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711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三省六部制 考向一 近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古代政治体制有某些合理性,对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借鉴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材料考查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评价,也可以考查与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三省六部制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是隋唐的创造,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3 (1)掌握三省六部制的沿革、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和各部门职责;理解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2)通过与西方三权分立的比较,掌握它们的不同。4三省六部的职权划分和运行程序是怎样的?【提示】职权: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承旨、门下审核、尚书执

2、行);运行:皇帝诏令中书省(草拟、颁发)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六部(操作)。5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提示】三省既有分工,又相互牵制和监督;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6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学生可能容易受教材知识

3、(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的影响,从而不能较好地理解材料。由题干中唐中宗“心怯”、“不敢照常式封发”、“不敢用朱笔”可知,中书省和门下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故B正确。在封建社会,君权至高无上,故A错误。在材料中无法反映出C与D。答案为B。8 通过材料,考查获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科举制的背景、影响、变化、评价),考查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是古代重要的文明成果。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在明末清初传到西方,对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此考点,不仅可以考查对科举制的理解、评价,也可以考查中西文明的交流和相互影响。选官制度的变化 考向二 9 (

4、1)知道自汉至清的选官制度;(2)掌握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在选官标准方面的不同;(3)能够全面评价科举制、理解科举制是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10 汉代到隋唐,选官制度是怎样演变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提示】察举制:汉武帝创立,西汉实行,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科举制:隋朝建立,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相连,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历朝沿用,影响深远。1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是: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到以学识才能为主;选官方式由以地方评议为主到以考试作为主要依据;

5、选官权力由地方为主到以中央机构为主。12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多年了,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褒贬不一。你怎样评价科举制度?【提示】科举制的发明,最大限度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正、公平;科举制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不无夸张,却是这种流动性的形象反映。这种流动性,是社会公平、稳定的重要条件。13但科举制必然也有其弊端。其一是考试内容狭窄单一,并且越来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终形成“八股”;科举制的另一重要弊端是“官本位”,教育、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官”。所以与科考无关的知识都被视为“形下之器”,是君子

6、不屑的“奇技淫巧”。自然科学在中国不发达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科举无疑是一重要因素。14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某制度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他评价的是()A察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5【解析】考查对材料、对中国古代制度的理解。据材料中“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可知评价的是选官制度,排除B、C;据材料中“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中央吏部组织的,排除A,D为正确答案。16考点 高 频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练一练】1972年,英国历

7、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创价大学创始人池田大作先生在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对话中谈到:“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是()A中央集权制度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17【解析】A、B不是官吏制度;C只是汉朝的制度;科举制是自隋到清末的官吏选拔制度,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正确。18识破误区 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练一练】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

8、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19【解析】此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显然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C、D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了概念,它不属于监察范畴。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到位,也是今后高考必然会考到的。答案B。20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他山之石【练一练】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唐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D“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21【解析】本题考查古代

9、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在偏远地区出现了草市,到唐朝时期草市逐渐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的景象。A、B项描述的是夜市,D项描述的是盗贼猖獗的景象。因此应选C项。22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讲坛 名 家【练一练】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说。有学者称“唐代批判南朝梁陈、北朝齐隋的提倡佛教,而极力提倡经世之术”。下列解释与其观点相符的是()A此时正是佛教传向内地、道教形成与儒学复兴的时期 B“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不及“释迦发穷源之真唱”C反对三教等量齐观的社会地位,强调儒学的主导地位 D倡导以“主诚主敬主静主寡欲主返观内心”为理学修养 23【解析】佛教传入内地、道教形成是在汉朝,A项错;B项的意思是儒学道教不如佛教,与材料信息差别很大,错误;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是反对提倡佛教、应大力提倡主张“入世”(经世致用)的儒学,C项符合材料的信息,正确;D项与材料信息差别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