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735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1页
2008年高考政治全套复习材料.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必记必背!)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 哲学与生活(1)哲学源于生活。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 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

2、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

3、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4、哲学派别一览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物质是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 是第一性的东西。 (意识是本原,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意识决定物质)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

4、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

5、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6、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1、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

7、(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

8、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3)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三、意识起源和本质1、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9、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1、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0、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六、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

11、的存在。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八、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

12、本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13、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 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

14、新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

15、足 ,统筹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含义: 。基本特征: 、 、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内容:要着眼于 ,要注意遵循 ,要注重 。要求 来认识事物。第八课 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2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 和 出发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 和 ,是 的产生和 灭亡。注意: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

16、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新事物是符合 ,具有 和 的事物。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 、 和 的东西,汲取了其中 、 的因素,并增添了 。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 。旧事物违背 ,最终走向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 ,反映了 ,符合 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 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 、 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的存在着 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方法论要

17、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区别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状态。量变是一种 、 的变化;质变是一种质态 向另一种质态的 的变化。联系事物发展总是从 开始,量变是质变的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 的基础上开始新的 。发展是由 到 ,又在 基础上开始新的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4方法论要求: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8、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 的哲学范畴,即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基本属性: 和 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含义: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关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矛盾的普遍性世界观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方法

19、论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3矛盾的特殊性世界观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0、(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

21、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

22、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8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

23、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 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创新的作用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

24、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25、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他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

26、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

27、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及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5价值与人生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6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

28、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8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

29、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9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必记必背!)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分别是什么?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0、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运用)如何认识货币?(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3)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4)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拜金主义要不得,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为国家创造财富,一方面也要养成把金钱花在需要它的地方,让自己在精神文明上也要上一个台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1、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纯洁。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它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叫价格。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是什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标准是什么?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发行标准: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32、限度。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和发生原因分别是什么?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7结算有哪两种形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它们的含义和优点分别是什么?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常用信用工具:信用卡: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8外汇、汇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如何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判断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9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

34、0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有哪些?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直接因素:各种因素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1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什么?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1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来判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14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如何?(辨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15价值规律

35、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重点理解“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6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的影响是什么?消费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变化规律:以家庭消费中牛肉-羊肉、火车-飞机为例)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变化规律:以汽油-汽车、兵乓球拍乒乓球为例)17

36、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8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有哪些?客观因素:收入;物价水平;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其他因素。主观因素: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攀比心理;求实心理。19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

37、。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活学活用:请说出几种促销手段:提示: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保养情况等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选择。20消费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的?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1贷款消费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巨大作用?显著特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巨大作用:从消费者个人角度讲,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从社会经济角度讲,从生产与

38、消费的关系上讲,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特别是是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消费对经济的反作用更为凸显出来。22消费结构的含义是什么?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变化的原因及表明分别是什么?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同学们要注意有关论述题:如.材料可知(某地市)的社会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变化原因: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原因: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表明: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2

39、3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以-为主旨、表现为“5R”。)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2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主要表现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25

40、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A、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B、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2

41、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因: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27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部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8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42、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29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0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区、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

43、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31我国目前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哪些?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地位: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其发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32公司的含义、形式、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相同点:“有限”:指股东仅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清偿责任。“合股”:由若干人共同集资来建立一个公司,这笔资金被分成股份。拥有股份的人叫股东,是公司的

44、所有者。不同点:课本P41表格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监督机构(监事会)33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是什么?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每个人都是自然人。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34如何成功地经营一家公司/公司经营如何才能取得发展?(注意论述题)公司的经营,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注意: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5什么叫企业兼并?企业兼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

45、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36什么叫企业破产?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37就业的重要意义有哪些?(注意论述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

46、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8我国面临的严峻的就业问题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注意论述题)原因: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畅通。对策: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劳动者个人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

47、想、旧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39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维权: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40什么是储蓄存款?储蓄存款的主要机构有哪些?储蓄存款:个人将属于

48、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主要机构: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41什么是利息?它是如何计算的?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它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它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现行利息税20%。)42我国储蓄的种类有哪些?种类:活期储蓄(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手段)定期储蓄。(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43商业银行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业务?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

49、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营利主要来源);结算业务。44什么是股票?股票的生命力何在?股票投资收入来源于哪些方面?建立股票市场有何意义?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生命力:流通性。投资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意义:股票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5债券的含义及组成?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

50、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一般,一张债券主要是由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等组成。46我国债券是如何分类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我国债券,根据发行者不同,主要可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发行的目的是往往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筹措资金。风险性方面来说,由于国债以国家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但收益相对于其他两者低。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履行的债券。企业债券:是由企业履行的。以 其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风险最大。47商业保险的

51、种类和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分别是什么?保险是以“风险”为投资对象的一种投资方式。不仅体现保障功能,还显示出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它可分为两类: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等。保险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4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简答49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

52、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50在我国主要有哪几种分配方式?主要按劳分配(居主体地位)和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分配。51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注意论述题)它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

53、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52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二者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53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

54、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选择54国家财政收入的含义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来源?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来源: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选择55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基础性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选择56辨析: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财政收入多能更好地履行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增强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

55、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在社会财富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57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有哪些?经济建设支出(重点是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是占首位的财政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债务支出。选择58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注意:如果某国连年出现收入大于(小于)支出,出现大量节余(

56、赤字),这种状态好吗?为什么?)59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1)集中力量办大事: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大促进作用。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同时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了科技教育等事业。(2)人民生活有保障: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60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和采用的方法手段有分别是什么?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

57、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实施这一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实施这一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第九课 征税和纳税6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分别是什么?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

58、固定性。62增值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增值税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63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注意论述题)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64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59、?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什么?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判断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65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在经济生活中有哪些违反税法的行为?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违法行为:偷税;欠税(纳税期限);骗税(税收优惠政策,集中在出口退税);抗税66公民怎样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注意论述题)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

60、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7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它有哪些基本手段?原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如美伊战争原因)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68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69良好的市场秩序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市场交易原则?自愿(违反:强买强卖、搭售);平等;公平(违反:缺斤短两等);诚实守信70如何建设诚信社会?(注意论述题)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国

61、家角度: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社会角度: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个人角度: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71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弊端)?(注意论述题)自发性: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7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注意论述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

62、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73宏观调控实施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和主要手段分别是什么?(注意论述题)原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含义: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计划;法律手段;(立法和司法活动);行

63、政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74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是什么?它还有哪些不足?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不足: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75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有哪些?在优化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

64、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生活。7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领域发展。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77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什么?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注意论述题)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

65、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78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跨国公司)经济全球沦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它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79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有哪些?它的实质是什么?(注意论述题)利: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电流动、

66、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弊:它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它会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80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注意论述题)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81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有哪些?发展中确定了哪些基本原则?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议,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基本原则:

67、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主要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8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注意论述题)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入世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注意:加入世贸,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8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什么?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

68、,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4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什么?(注意论述题)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走出去: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8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应知应会、必记必背!)1、 政治与经济关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2、 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3、 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69、建设。4、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 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 民主与专政

70、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统一: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民主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不能说任何国家都有民主(民主制国家才有),但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5、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

71、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应展开把握)政治义务(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立法上是不平等的)*指平等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统一,不可分,是相对应存在的,有权必有义,不能只有其一)(3)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面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是由以下条件: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

72、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1、民主选举: 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3)等额选举(4)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各自优点: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2、民主决策: 意义发扬民主,让决策科学化。

73、、(课本P22) 方式(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3、民主管理: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它们都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或机构)(*不是政府机构)#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4、民主监督:(坚持实事求事原则,必须依法) (1)民主监督的方式:A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 B 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 通过

74、舆论监督制度 D 监督听证明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意义):A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B 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C 有肋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A 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也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 B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C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二单元

75、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 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 政府的职能:A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C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论或精神,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D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2、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 政府的工作宗

76、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体现决定决定 反映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工作的宗旨与原则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 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4)原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5)意义:A有利于保障、权利和自由B 有利于加强、建设,

77、增强、权威 C防止、 D 带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P44(6)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A 加强立法、,提高、 B 建立、C 加强、,提高、 D 深化、改革、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2)如何监督?A 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B 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

78、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3)监督有什么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A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B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C 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D 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阳光工程),一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是保障人民的权益。*开放红头文件,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79、,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第三单元(57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这一制度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们都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它国家机关(一府二院)领导和被领导监督和被监督全国人大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

80、权、监督权)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宪法与法律的修改是它来完成)。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间接行使权力,(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人民代表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3、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权利:审议、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和质询权(对政府机关工作可质问并要求答复)国家元首(我们叫主席)立法机关(全国人大)行政机关(称政府国务院 中央人民政府 和 地方政府)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义务: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群众保

81、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机构4、6、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7、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是 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1、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或领导。(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

82、政府的宗旨)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说履行什么国家职能),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职能(或者说作用):(1)政治协商(2)民主监督(3)参政议政! 多党合作不能说共同执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原因:(1) 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 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 党的领

83、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保证保证基本方式体现体现4、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列毛邓三)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6、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

8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作用): (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也有利于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框题一:(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3)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的含义。(4)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的含义。(5)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85、,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6)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框题二:(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咱治洲、咱治县。(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

86、义民族关系;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框题三:(1)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宗教信仰自由的准确内涵。(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内涵。(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6)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框题一:(1)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2)三种重要类型的主权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3)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4)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87、: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及其内涵。(5)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6)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7)国际组织的不同类型:政府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8)政府间国际组织发挥的作用:促进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矛盾。(9)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10)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各项原则。(11)联合国发挥的积极作用。(12)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 框题二:(1)国际关系的含义及内容 。(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88、(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4)国家合作与摩擦的原因。(5)如何协调国家间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这是非正义的、错误的。(6)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7)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框题一(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2)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3)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因为二战后,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4)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5)

89、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7)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8)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发展不平衡;根源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9)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0)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w四个保障。 框题二:(1)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2)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旧的

90、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3)如何认识世界各种力量:H国极力维护其惟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德国努力挤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4)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框题三:(1)外交政策的含义。(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91、促进共同发展。(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及其含义。(6)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具体内容。(7)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大、党、政协不能说:履行什么国家职能。(一般说:党是领导或执政党。当然,不包括各民主党派。)人大分:全国人大(最高权力机关)与地方人大。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政体)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有2个: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3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只有1个)民族民族区域

92、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注意!文化生活知识复习(通过同学们做一做,以进一步熟悉课本)一、文化以及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文化是什么?P62、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P73、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分。P7 2、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影响。P9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P10(1)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 决定(但不始终是同步的,文化有其自身的 )(2)文化反作用于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3)文化与 相交融4、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P11和P225、为什么要把文化建设作

93、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P1112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创造的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1)交往 、交往 (2) 活动、 活动、 方式(要注意二者关系:思维方式在 过程中形成,具有相对 ,反过来又影响 。)3、文化影响人的两个特点: 观、 观、 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标志4、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与人的健康成长的关系)(P1719)三、文化的多样性1、基本形式(P2930)(1)民族节日 定义:作用:(2)文化遗产作用:(注意区分世界遗产的分类)2、文化多样性的内涵、表现(教材P31)内涵:表现: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 的(P31)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原则(P32

94、33)正确的态度: 两点原因:遵循原则:四、文化的交流传播1、 什么是文化的传播(P34)2、文化传播的途径(P3435)3、传媒的发展阶段(P36)4、大众传媒的定义、标志、特点(P3637)定义:标志:特点:5、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P3738)五、文化继承、发展、创新1、 什么是传统文化?P392、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3941)基本形式:重要标志:重要组成部分:3、传统文化的特点:(P42)具有相对 ,( 不变); 又能够 ,( 变化)具有鲜明的 4、传统文化为什么要与时俱进?P42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P43)6、继承与发展的关系(P44)7、文

95、化传承及要求(P44)8、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4446)9、当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承的作用(P45)10、教育及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P46和P56)11、文化创新的原因、源泉、动力、根本途径P48-4912、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P4950)13、文化创新的途径P5155 基本要求、根本途径其他途径:克服两种错误倾向:14、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P55)六、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2、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P63)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P6465)4、如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P66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P66706、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96、精神的关系:P717、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P7172)8、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原因(P72)9、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74)10、如何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P7475)11、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完善(P7677)1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意义和做法P7881七、文化生活与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1、当代文化生活呈现多样化的原因:P872、文化生活的可喜变化的原因和表现:3、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和原因:4、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特点和原因:P885、什么是大众文化:P896、怎样发展大众文化:P897、为什么要在文化生活中作出选择?P

97、90918、区分“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和不同的解决方法:P919、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P9210、当今文化的特点以及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P93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地位:P9412、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P94八、文化建设的方向、内容、目标、任务、中心环节1、中国先进文化探索的历程:P9596 的传入,是重振中华文化的重要转折点。2、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容:P973、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P974、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5、发展先进文化,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P97986、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

98、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P1007、当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P1008、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是:10、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P10110211、发展先进文化的本质:P1031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是:1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P10414、思想道德的特点:P106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16、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17、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内容:P10618、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地位、作用:P10719、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要求:P10710820、什么是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P10921、上述二者的关系是什么?P11022、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1111122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分别是什么?二的关系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