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要点 一、脉络梳理二、提纲挈领一个正确态度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一个关系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两个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与鲜明的民族性四种形式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四个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讲解一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的“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并不意味着不同民族间的传统文化不具有共性的东西。2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
2、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要继承,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发展,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注意区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区别:内涵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实质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
3、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前后相继的一个过程。4处理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2)文化继承是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同时,又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
4、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4)对于传统文化,既不能搞“文化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文化保守主义”,全部继承。(5)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思维拓展】1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别:传统文化侧重于过去的文化,更多的是指过去遗留或流传下来的文化内容。民族文化侧重于当今的文化,更多的是指至今仍然存在并不断更新着、表现着民族生
5、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历史性、继承性的特点,而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联系:两者都具有民族性,都是反映一个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本身渗透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正确区分传统习俗与落后文化。传统习俗落后文化不同点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落后文化则是指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和庸俗色彩的文化相同点(1)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2)我国传统习俗中既有糟粕,也存在前人积累的精华,所以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文化也并非都是落后文化讲解二 如何认识教育
6、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具有保存、传递文化传统的功能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保存和延续的过程。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通过教育完成了自身的保存、传递,才能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它的生命力和价值,才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2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统文化的功能教育通过选择和整理,使人类文化去伪存真,逐步系统化,使其精华得以突出,从而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呈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3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不同文化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依靠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靠该民族的教育。通过教育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取其精华。教育使各民族文化得以吸收、融合和创新,为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7、打下了基础。4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思维拓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制度的更替,社会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易错点 1 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一定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2011韶关二模)2010 年 10 月
8、的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 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该刊主编原本预估评选结果会是见仁见智、千人千字,但最终却是令人意外的“英雄所见略同”。尤其是票数比较集中的汉字,若将它们排列起来,“几乎就是儒家文化的关键词:天、和、礼、道、德、仁、义、忠、信。”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C D【答案】A【解析】“100 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几乎就是儒家文化的关键词:天、和、礼、道、德、仁、义、忠、信”。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故选 A。易错点 2不能辩证地认识
9、和对待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论语等古文(书)。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从小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值得商榷的。专家的观点表明()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BC D【答案】B【解析】专家的观点既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不能全盘照收,故的说法均符合题意。不是
10、传统文化的特点,表述错误。易错点 3 不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求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的条件下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文化。”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A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方面B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创新比继承更重要C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比继承更重要D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创新同等重要【答案】A【解析】题目中的关键词“一方面在完全改变的条件下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发展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故选 A。