下降较慢。18. (2011广东中信中学)在光照条件下,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了生理过程,如图甲所示(图甲中ah为物质名称)。二氧化碳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如图乙所示。请回答:(1)图甲过程中,不能产生ATP的过程是 ,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2)图乙中限制AG段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当
149、外界二氧化碳浓度处于B时,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二氧化碳量与 相等。(3)较强光照下图甲中的过程中c的移动方向是 。在干旱高温的环境里。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会减少,原因是 。(4)为了提高封闭大棚内作物产量,棚内人工释放二氧化碳应控制在 (填图乙中字母)浓度为宜。大田增施农家肥能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原因是 。【答案】(1) 细胞质基质 (2)二氧化碳浓度 呼吸作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3)从类囊体薄膜上移向叶绿体基质 大量气孔关闭 (4)D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缓慢释放二氧化碳,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或增加了二氧化碳供应量),同时增加了矿质营养【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和能
150、量变化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1)暗反应只消耗ATP;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2)AG正是曲线提升阶段,二氧化碳浓度是限制性因子,B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变为氧气。(3)光合磷酸化酶位于类囊体薄膜上,ATP在膜上形成后向叶绿体基质内运输,只用于暗反应。蒸腾作用时气孔开放,为二氧化碳吸收开放门户。当遇到高温时,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受阻。(4)大棚作物因为与空气隔绝,所以要增施二氧化碳气肥,适宜浓度时达到光合强度的最大值。大田施用农家肥既能增加二氧化碳供应量,又能补充矿物质。19(2011陕西咸阳三模)某科研小组的科研人员利用不同的植物分别做了有
151、关光合作用的两组实验,请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实验一:选用两批相同的番茄幼苗,在最适温度下分别在A、B两个植物生长箱中培养,A生长箱内的CO2浓度维持在0.40%,B生长箱内的CO2浓度维持在0.03%,再分别用不同光照强度的光照射,并比较两个生长箱中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实验二:选品种优良的玉米和花生,分别单独种植和间行种植,生长相同且适宜时间后,分别测植株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当光照强度为5个单位时,限制光合速率提高的因素是 。(2)气体X会影响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来验证气体X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促进还
152、是抑制时,他除了要在生长箱中置入不同浓度的气体X外,还需要在1.5个单位的光照强度、0.40%的二氧化碳浓度下来进行实验最适当,理由是 。(3)根据实验二结果,当光照强度为1个单位时,玉米单独种植时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积累的有机物量 (“”、“”或“”)间行种植,花生单独种植时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积累的有机物量 (“”、“”或“”)间行种植。(4)间行种植与单独种植相比,玉米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 ,花生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 。【答案】(1)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2)在此条件下,最容易测定气体X对光合速率的影响(3) (4)强 弱【解析】实验一题干中有最适温度
153、这一条件限制(1)的答案。1.5个单位的光照强度、0.40%二氧化碳条件下光合作用能比较顺利进行,在此条件改变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最容易检测出。实验二通过仔细读图,看清问题中的“光照强度为1单位”和“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变化”限制条件即可正确得出答案。20(2011台州市二模)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有同学认为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也有同学认为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请完成下列实验。(1)供选的实验试剂: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细胞溶液(试剂1)、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ATP溶液、蒸馏水。(
154、2)实验步骤:取锥形瓶完成如上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1号锥形瓶中都加10%的NaOH溶液,3号锥形瓶中都加澄清的石灰水。A装置锥形瓶2中加入:10 mL的试剂2、10 mL的5%葡萄糖溶液、2 mL蒸馏水;B装置锥形瓶2中加入:_;C装置锥形瓶2中加入:_。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N2 5 min,目的是_,再将三套装置分别处理:A装置持续通入N2,B装置、C装置持续通入空气。A、B、C三套装置中,_为对照组。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35)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810 h)。观察_,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3)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若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受ATP抑
155、制,不受氧气抑制。若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受氧气抑制,不受ATP抑制。若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受ATP抑制,受氧气抑制。若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不受ATP抑制,不受氧气抑制。【答案】(2)10 mL的试剂2、10 mL的5%葡萄糖溶液、2 mL ATP溶液 10 mL的试剂2、10 mL的5%葡萄糖溶液、2 mL蒸馏水除去锥形瓶中的氧气 A3号瓶是否变浑浊(3)A装置变浑浊,B装置不变浑浊,C装置变浑浊A装置变浑浊,B装置变浑浊,C装置不变浑浊A装置变浑浊,B装置不变浑浊,C装置不变浑浊A装置变浑浊,B装置变浑浊,C装置变浑浊【解析】该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原理与教材中实验类似。实验选用酵母菌细胞质
156、基质的上清液,是因为细胞质基质是无氧呼吸进行的场所,如果用酵母菌细胞溶液(试剂1),则进行有氧呼吸也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是否进行无氧呼吸。自变量是ATP溶液和空气(含氧气),对照组既没有ATP溶液也没有空气。 【2010最新模拟题之细胞的代谢】1、(2010山东东营一模)下列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 A. 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 B.苯进入生物细胞 C.线粒体中的氢与氧结合 D.甘油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答案】A 【解析】由于ATP水解才能产生ADP,所以如果细胞中ADP的含量增加,说明是吸能反应,反应过程中需要消耗ATP水解提供的能量。K的吸收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苯、甘油进出
157、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线粒体中的氢与氧结合则属于放能反应,要合成ATP。2、(2010汕头市一模)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也可表示在反应物过量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B图可表示K+由内环境进入细胞时运输速度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C图可表示细胞膜的结构D图可表示一种脱氧核苷酸分子或者一种核糖核苷酸分子 【答案】B 【解析】 K+是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决定其吸收的动力是生命活动的需要,影响条件是载体和能量,与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大小无关。图可以表示协助扩散也可表示在反应物过量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3.(2010北京海淀4月期中练习)将采自加州和阿拉斯加的肾叶山蓼种子在相同环境中
158、培养4个月,任其萌发和生长。然后分成三组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研究驯化温度对不同地区肾叶山蓼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影响。生长56个月后,测定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实验结果见下表。有关推测不能成立的是A驯化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发生了变化B不同地区的肾叶山蓼具有不同的驯化潜能C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D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可能发生适应性改变【答案】C 【解析】不同温度下,植物的最适光合作用温度不同,说明驯化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发生了变化。而在高山和北极中,相同温度是的最适光合作用温度不同,说明不同地区的肾叶山蓼具有不同的驯化潜能。本实验的自变量温度和不同地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改变,有可能是
159、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发生适应性改变的结果。4、(2010北京顺义3月统一练习I)大小、长势相同的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0 min期间,乙的有机物积累速度大于甲 B1020min期间,甲和乙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场所为线粒体和叶绿体 C3045 min期间,甲和乙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D若甲、乙培养在同一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一段时间后乙先死亡【答案】A 【解析】图中曲线代表玻璃罩内的CO2含量,CO2减少越快,说明光合作用越强,所以010 min期间,乙的有机物积累速度大于甲。
160、能产生H的场所为叶绿体,而线粒体是在呼吸作用中消耗H。3045 min期间,甲和乙均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若甲、乙培养在同一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一段时间后甲先死亡,因为乙能利用较低的CO2浓度进行光合作用。5、(2010年成都三诊)1下列对人体内细胞呼吸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细胞质基质B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来自丙酮酸和水的分解C细胞呼吸可以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D在骨骼肌中等质量的糖元和葡萄糖分解释放的能量相等【答案】 B【解析】细胞呼吸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不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它们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而生成丙
161、酮酸。丙酮酸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可以产生H,而且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生成丙氨酸。6、(2010北京宣武4月质检I)科学家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和两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光强度对黄瓜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温度较高或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光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较显著 B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环境因素中的温度、CO2浓度或光强度的降低都能减弱光合作用 C从图中曲线变化情况看,无法确定黄瓜光合速率的最适温度 D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从20升高到30比二氧化碳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答案】D 【解析】A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
162、在温度较高或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光合速率随着光强度增加而变化显著。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环境因素中的温度低,光合作用弱,CO2浓度低,光合作用也弱,光强度的降低,光合作用同样弱,反之则反。由于温度的设置只有2组,所以无法确定黄瓜光合速率的最适温度。从图中曲线不能得出,温度从20升高到30比二氧化碳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的结论。7、(山东淄博二检)8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
163、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Tb到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己达到最大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o【答案】C【解析】由甲图可知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Ta是低温影响酶的活性,而Tb是高温使酶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图乙中Tb到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是因为此时酶失变性失活。8、(江苏省南通台州三模)4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实验中,试剂选择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0.5g/mL的蔗糖溶液B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C在“叶绿体色素
164、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蒸馏水提取色素D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苏丹染液使染色体着色【答案】 B【解析】 A项0.5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偏高,可能会因失水过多细胞死亡而不能发生复原;C项应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D项中是使用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9、(江苏省南通台州三模)2在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细胞核中基因的调控 B合成时所用的原料是氨基酸C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到细胞外【答案】 D【解析】 唾液淀粉酶为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其合成受细胞核中基因控制。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后,经过内质网的初加工和高尔基体的再加
165、工,再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10、(浙江宁波二检)3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膜具有识别外界信息的作用B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会发生改变C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D细胞膜上磷脂和胆固醇使细胞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答案】 A【解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或贯穿其中,另外许多细胞的质膜夹杂着刚性的胆固醇,磷脂的尾和胆固醇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使得质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细胞膜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等有密切的关系,有些膜蛋白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
166、物中有的能识别来自细胞内的化学物质,有些能识别其他细胞;而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结构特点。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不同细胞合成不同的蛋白质。11、(广东广州市二模)3以下方法可达到实验目的有 A适当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可使质壁分离速率减慢 B利用洋葱鳞片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是否存在CO2 D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SiO2,防止色素被破坏【答案】 B【解析】适当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可使质壁分离速率加快;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富含DNA,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颜色是灰绿色;在提取绿叶
167、中的色素时,加入SiO2有助于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非选择题12、从猪唾液、胰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到酶E1、 E2 、E3,它们与三种物质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 与 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表二为有关的颜色反应实验。据表回答(表中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反应):表一表二酶物质E1E2E3S1S2S3试管物质碘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1S12S23S34S1+ E15S2 + E26S3 + E3(1)依据表中的信息,可以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 ,E2是 酶。(2)在酶E1、 E2 、E3中,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 ,理由是 。(3)表二试
168、管4、5、6中液体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原因是 。【答案】 (1)专一性(特异性) 蛋白酶(或胰蛋白酶)(2)酶E3 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不能分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还是由酶的作用引起的(或温度也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3)酶E1、 E2 、E3均为蛋白质 (2分)【解析】酶E1、 E2 、E3分别是唾液淀粉酶,胰消化酶,过氧过氢酶。利用表格二,根据酶的专一性特点确定胰液中的酶的成分。由于S2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可确定其为蛋白质,从而确定胰液中的消化酶是胰蛋白酶。13、(2010延边州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一
169、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如下:第一步:取1支洁净的试管,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第二步:再向试管内注入2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第三步:接着注入2mL新配制的斐林试剂(边加入,边振荡);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2min。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 。(2)要使实验第四步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改进该实验步骤 。(3)上述(1)和(2)两小题,可以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是 。(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作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具有专一性
170、。但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 a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淀粉分解的产物就是麦芽糖,只能证明淀粉分解的产物是。b实验步骤中没有设置,无法证明该酶具有专一性。【答案】(1)没有被水解成还原糖(2)在第二步后,将试管下部浸入37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再做第三、四步。(3)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或酶需要适宜的条件)(4)a还原糖 b对照实验【解析】 本题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把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砖红色。实验要成功的,必须要将唾液淀粉酶保持活性,且与淀粉充分反应。实验时设置对照,实验组加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对照组加等量的蒸馏水。14、(2010南通市二模)已知淀粉酶
171、可以水解淀粉为麦芽糖,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为多肽。为了研究酶之间的相互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所涉及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请分析回答:注:“”表示用相关试剂进行检测(1)该实验所依据的两个颜色变化原理是:a ;b 。(2)请简述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 。(3)实验过程中,试管1、2还要分别加入2mL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4)处预期的颜色变化为 ,理由是 。【答案】(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2)先向试管中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向试管中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最后观察试管内的颜色变化(3)保证各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相同,防止液体体积的
172、差异影响对颜色的观察(4)蓝色 淀粉酶被蛋白酶分解,淀粉没有被水解【解析】淀粉酶把淀粉水解,碘液遇淀粉变蓝,根据碘液是否变蓝来鉴定淀粉酶的活性。沉沦酶本身的成分为蛋白质,蛋白酶能将淀粉酶水解,从而使其失去活性。实验中要保证单一变量原则,为保证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液体体积要相等。15、(2010江苏镇江一次调研)(6分)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试回答:来源:学科网ZXXK
173、(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 。(2)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 。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作两处调整,分别是: ; 。检测的指标是 。【答案】(1)将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换成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或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2)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酒精(3)气球中不注入氧气 取若干相同装置,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 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液面上升量【解析】实验中已经是恒温处理了,因此实验的
174、无关变量存在于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对照实验可以将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换成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由于实验开始注入了氧气,酵母菌开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是等量的,因此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该设置一系列的梯度温度,取若干相同装置,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检测无氧呼吸也不需要通入氧气。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气球体积会增加,据此可以检测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液面上升量。16、(2010湖南湘潭三次模拟)
175、(11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I(ad)所示: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如何设计?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序号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
176、现象结论装置装置1 不移动只进行有氧呼吸2不移动 只进行无氧呼吸3 向右移动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答案】 (1)“cbab”(或cab)吸收空气中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装置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相同。 向左移动 向右移动 向左移动(每空1分,共3分)6【解析】检测有氧条件下酵母菌是否能产生二氧化碳,需要在通入的气体中去除二氧化碳,可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最后在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装置
177、可以是cab,也可以增加一个检测通入的空气中是否去除二氧化碳的装置,装置就变成cbab。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释放等量的二氧化碳;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可以检测是否进行有氧呼吸,对照组放置清水,进行无氧呼吸,在气压增加。据此可以分析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17、(2010四川自贡二诊)(10分)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一种指示剂,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较高浓度 CO2使其由蓝变绿再变黄。一实验小组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在25条件下,多次进行如下操作:打开阀门A和B推注射器1的活塞,然后关闭A和B一段时间后,拉注射器2的活塞,促进两个瓶中的气体流动。
178、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变色情况。(阀门A和B关闭时,整个装置是密封的) 请完成下列问题:(1)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5条件_。(2)如果向苹果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2,一段时间后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这种情况下苹果的代谢特点是_。3)当向苹果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少或很多时,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将会变黄,其原因是:_。(4)此实验结果可在实际生活中用于_。【答案】 (1)氧气浓度对苹果呼吸作用的影响 (2)细胞呼吸弱 (3)当向苹果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少时,苹果瓶内氧气浓度很高,苹果有氧呼吸强,放出的CO2多;当向苹果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多时,苹果瓶内氧气浓度很低,苹果无氧呼吸强,放出的CO2也较多。(4)苹果
179、(或其它水果或粮食等)贮藏时,适当控制环境中氧气的浓度【解析】打开阀门A和B推注射器1的活塞,然后关闭A和B,可以更新装置中的空气,因此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5条件氧气浓度对苹果呼吸作用的影响。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一种指示剂,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如果向苹果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2,一段时间后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则说明细胞呼吸弱。当向苹果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少时,苹果瓶内氧气浓度很高,苹果有氧呼吸强,放出的CO2多;当向苹果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多时,苹果瓶内氧气浓度很低,苹果无氧呼吸强,放出的CO2也较多,所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将会变黄。以上实验说明苹果(或其它水果或粮食等)贮藏时,适当控制
180、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并不是氧气浓度越小越好的。18(2010北京西城二模)(12分,每空2分)葡萄生长需要强光照、适宜温度,春季大棚中的弱光、低温条件影响其生长。科研人员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研究葡萄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为葡萄的大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的基因步骤如下: 挑选长势相同、具有56片真叶的某种葡萄功苗如下,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在常温25C、低温15C及5C的环境中培养8天,然后恢复常温培养4天。在培养的0、2、4、6、8天和恢复常温培养的第2(R2)天、第4(R4)天,进行各项生理指标测定。记录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
181、研究中测定的内容是 。(2)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体内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的累积可引发膜脂过氧化,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之一是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最重要的清除活性氧的酶之一,对保护膜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膜脂的主要万分是 ,膜脂过氧化会影响系统的 。(3)综合图1、图2所示结果:15C的低温处理,对葡萄幼苗造成的伤害是 (可逆、不可逆)的,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1)25(或:常温)条件下培养的葡萄幼苗(不同温度处理下)SOD活性和MDA的含量(答全给分) (2)磷脂 结构和功能(流动性或选择透过性)(答出其中一项合理即可) (3)可逆
182、 恢复常温培养后,MDA含量接近正常值(多答SOD酶的活性接近正常值不扣分)【解析】以坐标曲线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学生从坐标曲线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膜系统的基本知识。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低温条件对葡萄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25应为常温条件,所以该温度下培养的葡萄幼苗为对照组。生物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所以其膜脂的主要成分为磷脂;膜脂过氧化会影响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题干所给信息,MDA是低温条件下,植物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累积引发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之一。综合图1、图2所示结果:15C的低温处理后,MDA含量增高,但恢复常温培养4天,发现其MDA含量接近正常值,故15C的低温处理对
183、葡萄幼苗造成的伤害是可逆的。19、(2010安徽巢湖二次质检)29(15分)I(8分)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分析并回答问题:组 别1234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3+3+3+1(1)该探究实验中,属于因变量的有 、 。(2)第一组实验说明该绿叶在27时每小时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是_mg;29时真实光合速率为_mg/h。 【答案】(1)绿叶每小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或指单位时间内)
184、;绿叶光照1h积累有机物的量1h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或指单位时间内) (2) 4 9 【解析】题述探究实验包括暗处理和光照两个阶段,温度是自变量;第一阶段,随温度变化的是暗处理后质量的变化,即呼吸强度绿叶每小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第二阶段,随温度变化的是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即绿叶光照1h积累有机物的量1h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解题时,要分清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与净光合强度的微妙差别,这也是此题的一个亮点,设绿叶暗处理前质量为X mg,则光照前绿叶质量为(X-1)mg,光照后绿叶质量为(X+3)mg,27时每小时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净光合强度)是4mg,同理29时每小时积累的有
185、机物的量为6mg,又呼吸消耗3mg,则真实光合速率为mg/h。(分)已知2H202=2H2O+0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 FeCl3溶液,0.0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 ,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产生的快慢。(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
186、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_。【解析】实验步骤设计有全程设计、补充设计和实验改进等三种类型,此题为补充设计。(1)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为:分组自变量的控制和无关变量的排除反应(或培养等)因变量的观察。题中步骤应该为自变量的控制,根据步骤的“3支试管”及提供的材料用具可做出正确的解答。(1)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为:分组自变量的控制和无关变量的排除反应(或培养等)因变量的观察。题中步骤应该为自变量的控制,根据步骤的“3支试管”及提供的材料用具可做出正确的解答。(2)酶的催
187、化效率高于FeCl3,对照组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最慢。(3)80时,牛过氧化氢酶变性,但FeCl3的催化效率不受影响。【答案】(1)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的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20、(山东潍坊二模)26. (16分) 下面a 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 、H 、O 的变化;b 图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l ) a 图中甲、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分 、 。( 2 ) a 图甲过程中,B 在
188、 内被消耗(答具体部位);乙过程中,A 的利用发生在该过程的第 阶段。( 3 ) b 图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 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 量相等的点是 ;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l )上图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 。( 2 )在试管内CO2 浓度不变的前提下,每隔30 min 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3 )为探究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答案】 I. (l)叶绿体 细
189、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叶绿体基质 三(3)B、C 否 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含量比实验前低,说明番茄植株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2 分)II. (l)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2 分)(2)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 减少(2 分)(3)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改变试管内溶液中CO2 含量(如加入不同浓度的NaHCO3 溶液等),进行对照实验(4 分)【解析】根据a图可知,甲过程为光合作用,乙过程为有氧呼吸,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应该是CO2,A应该是O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O2参与有
190、氧呼吸第三阶段;b图为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当光合作用释放的O2 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 量相等时,植物既不吸收也不释放O2,容器内O2量不变;当光合作用释放的O2 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 量时,植物O2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容器内O2量增加;当光合作用释放的O2 量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 量时,植物O2释放量小于吸收量,O2容器内量减少;可知光合作用释放的O2 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 量相等点,应该是最高点和最低点即B和C点;根据b图可知24小时后,容器内O2量小于初始值,则番茄有机物分解的大于合成的,没有有机物积累。白炽灯发光的同时也会放出热量,热量会引起试管温度变化,就会导致实验变
191、量不唯一,因此为保证单一变量,需要吸收白炽灯散发的热量;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代表了光照强度,距离越大表示光照强度越小,光合作用速率就越弱;探究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时,单一变量就应该是CO2 浓度,需要控制光照强度不变,只改变CO2 浓度。21、(2010年深圳二模)27.(18分)科研人员在探究影响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时,将它们放置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温度为20)。请回答。容器内CO2 供应量(ml/h)05101520容器内CO2减少量(ml /h)光照强度1KlxA04.55.86.57.8B00000光照强度10KlxA07.47.57.
192、67.6B04.18.312.516.4(1)实验的自变量是 。(2)当B的容器内CO2供应量大于5ml,光照强度为1Klx时,容器内CO2减少量为0,B的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此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当光照强度为10Klx、CO2供应量为15ml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3)A在温度为20、CO2为20ml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在该图中用虚线画出在相同条件下,B的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0A光照强度吸收量CO2 【答案】 (1)光照强度、CO2浓度、植物种类(3分) (2)等于(3分);光照强度(4分),CO2浓度;(4分
193、)(3)见图(4分)0A光照强度吸收量CO2B【解析】(1)所谓的自变量,是事情的起因,而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来变化的。自变量的变化决定了因变量的变化。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光照强度、CO2浓度、植物种类。(2)当B的容器内CO2供应量大于5ml,光照强度为1Klx时,容器内CO2减少量为0,也就是B的容器内的CO2量不变,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3)根据下表容器内CO2 供应量(ml/h)20容器内CO2减少量(ml /h)光照强度1KlxA7.8B0光照强度10KlxA7.6B16.4可知,当光照强度1Klx时,由于A的CO2吸收量是7.8,而B的CO2吸收量是0,则B与
194、横坐标的交界点必在A与横坐标右侧;当光照强度10Klx时,由于A的CO2吸收量是7.6,而B的CO2吸收量是16.4,则此点的B的高度应比A高。22、(2010年山东烟台质检)26(17分)某学校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培养了一批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并以这些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根据下列具体实验情况回答相关问题: (1)取3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A、B两组放到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随后又对两组幼苗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A组添加高浓度的KNO3溶液;B组注射“呼吸阻断剂”。组植株根尖成熟区细胞可能发生现象;B组植株对K+的吸收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其原因是_。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195、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_。 (2)将数量不等的大豆植株幼苗随机移栽到 5 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地块,每一地块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地块号1号2号3号4号5号 地块植株数20406080100荚果数/植株数8.36.83.92.72.1每个荚果中种子数3.02.93.22.93.0请用生态学原理解释“地块植株数”、“荚果数/植株数”两个统计项目中数据产生变化的原因_。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如果要全面调查了解5 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的调查。 (3)取5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种植于
196、不同的地块中。一段时间后,甲组叶片出现发黄现象,乙组叶片生长正常。为了查明原因,同学们运用课本中的相关实验进行了探究,最后证明:甲组叶片发黄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减少所致。请你根据下列要求,把同学们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原理:略实验步骤:(简要叙述操作过程即可)a选取甲组适量发黄叶片、乙组相同部位相同质量的正常叶片;b_;c_;d_。预期实验结果:_。 【答案】 (1)先质壁分离,后质壁分离复原 根部呼吸强度降低,影响了主动运输过程中的能量供应原生质层 (2)种植密度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少,所结荚果就少。(2分) 大豆种植密度越大,每株大豆上的荚果数就
197、越少;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影响不大。(2分) 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2分) (3)b用无水乙醇提取甲乙两组叶片中的色素(2分) c用纸层析法分离甲乙两组叶片中的色素(2分)d观察比较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2分)比较滤纸条下部两条色素带:甲组比乙组窄(甲组比乙组浅或甲组缺乏下部两条色素带)。(2分)【解析】A组植株添加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能够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又由于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改变细胞液浓度,使植物细胞有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呼吸阻断剂”降低了细胞呼吸,释放能量减少,影响了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从表格可以看出随着地块植株数的逐渐增大,即种群密度逐渐
198、增大,荚果数/植株数逐渐减少,但是每个荚果中种子数变化不大。题干信息“课本的相关实验”、“叶绿素含量”联想课本试验中与叶绿素含量有关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因此实验设计的完善就是依据该实验原理和过程。23、(2010北京丰台理综)29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则其是 的产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可用于合成细胞中 、 、 、 (写出四种细胞结
199、构)上的蛋白质。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生理过程)为细胞提供能量。(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 【答案】 (1)下降 上升 细胞代射(氨基酸分解)(2)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核糖体、溶酶体、细胞骨架(液泡和叶绿体不对,其他结构合理给分,每空1分) 有氧呼吸(3)肝细胞受损,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4)选择透过(性)【解析】(1)从柱形图中分析可知,随时间的延长,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尿素含量逐渐上
200、升。尿素是细胞中氨基酸分解的产物。(2)含有蛋白质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核糖、溶酶体、细胞骨架,因为是动物细胞,不能回答叶绿体和液泡,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提供能量。(3)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中,不会排出细胞外。若肝细胞受损,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则在细胞外检测到该类酶。(4)尿素通过细胞膜排出细胞外,而转氨酶不能通过细胞膜排出细胞外,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原创题1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变量(自变量)是( )A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 B一
201、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C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D作物细胞液浓度【答案】A 【解析】制备的检测液的系列浓度梯度为实验变量,因变量是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作物细胞液浓度和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等都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2葡萄糖在进入红细胞之前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这种结合速率会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图中、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不同细胞细胞膜的载体与葡萄糖的结合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葡萄糖浓度低的情况下,甲细胞的吸收最快、乙细胞次之B在葡萄糖浓度低的情况下,丙细胞的吸收最快、乙细胞次之C在葡萄糖浓度高的情况下,三种细胞的吸收速率不等D葡萄糖的吸收速率会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
202、持续增加【答案】A 【解析】从图像可知,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直至趋向于最大速率。且在葡萄糖浓度低的情况下,甲细胞的吸收最快、乙细胞次之,在葡萄糖浓度高的情况下,三种细胞的吸收速率相似。3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mn段和ab段
203、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对水的吸收【答案】B【解析】由图看出两种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均可高于细胞外,所以其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细胞内离子甲的浓度高于离子乙的浓度,说明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两种离子均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也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会促进细胞对水的吸收。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酶在发挥作用后即被分解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 B C D【答案】B 【解析】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对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酶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低温、高
204、温都可以影响酶的活性。5用新鲜土豆片(含有过氧化氢酶)、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材料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对该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B提高温度就可获得更多的气体C增加土豆片就可获得更多的气体D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量有限【答案】D【解析】考查的是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探究性实验,照强度会改变温度,从而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A错;体积和浓度一定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的气体总量是一定的,所以改变温度和酶的数量都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产生气体的量不变,故B、C项错;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可能是过氧化氢全部消耗完,也可能是已经到
205、达反应的平衡点,D正确。6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5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12345加入物质适量唾液锈铁钉生土豆块熟土豆块生土豆块+稀盐酸实验结果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大量气泡几乎无气泡几乎无气泡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实验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C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答案】D【解析】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2号和3号实验;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3号和4号实验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7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
206、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mL),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持10min后取出,各加入0.5 mL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此学生的实验程序上有一个错误,请你指出( )A乙试管应置于低温或室温 B乙试管应加4ml唾液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清水 D应再加一个试管,内加些酸或碱【答案】C【解析】对照实验中要求单一变量,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酸碱度。但在不同的温度、酸碱度条件下,酶催化的效果虽有所改变,但这些都是探究影响酶催化活性的条件。所以A、C不能选,B项中加入4ml唾液,一违背了试剂量的等量原则,二违背了没有变量。底物浓度(酶+P)(仅
207、有酶)A酶促反应速率8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B曲线作为实验对照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D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答案】A 【解析】加了化合物P后,在底物浓度相等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之下降,说明P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但没有超出酶的最适温度,则A点持续上移,如果超出了酶的最适温度,A点会大幅度下降。9在植物细胞中,有ATP分解,但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基粒 D叶绿体基质【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内能
208、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进行的场所,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还原C3,即存在ATP分解,但无ATP合成。10有关酶和ATP的正确叙述是( )A基因表达过程只需要酶,不需要ATP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D酶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答案】C【解析】基因表达过程既需要酶参与催化,也需要ATP提供能量。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为酶促反应过程,温度会影响该过程。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所以酶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或核苷酸。11当你品尝各种美味佳肴时,你可能不得不
209、感谢三磷酸腺苷(ATP)这种化学物质。新的研究显示,ATP这种传统上与细胞能量供应相关的物质在把食物的味道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据以上信息我们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AATP与能量供应相关 B作为信息分子的ATP不能提供能量CATP也可作为信息传递分子 D神经细胞膜外表面可能有ATP的受体 【答案】B【解析】题干中提到“ATP在把食物的味道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并没有明确指出ATP不能提供能量。12酶和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这两者关系密切, 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例外”的是( )A细胞免疫时的效应T细胞
210、合成并分泌干扰素 B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周围组织液中的氧气 C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入侵机体的抗原 D脊髓的神经中枢中突触小体分泌神经递质【答案】B【解析】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周围组织液中的氧气属于自由扩散,并不需要酶和ATP。13对下图中、两幅图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小麦来说,图描述过程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中B图显现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 C图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D图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答案】C【解析】小麦体内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中,A正确。图中,线粒体产生的CO2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还要从外界吸
211、收CO2;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正确。在氧气浓度比较低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C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当氧气浓度大于18%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单位时间CO2的释放量即呼吸速率不再增加,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D正确。14下表是植物不同器官的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在单位时间耗氧量Lg1h1)植物器官呼吸速率(O2)植物器官呼吸速率(O2)胡萝卜根25大麦种子(浸泡15h)胚715叶440胚乳76苹果果肉30叶266果皮95根9601480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存在着明显差异B种子内胚的呼吸速率比胚乳高,表明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C测定大麦
212、种子呼吸速率时,通常用NaHCO3吸收产生的CO2D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呼吸速率不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C【解析】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时,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产生的CO2,而NaHCO3溶液通常是用来产生CO2的。15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以下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B若设计对照实验,则对照实验与该装置相比的不同之处是气球中
213、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C若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D若用该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则检测指标是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液面上升量【答案】B【解析】若设计对照实验,则对照实验与该装置相比的不同之处是,将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换成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或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答案:B 16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变化光照强度,测定该条件下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甲所示的结果。在图甲基础上,可得出不同温度下X的值,如图乙所示。整个实验中,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充足,且各温度下相应的呼吸速率不变。下列
214、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X是不同温度下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B光照强度小于1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C光照强度为4时,最有利于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25D光照强度小于4时,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答案】A【解析】光照强度小于1时,在不同的温度下,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不同,在5、15下,呼吸速率还是小于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4时,最有利于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15。光照强度小于4时,不同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不同。17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
215、生CO2B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在较强光照下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D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答案】B【解析】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则植物在光照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会干扰实验结果。18.夏季在植株叶片水分蒸发过快而发生萎蔫的情况下,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所产生的CO2B.细胞呼吸所需要的O2可以来自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C.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D.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水分缺乏【答案】D【解析】夏季植株叶片因水
216、分蒸发过快而萎蔫时,叶片气孔关闭,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由于气孔关闭,CO2不能进入植株体内,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只能来自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又由于CO2的不足,光合速率明显下降,故A、C对,D错。植物细胞呼吸所需要的O2可以来自光合作用产生的O2,故B对。19下图是用来研究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装置。广口瓶内含有悬浮在2%蔗糖中的2.5g酵母,实验记录的是玻璃管中小液滴移动的距离(单位:cm),结果下表。依据该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min510203555100.20.40.70201.01.31.60.130.11.92.22.80.240.23.13
217、.34.40.350.34.04.44.40.4A实验装置中小液滴移动的方向是向右B酵母菌中参与酒精发酵的酶的最适温度为20C随温度的升高,发酵作用增强D广口瓶内的蔗糖完全被酵母菌利用至少需要5min【答案】A【解析】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导致瓶内压强增大,小液滴向右移动。从表格中可以看出35小液滴移动速度最快,所以参与酒精发酵的酶的最适温度为35。从535,随温度的升高,发酵作用增强。广口瓶内的蔗糖完全被酵母菌利用至少需要4min。非选择题20.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神经细胞中的A
218、TP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
219、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 。若用混有浓度为2n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呼吸作用 APPP ATP和ADP相互迅速转化(2)腺苷(3)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受体(4)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细胞内ATP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21.下图一为某植物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CO2 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二为不同
220、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变化量的曲线。假定图一图二情况下,呼吸速率相同,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图一中氧气的吸收量用数值a表示,有氧与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用数值b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当O2浓度为 范围时,a=b。O2浓度为A时,a与b的关系式是 。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2)图二为氧浓度为A点时测量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的速率曲线。则光照强度为F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表示为(仅用字母a表示)。 (3)图二中G点处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与此生理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 。【答案】(1)CE b =2a (3b-3a)a (
221、2)7a (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叶绿体、线粒体【解析】图一中当O2浓度处于CE间,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二中G点代表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22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 。(4)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
222、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答案】(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上 左(3)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4)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5)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解析】本题对图乙中盛水玻璃柱的作用的判断是一个易错点。如要正确的解答则必须要判断出该实验是探究什么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什么因素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图乙探究的是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
223、素,温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所以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用来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图甲中b点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a点说明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从30调节到25,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弱,所以a点上移,b向左。2011年关于细胞的代谢的题目分析:从考查内容上看,涉及本专题的知识主要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ATP在代谢中的作用,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及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影
224、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从考查形式上看,膜结构、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等知识可单独出题,那一般为选择题,不会太难,这些知识也可以相互结合或者与其它代谢结合起来出成非选择题,则难度可能会较大。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高考中最重要的考点,其试题常考常新,考题数量多、分值高、区分度大,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类能力均可设置考查。较常见的题型是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性问题以实验或简答得形式考查。对于光合作用的复习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全面系统复习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和实验要点。(2)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形成试验操作的基本能力。(3)加强对高考试题的分析,重视对标准答案的学习,学习标准答
225、题。对于细胞呼吸的复习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充分利用教材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过程、特点、能量等问题。(2)运用列表法分析比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3)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实验与探究能力。一、关于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考点一 实验装置膜材料的选择【例1】(2010上海卷)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计。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四种材料甲、乙、丙和丁进行试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分
226、析推断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半透膜的作用特点(可以让有些分子过,让其它分子不能过)。由题意可知,要选的膜应该是半透膜,要能让水分子通过,而庶糖分子却不能通过的一种膜,这种膜能使漏斗液面上升,最后在渗透压及压力等的作用下达到平衡,而图2中只有甲符合此要求。所以选A。答案:A【易错分析】个别同学不知道根据什么来选所需要的膜材料,而无从下手。考点二、渗透作用发生过程中溶液浓度的变化【例2】(2009海南卷)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解析:本题考查渗透
227、系统,鱼鳔是一种半透膜,鱼鳔内的蔗糖溶液高于外边,所以会从烧杯中吸水使其体积增大,使烧杯内液体浓度升高,当鱼鳔内外渗透压相等时,水进出达到平衡,烧杯液体和鱼鳔内液体浓度相同。答案:B【误点警示】不注意鱼鳔内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关系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考点三、渗透现象在解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3】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A.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 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 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解析: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一方面会通过降低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分子的活性来降低原生质层的半透性;另一方面也会通
228、过使植物根系的温度降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少,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减少,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来降低渗透作用的发生。最终表现为根系吸水减少,出现农作物萎蔫现象。答案:D【误点警示】不注意从原生质层的透过性本身去分析植物吸水减少的原因;而侧重细胞呼吸对矿质离子的吸收进而对细胞液浓度的影响,这对细胞液的浓度影响不大。考生往往没有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而误选C。考点四、相关实验设计例4(2008江苏卷)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
229、水浴锅等。(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解析: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分组编号,填材料,并设置对照组,在除变量以外的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完成实验过程(保证单一变量),观察现象,记录结果。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的主要区别是探究实验的结果不确定,可能有多个,而验证实验的结果只有一个。本实验的设计思路主要有两个:证明出蔗糖被水解,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用斐林试剂即可;观察a、b两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如果差值增大,则说明能透过,否则不能。答案:(1)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吸取a、b两管
230、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技巧点拨】渗透作用的进行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膜两边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半透膜面积的大小和两边的溶液浓度差的高低决定水分子进出膜的速度。例5(2010浙江卷)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
231、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1)实验思路:(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解析:本题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载体,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思路、提出课题名称、确定检测指标及预测实验结果等知识。所涉及的实验情境在教材中能找到其原型,是课本内容的变式,强化考生在实验全过程的体验。属于考纲实验与探究能力层次。(1)以题干中的“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是题目的突破口,明确实验的自变量是NaCl溶液浓度,因变
232、量是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根据材料和用具中的“1.5%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可知要配置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本实验要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因此要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2)设计表格要注意表表格要有题目表格设计要科学每组多个材料时要有平均值有时在施加实验变量前要有前测。答案:(1) 配置质量分数由低到1.5%的NaCl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各支试管中。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放置一定时间。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2)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兔红细胞形态的影响NaCl溶液的浓度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原因分析低于
233、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体积变大甚至胀破红细胞吸水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形态未变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高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皱缩红细胞失水【技巧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的自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掌握表格设计的技巧。尤其注意题干的变化,“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不仅要设计表格,还要填写预测实验结果。很多同学对实验设计的相关题型不能有效找到突破口。二、分类对比,解答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问题(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比较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反应条件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O2,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呼吸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全过程都
234、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物CO2和H2OCO2、酒精或乳酸释放能量释放大量能量释放少量能量特点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有机物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完全释放相互联系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特别注意: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
235、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解析: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应该是乳酸或者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但是并没有H的积累,H只在细胞质基质中参与反应,产生了无氧呼吸的产物。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脂肪所储存的能量更多,因此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答案:D【例2】(2009天津卷)
236、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细胞(细胞不完整)甲25 mL75 mL无氧乙25 mL75 mL通氧50 mL未处理丙25 mL75 mL无氧丁25 mL75 mL通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化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产物与能量转化,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情况,抓住“供氧情况”这一突破口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释放大量
237、能量;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酒精,释放少量能量。甲、丙两组进行无氧呼吸,乙、丁两组进行有氧呼吸。甲、乙两组虽然都有CO2生成,但甲组细胞不完整,酒精产量比丙组少,丁组能量转换率较丙组高,丁组的氧气消耗多于乙组。答案:D【例3】下图中,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乙图中的CD段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解析: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细胞呼吸与O2浓度的关系,准确获取图示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甲图中氧
238、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项正确;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B项错误;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甲图中的c点),C项正确;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项正确。答案:B(三)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以葡萄糖为底物的细胞呼吸)若某生物产生的CO2量和消耗的O2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若某生物不消耗O2,只产生CO2,则只进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239、)。若某生物释放的CO2量比吸收的O2量多,则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若某生物没有O2的吸收和CO2的释放,则该生物只进行乳酸发酵或者生物已死亡。无氧呼吸无水生成,若在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有水生成,则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三、理清光合作用过程,巧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一)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常规问题分析1.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物质与能量转化光反应暗反应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的基质中条件光、色素和酶等酶、ATP和H物质变化水光解产生:H和O2ADP和Pi合成ATPCO2的固定:CO2C52C3C3的还原:2C3HCH2OC5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
240、学能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光合作用过程中,瞬时改变条件(其它条件适宜)时相关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瞬时改变条件C3C5H和ATP光照停止(减弱)增加下降没有(减少)光照增强减少增加增加停止供应CO2减少增加增加增加CO2供应增加减少减少对光合作用中H、ATP、C3和C5含量变化的判断,可以光合作用过程图解为线索,围绕影响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展开。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光反应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光照减弱时,ATP和H的形成减少、消耗继续,导致H和ATP减少;C3的还原减少、形成继续而减少;C5因为形成减少、消耗继续而减少。结果导致H、ATP和C5减少、C3增多。CO2浓度:通过影
241、响暗反应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CO2浓度降低时,C3因形成减少、消耗继续而减少,ATP、H和C5均因形成继续、消耗减少而积累。结果导致H、ATP和C5增多、C3减少。(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2009安徽卷)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及功能,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及相关产物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上,水光解在特殊的叶绿素a的作用下实现,因此
242、,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产物包括O2、ATP和NADPH;暗反应是酶促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淀粉等有机物的合成,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答案:D例2根据下面的光合作用图解判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图示依次为H、ATP、CO2、(CH2O)D.不仅用于还原C3化合物,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及其物质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光反应中生成的ATP专用于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之需,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其它生命活动所需的ATP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答案:D例3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
243、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进行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A.C3和C5都迅速减少B.C3和C5都迅速增加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正确审题,抓住“其他条件适宜”“突然停止光照”“黑暗”“连续取样”等关键词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停止光照,H和ATP减少,C3因还原减少、继续生成而增加,C5因继续固定CO2形成C3而减少。答案:C(三)易错分析一是将“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等同于细胞内的“色素分布”,事实上在液泡内有花青素等水溶性色素的分布;二是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和产物掌握不到
244、位,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产物为O2、ATP和NADPH(H),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产物为糖类等有机物。四、与酶有关的典型例题三、典型例题分析例1下表是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表中“”的数目表示有气泡产生的多少,“”表示无气泡产生,与此相关的正确分析是 ( ) 处理试管编号H2O23.5%FeCl320%肝脏研磨液温度实验现象12mL/室温22mL/9032mL2滴/室温42mL/2滴室温(1)本实验试图研究两个问题 (2)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都可降低H2O2分子的活化能(3)若把4号试管放在90环境中,实验现象将与2号试管的相同。(4)设置的2.3.4号试管均可看作是1号试管
245、的对照𢇭A只有(1)(3)正确 B. 只有(2)(3)正确C只有(1)(4)正确 D. 只有(3)(4)正确解析:根据题图可以看出试验设置了三个自变量(温度、无机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本实验试图研究温度、3.5%FeCl3和20%肝脏研磨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错误。催化剂是通过降低H2O2分子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度,而升高温度是通过给H2O2能量使其活化的方式来加快反应,错误。90环境条件下,4号试管肝脏研磨液中的H2O2酶失去活性,其中实验现象将与2号试管的相同,正确。与1号管相比, 2号试管的变量为温度,3号试管的变量为3.5%FeCl3,4号试管的变量为20%肝脏研
246、磨液;均可看作是1号试管的对照,正确。答案:D 例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实验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A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H2O2溶液+l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后观察对照组:2mL3H2O2溶液+lmL蒸馏水,保温5min后观察B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l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mL3蔗糖溶液+l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C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分别设置等量的、不同温度下的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溶液,然后将相同温度下的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溶液混合,观察各组气泡的生成情况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向三
247、支试管中各依次加入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lmL不同pH的缓冲液,lmL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后,斐林试剂检验解析:A是为了证明酶的高效性,而酶的高效性是通过和无机催化剂的对比体现出来的,对照组应加入FeCl3溶液。B中变量的设计是正确的,但用碘液只能检测淀粉的存在,对于蔗糖溶液是否反应无法检测,应用斐林试剂检测。常温下H2O2就容易分解,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加快,C错误。答案:D例3. 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乙
248、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观测的指标是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 ,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3) 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4) 能否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
249、的影响 。如能,请写出实验思路,如不能,请写出理由。 。解析:(1)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不溶于水,在水中能形成看得见的气泡;可作为观测的指标。(2)因为实验要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在底物和溶液酶混合之前要改变pH;实验要设置空白对照。(3)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不同的pH下,其结构要发生改变,活性要降低。(4)见答案。答案:(1)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 实验步骤互换;再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1 ml蒸馏水,其他步骤与修正后的上述步骤同 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甲乙丙三只试管中产生的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3) 低(或弱) (4) 不能 温度能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